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齐声行礼道:“陛下英明!”
不得不说李隆基这么册封还是很有讲究的,既暂时安抚了莫贺达干,又给莫贺达干制造了一个对手,只要这个对手抵达突骑施,就会给莫贺达干带来很大的麻烦。
李隆基又道:“好,说第二件事情,石国上表请求我朝出兵攻打大食国大将埃米尔?纳斯尔,太子有什么看法?”
李亨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西方大食国对我朝在西域的统治开始造成威胁,如果我朝放任不管,石国国力弱小,迟早会被大食国吞并,届时我朝会很被动,因此儿臣建议令安西都护府出兵联合西域诸国共同对付大食国”。
李隆基看向李林甫,问道:“哥奴,你觉得呢?”
李林甫出班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说虽然不无道理,可是以微臣只见,目前我朝暂时不应与大食国开战。昨日夜间,安西副都护、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派八百里加急飞马来报。说近日吐蕃国将公主嫁与小勃律国国主苏失利为妻,小勃律国已经全面倒向了吐蕃国,吐蕃国大军借道大勃律国和小勃律国,已经占据连云堡,直接威胁我葱岭守捉。如此一来,吐蕃国对西域诸国和我朝安西之地的威胁甚大,丝路南线也被切断,试问此时,西域诸国又有谁敢与我朝一起出兵攻打大食国呢?”
李林甫这话让朝堂为之一震,所有人都没想到吐蕃国会突然与小勃律联姻。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得大勃律投降,还占据了连云堡。
连云堡在什么地方?朝堂上除了赵子良和李林甫知道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是众臣可不是傻瓜,听李林甫说得这么严重,他们也能够想象得到连云堡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快,拿堪舆图来!”李隆基听过了李林甫的话之后脸色大变,立即大叫。
高力士不敢怠慢,赶紧让几个小太监把堪舆图拿过来铺在朝堂中间的地面上。赵子良见状摇了摇头,站出来说道:“如此这般能有几人能得见?”
李隆基不由一愣,问道:“赵爱卿有何办法让众臣都能看见?”
“只须挂在墙壁上即可!”
李隆基一拍大腿,指着高力士:“快。照做!”
“诺!”
就像挂书画作品一样,挂在墙壁上,堪舆图下端悬挂稍重的卷轴就见整副堪舆图拉得平整,地图上所画的山川、河流、道路、文字都一目了然。
“老王爷。借您的拐杖一用!”赵子良走过去直接将一个年老亲王的拐杖拿过来,让那亲王愣了一愣,刚想出声。却看见赵子良已经走到了堪舆图下边。
赵子良拿着拐杖指着堪舆图上介绍道:“陛下、诸位大人请看,这里就是小勃律,小勃律是我朝属国,这个不用末将介绍了。这里这里是连云堡,这里就是我朝的葱岭守捉,末将离开安西之时,新任的葱岭守捉是游击将军席云庆,末将在托云堡任职之时,席将军曾是末将的老上司,席将军老沉稳重,精通守城之法,加上葱岭守捉城池险峻,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和粮草,以吐蕃人的攻城技术,想要拿下葱岭守捉应该是不容易的,目前葱岭守捉应该有一千二百余人,就算吐蕃人起大军攻打,席将军也可以坚守半月有余,这半个月足够疏勒镇镇守使程千里率兵赶去增援!
再看连云堡,按照李林甫大人的说法,现在吐蕃人已经占据了连云堡,末将曾在疏勒镇任过职务,对疏勒镇周边各边塞重镇都有过研究,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以连云堡的规模,大约能驻防一千人,不过在连云堡南面依山之处地势平坦,如果在此处修建营寨,可以驻兵**千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要给葱岭守捉增加一些兵力和守城器械,先稳住局势,在伺机出兵拿下连云堡,攻占小勃律,切断吐蕃从西部北上安西之路!
小勃律是吐蕃从西部进入我安西之地的交通要道,也是丝路南线的要道,吐蕃通过这里可以直接威胁西域吐火罗、昭武九姓诸国、天竺,如果臣所料不差,只要小勃律被吐蕃控制在手中,以上诸国必然会臣服于吐蕃,我大唐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力将荡然无存”。
李隆基听了赵子良的解说,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小勃律的位置至关重要,传旨给田仁琬,命他择机出兵攻打小勃律!”
“陛下英明!”众臣又是一番跪拜大声歌颂功德。
这时侍中牛仙客站出来大声道:“陛下,难道我朝就放任大食国侵蚀石国而不管吗?如此一来,待石国被大食国攻占或石国慑于大食国的武力选择臣服,那么西域其他小国必然会认为我大唐已经怕了大食,他们讲不再以我大唐为宗主,我朝对西域之地的控制力将大大下降,威信全无啊,还请陛下三思!”
