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尉道:“大帅放心,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已经堵住了府衙的所有出入口,一只蚊子也别想逃出去!”

    这时一个兵士快速跑过来禀报道:“禀报校尉,西面小门外面发生激烈战斗,有人从里面向外突围,现在被我军堵在门口!”

    刚才说话的校尉就对郭子仪道:“可能是梁崇义想要突围逃跑,我带人去抓他!”说完就赵虎身边十几个兵士:“你们跟我来!”

    正当冲入内院的兵士们满载而归,每个人都一脸满足的走出来时,带人去堵梁崇义的校尉刚好带着人马押着一个四十余许、衣裳不整的壮汉走了过来,此人正是梁崇义。

    “郭子仪,竟然是你?”梁崇义看见郭子仪后大吃一惊。

    郭子仪抱拳道:“梁将军,我们又见面了!在这种情况下把梁将军请出来实在是过意不去,不过还请梁将军稍安勿躁,本帅要借梁将军身上三样东西用一用,来人,把他身上的印信、鱼符和佩剑取下来!”

    “是!”一个兵士当即走过去搜查,很快就把这些东西搜出来了。印信和鱼符是身份凭证,这是最要紧的东西,就算是有再打的危险,别东西可以不带,这几样东西一定要带在身上。

    郭子仪接过几样东西,当即道:“顾校尉,派人拿着官凭鱼符去通知昨夜军议完毕之后还留在城内的所有大小将校赶过来,再派人把梁崇义的佩剑给瞿将军送去!”

    “是!”

    这时殷亮从暗处走出来向郭子仪拱手行礼:“大帅,亮不辱使命!”

    郭子仪连忙道:“殷大人辛苦了,你的功劳朝廷不会忘记,本帅即日就向摄政王和朝廷举荐你!”

    梁崇义看见殷亮,顿时挣扎着大吼大叫:“原来是你害我!我说刚才怎么动手拔刀的时候全身发软,是你给老子喝的那杯茶有问题!”

    殷亮拱手对梁崇义道:“梁崇义,你打着为来将军报仇的旗号把他麾下的兵马聚拢在一起不服朝廷调遣,抗拒朝廷的政令和调令,你的反叛割据称王之心早已昭然若揭,邓州的官员们和将士们早就看在眼里,你迟早是败亡的结局!原本我放在茶中的应该是下喉即死的剧毒之物,但念在你允许我在这里栖身几年,我才换成了软筋散,我欠你的还了,从今以后咱们互不相欠!”

    梁崇义大笑:“哈哈哈······我看你是瞎了狗眼,竟然帮着朝廷的人来对付本官,朝廷冤杀了来将军,你们却又投靠朝廷来对付老子,难道你们对得起他吗?还有,朝廷安的是什么心?无非就是分化瓦解我们内部,这必定又是朝中那些奸人的奸计!”

    殷亮指着梁崇义大怒:“梁崇义,事到如今你还要隐瞒,如今朝廷早已经不是元载、俱文珍等人权倾朝野、横行霸道的时候了,两个月前西秦王就来到长安主持了朝政,你却一直对我们隐瞒消息,无非就是想要继续割据称王,脱离朝廷的控制,以达到你个人的**”。

    郭子仪道:“殷先生,梁崇义的罪行,朝廷自会处置他,不必跟他废话,来人,把他关押起来,严加看管!”

第1039章 功成() 
城内驻军营地内外,两支兵马正在紧张的对峙,驻军将领杨万成提着宝剑指着军营外的瞿晖大叫:“瞿晖,你深夜带兵前来围困我军营是何用意,难道你要造反吗?”

    瞿晖大喝:“杨万成,你别倒打一耙!本将军深夜带兵来此到底是为何,你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在你们已经被我团团包围,识相点快快弃械投降,否则待本将军一声令下,大军冲进去,必将尔等鸡犬不留!”

    “哈,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啊!有种你冲进来试试看!”杨万成说着举起宝剑对身后将士们大喝:“弟兄们,都给老子听好了,如若外面的人杀进来,给我不用客气,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兵士们轰然应诺:“是!”

    面对杨万成这种抵死反抗的情况,瞿晖一时间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打破僵局,而且他手中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反而军营内的兵马少了一千余人,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在地利上占据优势。目前他只能等待郭子仪那边的消息,如果郭子仪能够杀进府衙内,并生擒梁崇义,事情就好办多了。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战马还没有停下,骑士就从马背上跳下跑过来对瞿晖抱拳道:“将军,郭大帅让小人给将军送来了这个!”说完将一柄宝剑递过去。

    “这是梁崇义的随身佩剑?”

    “是的,郭大帅说希望这东西对你有用,将军必须尽快结束这里的事情,赶往府衙!”

