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很忙,为了对付西汉,诸葛亮这段时间一直在分析联合谁与西汉为敌。光凭刘备、孙权、袁尚三家联合在诸葛亮看来还远远不够。万幸西汉也不是铁板一块,在阴暗的角落里,总会藏着一些对西汉心存敌意的人,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找出来,聚集到一起。

这件事关系重大。甚至会影响天下大势,天生谨慎的诸葛亮负责此事,正是最佳的人选。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并没有贸然与那些被自己挑选出来的人进行联络,而是更加严密的派人去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然后从回报的情报来分析那些人中究竟哪些人还有胆子与西汉的皇帝刘福作对。

归降西汉的人中,以曹操的身份最为显赫。而诸葛亮却不认为曹操会选择与自己合作。原因无他,曹操归降西汉以来,并没有受任何委屈,而他曹家的子嗣也凭借各自的能力在西汉各个领域各占一席之地。曹操长子曹昂是刘福身边的亲信,次子曹丕如今也正式进入西汉官场锻炼,三子曹彰在军中效力。四子曹植虽然没有入仕,但在士林清流中已经崭露头角。曹操不可能为了诸葛亮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就拿自家几个孩子的前程做赌,更何况就算曹操不是君子,但他与西汉皇帝刘福相交深厚,在刘福没有做出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之前,以曹操恩怨分明的性格,他也不会做出对刘福不利的事情来。曹操是诸葛亮给西汉添堵的第一人选。但考虑再三后,诸葛亮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西汉降臣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曹操,还有一个就是刘璋。不过诸葛亮打一开始就没对刘璋抱什么希望。倒不是诸葛亮瞧不起刘璋,而是刘璋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随遇而安的性格让刘璋如今在宗正这个位置上做的很安心,更何况巴蜀上下似乎也忘了他们这位以前的君主,刘璋在巴蜀的号召力,早已大不如前。

除了曹操、刘璋这两个候选人外,第三候选人就是人在西域的班祗。班祗是班超后人,凭借祖上余萌,班祗在西域干得风生水起。而因为山高皇帝远的缘故,班祗的心里似乎也有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细心的诸葛亮从众多情报中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并且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班祗能不能成功将西域与西汉割裂对诸葛亮来说并不重要,让西汉后院起火,这才是诸葛亮的最终目的。至于班祗会不会因此而倒霉,那不在诸葛亮的考虑范围之内。

想要鼓动班祗生出不臣之心对诸葛亮来说并不难,还被软禁在襄阳的汉帝刘协就是一张好牌。虽然刘协这个皇帝早已无人在意,但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骗骗人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尤其是像班祗这种西域的土皇帝,想要与西汉割裂就必须解决君臣的关系,而尊奉汉帝刘协这个借口就很不错。

长安

刘福此时正在曹操家做客,对于曹操忽然请自己来家中做客,刘福之前还真没想到。平时都是自己不请自来,可像曹操主动开口邀请,还真是头一回。只是等到了曹家,看到曹操满脸严肃,而曹家子弟也人人脸色凄慌,刘福就意识到曹操这是有事要请自己帮忙。

“老曹,咱们虽然岁数相差有点大,但在我眼里,我一直拿你当兄长看待。有什么问题就说出来,只要兄弟能帮上忙,绝不推辞。”刘福为了让曹操放心说话,连朕这个皇帝的自称都免了。

曹操听后脸色稍缓,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刘福。刘福不解的接过看了两眼,抬头看了看曹操,便吩咐站在曹操身后的曹昂道:“子修,去拿个火盆进来。”

曹昂恭身领命,不多时就端着一个火盆走了进来。刘福随手将手里的书信扔进了火盆,扭头就埋怨曹操道:“我说老曹,咱们也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就对我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呢?我又不是糊涂蛋,这么明显的离间计会看不出来?”

“陛下,今非昔比,曹操身为降臣……”

“扯淡!你是改朝篡位了?还是图谋造反了?别动不动就自称降臣,你是我大汉的臣子,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学学人家宗正,看看人家整天笑呵呵的过日子,有什么放不下的。”刘福打断曹操的话没好气的说道。

“……曹操多谢陛下信任。”刘福无条件的信任令曹操感动不已,心中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句感谢。

刘福看扔进火盆的书信已经烧成了灰烬,便让曹昂把火盆端了出去,自己则问起了曹操有关这封书信的来历。

“也不知是何人送来的?来人只是将此信送到了门房便转身离去。因为此信是来自襄阳那一位,微臣这才打开看了看,结果没想到这封书信上涂抹之处甚多,微臣一见就明白这是遭了算计。”

“你说这信来自襄阳?”刘福皱眉问道。

“正是。”

“唔……看来这是有人不愿意看我们过安稳日子,想要给我们找点事干了。”刘福右手食指敲打着桌面,缓声对曹操说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内鬼

