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商人·新晋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了企业员工的*问题,也就实现了企业最为强大的凝聚力,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构筑了稳固的底盘。
  一企带十村,建设新农村
  “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去学会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陈忠孝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要有灵魂,而常平的灵魂就是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富”之路。
  为此,常平集团开展了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创造规范有序的治安环境”为内容的“三创”活动,投资100万元,实现了壶关县电话第一村、手机第一村,接通了有线电视;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10座万方蓄水池,修建了常平大街;建起了功能设施齐全的六轨制完全中学和常平职业技能学校,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全部免费上学;建起了统一的殡葬区、广场,办起了敬老院,本村60岁老人均可免费居住;盖起了450多栋二层别墅式住宅小楼,改造了污水排放河道;建立了“五会一队”村民自治组织。由此,一个工业现代化、环境园林化、农村城市化、管理*化、行为文明化的现代新农村出现在人们面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忠孝 功自心诚 利从义来(4)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2000年12月,以常平村为中心,吸收周边9个行政村8000多人,常平经济开发区成立,陈忠孝任党委书记。他亲自制定了“一企带十村、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规划,围绕常平集团的产业布局,各村配套上马了30多个石料、石灰、机修、建材等企业。
  开发区通过大力创优环境,积极扶持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集体增效、农民增收,开发区内常平村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9000元,其它各村由原来的1300元提高到4000元。在陈忠孝的带领下,开发区10个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500多幢设施完善的小别墅,修建了人才楼、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建起了水上公园、绿野观光游园,村民月月发放福利,老人享受养老金待遇……
  在陈忠孝的精心经营下,常平已经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陈忠孝和常平村的一切,将改变无数人对“农村”的看法,也将改变无数人对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的视角。常平已经成为值得全山西的领导者、管理者、创业者学习的奇迹。
  慈善让生命绽放光彩
  近年来,常平集团累计对外投资8亿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600名,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包括,2001年使两个濒临破产的国有老厂起死回生;2003年在忻州五台兴建了20万吨选矿厂,在沁源、武乡等贫困地区兴办煤矿和焦化厂,有力地推动了老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就业机会5000多个。
  对为建文化广场投资300万元;建常平小学投资500万元;建水上乐园投资300万元;建常平开发区中学投资1800万元;建常平职业中学投资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旧房作价1500万元;为周围10个村修路2000多万元;即将完工的村通县公路投资1700万元……
  同时陈忠孝热衷于光彩事业和慈善活动,先后捐助社会光彩事业累计9000多万元。他把五龙山乡东黄野池民族集聚村作为帮扶对象,先后捐款捐物100万余元,帮助他们修缮了清真寺,建起了民族学校,修通了进村公路;投资70万元为50名孤儿建起了常平爱心楼;成立了“忠孝慈善基金”,帮扶弱势群体1000余人次。
  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大地震,灾情牵系着全国人民的心。陈忠孝义不容辞地交纳“特殊党费”100万元,以表达对党、对灾区同胞的爱与温暖。
  解读陈忠孝
  陈忠孝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赢在勤奋,还赢在超前的思想观念上。20世纪90年代,在常平经济初具规模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合理规划,提出了“循环经济”、“链式经营”,更重要的是,他们注重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常平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不注重一、二、三产业的并进。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陈忠孝的成就还表现在对经济结构的科学规划上。改革开放初期,多数企业采用了粗放掠夺型的发展模式,高能耗产业发展得很猛,结果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调。随着能源紧缺的加剧,这些企业都面临着发展瓶颈。另外,很多地区三大产业之间不协调,过分依赖工业,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一大难题。常平通过不断的探索,找到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常平精神”的核心是“致富”的紧迫感和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激励着常平人艰苦创业,永不懈怠。陈忠孝的“共富”思想突破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当常平走上富裕道路之后,陈忠孝首先想到的是邻村,他们通过创新的一企带十村的机制带动了周边村的发展,随后,又在贫困地区协助建立了工厂,尽可能地把常平经验传送到其他贫穷地区,帮助更多的农村脱贫致富。
  常平的成功离不开陈忠孝,探索常平成功的真谛,必须认真解读陈忠孝。经过30年来的勤奋摸索与实践,陈忠孝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具常平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财富。
  陈忠孝档案
  1953年8月出生,山西省壶关县常平村人,*党员,在读研究生学历。
  1970年至1979年在壶关县常平村任会计、队长、保管。
  1980年至1989年任常平机砖厂、电石厂厂长及支部书记。
  1990年至1995年任常平企业总公司经理、常平村支部书记。
  1996年至2000年任常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常平村支部书记。
  2001年至今任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常平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
