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鉴定师-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过年这几天,大蓝小蓝和小宝三只鸟也是呆在屋子里打死都不出来,那一阵阵的鞭炮声,可是把它们吓得一惊一乍的。

而这时,沈羽君也是听到了周围的炮声,悄悄的走了出来,看到一片白白的世界,顿时欢呼了一下,“哇,下雪了。”

今天沈羽君同样也是穿了一身新衣服,红色的羽绒服穿在衣服,显得格外鲜艳,让其白皙红润的面孔,变得更加娇艳动人。

陈逸此时放下了鞭炮,快步冲到了沈羽君身前,对准白皙的脸蛋便是亲了一口,“老婆,新年快乐。”

沈羽君羞涩过后,竟露出了极具诱惑的笑容,指了指自己另一边脸。

看到沈羽君这个动作,陈逸怎么能忍耐得住,直接亲了上去,此时却不料沈羽君将棉衣领子拉了上去,他一下亲到了棉衣上,让沈羽君不禁幸灾乐祸的笑了笑。

陈逸咬了咬牙,趁着沈羽君不注意,直接一个偷袭,捧住她娇艳的脸庞,向着那红润的嘴唇亲了上去。

沈羽君由最初的抗拒,到最后的迎合,二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老公,新年快乐。”沈羽君在陈逸耳旁轻声喊道。

之后,二人缓缓分开,一同走到了门口,将那一挂炮铺到了地上,然后点燃了鞭炮,顿时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起来,让沈羽君连忙紧紧捂住了耳朵,却是依然被鞭炮声震的躲到了一旁。

而陈逸则是嘿嘿一笑,快步走到沈羽君身后,双手捂在了她的耳朵上,紧紧的握住她放在耳朵上的双手。

感受到身后熟悉的气息,沈羽君面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后享受着这一种独特的温暖。

陈逸伏在沈羽君的背上,轻嗅着发间和身体上的香气,感觉有一个相爱的人,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这震天的鞭炮声中,他们二人却是就这样感受着彼此身上的温度,让听到炮声,走出来的沈弘文和陈光志夫妇四人面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

“陈逸哥哥,还有姐姐,你们都是大坏蛋,放鞭炮竟然不叫我。”沈羽希也被炮声惊醒,不禁面带埋怨的数落着陈逸和沈羽君二人。

“小希,看看这是什么。”陈逸从兜里拿出了一个红包。

“哇,我要压岁钱,我要压岁钱。”沈羽希仿佛看到了金山一样,两眼放光的说道。

沈弘文顿时一笑,摇头说道:“小希,记住了,你陈逸哥哥给的可不是压岁钱,我们给的才是,这是长辈给晚辈的,你哥哥和姐姐跟你可是同辈的。”

“知道了,爸爸,那你们的压岁钱呢。”沈羽希神秘一笑,收过陈逸的红包,向沈弘文伸出了手。

沈弘文也是一笑,在过年的时候,也没有了平时的严厉,从兜里一下掏出了四个红包,分别递给了陈逸四人,“小逸,你们虽然长大了,可是在我们眼里,还是小孩子,拿着吧。”

陈逸顿时一笑,他都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收过外人的压岁钱了。

而陈光志夫妇同样从兜里掏出了四个红包,递给了他们四人,沈羽君和陈雅婷二人每个人手里都有着三个红包,让两个人面上露出了浓浓的欢喜之色。

之后,吃过早饭,陈逸和沈羽君依然带着两个小丫头,来到了大街上转着,见到了许多儿时记忆中的伙伴,一一向他们招呼问好。

哪怕是大年初一,大街上也是有着许多摆摊的人,正值这初一,每个年轻人手中都有了压岁钱这一大神器,自然有着强烈的购物**。

在丰阳庙会街,则是更加热闹,借助于陈逸的月球陨石,丰阳也是受到了省里的重视,大力搞起了文化产业,使得许多传统文化,在今年再度焕发了生机。

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过年,更加让人快乐的事情了。

初一在一片热闹喜气的气氛下很快的度过,而在初二,陈逸则是送沈弘文夫妇和沈羽希回到了浩阳,而沈羽君,却是被她父母留在了丰阳,在其后随着陈逸和其父母一块跟亲戚朋友拜年。

