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难登临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燮狄灰诹荆虢裉煲荒瓴坏蕉蛄鞠啾龋腥舾羰馈K亲钇矫窕钠蹬谱邮荂hevrolet,可能是历史上销售最多的汽车。
  在美国生活时我是通用的捧场客,喜欢他们产出的安全可靠。上述的同事曾经打趣说,通用的汽车整架坏了也可以行。价格也相宜。今天,一部中等的Cadillac在美国零售约美元四万,中等的Chevrolet减半。考虑到美国的最低工资高,汽车工会势力大,这样的零售价反映着通用是一家产出效率了不起的机构。
  挽救通用的方法不是没有,只是局限所在,不能办到。有三步。一、撤销最低工资,也让劳资双方有个别议订合约的自由,工会及政府不能左右。二、发行股票或债券集资。执笔写此文之际,通用的股价约三美元。如果第一步全部通了,我会在十美元以下捧场,君子一言也。各地银行也会刮目相看,可能乐意借钱了。三、由政府出面,强力要求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取消汽车进口税。
  通用汽车的顶级人材那么多,产出运作的经验那么老到,持有的发明及设计专利无数,百年信誉,招牌点止金漆咁简单?有这一切,我不相信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价比价,质量比质量,今天在上海产出的通用汽车斗得过在美国本土产出的。
  在美国投资产出的德、日汽车,到今天还没有出事,主要是因为他们躲到美国南部工会势力较弱的地区设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不幸,是美国的劳动法衍生出来的悲剧。地大物博如斯也闯祸,中了计,北京的朋友见前车而可鉴乎?
  

新劳动法与蚕食理论(1)
(2008…11…25 07:46:37)
  拙作《北京出手四万亿的经济分析》十一月十八日在这里发表时,编辑先生加了一段按语:「中国政府昨天宣布,为了稳定就业局势,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变相冻结新劳动法。」此按不对。新劳动法的江山依旧,何来变相哉?暂缓最低工资的上调,或这里那里放宽一点,有小助,但正着是撤销,因为有影响力的最低工资存在,劳苦大众的生活不会好过。
  最低工资在国内不同地区各顾各的存在了好些年,为恐打草惊蛇,我不说。当时的最低工资低,一般没有影响力,而偶有比市场低薪略高的,没有谁执行。新劳动法的引进强化了最低工资的执行,而法定的「最低」,这些日子的升幅一般高于通胀率。新劳动法带来的反效果是明显的:今天,收入最低的工人失业的失业,回乡的回乡,而还有工作的工作时间是愈来愈少了。为什么到了今时今日,网上还有读者支持新劳动法呢?
  我在经济学作出的比较重要的贡献,屈指算来近两掌之数。其中自己感到最满意的,行内不重视,可能因为与传统的分析格格不入吧。逻辑上我不可能错,而对真实世界的市场观察了数十年,认识与行内的朋友差别颇大。我是写了出来的,一九八三年以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公司的合约本质》)为题发表于《法律经济学报》,是该期的首篇。二十五年过去,该文大有名堂,可惜行家们到今天还看不到其中要点。
  该文说的要点,是经济学课本及课本之外的有关分析,永远把生产要素(如劳力、土地等)的市场与产品市场分为两个市场,课本一律在两个不同的部分处理,是大错。以我之见,市场是权利交换的地方,扩大起来只一个,其中的合约安排千变万化,各各不同,而不同合约安排的选择,一般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后来我在其它文章补充:因为人的自私,或政府多加左右,提升交易费用的安排出现,可以是灾难。美国的金融合约安排是一例,中国的新劳动合同法也是一例。
