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冬被勒的直捯气儿:*呢?!人权呢?!暴力分子!
大概他的表情太过狰狞,泥清远终于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并努力回忆了一下史料上的记载,然后突然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莫非被人看着就不能、呃,无法解手?”
毛冬:……
他似乎应该悲愤这个世界的人好像缺的是常识?
泥清远叹气:“不早说。”
手一扬,凭空出现了一圈布帘,正好把毛冬严实的围在里面。
“这下行了吧?放心,我不会过来揭帘子。”
虽然是布帘,但总算是彻底阻隔了外头的视线。毛冬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肠胃的需求太过热切,他也没办法再思考太多,立刻蹲到了玻璃瓶口上。
然后,一个堆了苹果块的果盘落到了他跟前。
泥清远的声音隔着布帘依然清冽:“吃苹果,快三分钟了。”
这真是毛冬这辈子吃过的最有滋味儿的苹果。
泥清远是个严肃的学者,即便是人体排泄物这种东西,因为和毛冬这个特殊的家伙有关系,事后也被他妥善的保存起来,说是回头可以再好好的研究。
好在这个过程只不过就是他一挥手,没让毛冬看到什么更挑战的画面。
然后泥清远就真的跟毛冬就“苹果里的灵力”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一块苹果三分钟,盘子里足有十多块苹果,足够毛冬把自己来到这里的前因后果都说明一下了。
这次再回去,毛冬已经是“经验丰富人士”,不仅没有离地半米摔个平沙落雁,更还给傅博士他们带回来了宝贵的消息。
“你说真的?那人是这么跟你说的?”傅博士一脸激动。
来回的时空旅行让毛冬有点晕,而且拉空的肚子也有点饿,他揉了揉胃,把分散的心思拢了拢,才点头回答:
“是的,他是说他们那个星球叫做恒光,可惜几千年前一场灾变让土地发生了变化,乃至于后来再也没有真正的植物。他还让我看有没有办法再给他弄点水果过去,而且他也想和你们取得联系。”
这下不仅傅博士,就连陆琪他们也终于绷不住,一个两个都开始红了眼眶。
毛冬一下子懵了:“怎么了怎么了?”
傅博士深吸一口气:“毛冬,这些天来我也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接下来我想和你说的话,希望你将来也为我们保密。”
毛冬不由跟着严肃起来:“嗯,我会的!”
傅博士哆嗦着手取出一个小电筒一样的东西,按住开关,逼真的三维投影立刻出现在毛冬眼前。
“这就是恒光星,那场灾变的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但在起始的时候有过一次全球性的连续爆炸,我们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传送到了地球来。”
毛冬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那可是几千年前的灾变!几千年前……穿越到地球!
看他表情傅鸿远就知道他想岔了:“我们过来的时候,正好是六十年代。当时我们几个人都分散在各地,花了不少功夫才聚集到了一起。”
毛冬长出一口气,原来不是千年老怪啊。
傅鸿远被他的表情逗乐:“我也不知道故乡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但我们到这里的时候,这里的科技落后恒光星至少一个千年的进度。条件所限,当时我们完全没办法再建时空通道。”
只是后来在地球待时间长了,等到终于能把那种理论上的东西实际的构建出来,他们的人却一个都没办法试验成功,最终是找到了毛冬,才在今天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毛冬有些恍然,又有些疑惑:“可是那个泥清远说他们是修真人士。”
并且他真的会隔空取物什么的啊!
对此傅鸿远也没什么想法:“这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既然你去的时间距离我们当时出事儿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或许那场变故真的让故乡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属于讨论不出来结果的内容,大家很默契的一句话带过,傅鸿远把重心集中到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上:
“现在来看,就是说水果——起码是苹果,对他们有用。而苹果还能让毛冬你往返于两个世界之间,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苹果来做实验。”
毛冬眨巴眼。
要苹果,买就是了。就他一个他们都能给开两万月薪,每天买个几十斤苹果没问题的吧?