在丰阳,如果说最为重要的亲戚,那无疑是三叔一家,陈逸带着沈羽君专门到三叔家里走了亲戚,至于他大伯家,碍于礼数,他同样也是去了,只不过并没有在那里吃午饭。

他大伯一家人的后悔,陈逸是看在眼中的,只是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但凡他大伯当初对他们好上哪怕一点,此时陈逸也不会这般的态度,可是他们没有。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陈逸在长大后,已然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家里呆了几天后,于初五的早上,陈逸便带着沈羽君回到了浩阳,接下来,便是再次大拜年的节奏。

首先是他师傅郑老,之后便是高存志等一众师兄,刘叔也是绝对不能忘的,至于更远的天京和岭州,陈逸则是给那些相熟的老爷子和朋友打了电话拜了个年,而不能一一前去祝福。

当然,这其间少不了要拉着姜伟去吃上一顿,姜伟也只是在大年三十的当天,飞回了家中,过了年后,便直接又飞回了浩阳,可以说过年这一个月,最为忙碌和辛苦的便是他了。

陈逸在其中也是极力劝过他,让他放心回去过年,整个公司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不需要他时刻的呆在公司里,只是姜伟却是笑了笑,说他不能放弃这一次成功的机会,他想要看一看,这一个月张益德牛肉,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由于连着过年,所以,自张益德牛肉开始销售至过完年,会统一算在一个月的周期之中。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整个新年基本上也告一段落,而张益德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在紧张的计算着,终于,在十五过后的第二天早晨,算出了他们自销售到昨天的销售总额。

一亿一千万,没错,就是一亿一千万的销售总额,从开始销售到过年,一个半月,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张益德牛肉从开始发展,到第一个周期,已然达到了这一个让人震撼的高度。

第六百零七章年后打算

一亿一千万,这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在月销售额上超过了现在的三川张飞牛肉集团,就算是这经营了近十年的张飞牛肉集团,其每个月的销售额还远远达不到一亿。

现在仅仅一个多月,张益德牛肉刚开始时的一周八百万,到现在的一亿一千万,虽然说其中有着春节这一个购买高峰期,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随后,姜伟没有拖延,直接召开了发布会,向外界宣布了这一个重磅消息,而各大媒体也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播报,国宝级张益德牛肉异军突起,春节前后销售额破亿;张益德正宗张飞牛肉的地位,已然被民众所接受;张益德牛肉的成功,证明了文化周边产业的巨大潜力,诸如此类的话语,比比皆是。

发布会的召开,使得张益德牛肉,再次掀起了一阵火热,配合着各种宣传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张益德牛肉,并且喜爱上了这种味道。

而商界,投资界的大部分人士,对于萧盛华所在的华天投资公司的这次牛肉投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案例。

以四千万投资牛肉公司,现在不到二个月销售总额便达到了一亿一千万,这二个月便有了这么大的回报,可以想象未来张益德牛肉公司,会带来多么大的利益。

同时,宝岛和香港的业界人士,也是对姜伟加入牛肉公司的事情,给予了一些热议。其中很多都是说姜伟从一个不是顶级珠宝公司的总经理。毅然跳槽加入了与珠宝毫不相干的牛肉公司。却是一跃成为了牛肉界著名人物。

过年之前,张益德牛肉由于国宝的名气,已然十分的火热,可是过年之后,这种火热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让许多人深深知道了国宝级文物的号召力有多么的强大。

对于张益德牛肉这种发展势头,三川张飞牛肉蜀都就算想要阻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是玩阴的,还是玩明的,都远远及不上张益德牛肉的实力强。

从销售开始到过亿,他们可是用了几年时间,但是这种过亿,不是月销售额过亿,而是年销售额,哪怕是现在,他们的年销售总额。也不过才在几亿元而已,而张益德牛肉突破这个极限。仅仅用了不到二个月。

得知陈逸所开办的张益德牛肉公司销售额破亿,一些相熟的朋友也是纷纷发来祝贺,在这个公司开办之初,他们远远没有想到这牛肉公司发展的如此之快,潜力又是这般惊人。

陈逸一一谢过,只不过他的心里却是一清二楚,张益德牛肉公司能够一举破亿,靠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姜伟,萧盛华等人共同的努力,借助于国宝级文物的名气,才得以达到这种程度。

否则,一个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的牛肉公司,想要从一个小小的工厂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恐怕几十年也无法达到。

张益德牛肉公司,陈逸现在并没有太多的过问,完完全全交给了姜伟去管理,在过完年来到浩阳后,关于王羲之真迹的事情,众人又进行了一番研究探讨。

最终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王羲之真迹现在并不宜向世人公布出来,以陈逸现在的名气,还无法承受王羲之真迹所带来的一些效应。