  我曾经提到一个尴尬例子。二十多年前被迫作评审,决定一个助理教授应否升级。见该教授专于产出函数研究,我问:「当你在街头让一个孩子替你擦皮鞋,擦好后给他一元。这一元是购买孩子的劳力呢?还是购买皮鞋给擦亮了?」他答不出来,不能升级。我也说过战后香港西湾河山头家家户户穿珠仔为生计的例子,拿开了中间人,劳力市场就是产品市场。在工厂见到的件工合约安排,略为复杂,但拆穿了跟穿珠仔没有两样。二战时在广西,每十天有「趁墟」之盛,农民带产品集中一处销售,既是产品市场,也是他们的劳力市场了。就是今天,周末到农村一行,在农地或路旁购买农作物,也是二市难分:基本上二者一也,分之蠢也。
  既然二者一也,管一就是管二,管制劳动市场就是管制产品市场,法定最低工资就是法定物价管制。那些高举自由产品市场而又赞同最低工资的经济学者,是有点胡涂了。
  离开了擦皮鞋或穿珠仔,合约的形式变化多,例如以时间算工资,或分花红,或算佣金,或送股票,或供食宿,或赐奖赏,或佃农分成……而又或者几项花式合并而为约。然而,无论怎样变,不管搞得如何复杂,皆可翻为件工合约的替代,穿珠仔之类也。从一方面看是雇用合约,是生产要素市场,从另一方面看是产品市场的替代,合约的形式有别,市场一也。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劳动法与蚕食理论(2)
让我提出一个浅问题来考考读者吧。如果今天中国的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是每天一千元人民币,严厉执行,失业会增加吗?答案是不一定。劳动市场可转用件工、或分红、或分成,等等其它合约处理。问题是政府约束一种合约的自由选择(这里指约束时工合约),市场选其它合约安排替代,一般会增加交易费用,而政府见工人一天赚不到他们意图的一千元,多半会左右其它替代合约。这样一来,雇主要迫着关门大吉,被雇的迫着回乡归故里,或到街头卖花生去。严格地说,行乞、犯案也是职业。
  那所谓失业,是要有雇主及被雇的存在才出现的。失业主要是工业兴起的发明,工人被炒后一时间找不到其它雇主,自己无乡可归,一时间想不出卖花生之法,要再找雇主,找不到合意的,称为失业。炎黄子孙在地球存在了数千年,失业之声近二十年才听到。
  为什么雇主与被雇于工业来得那样普及呢?两个原因。其一是分工合作,集中人手大量产出,每个成员分得的收入会远高于各自为战的产出方法。史密斯一七七六提出的造针工厂是好例子,虽然后来的实际经验证明史前辈远远低估了。其二是好些生产程序,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需要监管。这监管促成了劳工有奴隶性质的形象,剥削之声四起也。然而,多年的观察,知道说剥削工人的人没有一个做过厂。在市场的竞争下,剥削工人谈何容易哉?
  这就带来上文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新劳动法为祸明确,网上还有读者支持此法呢?利益分子或颜面问题不论,答案是有些人见到某些地方,或某些企业,最低工资及劳动法例是明显地提升了就业工人的收入。这里的重点是租值的存在。最低工资及劳动法例由政府推出,更重要是跟着加进了工会,一个有租值的工厂或企业可以被蚕食而使工人的收入增加。租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掌握得好不容易(见拙作《供应的行为》第二及第三章)。简单地说一句:租值是资源使用不受价格变动影响的那部分的资产价值。一家工厂大手投资购买了机械,转让出去不值钱的那种投资,工资被迫增加也要继续干下去,其租值是被蚕食了。一间因为苦干得法而打下名堂的企业,有值钱的注册商标,一间工厂研究有获,在发明及设计上拿得专利注册,等等,皆有租值,不是什么最低工资或新劳动法一推出就要关门的。他们有一段颇长的时日可以逆来顺受,但一旦遇到市场大为不景,租值全失,专利名牌就变得麻烦了。这是近今美国汽车行业的困境。庞大的租值被蚕食了数十年,几殆尽矣,怎还可以经得起金融市场的风风雨雨呢?