不过傅博士显然考虑的更为深远:“毛冬,我记得你家以前就是种植大户是不是?现在还有一点地吧?能帮我们种点苹果吗?当然,开支我们来承担。”
每天买苹果,一段时间里或许还行。但他们不是饭馆食堂,也没有很多人,天天要那么多,迟早会让人起疑。
与其到时候遇到不想遇到的事儿,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偷偷的自己干自己的。
毛冬家里确实还有一亩多的地,就在他家房子的背后。
那是当初跟着房基地一起批下来的,因为有补偿款,母子俩的生活一直都还过得去,没想过卖房,那地就一直家里自己种着。
不过毛冬在家待的时间也不长。
以前是读书,现在来了傅鸿远的公司,工作地点都是在市里,他就在市里也租了一个小套间,只有周末才会回去家里。所以那一亩多的地荒废的比利用的多。
但是那地肥力应该还行,因为他在里头看到有不少蚯蚓,家里的那群鸡平常都不用特意喂,往那地里一撒就行。
想到这里毛冬点头:“地有的,就是我得跟我妈确认下,不过地方不是很大,可能种不了多少。”
一亩地,顶天了也就种个百来棵,他又是新手,可不敢瞎弄。
傅鸿远笑眯眯:“这个你不用担心,植株肥料之类的都我们提供。你能借地方给我们,就已经是帮了大忙了。”
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当天回家毛冬就给妈妈打了电话。
李韵芳自从老公过世,日子就变得孤单起来。虽然家里也请了一位同村的老妈妈帮忙,但入夜之后大铁门一关,宅子里就孤零零的只剩下了卧室一盏灯光,这种时候,她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念儿子。
所以虽然毛冬打电话的时候都已经快十点了,李韵芳依然接的飞快:“儿子啊,怎么了?这么晚,有事儿吗?”
毛冬属于从小就无忧无虑的欢乐儿童类型,虽然父亲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但时过境迁,如今面对老妈也已经不再只有沉重的心情。
他抱着话筒,语调里不自觉就带上了撒娇的味道:“妈,我想吃茄夹了~”
毛妈妈炸的茄夹是全村有名的好吃,一样的做法,就她做的,每回出锅都能香一整个村。
那茄子炸透了,内里软糯粉甜,外皮却带着脆脆的口感;里头的肉馅儿咸鲜弹牙却完全不腻。两种滋味奇妙的融合到一起,鲜美的让人完全停不下嘴。
毛冬打小就特别爱吃,一直到读大学,每回假期返校都还要带上一大饭盒,哪怕凉了都别有风味。
一听儿子撒娇,李韵芳就笑:“行,你啥时候回来?妈给你做。”
毛冬接的顺口:“明儿一早我就回去。”
李韵芳紧张了:“明天不还是工作日吗?你不上班了?”月薪两万工作轻松,果然不好待!
毛冬嘿嘿的笑:“妈你别紧张,我就是因为单位里的事儿才要回来一次。咱家后面不是还有块地吗?我们单位有项目,想借咱家的地种点果树。”
实情比较惊悚,毛冬暂时还没打算给老妈说。免得万一惊吓到了老人,又或者不小心泄露出去了。
李韵芳倒是没多想:“啊?可是那地也不大啊。”
尤其去年还浇了一块二十多平的水泥出来做晒场,剩下的还种了一些四季蔬菜,真正的荒地真的没多大。
毛冬安慰她:“妈你别担心,所以明天才要回来看看。我们单位的技术员小秦会跟我一起回去,他可能吃,妈你多煮两锅饭哈,他一个人就能给包圆了。”
李韵芳被他逗乐了:“家里那锅你不知道?什么人能一口气吃两锅饭,你这孩子,这么大了说话还净胡咧咧。”
毛冬嘻嘻哈哈,又跟老妈东拉西扯了好一会儿才收了线睡觉。
梦里好多小青苗向他舒展着小枝桠打招呼,末了这些青苗忽然排起了图案,毛冬站远了一看,好家伙,泥清远正瞪着他!
这下,连闹钟都不用,毛冬直接就按时醒了过来。
第4章 章 4种地也有天运
晚上没怎么睡好,大清早的毛冬就有些蔫蔫的。好在秦正也不是那种挑剔的人,看他蔫头巴脑,还担心的问了好几回是不是不舒服,就怕他有实验后遗症。
从市里到镇上不过一个多钟头的车程,毛冬补了会儿觉也就到了地方。
他带头下车,秦正跟在后头,身上还背着个大包。一下车就深呼吸了一大口新鲜空气:“你们镇还真不错,早知道我们应该早点来!”
