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涉案者由锦衣卫派人专人看管,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地点交代一切问题,等调查结果出来了,如果没有问题,则官复原职、恢复自由;若查出问题,则移交给司法寺进行审理判决!刘相,这件案子你是间接涉案者,直接涉案者你是儿子刘聪,因此秉承涉案者回避的原则,你暂且停止首相的职务,回家等待消息,期间不得随意外出,政务院暂时由副相独孤问俗处理全面事务!”

    “是,微臣遵旨!”

    众臣对于赵子良这个规定反应不一,有些人觉得理当如此,有些人却觉得这样规定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仔细一想,这么规定又是理所当然的。

    赵子良对皇甫宪说道:“皇甫宪,散朝之后立即将刘聪逮捕,进行正式调查审讯,按照办案流程在规定的期限内交由司法寺进行审判!”

    “臣遵旨!”

    赵子良问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楚歌站出来抱拳道:“启奏大王,第三军团和奴隶军团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后勤方面也准备妥当,随时可出征讨伐北天竺三十六城邦,请大王定下出发日期!”

    “此时宜早不宜迟,那就定于三日之后出发吧!”

    “臣遵旨!”

    “若无其他事,刘眺先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大殿内很快只剩下赵子良和刘眺,赵子良问道:“此事太突然了,刘聪之事你之前知道吗?”

    刘眺急忙下拜道:“大王恕罪,微臣事先毫不知情,也许是忙于国事,平时疏于管教,以至于让聪儿犯下如此大罪,微臣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赵子良搓了搓脸,说道:“皇甫宪事先没有跟本王沟通过此事,许是担心本王徇私,他也是一心为公,并没有专门针对你的意思,换做是其他人,只怕他也会同样这么干,你不要怪他,他干的就是这个事情!咱们花费了这么多年,死去那么多人才有了这片基业,绝不允许几个不肖子孙随便就把它败光,今日若不是你的儿子,而是其他人的儿子,甚至是本王的儿子,一样不能姑息!”

    刘眺道:“微臣与皇甫大人并无私人恩怨,同僚们也都知道他是耿直之人,他这么做乃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也!若他徇私枉法,微臣反而看不起他。微臣并不恨他,只恨那不争气的东西,败坏门风不说,差点动摇国本,幸亏有人举报他,没有让他造成更大的错误。若锦衣卫正式调查之后证据确凿,微臣请求让司法寺依照律法判决,绝不姑息。臣在此事上管教不严,连儿子都管教不好,又如何代大王总理一国大政?臣请引咎辞职!”

    赵子良说道:“这件事情还还没正是结论,锦衣卫那边也只是进行了暗中调查,并且还没有查到更确切的证据,引咎辞职的事情先搁一边,这些年你总是政务缠身,难得休息几天,借这个机会你也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刘聪被捕之后,家里肯定会乱一阵子,你回家一边休息,一边可以安抚家眷们。若最后这件案子查来查去证据不足的话,你就是再想休息也会没有空闲了!”

    “是,微臣告退!”

    刘眺的年纪并不算太大,他还不到六十岁,作为一个身居高位者,这个年纪还不算老,如果不是儿子不争气,搞出了这么一件事情出来,他又如何甘心引咎辞职?政治人物对权利的渴望就如同一个瘾君子,不到万不得已,谁又跟放下多年努力挣来的那点权利?权利一旦放下,想要再拿起来,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消息很快传扬开来,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首相之子利用其父亲的权利买官卖官、出售军功爵位、强抢民女、欺行霸市、指使家丁打死三人、重伤五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西秦各地。

    西秦各地百姓对此议论纷纷,由于民风开放、彪悍,各地百姓们对这种事情深恶痛绝,群情激奋,很多书生学子纷纷上书王庭,要求严惩,上书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飞向新京司法寺。

    案子的调查进展得很快,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件案子就查得差不多了,案情也基本清楚明朗,举报者对刘聪的举报基本属实,不但如此,锦衣卫还查出了刘聪很多问题。

    四月十八,皇甫宪进宫面见赵子良,呈上调查的最后结果,赵子良看后做出批示:“交给司法寺立案开庭审理吧!”

    皇甫宪拱手道:“是,大王!”

    赵子良问道:“皇甫宪,在这件事情上,你为何不提前跟本王沟通?”

