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翡翠如意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皇帝的目光陡然落在“尹福”二字上,他有瘦削的右手指翻取了其中一个签牌,对捧银牌的太监挥挥手。
  尹福被带进乾清门。乾清门里,有一条高出地面丈许的甬通,甬道两旁是汉白玉砌成的栏杆,中间铺着一条石板大道:甬道的尽头,有着宽阔的一座辉煌的太殿,那就是乾清宫。
  恢宏的乾清宫两侧有一溜儿长长的偏殿,庄严雄伟。由于年久失修,殿顶的金黄琉璃瓦上面,长满了蔓草,显得很不景气。在殿前宽敞的平台上,分列着铜龟、铜鹤、铜鼎之类。十几个太监垂手侍立在殿前廊下。
  尹福低头在丹陛附近站着,等候传见。过了一会儿,一个太监把他上进殿内。只见殿中的陛台上,放着描金雕龙的宽大宝座,上面安置着黄色的锦墩,宝座两弯插着两把孔雀瓴做成的掌扇,背后是一扇高大的描金屏风。御座的两边,分列着檀香炉、鹤灯之类。一幅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字的横匾,高悬在御座后的殿顶上。尹福知道,那匾后就是放置预立储君人选的藏匣所在。原来自清代雍正皇帝之后,不立太子。皇帝写上继承人的名字,封在匣内。放置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皇族大臣齐集一起,共同拆阅。
  殿内空无一人。尹福随太监走向殿内东头一座门前,这就是东暖阁。
  太监掀起黄缎软帘让他进去之后,便退在殿外。
  尹福跪在一边,按照召对的礼节,摘帽、磕头、向光绪皇帝请安。
  “定珠有下落了?”光绪的语气里充溢着希望。
  尹福点点头,从怀里摸出宝珠,双手递给光绪。
  光绪皇帝又惊又喜,慌忙接过宝珠,掂在手掌里碾转端详。
  “落入何人之手?”光绪又问。
  是何人?如此大胆,腾要将她千刀万剐!“光绪皇帝恨恨地问。
  尹福不愿说出银狐公主的名字,支吾道:“她……已逃遁,微臣等正在追捕之中。”
  光绪皇帝把宝珠递给侍立一侧的御前太监马兰福:“你快去交给爱妃,免除她思念之苦!”
  马兰福手捧宝珠来到西宫,但见珍妃正斜倚在柔软的黄缎子被上。两个俏丽的宫女放上一只内装荷地、花瓣儿的四方大忱头。有个乳娘只穿一件大红紧身衣,露出两只雪白的奶子,双手拄床,跪在床前,另外一个乳娘上来掠住她的奶子,递到珍妃的嘴里。
  马兰福几步跨上前叩头道:“娘娘,翡翠如意珠找到了!”
  珍妃一听,撒开嘴,一手拨开奶子,一口将奶汗喷了乳娘一脸,惊喜道:“真的?我看看。”
  珍妃从马兰福手里夺过宝珠,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含到口中,又猛地吐了出来,失声叫道:“这是假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八回
第八回  银狐女涵远堂盗珠
  荣制台乐寿堂禀急
  马兰福忙问何故?珍妃道:“我那珍珠含在口中,凉丝丝,清香可口;这假珠含在口中浑浑浊浊,并无一丝清香,这假珠是从何而来?”
  马兰福道:“是尹教头送来的,听说是从一个女贼手中夺回来的。”
  珍妃皱了一下眉头:“尹教头上当了。”
  尹福闷闷不乐地回到肃王府豪杰斋时,施纪栋、程廷华、刘凤春、白云榭正在那里等着听消息呢,一见尹福这副倒霉样,都觉得挺奇怪。
  “尹大哥,你怎么这副人不嚼狗不啃的模样?”刘凤春劈头问道。
  尹福生气地往床上一坐,气恨恨地道:“那珠子是假的。”
  “假的?”众人一听,不约而同地叫道。
  白云榭嚷道:“这么说银狐的珠子是假的?”
