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平原是大城,城中兵马颇多,打退了袁谭军的攻击,但袁谭军此举彻底激怒了袁尚,当即改变主意答应了孙权使者的提议,两家一同出兵先把讨人厌的袁谭给灭了再说。

面对袁尚、孙权的大军,青州袁谭丝毫不惧,凭借手中不算多的人马同时对抗天下两大诸侯,而叫人感到惊奇的就是,青州袁谭即便面对如此危局依然不落下风。

青州军啥时候变得如此牛叉了?要是青州军真的这么厉害,当初袁谭又怎么会被人撵得像条狗一样东逃西窜。这不合常理!

无数人都对袁谭手中的那八百死士,或者说是一千六百死士充满了好奇。除了应对孙权的八百死士,在面对袁尚军的时候,袁谭军中同样出现了八百死士。

这种练兵之法是所有喜好兵事之人的最爱,为了得到这种练兵之法,属于各方势力的暗探纷纷前往青州,希望可以找到那个替袁谭练出如此强兵的人。

要论暗探的能力强弱,西汉无疑是第一。早在刘福还没有离开洛阳前往张掖之时就开始布局,经过这么些年的苦心经营,西汉的情报网就像是一张张开的蛛网,遍布大汉每一个角落。

早些年的时候曹操、袁绍不是没有想过清洗,可没有切实的证据,如果仅凭一个理由就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反倒会引起自己内部的恐慌,人人自危。除了刘福外,谁也不知道西汉的情报网究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而通过这张网,刘福可以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

就比如眼下青州袁谭的事情,比起其他人还在焦急等待结果,刘福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为袁谭练兵的人很神秘,整日一身黑衣,黑纱蒙面,来历也无人知晓,只知道这人是在袁谭重新夺回青州大权以后才在袁谭身边出现。

刘福相信自己的情报人员不会糊弄自己,会送回这份没有多少价值的情报,只能说对方隐藏的很深,叫人无从查起。或许再给情报人员多些时间才能查出更多的东西。不过刘福对袁谭身边那个神秘人兴趣不大,八百死士虽强,但战争的胜负并不单单只是依靠一支强兵就可以决定。更何况袁尚、孙权、袁谭三人就算是打出狗脑子,在刘福眼里也只是狗咬狗,对西汉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真正让刘福感兴趣的,是袁谭在占领了新的领地以后对那些世家的态度。家产没收,满门抄斩,袁谭下手很黑,丝毫不考虑后果。不过这样做对袁谭来说好处也不少,那些被世家瞒报的人口如今都变成了袁谭的子民,而袁谭则将从世家抄没的田地分给了那些新得的子民。

“打土豪,分田地,那个神秘人不会是跟自己一样吧?”刘福看着情报自言自语的说道。

“陛下说什么?”一旁的郭嘉闻言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袁谭对治下的世家那样做是在帮我们的忙。”刘福放下手中的情报笑道。

郭嘉闻言皱眉道:“要说袁谭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这天下毕竟还是世家最有力量,得罪了世家,对袁谭将来没有好处。”

“你又不是他爹,那么关心他将来做什么?”刘福白了郭嘉一眼说道。

“……陛下不会也打算学着袁谭那么干吧?”郭嘉担心的看着刘福问道。

刘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我又不傻,怎么会干这种傻事。奉孝,以后尽量说点有建设性的话,再说这种废话小心我扣你俸禄。”

郭嘉当然不担心自己的俸禄被扣,不说刘福每年给自己的赏赐,单说自家经营的买卖,自己的俸禄只能算是自己的零花钱。郭嘉也听出刘福现在心情不错,想想也是,世家永远是西汉最大的麻烦,刘福迟迟不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就是担心过早统一会让世家日后尾大不掉,总不能学袁谭一样一味杀戮解决问题吧,那样只会后患无穷,天下再难有太平的一天。

所以在刘福眼里,袁谭是个好人啊,他把自己治下的世家给杀干净了,自己只需要击败袁谭就可以收获一片干净的土地,而且还不必背负骂名,与袁尚、孙权想要将袁谭除之而后快不同,刘福倒是希望袁谭可以再坚持的久一些,最好能把势力扩展到除了西汉以外的所有地方,因为袁谭控制的地方越多,将来对刘福来说治理起来就越是省事。

当然为了不引起治下世家的不满,刘福对袁谭的支持也只是停留在精神上,至于物质上的支持,还是算了吧,隔着一个袁尚呢。

郭嘉是最懂刘福心思的人,而他同样也对世家没有好感。看到世家倒霉,郭嘉也只会暗自拍手称快。不过在世家的眼里,袁谭的所作所为就是倒行逆施了。不提什么大义,光是威胁到自家老小的性命这一点,世家就不会愿意看到袁谭继续活在这世上。不仅仅是孙权、袁尚治下的世家对自家君主表示了坚定的支持,就连西汉治下的世家,也开始不断鼓动西汉出兵消灭青州袁谭这个动摇天下根本的祸害,只可惜刘福对于这种论点不屑一顾。