李隆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事儿都赶到一块儿了!吐蕃人一直与我国作对,今天和了,明日又战,真是可恶!可吐蕃处于高地之上。我朝大军一旦进入吐蕃之地,战力就大大减弱,就因为这个,我朝大军屡次不得不退回,好几次还大败而归,难道我朝就拿吐蕃人没有任何办法了吗?这大食国也是趁火打劫,真是可恨至极,到底如何,诸位卿家都说说看,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哥奴。你先说”。
“诺!”李林甫答应一声,站出来道:“陛下,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我们不能正面与大食国交战,但臣以为我朝也不能眼看着大食国吞了石国,以微臣之见,当派一员善战之将领兵三千常驻石国,一方面是向大食国宣告石国乃是我朝属国,他们侵犯石国就是侵犯我朝。令一方面是向石国国主表示我国还是很在乎石国的,不会随意舍弃,如此一来,石国上下就有信心抵挡大食国的侵蚀!”
牛仙客马上站出来道:“陛下。赵子良将军在西域多年,领军作战经验丰富,熟悉西域风土人情,又能征惯战。威震西域!微臣举荐,命赵子良将军返回安西之地,领兵三千常驻石国以威慑大食!”
这是什么情况?赵子良一下子懵了。这牛仙客不是李林甫忠实铁杆粉丝么?这两人怎么帮自己说起话来了?
赵子良当然巴不得调回安西之地,避开朝堂上的争斗,就算不调回安西,调往其他地方任职也比待在长安城这个是非之地要好,可是由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人联手举荐,这反而让他心中揣揣不安,心想这两个老家伙到底在搞什么鬼?
就在赵子良心里胡思乱想,七上八下之时,太子李亨又站出来向李隆基行礼道:“父皇,臣不赞同此时调走赵将军,赵将军刚出任左监门卫将军不久,正在整肃左监门卫下属各军,如果此时调走赵将军,之前所做一切岂不是要半途而废?还请父皇三思!”
听了太子李亨的话,赵子良才突然醒悟过来,原来李林甫和牛仙客是这么打算的,把他调走,那么左监门卫又空缺一个将军,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进行运作,把自己人扶持上去,以达到控制左监门卫的目的,控制了左监门卫,就等于控制了整个长安城的门禁,皇城和宫城就会如同他们的后花园一样,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原来如此,看来自己这段时间确实碍了李林甫的事,而且太子李亨显然也明白了李林甫的意图,所以才会站出来反对。
赵子良转念一想,心中一惊,自己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啊,不知不觉就卷入了李林甫与太子李亨之间的争斗当中,稍有不慎就会他们某一方当做炮火给牺牲了。
想到这里,赵子良站不住了,他立即站出来向皇帝行礼道:“陛下,臣愿意返回安西领兵常驻石国,威慑大食!”
李隆基看着赵子良,眼神闪烁不定。良久,李隆基摆手道:“赵卿家就暂时留在长安,朕对你还另有任用!至于由谁来领兵常驻石国威慑大食一事”。
赵子良听了李隆基这么说就知道自己暂时只怕是不能离开长安了,于是立即道:“陛下,臣举荐龟兹军副使、游击将军楚歌担此重任,此人原是微臣部将,精通骑射、骑兵作战之法,正好对付大食国轻骑!而且当初微臣奉盖嘉运大人的命令出使昭武九姓诸国之时,曾经遭遇过大食国轻骑,并与之大战一场,当时楚歌就在微臣身边,他是除微臣之外唯一熟悉大食骑兵战法的人”。
李隆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答应:“好,传旨田仁琬,以龟兹军副使楚歌为左卫中郎将,命他领三千精骑进驻石国,威慑大食!另外册封石国国主莫贺土屯为顺义王,册封拔汗那王阿悉烂为忠义王,至于突骑施吐火仙,杀了他也没什么意思,放了他吧,册封他为修义王,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赐他一座府邸,让他在长安享享清福吧”。
员外大将军,这是额外编制,就是有大将军的待遇,但无权,挂个大将军的名而已。
众臣齐声下拜:“陛下英明!”(。)
第246章 上奏()
李隆基正准备喊散朝,却赵子良又站出来行礼道:“臣左监门将军赵子良有事启奏!”
