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种类多得很,也有的道家佛家守窍守背上、守腰,这个方 法是从白骨观修法来的。白骨观里头有修腰窍,也有修夹脊 这一窍。修夹脊这一窍,同密宗的颇哇往生法,同道家的出 阳神、阴神等等修法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学术的观点来看, 说明在东汉末期,魏晋南北朝的阶段,佛道两家修持的方法 巳经融会起来,彼此在掺和了。
守哪个势
道家守窍有各种各样的古怪之处,现在我们讲到《参同 契》这一段,我贡献诸位最稳当的方法,我是不主张守窍 的,当然偶尔也可以用。我不说滑头的话,你们自己去研 究。偶尔可以用,知时知量,还是火候问题,最稳当的是守 中宫,不会错。中宫准确的部位,就是心窝子之下,用八个 指头横着叠起来,在肚脐以上,差不多四指的地方,不是在 肚皮表面,在这个部位的中间。守中宫修久了的人,有一个 
1 效果很快会出来的,就是饮食可以减少,甚至可以一天吃一 ^ 餐都没有关系。在《孔子家语》中孔子说“食气者寿”,吃 ^ 气的人,不靠五谷饮食的会长寿;“不食者神明而不死”,乃 至服气都不需要了。我们这位老师圣人他都知道,可见道家 的方法是准确的。虽然一般学者不承认《孔子家语》是真 的,我还是提出来给大家参考。所以这一段最后是“皆秉中 宫,戊己之功”。
我们大家学中医修道的,就要了解这个道理。真正中医 的治病方法不是头痛医头,腿痛医腿。譬如我们中国是黄种 人,容易得肝病。照西医的治法,肝病就医肝补肝了,但不 一定对,虽然也会治好病没有错。真懂得中国医学,懂得 《易经》,懂得道家这个方法,就知道肝是木。什么生木?克 木的又是什么?我们晓得水生木,金克木。或者这个人肺呼 吸系统有问题,或者感冒太久,支气管炎,慢慢影响肝脏功 能变差,这就要先治疗肺。要培养肝功能健康,不是针对肝 脏,而是针对肾脏,因为肝肾同源,把肾水的功能培养好 了,水生木,肝的功能也好了。但是这个不是呆定的啊!要 活用,也要懂得命理,就是水多则木漂一一水固然生木,水 太多,把木漂起来冲到太平洋去,这根木头就完了。
我现在告诉诸位的是学理上的五行生克之理,你搞清楚 了以后,自己对于修道的功能,各部分的调整就容易了,这 是讲有形的。但是,是不是《参同契》的原意?是不是所谓 正统的道法?就不一定了。道家所谓正统道法有一个名称叫 上品丹法,很不容易达到,很不容易求得。据说上品丹法求 到了,七天可以成仙。当然,这个是传说,是靠不住的。只 
讲学理的说法,上品的丹法,是在有形无形之间,不在这个 肉体内部,但是也不会离开肉体的。
上品丹法如何炼
根据道家的正统道法,上品丹法的观念,金木火水土是 个代号,不一定指有形的东西。譬如这一段所提到的坎离两 卦,坎离分别代表水火。在《易经》卦名当中,水火是既 济,既济是好的;颠倒过来火水就未济,未济是不好。那 么,什么是水火既济呢?我们看到做饭烧茶,水在上面,火 在下面烧,就是好的。火在上面烧,水在下面毫无用处,这 个是很简单的物理,要懂得。所以,诸位修道打坐,上面的 头脑“嗡嗡”地发热,红光满面,心思不定,妄念不断,就 是火在上面,水在下面,这是气虚。所以老子讲,“虚其心, 实其腹”,这就是火下降了。因此禅宗祖师利用老子这两句 话骂人,说有些人没有悟道,自己以为悟道,就是“空腹高 心”,刚好与老子这个话相反。上面妄念不能停,就是心火 不能下降;精气神不能归元,就是坎水不能归元。念多就是 虚火,心不清净。佛经经常用清净圆明,就是代表取坎填离 这个道理,要心境凝定,元气才充盈。 
中宫是土,这个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道家有一个名 称,叫“真意”。提到真意这个名称,我们又有值得研究的 地方。佛学讲唯识的第六意识我们大家都容易了解,第六意 识的根是第七识,叫“末那识”,也叫做“意根”。末那识是 梵文,很难翻译,包括了很多,佛学名称又叫“俱生我 执”——…与生命同时来的那个我。这个我不用思想去想他, 
生命自然有我,是本能的活动。这个“末那识”有时在别的 佛经上,就干脆用中文“真意”来代表。如果我们研究学术 思想,就看到唐代以后佛道两家思想上有了交汇,修持的方 法也融会了。真意在道家就是真土,这个是戊己土。所谓真 意真土是什么呢?就是有念无念之间,也就是上次我们提到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那个一念不生的境界。
