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遗远远望见一位少女现身军阵,仔细一瞧,正是爱女袁芙,当即打马出阵。那边袁芙见到父亲,与杨大将、典韦一同步行上前。到了近处,袁芙见父亲面容憔悴,幸得身体康健,心事放下大半,喊了一声父亲,拜了下去,忍不住热泪直流。
袁遗扶起袁芙打量一番,见无异状,忍不住老泪纵横,道:“芙儿受苦了,以后无论遇到何事,为父再也不会让芙儿涉险。”
杨大将待两人情绪平伏,走到袁遗近前,轻声道:“齐侯在车驾内相候。”
袁遗一怔,半天没回过神来,道:“齐侯怎会涉险来此?”
杨大将笑道:“齐侯亲自前来求亲。”
袁遗看着袁芙脸上羞意,心中忽然明悟,叹道:“大将军想是为了芙儿修改杀袁令,今不避刀斧而来,诚意委实令人感动。”
说完,袁遗下令亲兵原地等候,跟随袁芙三人步行去见姜述。姜述远远望见袁遗亲至,下了车驾上前迎接。袁遗行到近前,行下大礼道:“多谢齐侯仁慈,赦免族人死罪。”
姜述扶起袁遗,道:“且莫行礼,还有一事请你应允。我与芙儿两情相悦,此次特来求婚。”
袁遗笑道:“齐侯人中龙凤,正是求之不得,自无不允之理。”
姜述当即行了翁婿之礼。袁遗敢于独身前来,便已存了投降之心,如今与姜述联姻,心中顾虑早无,道:“我只有芙儿一女,芙儿跟了齐侯,我断无再与齐侯做对的道理,今以汝南全境献降,请齐侯收留。”
姜述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安排文武官员前来交接。回京后求太皇太后旨意,先行订下婚约。岳父年纪已大,不宜久居地方,可以入朝为官,便于芙儿就近照顾。”
袁芙与姜述婚约随即公布天下,除了袁术本支,其余袁家族人顿时放下心来。袁遗举境投降,姜述没费多大气力全夺豫州之地,又收得李通这员大将。
消息传到袁术耳中,袁术气得暴跳如雷,豫州三路主力全部覆灭,南阳顿时孤立无援。袁术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道:“如今我等只余南阳一郡,姜述部下近二十万大军压境,我军兵力只有八万余,而且士气低落,诸位有何妙计?”
众人皆默然不语,袁胤道:“敌兵势大,我等若分兵据守,敌兵聚兵一一破之,万难保全,不若撤兵固守宛城。宛城城墙宽厚坚固,城中粮草颇丰,固守不战,足可支撑年余。”
袁术闭上眼睛,良久方言:“困守孤城,若无外援相助,乃取败之举。”
袁胤道:“姜述统兵攻我袁氏,众诸侯不敢动作者,担心受袁家拖累,而致惹火上身。而今战事胜败之势已明,我军若是败灭,众诸侯更觉唇亡齿寒。使其援救南阳,众诸侯不敢为之,但是避开袁氏,行围魏救赵之事,攻打姜述辖区,逼其回军自保,南阳或可保全。”
袁术双眉顿时舒展,道:“如今之计,看来只能聚兵固守南阳一途。胤儿挑选使者说降众诸侯。”
袁胤忙道:“万万不可,若我军派出使者,众诸侯担心姜述迁怒,必不敢出兵。并不需派遣使者,自会有人串连起兵。”
袁术思索一回,道:“既然如此,胤儿即书军令,命诸军押解驻地粮草辎重火速返回南阳。”
十余日,俞涉、张勋诸军弃了各县,皆到宛城聚齐。袁术点将,计有大将俞涉、荀正、张勋、雷薄、陈芬、李丰、梁刚、陈纪、金尚、乐就共十员上将,兵马八万五千余,皆南阳精兵,衣甲鲜明,兵戈齐备。袁术见诸军军容整齐,内心稍安。
袁术未等到众诸侯起兵的消息,却等来了姜述数路大军。未有几日,吕布、关羽、何苗、太史慈、马超、阎行、公孙瓒等将各领兵马赶到,扎好大营,静待姜述赶来坐镇指挥。
第一卷姜述篇第226章阵斩袁术
姜述迁乐进兼任豫州兵曹,统兵赶到汝南受降,收编袁遗部下。闻听各路大军皆集南阳,典韦、高顺诸将卫护姜述,疾奔宛城而去。此时袁术收缩防守,沿途并无阻拦,行军数日到达宛城大营。
