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站出来抱拳道:“陛下,此事当然要严查,皇宫重地,岂能容屑小来去自由?此事若没有一个对各方的交代,岂不是让皇家声名扫地?”
代宗道:“好,查,查,给朕查!查个底朝天!”
赵子良眼睛一扫,看向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凑,问道:“吴将军,这些被杀之人都是些什么人?”
吴凑道:“最左边的是陛下身边的贴身大太监李忠言,其他都是陛下身边的贴身护卫!”
赵子良又问道:“他们是被刺客杀死的?”
“是的!”
“刺客的目的应该不是他们吧?”
吴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代宗就歇斯底里的大叫:“刺客的目的是要刺杀朕!刺客已经摸到了紫宸殿的墙角,恰巧被李忠言撞见了,刺客情急之下就杀了他,然后迅速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又连续杀了十几个侍卫!”
赵子良当即指着吴凑大喝道:“吴凑,你可知罪?”
所有人一愣,都有些脑袋当机,吴凑纳闷道:“摄政王,你这话从何说起?本将军又不是刺客,你怎么问我的罪?”
赵子良道:“当初本王和皇帝都信任你,才让左金吾卫守卫宫禁,你作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皇宫的安全出现如此大的漏洞,让刺客摸到了皇帝身边,你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难辞其咎!”
吴凑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和辩解,却不知道如何反驳和辩解,急得满头大汗。
赵子良继续道:“皇宫本来就是戒备甚严之地,进出都有严格的门禁制度,而刺客却能来去自如,你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是干什么吃的?现在很难说刺客能自由进出皇宫与你没有关系!”
说完,赵子良大手一挥:“来人,缴吴凑的随身兵器,把他押入天牢,等候发落!传本王命令,从现在开始,不准任何人进出皇宫各门,宫内所需一切生活物品,全部从外面采买之后送进宫内,直到此案查清楚为止方可解除禁令!”
“且慢!”代宗马上出声阻止,对赵子良道:“摄政王,现在这案子没查清楚,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吧?再说,此事跟吴凑有何关系?”
赵子良大声道:“陛下,臣不敢苟同!吴凑作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皇宫内出了任何与安全有关的事情,他都难辞其咎。否则要他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干什么?处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有担当,如果只拿朝廷俸禄和好处,享受超人一等的地位和待遇,出了事情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大唐帝国都是这种官员,就算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胜任,还轮得到他?皇宫出了这等大事,吴凑罪责难逃!当初是臣向陛下举荐吴凑的,臣也有举荐不当、失察之罪,特自请罚俸一年!”
代宗不甘心、不忍心,同时也不能让吴凑承担责任,吴凑是他能够信任的仅有的几个大臣之一,如果吴凑被拿下,那么这左金吾卫大将军的位置必然会落入其他人的手里,而这个幸运的人会听从他的旨意吗?代宗实在没有这个信心。
代宗看着赵子良道:“摄政王,一定要吴凑为此事承担罪责吗?难道就不能网开一面?他可是朕的亲舅舅啊!”
赵子良上前一步,抱拳逼迫道:“陛下难道要把朝廷法度和规矩视同儿戏吗?请恕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大唐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罪魁祸首就是那些皇亲国戚的贪赃枉法加上历代先皇和陛下袒护、纵容的结果。陛下要臣举例说明吗?大唐都要亡国了,陛下还要袒护自己的亲戚,让臣等这些外姓臣工和同僚们作何感想?皇亲国戚、勋贵世家们超然于律法之外,除了造反,他们不论犯了何罪都可以得到赦免,当这种不公平之事普遍存在,百姓们迟早会有一天会忍无可忍,陛下以为那些藩镇大将为何能够支撑这么久?仅仅安史之乱的平定就用了七八年之久,那是因为有很多百姓对朝廷、对李唐王朝彻底失望了,他们抛弃了朝廷,转而支持叛军!朝廷是怎么失去这些民心的?就是因为有些人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为所欲为。臣敢断言,如果真正能实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么大唐帝国将江山永固、万世不灭!反之,如果陛下再纵容下去,大唐迟早要亡国!”
