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计,想让家族添男增丁,因此纵容有加。如今姜儿、婵儿皆已添丁,公主、宁儿亦有身孕,母亲已是大慰心怀。你今日又与孙家婚约,府中还有卞玉、伏寿、冯玉儿、郭氏姐妹,又有外府吴苋,长此以往,声名尽丧。往日母亲纵容,亦有错处,今日当着诸妻之面,你要解释明白。”

姜述闻言,知晓必是公主动怒,召集诸妻来求周氏做主,道:“母亲责怪得是,儿知错了。”又对诸妻道:“诸妻贤德,为夫近日行事孟浪,请诸妻见谅。”

周氏其实不怪姜述,近期姜述寻来的女子,个个貌美如花,行止大方,暗自称赞姜述眼光,但今日公主聚齐诸妻,前来兴师问罪,不好置之不理。如今见姜述低头认错,心中又有些不忍,道:“既是知错,往后行事沉稳些,莫让妻妾伤心才是。”

姜述硬着头皮说道:“诸妻贤德,确为姜家之福。儿向得神授,近日所寻诸女,乃儿命中妻妾,还有未曾寻到者。”

这下不仅周氏,诸妻也忘了问罪之意,兴起好奇之心,周氏道:“确有此事?”

姜述见诸妻皆竖耳倾听,心中暗自得意,道:“新近婚约诸女,除香儿旧识,郭氏姐妹、吴苋、冯玉儿、伏寿诸女皆不相识,诸女除冯玉儿有艳名,诸女皆不名于世,若非神授,儿如何会派人逐一请来府中?”

诸妻闻言,怪责之心大减,又听姜述道:“姜儿之妹甄宓,亦是儿命中之妻,只是宓儿年纪还小,又碍着姜儿面子,因此从未提起。小沛甘氏、江东乔氏姐妹,还有数位蛮夷女子,皆与儿有宿命之缘。儿宿命妻妾,大星十二人,小星二十四人,数量确实多了些,既然母亲有命,儿不娶便是。”

周氏向来相信宿命,闻言止之道:“既是宿命,进门倒也无妨,只要别纳他人便好。”说完,周氏转头看向公主,道:“公主以为如何?”

公主环视诸女,见诸女早没了兴师问罪的斗志,道:“既是夫君宿命,媳妇自然不会逆天而行。”

化解了一场危机,姜述不由如释重负,又闻周氏道:“既有宿命,合该早娶进门来。”

姜述道:“国家大丧,周年未至,不能兴婚嫁之事。想待年后,一并迎娶。”

甄姜道:“宓儿年纪尚小,不若先娶进府中,年长后再合房。”

姜述心花怒放,道:“贤妻之言甚是。”

公主道:“冯玉儿、伏寿儿皆属京城人家,未嫁前在府中安置有些不妥。”

姜述道:“两女虽属大户,但是形势混乱,若是出了意外,平白添些恶心。”

诸妻闻言不由大乐,房中气氛顿时显得怡和。忽有护卫来报,道:“太皇太后召见主公。”

姜述拜别周氏,跟随内侍入宫,入宫后未到何后寝宫,却被引到马后居处。进了宫室,只见室外不少宫女内侍静立伺候,室内正在忙乱,心中恍然大悟,应是马凝产期到了。

太后生产,虽是自己亲子,姜述却不能入房探视。何后听说姜述到来,召到偏房相见,让左右出去,道:“凝儿今日生产,若为男子,甚是难为。”

姜述明白何后之意,欲使马凝子代替中儿,思忖一下道:“中儿虽然登基,但是年纪幼小,从未上朝,诸臣皆不识。若是马凝产下儿子,年纪相差不大,我将中儿抱回府中便是,无何难为之处。”

第一卷姜述篇第126章李儒华雄

何后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倒也可行。”

室外人多,姜述避嫌,欲要出门。何后急止,脸色一红,道:“还有一件麻烦事。”

姜述望向何后,见她脸色娇羞,欲言又止,猜不出何事,道:“只管道来。”

何后道:“我近日有娩娠之象,想必亦有了身孕。”

姜述闻言大惊,心道此事却不好处置。马凝有孕,众人皆以为是刘辩的遗腹子,再与荀攸、黄忠等解释抱宗室子私养,还可掩饰过去。灵帝死去数年,何后又临朝听政,如何可以掩饰?