    有梁崇义的佩剑,瞿晖心里底气大了一些,他拿着宝剑上前举起来大喝:“杨万成,当年你只不过是路边一个快要饿死冻死的野孩子,是梁大人可怜你才收留你,并传授你武艺兵法,还让你出人头地,统领大军贴身护卫,可你是怎么报答梁大人的?你私养死士、暗藏兵甲、图谋反叛,你就是这么报答梁大人的?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

    杨万成勃然大怒:“瞿晖你他娘的放狗屁!老子什么时候背叛梁大人了?”

    瞿晖大喝道:“难道梁大人还冤枉你了不成?军营内的兄弟们,你们难道以为昨夜梁大人为何召集诸将议事,又为何下令把本将军的兵马调进城内换防?就是因为杨万成准备发动叛乱,我瞿晖只不过只是执行梁大人的命令,大家请看,这是梁大人的贴身佩剑,大人当心你们受到杨万成的蛊惑和欺骗,特意命人送来了他的贴身佩剑,传达他的命令,杨万成意图叛乱,罪该万死,但将士们并不知情,是无辜的,只要将士们放下兵器,一概既往不咎,有杀杨万成者,官升三级,赏千金!”

    “你······”杨万成如同听到了噩耗,张口吐出一口鲜血。

    军营内的兵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但很快有人丢下了兵器,哐当的落地声在寂静的军营内显得格外刺耳,很快,接二连三的兵器落地上响起,兵士们纷纷丢了兵器。

    杨万成大势已去,他神情悲泣的看着府衙方向,大哭道:“大人,我杨某忠心耿耿,别无二心啊,你为何要这般对我?老天不公,老天不公啊······”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杨万成的亲信部将和亲兵们看着他的尸体,纷纷下拜顿首哭泣不止,场面一片悲凉。

    瞿晖看见这种场景也是感概良多,作为一个领兵大将,他看不起不忠者,但是忠诚者也有忠诚者的悲哀。

    “来人,进去收拢兵器,把营内所有人看管起来!”瞿晖举手向营中一挥,身后大批兵士冲进去。

    军营中丢下兵器缴械的兵士们在瞿晖的指挥下各自回到营房休息,丢弃在地上的兵器都被收拢起来。待安排好一切事情之后,瞿晖才带着一些兵马迅速赶往府衙。

    邓州军各级将校在城内都有住宅,昨夜议事完毕之后,所有人都没有返回驻地,而是留在城内住宅中,下半夜城内发生如此大动静,他们也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等他们一个个赶着出来查看情况时,已经有兵士们过来通知他们赶往府衙议事,邓州军将校们一个个时分警惕的再次来到府衙。

    在大门口,刚刚抵达的左厢兵马使庞充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大门没了,门前地面上还有血迹,守门的兵士们也极为陌生,但看装束还是邓州军的兵士。

    一个校尉迎上来抱拳道:“庞将军,节度使大人和我家将军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了,快请进吧!”

    庞充认识这个校尉,好像是瞿晖帐下的,因此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点头跟着他走了进去,等走到前堂正厅门口,就看见瞿晖正在跟军中几个同僚和官员说着话。

    庞充走过去问道:“瞿晖,到底怎么回事?”

    瞿晖没有明说,只说:“庞将军,一切等节度大人出来之后自见分晓!”

    庞充见瞿晖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只好点头:“好”

    没过多久,邓州军上上下下的将校全部到齐了,庞充见状便对瞿晖说道:“瞿将军,人都差不多到齐了,是不是去请节度大人出来?”

    节度副使蔺呆说道:“杨万成好像还没有到!”

    瞿晖没有再推却,立即派人去后面请梁崇义,没过多久,五花大绑的梁崇义就被几个兵士推着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看得蔺呆、庞充等大惊失色,这些将校们纷纷拔出腰刀,蔺呆用腰刀指着瞿晖大喝道:“瞿晖,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谋逆叛乱!”

    瞿晖强自镇定,冷笑道:“谋逆叛乱?嘿,这帽子扣得好大!”

    就在瞿晖说完之后,郭子仪和卢杞依次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郭子仪说道:“这位是自封的山南东道节度副使蔺呆吧?自古以来,自己给自己封官的除了叛贼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你们聚众反叛朝廷,竟然还有脸说瞿将军谋逆叛乱?脸皮也真够厚的!”

    “你是说?”蔺呆给人当场反驳得颜面无光,顿时大怒,指着郭子仪大怒道。

    郭子仪淡然回答:“老夫当朝太尉郭子仪,这位是鸿胪寺卿卢杞!”