    皇甫宪道:“回大王,微臣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大王日理万机,亲自过问的每一件都是事关西秦前途的重大军政大事,而这件事情只是一件小事,在朝会上只需要占用大王一点点时间足以,不必另行打扰大王。此事虽然小,但它毕竟对刚立国不久的西秦王国来说影响不小,因此微臣才拿到朝会上向大王禀报,而并没有直接正式光明正大的展开调查,因为它背后牵涉的人物份量太重!”

    赵子良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你要明白,一件案子牵涉的人物的份量越重,对于政局的影响也越大,当今之时,我们西秦需要政局上的稳定,上次刘眺已经向本王提出想要引咎辞职,当时本王以案子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为由暂时搁置了,如今他如果再提出引咎辞职,毕竟这案子的影响太大,而且出于维护律法公正方面考虑,同时也给其他大臣们敲敲警钟,本王还真不能留他。但是本王如果同意,那么西秦现在的政治格局就要被打破,这对于治理西秦是不利的,特别是如今有大量的中原百姓迁移过来,需要政务院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人力去统一安排此事,此时突然换首相,各地官府在各项政令的执行上是否还不折不扣呢?这都是本王需要考虑的,你不打招唿就把这件案子在朝堂上捅出来,却是给本王丢了一个大难题!”

    皇甫宪拱手弯腰道:“微臣思虑不周,请大王降罪!”

    赵子良道:“日后若是出现这等影响朝堂政局稳定的大案,必先禀报本王,不可擅作主张!”

    “是,微臣知错!”

    次日,案件的所有审讯笔录、证物、证人全部移交给司法寺进行立案,司法寺受理后决定半个月之后开庭审理。

    消息很快传开,在家中得到消息刘眺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来到王宫求见赵子良。

    “大王,锦衣卫关于犬子之案已经有了最终调查结果,证据证人方面都很充分,家门不幸啊,微臣如今已经无颜面再呆在政务院首相的位置上了!特来请大王允许微臣引咎辞职!”

    赵子良道:“卿家此时请辞于我西秦政局不利啊,而且你要明白,一旦你引咎辞职,再想回到这个位置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刘眺匍匐在地上,说道:“微臣明白,正所谓‘子不孝,父之过’,微臣这个做父亲必须要为此事负责,否则难以平息各地民愤!”

    赵子良思索半响,说道:“好吧!现在你正处在风口浪尖上,退下来确实对于全局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样吧,本王打算成立西秦学社,召集西秦各地学者学习、研究和弘扬我汉人文化、使各种学术呈百家争鸣之势,同时也翻译一些西方的典籍,让子民百姓们接触一些西方的思想哲学,让百姓子民们也了解西方世界,通过这些让百姓们能够睁眼看世界,而不是坐井观天,我们华夏一族从数千年前开始一直能够延续到现在,就是因为能够在各方面不断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同时也勇于吸纳外部的精髓,才铸就了如今独特华夏文明,我们要保持这种态度,并且一直持续下去。如今这个成立这个学社的想法才刚刚形成,本王想让你去完成这个学社的组建,并让它运转下去,你看如何?”

    刘眺流泪道:“大王体恤微臣,微臣感激不尽,领旨谢恩!”(。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901章 出卖拜占庭() 
勤政殿。

    高尚走进大殿拱手道:“大王,大食国使臣阿齐兹求见!”

    赵子良皱眉道:“怎么又是他?不见不见,告诉他,我们已经把马赫迪王子交还给他们了,既然完成了交接,马赫迪再出事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高尚道:“大王,微臣觉得您总躲着他也不是办法,不如直接把马赫迪已经被东罗马帝国的人抢走了这个消息捅给他,让大食国自己去核实,大食人在君士坦丁堡肯定有细作,他们要查验这件事情应该不会太困难!”

    赵子良开始考虑这件事情,王灿这时从殿外走进来禀报道:“大王,克里米亚传来消息,保加利亚汗国与东罗马帝国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赵子良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问道:“快说说详细情况!”