姜述担心夜长梦多,当天召集众将议事,商定攻打宛城方案。因为火药提前出现,宽厚坚固的城墙已经失去意义,因此不须考虑强攻问题,只须认真研究部署各将任务即可。
入夜,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宛城东城墙塌了十余丈,城上守军损失惨重。正在宛城守军目瞪口呆之时,随着嘹亮的号角声,何苗引领部下首先杀入城中。
已经没有退路的袁术,统领亲兵亲自压上前去,嘶吼着下达各种军令。袁术嫡系南阳精兵,还未从剧烈的轰鸣声中反应过来,便在袁家子弟呼喝之下,在倒塌的城墙后面排起军阵。
袁胤、张勋、俞涉、李丰奉令统领五百亲兵,带着袁家最为核心的绝密力量,护送袁耀等袁术近支年轻子弟,从西城门悄然出城。汉军主力正在东城与袁术主力搏杀,西城并未埋伏兵马,袁胤一行得以顺利逃出。
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与袁家不共戴天的何苗统兵恶狠狠的扑了上来。激烈的碰撞之后,吼杀声直冲云霄。袁术部下拼命押住阵角,保护这最后的立足之地。而何苗部下,则要报仇雪恨,夺下宛城,族灭袁家。
两军主将从一开始,都用尽全力。在激战当中,袁术、何苗皆奋不顾身,亲自上阵,挥舞着手中武器,取走对方兵将生命。何苗的精制长刀,已经出现了无数缺口;而袁术手中大刀,也已经换了三把。双方主将都已赤膊上阵,两人皆有意接近,很快便狠狠厮杀在一起。
金甲绣袍,横刀跨马,被仇恨折磨数年的何苗气势无匹。
“杀。”袁术毫无预兆的爆吼一声,持刀杀了过去。
何苗是沙场宿将,比袁术的实战经验不知高了多少,面对已经拼上性命的袁术,何苗并没有逞强。杀红了眼睛的袁术,方才获得了不少实战经验,但是对阵何苗这般正宗老将,却是略显稚嫩。
十余回合之后,袁术浑身上下沾染鲜血,大刀刀面上满是血迹,双眼更是充满血丝,仿佛一头残忍的饿狼,要择人而噬,目光充满了血腥,身上更是散发着狂暴气息。
没有退路的袁术,如今已经神志不清,只知道杀人,杀掉眼前这个金甲绣袍的敌人。袁术见到何苗眼中仇恨的目光,狂暴之余恢复一丝灵识,老上司何进的头颅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虽然隔了数年时间,袁术仍然清晰记得何进双眼里的愤怒,他不由有些恐惧,这种恐惧让他的意识逐渐清醒过来。
何苗明显感觉到袁术战意已泄,仰天大笑一声,大刀疾挥,双脚猛地用力,胯下战马犹如闪电一般冲向袁术。面对袁术这个不死不休的仇人,何苗信心爆满,他相信今日大仇必将得报。
“哒哒哒。”马蹄声疾响,被动应战的袁术也急催马力上前。双方主将的激烈交战,立即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骠骑将军,杀了他!杀了他!”何苗亲兵叫喊道。
“二哥,诛杀袁术,为大哥报仇!”何苗族弟何笔大声呼喊道。
望着已经受伤的袁术,何苗亲兵暂时跳出了战圈,为自家将军助威。此刻,袁术的性命已经岌岌可危。
袁家败了,兵败如山倒,被姜述部下精兵,追到了最后一个据点。宛城丢失,则意味着袁术败亡,这是袁术在世上最后一点地盘。这是大势所趋,而这一切皆是齐侯姜述缔造的传奇。
这种大趋势,袁氏家主袁术已经无力阻止,难以抵挡,现在袁家子弟能够寄托的,就是奇迹发生。然而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姜述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已经将朝廷建成了一座难以攀越的高山。