不但众臣,就连李隆基也是一愣,话说你一个左监门卫将军有什么国家大事要启奏的?不过既然赵子良站出来了,李隆基也想听听他有何事要启奏,于是抬手道:“准奏!”
只见赵子良道:“臣建议修改门籍制度和宵禁制度的一些相关条款,以适应长安百姓之日常生活!”
宵禁制度规定,在夜间宵禁开始之后,行人不准在大街上行走,但是在坊间内部还是可以自由行动的,而负责长安六街夜间巡逻的主要是左右金吾卫,不过左右金吾卫与左右监门卫都是皇帝的亲兵,是互相依存的,如果没有门籍制度的实行,宵禁制度也实行不起来,反正亦然。
李隆基有些意外,问道:“哦?赵卿家有何建议?”
赵子良道:“陛下,臣建议把长安外郭城门、皇城门、宫门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各延迟一个时辰,另外把每日宵禁开始的时间也向后推迟一个时辰,其中夏秋和冬春由于白昼和夜晚时间长度不同,城门启闭和宵禁开始的时间又相隔半个时辰!夏秋晚半个时辰,而冬春早半个时辰”。
赵子良这个建议提出来,当即遭到了一部分朝臣们的反对,其中一人站出来针对赵子良:“这城门启闭和宵禁开始的时间是经过很多人多年研究计算而定下来,怎么能说改就改?”
赵子良却道:“敢问这位大人,为何要施行门籍制度和宵禁制度?”
那官员冷哼一声:“最主要的当然是为了安全,其次这也是符合百姓们的生活习惯的!”
赵子良闻言向李隆基行礼道:“陛下,请容臣对这位大人的话进行辩驳!”
“准!”李隆基有些兴奋,他很想看看赵子良怎么辩驳这两个理由。
“是,陛下!”赵子良答应一声,立即道:“门籍制度和宵禁制度的施行确实能够起到保护长安百姓、官员、陛下和皇室成员安全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推迟一个时辰并不会让这种作用受到影响。如果是高祖、太宗年间,门籍制度和宵禁制度规定的时间确实很好,但是如今却是有些不适应了,必须要进行一些修改,为何?那时我朝刚刚建立起来,社会还不太安定,产出还不太丰富,百姓们都为生计而奔波,也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但是如今不同了,如今我大唐在陛下的领导和治理下,国泰民安、物产丰富,以前的百姓们一年可能连一顿白面都吃不上,但是现在百姓们天天有白面吃,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上肉,物资生活富足了,百姓们就要寻求精神上的生活!
举个例子,如果诸位同僚们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有心思每日听歌看舞吗?正因为吃饱喝足了,才有心思想着要听个小曲,看看美女人舞蹈一番,既然各位大人们都有这种需求。百姓们自然也不例外,大人们可以享受到这些精神生活,而百姓们却不能,难道百姓们就没有怨言?
把城门启闭的时间和宵禁时间推迟一个时辰。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在一天劳累之后可以出门逛逛夜市,买卖东西,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讲故事。去酒楼喝两杯解解乏,让有财力的富商、官员们去青楼、妓寨消遣消遣,缓解一下他们的心理压力。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可以加快民间钱财的流通!富商、官员、地主们有的是钱,没有消遣的场所和时间,他们的钱就埋在地下发霉,这对朝廷是不利的,只有让钱财快速流通,朝廷的财政才能够得到缓解!臣说完了”
赵子良退了原位,李隆基看了看众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赵将军所奏之事以为如何?”