  刘凤春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地上,双腿一盘,抽出旱烟袋“吧嗒吧嗒”吸起来,那烟圈打着旋,直往白云榭头上套。
  程廷华斜倚着墙发怔。
  还是施纪栋老成些,他缓缓道:“咱们还是找银狐问个明白,再做打算。”
  一行人来到法源寺,在鼓楼前碰到木莲。木莲正在欣赏那株几米高的文冠果,她一边国细端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首夏入香刹,奇葩仔细看。们原期得果,花亦爱名官。朵朵红丝;茎茎碎玉攒。折来堪着句,归向胆瓶安。”
  “木莲,公主现在何处?”尹福问。
  木莲转身见是他们,说道:“公主正在屋晨寻找宝珠呢,昨晚洗浴时把定珠丢了。”
  尹福等人来到银狐的住处,但见银狐在床头坐着喃喃自语:“这事怪了,庙内莫非有贼人?!”
  尹福道:“人驻不必自言自语,我们把‘贼人’带来了。”
  白云榭上前施礼道:“皇宫珍妃娘娘丢了翡翠如意珠,皇上派尹大哥破案。我与你是邻居,昨晚前来拜访你,恰逢你洗浴,无意中看到宝珠,我以为是你盗了翡翠如意珠,因此先兵后礼,未与公主商量,先把宝珠拿去了,谁想却不是尹大哥要的那颗翡翠如意珠。”
  银狐公主骂道:“你这贼蹄子,也不与我说一声,我险些大闹法源寺,打伤这些秃驴。”
  尹福劝道:“以主息怒,云榭姑娘也是一片好心。公主,我问你,你这颗宝珠是从哪里来的?”
  说着,已从怀里拿出银狐那颗珠子。
  银狐脸上泛起红晕,支吾道:“是……是……”
  程廷华道:“这颗珠子不是你的?”
  银狐指了一下头发,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和盘托出吧。我和洛桑刚进京时,洛桑说:“都说慈禧太后威仪,我们不妨去颐和园同瞧一瞧。”我同意了。当天晚上,我和洛桑潜入颐和园。由于不熟路径,来到一个柳暗花明的去处,殿门高悬‘涵远堂’三字。只见堂内有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她正在挥笔疾书。一地儿有个侍女模样的女子进来对她道:“姑娘,沙教头请你过去叙话。”那少女随侍女出去了,一会儿便消失在花荫之中。我与洛桑伏了一刻,不见任何动静,便来到堂内,正厅内檐下吊着一个锦匣,闪闪发光。洛桑伸手去摘那银匣,我恐其中有诈,赶忙拦住他。我抄起旁边一个木椅,扔在锦匣以下地上,地板是活的,地板倏地移开,露出一个地穴,然后又复合上,恢复原状。我见有埋伏,忙伏到壁上,施展壁虎功,来到锦匣附近,摘了锦匣,打开一看,是一颗定珠,于是揣到怀内。洛桑的屋外放风,这时跑进来说:“不好,有人来了。”我俩飞奔出门,正撞见那个少女和侍女匆匆而来。只觉眼前一花,我忙拉洛桑伏下,原来是天女散花针。我们躲过针雨,又飞奔树丛中,后面喊声不绝。直到三更,才避开众多禁卫,逃离颐和园。连慈禧太后的面也没见,险些丢了性命。”
  尹福听了银狐这番叙述,说道:“由此看来颐和园内有文章,沙弥很可能就躲在园内,翡翠如意珠定藏在园内,咱们应该闯入颐和园探个究竟。”
  刘凤春抢着说道:“今晚咱们就去闯园。”
  施纪栋道:“此事冒失不得,颐和园是慈禧太后栖身这所,禁兵林立,高手如云,暗道重叠,毒器纵横,不能轻举妄动。先派几个弟兄去探个路,探听清楚,再去集咱八卦掌兄弟们行动不迟。”
  尹福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慈禧太后身边有两个贴身禁卫手段十分厉害,一个唤文冠,一个唤文果,都是女中豪杰,是‘千山散花’道姑的高徒,一个惯使天散花针,一个惯使子母柄峨眉刺;还有沙弥的毒砂掌、马踏燕的投枪也十分了得,咱们必须先探个虚实,然后再策划下一步行动。今晚我带银狐先支探路,廷华、施爷去召集八卦掌众兄弟,凤春去召集丐帮弟兄。”
  木莲道:“既然以主去,我愿陪以主同去。”
  尹福道:“你没有武功怎么能去?”
