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志成哼哼道:“肯定是李家找过陈将军了,否则陈将军应该不会让您放人?将军,您打算怎么办?放人还是不放?”

    赵子良摇头道:“当然不能随便放人。我们的职责只是抓人,至于如何判决,那是京兆府的事情,京兆府的那位府尹大人也真是一个老狐狸,他既怕得罪李林甫,又怕引起百姓公愤,因此死活不派衙役来提人犯!”

    旁边众人都有些不解,白孝德问道:“将军,那京兆府府尹大人为何不派人来提人?”

    众人都看着赵子良,赵子良解释道:“那府尹大人如果派人来把李屿提走。到底要怎么判决?要知道这件事情闹的动静可不小,可以长安城至少也有六成以上的百姓官员们都知道了,如果那位府尹大人按照大唐律判决,李屿最少也得被判重大三十大板,然后发配充军三年,这无疑会得罪李林甫,可如果他判轻了或者直接放人,又无疑会被百姓们喷口水,影响官声。既然提人过去无论怎么判都对他不利,他当然不会派人来把人提走”。

    众人恍然大悟,每人心中都不停的嘀咕,原来这官场上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真是太令人害怕了,原来官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吴志成拱手道:“将军,那我们怎么办?不放人显然会得罪陈将军,如果放人。我们又没有权利放人,要是放了人,将军被御史参上一本。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这李家三公子已经被关了快两个月了,咱们的职责也算是尽了,这个李屿可是一个大麻烦,咱们立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留着他。既然京兆府不派人来提人,那咱们就把人送过去!吴校尉,你带人押着李屿去京兆府衙门,让他们接收,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推脱,不过这个由不得他们,你们一定要把人送到京兆府衙门让他们接收,要拿回交接公文,如果他们拖着不办,你们就赖着不走,不怕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如此他们就不敢不接受了,这本来是京兆府衙门的职责,如果京兆府府尹不想被人弹劾,一定会接收的!”

    吴志成得了赵子良的命令和指点之后拱手道:“遵命!”

    吴志成带着兵士将李屿押送到京兆府衙门后,京兆府方面果然借故推脱不肯接收,先是躲着不见,后来又找借口,吴志成按照赵子良教的办法,死活赖在京兆府衙门不走,这事越闹越大,京兆府府尹见事情闹大,立马撑不住了,最终还是咬牙把人给接收后关进了府衙大牢,可是该怎么判决真是把他给难住了。

    至于剩下的事情就不关赵子良什么事情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两点一线在金光门和自家庄子之间来回。

    这日上午,赵子良刚从营房内修习武艺累了,来到城门口透透气,顺便检查一下城门口兵士们的当值情况,这时一辆准备出城的马车在他身边停下,窗帘被一只白皙如白玉般的嫩手撩开,一个丰润美貌的女子出现在窗口内。

    “赵将军!”

    赵子良闻声扭头,只见太真道长杨玉正微笑地看着自己,太真道长杨玉就是日后的杨贵妃杨玉环了,赵子良见状拱手笑道:“某听说道长在太真观清修,那道馆好像是在南城门之外,如果要回道观应该走明德门啊,道长这是去哪儿?”

    杨玉环道:“专为将军而来!”

    在赵子良看来,这杨玉环确实是一个美人,真正的美人,她的美与赵子良见过的美女的美都不同,这个女人身形丰满,体态匀称,不骨感也不肥胖,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丰润”,不仅身形如此,就是脸型也是如此,但看上去丝毫也不显得胖,而且她散发出来的气质是知性的,富有才气的知性,这种气质在这个时代极为少见。

    赵子良很快回过神来,疑惑道:“道长为某而来?不知有何事?”

    杨玉环道:“上次献俘之时承蒙将军搭救,贫道一直没有机会谢谢将军,进入贫道从玉真道长处而来,才得知将军在这金光门当值,因此专程过来请将军明日前来本观一叙,以谢当日搭救之恩”。

    赵子良道:“上次玉真道长已经谢过了!”

    杨玉环却道:“贫道还没谢过将军呢!明日,贫道在太真观等待将军大驾光临,请将军务必赏光,贫道先走了!”

    “诶!”赵子良喊了一身,杨玉环却放下窗帘,车夫已经赶着马车走了。

    在赵子良愣神的功夫,王灿走到他身边道:“这个寿王妃也真是的,给武惠妃祈福也不用这么长时间穿着道袍,时常去太真观吧?”

    赵子良会过神来,扭头问道:“你是说她并非真正出家?”