代宗被赵子良这番话说得脸色惨白,却又无力反驳。赵子良的这番话虽然没有一个字逼迫他放弃袒护吴凑,但话里话外都充斥着威胁和逼迫,他想反驳,却没有充足的理由,因为赵子良说得句句在理。
代宗坐在龙椅上,缩在袖子里的双手和双腿不停的颤抖,这是愤怒、惊惧的综合情绪的体现,他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逼宫,这是赤·裸·裸的真正逼宫!不少大臣脑子里都闪现这么一句话。作为臣子,他们本不应该在内心诽腹皇帝的所作所为,但是皇帝这些年的表现着实让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大失所望,而且这些年来,皇亲国戚们确实做得太过分了,除去安史之乱和现在的藩镇割据之外,大唐立国以来屡次发生皇室和皇亲国戚之间互相争权夺利而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事情。皇帝被逼得说不出来,还是有不少大臣于心不忍的,但是现在他们却什么都做不了,他们做不了代宗的忠臣,这个时候站出来无疑是与赵子良为敌,这是找死的节奏。
赵子良见状对走进来的几个兵士挥了挥手:“下了吴凑的佩刀,收回兵符和官印,把他押入天牢,等候处置!”
吴凑的腰刀、兵符和官印都被兵士收缴交到了赵子良的手里,他也被兵士捆绑住双手,押着走向殿外,他害怕了,回头大声向代宗求救:“陛下,救我,救我,救我啊!”
代宗看着吴凑被押走,他无力的瘫倒在宝座上,说不出一句话来。
赵子良用眼睛扫了皇帝和众臣一眼,又看了看殿内的太监宫女们,说道:“现在皇宫各门已经封锁,刺客不一定能及时逃出了皇宫,因此在皇宫内的搜查要立刻展开!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刺客此时已经逃出了皇宫,但此时正是深夜,如果大规模搜查必然扰民,因此只能采用外松内紧的办法,派出精干捕快追查刺客,严令各城门在天亮之前紧闭城门,任何人不许进出,明日天亮之后,各城门郎亲自到各门坐镇,督促城门兵士加大盘查出城人员的力度,绝不放过任何可疑之人!”
说到这里,赵子良当即喝道:“张献甫何在?”
站在一侧的张献甫站出来抱拳道:“末将在!”
“命你接掌左金吾卫大将军之职,立即主持对皇宫内搜查刺客之事,不得有误!”赵子良说着把半块兵符和官印交给张献甫。
“末将领命!”张献甫接过兵符和官印后抱拳答应,转身离去。
赵子良又道:“李勉,派出精干捕快追杀刺客之事交由京兆府负责,一有消息立即向本王报告!”
“是!”李勉答应后转身离去。
赵子良继续喊道:“右骁卫大将军辛云杲何在?”
已经五十多岁的辛云杲站出来抱拳道:“末将在!”
“在搜查刺客期间,皇宫各门不许任何人进出,有强闯者格杀勿论!若本王发现有守门兵士放走一人,本王唯你是问!”
辛云杲神情一凛,抱拳道:“领命!”
第1074章 放长线()
今日赵子良在紫宸殿逼宫,在皇帝面前当场拿下他的舅舅,并把左金吾卫大将军之职任命给张献甫,这无疑是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剥夺皇帝的权利,让他彻底呆在深宫。
在朝廷大臣中,有好些个大臣都是李唐宗室,但今日他们却没有一人站出来阻止赵子良,甚至用沉默来表示支持,可见他们也不太希望皇帝再插手朝政,也表示他们对皇帝主政不抱有什么信心。
至少在他们看来,赵子良是一个理智的人,很少情绪化的人,主政以来从不无缘无故胡乱擅杀大臣和武将,除非有证据表明某人已经触犯国法。他尊重任何一个有才能、有品德、忠诚于大唐的人才,也不会把所有的皇亲国戚和宗室都一竿子全部打翻。
而在代宗皇帝主政时,由于耳朵根子太软,时常被宦官**臣挑唆,流放和处死了很多品德和才能兼备的大臣,其中宗室当中就有不少人被流放和处死。给这样的皇帝做臣子,时常要担心自己无缘无故的被处死、被抄家、被流放,这种担心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年、十年,这是很多人在心理上都无法承受的。
在不少宗室大臣们看来,只要赵子良不篡夺皇位,不改朝换代,他们可以接受赵子良一直主政下去,毕竟这江山也不是他们的,就算代宗不做皇帝,皇帝之位也轮不到他们。至少赵子良主政可以很快让大唐天下平静下来,可以很快消除叛乱。
回到摄政王府,赵子良在主位上坐下,高尚站出来抱拳道:“大王,现在皇宫已经被我们掌控,若是不让任何人去见皇帝,朝野上下只怕会认为大王已经软禁了皇帝,这对大王的威名是不利的,微臣认为,当务之急就是立即对裴冕等人动手,铲除这些朝中屑小,不让他们耍阴谋手段!”
李泌却站出来拱手道:“陛下,高大人的考虑固然很有道理,不过微臣认为现在就对裴冕等人动手有些操之过急了!”