在这狭窄的战场上,两位主将迅速接近。疾驰之下,风声在耳边呼啸,吹得人眼睛模糊,两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全神贯注准备给对手致命一击。
“杀。”两人迎面相撞,几乎在同时,挥刀劈向对方。双方大刀划出两道美丽的弧线,破空之时发出凄厉的声间。
在这一瞬间,何苗是速度的王者,眼前就要得手,而袁术却在此时变得心虚,没有选择进攻,而是选择了格挡。双方已是不死不休,皆使出浑身解数,数十回合很快过去,在绝对劣势下,袁术爆发出强烈的求生**,竟然神奇地抵挡到了现在。
“啊!”落入下风的袁术心中不甘,这种绝望让他仰天大吼一声。继而,袁术的眼中精芒一闪而逝,他挥出手中的大刀,迅疾地劈向何苗。
这一刀集中了此刻袁术所有的希望,这一刀是袁术认为最完美的一刀。但是何苗却避过去了,尽管过程险而又险。
袁术很是失望,在一瞬间,他突然如泄了气的皮球。
“杀。”就在这一瞬间,何苗爆吼一声,手中大刀猛然挥出。袁术早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只能恐惧地睁大双眼,眼睁睁地看着一抹寒光掠过,只听“扑哧”一声,鲜血狂飙,犹如喷泉,袁术头颅滚落在地上。
关羽、马超等人统兵逼住袁术部将,就是要让何苗完成手刃袁术的愿望。袁术的死使宛城守军彻底失去了挣扎的勇气,在姜述部下精兵的高吼下,犹如脆弱不堪的稻草一般,士气轰然倒塌。无比的恐惧让宛城守军不断后退,而汉军士兵却热血奔腾,他们不断冲击,杀的畅快淋漓,气势摧枯拉朽。
“大哥,我终于给您报仇了。”金甲绣袍的何苗,持刀立马,仰天大吼。
“放下兵刃者,不杀!”姜述部下士兵渴望战功,但是对这群失去意志的军队,姜述没有给他们机会。因为,都是汉人。
“放下兵刃者,不杀!”随着传令兵传下军令,姜述部下精兵一齐大吼道。
一阵兵刃落地的声音响起,大部分宛城守军丢下了兵刃,跪在地上等待纳降。
“控制降兵,占据城墙。”在城墙外指挥作战的姜述再次下达军令。关羽等将引领兵马向前逼近,马超统兵开始占领城墙,担任前锋的何苗部下开始受降。
一队队降兵排成整齐的队伍,被押解到城外大营。这就是战争真正的写照:胜者为王,意气风发;败者为寇,垂头丧气。
袁氏子弟自知必死,一齐退向袁术府第固守。然而数百兵将如何能是对手?在汉军犀利的攻击下,袁府很快沦陷,袁氏子弟在刀光剑影中不断倒下。
取得大胜之后,各部兵马一齐高呼胜利,整个城池都震动起来。短暂的庆祝之后,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安抚百姓。宛城之战至此华丽落幕,袁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报,未寻到袁耀下落。”
“报,未寻到袁胤尸首。”
“报,张勋、俞涉、李丰失踪,荀正、雷薄、陈芬、梁刚、陈纪、金尚、乐就等将投降。”
姜述坐在大帐,不断有消息报来,取得大胜固然心喜,但是袁胤等人不死,始终不能让人安心。姜述谓左右道:“传令全境,通缉袁耀、袁胤、张勋、俞涉、李丰,再令刀锋营立即行动,追捕以上五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又对齐隶道:“命令神鸟、情报司,打探袁家漏网之鱼下落。按照袁九供述,袁家八大杀手个个身手非凡,此时应该与袁家子弟同行,发现袁家子弟以后不要轻举妄动。”
坐骑在山岗上喷着响鼻停了下来,袁胤环视四周,已经逃出五十里,追兵还未赶来,他似乎听到一个声音呐喊:“快逃!还来得及!”袁胤牙齿格格锉动,钝音又引起他撕心裂肺的回忆。袁家完了,袁胤思及此处,破碎的心似向无底深渊坠落,被凄厉的朔风吹向广阔的天地。
呼呼掠过的劲风,转眼间吹干了袁胤脸上的热泪,天空高处正有一行大雁南归。袁术亲自上阵之前,让张勋、李丰、俞涉三将统领亲卫五百,还有八名绝顶杀手,保护袁胤、袁耀等十余袁家子弟西逃。