  陈忠孝同志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并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光彩事业奖章”、“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全国首届百名慈善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陈忠孝语录
  速度就是效益。 别人发财,我们发展。 要上就上大项目,要占就占大市场。 发展经济我是功臣,在环保上我也要成为功臣。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数。 古人说的忠孝两全我实不敢当,如果说忠是忠于共产党,忠于事业,孝是孝敬人民,为人民服务,我至少是问心无愧。
  

张家胜 善弈者谋势(1)
皇城相府集团:奇迹百年 始于超越
  速写
  做企业如博弈,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作为一个企业家,皇城相府集团老总张家胜正是一位善于谋势的大家。他从黑色煤炭到绿色旅游,从绿色旅游到高科技产业;总是能在发展中求转型,一次次地以智慧和魄力,实现了超越。
  运筹之妙,存乎于心,张家胜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道,博得了无数人的尊敬。
  同时作为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书记,在担任村书记的20多年中,张家胜带领大家从“满手茧子两腿泥”到年产值近10亿元的经济体。可以说从1984年到现在始终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皇城村不仅冲上去了,而且站住了。皇城村始终以超前的思想和步伐引领乡镇经济从起步走向发展、由变革走向扩张,并且最终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的标杆之一,其中有很多东西浓缩了皇城村书记张家胜的智慧结晶,张家胜把造福人民作为毕生追求,凭着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性的发展思路,率领皇城人民积沙城塔,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皇城村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贫困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被誉为“山西第一村”。
  创业:领跑
  阳城县皇城村,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的沁河岸畔,全村256户,733口人,辖区面积仅平方公里,耕地22公顷。1984年全村年总收入仅有64万元,人均年收入659元。
  张家胜1984年担任皇城村村委主任,那年他才26岁。张家胜一上任,就决定利用当地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投资500万元建设一个年产30万吨原煤的煤矿。这对于仅有500余口人、账上连1万块都拿不出的皇城村,实在是“天大”的一个项目。
  面对质疑,张家胜说:我当干部,就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带领大伙致富的。作为领头人,就要站得高,看得远。先人一步,说不定就能富贵一千年。
  批矿难,为了跑项目,张家胜可谓是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1988年4月5日,省资源局正式为皇城村颁发了煤炭开采证书。
  1988年10月,在荒凉的矿区,张家胜和大伙在山上竖起四根木柱,钉上竹板,铺上谷草,抹上泥巴,搬几块石头,开始创业。
  在100多名干部职工的奋战下,1989年底完成主副井贯通、浆砌等主体工程,成为阳城县建矿史上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投资最少的建矿典范。
  1991年3月建成投产后,皇城村的青壮年农民就全都变成了工人。
  之后,张家胜又通过资产重组和低成本扩张,兼并了两个大煤矿。最终,皇城相府集团共有3个煤炭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力3000多人。
  可以说在张家胜开始创业的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敢面对自己,相信自己,走自己应该走的路,敢于做自己想做的梦,并为自己的梦行动起来,坚定、执著地走下去,就没有走不出来的路。
  煤矿的创建,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张家胜于困境中找寻出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和作风,打造了皇城人腾飞的基石。
  转型:善谋者守正出奇
  随着煤炭产业的做强做大,颇具远见的张家胜觉得必须对皇城村的经济结构进行科学规划,毕竟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分依赖工业,皇城村的三大产业就不可能协调,因此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张家胜 善弈者谋势(2)
张家胜想到了旅游产业,皇城村是一代明君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故里,而保存相对完好的故宅皇城相府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官宦臣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张家胜告诉大家,挖煤矿是吃子孙饭,但搞旅游产业,则是为后代留一个金饭碗。为修复和开发皇城相府,先后投资上亿元,完成了村民搬迁建房、景点修复修缮、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使皇城相府这一中国北方最大官宦巨宅,得以一方紫气融入八方锦绣。
  经过三年零四个月完成修缮之后,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年接待中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过亿元,创造了1000个就业机会,并成为晋城市目前唯一的一个国家4A级景区。
  虽然没学过市场学,但张家胜却有一套独特的品牌艺术理念。他通过赞助资金、提供场地参与投资拍摄了近20部影视剧。尤其是2001年《康熙王朝》正在拍摄时,张家胜通过各种关系邀请剧组前来正在恢复建设的皇城相府拍摄外景,使剧组在其22集的电视剧中增加了陈廷敬和皇城相府的内容。2002年《康熙王朝》全国热播,相府修复也基本完工。皇城相府集团用280万元的赞助投入,不仅换回了当年1500万元的旅游收入,而且为皇城相府品牌形象的树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同时,张家胜召集国内著名清史学家,成立了陈廷敬学术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有关陈廷敬和皇城相府的书籍20多部,重新印刷了《康熙字典》,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字典博物馆,收集有关陈氏族人的奏折、圣旨、著述、诗作等大量文物,通过“名人”、“名品”、“名村”这“三名”,集中打造“皇城相府”这个文化胜地的品牌。
  皇城村的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工业,为皇城旅游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有了大量资金,才有能力建造恢宏的旅游景点。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大力发展。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浑然一体。可以说张家胜对皇城村经济结构的布局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高科技产业:执着创新