赵子良听得一怔,看向李泌,问道:“李大人,说说你的想法!”
“是,大王!”李泌整了整衣裳,站出来对其他大臣和幕僚们说道:“大王刚刚在皇帝面前将了一军,把皇帝又逼进了内宫,抓了国舅爷,现在就对裴冕等人下手无疑会落下话柄!再有,裴冕等人现在活动频繁,似乎想要联络更多人,大王何不给他一点时间,看看朝中还有哪些人是反对大王,还有哪些人是意志不坚定的,只有给他们一点点时间,他们才会跳出来,如果现在就动手,肯定就会有很多人缩回去,再想揪出他们就困难了!微臣现在倒是有些担心,御史中丞吴损可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这几个月来,他们只怕一直在调查裴冕等人,想要找到裴冕等人贪赃枉法的罪证,如果一旦证据充分,他肯定会下手!到时候如果打乱了大王的部署就不好了!”
赵子良挺了李泌的话后深以为然,点头道:“不错。现在就对裴冕等人动手的确太早了一些,一是刚刚这事还没有过去,再起另一起大事,朝野上下都会恐慌起来;另外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揪出裴冕这些人,还必须要把其他有犯罪行为的人都揪出来!来人,去把吴损叫过来!”
“是,大王!”
御史中丞吴损很快到来,见到赵子良拱手行礼道:“微臣拜见大王!”
“免礼!”赵子良抬了抬手,问道:“吴损,御史台对裴冕等人的调查进行得如何了?”
吴损道:“回大王,微臣正要向大王禀报,御史台已经掌握了裴冕卖官鬻爵的确切罪证。只是还没有掌握其同党杨绾、常衮、崔佑甫等人的罪证,微臣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裴冕的证据,就先抓了裴冕,再对其进行严加审讯,从他的嘴里打开缺口,一定能够找到杨绾、常衮和崔佑甫等人的罪证!”
赵子良听完之后说道:“如果先抓裴冕,岂不是会打草惊蛇?本王在朝中的布局,其中裴冕等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裴冕等人的抓捕暂时延后,你们继续调查杨绾、常衮和崔佑甫的问题,御史台若要抓捕任何五品以上官员必须要向本王禀报,得到允许才可行事,不能擅做主张!本王绝对不会袒护任何人,但是在国家大事面前,有些事情必要先让路。等事情告一段落,本王自然会告诉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动手,明白吗?”
吴损拱手道:“是,微臣明白!”
赵子良又道:“自从你主持御史台以来,御史台的在这半年来办了好几起大案要案,揪出了朝中一大片蛀虫、奸细和叛臣,维护了朝廷的纲纪和律法的森严,你们御史台取得的成绩和你个人的才能、品行都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本王今日升你御使大夫,正式当任御史台主官,总管御史台大小事务!”
吴损立即下拜:“微臣多谢大王信任并委以重任,今后必恪守大王训诫、克己奉公、恪守为臣之道、忠于朝廷!”
张献甫接掌左金吾卫之后在皇宫内展开搜查,次日揪出了李忠言的心腹——左金吾卫中郎将杨策,在杨策的房间内搜出了带血的兵器、夜行衣、攀爬绳索等物品,杨策在反抗过程中被当场格杀。
赵子良得到消息后立即带着文武大臣赶往皇宫,当着皇帝的面大声训斥张献甫,应该留着杨策的活口,挖出他背后是否还有主使之人。不过鉴于张献甫刚刚上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破获了此案,赵子良还是对张献甫进行了嘉奖和勉励,赏给了他一些金银财物。
别人不知道,代宗却是很清楚,杨策根本就不是什么刺客,后面更没有什么主谋,杨策是他和李忠言最近从左金吾卫中拉拢过来的武将,就这么被赵子良安上了一个刺客的罪名当场杀死,这无疑是赵子良在警告他。
皇宫刺客案总算告一段落,不明真相的朝臣们都松了一口气,朝廷总算能够安宁一段日子了。
接下来,裴冕等人消停了几天,没有再四处联络,也不敢进宫见皇帝,唯恐被人盯上。不过再观望了十来天之后,裴冕发现朝廷中风平浪静,于是他不甘寂寞,再次活动起来,并开始频繁联络长安各卫军中将领,经过细心挑选,他把目标定在李怀光、尚可孤等人的身上,同时又派人去陈州见神策军大将骆元光。摄政王府一直没有动手,只是派人盯着他们,看看他们与哪些人来往密切,机警的朝臣大臣们在见过一次裴冕之后就再也不见他,意志不坚定的朝廷大臣就被裴冕等人说动,与之密切往来。
······
陈州,臧希晏大军大营,神策军驻地。
骆元光是波斯人,长着一副伊朗人的相貌,瘦脸、大胡子,他身材高大、瘦长,握着刀柄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骆元光看着坐在旁边的文士问道:“先生从何处来?有何事要见本将军?”
