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妾争宠的遭心事。我倒是喜欢怡儿嫁到简单些的人家,你不是也说那文氏不是那种会拿捏的人吗?这不正好?”

老太太也点头说道:“恩,盛儿说得极是。现如今我们比人家还不如呢。可不能眼高手低的,以前的富贵都过去了。孩子们过些简单的日子就好,有吃有穿平安喜乐,比什么都好。”

一家人又商定,明日就上门去与对方商议,免得夜长梦多……

次日一早,文氏又是早早就了,还拉来了紫兰陪同。一过了就不让傅紫萱出门,非要拉着傅紫萱同去那杨家。弄得傅紫萱有些哭笑不得。

陈氏因说也要拜访拜访人家,吃过饭,四人就同往那杨盛家而去。

才走到半路,就看见那孔氏带着杨怡也正往这边走来,两伙人先是顿了顿,很快就相顾笑了起来。走上前去,很是热络地拉着对方的手。因陈氏要去看看老太太,就一同转往杨家。

傅紫萱和紫兰拎着几封点心,哭笑不得地跟在后头。这心急的,怕跑了不成?

再瞧杨怡也是一脸羞涩别扭。还好傅紫萱和紫兰不时跟她说些傅家庄的新鲜事,或是哪里听来的好玩的事,逗逗趣,这才算是好点。

到了杨家,老太太见刚出门的又回转家来,不由愣了愣。待看到她身后的一伙人,倒是扬着嘴角笑了起来。忙从绣架后站起来招呼,又连声叫杨怡去烧水。

文氏见了也叫紫兰同去。傅紫萱也想过去的,这一伙人聊儿女婚嫁之事,她没事躲旁边听,觉得不好。正要转身跟着杨怡往厨房去,老太太一把拉住她;“你跟着去干嘛?烧个水哪要得了这么多人。”

说着就拉着傅紫萱坐在她身边,傅紫萱只好挨着老太太坐了。往绣架上瞅了一眼,嗬,这才两天,就已是绣了好几支团团簇簇的牡丹了,这老太太速度可一点都不逊色于年轻人,果然行家出手就是不一样。

也不管那几人了,眼睛就盯着那牡丹贪看,这要是做成大的屏风摆在屋内,那就是泥屋草房,都能显得富贵起来。

紫兰陪着杨怡烧了水,沏好茶端上来后,也被那巧夺天工的绣图吸引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没想到有人能把刺绣绣得这么好,这都能引蝴蝶了。

啧啧的惊叹声,也引来了文氏和陈氏,那两人只顾着与婆媳俩说话,倒是还没来得及看呢。这一看,可了不得,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文氏得知杨怡也绣得一手好绣活,更是恨不得当下就把人娶回家去了。

老太太看着觉得好笑,说道:“这哪里当得了你们这么惊讶?不过是些微末之技。你们是没见过更惊妙的。不过你们要是有兴趣,都可以学,萱丫头不是正想开个绣铺吗?正好多些人帮她把前期的货备齐一些。”

紫兰听了一脸喜意:“老太太,我能跟您一起学吗?”

第一百七十章 说定

老太太乐呵呵地说道:“当然可以啊,我老婆子就喜欢跟年轻小姑娘坐一块刺绣,歇息时还能与年轻人说说话,光看着粉粉嫩嫩的年轻人都养眼的很。”

紫兰听了这话,喜不自禁,忙说自己明日就过来。陈氏还打趣让她明天斟壶拜师茶来。

那几人就着绣活说了几句又转到儿女的婚事来。紫兰脸红了红,拉着杨怡到她屋里说话去了。傅紫萱想了想也跟了过去。

杨怡的房间收拾得很是利落,很简单但是看着并不寒酸。床上整齐地铺着被褥,床帐虽是旧的,但是边边角角却绣着缠枝花纹。床头还摆着一张小方桌,罩着一方粉色的桌布,上面放着一只妆盒,还有一个小圆簸箩,簸箩里面装着一些还未绣好的帕子。