  2002年冬天,张家胜和皇城相府集团的一班人马四处考察、反复探讨新的投资方向时,位于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制药有限公司出现在他们的考察视野中。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儿童感冒用药的民营企业,当时正处于筹建阶段,急需一家战略投资者与他们合作。皇城以增资扩股的形式,成为更名为相府药业公司控股80%的大股东,使药厂顺利运行。
  重组后的相府药业显示了蓬勃的活力,使GMP认证顺利通过,另外还建立了完善的营销队伍和*络,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商。
  与此同时,张家胜和首都医科大学合作成立了北京首医相府药品研究所,他们决心在3至5年内研制出三至五种国家级新药,到2010年,将使该厂的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可以说,跻身药业,使皇城相府集团又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这也体现了张家胜能够俯瞰全局,领先潮流。可以说张家胜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一个大的跨越性的变化。皇城相府集团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契机而无往不利。
  今日皇城村:九源生机
  从黑色煤炭到绿色旅游,从绿色旅游到高科技产业,皇城经济发展模式为山西农村进行小康建设提供了思路,对以资源为主体的山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张家胜在晋城市农村修建了第一座三星级宾馆,是山西省惟一的一个全村没有“土茅房”、游人和老百姓全都使用的是水冲式自动化星级洗手间的农村;全村荒山全部绿化,村中道路全部硬化、美化、香化、亮化。 。。

张家胜 善弈者谋势(3)
在皇城村,不仅有全封闭小学,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费由集体负担;建成180多套农民别墅和数十套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金;企业职工全部实行集体劳动保险;村民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由村集体支付;村民所需水、电、暖和粮、油、菜由村里定量供应;村民年均福利开支达5000多元,不少农民家庭有了电脑和汽车,全村就业率达到了100%。
  张家胜十分重视村民和员工素质的提高。组建了女子军乐队、管乐队、歌舞团,办起了图书馆、电教室、文体中心,坚持举行每年一届的樊溪河畔农*动会,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免费对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强制性求学深造,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培训;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换脑筋,开眼界;对村民开展经常性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村民参与村政村务讨论,使涉及村民利益的决策更科学、更合理、更正确,通过这一过程提高村民参与村政管理的能力。茶余饭后,农民们在村里的篮球场打打球,在舞场跳跳舞,在健身房健健身,在农民公园散散步,在图书室读读书,完全和城里人一个样。
  今天的皇城村集煤炭开采、旅游开发、生物制药、生态农业于一体,总资产近十亿,成为国家4A级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风景区,并且是“中国十佳小康村”——“一个共同富裕的现实社会,一个路不拾遗的大同世界,一个人人成才的学习型组织”。
  解读皇城现象
  有人说,皇城发展这么迅速,是占了起步早的便宜,事实上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皇城村能提前实现小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是因为以张家胜为首的领导班子坚持实事求是,同时又敢为天下先。
  他们不仅赢在勤奋,还赢在超前的思想观念上。可以说,张家胜具有超前的思维方式。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皇城村经济初具规模的时候,张家胜就开始合理规划,提出了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皇城村没有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不注重多产业的并进,而只靠工业一条腿走路,那么,不管此后的经济总量有多大,恐怕也会沦为不适合居住的村庄,哪里还能有“山西第一村”的美誉?
  另一方面是张家胜提出了“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发展思路。根据这个发展思路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解决了教育农民的问题,这正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借鉴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这不是简单的经济目标,也不是单纯的精神目标,应该说是一个综合的幸福目标体系。研究经济的人经常讲最大化,对一个人来说,需要最大化的不是某个单项突破,而是在各项指标中求得一种平衡,这种最大化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今天皇城人的生活,我们看到了这种平衡。这是皇城人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惊喜,他们不仅物质富有,而且精神也富有。在这条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皇城人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生活幸福。毫无疑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乃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皇城村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当然皇城的成功离不开张家胜,探索皇城成功的真谛,必须认真解读张家胜独特的人格魅力、管理秘诀。张家胜,他不仅是一个在位二十多年的村书记,还是一个颇有个人魅力的农民企业家、农民政治家、农民思想家和教育家。经过多年来的勤奋摸索与实践,张家胜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皇城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无价之宝。作为皇城村党总支书记、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张家胜,曾多次被省、市、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年被评为省、市、县特级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和“全国新农村建设十大带头人”。
  张家胜语录
  我认为企业经营的关键:平常心、前瞻力。
  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最强势,根据自己思维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