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斡旋天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誉接过状纸一看,不愧是专业的强迫分子,手印子按的飘逸自如,比他自己按的还清楚。

“大功告成!拖下去,斩!”

……

文成殿上,一片肃穆

“这是昨夜才到的徐州八百里加急!”皇上面色沉郁道,“你们猜猜出了什么事情。”

众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番,陶谦出列道:“难道是金军又有动作了?相比苏元帅此刻已经抵达了军中,皇上尽可拭目以待。”

皇上怒道:“我拭目以待来的结果,就在这八百里加急里面!拿下去都看看!”说罢,气的将奏折刷的一下扔下殿去。众臣捡起一一传阅。登时惊讶之声四起,有人开始呼天抢地,有人变得目瞪口呆,朝中官员与边塞将士多有来往,有些甚至是亲属关系,见此此文,纷纷捶胸顿足,大骂苏誉。

皇上见了,不禁嗤笑:“怎么样,觉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唐太师,此人由你举荐,你觉得此事是该奖还是该罚?”

唐争鸣满脸平静,刚才还在自己偷偷的高兴,这才到了军营便出了这个叉子,苏某人还真是个人才。这回还省得自己多费口舌了,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就算皇上不下旨查办个目无王法,那杨彦也不是个好脾气,看他如何处置。

“皇上恕罪,微臣见他能言善辩,在江南也是小有成就,本以为是奇才异士,没想到竟是这般丧心病狂,臣有罪!愿辞官以谢十二位将军在天之灵。”唐争鸣见龙颜不悦,跪拜道。

唐系官员一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上言:“皇上,此事皆由苏誉一人而起,太师也是时刻想着为皇上寻找人才,有功无罪啊!”

“皇上明察,唐太师,忠心可鉴日月,万不可辞官,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啊”

……

皇上眉头紧锁,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都起来。朕只是说说,众卿家不必这么认真。”皇上心中明白的很,唐争鸣这个老狐狸,可不是个简单的主,说辞就辞了。这朝堂之上,朋党成群,端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本来脑袋被闹得乱哄哄的,听此洪钟之音,顿时耳目一清。抬头望去,竟是刚从西线归来的监军黄庭坚。

“哦,黄爱卿有何高见?”

“微臣与苏誉有旧交,虽相处时日不多,但对他品格有些把握。此人才高八斗,做事认真负责,不像是大家理解的这么不堪。微臣以为,此事必有内情!微臣前几日从西路军回转,西路军本由武王挂帅,帅旗之下仍然有参差不齐之将,居心叵测之徒,何况东路军。若是苏将军连斩十二将,其中必有隐情,而这隐情,想必与东路的溃败不无关系。”

他这一通话下来,句句维护,字字劝导。殊不知皇上平日里,最恨结党营私,和这种互相包庇开脱的官员。陶谦脸色刷的一变,忙出来道:“皇上恕罪,黄庭坚只是意气用事,对事情了解不深,请皇上不要怪罪!”说罢回头瞪了他一眼。对黄庭坚,陶谦还是照顾周到的,毕竟是自己的门生,而且传闻陶谦有意将膝下独女许配于黄庭坚,平日里难免维护的紧。

皇上沉默了片刻,忽的龙颜大悦。“陶爱卿多心了,你这不也是护犊子。方才黄侍郎所言,句句都是理字当先。朕本就是想看看众爱卿的反应,没想到仅有黄侍郎一人猜中真相。”说罢又从一旁去过一个折子“方才那个只是简单的叙说了苏誉所为。这里才是完整的密奏”

说罢,将折子递于一旁的太监,让他朗声读来。待他读完,整个文成殿,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张千军师的大名众卿家应该听过吧,此番苏誉挂帅,张千为军师,想必大秦的危局,朝夕可解矣。哈哈哈……”

众臣见龙颜大悦,纷纷跪下,大呼万岁。

皇上脸色恢复平静道:“众卿家平身吧,杨其训借职务之便,串通外族,谋取利益,使我大秦数万子民受到灭顶之灾,其死有应得,死有余辜。此事密旨中虽言明此事与杨家无关,但不知杨家要给朕个什么交代?”

时下,杨彦为三军统帅,朝中还有杨钊为户部侍郎。虽然杨家一代中以杨钊为首,在杨家却不是主事之人。杨彦又称杨四郎,排行最末,却最有出息。

“皇上恕罪,杨其训虽为吾弟,但是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真是死有余辜,就算微臣在军中,也会毫不犹豫的大义灭亲!”杨钊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道。

皇上看了他一眼,半晌无语,长叹一口气:“也罢,杨家世代忠烈,难免会出这么一个孽障来,朕就不予追究了,希望尔等好好反省!”踱了两步,又道:“黄庭坚!”