这苍茫天地间,袁绍死了、袁遗降了、袁术也已经失去活命的机会,袁耀年纪还小,袁胤要负担恢复袁家的重任。袁胤招呼众人启行,趴伏在马背上失魂落魄,尽管对战争结果早有准备,但真的来临之时,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其实,袁家原本可以不与姜述为敌,为何要惹下这般强横的对手?
第一卷姜述篇第227章银行开业
“加速前进,从前面官道拐向小路疾行。”袁胤果断下达命令,沉重的责任让他更加坚定。
京城再次迎来万众瞩目的大典,银行正式宣告成立,银行司同时挂牌。银行总行地址在胡家楼与玄武门之间,原为一位致仕官员的私邸,糜贞让人费了不少气力改造,看起来富丽堂皇,布局十分合理。房子内外张灯结彩,文武众臣皆站在大门两侧,静候姜述前来剪彩。
大汉币样品贴在大门两侧的公示栏上,前来参加剪彩的文武百官感觉十分稀奇,印刷如此精美的大汉币,本身价值也会高得离谱,谁会舍得拿出来花?许多人用银钱当场置换了一些,准备拿回家仔细欣赏。
这就是姜述想要达到的效果,要让文武百官、商贾地主首先感觉纸币物有所值,会在社会上很快形成舆论,百姓接受过程便会缩短,对于纸币的普及意义重大。
热闹的剪彩结束,糜贞邀请文武百官入内参观。对于新生事物,人人都会感到好奇,按照职秩分出先后,排成长长的两队开始参观。银行早已做好准备,每到一处,皆有一位伶牙俐齿、身着统一服装的少年讲解。
办公场所虽然布局别致,但并未引起诸人的兴趣,转到中间防守森严的内堂,大家的兴趣终于提了起来,内堂大门上正中央处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金库”。
众人进入内堂大门,顿时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室内用真金白银堆叠成了金山银海,金山上还有各色珊瑚、琥珀点缀其上,而银海之上用奇珍摆成一个大大的宝船。珠光宝气晃得众人眼花缭乱,盯着这巍巍奇观不愿移目。
“这是发行大汉币的准备金,价值八千万金。”姜述指着金山银海道。
“准备金?”“什么意思?”众人听到这个新鲜名词,纷纷出言询问。
“准备金就是指银行发行大汉币的保证金,确保百姓持大汉币换兑之时,有足够金银予以兑换……”姜述不厌其烦地为众人仔细讲解。
众人听明白了,文武百官大都有自己的产业,对于银票已不陌生,大汉币就是无记名小额银票,这保证金就是小额银票等值的金银。有心人将金山银海的体积做了一些估测,价值与银行宣传的八千万本金应当相符。
“百姓能进来参观吗?”韩遂问道。
“每月朔日集中开放一天。”姜述道。
姜述知晓韩遂的心思,韩遂人称九曲黄河,是个异常精细的家伙,其询问的意思是想让内行人进来估值,若是价值相符,才会下决心兑换大汉币。众臣有许多人存着同样的心理,闻言顿时放下心来,对银行充满信心。
剪彩之后金库连续开放三天,百姓参观完后,很快兑换出许多大汉币。部分百姓开始试探性存款,前面存上,隔了数天再取出来,看看银行是否真的付息。借贷的人倒是很多,但是因为存款数额不大,放贷数量并不多。
任何事情发展都有一个过渡期,经过一番试探,一个月后业务量大增,大汉币兑换五百余万金,存款高达八百余万金。随着存款额度加大,发放贷款数量也开始增加。虽然不足两月,巨大的存贷息差已让银行收支平衡。糜竺在朝会上将实情一一禀报,然后用仰慕的眼神看着姜述。
这仅是姜述实施金融体系的初始想法,若是全部实施下去,银行会庞大到何种程度?货币流通加大必然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国家百姓会富裕到何种程度?
