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只是刘福要削弱世家大族的第一步。接下来刘福准备要做的,就是动动世家大族的命根子,土地。

凉州地广人稀,虽然这些年不断接纳外来人口,但却依然没填满凉州耕地的人口缺口,而雍州由于先后被董卓、二李给折腾的够呛,此时的情况与凉州相似,也是地广人稀。不过还是有一点区别,就是雍州属于官府的官田很少,绝大多数土地都掌握在雍州世家的手中。而刘福想要的,就是那些雍州世家手中过多的土地所有权。

土地的多寡直接影响到世家的财富跟地位。谁也不会将倒嘴的好处乖乖奉献出来。刘福原本想过两年再收拾二李,通过不断给二李制造压力逼迫二李向雍州世家施压,从而在发动二李讨伐战时趁机收购雍州世家手中的土地。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贾龙的奇袭计划打乱了刘福的布置,而刘福由于不想让贾龙带着遗憾离开军伍,而选择了更改预定计划。

虽然预定计划变更了,但目标却没有随之更改,刘福的眼睛时刻没有离开雍州世家手中的土地。作为张掖之主,刘福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张掖的底细。汉人还是太少,若不是刘福带兵征讨西域后从西域迁来大批西域人,整个凉州很有可能已经爆发汉羌之间的民族冲突。

不仅仅是人口,其他方面张掖也是后劲不足,学院如今就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虽然有多名大儒坐阵,可想要一蹴而就还是有点好高骛远。就连卢植、蔡邕在私底下都对刘福交过底,五年之内不要指望兴汉学院可以承担为张掖输送人才的责任。也就是说,如今的兴汉学院就是一个赔钱货,尤其是文学院,半点收益也没有。可偏偏日后张掖需要倚重文学院的地方很多。

刘福不指望文学院里能出多少大才,只希望文学院可以为他提供多一些治理地方的能吏,更确切的说法就是刘福希望文学院可以为自己提供大量的下级官吏,而不是那种与自己商量国策的上级官员。

县官不如现管,刘福太清楚一个能吏的用处。一个郡县,可以不需要发号施令的县令郡守,只要有一个能力出众可以做事的下级官吏,就可以保证一个郡县的日常工作。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福是兴汉学院的院长,但凡是出自兴汉学院的学子,都可以算是刘福的学生。天地君亲师,刘福一个人就占了两个名额。

时间啊,刘福如今缺的就是时间,张掖缺的同样也是时间。即便拿下了雍州,刘福不会,也不可能继续对外发动战争。刘福打算学习战国时的秦国,封锁潼关专心经营关中,待到兵强马壮,粮草丰盈,那时才是刘福率兵出关的时候。不过这番盘算刘福没有对旁人说,一是没必要,二是防止走漏消息。

作为一个物资商品的流通集中地,张掖城中人多嘴杂,保不齐就会泄露什么重要消息。刘福手底下的情报司这段时间已经抓了不下百余人,都是来自各自势力的细作。对待这些细作,张掖方面根据刘福的建议对他们进行了审问,被刘福所提的那些手段整治了一回的细作没有一个不歇菜,乖乖交代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结果又让张掖的情报司顺藤摸瓜,抓住了一批隐藏在张掖多达数年的人。

这批人被抓住以后,张掖内出现了一阵不小的风波,谁能想到自己与人为善的邻居竟然是打入张掖内部的奸细。对生活在张掖的民众来说,中原距离他们太遥远,张掖王才是他们的君王。那些细作奉命来到张掖,那要对付的肯定就是张掖王,而想要对付张掖王那就是想跟自己这些人过不去。没有了张掖王,张掖如今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谁也不敢去想。

连刘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声望竟然这样高,这让刘福在心中窃喜的同时也有点郁闷。名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下回再出门被人认出来,恐怕就要享受动物园动物的待遇了。

好在刘福如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就留在府中。倒不是担心前方的战事,而是留在府中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蔡琰的肚皮很争气,一口气就给刘福生了一对儿女。而初为人父的刘福几乎就要乐疯了,尤其是在经过数月以后,两个孩子被养的白白胖胖,刘福见了更是爱不释手,整日里总是爱抱着其中一个在府中闲逛。

重男轻女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在刘福的身上,相反的,刘福似乎更加喜爱女儿。每天都会抱着女儿在府里转一圈,然后才会将女儿交给蔡琰照顾,自己则去处理公务。

这一日,刘福像平常一样结束了公务以后来到蔡琰的住处。进门就见蔡琰正在为孩子喂奶,自打生了孩子,蔡琰变得比以前豪放了许多,平时想要有些亲昵的举动都必须等到晚上,可现在看到刘福进来,蔡琰就那么大大方方的任由刘福看。

“夫君,刚才母后派人来问,说是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没有?”蔡琰轻声问坐在一旁的刘福道。

“啊?名字啊?想好了,儿子就叫刘昊,至于女儿,你不是说你要起吗?现在又问我做什么?”