  木莲道:“我以前在直隶深县老家也学过一些轻功和拳脚,就让我去吧。”
  银狐道:“今早我见她练功,有一些功夫,她既然执意要去,就让她去吧。”
  尹福点头道:“好,今晚咱们三个齐去探路。”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效,包括万寿山、昆明湖、方圆十六里,是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辽代以前,万寿山只不过是高梁河畔的一座小山。金代海陵王迁都燕京后,最先盖起了金山行宫。金章宗完颜景又把玉泉诸水引至金山脚下,取名金水池,即昆明湖的前身。元代时据说有一老人,在金山挖出一个刻有花纹的大石瓮,故将金山改为瓮山。清代诗人郑板桥有诗云:“山裹都城北,僧居御苑西。雨晴千幛壁,云起万松纸。天乐飘还细,宫莎剪欲齐。莱人驱豆马,历历俯长堤。”弘治七年,明孝宗为给乳母助圣夫人祈福,在瓮山建起圆静寺,以后明代正德皇帝在湖旁又建好山园行宫,将瓮山改为金山,作为垂钓狩猎之地。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为庆贺他的生母孝圣皇太后锯钴禄氏六十寿辰,大兴土木,拆毁圆静寺,改建大报恩延寿寺,将瓮山改为万寿山。并将湖拓展,以备在湖中训练海军。因当年汉武帝为征讨昆明,曾在长安挖昆明湖。万寿山、昆明湖总乏清漪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三山五园同遭火焚,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均为灰烬。光绪皇帝继位后,慈禧太后暗中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修建清漪园,改名颐和园。光绪皇帝亲政后,慈禧太后一直闲居此处,耽于山水秀影之间,垂帘策政,摇控清宫。
  晚上,颐和园的景色更有一番神秘的韵味,皎皎月下,昆明湖捧出粼粼银波,铜牛在凉风中瑟瑟发抖,十七孔桥、玉带桥诸桥像一条条带子飘来荡去。佛香阁诸殿隐映在绿荫翡翠之中。
  尹福带银狐、木莲越过高大的宫墙,潜入颐和园内。尹福辨了一下方向,他们位于园内东南方向,离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不远。
  “上闩!打钱粮!灯火小心!……”传来巡更太监的唤声。一呼众应,从颐和园中部大殿传到东边的大戏楼,西边的乐寿堂、玉澜堂、仁寿殿、文昌阁,北面的澄爽斋、知春堂,直到四围宫禁。
  尹福知道:所谓“上闩”就是上门闩,“打钱娘”就是上锁,也就是说,关门闭宫,慈禧太后要上床休息了。
  尹福对银狐、木莲又叮嘱道:“除护园的火器营和姜桂题所率的毅军健锐营外,仅慈禧太后的骑兵随从就有一千多人,咱们小心才是。”
  银狐、木莲听了点点头。
  这时,忽然传来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正在巡逻的一队苏禄护军猛然停住,跳下十几个兵勇和两个莲花红缨帽的戈什哈卫士。后面一位身穿箭衣,头戴便帽的大员由两个马弁搀扶着下了马。苏禄们拔出腰刀,举着英制十三响快枪围抄上来。
  那官员代表性慢地朝前走去。
  “劳制台驾到,有要事要面见老佛爷。”一个马弁回答。
  尹福见过这位大员,他就是镇守天津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之人,他这么晚从天津赶到北京干什么?肯定没好事。
  苏禄们引荣禄经过大戏楼,出仁寿门,拐过玉澜堂,来到乐寿门外。尹福为探究竟,也引银狐、木莲二人尾随在后。
  一个苏禄与配殿门口值班的太监耳语几句,那太监将总管太监李莲英唤醒。李莲英与荣禄是知已,听说荣禄前来,急忙前来跪叩请安。他引荣禄来到乐寿堂外,叫醒打盹儿的领班宫女小声道:“荣制台从天津来,有要事密奏。”
  宫女壮着肚子走进慈禧太后的寝宫,掀开海蓝色帐子,娇声唤道:“老佛爷,醒醒!”