  一般而言,蚕食企业的租值,是需要工会的协助才能成事,所以工会有工人的支持。工会操作的关键(先进之邦的工会,不是目前中国的),是阻碍工人自由参与竞争,因为工人自由竞争不容易蚕食企业的租值。
  有幸有不幸,中国的最低工资与新劳动法是来得太早了。君不见,目前纷纷关门大吉的工厂,清一色是接单工业,没有什么租值可言,用不着什么工会对立老板就失踪了。这是不幸。幸者,是关门关得那么快,而又是那么多,其示范大有说服力,好叫有关当局知道容易中先进之邦的劳动法例之计。
  可以阻碍工人自由竞争的工会今天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可能因为大有租值的企业目前在中国不多。新劳动法无疑鼓励蚕食租值的工会出现,但要等到中国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大有租值的企业无数,这类工会才会藉新劳动法的存在而林立起来。真的吗?可能不会吧。聪明的老板会意识到只要新劳动法存在,有租值蚕食力的工会早晚会出现,不敢向增加租值的投资下注。
  这就是北京的朋友要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搞经济转型这些日子说得多了,而所谓转型者,就是要鼓励增加租值的行业:研发科技、搞国际名牌,等等。有新劳动法的存在,企业租值上升,蚕食此值的工会随时出现,岂非血本无归乎?新劳动法来得那么早,一则是悲,一则似喜也。我这个老人家是怎样也笑不出来的。
  

从蚕食理论到效率工资(1)
(2008…11…28 08:07:27)
  前文《新劳动法与蚕食理论》原本是要向北京的朋友解释一些政策上的要点,但写到中途,想通了整体,认为是难得遇上的顶级经济学,立刻缓慢下来,用足心机,转为向同学们示范一下:这就是我信奉的经济学的正规版本了。不是不可以用数学表达,但不需要。表面看是浅的,但变化多,推断与解释有深入的层面。虽然差不多所有用上的理念是本科水平,但配合得那么完整不容易。我自己随意发挥,整篇文章只写了五个小时,但我天天观察,天天想,近五十年,熟能生巧也。
  该文用上的概念相当多,包括成本、租值、价值、交易、合约、均衡、竞争等。约束行为的理论只有需求定律,没有其它。同学们可能看不出需求定律用在哪里,其实无处不在,到处皆是。这种砌来砌去的经济分析要讲逻辑,也重视真实世界的现象观察。要熟习,否则砌得生硬,棱角分明,货色就变得低档了。数十年来我对经济的发展推断得准,解释世事得心应手。这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使我着了迷,每有所悟,废寝忘餐,暮去朝来,垂垂老矣。
  概念听来容易,每个概念可以几句说完,但要掌握得好动不动要几年工夫,要不断地想,也要不断地以真实世界的观察印证。一个概念的充分掌握要好几年,十个八个岂不是要数十年了?不是的,你要多个概念一起学,互相对照,大致上五年左右可以毕业。问题是你要有懂得的人教导,今天是不容易找到的了。我曾经把自己所知的写进三卷本的《经济解释》中,当然比不上我亲自教。同学要多读几遍,到处作实地观察,或有可为。
  要怎样示范我说的困难呢?以我历来佩服的马歇尔为例,他对成本的概念掌握有偏差,所以在他发明的准租值(quasi rent)的概念上错了一半,而到了他分析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时,全盘错了。马歇尔伟大,因为错归错,他的分析架构完整,提出的理念重要,好叫我们后学的可以改进而完善之。不对,但重要,有启发力,我欠马歇尔实在多。
  举另一个例。以一般均衡分析而扬名天下的瓦尔拉斯(L。 Walras),用方程式处理均衡,发明不易,其实没有什么。一般学生几天可知大概,聪明的几个小时。但可以解释现象吗?不成。我用的均衡理念不需要方程式,但要好些年才能掌握。我用的均衡,是说有足够局限条件的指定,让我们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这是把空洞的方程式加进了内容。真的不容易。从事者要对科学验证的方法用得熟,也要对世事知得多。
  记得一九七五年回港渡长假,某国际知名足球队来港比赛,我见那么多年没有到现场看足球,托一位有关系的朋友购票。两个小时后他给我回复,说优座票早就没有了,劣座还有,而历来的经验,是大赛事优座票早就销售一空。这现象启发了我:为什么优座票价是偏低了呢?我跟着花了几个晚上到电影院去调查,又找了几位炒黄牛票的仁兄询问他们的经验。