姜述闻听此般消息,不免为自己种马之举自得,思及深处,却又忧心忡忡。见何后表情郁闷,上前轻抱住她,轻声道:“也不须忧郁,待掩饰不住时托病不出,生产时让左丰安排心腹伺候,生产之后托言抱养宗室子便是。”

等到晚上,马凝产下一子,何后抱到外堂,让姜述来看。姜述见此子哭声洪亮,身体健康,眉目像极马凝,心事放下大半。又进屋去看马凝,见她产后脸色苍白,但是喜意盈于眉间,上前握着她的玉手,轻声抚慰几句。

回府来到书房,郭旭说祖母皇太后日间派人来请,姜述又去后堂拜见董太后。董太后自从何后进京,搬到姜府居住,又与姜述合谋消了何后恨意,姜家巨富,日常供给反比宫中还要丰富,小情郎间或过来耕耘一番,却是逍遥自得。听侍女说姜述来到,董太后忙到门口来迎,入室坐下,屏下左右,道:“有件事不好启齿,但事关重大,又不得不提前商议。”

姜述道:“此间又无别人,有何不好启齿?”

董太后期期艾艾,道:“今朝呕吐,我自懂些脉象,应是有孕在身。”

公主怀孕数月,今夜马凝刚刚产子,日间得知何后怀了身子,夜间又闻董太后有孕,这祖孙三代四女相继怀孕,这种马做得实在太牛逼了些。公主怀孕属于正常,马凝怀孕可以掩饰,何后生产就要费好多手脚,董太后如何掩饰?若是此事不慎传将出去,就成了天大的笑话,想到这里,姜述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何后在宫中居住,内外皆姜述心腹,遮掩倒是可行。董太后居于姜府,又不能让公主等妻室知晓,如何掩饰过去?姜述抚慰董太后几句,让她宽心养胎,回去苦想办法。

次日早朝过后,何后与姜述议完政务,姜述道:“上次为你解恨,坏了董太后名节,昨日闻知怀了身孕,甚是难以料理。”

何后娇笑一阵,道:“土地荒芜了许久,没想到却肥得冒油,老蚌怀子却是奇事一桩。待会我去探望一番,看看这皇家婆婆如今何等表情。”

姜述正色道:“董氏未怀子之前,无论你如何欺辱,我自不会去管。她这般年纪,生产十分危险,需要好好养胎,已是怀了我的孩子,不可再欺辱她。”

何后见姜述较真,止住话头,细思此事甚难处置,又不能对万年主公明言,想了半晌,道:“莫若接进宫来安置。”

姜述观察何后眼色,见其无加害董太后之意,道:“此法尚可,只须你不加害,此事尚可遮掩。”

何后偎在姜述怀中,道:“想想我们也是可怜,皆坏在你这冤家手上,来往偷偷摸摸,生产也要百般遮掩。都是命苦之人,只要你多痛惜我,我不再与她计较便是。”

姜述去了一块心病,与何后温存一番,吩咐打扫宫室静室,将董太后迁进宫中。董太后初时心有余悸,见何后按礼前来问安,言语亦无欺辱之意,方才放下心来。

洛阳大牢,李儒、华雄被单独关押,一直无人过问。此日许褚引兵来到大牢,唤出牢吏,出示军令,道:“奉丞相之命,提李儒、华雄两人过堂。”

李儒、华雄两人出了大牢,望着蓝色的天空,嗅着干净的空气,方才发现自由的可贵和世界的美好。许褚也不多言,押解两人直赴丞相府,李儒、华雄不知祸福,心中忐忑不安。

到了丞相府偏房,姜述进房,在主案坐下,让亲卫放开两人,道:“两位请坐。”

两人也不客气,自寻蒲团坐好,只听姜述道:“子让,你向为董卓谋主,董卓已亡,今既被擒,何不降之?”