“微臣在!”

“西路军你去过了,朕现在加封你为御史大夫,着东路军监军一职,明日启程。记住,只是过去帮苏将军的忙,不可干涉军务。这里有一柄尚方宝剑,你且拿去,赐给苏誉,给他说,朕看好他!”

众臣面面相觑,这刚上朝的时候,皇上还是一脸的怒意,此刻却又是封赏,又是宝剑的,不禁感叹圣意难测。

黄庭坚本与苏誉相别日久,想去看看他,没想到皇上便给他差了个监军,心中大喜。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沙场之上,苏誉凝目而视。几万人的队伍正在操练之中。距离斩将之日已经过去七日之久,仍不见金军有何动静。算算完颜亮沉寂了一个半月了。张千分析,可能是金国内部也出了乱子。原本金国地小人少,管理起来也容易,如今吞了大秦北方诸地,相比也是问题重重。

他的分析倒是八九不离十,打仗本就是一件迁延甚广之事。完颜晟之胞弟完颜康率兵平了原本之大辽。虽然地位上提升了,也确实得了一些土地和金银财宝,但是既然得了国土,就要拿来经营。战争消耗之巨,根本就无从补贴。北方天气严寒,农作物只长一季,产出量少,哪里经得起长期的战争消耗。若不是之前完颜亮用了釜底抽薪之计,恐怕金国兵马现在已经人困马乏,饿死大半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关越匹马赴淮阳(一)

原来不只是大秦有奸臣当道,金国也有。所谓的国中主和一派,在这种关头又出来兴风作浪,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让完颜晟收兵。完颜晟虽说是个开明君主,广开言路,但是对忠奸分辨的能力,却是不敢让人恭维。讨论一番,便出了令箭让完颜亮退兵。此时的完颜亮正饮马黄河北,豪气冲云天,一听说这消息,差点气死。

趁着金兵停滞不前,苏誉开始整顿东路军务。卓老头也乐得清闲,他本就身体不好,被那杨其训气病了,现在还在休息,只好放手让他全权代理军务。他倒不客气,从军中先选出了几百名精干,将黑锦军扩充到了八百人。黑锦军由毛延平统领,此军独立成系,训练也是格外的辛苦,但是众军士还是削尖了脑袋的往里钻。只因为这黑锦军为苏誉的亲军,粮饷由他亲自拨发,待遇优渥。苏誉曾言黑锦军还会继续扩充,选入的军士必是出类拔萃才行。这一句话可给那些想入黑锦军的战士无限的动力,训练起来也是格外的用心。

十二位将军被斩了,便多出十二个坑来。还是需要他自己来解决,大秦律法,将帅行军在外,有自主定将的权限。关越便当仁不让的领了一军。众军士对他的武艺是见识过的,自然无人不服。魏田亲领一军,李雁翎领一军。虽说落了认亲为贤的口实,但是相处两天,众将士便没了意见。军中最崇拜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张千之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另一种便是武艺高强之人。说白了,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将军。关越魏田武艺高强,又没有盛气凌人之色,一来二去便得了将士的拥戴。其他几军便提拔了原先的副将为主将,往下依次上升。

练军也有些时日,始终不见金军动静。这日,苏誉叫了张千魏周卓老四人围坐一起。

“卓将军,眼下军心已定,又不知金军作何打算,末将建议开始准备转守为攻!”苏誉目露精光道。

卓老神色一怔:“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苏誉见他东观西望的,心道,这老头身为老大,平日里做个决策还要看小弟的脸色,也是不易。现在大权在握了,还转移不过来角色。

“卓将军,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二十万大军的用度,如今可是百姓在养着,不能这么再耗下去了。”

张千淡淡一笑:“卓将军,既然苏将军执意如此,相比以有了计较,不妨听听?”他对苏誉的了解可是深刻的多,既然他主动提出要反守为攻,必然是有了成计。而且苏誉的谋略常常是出奇制胜,有时候连他自己都很难揣测的到。

苏誉也却是心急,不知为何这几日总觉的有事要发生,但又不知道好事坏事。夜里总会梦到在锦江城中所发之事,所以担心后院起火,也顾不得卓老的反对,既然要打,那就索性趔开架子搞起,成天打一下缩一头的,恐怕三年五载还真是回不去了。他万万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参与这种国家级的PK,还都是原始的大刀长矛,想想如果自己有个冲锋枪,明天就能回去想清福了。

“请卓将军发令,把淮阳之兵调回徐州”

卓老头面色一凛“如此布兵虽然并不高明,但是至少金兵不能前行一步,若是我们将淮阳之兵撤回了,边露出了缺口,到时金兵南犯,我们又鞭长莫及了!”