    将校们当中有不少人这些天都见过郭子仪,他们没想到郭子仪单枪匹马过来,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都能翻盘。

    “郭子仪?”蔺呆神情大骇,“你······”

    郭子仪道:“瞿将军,以蔺将军刚才的表现和反应来看,他并不打算归降朝廷,而是打算跟着梁崇义一起共赴黄泉了!”

    卢杞对梁崇义笑道:“梁崇义,没想到竟然又多了一个跟你一起共赴黄泉的人!”

    梁崇义听了这个话不以为意,但他很快脸色一变,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又多了一个是什么意思?”

    卢杞道:“有件事情忘记告诉梁大人了,刚才侍女来报告说尊夫人已经投进而死,想必他现在正在黄泉路上等你!”

    梁崇义听见后狂性大发,不停的挣扎和并对台阶下的将校们大吼大叫:“我命你们立即出手斩杀郭子仪、卢杞和瞿晖······”。

    郭子仪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当即拔刀捅进了梁崇义的胸腔,抽刀见血,梁崇义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不仅蔺呆、庞充和其他将校们都呆住了,就连瞿晖也呆住了。

    郭子仪将刀插进刀鞘内,对众人道:“诸位,叛贼梁崇义已经伏诛。本帅现在代表朝廷给诸位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若一意孤行,那就别怪本帅大开杀戒了!”

    卢杞见将校们稍有犹豫,当即喝道:“来人,把蔺呆拖下去砍了!”

    几个悍勇的兵士冲上来当即就把蔺呆拖了出去,任由他如何喊叫都不理会,拖到外面就手起刀落,人头滚落在地,鲜血迸射出很远,无头尸体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这一幕让将校们都不由心惊胆战。

    左厢兵马使庞充站出来接下腰间佩剑双手呈上:“末将愿归顺朝廷!”

    郭子仪点头含笑:“庞将军能迷途知返实在可喜可贺,这不仅救了你自己,也救了你的家中老小!如今朝廷已经不是从前的朝廷了,现在是有摄政王主政,你们当中消息灵通的应该已经听说了,朝廷阉党已经被瓦解,权臣元载现在也是自身难保,摄政王主政之后开始大力整顿吏治、整顿军备,各藩镇若是再像从前一样与朝廷对抗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摄政王力排众议,决意给从前含冤而死的皇甫惟明、王忠嗣和来瑱等人平反昭雪。卢大人,把诏书拿出来给众位将军看一看!”

    卢杞当即拿出诏书递给下面的一个将军,诏书在将校们之间传递了一遍之后,其他将校纷纷交出佩剑,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郭子仪看到这种情况点头对众人说道:“好,诸位将军既然都愿意归顺朝廷,老夫就代表朝廷接受各位的归顺,但朝廷对诸位也是有要求的,下面就请卢大人来向诸位将军传达朝廷的要求!”

第1040章 哥舒曜() 
卢杞站出来对众人道:“朝廷对诸位能归顺表示欢迎,毕竟谁都亚欧犯错的时候,朝廷一向秉承宽厚、宽容的态度接纳迷途知返者。但是,你们毕竟是有过反叛前科的人,在你们没有做出表示忠诚的事迹之前,朝廷还不能完全相信你们。如果换做是你们,你们只怕也不会完全相信刚刚的归顺者。因此,朝廷对尔等有几点要求。第一,出征之时不能带走任何一个家眷亲属;第二,从今日起,军中权利结构必须要进行重新调整,各部主将不能再搞一言堂,朝廷派出监军参与军队管理,但只涉及军纪、兵士思想、打击和查处意图谋逆叛乱着、除了增加监军之外,各部还各增加一名副将和行军司马。遇重大事情,主将必须要与监军、两个副将和行军司马进行商量,以多数赞同者为准。但在战斗中,以主将的指挥命令为主,其他人不得随意干涉!这件事情要在三天内执行完毕;第三,三天后,各部人马赶来在此集合,接受郭大帅的指挥准备南下平定李忠臣之乱!本官将作为大军的监军随行,任何违反军纪、意图叛乱的事情都归本监军管,这是摄政王的命令!如果诸位有意见有想法请保留,等平定李忠臣叛乱之后再向摄政王上书!”

    卢杞唱了白脸之后,郭子仪又站出来唱红脸,他笑道:“诸位其实也不必紧张,只要诸位日后不再有二心就不用担心,正所谓日久见人心嘛,你们之前有过反叛的经历,朝廷防备你们也只正常的,如果完全不防备,那说明朝廷那帮人都是傻子,你们归顺过去只怕也会不安心,对吧?诸位还有什么其他要说的吗?”

    庞充代表其他将校说道:“郭大帅,我们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们完全同意并会按照朝廷的要求这么做,郭大帅和卢大人随时可以委派监军、副将和行军司马前往我部,我的家眷也留在邓州,等打仗完毕再回来看他们!”