禅宗佛家讲空,一念不生不是没有东西,是有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真意。唐宋以后的禅宗灵知之性这一念,有形 无形停留在中宫内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是内丹基本 的一步。所以“皆秉中宫,戊己之功”。拿佛家来比喻,这 个时候等于是无念,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永远定在这个境 界。对于身体方面,就停留在中宫这一部位。保留久了而静 极,用老子的话,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 空到极点,静极空极在这个中宫,五行就归元,就集中起作 用了。正统道家,在这个时候,真正的精气神才搞得清楚,、 它的消息才来,才能把握得住。但是不要过分,因为无念太 过,虚灵太过,要出毛病的,这个就是火候问题。
一 夂怂々
I 220 |
那么要如何来调配呢?下一章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个 境界久了以后,把药物调整好才可以谈服食,吃这个丹药。 为什么无念清净境界要吃丹药呢?在理论上没有办法懂,如 果真做工夫,到那个境界就晓得,若有若无之间,并没有一 个有形的东西,但是的确有这么一个作用。所以老子说,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空空洞洞,若有若无之间是有东 西。你说真有吗?没有,也就是佛家讲“非空非有,即空即 有”。 
《参同契》上篇前五章是讲“御政”,这个第二章,我们 讲到“戊己之功”,先认识药物同服食的基本原理,然后再 说如何用这些方法。这些方法就在下面第三章“日月含符”。 


真土真惠与孟子
日月含符章第三
伟大的日月 卦变及人事之变
《参同契》上卷主题是“御政”,包括了五章。第二章最 后的结论是“戊己之功”。
戊己两个都是土,戊土是脾的功能,己土是胃。普通我 们讲肠胃不好,脾胃是脾胃,肠子不好是排泄系统不好,不 一定是胃的毛病,这个不能混为一谈的。西医的治疗同中医 是两个路线,但一样有功效,只是基本的学理不同。
所以我经常分类,西医的哲学建立在唯物、建立在机械 上,它也有高明的一面;中医建立的哲学基础是精神的,是 唯心的,也有它高明的一面,而且治疗的方法往往不是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头脚为什么痛?必先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加以 治疗。
真土真惠与孟子
戊己在道家有形的修法是守中宫,中宫就是真意,也叫 做真土,所谓“住意” 一一意识住在中宫。上次我给大家贡 献的意见,不管男女老幼,如果用有形有为的道家修法,守 上丹田或者守下丹田,通通不及守中宫可靠稳当。但要说 明,这些都是有为的修法,不是无上道法,无上的道法是无
丨223 
我说《参同契》(上) 形的真意。
拿佛家来比较,佛家唯识的八识中,第七末那识就是 “俱生我执”,那是没有思想意念以前,它天然若有若无的有 这个我相的存在,这个是意根的作用。所以唐宋以后的道家 讲无上道法,所谓真意,它采用的名称就是佛道两家的混 合。真意真土的境界,在若有若无之间不守任何一处,心境 都摆在中和的状态。
如果用儒家的道理来说明,所谓真意就是《中庸》里说 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道,所 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其中,差不多十分之六是理论哲 学的道理,十分之四是真工夫;庄子也一样,有许多话是真 工夫,很难做别的解释。我们一般念《中庸》都读错了,我 们要注意,孔子、孟子、曾子、子思都是山东人,念他们的 文章最好要懂山东话。《中庸》的“中”要念成去声,我们 跟山东朋友谈话,对了没有?中中中!山西人也有这个话, 中了就是对了。开枪打靶,子弹打中了没有,这是中了。所 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都没有动,等于佛 家讲“一念未生处”。“发而皆中节”,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 并不是只要清净、虚无。发而能够中节“之谓和”,一动一 静之间和起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是儒 家修养的境界,也就是《参同契》第二章的所谓“皆秉中 宫,戊己之功”的道理。
我们就拿炼气的工夫和养气的学问来讲,就是孟子在 《尽心篇》里头所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 |224 | …
