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鸿蒙天演诀-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民与贺兰嫣然宠溺的看了看李旭,而后也动起筷子。



    “旭儿啊”李敬民准备乘着这次吃饭的时间好好与这个儿子谈一谈,今天李旭的表现虽然让他恨诧异,但是更多的是欣慰,孩子终于长大了,懂得礼仪规矩。



    其实作为皇帝的李敬民,可没少为这个儿子操心,给儿子请大唐境内最好老师,配备最好的侍卫,还不时的过问李旭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作为皇帝,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真的不多。



    然而一直以来李旭的表现可以用极差两个字来形容,不尊师长,不尊礼仪,完全是率性而为,想起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性格放在平民老百姓家里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李旭生在皇室,更是大唐未来的皇帝。作为一个皇帝,如果事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国家政事岂不成了儿戏,国家还是国家吗?



    李旭闻言停下筷子,正襟危坐道:“父皇有话请讲”说着一副倾耳恭听的样子。



    李敬民满意的点点头,缓缓道:“旭儿,你可知道我大唐为何如此强势,在这天语大陆上也只有大秦能与我大唐比肩?”。



    李旭略一思考道:“那是因为父皇英明,还有朝廷的一众大臣倾心辅佐”。



    “旭儿,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父皇很欣慰,你说的没错,皇帝可以无能但是不能无德。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然而这并不是全部,朝廷大臣在这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大臣个个能够倾心倾力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朝廷着想,那么国家何愁不强盛。所以这就要求皇帝有兼容天下的胸怀,要能够听取不同的政见,尤其是那些反对你的政见,因为这些往往是你没想到的”李敬民娓娓道来,一点一点将他的为帝经验教给李旭。



    一旁洗耳恭听的李旭也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而是认真倾听,是不是还点点头,问几个问题。



    父子俩和谐的交谈让一旁的贺兰嫣然脸色满是微笑,为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而骄傲。



    “父皇,您说要亲贤臣远小人,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谁是小人谁是贤臣呢?”李旭歪着脑袋不解的看着李敬民道。



    李敬民微笑道:“旭儿,这个问题问得好,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在这一问题上迷茫了。在父皇看来,小人往往是那些时常奉承你,顺着你的人,而贤臣往往能够指出你的不足而不是一味的奉承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做到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同情况下小人和贤臣的是不同的,有时候小人也会成为你的臂助,所以做好自己就够了”。



    “哦”李旭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沉思起来。



    看着谈的差不多的两人,贺兰嫣然眉头微颦道:“皇上,您都说了这是家宴,你们俩还谈什么军国大事,真是的”。



    李敬民哈哈大笑道:“皇后说的对,家宴,这是家宴,是朕多嘴了,哈哈”说到最后再次大笑。



    今天他真的很高兴,还能有什么能比儿子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而高兴的。每一对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皇帝也不例外,只不过皇帝的这种心思比一般人淡一些罢了,毕竟自己已经为儿女们创下了大片基业,即使不成龙也没有关系。



    饭桌上满是欢乐声,这一刻他们都是普通人。



    看书辋小说首发本书
第一百七十九章 御驾亲征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一众大唐国重臣都夸奖太子长大了,懂事了,只把李敬民乐的眉开眼笑,自己的儿子终于开窍了。于是当即下令让太子参政,早一步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李旭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每天随着李敬民上朝下朝,慢慢的也有了那么一丝威严,一举一动都有李敬民的样子。