  慈禧太后现在正在沉浸在美梦中。这个权欲熏心的妇人玩弄权术一举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偶然的契机,这个居住北京朝阳门方家园的叶赫  那位族的少女,被咸丰皇帝选为贵人。由于她生有“贵子”,由兰贵人晋升为妃。咸丰亡命热河后,她与慈禧太后一同垂帘听政。同治皇帝出天花夭折后,她将四岁的外甥载恬抱上金銮宝座,继续听政,成为中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老佛爷,荣制台有要事找您。”宫女再一次小心地说。
  慈禧太后揉揉惺松的睡眼;坐了起来,两个宫女过来帮她穿上金黄色的龙袍,那龙袍上绣着大朵牡丹;那披肩由三千五颗珍珠缀成,下垂美玉缨络,晶莹剔透,璀璨耀目。宫女又帮她穿上绣鞋。
  慈禧太后微启朱唇,说道:“掌灯!摆椅!”
  一个宫女又拉来一盏宫灯,另一个宫女把一把檀木靠椅摆在床前。
  慈禧太后端坐椅上。宫女撂下一幅黄纱帘子。
  荣禄跪在阁外,负她请安:“老爷吉祥如意!”
  “有何事情?”
  “奴才有忧事相告……”他四外看了看。
  慈禧太后道:“莲英在这里,其余人一律退下。”
  慈禧太后挥了一下手:“说吧。”
  荣禄干咳几声,说道::如今维###人日益猖獗,并把黑手伸到军队……“
  尹福等正在殿顶偷听,忽然见旁边老槐树上有个人影一闪。尹福小声叫道:“不好,有人跟踪!”
  银狐、木莲一听,显得有些紧张,木莲心虚,脚一滑,险些跌下房来。
  

第九回
第九回 神游长廊俯拾典故
  撞入幽馆邂逅美姝
  尹福在颐和园乐寿堂殿顶猛见一棵老槐树上有个人影一闪,心内十分疑惑。
  这时,银狐指着院内一株玉兰树说:“尹大哥,你瞧,那株玉兰树后也一人。”
  尹福望去,笑笑说:“殿檐下也有几个人,那是八个太监在殿外坐更。”
  此时,夜竦人静,颐和园万籁俱寂。
  尹福叫银狐注意监视四周动静,自己继续听荣禄说话。
  荣禄还在向慈禧太后禀告:“梁启超与袁世凯来往甚密,对袁世凯的新军不可不防。那谭嗣同与源顺镖局的镖头‘大刀’王五关系密切,王五在江湖上颇有势力。皇上身边的武师尹福也不可掉以轻心,八卦掌门在北方根基雄厚。”
  慈禧太后哼了一声,说道:“袁世岂这个人变化莫测,但他未必肯与维###人穿一条裤子,可能是为了捞几根稻草。不过,你的军队要设法控制住他的新军。至于那些武术家,有毅军的一人营足对付了,他们拳脚功夫再好,还能抵得过那些洋枪?人没到跟前,先穿他几个血窟窿!”