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 知之之谓神”。这完全讲的是工夫,没有办法讲理论啦!假 使不从真正修养工夫来解释,孟子就是只讲空洞的理论,那 孟子岂不是自欺欺人!真实做工夫才知道所谓亚圣并不是偶 然得来的。他讲“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 气”?在《尽心篇》讲得很清楚,“可欲之谓善”,喜欢修道 只能讲善行开始,不一定要有基础工夫;到了第二步“有诸 己之谓信”,是工夫要到身心上来,自己知道。拿《参同契》 这一章来比就是“戊己之功”到了。 ‘ 我不晓得你们诸位见过多少真正修道家的人,像我们当 年所看到道家的老前辈们,有时候正在跟我们谈话,忽然不 讲了,把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理。我们也懂得就走开了。过 了半天再去看他,拿佛家的话说,他慢慢地出定了。不是他 去找工夫,是工夫找上门了!像这一种情形,到那个时候身 心自然地非进人那个境界不可,就如孟子所讲“有诸己之谓 信”。“信”有两个解释,一个自己确信不疑了,另一个解释 就是“消息”,工夫来找你,不要你去找工夫。我们大家修 道找工夫,找那个境界找不到;等它自然来找你时,自然清 净了,自然要进入那个定境。
真正的戊己土,是真土是真意,不在有形的身体内、 外、中间,但是与身体的中宫之气有关系。所以到了中宫之 气充实了,就是道家所谓“气满不思食”,这个时候自然可 以断除饮食;不是完全断去,是不吃饭的时间可以拉长。 “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到了这三种境界 我们也不要把他看得很高,在我看来基本上等于孟子所讲的 
“有诸己、在道家来讲道已经上身体了。我们普通修道不管 你气脉通了也好,别的什么也好,道还没有上身呢!只能说 “可欲之谓善”,只是喜欢做这件事而已。
曰月含符章第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含五行精,月受 六律紀。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 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 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 播元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 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蜈动莫不由。
伟大的日月
我们有了这个了解以后,再来了解《日月含符章第三》。 先读一下朱云阳真人注解这章的一句话:
“此章,特著日月之功用,究药物之所从出也。”这一章 特别显著地说明天地之间太阳月亮运行关系,了解了这个日 月的功用,以及天体运行的法则,然后才可以了解身心性命 大药的究竟。道家所称大药就是“精气神”,三位是一体的。 我们上次也提过宇宙的法则,我给它一个代名词“光热力”。 神是宇宙太阳的“光”能,化成一股“力”量,就是气,气 产生而发“热”,这是精。神变成气,气变成精,我们后天 的生命是顺着来的,由先天变成后天。修道是相反的,要返 回先天,所以炼精返回去化成气,再炼气化神。精、气、神 三种实际上是一种,都是神所化的。所以许多的宗教,处处 都讲到光,大家修净土宗,讲到西方极乐世界处处光明;基 督教也一样,《圣经丨约翰》一章说,神就是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经》讲宇宙 的现象,天地之间这个现象挂在那里,“悬象”就是挂。所 谓八卦就是挂出来的现象,宇宙最大的现象是天地日月风雷 山泽,这八样东西很明显挂在那里,所以“悬象著明”。我
们抬头看得最明白的现象,“莫大乎日月”,所以日月叫“大 ’’
冢0 ―
现在我们就进人了中国古代文化物理哲学,古代的科学 是科学的一种,它同现代的科学是否相同是两回事。中国上 古的物理逻辑讲“日含五行精”。太阳代表火,太阳不是只 有火,而且具备了五行的精华。太阳是至阳,至阳里有至 阴,所以太阳里头有一个黑点,那是至阴之气。我们儿童时 读的古书神话,太阳里头有个鸟,像公鸡一样,叫“金乌”, 就是太阳里那个黑点。太阳代表了光,一个光就代表了金木 火水土五行。