张飞牛肉之所以能够拿出来,是因为张飞此人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是武将,名气虽大,但基本都是莽夫的形象,有些人不能接受,有些人能接受,形成争论,而注意能放到陈逸身上的,会变得非常少。

可是王羲之不同,王羲之身为书圣,无论是在民众之中还是文化人中,都有着巨大的名气,大部分朝代都是文人当政,这点从张飞身为五虎将之一,却是没有真正相貌描写就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张飞,各朝代可能只是追封,但是对于王羲之,各朝代皇帝所做的是大肆宣扬和推崇,再加上其各代著名书法家和文人的尊敬,使得王羲之的名望一代更比一代高。

这是时代所造成的,就像是现代一个身经百战的拳击手,根本不如一个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在民众眼里的名气大。

之前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又有几人真正的被大部分人所熟知,但是那个时代的著名书画家,诸如齐白石,张大千之类的,却是被很多人记着,因为这些武将,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但是文人,却可以名留青史,将自己的一些痕迹,通过书画所流传下来。

王羲之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经过很多朝代的推崇,哪怕现在没有任何真迹流传下来,但是在史书当中却占据着极大的地位,更何况,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都临摹其所写的书法,这些就是名望越来越高的原因所在。

这些名望,在众人的心中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王羲之的真迹突然公布,可想而之,所有人都会为之激动,所有人都会想要渴望见到王羲之的真迹,这与张飞的争议大不相同,现在来说,过高的名气,对于陈逸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虽然不召开发布会,对外公布,但是像其他古玩一样,让圈子里的一些相熟的朋友知道,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之后通知了吕老等人后,他们也是急忙从各地赶了过来,对于郑老神秘兮兮,不让他们透露一点消息的事情,不禁充满了疑惑不解,甚至还有些埋怨,究竟这书法有什么秘密,还如此的保密。

可是等他们所有人到了浩阳,在郑老家中,看到了那幅王羲之黄庭经真迹时,心中那些情绪都化为乌有,面上所出现的,完全是不可思议的震撼。

他们这些人在古玩文物上的水平非常的高,对于书法,也是有些水平,而这一幅王羲之的书法,与之前郑老一样,让他们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浓郁意境,同样在内心升起了一阵阵的共鸣。

在经过一番观看研究后,对于这幅书法是王羲之黄庭经真迹的事实,他们没有一个人去怀疑,因为还没有哪一幅书法,能够让他们清晰感受到这样浓郁的意境。

在来浩阳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去想,这一幅书法里,会隐藏着王羲之的真迹,在观看了夏老所拍摄的那些视频画面后,他们万分感叹古代的奇迹,那在水中慢慢显出真面目的面目,简直是非常的美丽,简直真正让他们看到了华夏水墨的唯美。

而对于郑老随后的条件,他们也是无条件的接受,表示不会向外透露,陈逸现在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拿出王羲之真迹,实在是有害而无利的事情。

同时,他们也是在心中感慨,他们这些人或许一生都淘不到一件国宝级的古玩文物,可是陈逸却是一次淘到了两个。

最后,这些老爷子决定在浩阳呆上一二个月左右,来观赏这幅书法,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时根据感受进行临摹,他们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便能感受到这书法对他们内心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道法意境以及书法本身的平和简静,让他们的内心也是受到影响,产生共鸣,变得平和起来。

而陈逸自然也不甘示弱,与这些老爷子每天都要临摹一遍,同时将他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解给他们,拥有临摹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更加了解这幅书法,更加了解其中的意境。

现在刚刚过年,实在不适合马上出外游历,过年后最值得惊喜的便是香港的那件花神杯已然有了下落,是香港的一位富豪在一次黑市拍卖到的,不过那位富豪现在并不在香港,也不在国内,而远在铁利坚,需要过几个月才能回到香港,而想要得到这花神杯,必须要通过他本人。

这香港的花神杯是九月菊花杯,其下落是靠着天京的吕老等人打听到的,而在香港与这位富豪进行联系的,则是萧盛华。

萧盛华并没有说那富豪是什么态度,只是说等几个月见了面才能知道。

官窑花神杯的珍贵,是无与伦比的,整个拍卖市场上都没有官窑的出现,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