“卓将军此言差矣,两个拳头伸开大人,必定是无力的。只有缩回一拳,另一拳全力击出,方才是王道!况且,金军主帅不像是没有见识的人,我们在徐州布重兵,他若是不笨不傻,岂会看不出从淮阳南犯后,自己就陷入了前有强敌,后有堵截的境地?”苏誉不善军事,但是对毛老爷子当年打日本的那一套东西熟得很。搬出来对付对付扛大刀片子的金兵,倒是绰绰有余。

“这……军师以为如何?”卓老头被他几句话说的心中没了底,只能求教于张千。

“老卓啊,我们还是去下棋吧,我觉得苏将军的想法很不错”张千笑着道。

卓老头思虑良久,长叹一口气。“好吧,这令箭虎符都在此,你且好生看管,慎重使用。一句话,得了荣誉是你的,打输了那就是我调拨不利!大秦像苏将军这种人才不多了”

苏誉心中暗笑,听着他的口气,说的就好像此战必败一般,早早的便谋定了主意,打算替自己背黑锅。

“定不负将军厚望!”一拱手,拿着虎符便冲出了营帐。

关越正一脸严肃的在徐州城外一处沙场上,带着众将士练习搏击术。一时间哼哈之声震耳欲聋。苏誉前思后想,淮阳调兵一事,非他不能胜任。策马行至沙场之上,但见众将凌厉威武的战势,铺天盖地,一股浩荡之气油然而生。

“末将关越,参见苏将军。”既然要练兵,关越自然不能再像从前那般轻装上阵。苏誉专门从卓老头那讨了一身银甲于他。关越体型标志,穿上这银甲之后,更是威风凛凛。举手投足间,铁甲铿锵!

苏誉翻身下马,围着他打量了两圈,拍着肩膀道:“不错,关将军英姿飒爽!”

“谢苏将军夸奖!”

苏誉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觉得不大适应,一把将手搭在他肩膀上,膘在一起,笑着道:“关老兄,咱俩就不用搞这一套了,现在有件大事让你去办。”

关越对他这种毫无身架的习惯,早就习以为常。听他说有要事托付给他,顿时眼前一亮:“莫非打算开战了!?”

苏誉见他兴奋的样子,不禁愕然,原来这厮也是个好战分子。忙摇头道:“这倒不是,不过日子也快了,在这之前需要将淮阳之兵调至徐州,我担心淮阳军中有杨系旧将,到时候绝不要心慈手软。”

关越犹豫了片刻,拱手道:“苏将军,此事也好解决,不过调兵之事,终须卓将军定夺,出虎符方能调动,只怕我……”

话音未落只见苏誉从怀中拿出半片鎏金虎符来“此物便是东路军虎符,你携带此片,前去调兵即可,若遇阻拦杀无赦。”顿了顿,补充道:“即刻出发,不要再耽误了。”

虎符这个东西,一般主帅不会轻易与人,一旦出了虎符,那便是将几万大军交了出去。将虎符交与他手上,那便是一种信任。关越手握虎符,心中激荡不已,重重点了点头道:“末将必不负所托!”

关越自从跟了苏誉一来,只觉得自己活得一天比一天有意义,如今又受到这般的信任,自然对苏誉的托付不敢怠慢一毫,匆匆交接副将管理练兵一事。便带了点干粮,纵马而去。苏誉看着那黄骠马东去的背影,仿佛就看到了几万大军浩荡前来,关越办事,他一向最放心不过。

……

怀王府

前时被怀王唤作长青的年轻人,便是杨家二代中以谋略主著称的杨二公子杨崇林。杨家已经近百年没有遭遇过这种羞辱了,杨其训不仅身首异处,而且死了还背着通敌叛国的骂名。最让杨家众人窝火的便是,此事还不能报复,反倒要感谢苏誉为杨家清理了门户。

杨钊气的伤了中气,卧病在床,这种丑事,又不能找外人插手,只能遣了杨崇林带着丧训回金陵报信。

奇怪的是这杨崇林回转金陵,怀王府上竟还有一个谋臣。

此人名义上之事府上一个管家,还不是大管家,负责打理后院。他面色白皙,身材瘦弱,两个眼睛精光闪现,一看便不像是个北方人。脾气也怪,平素里很少与人交谈,好读书。也不知道撞了什么大运,竟被王爷允许了行走书房,得了一个可以翻阅典藏古籍的权利。家丁丫鬟虽然明里见了都要尊称一个张管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十几年前他便在府中了,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闷大管”

“王爷,我总觉得杨家也靠不住。”

此刻书房内,王爷正在若有所思的看着杨崇林留下的书信。闷大管就像是他的老友一般,自己在桌前找了个座位坐下,径自倒了一杯茶水。

“不瞒你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所以一直没有将你的事情告诉他。不过他倒是好像有所察觉一般,问过我一次关于你的事情,我只说是一个好学的管家,他便不再问了。”

闷大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思虑良久,才道:“王爷怎么看那个苏誉连斩十二员大将的事情?”