李儒摇头道:“在下不过寻常儒生,得岳父赏识,拔于民间,又以女嫁之,恩重如山。今岳父虽亡,但为人当知忠义,宁死不能降。”

姜述道:“你妻在长安,为人所欺,若非本侯派人营救,险些名节不保。”

李儒与夫人感情深厚,闻言色变道:“贼子敢尔?必杀之。”

姜述道:“你今身陷牢狱,又宁死不降,如何复仇?”

李儒沉默不言,姜述唤亲卫道:“请李夫人前来。”

李儒目送亲卫离去,呆了一会,道:“敢问何人如此欺我?”

姜述道:“曹操曹孟德向喜人妻,今董家没落,牛辅又领兵在外,受些欺压自是难免。”

李儒关押日久,不知外面变化,细问其状,姜述如实回答。李儒叹道:“岳父已亡,诸将皆无谋略,牛辅非领袖之才,久之必失兵权,岳父旧部大势已去。”

此时,亲卫引领一位美妇进房,望见李儒,不由扑上前去,失声痛哭。李儒见妻子无恙,问道:“琦儿如何?”

董氏道:“与妾身同在丞相府安置。”

李儒又问,道:“家中尚存何人?”

李妻道:“家中妾室,皆为曹操部将所夺。妹丈统兵驻守雍西,李催驻兵新平,郭汜驻守潼关,父亲旧部只有李肃驻守长安,去寻曹操理论,曹操委责于属下,斩了数名兵丁,赐币乃还。妾身思及皆是妾室,曹操势大,不想让父亲旧部因此与曹操交恶,因此劝说李肃忍让了事。未料曹操闻知妾身有些颜色,潜令部将扮为盗寇来抢,若非齐侯派人于半路夺回,妾身如今……”

李儒听到此处,霍然起身,道:“与此贼不同戴天也。”

李儒行到姜述近前,叩拜道:“感念齐侯大恩,李儒愿降。”

姜述上前扶起,道:“子让请起,且安坐片刻。”

姜述又对华雄说道:“尚忠将军,愿降否?”

华雄摇头道:“受太师大恩,无家室拖累,今太师已逝,宁死不降。”

姜述道:“董卓尚有后人,你武力惊人,可以保护左右,以报答董卓恩德。”

华雄哈哈笑道:“太师诸子皆逝,长女有子让卫护,次女夫婿牛辅控弦数万。余人皆在长安,西凉诸将皆在,足以保护,虽欲报恩,然无用武之地。大人勿欲多言,吾死志已决。”

忽有护卫进门,道:“夫人来了。”

众人抬头去看,见一位美貌少妇从门外进来,众人定睛一看,却是董白。李儒妻子为董白嫡亲长姑母,历经战乱之后,以为董白死在乱军之中,今见董白无恙,喜极而泣,不由相抱痛哭。

两人哭了半晌,止住哭声,董白上前拜见姑丈李儒,忽然看见华雄在侧。往昔华雄卫护董卓左右,董白年纪幼小,与华雄最是投缘,喜爱缠在他左右,让华雄陪她游戏。董白见华雄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不由有些心酸,上前拉住华雄衣袖,泣道:“雄叔叔,如何这般模样?我这就让夫君放了你。”

自从董白现身,华雄已是软了下来,又见董白真情流露,铮铮铁汉顿时泪流满面,叩拜道:“拜见小姐。”

董白指着姜述,道:“我如今无人可依,以后行走我左右,安危皆仰仗雄叔叔。”

华雄走到姜述近前,下拜道:“愿为主公效命。”

姜述收了李儒、华雄,却不使两人现身,仔细交代诸般事宜。又让许褚在府第外院收拾两处僻静别院,分别安置两人。华雄未婚,姜述指配府中一位婢女为妻。

司隶共有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五十五县,面积虽然不大,人口密度很大。百姓见识较广,对新生事物接受很快,尤其精耕细作,在官府推动下,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冀州。