    敬民殿,皇帝李敬民批阅奏折的地方,李敬民作为一个有为明君,每天都要花费六七个小时批阅奏折,看的很是仔细,以确保对每一份奏折都看懂看透。



    这一日下午时分,李敬民仍旧埋头在奏折中。



    “皇上,魏统领正在殿外侯着”这时大内总管也就是李敬民的贴身太监陈晨悄悄走进来轻声道。



    李敬民一愣而后道:“快让他进来”。



    陈晨尖细的声音高声道:“皇上有旨,宣魏统领觐见!”。



    不多时一个身穿便服的中年英武汉子大步走进来跪拜道:“臣魏忠义参加皇上!”。



    “爱卿平身,不知道我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李敬民头也不抬道。



    魏忠义躬身道:“皇上让臣查探此事,臣不敢怠慢,于是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暗中监视东宫,然而太子的一切表现都中规中矩,并没*无*错*小说 M。qulEDu。cOM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也没有与什么人见过面。所以臣认为这不是出路,于是暗中调查了太子有如此大变之前的事情,发现有一次太子与他那四个小弟外出安阳城踏青发生了意外”。



    “什么意外?”李敬民起身大急道,身子都有些颤抖。



    魏忠义看了看四周欲言又止。



    李敬民恍然对着陈晨道:“毅德,你出去吩咐,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三丈之内,违者杀无赦!”。



    陈晨急匆匆大大跑出去吩咐去了,同时敬民殿的门也被关上了。



    “爱卿,现在可以说了吧”李敬民脸色凝重的道。



    魏忠义一脸正色道:“皇上,那次外出太子认识了一个神秘女子,并且随着这个女子单独离开过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太子完好无损的出现在几人面前,而那个女子却不见了”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一脸阴沉的李敬民。



    李敬民脸色不断变化,到最后归于平静,盯着魏忠义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魏忠义一字一顿的道:“臣怀疑这个太子是假的,已经被人调包了”。



    “大胆!魏忠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李敬民厉喝道。



    “皇上,这由不得臣这么想,太子的前后变化太大了,您也知道以前的太子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太子又是什么样的,您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能够使得太子性情大变,而且这个原因还是我们查不到的”魏忠义据理力争道,并没有因为李敬民的怒意而惧怕。



    李敬民直视着魏忠义,两人就这么盯着对方,许久后李敬民深叹一口气道:“你退下吧”。



    魏忠义也知道这个消息对皇帝的打击有多大,于是缓缓的退出了敬民殿,还是让皇上好好想想吧。



    “难道真的是假的?”殿内的李敬民喃喃自语道,眼神有些恍惚。



    原本以为儿子真的长大了,可以继承自己的基业,没想到查来查去最后竟然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如果真的是假的,那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样了?自己真的不敢想象。



    李敬民也无心继续批阅奏折了,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大步离开敬民殿向着东宫的方向而去。



    东宫,太子居所,李旭一脸愁容的坐在桌子旁,喃喃道:“那个女人到底是什么人,我为什么会无故昏迷,她说我是什么转世,真是奇怪,而且我好像多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太子殿下,皇上来了”这时宫女来报道。



    李旭一愣而后急忙来到外殿,看到李敬民大步流星而来,跪拜道:“儿臣参加父皇”。



    李敬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起身,而是围着他直直的审视着他。



    不明所以的李旭也不敢起身,就这么乖乖的跪着不言不语。



    许久后李敬民缓缓道:“平身吧”。



    “谢父皇”李旭慢慢的起身,弓着身子看着李敬民。



    “旭儿啊,你为什么不和父皇说你曾经遇到过一个神秘的女子啊”李敬民不紧不慢的道。



    他这么一说不要紧,李旭倒是惊恐道:“父皇,不是儿臣不说,实在是这件事很匪夷所思,儿臣不晓得怎么说?”。



    “哦?”李敬民的眉头不着痕迹的一皱,而后好奇的看着他。



    李旭此时也不敢隐瞒,而是一五一十的将他与那神秘女子见面时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那次那个神秘女子和他说了一些奇怪的话,这些话让他很迷茫,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一旁的李敬民听的也是直皱眉头,什么神神鬼鬼的,转世之身,让他这个皇帝很不感冒,大怒道:“一派胡言!什么转世,什么神鬼,只不过是你自己编造的谎言罢了,你太令朕失望了!”说完甩袖而走。



    东宫的李旭此时也知道自己据实回答为什么惹得父皇如此生气,这些事情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更不要说堂堂的大唐国皇帝了。