“我起?我起就我起。唔……我的小名是昭姬,不如就叫孩子文姬好了。”蔡琰想了想后说道。

“啥?文姬?刘文姬?那大名呢?”

“唔……叫刘节你觉得怎么样?”蔡琰又想了想,问刘福道。

“行,你想起什么名都行,就算你叫丫头狗剩我都没意见。”

“瞧你这当爹的,说的什么话,有意见直接提就是了,搞得就像这不是你亲闺女似的。”蔡琰有些不满的嗔怪道。

刘福闻言耸耸肩,“名字又不是我起的,等孩子长大以后要是不满意,埋怨的也不是我啊。”

“……那怎么办?你这个当爹的也想一个?”蔡琰有些犹豫的对刘福说道。

刘福笑着说道:“有什么好想的,我觉得你起的名不错,丫头应该没意见。要不然你问问丫头,她保证不会开口反对。”

蔡琰听到这话不由感到好气又好笑,才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你让她开口说话?就没见过这么不着调的人。

见逗笑了蔡琰,刘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伸手轻轻的将蔡琰揽入怀中,刘福笑着说道:“琰儿,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尤其是像咱们这种家庭,孩子将来长大了,又有多少人会对他们直呼其名?所以啊,只要我们觉得好,那就可以了。日后孩子要是敢反对,我就动手抽他们,直到他们没意见为止。”

“又哄我开心。”蔡邕温柔的看着刘福说道。

就在刘福二人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感觉受到冷落的刘节忽然哭了起来,随着妹妹开始哭起来,躺在摇篮里的刘昊也随即跟着一起嚎哭起来。刘福无奈的看了看两个嚎哭不止的婴儿,方才那种与蔡琰在一起时叫人舒心的感觉荡然无存。

“这两个小家伙。”刘福伸手抱起刘昊轻轻哄着,同时看向哄着刘节的蔡琰。而蔡琰也正看向刘福,边哄孩子边对刘福说道:“夫君,把孩子交给我吧,你去红昌还是小鸾那里看看。”

“她们出了什么事?”刘福纳闷的问道。

“糊涂夫君,我已经儿女双全,可她们那里还没有一子半女。正好你如今人在张掖,是不是该尽点身为人家夫君的本分?”

刘福听了蔡琰的话后微微一愣,仔细一想也是,自打蔡琰怀了身孕以后,自己每日除了处理公务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陪着蔡琰。之前蔡琰还没生时还好说,可如今孩子已经生了,还总是留在蔡琰这里,即便任红昌跟步鸾不在意,蔡琰的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得到蔡琰提醒的刘福晃晃悠悠的离开了蔡琰的小院,一拐弯到了步鸾的住处。此时任红昌正在训练鸾卫营,刘福不便打扰,只能来找步鸾。没有惊动旁人,刘福轻手轻脚的来到窗前,想要先侦查一下“敌情”。结果出师不利,刘福刚刚探出半个脑袋,就与坐在窗前练字的步鸾来了个四目相对。

“夫君?”步鸾有些疑惑的看向刘福,不明白刘福正门不走,爬自己的窗户做什么?

“忙着呢?”刘福略显尴尬的冲步鸾笑了笑,开口问道。

“啊,闲着无事,练练字,写的不好。”步鸾闻言脸色一红,连忙收拾起来。刘福见状连忙伸手拦住,“别收,别收,练得不好可以多练练嘛,我来教你。”说完也不等步鸾反对,刘福翻窗进了屋。

刘福的三个女人没有一个是花瓶,其中大夫人蔡琰担任学院教习,平日负责教授文学院学子,二夫人任红昌是鸾卫营主将,专门负责王府护卫工作,至于三夫人步鸾虽然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但她却是最会照顾人的,刘福的一手厨艺都被步鸾学去,并且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也正是因为步鸾的调理,蔡琰在生完孩子以后才能那么快就养好身子,没有落下毛病,这其中步鸾功不可没。

打着教步鸾写字的名义,刘福将步鸾搂在怀里,伸手抓着步鸾拿着毛笔的右手在桌案上的白纸上写写划划,而步鸾此时哪有心思写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跟刘福有过亲密接触的她此时脸孔就像是熟透的苹果,看着就觉得诱人。

。。。

第146章中原混战

刘福的运气实在是有点逆天。夺取雍州时与雍州临近的各路诸侯各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谁也没有工夫来跟刘福抢雍州。

先是益州,原先的益州牧刘焉已死,新继任的刘璋与盘踞汉中的张鲁反目,两家兵马正打得热火朝天,顾不上跟刘福争雍州。至于袁绍跟刘表,他们正按照之前两家所订的盟约各自攻击着公孙瓒与袁术。