    “是!”王灿抱拳答应,当即走到大殿一侧的墙壁悬挂的地图下。

    “大王,去年保加利亚新王特勒次继位之后就开始发动了大规模南侵,在东罗马帝国的北方色雷斯地区,大量的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不再劫掠之后就走,他们杀光色雷斯北方的东罗马人,占据他们的田地、直接住进他们的房屋,霸占一切据为己有,同时他们还鼓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进行起义,这也是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五世下定决定要与保加利亚汗国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王灿说到这里,用指挥杆在地图上划了两处说道:“今年年初,君士坦丁堡就发动了大军,二月初五,东罗罗马帝国大军分为水路两路进攻保加利亚汗国,水路由一支舰队从黑海渡海进入保加利亚,陆路则由君士坦丁五世亲自率领大军从色雷斯和阿恰鲁斯进攻,东罗马帝国在陆路进攻路线上多次遭到保加利亚汗国的阻击,但由于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相差悬殊,而且保加利亚的军队只擅长进攻而不善于防守,因此每次都是保加利亚军队被打得全军覆没!保加利亚汗王特勒次不得不在山区设置重重防线抵挡东罗马帝国的大军进攻,这一策略有效的延缓了君士坦丁五世的进攻,但君士坦丁五世的作战经验明显要比初登大位的特勒次的丰富得多,他准备绕过这些山区重重防线,直接进攻多瑙河畔的苏塞达瓦和诺瓦埃!”

    赵子良道:“君士坦丁五世想在特勒茨的背后开花?”

    王灿点头道:“很明显,君士坦丁五世很明显就是这个意图,如果他的战役目的达成,那么保加利亚汗王特勒次这次铁定是惨败了!”

    赵子良摸着下巴在地图前走来走起,思考着。旁边高尚这时说道:“难怪东罗马帝国派人把大食国王子马赫迪捉了去之后一直隐瞒着消息,原来是不想节外生枝,看来他们是想等解决了保加利亚汗国之后再腾出手来跟大食国算账!如果我们现在把特勒次被东罗马帝国劫走并关押在何处的消息告诉大食人,让大食人去找东罗马帝国的麻烦,这台戏就好看了!”

    赵子良考虑了一下说道:“东罗马帝国是我们未来的二号敌人,如果能有效的的削弱东罗马帝国的国力,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这样吧,王灿,待会你来把马赫迪被东罗马帝国派人劫走并且秘密关押在何处的消息告诉大食国使臣阿齐兹,让大食人去找东罗马帝国的麻烦!”

    “是!”王灿答应,又道:“不过如果东罗马帝国这次为了打赢和保加利亚汗国的战争选择忍气吞声,把马赫迪交换给大食国怎么办?他们岂不是打不起来?”

    赵子良道:“咱们在君士坦丁堡内部不是有人吗?提前把消息告诉他,动用这股力量在大食人营救马赫迪并逃回大食国的途中杀死马赫迪,只要让马赫迪死在东罗马帝国境内,大食国出兵攻打东罗马帝国的可能性超过六成!”

    王灿答应:“明白!”

    赵子良让太监去外面把还在等候的阿齐兹引进来,阿齐兹进殿之后向赵子良行礼道:“外臣大食国使臣阿齐兹拜见大王!”

    赵子良抬手道:“免礼!阿齐兹阁下,你今日来见本王还是为了马赫迪王子的事情吧?”

    阿齐兹道:“是的,大王!按照我们当初的约定,贵国应该早在半年前就把马赫迪王子交还给我国,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贵国依然没有履行承诺。而且我们派来迎接王子殿下的两百兵士也消失得不见踪影。对此,贵国总应该有一个说法吧?这都大半年过去了,大王一直对我避而不见,我们哈里发已经对此很不高兴了,若贵国再这么拖下去,迟早会引发两国争端!现在我国国内已经有大臣叫嚣着以为马赫迪王子报仇为由要向西秦出兵,发动战争了!”

    赵子良说道:“阿齐兹阁下稍安勿躁,并非是我西秦不肯交还马赫迪王子,本王已经好几次跟你说过了,我们已经按照协议的规定在商定的时间内把马赫迪王子送到预定的地点交给贵国前来迎接的军队。至于马赫迪王子为何没有回巴格达,这也让我们很是纳闷,这几个月来本王一直让王将军派人调查此事,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具体的情况还是让王将军详细跟你说吧!”

    阿齐兹连忙看向王灿,问道;“王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国王子和两百迎接的兵士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这件事情总得有个说法,贵国也应该有一个交代,否则我无法向哈里发交代,而哈里发也无法向大食国数千万臣民们交代啊!”