世家是天下根本?纯属扯淡!百姓才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了那些百姓,你世家当鬼的人上人去。还想要让西汉出兵?真是不知所谓。当然这种话刘福是不会跟世家当面说的,背后一套当面一套这种事刘福也懂,面对世家的请求,刘福只是敷衍,但出兵?免谈!眼下正是趁别人无暇他顾忙自己事的时候,谁有工夫去趟青州那潭浑水。

也就在袁谭、袁尚、孙权三方势力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刘福命令远在蜀地的庞统收复蜀南,消灭新立不久的南蛮联合。

南蛮联合是孟获捣鼓出来的产物,参与其中的部族大大小小将近百个,也因此孟获手中可用之兵达到了十万。当然除了孟获外,在蜀南不愿意服从孟获的部族还有很多,其中就以祝融部为首。

庞统在蜀南经营了这么些年,通过妻子祝融的帮助,在蜀南的声望不下于孟获。如今得到刘福的允许,庞统丝毫没有犹豫,当即命人传信孟获,命令孟获解散南蛮联合,接受大汉的统治。

孟获当然不会答应庞统这种无理要求,斩了庞统派来的使者,领兵三万来犯,打算用杀戮让不知死活的庞统清醒一点。

对于庞统,孟获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当年要不是庞统,自己的成就肯定远远要超过如今,而且更让孟获不能原谅庞统的,就是庞统抢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祝融。就是直到今日,孟获依然想不通祝融为什么会看上庞统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软蛋,却不嫁给自己这样一个孔武有力的猛男。

当初南蛮联合刚刚建立的时候孟获就有兴兵找庞统一雪前耻的想法,只是可惜当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后来南蛮联合渐渐稳定下来,自己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借口说服他人。眼下好了,终于让孟获等到了一个开战的理由,孟获又怎么可能会不去牢牢抓住。

庞统得知孟获兴兵来犯以后丝毫不觉得惊讶,早在派出使者的同时庞统就知会了留在蜀中的铁壁军,提醒他们早做准备。如今总算得到了孟获来犯的确实情报,庞统一面命人通知铁壁军主将张任大军可以开拔,一面独自一人回到后宅。

刚一进后宅,庞统就看到了全副武装的祝融。对于自己的这个妻子,庞统很是满意。经过这些年的熏陶,谁能想到眼前的贵妇当年是个在山林里乱窜的野猴子。

“夫人这是做什么?”庞统笑着问道。

“听闻孟获兴兵来犯,妾身想要助夫君一臂之力。”祝融同样笑着答道。

“知道夫人你厉害,可打仗是老爷们的事,更何况你现在又有了身孕,还是留在家中休养好了。”

听庞统提到孩子,祝融的眉头不由微皱,看着庞统说道:“夫君,叔公他老人家还是不愿意承认妾身吗?”

庞统见状连忙安慰道:“别胡思乱想,叔父只是一时有些转不过来弯。为夫打算这次立一大功,然后再请陛下从中说项,有陛下出面,相信叔父就不会再固执了。”

也就在夫妻二人为子女日后打算的时候,家中管家送来了一封来自长安的书信,庞统看后不由哈哈大笑,一脸高兴的对祝融说道:“夫人,不必再为我们的孩子担心了,这是叔父的来信,信中说等蜀中事了,命我带你去襄阳参加庞家的祭祖大典。”

第287章刘福的野望

刘福从不担心庞统会对付不了孟获这个问题。在蜀中经营这么些年,无论是人力物力都给予了充足的支持,再加上还有祝融一族的协助,要是庞统连孟获都收拾不了,只能说庞统对不起他凤雏的名号。

将南蛮丢给庞统处理以后刘福就不打算再管,只等庞统给自己带回好消息。而刘福此时也将目光重新投到了幽州这块与北方蛮族相邻的土地上。

北方蛮族向来就是汉人的心腹大患,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对农耕民族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五胡乱华、元人灭宋、满清入关,农耕民族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无数人类智慧结晶的消失。

对农耕民族来说,北方游牧民族是顽疾,赶走了一个又会有新的出现。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女真,一个个在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先后粉墨登场,虽然汉人最终会将这些野蛮人赶出自己的家园,但面对已经变成废墟的家园,还能剩下什么有用的东西。