其实大部分官员从内心来说是赞成的,不过碍于里面不好意思说出来,也只有那些老顽固、腐儒们表示反对。
在大部分朝臣们都表示赞同之后,李隆基就顺应潮流:“好吧,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如此修改很好,那就照此执行吧!退朝”
高力士一声高喊:“退——朝——”
散朝后,赵子良后背心出了一身冷汗,这朝堂实在太凶险了,稍有不慎就被某些人当成了棋子和炮灰,直到回到家里,赵子良还是心有余悸。
赵子良很清楚,只要他还在左监门卫将军的位置上一天,李林甫和朝中其他势力对他的打击或拉拢就不会停止,想要不倒,唯一的办法就是紧靠皇帝,对其他任何势力都不假辞色,不跟其他任何势力有过深的交往,同时严于律己,不让自己有把柄被别人抓住,让某些人找不到攻击自己的借口。
而且为了打击这些想要对付他的人,他也必须要行动起来,首先就是要牢牢抓住手中的兵权,控制好左监门卫下属的军队就等于控制了进出长安城的门户。
如何确定自己对下属的军队拥有绝对的指挥权?要看自己下达的军令在下属将校之中的执行力度,如果一个将军下达的任何军令都能被下属毫不犹豫执行下去,这就说明兵权在手!如果有下属将校在接到军令之后犹豫不决,这就说明这个将军对兵权的掌握还不够。
那么要如何掌握手中的兵权,并牢牢握紧呢?赵子良自己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收买人心;第二,任用心腹;第三,严肃军纪。其实整肃军规军纪是掌握兵权最为重要的手段,军令一旦下达,如果有人不听号令、止步不前,这就是违反军规军纪,要杀鸡骇猴,以儆效尤!一旦有人违反,绝不姑息,长此以往,以身试法的人会越来越少,军令的执行也会得到彻底贯彻执行,兵权就这样掌握在手中了。
掌控兵权的手段当然不止这一种,思想控制才是最为厉害的一种,只是这个时代人还不会用罢了。赵子良当然会这种控制手段,用这种手段掌控的军队必然有一个军魂,这个军魂就是信仰,他所训练和统帅过的军队都已经具备了军魂,这也是他每次都指挥军队都能够如臂指使、得心应手的原因。
对于左监门卫下属的军队,赵子良心里有一个底,他至少可以控制一半的军队,另一半当然在陈玄礼的控制之下,但如果真要有什么事情,赵子良自信可以控制达到七成以上,毕竟他手上控制着监管军纪的执法部门——监曹。
在左监门卫,赵子良知道自己能控制的兵力也只能是这种程度了,如果再要掌握更多的军队,就等于是从陈玄礼手中抢兵权,这肯定会与陈玄礼交恶,这没必要。
回到府邸,一个丫鬟端来稀粥、面饼和酱菜道:“老爷,用早膳了!”
“哦,好!放这儿吧!”
赵子良拿起面饼就着酱菜吃起来,刚吃了几口就想起被关在地窖的女刺客,想了想端起放着饭菜的托盘走向后院。
来到一间柴房门口,两个看守的扈从立即行礼:“将军!”
赵子良问道:“地窖那女刺客如何了?白孝德请来军中郎中看过没有?”
左边扈从道:“郎中已经来过来,说那女刺客脏腑受到重击,幸亏下手之人手下留情,倒不是很严重,郎中开了一剂汤药,说连服半个月就能下地,服用一个月就痊愈了”。
赵子良点了点头:“嗯,把门打开!”
“诺!”
地窖的门被打开之后,赵子良端着托盘走下地窖,地窖内点着一盏油灯,还有地窗,光线和空气还算不错,很干燥,原木放在地窖内的一些装咸菜的坛坛罐罐都搬走了,现在放着一张木床,一个黑衣女子躺在木床上。
仿佛听到了动静,躺在床上的黑衣女子十分警惕,当即就像起身,却不想腹中一阵剧痛让她的打算落空,不得不颓废的躺下。
赵子良扫了聂三娘一眼,一边将饭菜放在旁边小几上,一边问道:“好了点吗?”
聂三娘冷冷道:“我聂三娘今日落在你的手里是命该如此,要杀就杀,别假惺惺,如果你想从我口中知道什么,那是做梦!我不吃这一套!”
哟呵,小辣椒还真是挺辣的!赵子良的内心一股别样的心思被勾起来了,他坐在床沿边笑道:“虽然你要杀我,可我没有想要杀你,你看你长得这么美,死了多可惜,这样吧,你嫁给我做妻,你杀我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你看如何?”
“原本以为杀了你这样一个边疆猛将还觉得可惜,可没想到你竟然是一个浪荡登徒子,也亏你想得出来!”
赵子良摇头笑了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试问世间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貌女子?如果男人们都不喜欢美貌女子了,那你们女人还生得这么美貌有什么用呢?倒不如都长成丑八怪算了,到时候所有男人的老婆都是丑八怪,再也没有为美人而争斗的事情发生,这该多好?”
“简直是胡说八道,胡言乱语!”聂三娘差点被逗得笑出来,为了掩饰,立即将头扭到一边去。(。)
第247章 调任左金吾卫将军()
聂三娘的刚烈超出了赵子良的想象,无论他想任何办法,聂三娘都对他不假以辞色,在跟他对话几分钟之后,无论他怎么逗弄,她就再也不开口,赵子良只好将她暂时关在地窖内,一边给她治伤,一边想办法让她开口。△↗頂頂點小說,
城门启闭和宵禁时间早晚都推迟一个时辰得到皇帝的允许之后,左监门卫马上开始执行,这个改变果然得到了广大长安百姓们的一致好评,长安城内的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