    “阿齐兹阁下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王灿安慰了一句,说道:“这几月来,我一直在派人调查这件事情,就在半个月前终于有了眉目,我立即派人进行查验,没想到还真发现了马赫迪王子的踪迹。根据我们的调查得知,当天我方护送人员确实是亲手把马赫迪王子交个了贵国前来迎接的军队手中,在我方人员离开之后,贵国马赫迪王子和迎接的两百兵士遭到了不明身份的武装袭击,我们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没有查到是谁干得这件事情,但是我们查到了马赫迪王子的下落!”

    “什么?”阿齐兹顿时瞪大了眼睛,立即问道:“马赫迪王子在哪儿?”

    王灿道:“他现在被关押在君士坦丁堡的角斗竞技场的秘密监狱内!”

    阿齐兹脸色一变,张大了嘴巴,“王子殿下怎么会被关押在君士坦丁堡的决斗竞技场秘密监狱之中?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王灿摊手道:“事情已经很明显,阿齐兹阁下难道还不明白,这是东罗马帝国对上次马赫迪王子策划刺杀尤里乌斯一事进行的报复!东罗马帝国距离我们双方约定的地点相距太远,他们应该是不是直接派军队过来的,否则无法躲避贵我两国边境巡逻骑兵的视线,我猜测他们应该是请了雇佣兵做的这件事情,你也知道无论是我西秦,还是贵国,又或是乌古斯和花刺子模,都有一些依靠做这种事情维持生计的人,东罗马帝国只要肯花钱,会有很多人抢着去做!如果阿齐兹阁下怀疑我所说这些话的真实性,你可以派人去君士坦丁堡查验,我相信贵国肯定在君士坦丁堡安插有细作,只要派人一查就会知道他是不是被关在那儿!”

    阿齐兹连忙对赵子良等人行礼道:“大王、高大人、王将军,这些日子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大王、将军和大人理解我们的心情,我会立即把消息传回国内,如果贵国的消息属实,我一定会再来当面答谢大王为此所做出的一切!”

    赵子良抬手道:“本王也知道阁下急于想把这个消息通知给贵国哈里发的心情,就不多留阁下了,慢走!”

    “外臣告退!”

    阿齐兹走后,赵子良松了一口气,对王灿道:“派人盯着大食国的动静,看看他们是否派人去君士坦丁堡进行探查和营救,如果有,就按照本王之前说的,决不能让马赫迪活着回到大食国境内!”

    “是,大王!”

    王灿走后,赵子良起身搓了搓脸,问高尚:“楚歌那方面有消息吗?东征大军攻打北天竺三十六城邦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高尚道:“回大王,自从半个月前楚将军派人传回消息说已经攻取三个城邦,昨日又有消息说,这段时间东征大军又接连拿下了两个城邦,按照这种速度,东征大军在半年之内全部解决北天竺三十六城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赵子良对高尚说道:“不怕实话告诉你,本王虽然嘴上说对楚歌领军出征北天竺三十六城邦放心得很,其实心里还是很担心的,楚歌是跟着我一直打过来老部下了,我的本事他也学到了七八分,但是他这还是第一次独自领兵征讨一国,他是否有能力统御部下、维持麾下将军们之间的团结、是否有能力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是否有能力让大军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和最佳的战斗状态,是否有能力控制好仆从军并让他们拿起兵器协同作战!”

第902章 西亚战火起() 
高尚道:“大王不必担心,楚将军早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了,统带两个军团对于他来说绰绰有余啊!”

    赵子良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赵雷去第五军团霍堪麾下征讨斯拉夫人已经一年多了,据霍堪派人送回来的信件中所说,赵雷在军中的表现还算不错,打仗时常常抬头冲锋在前头,与兵士们相处得很好,懂得体恤士卒,也与同袍之间相处融洽,还独自带兵打过两仗,都取得了胜利。现在西北那边的战事暂时停了下来,第五军团和钦察部的人正在休整,本王在考虑是不是要把赵雷调回来,让他去跟着楚歌磨练磨练,打天竺人又跟打斯拉夫人不同,气候、地形、作战方式都完全不同,这对于赵雷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练!”

    高尚拱手道:“大王英明!”

    “你去军机院打一声招呼,先把赵雷调回来再说!等他在新京住上几天之后,本王再安排他去东征军中,让楚歌好好操练他一下,如果这从他能在东征军中有良好的表现,下次打仗就考虑让他独自带一路兵马!”

    高尚拱手道:“是,微臣这就去办”。

    赵子良对于仆从军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楚歌也将他这一招学得七七八八,仆从军毕竟不是己方训练的军队,在排兵布阵、战术运用、军令传达、编制和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