    虽然天语大陆上流传着神鬼的传说,但是谁也没见过,慢慢的对这些传说也不再关注,如今突然被李旭提起,李敬民能相信才怪。



    回到敬民殿的李敬民还是有些怒意,这一刻他真的被李旭气到了,鬼神,转世,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可笑。



    “哼!我不管你有什么阴谋,只要你敢坏我大唐根基,那就别怪朕不客气!”李敬民厉声道,眼里满是杀气。



    虽然这件事让李敬民很不爽,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以这个原因就对太子下手吧,于是只是吩咐魏忠义继续密切监视东宫的一举一动。



    半个月后的一天早朝,李敬民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大唐众臣,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这些都是大唐的脊梁啊,是他的左膀右臂。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内总管陈晨尖声道。



    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大亮出列道:“臣有本奏”。



    李敬民神色一动,缓缓道:“张爱卿请讲”。



    张大亮清清嗓子道:“皇上,大周与大魏的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大周一反常态的强势,如今已经占领了大魏的三个郡,在大将军田忠和苏镇的率领下,大周军队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哦?这朱仲恺也有一套嘛”李敬民眉头微皱道。



    “皇上,这大周现在是越来越强势,而且隐隐有成为第三强国的趋势,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恐怕会威胁到我们大唐”尚书右仆射吴俭出列道。



    尚书左仆射许敬忠则微微一笑道:“吴大人,应该说大周现在已经威胁到我大唐了,一直以来朱仲恺野心勃勃,想要与我大唐和大秦三足鼎立,而且大魏的虎敬忠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如果不是他盲目发动战争,也不会面临大周的反扑”。



    “诸位爱卿还是听听张爱卿接下来的话吧”李敬民看着几位重臣一个劲得数落大周与大魏得过错,而张大亮却在那干瞪眼,于是出色打断道。



    许敬忠和吴俭看了看张大亮,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不再说话。



    张大亮接着道:“皇上,我刚才说的只是小事,接下来才是大事,大秦与大周已经结为联盟,共同出兵六十万进攻我大唐安西,溯源两郡,如今两郡情况已经岌岌可危”。



    “什么?”李敬民大惊道,大唐的一众臣子也愣住了,这可是惊天消息。



    “皇上,这是昨日兵部接到的安西郡守薛彻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张大亮说着拿出一个奏折交给陈晨,陈晨接过来恭敬的递给李敬民。



    李敬民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而后大怒道:“好一个大周,真当朕这大唐好欺负的,大秦进攻也就罢了,他朱仲恺竟然也参和进来”。



    “皇上,臣请战!”一个武将威风凛凛的请命道。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不多时已经有不下十个武将请战。



    龙椅上的李敬民并没有立即应许,而是眼神一动道:“诸位将军不必着急,朕决定率军五十五万御驾亲征!”。



    “皇上,不可!你可是大唐皇帝,怎么能冒此凶险呢?”



    “就是啊,皇上,这可不是小事,您一旦出征谁来处理国事?”



    “请皇上三思”



    一众文臣急忙阻止道,皇帝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小事,一旦有什么意外,这可是动摇国之根基的大事,万不可儿戏。



    李敬民眉头一皱道:“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用再劝,三日后朕将御驾亲征,这三天里整军备战,一应辎重粮草尽快抽调,在朕御驾亲征期间,由太子监国”。



    看到决意如此的李敬民,众臣也不再劝解,虽然李敬民是一个亲民爱民,能够听取各种意见的皇帝,但是不等于他没有脾气,如今李敬民已经下了决定,谁要是再劝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三日后,安阳城外大校场,五十五万大唐军队集结完毕,李敬民一身戎装,手持长剑。