至于十一月月季杯,依然是在景德镇制瓷世家之中,陈逸决定下一个目的地,便是景德镇,能不能得到,他依然是没有任何的把握。

毕竟这一件花神杯可是这一个世家的镇家之宝,想要得到,其难度恐怕比贺文知的还要大。

不过就算得不到,去景德镇见识一下当地的瓷器制造,也是一种好事,他现在只是清楚瓷器的特点,清楚它们如何制造出来的,可是却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在浩阳停留的时间,陈逸除了每天必要的临摹绘画,汲取各种知识以外,淘宝捡漏自然是必不可少。

不说古玩城的店铺,每天进出的古玩量有多大,单说其中每天摆地摊的人,便是数不胜数,有些是固定摊位,但更多的则是流动的,只要在古玩城交点钱,便可以摆摊。

第六百零八章乾隆御制八卦彩墨

这一天,陈逸依然如故,在早上晨练过后,来到杨其深的那一栋别墅之中,与众位老爷子一同临摹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这一幅真迹,让这些老爷子焕发了第二春。

每天像上课一样,准时的临摹书法,临摹的非常认真,能够每天临摹王羲之的真迹,这想一想,都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而在一二个小时过后,众人这一天的临摹完成,陈逸自然是将整幅书法临摹了出来,而那些老爷子,在这最开始的几天,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临摹,先将字体结构分析出来,然后再加以练习,才能做到形神兼备。

临摹完之后,陈逸与老爷子们喝了会茶,便离开了别墅,来到了集雅阁中,帮着高存志和李伯仁做些事情,没事帮忙照看店铺,鉴定个东西,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除了集雅阁,刘叔的店里他也会去呆上一会。

在获得鉴定系统,成为郑老的记名弟子后,他基本上没有在浩阳呆过很长的时间,从凯里到岭州,再到天京,最后到了成都,可以说游历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也见识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

等到下午时,陈逸闲来无事,在古玩城中转悠着,忽然看到前面一家古玩店铺有一些人在往外面搬着东西,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喧闹声。

陈逸看了看位置,在他记忆中,这家店铺一直卖的是古玩杂项,也就是什么都卖,没有明确的出售类别。只不过生意一直不太好。

走到近处。他这才听到了吆喝声。“宝源居关门大酬宾了,里面的东西都便宜出售了,想要淘宝捡漏的赶紧了。”

听到这声音,陈逸不由摇头一笑,听说过开业大酬宾的,这关门大酬宾还是第一次,不过就算经营不善,要关门了。也没必要将古玩全部出售,连店铺一块打包转让给后来人就行了。

上前略一打听,陈逸却是明白了过来,那后面接店的人,只愿意接店面,而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这店主给了一个最低价打包出售,别人都拒绝了,店铺里的古玩又多又杂,运回老家太麻烦。他也只得想出这个办法出售。

对于这件事情,他倒是十分的清楚。一般接店的人,除了一些精品店铺可以连货带店一块接下来,其他的一些小店铺,要么不要里面的东西,要么会把价钱压死。

当然这些小古玩店里的古玩,有很多都是现代工艺品,自然不会一件件的拿出来算价钱,只会算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些,其他的直接给个大概价格,这也是古玩鉴定太过于麻烦的原因,有些人眼力强,有些人眼力弱,而且各种古玩的价钱,也是一天一个价,随着市场而不断浮动着。

看到陈逸前来,这店主连忙招呼了一声,“陈师傅,你来了,我这里面保证有漏,你不妨进去看看。”在其他地方,陈逸可能并不被人熟知,但在浩阳古玩城,陈逸的大名,许多店铺的老板都是清清楚楚。

只不过,有些人羡慕陈逸,有些人嫉妒,同样也有一些人觉得陈逸名不副实,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可能淘到这么多价值高的古玩。

去过集雅阁的人,自然都清楚陈逸的实力如何,鉴定起古玩来,即快又准,他们还在仔细观察古玩时,这古玩是真是赝,缺陷在什么地方,都被陈逸一一指了出来。

听到这店主大声的招呼,陈逸无奈一笑,这是在借着自己的名气吸引别人,不过他不在意了,毕竟达到某个高度,你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心境,“崔老板,你太客气了,既然是你临走之前的最后一次开店,那我必须要给你来捧个场了。”

“哈哈,多谢陈师傅,请进,请进,看中的东西我都会便宜卖给你。”这崔老板向着陈逸拱了拱手,笑脸迎着说道。

待到陈逸进去之后,崔老板又在外面大喊了一声,“看到没有,连郑老的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