    王灿一愣,说道:“是啊,三年前武惠妃殁了,这寿王妃就给自己起了一个道号叫太真,还时常到南城门外的太真观去为武惠妃这个婆婆祈福,属下猜测她此举一方面确实是有孝心,另一方面可能是想结交玉真公主,保护她的夫君寿王妃,毕竟玉真公主深受皇帝宠信!”

    赵子良有些疑惑了,难道历史上说杨玉环是被玄宗皇帝看上之后为了能够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而另她出家为道士的事情不是真的?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

    赵子良问道:“难道不是皇帝看上了这个儿媳妇,想要得到她而想出这个让她出家,之后再找借口让她还俗,将她收入后宫的办法?”

    王灿惊呆了,结结巴巴道:“将、将军,你是从哪儿听说的?这也太荒唐了吧?不可能,绝不可能,皇帝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难道就不怕成为笑柄?当年高宗皇帝与则天皇后,则天皇后之前是太宗皇帝的才人,那毕竟还是可以让臣民接受的,毕竟古有妇人在夫死之后从子的说法,武才人最后成了高宗皇帝的皇后,这并不违背礼教,可是如果当今圣上如果纳了寿王妃,那可是真正违背了礼教,臣民们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赵子良摇了摇头:“我瞎猜的,不过就算这位寿王妃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如果皇帝有这方面的想法,办法总是有的,这种让她真正出家,然后再给寿王重新找一个王妃,杨氏没有了王妃的身份之后再还俗,如此她就与寿王没什么关系了,她也不再是皇帝的儿媳,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她纳入后宫之中,可听你刚才说她并没有真正出家,这事就奇怪了,算了算了,你先忙去吧”。

    “诺!”

    次日清早,赵子良让扈从牵来乌力,他准备前往太真观赴约,从练武场经过时看到侄儿赵虎正在按照他布置的要求跑圈,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

    “叔父!”赵虎一边跑一边举手打招呼。

    赵子良点点头,问道:“跑了多少圈了?”

    “十二圈”。

    赵子良道:“速度还要加快一些,呼吸要均匀,要有意识的调节呼吸,明白吗?”

    “诺!”赵虎一边跑一边答应。

    赵子良自从把赵虎带来之后,并没有马上教他武艺,而是先让他加强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主要是长跑、耐力、灵敏性和性子打磨方面的训练,有时还会让他扎马步和骑马,锻炼下盘,决定等他这样练一年,提高身体素质之后再教他武艺,并辅以药物清除因修习武艺伤了身体而淤积在体内的内伤和淤血,并增加气血,只有这样才不会把人练废,又能快速提高。(。)

第227章 赴会() 
杨玉环所在修行的道观并不远,就在城南七八里处,与玉真公主的玉榭观紧邻,赵子良很容易就找到了,骑马走到道观门口,赵子良又有些犹豫了,据王灿打听到的消息,现在杨玉环并非真正出家,而且也未与寿王李瑁离婚,如果现在与杨玉环在这荒郊野外的道观私会被人知道了,那可是不得了啊,这种八卦绯闻还不得传得满天飞,且不说寿王李瑁不会饶了他,就是皇帝李隆基只怕也不会放过他。 ‘

    犹豫了一会儿,白孝德疑惑道:“将军,为何不进去?属下去敲门?”

    赵子良问道:“孝德,你说我在这里与寿王妃会面是不是有些不妥?”

    白孝德闻言笑道:“将军,这可不像您,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畏畏尾了?”

    赵子良听得一怔,随即笑道:“是啊,我还真有些畏畏尾了。行了,你去叫门吧!”

    “诺!”

    白孝德答应一声,就上前叫门,连敲了十几下,道观的红漆大门打开了,一个穿着朴素道袍的年老女道士出现在门内,她看了看白孝德,又看了看不远处的赵子良,问道:“是赵将军吧?快请进”。

    赵子良把马交给白孝德,对年老女道士道了一声谢谢,就走进了道观,白孝德牵着两匹马跟在后面,待他们进了道观,年老女道士才关了大门。

    赵子良有些好奇,停下问道:“女道长,道观不开门让香客进来焚香祈福的吗?怎么把大门给关上了?”

    年老女道士竖着手掌道:“无量天尊,玉真道长和赵将军都是贵客,太真道长担心香客惊扰了玉真道长和赵将军,所以吩咐贫道今日紧闭观门,歇观一日!”