来自后世的刘福很清楚汉人的历史,虽然做不到件件牢记在心头,但一些在历史上所发生的大事,刘福还是清楚的。远的先不说,但是自己身处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五胡乱华,刘福就记得很清楚。

不过虽然知道五胡乱华,但刘福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对那段历史,书上的记载实在是太少,除了知道五胡乱华是哪五胡外,其中详情为何,刘福也不甚了了。但仅凭历史书上那几段文字,刘福就可以感受到那时的汉人所经历的是何种苦难。

北方汉人被杀得十室九空,男子被杀,女子受辱,汉人成为蛮族眼中的两脚羊。而被称作两脚羊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戏称,而是真的被当做牲口一样对待。蛮族攻破一城俘虏汉人女子十余万,在那些女子受辱过后,蛮族因为不愿带着这些俘虏返回营地,便将这些可怜的女子驱赶下河活活淹死,致使河水断流。这是真事,切实记载了史料上的。

每一次的蛮族入侵,都是汉人的一次劫难。虽然刘福知道用蛮族还没有犯过的罪行来惩罚蛮族不合情理,但刘福不是那种迂腐的儒生,与其被动的接受所谓的民族融合,倒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反正都是融合,谁融合谁不是一样。刀把子在老子的手里攥在,为了后世子孙可以免受苦难,能杀的时候就尽量多杀,免得将来想杀的时候杀不动了。

没人理解刘福为何对蛮族如此严苛,刘福的作法与当时汉人对待蛮族的态度截然不同。当时的汉人总是希望可以用宽仁的态度感化蛮族,对待蛮族一次次的入侵,也总是保持忍让的态度。事后还会很阿q的安慰自己对方是野蛮人,不懂礼数,自己这个文明人不跟野蛮人一般见识。

!文明的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文明的从第一大族被杀得变成少数民族!文明的皇帝被人拴上链子当狗养!老子宁愿当个野蛮人也不当文明人!

对待愿意接受汉化做一个文明人的蛮族,刘福给了这些蛮族一个机会,只要遵守汉律,接受汉人文化的教导,刘福不介意用一种温和的文明入侵的方式将这些蛮族改造成华夏一族的成员。至于那些一心想做野蛮人的蛮族,刘福的态度更明确。

你野蛮?老子比你更野蛮!!!

沮授前往长安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彬彬有礼的北方蛮族,不是汉人中的大儒教化之功,而是汉军手中的刀叫那些北方蛮族感到惧怕,生怕因为自己的无礼惹怒了那些杀神而给自己的族群带来灭顶之灾。

教化非是一日之功!关于这一点刘福比谁都清楚。他从来不指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做到比完成天下一统更有成就感的民族大融合这项伟业。这件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文化,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到记得自己本族历史的老人都死绝了以后,谁又能分清楚彼此,到那时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

而刘福能做的,就是尽量多为后人栽些树,消灭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隐患。无论哪一个族群,都会有英雄的出现。当然有英雄就必有狗熊,蛮族的英雄与刘福生在同一时代是他们的悲哀,这些人都是刘福需要除掉的目标。而那些狗熊,才是刘福允许活下来的人。

只有贪生怕死的人才能活得长久,为了求生,贪生怕死的人可以放弃一切屈服强权,而英雄却可以为了所谓的自尊不惧生死。这些人是刘福实现人生目标的障碍,而对于障碍,刘福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

鲜卑是汉人的北方大患,自从出了一个檀石槐,鲜卑就对大汉虎视眈眈。好在檀石槐死得早,这才让当时已经外强中干的大汉躲过了一劫,但鲜卑依然强大,依然是大汉北方最大的威胁。

刘福与和连一战虽然令鲜卑元气大伤,但东部鲜卑因为刘福当时鞭长莫及而躲过一劫。眼下的幽州边境,势力最大的就是东部鲜卑,乌丸人不过是鲜卑人的小弟,至于其他一些小部族,则是连给鲜卑人提鞋都不配。

但这世上从来就不缺狂妄自大的人,自西汉接受了袁熙的归降,派人接受幽州各郡县开始,生活在幽州边境的蛮族便开始打起了幽州的心思。乌丸人蹋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还有其他外族想要在幽州分到一杯羹。

有道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一个名叫阎柔的汉人就是刘福眼中标准的汉奸。或许这个阎柔是袁家的忠臣,为了阻止西汉的入侵,不惜自毁声名与乌丸人为伍。在西汉接收幽州各郡县的时候,阎柔不光联络了北地豪强公孙一族,更向乌丸人借兵,试图和冀州袁尚一起前后夹击西汉军。

不过阎柔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这里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可偏偏袁尚不领他这份情。想想也是,此时的袁尚唯恐给西汉找到对冀州动兵的借口,又怎么可能主动去招惹西汉。虽然三家结盟,但袁尚很清楚,一旦与西汉开战,只要没有涉及到刘备跟孙权的利益,他们基本上只会出工不出力。