陈郡随之汇报了财税情况,随着夏粮丰收,中央财政盈余四百余万金、粮食储备达五百余万斛。大殿里鸦雀无声。文武诸臣在这数年里,见证了诸多奇迹的发生,虽然还未统一,就目前辖区来讲,已经算是国泰民安。黄巾之乱造成的伤害,连续数年又多灾多难,对外持续用兵,居然还能创造这种奇迹。
实际上除了国库,内库收入更加丰厚。灵帝宝库的价值达上千万金,加上内库原存的数百万金,何后皆交给了姜述,让他派人执掌管理。内库现在究竟有多少钱,一般大臣并不知道,内库的钱帛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国库,随着投资股本的升值和逐年上升的分红,加上拍卖部分皇庄区域内的矿藏所得,内库的财富数年后将达到令人不敢相信的数字。
目前朝廷皆掌控在姜述手中,臣权下降,君权同样下降,随之上升的是相权。姜述身兼丞相、大将军两职,在军政事务上有绝对的发言权,垂帘听政的何后、马后,实际上只是摆在朝堂上的傀儡。因此外界只言齐侯而不称朝廷,士兵只知大将军而不知皇帝。
按理说,姜述已经具备了改朝换代的实力,但是有意义吗?文武重臣皆为姜述心腹,两后又是姜述的秘密"qingren",维持现状就是维持大义,“挟大义以令诸侯”,姜述玩得比曹操高明得多。
规制随着时间的延续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人人喊打的贪腐问题解决得很好,虽然还未达到官员百分之百清廉,但是已经超出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在反腐问题上,姜述先是连续数次修改法律条文,让制度去约束官员,加强监管监察力度,比以往让道德约束官员有效得多。又大幅度提升官员薪金,行********之举,严厉的惩罚、丰厚的薪水、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上国学道德的约束,将防止贪腐的措施制度化,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贪腐生存的土壤。
姜述现在所做的是从人制转为法制,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现在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转化官员传承无数年的思维模式需要时间。
思维模式若不改变,贪腐问题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姜述明白水清则无鱼的道理,擦边球可以打,但是不能触犯原则,这个原则便是不能坑民害民,也不能从国家身上割肉。
解决贪腐问题光靠严惩是不行的,朱元璋上台以后,严惩贪官污吏,不仅杀贪官,还要剥皮实草,数百名数千名的杀,但是依旧不能解决贪腐问题。因此解决之道只能尝试改变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配合道德规范约束,才可能减少贪腐行为的发生。
姜述回到京城,对参战官兵依功封赏,除了金钱爵位,还加发了一份礼物,每人一床棉被。棉被数年前属于高端消费品,只有宫中和达官贵人买得起,近年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各地织坊加工量大幅提高。各地织坊多用棉被为贡品,宫中库房堆得满满的。棉被可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