傅紫萱觉得奇怪,那天她家搬来,自己是看到的,并没有见到有什么家具啊,这方桌是哪里弄来的?好奇地上前掀了桌布,一看,竟是两方矮凳子拼成的。

那杨怡见了脸红了红。傅紫萱倒是不觉,还赞了她心思巧妙。那杨怡就说道:“家里没有什么家具,还是傅院长叫人从一进院搬了一些桌子凳子过来,都是新的。还说会让人给我家做些家具。我爹原本说不要的,傅院长就是不是专给我们的,而是给这房子里住的人用的。我爹就只好领了院长的好意。如今还没有什么桌子之类,都是拿书院的书桌和凳子拼的。”

傅紫萱听了便对她说道:“以后你家缺什么就使人到我家说去。你家也搬过来了,以后有空就常到我们家走动走动,你一个人也闷得慌。”

紫兰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附和。又说以后会天天过来学刺绣,可以陪她一处说话。杨怡听了很是高兴,这回总算有人陪着说话解闷了。

小玉庄虽说也有些同龄的女孩,但是都说不上来话,而且那些人都有家事,也忙得很。三人像是认识好久的朋友般很热络地在杨怡的屋里说起话来……

等她们三人出来时,瞧着四个人脸上都是喜意盈盈的样子,想来紫松和杨怡的事是定下来了。傅紫萱不由也开心起来,看了杨怡一眼,发现她面色红红的,想来也是知道家里的打算的。

果然就听到老太太叫了她过去,让她再郑重地跟文氏和陈氏打招呼,说是先叫着“婶子”。又拍着她的手说道:“我们怡儿原本还在奶奶的怀里撒娇,要奶奶喂饭吃呢,如今就要嫁到别人家去了。”

那杨怡听了,心中泛酸,扭身过去把头埋在老太太的怀里。老太太一下一下地抚摸着她黑黝黝的头发……

文氏见了就说道:“老太太不用难过,您这孙女就是嫁到我们家难道还能不回来看您了?再说了,孩子还小,还会在您身边养个一两年呢。如今您家搬得离我们近了,走动更是方便。怡儿也有两位姐姐可以陪她说话解闷,大家更亲香些。”

那老太太转身对文氏说道:“你刚才一直夸你的儿子这也好那也好,我老太太可是还没看到。这可不成,得让他回来让我老人家过过目才成!”

文氏就急忙说道:“这还不简单吗?我一会就使人去接他回来。晚上老太太就能见着了。”

傅紫萱听了想了想,说道:“那我派人去接他吧。晚上老太太一家就过去我家吃饭,也算是为你们家接风的。我爹可是对杨叔能到书院来帮他心生感激呢,正不知如何谢他呢。”

“对对,你们一家晚上都来,就在我们家吃饭,也让你们认识认识我们家人。”陈氏在一旁也连声说道。

孔氏听了就说道:“这如何使得。原该是我家请你们的。你们家帮了我家这么大的忙,又是让我相公在书院当先生,又让我儿在书院念书,还让我家住了这么好的院子。我大儿也有份活计。这真是报答都报答不来。”

陈氏就道:“你还怕以后没机会请我们吗?这以后日子长着呢。这都成儿女亲家了,自然是要常走动的。”

老太太听了就说道:“好,那我们一家今天都不做晚饭了,就都等着到你家里吃去。反正你家也有丫头,又多的是人手,让你家丫头晚上多做些吃食啊,我们家的人可是很能吃的。”

大家听了都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这老太太果然是个妙人……

回到家后,陈氏和文氏就分别通知了傅天海和傅红菱两家。让两家晚上都到傅天河家吃饭,倒没说是什么事。不过大家也都没问,因为经常会到傅天河家吃饭,以为只是跟寻常一样的。