  “老佛爷,您可不能低估了这此武林高手,他们高来低去,神出鬼没,刀枪不入……”
  慈禧太后一挥手,打断荣禄的话:“我才不信那些神话!好,睡去吧。、
  荣禄随李莲央走了出去。
  慈禧太后寝宫的烛灭了,四周死一般的沉寂。
  尹福引银狐、木莲悄悄下了房,隐到太湖石之后。尹福小声问银狐:“你带我支盗珠之外。”
  银狐望着那一片灰暗树林和殿宇,茫然地说:“那天是晚上,今日又晚上,我实在记不得了,只记得是涵远堂。”
  尹福道:“这颐和园我只随光绪皇帝来过两次,不知这涵无远堂在何处?咱们抓个人问问。、
  尹福引二人穿过邀月门,沿着长廊旁侧的花丛徐徐而行。这时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
  留佳亭钻出两个水灵灵的少女,全是丫鬟装束,各持一盏琼灯;一个身着红衣,一个身着黄衣。
  两个人上了长廊。红衣少女道:“小姐已被铁砂掌击伤胸部有一月之余,伤势已大有好转,何必再劳累我们去取郁金、滑石和童便?”
  黄衣少女道:“小姐或许是怕落下后根,因此要多服一些时间。”
  红衣少衣望望四周中,诡秘地对黄衣少女又说:“你说怪不怪,一月前有人竟敢污辱小姐,幸亏小姐武功卓绝,用天女散花针击退淫贼,要不险此失了贞操。”
  黄衣少女嗔怪道:“都是你不尽职守,那天晚上,小姐在屋内睡觉,你在厅内值更,贼人来了都不知道?害得小姐险些遭人暗算。”
  “我那晚没有打盹儿,两个眼睛澄得像灯笼一般,到了二更时分,我到花坐中去小银,没想这时贼人来了。”红衣少女答道。
  “我才不信呢,莫非是你勾通贼人,来看我们小姐的笑话!”
  “天底下只有你这样缺德人,才想出这个点子!小姐对我恩重如山,如同姐姐,我哪里能干这忘恩负义之事。”
  “你不支宫而小解,尽去花丛小解,小心把那一丛丛丁得熏死。
  “去你的,死丫头!亏你想得出来,半夜三更的,宫而离咱们哪里还有一段路,天黑路滑,有时又有太监调闹,我哪里敢去?”红衣少女说着,又往四周看了看。
  黄衣少女也看看四周,小声道:“污辱小姐的人使是铁砂掌,莫非是沙弥教头干的?”
  红衣少女急忙用纤纤玉手去掩黄衣少女的嘴:“你可别胡猜,让沙教头的人听见可了不得,小姐说那人蒙面,没有看清是谁,健锐营和火器营的军士有不少正跟  沙教头学练铁砂掌,颐和园内会铁砂掌的人不少,可不能胡猜。”
  黄衣少女抬头望着那五彩缤丽的廊画,叹道:“多美丽的廊画,有池上荷花,林中飞鸟,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历史曲故,真是神话世界!”
  红衣少女也赞道:“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据说有七百多米,共有二百七十三间,尤其是那一幅幅的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更是别有意味,咱们一人猜一幅人物故事画,哪个猜不出来,就打那上的屁股,怎么样!”
  黄衣少女点头道:“好吧,我先猜。”她指着一幅人物图说:这是《财敦颐爱莲》。周敦颐是北宋道学创始人。他晚年辞宫归家后,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的住所与塘泽相边,山青水秀。清澈的水面,朵朵莲花孤傲不羁。周先生喜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格,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来表达自己秉直不阿的性格,宁折不曲的骨气。文中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幅画写是周先生当年在莲花峰下的生活情景。“
  “哟,你还挺有文采。”红衣少女嬉笑着搡了女伴一把。
  “还不是小姐教的,我都快背熟了。现在该你说了。”黄衣少女催促道。
  红衣少女指着另一幅画道:“这幅是《风尘三侠》,说的是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引起朝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