傅鸿远带着这些人去过不少地方,但这里是第一回来。并且来了之后就展开工作,然后就招到了毛冬,紧跟着就开始实验,这帮子人至今还没机会到附近耍。
毛冬咧嘴笑的开心:
“那是,咱们镇子早些年也是搞过工业化的,但是污染太严重。后来来了个年轻的镇长,说长此以往不行,就把厂子都迁了。当时好多人反对,认为这样未来没活路了,还有人告状告到省里。”
不过那白镇长很有本事,硬是坚持了下去。后来地都清理出来重新种上东西,河水也变的干净,突然外地来这边旅游的人就多了。而人一多,收入自然而然的就跟着上去了。
日子好过起来,大家当然不会再闹。反而回想当年,都对白镇长分外的感激。
毛禄全就是那时候跟上了镇长的步伐,和几个朋友一起,包山开荒,农桑养殖,不过几年功夫,建起来的农家乐每年盈利就赶超了市里好几个国有大厂。
这在当年是相当了不得的事儿,为此毛禄全没少评过劳模,更是经常被当作典范推上电视。
后来李韵芳回想起来就会嘀咕,这明显是福分太大,老毛他承受不住。
现在这些产业虽然已经被当时的合伙人接手过去,和毛家没什么关系了。但毛冬还是觉得,当别人赞美自己的家乡的时候,他始终是与有荣焉的。
秦正不知道这些事儿,也没再多问,背着大背包跟上毛冬的步伐向着毛家就走。因为毛冬特意给他介绍了下自己老妈的手艺,说的早饭有点没吃饱的秦正肚子里跟着唱起了空城计。
李韵芳正在给儿子蒸桂花糕,又怕毛冬腻,还热了鸡汤打了水潽蛋。
这两样都不是太能吃饱的东西,她记得毛冬说过回来的时间应该是上午九十点钟,准备这两样,正好可以垫一下。
李韵芳蒸的桂花糕是透明的,做法很简单。
琼脂融化后放糖和少许的淀粉煮透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桂花蜜继续搅拌到整锅都变成金灿灿的色泽。之后用一些小酒杯,杯底撒上蜜桂花,然后倒入熬好的糖汁,放到冰箱里冷藏到结冻,一个个从杯子里翻出来就行了。
至于水潽蛋就更简单,鸡汤煮开后直接鸡蛋打进去,煮熟就行。
不过简单归简单,因为东西都是自家地头产的,新鲜美味一样不落,再加上李韵芳出众的手艺,那绝对是色香味俱全。
毛冬从小吃惯了不觉得啥,早饭又吃挺多,这会儿一小碗汤一个蛋,再加两小块糕就饱了,剩下的全到了秦正的肚子里。
吃完那家伙眼神还发直,老往厨房飘,一脸“真的没有了吗”的可怜样。
李韵芳看得有趣。
尤其秦正圆头圆脑的,身量也不高,还有点五短身材,陪着那张娃娃脸,怎么看都像个学生仔。这会儿一脸的馋像,更是容易激起女人的母性。
反正也是儿子单位的同事,家里又不差这点东西,于是她干脆的站起来:“小秦看来早饭没吃饱,别急,阿姨再给你做一锅去。”
秦正一下红了脸,说话都结巴了:“不不不用!谢谢阿姨!太麻烦了对不起!”
毛冬无语,知道的明白他这是紧张了说话颠三倒四,不知道的,猛一听不是会觉得他这就是顺杆爬了么!
李韵芳越发觉得这孩子有趣,哈哈笑着就往厨房走:“这有什么,一会儿在我家吃了午饭晚饭再回去。”
毛冬无奈,跟在后面喊:“妈你悠着点儿,你别看秦正挺馋的样儿,他胃口其实不大,一会儿做多了你又得一个人吃好几天。”
以前大学的时候,每回回家老妈都会整出好几大桌子的菜,自己根本吃不完。往往他都回学校一个礼拜了,老妈还在家吃隔夜菜。
李韵芳从厨房里探出脑袋,手里菜刀威武:“你个小子别那么小气!那是你同事,这点子东西你都舍不得?!何况你昨儿还说呢,说人小秦一顿能吃两锅饭!”