姜述目前控制司隶、青州、冀州,兖州山阳郡、济阴郡,徐州琅琊郡、东海郡,幽州辽东郡、右北平郡,荆州长沙郡。因为地盘拓展太快,内部施行新政需要不少钱粮,财政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恢复洛阳以来,诸事新立,诸事尚未理顺,也无精力出征。

第一卷姜述篇第127章天下割据

姜述奉行“厚积而薄发”的战略方针,不会冒着财政破产、后勤不稳的风险攻敌,专心治理辖下之地。诸侯得以喘息,整合内部,侵吞弱小,也逐渐发展壮大。

刘表与荆州蔡、蒯、庞、黄四大家族联合,顺者昌逆者亡,不到半年时间,除了被荆南大族孙家控制的长沙,其余诸郡皆被刘表整合。刘焉利用益州本土派与东土派的矛盾,将东土派收为嫡系,借以压服本土派,又私下串连生蛮,借蛮兵造势,很快整合益州诸郡。两王自从朝廷分裂以后,一直宣称依附朝廷,名义上荆州、益州仍属大汉属地,实际上已经形成割据之势。

交州孤悬南方,地广人稀,异族林立,土家兄弟四人皆任郡守,土燮将交州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袁绍自从夺了并州,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又与幽州刺史韩馥结连,声势大振。袁术回到南阳,利用袁氏人脉,占了豫州全境,又与扬州刺史刘瑶相战,争夺扬州江北诸郡。刘岱在陈留太守张邈的帮助下,整合兖州西部四郡,占据半州之地。马腾、韩遂借助董卓身亡之际,出兵吞并凉州小股势力,又招降部分雍州驻军,除了凉州全境,还占有雍州北方三郡。

曹操护送刘协进入长安,建言以高官封赏董卓旧部,拉拢张横、杨秋等势力较弱诸将,设计分化牛辅、李催、郭汜、李肃等西凉重要将领,逐渐站稳脚跟,成为刘协的头号代言人。

刘协封曹操为丞相,牛辅为大将军,李催为骠骑将军,郭汜为车骑将军、李肃为卫将军、胡轸为前将军、夏侯淳为左将军,夏侯渊为右将军,曹仁为后将军,其余西凉诸将皆为杂号将军。长安朝廷各将互不统属,军权相对制衡,曹操为治政能吏,占据富庶之地,内部纷争渐消,实力逐渐上升。

曹操使刘协下旨,附上手书,送与陈留太守张邈,劝张邈归附长安。张邈为兖州名士,声望很高,又与刘岱交好,说服刘岱携全境投向长安。徐州陶谦因下邳之事被姜述算计,怀恨在心,见刘协站稳脚跟,也为张邈说服宣布投向长安。

天下至此疆域势力逐渐明显,洛阳朝廷控制司隶、冀州、青州等地,长安朝廷控制京兆、雍州、兖州、徐州等地,袁氏兄弟控制并州、幽州、豫州,马腾、韩遂控制凉州,刘焉控制益州,刘表控制荆州,刘瑶控制扬州,土燮控制交州。

洛阳政局平稳以后,姜述迁青州国学于洛阳,改名为大汉国学,在青州、冀州设立国学分校,分设文史、兵科、医科、格物学、武学、术学六个科目,特别设置教育编制,隶属丞相府管理。任命郑玄为丞相府学曹兼国学教育长,薪俸二千石,六位副教育长,由胡昭、皇甫规、华佗、马钧、童渊、姜怀业担任,比二千石。州校教育长由国学指派,校长五百石;郡校教育长三百石,由州校指派。

将教育体制正规化、系统化,提升办学规格,不仅会吸纳培养人才,提升朝廷在读书人中的声望,还会消化部分朝廷旧官。朝廷旧官不少有文名者,在读书人中声望很高,若是启用,为官思路与新政不合,会给新政带有很大阻力,用于教育则能人尽其才。