    在庞充表态之后,其他将校们也都纷纷同意,表示接受朝廷的安排和调遣。

    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天亮了,郭子仪让众人都离去,监军、副将和行军司马会很快过去报道,让他们做好接待事宜。

    将校们满怀心事的从大堂走出来,一个叫王弛的将军对旁边一人说道:“那卢杞是什么来头?长得那么丑也敢出来亮相?”

    卢杞正送将校们出来走在后面,听到了这句话,他顿时眼冒凶光,盯着王驰的背后暗道:“王驰,老子长得丑又不是老子的错,你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老子长得丑,这么不给老子留面子,好好好,看老子不整死你!”

    卢杞这副要吃人的模样正好被郭子仪看见,郭子仪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心想这样的人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得罪了这样的人,日后只怕寝食难安!

    卢杞本来就对别人嘲笑自己长大丑极为忌讳,任何一个嘲笑他长相的人都被他整得死去活来,因此熟悉他的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相貌这些话题和字眼,唯恐得罪他。

    三日后,邓州军各路大军在邓州城下集结,一共两万五千余人。郭子仪和卢杞经过商量之后决定留下五千人守卫邓州城和周边地区,他们率两万人南下向襄阳方向开进。

    ······

    襄阳,哥舒曜满身疲惫的握着腰刀带着几个兵士在城墙上巡城,这连续几个月来的守城战已经把襄阳城内的底蕴都消耗光了,为了守住城池,他不得不发动城中青壮协助守城,很多似乎城墙快要守不住的时候,都是城中的青壮们帮忙才顶住叛军的进攻。

    哥舒曜作为哥舒翰的儿子,他是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的,因为哥舒翰晚节不保,在被俘后竟然跪在了安禄山面前乞降,这当时让哥舒曜哀愤号恸,当时还是哥舒翰手下故吏的裴冕和杜渐鸿等人见之叹息不已。

    当年赵子良率军攻破洛阳后,在洛阳苑中发现了被燕军杀害的哥舒翰的尸首,立即派人去长安把哥舒曜找来,后来他又安排哥舒曜去河东给李光弼做副手,哥舒曜为了向天下表明自己忠于朝廷之心,跟着李光弼之后发愤图强,先击败和收降安太清、又救宋州有功,改为殿中监,袭封,后来被提升为为东都镇守兵马使。

    哥舒曜这个人继承了他父亲哥舒翰的悍勇,武艺高强,擅长冲锋陷阵,与哥舒翰一样,在统帅大军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在这方面比郭子仪和李光弼差远了。

    李忠臣杠杆发动叛乱之时,已经威胁到了东都洛阳的安全,朝廷紧急从凤翔、泾原、长安等地兵士数万人,出兵征讨李忠臣。

    临行前,皇帝问哥舒矅:“用兵之术,你与你的父亲谁更高明?”

    当时哥舒矅答道:“我哪里敢与老人家相提并论?只愿为陛下铲除长蛇封豕般贪婪的恶人,然后平凡地度过一生”。

    皇帝勉励道:“天宝末年,你的父亲让朝廷没有了西顾之忧。今天朕起用了你,东方的叛贼就不足为虑了”。

    当时皇帝在德化门为哥舒矅送行。起行的时候,军旗的旗杆突然被风折断。人们想起当初哥舒翰出征迎战安禄山的时候,也是这样折断了旗杆,虽然斩杀了执旗的士兵,但最终惨败。他的这次出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刚开始时,他手中的兵力与李忠臣的兵力是相差无几的,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收复了汝州等地,但是一场突然而来的天灾让军中将士们士气大跌,兵士们认为是惹怒了天神,一因此都极为惶恐,哥舒曜认为兵士们士气下降又人困马乏,与其修筑城堡防御浪费体力,还不如就地以静制动,但皇帝求生心却,下诏让他进驻襄城,因此哥舒曜不得不进驻襄城,但是襄城是小城,根本守不住,哥舒曜只能继续向南挺近。

    李忠臣一路追击,哥舒曜不得不回军与之交战。刚开始在对阵之时,哥舒曜连败了两场,损失了大批兵马,因此不得不向南撤退,一直退到襄阳才停下来。

    李忠臣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者和冒险分子,他在外人面前总是表现出对朝廷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蛮族大军叛乱之时,代宗命宦官催促各藩镇出兵勤王。当时,李忠臣正在打马球,接到诏书后立即调集军队前去救驾。监军大将请求道:“军队出征必要选择吉日。“,李忠臣道:“哪有父母遇到强盗打劫,还要等待挑选好日子才去解救呢?“,于是当天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