    “大唐的将士们,如今大秦联合大周侵我国土,欺我良民,这是对我大唐的挑衅,所以朕决意御驾亲征,我让他们知道我大唐是不可侵犯的!”李敬民朗声道。



    “大唐万岁!皇上万岁!”五十五万大军齐齐大喊道。



    许久后李敬民再次道:“朕命令,大军开拔!目标安西,溯源两郡”。大军缓缓而动,李敬民来到一众大臣面前,亲切的拍了拍李旭的肩膀微笑道:“旭儿,大唐就交给你了,好好干,父皇看好你,还有不要忘了,有时间多陪陪你母后”。



    李旭重重点点头,有些哽咽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父皇在外要保重龙体”。



    李敬民点点头而后不着痕迹的扫了吴俭和许敬忠一眼,最后转身上马随大军离开了。



    吴俭和许敬忠对视一眼,看了看李旭又看着李敬民远去的背影凝重的点点头。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罓
第一百八十章 登基
    大周与大秦六十万联军入侵大唐,这在整个天语大陆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大型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达一百多万,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天语大陆的人心。



    大唐与大秦本来就是天语大陆公认的最强大的国家,两个国家相互制衡,而又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



    两位大佬级国家也不希望有其他国家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一直以来,天语大陆的其他五个国家,都处于他们的制约之中。在两位大佬的心中有这样的想法:你们之间可以随便打,但是不要太过分,不能灭掉其他的国家,更不能挑衅我们。



    然而如今随着大秦与大周的结盟,这种潜意识里的约束没有了,大秦与大唐的微妙平衡也被打破,天语大陆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天语大陆上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一旦交战双方有一方彻底溃败,那么天语大陆恐怕会陷入巨大的动乱之中,而到最后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整个天语大陆归于一统,由一个巨大的帝国统治着。



    大唐国安阳城,随着李敬民御驾亲征,大唐国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运转了起来,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前线。对于这场大战,上至太子重臣,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都是群情激奋,恨不得冲往前线杀敌报国。



    (无—错)小说M。quLEDu。 COM大秦与大周的侵略战彻底激发了大唐国众人的爱国之心,保家卫国这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一时间大唐国各个驻军营地前往申请加入军队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而且这种趋势越演越烈。



    大唐国的常备军大约有一百二十万,然而这一百二十万大军面对幅员辽阔的大唐全境还是很不足的。大唐全境拥有人口两千多万,如此泱泱大国何愁没有后背军力。



    而作为能与大唐相比肩的大秦,人口也有一千八百多万,常备军大约一百多万,但是大秦盛好武将之风,凡大秦将士无一不是勇猛之人,这也奠定了大秦强国的基础。



    面对这些勇猛的大秦将士,饶是大唐实力不俗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而这次六十万攻唐联军中大秦大军只占一半,所以李敬民只抽掉了大唐五十五万大军与之对抗,剩下的军队还要常驻边境,防止其他国家乘虚而入。



    安阳城皇宫,自李敬民出征之后李旭就负责起了监国的重任,一些后勤以及普通的国事都由他来处理,当然一些重大的军国大事还是需要送到前线交由李敬民批阅。



    “太子殿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唐青年想要参军,您看我们该怎么办啊?”大唐两位丞相前来拜见李旭,向他汇报了这个问题。



    李旭冷静思考片刻后道:“这些青年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他们有这样的报国之心我们也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如果任由他们这样继续闹下去,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动乱。既然他们有如此爱国之心,我觉得我们可以将他们编为一个巡查军,负责大唐的治安,这也是在为大唐做贡献,而且告诉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让他们上前线杀敌,不知两位阁老觉得怎样?”。



    吴俭和许敬忠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震惊,没想到李旭竟然能说出如此一番话,他的这番话与李敬民的批复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如果不是知道李旭不可能事先知道李敬民对此已经做出了批复,他们还怀疑这父子俩是不是串通好了玩他们俩呢。



    “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实是我大唐之福”吴俭微微一笑道。



    许敬忠也微微点头,毫不吝啬赞赏之言。



    李旭被赞的也有些不好意思,摆手道:“两位阁老谬赞了,旭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罢了,谈不上什么聪慧”。



    吴俭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