袁家的确是当前最强大的诸侯,四世三公的名望让二人聚拢了大批文臣武将,一南一北皆是巨头。即便是一分为二,也依然可以傲视群雄。只是二人性格不合,袁家也各有支持者。若是袁隗尚在,说不定袁家真能取汉而代之。可惜袁隗已死,袁绍、袁术都少了一个可以压制之人,即便将来二人消灭了其他诸侯,依然会有一场袁家的内战会爆发。

而现在,袁绍与袁术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反目。否则袁术也不会跟袁绍的对头人公孙瓒签订盟约,而袁绍也不以跟刘表结盟还以颜色。二家各有敌手,自然不会有心思跟刘福争夺雍州。

而徐州的陶谦、扬州的孙策,距离雍州太远,鞭长莫及,即便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不会对雍州这块飞地感兴趣。

除了曹操,谁也没有时间来跟刘福抢雍州。曹操在得知刘福出兵雍州的消息以后,也不是没有动过出兵雍州的念头。奉迎汉帝入许昌以后,曹操的实力大涨,与原先相比,如今的曹操麾下战将数十员,人马四万多。比起之前要翻了一倍。

可曹操现在的心情并不好。不是实力增长的速度令曹操不满,而是被他迎入许昌的汉帝一刻也不安分,总是谋划着想要抢班夺权,小动作不断。

一开始的时候,曹操的确是按照手下首席谋士荀所说的那样奉天子以讨不臣。可汉帝刘协却并没有像曹操所想的那样信任曹操。曹操每退让一步,刘协就跟进一步,等到曹操已经退到墙角,无法再退让的时候,刘协依然不依不饶。跟着刘协一起来到许昌的汉室老臣也跟着起哄,对曹操的逼迫越来越过分。

即便是再老实的人,被逼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是会爆发的。曹操就是这样,当他决定不再容忍汉帝的时候,汉帝的好日子到头了。那些帮着汉帝一起逼迫曹操的汉臣的人头让刘协终于想起了昔日在李、李肃手下苟延残喘的日子。再想要跟曹操重归旧好,可人家曹操已经关上了友好的大门。

一番清洗过后,汉帝原先从曹操手底下要来的那些官职丢了个一干二净,整个人也被软禁在了许昌皇宫内,至于跟随汉帝来到许昌的那些汉臣,丢官的丢官,丢命的丢命。曹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汉帝,刀把子掌握在谁手里,谁讲的话才是真理。

不过曹操此时也不好过,过多的杀戮也引起了手下士人的不满,其中尤以兖州名士边让对曹操的抨击最激烈。也合该边让倒霉,平时在人前骂曹操两句,曹操也只当他是在放屁,可这次边让太过分了,不光在公开场合斥骂曹操,更是让人做了一块写着曹操二字的箭筒,放在大厅中投箭,每投中一支就喝一杯酒以示庆祝。

边让如果是私下里这么干,曹操还能当做不知情。可如今的曹操已经杀红了眼,边让这么干,那纯粹就是作死。这不作死就不会死,边让作死,曹操自然遂了边让的意,一家老小跟着边让去黄泉玩投箭去了。

只是边让被杀,引起了兖州士人对曹操的极大不满。这些士人没有去关心曹操杀边让的原因,他们只看到跟他们同一阵营的边让被杀了。而事情赶巧,也就在这时候,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来豫州的途中被杀了。曹操对父亲曹嵩的死很是愤怒,在得知杀害曹嵩的凶手是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张后,当即发兵前往徐州找陶谦讨说法。

可此时的陶谦又哪里交得出张。当初得知曹蒿带着一家老小去投奔曹操,抱着与曹操交好的目的,陶谦才会派张沿途护送,可谁能想到途中张见财起意,杀了曹蒿一家老小之后携财逃走,根本就没有再回徐州。陶谦这算是被手下给坑了,而且还是被坑的死死的。即便派人跟曹操解释,可曹操哪会相信,将陶谦派来的使者的人头送还了陶谦。而陶谦在见到自家使者的人头以后,也就绝了跟曹操解释的想法,发兵准备与曹操交战。

也就在两家人马在徐州境内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曹操得到了来自兖州的噩耗,与袁绍决裂的吕布接受了兖州人张邈、陈宫的邀请,进驻了濮阳。如果不是身在兖州的荀、程昱等人坚持,曹操此时很有可能已经后路被断。

知道已经无法与陶谦再战的曹操只能派人与陶谦停战,随后带人返回兖州。而陶谦也没有派人追赶,不是陶谦不想追击,而是手下无大将可用。一直被他视为手下大将的曹豹压根就不是曹操手下大将的对手,这些时日能够抵挡住曹军的攻击,完全就是在依靠人命在减缓曹军的攻势。深切感到徐州缺少大将坐阵的陶谦开始寻思从何处可以找到坐阵徐州的大将。