  当足球朋友告诉我优座票历来难购,我立刻想到「跳座」(英语称seat jumping)可能是解释。这是说,如果优座不满,购买了劣座的可能在开场后,见优座有空置,就「跳」到那边享受一下。如果老板把优座以偏低的票价出售,先满,让顾客保护自己的优座,跳座的行为可以杜绝,老板的总票房收入可能增加。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蚕食理论到效率工资(2)
香港当时的电影院分上下两层,上层分超等及特等,下层分前座、中座及后座,优劣分明,优座的票价较高。我的调查简单:看看优座是否先满,或百分比上先售出较多;看看黄牛老兄是否主要在优座票下注;看看优座的黄牛价的上升是否高于劣座的;看看上下两层之间不能「跳座」的情况与一层之内有什么不同。优座票价偏低的防止跳座假说很快就肯定了,跟着找可以被事实推翻的验证含意,找到几个有趣的,都没有被推翻,所以只几个晚上就知道有足够的资料写一篇文章。不认为重要,但有趣过瘾,发表不会有困难。
  回美后动笔,知道有一个理论逻辑的难题需要解决。这就是要证明电影院的老板减价让优座先满,他的总票房收入会高于不减优座之价。不容易,想了一个晚上,想通了。但我要跟同事巴赛尔开一个玩笑:我要完全不用几何或方程式——只用文字——而把这理论要点证出来。虽然作学生时「技术」科目成绩好,但后来少用数,认为劏鸡用不着牛刀,也知道数学是另一种天赋,与自己擅长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方法有点格格不入。
  一九七七年发表的《优座票价为何偏低了?》(Why Are Better Seats “Underpriced”?)是一篇没有任何数学的文章,多个假设与不同系数翻来覆去地纯用文字表达。巴赛尔读得开心,叫绝,说摆明要用数学证明的我纯用文字全部证了出来,他和另一位数学经济同事找不到错处。这篇文章结语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面对竞争,一个人的行为要看竞争者的行为而定。市价的决定是竞争的结果,也是重要的。但这不是唯一的结果。如果减价可以帮助约束行为,所有合约的参与者可能获益。这篇文章示范着的,是约束行为的行为可以有效而又方便地以减价促成。」
  在同一结语中,我举出其它例子,其中最清楚的是香港置地的经理人一九六八年在法庭上的陈辞。置地是当时香港最大及一般人认为是管理得最好的房地产公司。经理人说,公司是刻意地把写字楼的租金调低,约低于市价百分之十,目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排队」(他称a healthy queue)。言下之意,是如果有租客排队等位,他们可选租客,而租客见有人等位,交租会较为准时,也会较为遵守租约指定的规则。
  后来朋友告诉我,八十年代初期兴起的效率工资理论(efficiency…wage theory)来自优座票价偏低一文,尤其是香港置地的例子。把「出售」改为「购买」,这新理论是说,雇主刻意地把工资提升,高于他们可以聘请之价,是赶驴子的故事:前有红萝卜,后有棍子。工资提升,员工较为卖力,是红萝卜,而有人排队等职位,则是棍子了。这理论的漏洞多得离奇:红萝卜与棍子分不开;市场所有雇主皆用此法,何来棍子了?所有工资皆红萝卜,要怎样算才对呢?
  效率工资的一个主要用场,是解释失业:工资不易向下调整,所以失业较多。二○○○年的春天,一位诺奖得主到港大讲话,讲效率工资与失业的关系。我在场作主持,他讲后我抢先提问:「你的失业理论是基于时间工资合约的,但中国的工厂一般用件工合约,而奖金制也普及,纯时间工资的不多见,你的理论怎样了?」他无从回应。多知世事就占了先机!
  从来不否认较高的薪酬会有较佳的工作表现。曾经打趣地说过,如果有刊物出稿酬一百大元一个字,我的文章可以写得像苏东坡!老人家也真倒霉,虽然没有谁会贬低老人家的本领,但也没有谁会那样傻,出百元一字考一下老人家。问题是从海外回归的经济学后起之秀,竟然以不成气候的效率工资理论来考一下神州大地的劳苦大众!
  是的,这几年,无论是支持人民币升值,或提升最低工资,或推出新劳动合同法,或大谈经济转型,等等的言论,我都看到效率工资理论的影子,看到座位票价,看到香港置地。回归新秀加进去的发明,是红萝卜与棍子再不是由私营企业的老板决定,而是由政府强制。这算是什么学问了?
  座位票价影响了老人家,老人家例举香港置地,香港置地影响了效率工资,效率工资影响了回归新秀,回归新秀影响了北京政策,北京政策把工人赶回乡去耕田。是幻想吗?还是神州大乱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