“月受六律纪”,修道的首先注意月亮,最后注意太阳。 月亮是小周天,太阳是大周天。月亮上半月由小变到大圆, 下半月由大圆变成黑暗。这是小周天的行度。大周天行度是 太阳在天体的行度,旧的天文学称为躔度。太阳在天体中走 一度,在这个地球人世间算一天。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度有 多,这就是大周天。大周天下面还会讨论,现在重点在小 周天。
我们手边的十二辟卦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也代表了一 天十二个时辰,也可以说明一个月。“律”就是“律吕”,这 是中国文化的专有名称,是同音乐有关系的。一提律吕又是 麻烦的事,在中国文化里也是重心之一。我们的老师孔夫子 整理中国文化,删“诗书”订“礼乐”,只可惜这一部《乐 经》失传了。现在我们保留的只有五经,五经的《礼记》中 有一篇《乐记》,勉勉强强还保留这个精神。中国古代讲的 音乐与西洋的不同,中国音乐的学理是律吕。
“律吕”两个字在《二十五史》里头都有。现在讲中国 文化难了,譬如一部《史记》,大家读了汉高祖刘邦传以为 看了《史记》,再不然在中学背了《伯夷列传》,也以为懂了 《史记》,其实连影子都没有!真正中国文化中心在《史记》 的“八书”,譬如《天官书》就是中国上古天文学,后来每 一代的历史天官都有所沿革,或者叫《天官志》或《天文 志》。《汉书》里头还有《五行志》,就是中国物理科学。又 譬如“八书”里还有一篇叫《平准书》,就是讲经济学、财 政学。所以“八书”很重要。当然我们普通人不是专家,专 门研究历史的人只讲历史,不一定懂得历史哲学和中国文化 的传承。后来史书上有《律历志》,是专门研究律历的,也 包括天文象数。我也看过一些现在的文章谈中国的律历,他 们连影子都还没有摸到,那是与曲子调子都没有关系的。可 是要真的懂得做曲子,非得懂律历不可。我在前面也提 到过。
回到“月受六律纪”,我们前面讲过五天叫一候,三候 叫一气,所以气是中气。六候,“五六三十度”为一个月, 


这是讲月亮的出没。讲到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我告诉大家 ^^ 一个秘密,这里有好几位西医的权威,我们的脑神经有十二 对,不多不少,学过解剖的都晓得。学道家就懂,十二对脑 、 神经和二十四个气节关系密切。你把十二对脑神经真修通 了,就跟宇宙连起来了,当然就有了神通。可是你不要去 玩!我常说你们玩得不好就玩成第二号神经了,第一号才是 神通。信宗教、修道、学佛的,多数都走上这个二号的路 子,所以千万不要乱来。
“度竟复更始”,三十度走完了。每月阴历初三月亮在西 、南角上出现。加上五天是初八,从正南出来半个月亮。初八 加五是十三,一直到十六完全是东方出来西方下去。这个月 亮的出没以前都讲过了,也就是“度竟复更始”。
“穷神以知化”是叫我们修道先要懂学理。到底谓之 “穷”,到头了。“穷神”是把这个“神”的作用,研究透顶。 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根本,在佛家叫“性”。所以要明心见 性,或者是佛学翻译的“真如”、“菩提”、“涅槃”,这是根 据梵文。中文来说这个就是神,神就是光,光就是神。“以 知化”,这样你才知道每时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这个宇宙的 变化不是偶然的,懂了《易经》就晓得宇宙的变化都有法则 有规律,一点没有办法逃过这个规律。因为我们文化不带宗 教观念,所以把这个规律叫做造化。在西方文化中就是主 宰、神的意思。这个造化的法则是不变动的,等于春夏秋冬 一样,等于早晨晚上一样。所以修道的次序,工夫的进度, 也是呆板的,不是说这个人根器好,一下就跳过去了,不可 能的。 
知道了这个变化,就懂得“阳往则阴来”,阳的光明去 了,黑暗来了;黑暗去了,光明又来了。春去秋来,就是这 个样子。“辐辏而轮转”,辐湊是车轮子的杠子,车轮子就是 那么旋转。
“出入更卷舒”,月亮从初三开始一直到二十八,一出一 入之间,“卷舒”,好像我们卷画一样,等于说初三开始,天 地间慢慢一点一点拉开,到十五拉满了,然后十六以后开始 卷,到了二十八统统卷好了。要注意的是,卷好虽然没有亮 光,但它的“神”永远不会丧失,不过一出一人之间有这个 “卷舒”的作用。
卦变及人事之变
《参同契》的内容包含了全套的中国文化,每段下面有 清代朱云阳真人的注解。他的学问非常渊博,是真正的正统 道家,可惜此人无法考据。以我的想法,这个人应该是真修; 成仙了,因为考察不出数据,所以我更相信他成了神仙。他 不要名,什么痕迹都不留,太高了!希望诸位自己研究他的 注解,假定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