文士笑道:“在下曾在令尊骆公府里讨口饭吃,自从骆公出事之后,在下为了糊口,不得不另投他人!今日来是特来转告将军关于令尊之事!”
骆元光脸色一变,豁然起身道:“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我义父出事了?出了何事?”
文士装作诧异道:“将军不知道?令尊骆公在一个多月前被摄政王下令抓进了大狱,现在正在被御史台审讯期间,听说不久就要开刀问斩了!”
骆元光眯着眼睛看着骆元光,问道:“我义父到底因何事被抓进了大狱?摄政王为何要这么做?”
文士冷笑道:“还能有什么?无非是派系之争、权利之争呗!如果说当年李林甫、杨国忠之流是权倾朝野,那么当今摄政王却是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如今皇帝已经被赵子良彻底架空了,太子在荥阳作战时受伤,回到长安没过几天就死了,太子一党也土崩瓦解,宰相派被赵子良打击得损失惨重,元载等人害怕,不得不当起了缩头乌龟,皇帝被困在深宫无法插手朝政,朝廷上下都是找某人一个人说了算,大唐离改朝换代不远了!”
骆元观听了这文士的话后没出声,一直盯着他看,突然变脸喝道:“你到底是谁?来此有何目的?”
文士拱手道:“将军,在下肖侃!念在当年骆公对在下有知遇之恩的份上,在下特来把这些消息告诉将军,将军是骆公的养子,却又统领神策军大权,赵某人只怕不会放过将军,神策军是一支战力不凡的军队,他怎会允许它掌握在政敌的义子手里?在下奉劝将军一句,还是早做打算为好,以免赵某人的刀架在了将军的脖子上,将军那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骆元光盯着文士,直到一盏茶的工夫过后突然大喝:“来人,把这个间隙抓起来!”
文士大惊,“将军,你······你怎么这样?在下特来给将军通报消息,将军怎么能过河拆桥?”
骆元光却不听,喝令兵士们把他带走关起来。
第1075章 钓大鱼(1)()
营地内一间帐篷内,文士肖侃被五花大绑的捆在中间的木柱子上,一副惊恐的表情看着面前的骆元光,他没有料到骆元光会对他采取这种手段,他满以为骆元光会奉他为上宾,可情况与太预想的完全不同。
肖侃堆起笑脸:“将军,能不这样吗?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
骆元光冷着脸:“肖先生,说吧,你到底是什么人?本将军的耐性是有限的,你若敢在本将军面前打马虎眼,本将军不介意在你身上留下几道标记让你终身难忘!”
肖侃脸上的肌肉抽了几下,连忙再次堆起笑脸道:“将军,我如今在裴冕大人手底下混口饭吃,我真的没有恶意!”
“裴冕?裴冕不是太子的人吗?他派你来干什么?”
肖侃连忙道:“将军是大才,裴大人只是不忍看见将军遭到赵某人的暗害,所以特意派在下过来通报将军一声!”
骆元光当即发出一声冷笑:“嘿,本将军可不会相信你们会有这么好心,看来你是不想说实话了,来人,让他长点记性!”
一个光着膀子的亲兵提着皮鞭走上前来挥手就抽打起来,“啪——”
肖侃没想到这皮鞭抽打在身上竟然如此疼痛难忍,只两三下,他就感觉自己皮开肉绽了,当即发出一声声如杀猪一般的惨叫声:“啊——啊——啊——别、别打了、别打了,我说,我说······”
只打了三皮鞭,肖侃就差点疼得背过去气去,他发誓这是他一辈子遭受的最惨的事情,他再也顶不住了。
骆元光让亲兵退下,上前伸手抬起肖侃的下巴冷声道:“说!”
“我说,我说······裴大人派我过来是要让我说服将军,跟他和一些朝廷大臣共同反对赵子良,把他赶下台,朝廷不能让他再主政,否则李唐朝廷很快就会变成赵家朝廷,这天下也很快会变成赵家天下!”
骆元光忍不住冷笑:“什么李唐王朝就会变成赵家王朝,以本将军看来,你们只怕是不甘失去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吧,别以为本将军不知道裴冕什么德性,他卖官鬻爵、任人唯亲,别人不买,他还强迫人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