    “玉真道长也在吗?”赵子良问着心里其实踏实多了,如果没有其他外人,他还担心自己单独与杨玉环在这里会面的消息走漏出去,但是有玉真公主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是的。赵将军请!”年老女道士做了个请的手势与赵子良并排向前走去,白孝德看见道观第一进大院中有一棵歪脖子桂花树,便把两匹马系在树干上,扶着腰刀远远地跟在两人后面。

    这道观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样样俱全,来到三清殿,刚进门赵子良就看见了玉真公主穿着一身华贵的道袍盘腿坐在右边一个蒲团上,而左边靠近三清雕像的一个蒲团上坐着同样穿着华丽道袍的杨玉环,下一个蒲团上竟然坐着一个青年男子。这男子头戴金冠,身穿镶金襟边锦袍,面如冠玉。

    三人正说着话,看见年老女身旁的赵子良,都站了起来,赵子良没想到这里还有男宾,这下让他更放心了,刚跨进殿门便向殿内三人拱手笑道:“道长这里好清静,果然是修道的好地方,见过玉真道长、太真道长。呃,这位是······?”

    岂知那青年男子礼数很是周到,做得极为标准,向赵子良拱手行礼道:“赵将军驾临,李瑁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啊,竟然是寿王李瑁?这下让赵子良更诧异了,按理说如果要答谢搭救之恩,应该也是一家之主的李瑁向他出邀请,而不是由杨玉环这个女人亲自前往相邀。这不符合常理啊,难道寿王府是杨玉环当家?这不能吧?

    赵子良感觉自己的思维有混乱,甚至有些胡乱猜疑了,连忙收敛心神。拱手连声道:“不敢不敢,原来是寿王殿下,请恕末将礼数不周”。

    玉真公主在一旁笑道:“行了,你们都是年轻人,就不用这么拘礼了!”

    杨玉环顺势道:“姑姑所言甚是,姑姑、赵将军。‘都请入厢房用茶吧”。

    几人来到三清殿旁边的厢房,这里是道观专门款待客人的地方,刚才那个年老女道士给每人送来一杯茶便离去,再也没见她的影子。

    赵子良对玉真公主今日只一人前来感觉有些意外,这玉真公主平日里出行一般都有不少年轻的方士和青年才俊们相陪的,今日却是有些不同。

    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喝着茶,杨玉环对玉真公主道:“昔日赵将军搭救之恩,夫君知道之后一直找不到机会报答一番,今日请赵将军来喝茶聊表心意,所以请姑姑过来作陪,还请姑姑不要介意”。

    玉真公主李持盈笑道:“贫道介意什么?贫道也很喜欢听赵将军将西域之新奇之事呢!赵将军,那****在贫道的玉榭观说起西域之事,说西域蛮人部落风气开放,男女之间并无男女授受不亲之说,婚嫁之事全凭他们自己做主,可是当真?”

    赵子良笑道:“不全是,也有父母阻扰的,但确实没有父母做主、媒妁之言!只要彼此之间互相喜欢,他们就在一起简单举行一个仪式,让上天作证成为夫妻,生儿育女。西域女子,特别是草原上的女子,大多性情刚烈,性烈如火,他们敢爱敢恨,对心上人的忠贞并不比中原女子差,如果有人伤害了他们的男人或是对她们的男人不利,她们甚至敢自己拿了刀剑与人拼命······”

    赵子良说到这里,却是想起了磐珠隽秀,一时间神色有些黯然。

    玉真公主和杨玉环两人听赵子良说起西域女子的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眼神之中都焕出异常的神采,心中向往之。但看见赵子良说着说着,神色有些黯然,几人都有些诧异,互相看了一眼,玉真公主就问道:“将军可是有心仪女子在西域不曾随将军一同来长安?将军何不遣人将其接来?”

    赵子良闻言不由得苦笑起来,摇头道:“她已经死了!”

    “啊?”三人都是一惊,特别是两个女人,表现得很是惊讶,她们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她们平日里没什么消遣,对这种八卦之事也是很有兴趣,玉真公主问道:“将军一定很喜欢她吧?”

    赵子良道:“她叫磐珠隽秀,是疏勒国的小公主,我们相见没几次,她就找到我。并大声告诉她说喜欢我,你们知道女子主动向一个男子坦言说喜欢他,这在中原是多么惊世骇俗之事,但是在西域却是平常。刚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她。只因她性子有些刁蛮、喜欢胡搅蛮缠,可是后来两人相处多了,我也渐渐喜欢她。前年冬天,突骑施人三千精骑翻过勃达令欲偷袭我驻守的拨换城,被我提前得知消息。于临近拨换城的半道上设下埋伏,突骑施人没料到他们的行迹已被我得知,毫无防备之下被我围歼,全军覆没,俘虏一千六百余人。当时她当时是疏勒镇镇守府的游击将军,奉命带兵前往拨换城与我一同押回俘虏,却不想我们在押送俘虏回拨换城的途中,

    在一处峡谷之地被败军残敌十数人伏击,她中暗箭身亡,当时她就在我的身边。我手上还带着她亲手缝制的羊皮手套!”