怀王听他提起苏誉,眼睛里顿时闪烁着光芒道:“虽然长青对他不甚重视,但是本王有种预感,此人将来会是一大劲敌。”

闷大管笑道:“王爷最近似乎对预感这种虚妄之事,追逐之心很盛啊。”

怀王皱了皱眉道:“不对,我觉得这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步步为营,根基打得很牢固,丝毫没有缝隙。你程家陆家和唐家,包括现在的杨家,似乎和他相处的都不好,为何以他们的权倾朝野,却拿他无可奈何?”

第一百七十六章久别重逢(二)

闷大管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怀王府中分工各有不同,闷大管虽然也是个谋士,但是始终躲在阴暗处,终日不过问官场之事。

“不知王爷有没有调查过这苏誉的底细?”

怀王摇了摇头道:“此人来历颇为可疑,发迹之前似乎没有人认识他,也不知道他来历如何。据飘红组织的杨坚回忆,最初的时候他是被锦香阁的两个伙计救起的落难之人,在他身上也搜不出个有用的物事来。最初的时候说话和行为都是古怪疯癫。后来被那上官非收了做徒弟,再后来的事情也就众人皆知了,甚至连亲人有谁,籍贯何方都无人知晓。”

“锦江城……”闷大管眼神黯然的喃喃道:“还真是个好地方。”

怀王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几年了,张先生再等等,大事将成,荣华富贵便任由你选了。”

闷大管拱了拱手道:“王爷,跟了您这么多年,您还不了解我吗,不求荣华富贵,只希望能早日以平常人的身份,回到那个我朝思梦想的地方,去寻我那结发之妻,安度余年。”说罢转身看相窗外,怔怔出神。

怀王长叹了口气“这都是那昏君做的孽,真想早日将他正法,上安天意,下顺民心,哎……张先生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处理和这个苏誉的关系?”

闷大管负手而立,思虑片刻道:“苏誉这个人太过高调,只有两种原因,一个是想掩盖什么东西,或者是霸气外露,掩饰不住。对这种人,也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俯首称臣,和他合作,第二扼杀!决不可中立。”

怀王笑着点头道:“不愧是张先生,英雄所见略同。只是现在杀他倒是没有办法,不知可否将他家眷接入京中看护?”

“不可!此事断不可为!”闷大管决然道,“若行了此事,我们便落了下乘,一旦被外人知道,恐怕皇上对王爷的计划也会有所察觉。”

……

苏誉在沙场看了一会军士们的演练,只觉得热血沸腾。心中竟也如关越一般,期待着战争的洗礼。跨上战马,立于徐州城上,凝然北忘,竟有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感觉。

“报——!启禀苏将军,大帐来了新任监军,卓将军传令请苏将军速回!”

新监军?!他爷爷的,还真是不让老子安生了。苏誉气的差点从马上跳下来。监军这个东西,就从来没听过有好的。

策马回转大帐,还未及到。便看见一大队身穿御林军大褂的特殊卫队,分列在军营两侧。当下心中觉得奇怪,难道来的新监军是个皇家人不成?大秦的御林军管束颇为严格,就算是三公奉旨出门,也不得动用御林军来护送,他心中揣测,今日所来的监军不是个王爷,便是个皇子。这样倒还好办些,老子现在怎么说也是赵宁的男人,说不得黄家人也得给个面子吧。想到赵宁跟他撒娇的样子,禁不住嘿嘿一笑,翻身下马,往营中去了。

“末将苏誉,参见监军大人!”刚一进账,苏誉连人都未及看清,便先行了个礼,以是尊敬。

“哈哈……兄弟,莫非不认识你黄大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苏誉心中猛的一震,抬头看去。只见眼前之人眉目清秀,身上披着一件大官袍子皮肤微黑,说起话来,眉飞色舞的,颇显几分英武之气。面前之人见苏誉神色疑惑,接着提醒道:“锦江城,飘香院中一别,不知弟还记得否?”

黄庭坚!苏誉茅塞顿开:“哈哈,千算万算来了个监军,竟然是黄大哥你!”说罢不顾礼节的上去,又要和他膘着膀子,聊聊别后之事。

“老弟,你先等等,咱先把公务做完了。”黄庭坚忙推阻道。“没看见外面还专门来了一队御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