秦正脸已经涨的通红,眼看着仿佛快要炸了。毛冬果断拉起他:“走,看地去。”
无论是毛禄全还是李韵芳都不是铺张的性格,就算当年几乎都成了当地首富,但毛家的这栋小院外表是十分不起眼的。
普通的单层三合院样式,刨开后院那一亩地之外,占地面积拢共都不到两百平方。
前院不过十几个平方,走道外的地方都种了一点丝瓜豆角,绿油油的一片。
中间正房独一间,前后通透,兼具了餐厅会客室活动中心等等综合功能。
两边的厢房,东厢房是毛禄全夫妇俩的卧室,现在是李韵芳一个人睡。后侧和正房平行的位置是卫生间,后面直接通向后院的化粪池。如今化粪池已经改造成了沼气池,已然是一家的能源中心。
西厢房就是毛冬的卧室以及书房,后面则连着厨房。不过因为毛冬已经工作了,书房的作用薄弱,里面的书桌书架都挪到了毛冬卧室里,那一间就成了储藏间,家里的粮食什么的就全堆在那里。
相比较,后院那一亩多地就显得比较开阔。
不过就像李韵芳说的,靠房子东边那一角二十来平方的地都给浇了水泥,接着屋子的这一边还搭了凉棚,这会儿正晾着衣服被褥。
除此之外,李韵芳也比较勤快,余下的地里青菜韭菜毛豆豇豆之类的都种了不少,竟然也占了大半的地面。
余下的地方被竹篱笆隔开,里面散养着二十来只小鸡。这些鸡正是刚长成的时候,每天都在地里刨食,秦正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刚才那鸡汤能那么美味。
他们要种苹果树,那边的菜拔掉太可惜,只能委屈这些鸡们暂时压缩下活动空间了。
秦正看清楚了,放下包就打算往地里走。毛冬一个没拉住,旁边墙角处一道半人高的白影直扑了过来。并且它身后还跟着另外两道白影,三条影子昂昂的叫的激烈,扁长嘴毫不留情就往秦正身上招呼了上去。
秦正活这么大第一次被白鹅这么招呼,瞬间脑袋里空成了一片,除了抱头蹲身跟着嗷嗷喊疼,别的全都不知道了。
毛冬过去一手抓住一条鹅脖子往后拉,然后再把最后一头踹开:“去去去,闹什么闹!这是客人!”
这三头大鹅几乎是伴着毛冬一起长大的,特别的精明听话。毛冬一赶,它们立刻停下攻击站成一排,一起用乌溜溜的小眼珠看秦正。
秦正才被啄的满头包,这会儿却立刻顾不上了,跟着大惊小怪:“哎毛冬你家这鹅看着怎么这么精?”
毛冬得意的笑:“能不精么?它们岁数都跟我差不多。”
秦正啧啧:“是听说过白鹅寿命长的,甚至据说能到百岁,不过我还真是第一次见着活的超过二十岁的鹅。你家给养这么大,没法吃了吧?”
话音刚落,三头大鹅集体扎着翅膀又扑了过来:俺们可不是要被人吃的!
毛冬跟在后面大喊:“花花!住手!都给我停!”
头顶附近有一撮棕黑色毛的大白鹅花花体型最大,也是刚才带头冲出来的那个,明显是三头鹅中间的领导。
它被毛冬点名喝止之后不甘不愿的停下来,另外两头也就跟着停下了。它歪着脑袋盯了秦正一会儿,始终心有不甘,于是张嘴冲着秦正一通昂昂,威胁意味十足。
毛冬好笑:“你快别说那种话,它们几个可精,能听懂人话的。”
秦正继续啧啧,倒也确实不敢再多说,量了地就埋头干活。
要说种苹果,其实是移栽,正常来说流程肯定不是这个样的,起码时间就不对。如今五月的天气,种植还差不多,移栽的话,最好应该是赶在冬季之前。
这样果树入地,有一整个冬天的时间慢慢适应并且孕育,等到开春,新芽会长的更饱满更好。
不过秦正是谁?那可是傅博士派来的。
移栽也好,种植也好,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有特殊的万能定根水,时间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只是因为不知道毛冬这边的具体情况,今天秦正只带了五株小苗。在院子一角划拉出一小块地皮,一会儿就全种完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天太过顺利,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雷雨。
毛冬:……
就知道老天爷你爱上了耍我玩这套!
第5章 章 5科技时代绝不看天吃饭
毛冬家所在的落泉镇是典型的江南小镇,五月天里雷阵雨不算太稀奇。只不过这次降雨的时机实在不太好,而且雨量那个大,砸得人几乎都出不了房门。
后面种着树苗的地方其实也就几十米远,但硬是被雨幕隔出了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