徐州是产粮之地,在当今这世道,想不被人垂涎是不可能的。已经年迈的陶谦深知自己年不长久,原本还指望将州牧之位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可惜两个儿子就没有一个可以承担重任的。大儿子陶商是个老实人,性格懦弱不能驭下,二儿子陶应是个花花公子,虽然没有利用身份强抢民女,可徐州城内的大小,都留下过陶二公子的足迹。

陶谦不想让陶家就此断了香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人承担了不符合自身能力的责任后会给家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越是上位者,当失去地位权势的时候,往往就是身死族灭。为了家族的延续,陶谦第一时间将两个儿子的名字从继任者的人选名单中划去。

徐州有四大世家,陶、陈、曹、糜,陶谦想了想去,也不觉得除了自家外,还有哪家可以继任自己的位置。原本陶谦看好曹家的曹豹,可惜曹豹实在是令人失望,让陶谦在失望之余,不得不将目光放到了徐州以外的地方。

兖州濮阳

吕布站在城头,身边跟着迎他入城的陈宫与张邈。要说吕布这半辈子真是挺坎坷的。自小父母双亡,因为身上有胡人的血统,所以在小的时候总是受到别人的欺负。后来遇到了丁原,这是吕布的恩人,可偏偏最后却因吕布而死,虽然不是吕布动得手,但却也与吕布有极大的关系。

再后来,吕布投靠了董卓,因为李肃的关系,吕布与董卓并没有像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亲密,他没有拜董卓为义父,自然也就无法得到董卓完全的信任。在董卓死后,吕布因为寡不敌众,不得不带着并州军以及董卓的残部离开了雍州,一路流落到了并州。由于并州贫瘠,吕布不得不接受李儒的建议,投靠了袁绍。

在刚刚得到吕布投效的时候,袁绍对吕布的确不错。吕布的武艺实在是高强,在与公孙瓒交战时,曾经让袁绍头疼不已的白马义从面对吕布的并州狼骑时除了溃败还是溃败。也正是因为吕布,袁绍才可以多次击败公孙瓒。

可嫉妒往往是会害死人的。吕布所立的功劳以及袁绍的厚待让袁绍原先的人马对吕布产生了浓浓的敌意,其中尤以袁绍原先的手下大将颜良、文丑最甚。河间二虎,原本是袁绍手下武将中的并列第一人,而随着吕布的到来,这二人不得不退居二位。

被人称为独眼虎的颜良嫉妒心强,在与吕布切磋失利以后,便开始了在袁绍身边打小报告的日子。对袁绍来说,颜良、文丑跟随自己多年,吕布与他们二人相比,袁绍更愿意相信后者。一开始袁绍还对颜良总是跟自己打吕布的小报告有所不满,可听得多了,心里不由也可以泛起了嘀咕。

尤其是颜良对袁绍提到吕布无人可制的时候,袁绍动起了除掉吕布的想法。其实这很正常,功高震主嘛,更何况吕布还有一段黑历史。在吕布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场针对吕布的刺杀悄悄展开。

只是吕布既然被人称为飞将军,那一身武艺自然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前去刺杀吕布的人不仅没有刺杀成功,反到叫吕布知道了谁想刺杀他。吕布暴怒,原本想要去找袁绍算账,可怎奈袁绍手下兵多将广,吕布虽勇,却也没办法杀尽袁绍手下战将。无奈之下,吕布只能率领并州军离开河北。

在路过河内的时候,河内太守张扬接纳了吕布,总算是让吕布得到了栖身之地。只是吕布对张扬提出了投靠汉帝刘协的提议很是不屑。在吕布心里,身在张掖的张掖王刘福才算是有资格成为汉帝的人,至于许昌的刘协,那不过是一傀儡,有什么资格让他投靠?

不过这话吕布没有明说,张扬见吕布对投靠刘协不感兴趣以后也就没有再提。而吕布也在不久之后收到了来自兖州的张邈书信,邀请吕布前往兖州。对于曹操,吕布并没有什么敌意。相反,在洛阳之时,二人的关系还算不错。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日在率军离开河北的时候,袁绍派人追杀,吕布的正妻中流矢而亡,此时的吕布虽然不能直接找袁绍报仇,但找袁绍的至交好友曹操收一点利息还是可以办到的。

由于有张邈等人作为内应,吕布很顺利的拿下了濮阳,整个兖州境内,也只有三座小城还在曹军的手中。站在城头的吕布已经开始盘算着以兖州为根基,壮大自己以后去找袁绍麻烦的计划。

“主公,刚刚得到消息,曹操率军赶回来了。”陈宫上前轻声对吕布说道。

“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