而傅紫萱则打发了王直到镇上去接傅紫松。王直如今已是帮着家里做些采买及跑腿的事了。平日里傅天河也没什么事要他做,也不用他跟随,就多是让他帮着家里跑跑腿。如今清风云霁也教会了他怎么驾马车,他倒是爱这个驾马车跑腿的活,乐呵得很。有时候跑敬县采买,还能去看看一家亲人。

而紫松那边,一直回到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先他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才使人来接他,害他吓得手脚发软,火急火燎地赶了回来。只恨王直驾的马车太慢,直叨叨了一路。这回到家才知道是家里把他给卖了。

开始他是有些懊恼的,这爹娘做事越来越不靠谱了,这等大事竟然没跟他说一声!对着他娘直抱怨了好几句。一直到晚上临吃饭前,那杨盛一家上门了,他自见到杨怡之后,才闭上嘴不叨叨了。

而另一边,书院下学之后,荒地也收了工,老傅头就和老刘氏领着傅天海一家子上门了,而傅红菱一家子随后也到了。男人都到堂屋里坐,而女人则是到院子里帮忙摘菜准备做饭。

这一大家子到了之后,才知道今天一起吃饭是有缘故的。女人便围在一起八卦起来。

傅天海家的人都还没见过杨盛家的女眷,听着一脸喜气的文氏巴巴地说着始末,更是好奇。拉着文氏和陈氏问个不停,连人家姑娘穿了什么衣服说了什么话都要问。

老刘氏也很是开心。她七个孙子也就两个成了亲,底下的孙子都还没动静呢,老人家哪个不喜欢操心儿孙亲事的?这冷不丁最适龄的那个孙儿终于说上亲了,高兴地很。

也逮着文氏问了那家子好些情况,听说那家里还有一个老太太跟她差不多的年纪,就很感兴趣。想着什么时候上门跟人家拉拉家常,想必人家才上傅家庄来,又不熟正是没人说话,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傅家庄人正好与她叨叨,老人家可不是最害怕寂寞吗?

很快杨盛一家也过来了。如今杨家这身份转变了,原先还是傅家佃户,如今得知人家跟傅天河一样都是举子,现在又成了亲家,可不转得大吗?

老傅头带着傅天河三兄弟及刘贵忙把杨家男人领进堂屋里坐,而老刘氏则自来熟的拉了杨家老太太的手,老姐姐老妹妹的一旁说话去了。孔氏看见大家正在摘菜也拉了杨怡过去帮忙。

这下子正主到了,傅家一屋子的女人可是能好好地看一眼了。这一看,倒真是如文氏说的那样,像是大户人家里出来的,乡下哪养的出来这样端庄秀雅的姑娘?

长得白净,举止文雅,这性子看着也好,说话细声细语的,又能做活,看着还懂事乖巧,一下子就获得了傅家各个年龄段女人的喜欢。

那杨老太太也正等着见孙女婿呢,就叫了三岁的文远去叫他叔叔。家里叔叔多,小文远挠着头奶声奶气地问:“找哪个叔叔?”

老太太一愣,那老刘氏就说道:“找你紫松叔叔。”

小方一听忙迈着小短腿颠颠儿地去了。杨老太太看着羡慕,对老刘氏说道:“我可是真羡慕你呢,这一大家子,子孝媳贤,孙子孙女绕膝,还四代同堂。真真是个有福气的。”

老刘氏就乐呵呵地说道:“那我如今得了个这么好的孙媳,可是更有福气了。你以后多到我家走动走动,咱们也好一处说说话。”

杨老太太点了点头:“那是一定的。这刚搬来傅家庄,就给孙女找了门好亲,又有了个好姐妹说话,这傅家庄可是个好地方。”

且说那方远到了堂屋,拉了紫松就走。那紫松原本自瞅了杨怡一眼之后,就不再叨叨了,这会正襟危坐地坐在堂屋里任那杨盛父子对他上下打量。不想方远就进来拉了他,如蒙大赦,忙告了罪抱了自家侄儿出来。可是哪知道这出得来还不如坐在堂屋里呢。

方正引了他往两个老太太那儿去,孔氏见傅紫松出来了,也放下手里的菜走了过去。紫松脸色涨得通红,向杨老太太和孔氏见过礼之后,就浑身拘谨地站在自家祖母身后。

见杨老太太和孔氏盯着他打量,越发紧张,手脚都不听使唤,而自家那几个弟妹还唯恐天下不乱,还围过来打趣他。还……还把杨怡也拉了过来!