    几人听着赵子良说起自己的往事,都静静的听着,当赵子良说完之后,他们都忍不住叹息,都为赵子良和磐珠隽秀感到可惜。

    李瑁忍不住问道:“后来呢?你们中伏之后如何了?”

    赵子良抬头看了李瑁一眼,道:“设伏的是逃走的败军残敌,只有十几人,他们是来报仇的,很快被我麾下斥候队绞杀,当时我军押送兵力只有五百。而俘虏却有一千六百余人,俘虏们蠢蠢欲动,我痛失心爱之人,见俘虏们蠢蠢欲动。一怒之下下令将俘虏全部杀了”。

    三人听了这个结局,都是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却是玉真公主道:“将军,既然疏勒公主已然香消玉损,你也不必再为此伤心!”

    说到这里,玉真公主不由苦笑道:“将军。你知道吗?其实我很羡慕你,你可以与喜欢的人自由相爱,有欢喜有悲伤、酸甜苦辣,应有尽有,而我们这些皇家女子,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为了避免卷入朝堂争斗祸及自身,我们很多公主都不得不遁入空门。以前贫道从不与大臣将军结交,只因他们大多是朝堂之中某一方之人,倒是将军你与众不同,你上任以来从不曾结交朝臣,也不与其他军中大将来往,更没有攀附权贵,而且还不畏权贵,忠心不二、刚正不阿,你这样的将军,贫道和两个侄儿侄媳不但要结交,而且还想跟你成为知心的至交好友,不知道将军能接纳否?”

    赵子良闻言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拱手弯腰行礼:“承蒙玉真道长、寿王和王妃看得起,末将不胜欢喜、荣幸之至”。

    赵子良却是自己知道自家事,他在朝中没有靠山,没有根基,这看上去只要不参合太子李亨与宰相李林甫之间的争斗就应该没事,但实际上却是非常危险,一旦朝中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殃及池鱼。

    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不找靠山、不站队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的品级不高,还没有步入朝堂的资格,他只要守好金光门,不出差错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加入某一方阵营,变数就多了。而且自从李林甫当上了宰相之后,朝堂上的争斗就更加频繁和激烈了,太子李亨是每日里都步履薄冰,小心翼翼,唯恐让皇帝以为他有迫不及待想要称帝之心,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堂上的争斗会一直进行下去,而皇帝李隆基却没有丝毫阻止的意思和想法,赵子良认为,如果加入李林甫这一方,结局无疑是会很惨的,因为李林甫虽然老奸巨猾,但他毕竟老了,一旦他倒下或失势,其党羽必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如果加入太子李亨一方,很有可能会被皇帝猜忌,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日后的皇甫惟明和王忠嗣这样的皇帝亲信、边疆大将被皇帝猜忌他们与太子有勾结,下场都好不到哪儿去,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第228章 冲突()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这时自从送了茶水过来后就一直消失不见的年老女道长再次出现,她向杨玉环道:“门外来了宫中內侍!”

    李瑁闻言脸色一变,问道:“是谁派来的內侍?”

    年老女道士说道:“说是皇帝最近编了一曲子,并排了一支舞,想请太真前往宫中欣赏指点一番”。 ‘

    李瑁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灰白了,他像是大病一场一般,杨玉环担忧的看了看李瑁,想了想起身对玉真公主和赵子良道:“姑姑,赵将军,你们先坐,我去打了內侍就来!”

    杨玉环走后,李瑁也紧跟着告罪一声也离开了。

    此时厢房里就剩下赵子良和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神色有些黯然,她显然也知道将要生什么事情,她神色有些黯然,只是她作为皇帝的妹妹,虽然受皇帝宠信,但对于这种事情却是不好插手。

    赵子良感觉有些尿急,齐声对玉真公主道:“道长稍坐,末将去方便一下”。

    玉真公主点点头:“将军请随意”。

    赵子良找厕所尿尿,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尿完之后出来,没走几步就听到了争吵之声,听声音应该是杨玉环和李瑁的声音,他顿时八卦之心大起,轻手轻脚走过去靠在一处窗户边,声音就是从窗户内传出来的。

    只听见李瑁愤怒道:“你还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