公文一经公布,立时赢得喝彩声一片。真心专注教育事业的名士大加赞誉,将教育体制系统化,纳入官方管理,是从制度上重视教育。郡守薪俸为二千石,县长薪俸为三百到五百石,国学教育长与郡守薪俸一样,州郡教育长的薪俸不低于县长薪俸,是从根本上重视教育。朝廷旧官多数赋闲在家,大骂朝廷任人为亲,这项措施出台,解决了大多数有才学旧官的出路,获得了这部分人的大力支持。

国学口号是儒学为本,但是同设六科,其余五科位置实则与儒学持平,只需在以后选官时重视其它四门学科,学生就不会单纯学习文史,而会根据兴趣和需求学习其余学科,未来会给国家增加许多干才。

正在朝廷事务蒸蒸日上之际,韩馥、徐晃分别发来急报,张纯结连乌恒三部,占据渔阳郡,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分兵攻打附近郡县。张纯多招揽马贼、土匪为部下,乌恒人暴虐,所到之外,百姓死伤无数。

这下触了姜述的逆鳞,姜述大怒,召集朝中文武聚议,道:“大汉内部纷争为家事,张纯结连外贼而杀汉民,实为汉奸,我欲发兵讨之,灭其族,为天下汉奸之戒。”

何苗道:“张纯兵马不众,令韩馥、徐晃合军讨之,数月便可以平复。如今刘协据有关中,实力渐复,此心腹大患也。”

姜述摇头道:“如今我军虽然实力雄厚,然不足一举战胜刘协。韩馥虽然称臣,但是不奉召令,暗中与袁家结连,久后必为大患。我欲借平定张纯之机,抢夺幽境全境,扫平乌恒等边患。东北边患清除,幽州主力兵马可以向西,全力平定袁绍。如此我朝尽得东北之地,消除边患,可以集中力量一致对内。”

宗正刘虞素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着,戎狄附之,复任命其为幽州刺史。贾诩坐镇洛阳居中协调,何苗、黄忠负责防务,以郭嘉为军师,带领吕布、赵云、孙坚、公孙瓒等将统领精兵八万,赴幽州平定张纯之乱。

刘虞字伯安,为东海恭王之后。以孝廉为郎,累迁至幽州刺史,甚得东土戎狄之心。刘虞治政之时,提倡汉夷平等,凡事以情理论判,周边各族敬从。

韩馥出任刺史,将治所迁在涿郡。刘虞一行赶至涿郡,黄门宣读圣旨。韩馥接旨,请刘虞一行至驿馆暂歇,召集心腹商议。幽州从事高干,陈留人,为袁绍外甥,道:“朝廷兵马进入幽州,与东部徐晃会合,兵马众多,难以抵挡。张纯跳梁小丑,瞬间可灭。大人四周,除朝廷兵马,唯有并州袁绍,向来与大人亲厚,又有同盟之义,当今为大人计,莫若举幽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幽州,据幽并两州以抗朝廷,必厚待大人。幽州让给袁氏,大人有让贤之名,朝廷无见怪之心,而身安于泰山。愿大人勿疑!”

韩馥性情儒怯,闻言以为有理,欲从高干之计。荀从兄荀堪,为幽州长史,谏道:“幽州虽鄙,带甲之士五万余,粮草充足,大人倚之可以割据一方。袁绍得并州不久,又未得朝廷认可,其势外强中干,即使与幽州相争亦不能胜,如何能与朝廷争竟?奈何以幽州相让?”

韩馥道:“吾乃袁氏故吏,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我意已决,诸君莫劝。”

幽州记室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从事赵浮、程奂往昔曾是刘虞属下,得了消息秘密商议,耿武道:“吾等皆汉臣,岂能跟随袁氏?袁氏德薄势孤,久必为朝廷所灭。虞公世之君子,此等大事不宜与其商议,听闻丞相统兵已入幽州,我意派人前去联系,等候事机,夺了幽州献给朝廷,不失我等富贵。”众人皆然之。治中李历借口巡视各郡,私去姜述行军途中等候。

刘虞见韩馥数日不予交接,前去拜见也托故不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