这帮小兔崽子!枉他次次回来都给他们带礼物!不知他的脸都快烤熟了啊?

第一百七十一章 桃夭

杨怡被紫兰和紫菊拉过来,脸红得如煮熟的虾公。两只手扭着,都不知怎么放才好。

紫松只偷偷瞄了她一眼,心里就如同小鹿乱撞,自己都能听见咚咚地声响。暗骂自己又不是没见过女人!刚定了定神,抬头看到未来丈母娘正盯着他看,那脸又红了。想找借口离开,又舍不得,真真是磨人。

杨怡那边也是同样,羞得也想走开,偏偏老刘氏还拉着她挨着坐在身旁。那紫松原本就站在老刘氏身后,看见杨怡走过来就坐在他前面,那腿就好像被定住了,想挪开偏又如灌了铅般动唤不得。鼻间还传来一阵阵少女特有的馨香……

杨老太太连问了紫松好几个问题,看这未来孙女婿虽然紧张但答得流畅有条理,且目光清明,长得也不错。听他说话,也觉得是个胸中有志向的。再看他瞅怡儿那眼光,想必对怡儿也是满意的。

老太太心下满意。转头看到媳妇也是几不可闻地点了头,脸上笑意更深……

晚饭,自然是丰盛得很。孔氏也下厨整治了几道菜,倒没想到孔氏也是个中好手,紫松吃着未来丈母娘做的菜食,想着说不定自家娘子也是学得几手的,心里就美得不行。

忽然发现自己已是把杨怡当成娘子了,羞得不行,脸红耳赤地埋头一顿猛吃,看得傅天湖直咬牙切齿,怕他这副吃相让未来泰山看不上眼,忙用脚在桌底下连连撞他,害得紫松看着他不明所以。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双方对两个孩子都极为满意,两个儿女的婚事就这般订了下来。

傅紫松原本三两个月都不回来一趟,可自从婚事说定后,那以后隔三差五就回来。每回回来都没空着手,各个弟妹都有礼物拿。那几个小的,有礼物收可是高兴得很,哪里想到自家那哥哥只想拿他们做个掩护,不好单独送未婚妻礼物。

每回他回来,紫兰就带着杨怡上自家吃饭,让两人得以见上一面,紫松再偷摸地送些小玩意。两个小儿女短短时日里感情巨增。

文氏原本就是乡下人家,对这男女大防也并不在意,而孔氏那边也乐见其成。她自己和杨盛就是青梅竹马,在婚前跟婆母也处得像母女一样,自然也就没那种迂腐的想法。

有什么比得上女儿未来的幸福更重要呢?而她也相信自家女儿不会做出格的事来。对于紫松送的一些小礼物,有时候杨怡也会拿给她看,她见只是一些头花衣料之类的,大多是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感慨女婿贴心的同时,更不会去阻拦。对于杨怡经常跑傅家吃饭,还打趣说可是省了家里好些米粮。

而平常就是傅紫松不回来,紫兰当天学完了绣活也会顺势把杨怡拉回自家。用过晚饭,有时候杨怡也会宿在傅天湖家,和紫兰挤在一张床上,姑嫂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这般又过了两日,一早用过早饭,傅紫萱仍是叫了清风随自己往敬县去。