当年的反董联盟就是前车之鉴,袁绍身为盟主,但身边却未带一兵一卒,只是凭借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就得到了盟主之位,而首先提议,事后更是跑前跑后忙碌的曹操却只得了一个副盟主。

在反董的过程中,袁绍更是借董卓之手尽力削弱日后对手的实力。袁术中断孙坚粮草致使孙坚大败,这样的大错袁术却屁事没有,最后只是推出一个小官用来安抚孙坚,而孙坚损失惨重之下不得不黯然离场,再也无法与袁家兄弟争功。

后来袁家兄弟的心思被各路诸侯识破,以至于在攻下洛阳以后只有曹操率部追击,结果自然是曹操大败而回。

反董联盟教育了袁家子弟,但凡是结盟就没有好事,除了要提防敌人的明枪暗箭,还要小心来自背后自己人的致命一刀。与刘备、孙权结盟只是袁尚的无奈之举,权宜之计。希望通过结盟警告西汉不要轻举妄动,但要说信任刘备跟孙权,袁尚打从一开始就没有过。

西汉接收幽州尚在袁尚能够接受的心理范围之内,趁此机会解决袁谭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才是眼下袁尚需要去完成的头等大事。只有解决了青州袁谭,解除了来自背后的威胁,袁尚才会考虑阎柔的提议。但现在,袁谭的项上人头才是袁尚最想要的。

没有得到袁尚支持的阎柔只能返回幽州。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袁尚的不支持让阎柔此时陷入了险境。后悔是没用的,西汉对待汉人虽然一向优渥,但对于那些勾结外族祸害自己人的汉人,对不起,你没资格享受汉人的待遇,既然你帮着外人对付自己人,那你就是外人。

阎柔很清楚西汉对待汉奸是什么态度,从决定向乌丸人请兵那一刻开始,阎柔就自绝的退路。只是让阎柔没想到的是,西汉还没把自己怎么样,自己忠心耿耿的袁家已经抛弃了自己。

为了说服乌丸人出兵,阎柔答应了乌丸人很多过分的要求,人口、土地、钱财……各方面都有。而对那些借来的乌丸人在汉地胡作非为的举动,阎柔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当年公孙瓒时期因为公孙瓒的强硬而使乌丸人对汉人保持相对平等态度的情况到了如今已经荡然无存,杀人劫财,强抢民女的事情时有发生,还没有迎来西汉军的汉人百姓每日都过得提心吊胆。

因为袁尚的不支持,阎柔原先的计划只能中止。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乌丸人好不容易到了汉人的花花世界,又怎么肯就这么乖乖的离开。对于阎柔所提各家退兵的要求,乌丸人先是敷衍,后是搪塞,再然后就是武力威胁,阎柔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苦酒,却连累的治下百姓要和他一起饮这杯苦酒。

不堪忍受乌丸人无休无止的祸害,阎柔治下的百姓纷纷外逃,可阎柔却在这时命人阻拦,不许百姓离开自谋生路,这样的举动顿时就让原本在当地颇有名望的阎柔声名狼藉,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汉奸。无数人都在期盼着阎柔突然暴毙,但阎柔却偏偏活得活蹦乱跳。

幽州边境所发生的事情还是让西汉知道了,刘福大怒,下令龙骑军北上,先收拾了乌丸人,解救边境汉人于水火,然后再考虑其他。

两万龙骑军气势汹汹的奔北杀来,得知消息的乌丸人大惊失色,这时候也顾不得跟阎柔讨要先前阎柔答应付给他们的酬劳了,收拾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收获,匆匆忙忙的向北逃窜。只是赵云在对待外族的时候从来就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跟外族打交道多年,赵云很清楚外族欺软怕硬的脾性。更何况赵云也清楚刘福的为人,吃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吃亏!

眼下幽州既然已经归顺了西汉,那幽州的百姓就是西汉的子民。如今西汉的子民受了外族的欺负,不把这个亏找回来可不成。

在抵达边境没有发现乌丸人的踪迹以后,赵云留下五千人等候援军赶来,自己则亲率一万五千龙骑军杀入了乌丸人的牧地。

乌丸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但这点麻烦对赵云来说根本就不叫事,将手下一万五千人分成千人队,向着不同方向展开搜索。赵云给手下将领的命令只有一个,但遇抵抗,格杀勿论。

乌丸人以部族为单位,平日里各自生活,只有遇到大事的时候才会聚集到一处。像这次阎柔借兵,也是阎柔一个部族一个部族的借兵。这其中有成功的,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