自从这武学班开了之后,清风云霁便再也不能一起随傅紫萱出门了,总得留一个人在学院里面。

昨晚她已是列了所需的各色种子,今早就是要上敬县去采购一番的。有些种子还要买回来育苗才能种进地里,比如像西瓜等一些瓜类。而果树苗今天她也准备拉回来种上。都已是在空间里育好了。

对于种果树,其实傅紫萱有些头痛。这时代还没有一些专门的果农,会做一些剪枝、分枝、扦插等等一些技术活,果树也都不如现代那么高产。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匠人,经年的老果农也是有的,只是不好找这方面的人。

她在空间里转了很久,她喜欢吃的一些水果都不太适合敬县的气候,适合种的,时间又长,种下去三五年才结果的,她可没空等,谁知道自己以后在哪里。也许傅天河哪天中了科举,举家搬去别处也说不定。一番辛苦又是为了谁?

所以她才想到要种桃树。那天在县衙见到那么些好看的桃花,她就很是喜欢。而且这敬县也很适合桃树的生长,傅家庄也有些村民家里种桃树的,她家的后院不是也种了一棵吗?

只不过还没听说敬县哪有成片成规模的桃林的。这要是她把桃树种好了,形成了规模,除了能得到不错的进项,搞不好还能成为当地一景呢。那二百亩全种上,规模可是不小。

再说这桃树可是个好东西,当年种下当年就能开花结果,最晚第二年也会结果。而且它生长快,结果早,还很高产,栽培也很容易。再加上桃树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最适合种在荒地那片地方。

再说桃树也极好管理,果树多是两三米的高度,最高的都不超过八米,摘果容易。好处这么多,所以傅紫萱最终决定那二百亩果树区全部种上桃树,她早就想有一片桃花源了。

那一边清风把马套好后,傅紫萱又吩咐王直去荒地叫几辆牛车跟随,并叫了几个荒地的青壮男子跟车。

一行人这才往敬县而去。

傅紫萱先打马到了敬县的院子先行做一些准备。这白日的院子是锁着门的,王婶一家都去了店里忙活,院里没人正好方便她把桃树苗搬出来。

弄好后,略歇了一会,清风也带着他们把牛车赶到了。先领着他们去附近吃过中饭,再转回院子。傅紫萱也不给他们任何提问的时间,让他们帮着把桃树苗搬上车,装好,就让他们紧着回去,还吩咐他们下午就要全部种上。

这些人因为傅紫萱给的工钱高,而且主家又好说话,这来了敬县又不是苦活,还请他们到饭馆吃了一顿好的。现下听了傅紫萱的话,都动作麻利地把果树苗装上车,又让王直领着回傅家庄去了。

那王直都没空去店里看家人一眼。不过他也没遗憾,反正现在他接了家里的采买,隔三差五就能到敬县来采购并见上家人一面,倒是没有那么思念。还是赶紧回去把苗子种上是正经的,耽误了花期影响今年结果倒是得不偿失了。

不过,小姐是在哪里买的这么多桃树苗的?而且每株苗子都这么好?看来今年定是能丰产的。那王直仿佛能看到枝繁叶茂的桃树林里,红通通的桃果挂满枝头的情形……

待众人把果树苗拉走后,傅紫萱和清风又打扫了下,地上好像从来没堆过树苗一样。

就是王直告诉了王婶她们也不要紧,就说今天人家果农在她到了之后才运来的,想必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想头。傅紫萱的马可是比他们的牛车快了不少。

两人关好门,先去找了顾牙人,让他通知上次那两个鱼贬明日送虾苗蟹苗到傅家庄。顾牙人很是客气,还说那两人可是等了好久,还以为她们家不要了呢。又没胆到人家家里问,天天来烦他。他前几天只好使了人到傅家问了,得知人家是要的,量还不小,那两人心才放进了肚里……

辞了顾牙人,两人又到杂物铺子买了各色粮食蔬菜种子。然后又买了一些糕饼点心及家里要用的东西,才转向“有间食肆”。

来光顾的人还是很多,在外面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