曹操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好先生,在感动刘福对他完全信任的同时,对那些意图离间他与刘福关系的人也是恨之入骨。品书网。。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曹操自问无法如刘福信任自己那样也信任刘福。

一封涂抹多处的书信,就逼得曹操不得不与刘福为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的确很善于揣摩人心,换一个人也会中招。只是幕后主使者却忽略了曹操的舔犊之心,为了自己几个孩子的前程,曹操做出了幕后主使者认为最不可能的决定,而刘福的反应也大大出乎幕后主使者的预料。

许多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西汉官场虽然谈不上一团和气,但也没有到需要相互陷害的目的,更何况曹操自归降以后一直很低调,除了去学院内听听那些饱学鸿儒的讲课,看看辩论台上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学子,平时曹操很少出门。如今给曹家撑门面的,就是曹操的四个儿子。再加上西汉的监察制度,陷害曹操的人十有不会是来自西汉内部的人。

既然排除了此事幕后主使者不是来自西汉内部,那就只能是来自外部。不管是孙权、刘备还是袁尚,这三家都不会愿意看到西汉内部稳定,将主要矛头对准自家。西汉内部争斗不休才是三家希望看到的局面,他们完全有动机派人前来行使离间计。

“咱们西汉肯定有内鬼。”曹操十分肯定的对刘福说道。

“老曹你干嘛那么肯定?”刘福闻言好奇的问道。

“一定有内鬼,否则我在遭到陛下怀疑以后,谁来负责劝说我呢?”

“……你打算将计就计?”

“正有此意。”

“……好吧,你既然决定这么干,那我自然不会反对。不过你要把这事跟你四个儿子说清楚,我可不想被他们心里埋怨。”

一听刘福提到自己的四个儿子,曹操就忍不住笑着点了点头。曹昂、曹丕、曹彰、曹植,这四人是曹操最有出息的四个孩子,有他们四个在,曹氏兴盛百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曹操这回之所以敢下大注要把内鬼揪出来。关键还是曹操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再为曹家的日后操心。

君臣二人商量完事情,刘福便起身告辞,临出门前,刘福让曹昂留在了曹府,而在刘福走后,一队官军便将曹府包围。名为保护实则监视,与此同时。有关曹操与外人通信被临时起意来曹府作客的刘福撞破的事情也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在长安扩散开来。

刘福虽然没有下令缉拿曹操一家,但对曹府派出人马监视却是有目共睹,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四起,原先还想要跟曹家拉拉关系的人家都选择了远离曹家,当然也有不怕受牵连的,夏侯家跟荀家就一同来拜访曹家。

看到夏侯兄弟跟荀彧,曹操心里老怀大慰。虽说是为了捉内鬼,但患难见真情,在外人不知道自己其实一点事都没有的情况下冒险来看自己。这就意味着夏侯兄弟跟荀彧是真的将自己当做兄弟看待。

“孟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外面越传越邪乎,一听就是在胡说八道。”性情急躁的夏侯惇不等众人坐定就出声询问曹操道。

曹操笑着安抚了夏侯惇几句,随后便将自己收到一封被人涂抹的书信一事告诉了眼前三人。夏侯兄弟是曹操的生死之交,曹操对这二人很是信任,而荀彧的人品是很坚挺的,告诉他实情也不用担心会有泄露出去的可能。

“这么说。孟德你跟陛下是在演戏?”夏侯惇听完曹操的讲述后问道。

“嗯,陛下信任我,在看到那封书信以后直接让子修端来一个火盆付之一炬。但我却不想就这么算了,是我主动向陛下提出借此机会揪出藏在西汉的内鬼。对了,此事就你我几人知道,你们可不要露出了破绽。”

“孟德放心。我们知道。”

“妙才、文若我放心,可唯独你元让,我不太放心啊。”曹操笑着说道。

“孟德,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怀疑我是内鬼?”夏侯惇顿时不满的问道。

“你瞧你说的,我怎么可能会怀疑你是内鬼,你的性情急躁,有什么心事都能在脸上看出来。我是担心你出去以后叫有心人瞧出端倪。”

“……能说的简单点吗?”

坐在夏侯惇旁边的夏侯渊听到这话忍不住轻笑出声,面对冲自己怒目而视的夏侯惇,夏侯渊说道:“大兄,如果孟德之前没有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我们,你会有什么反应?”

“唔……当然是生气。”

“那现在呢?你现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还生气吗?”

“呃……不气了。”

“孟德担心的就是这个,大兄的心情好坏外人从脸上就能看出来,知道孟德无事的大兄恐怕心情也会转好,那样一来,躲在暗处等待时机的内鬼就容易从大兄这里瞧出破绽,那样一来,孟德计划也就被人识破了。”

“哦,原来是这样,这好办,回头我出去的时候就板着脸,谁多看两眼我就揍谁。”听完解释的夏侯惇这才释然的说道。

“你呀~”曹操闻言有些无奈的指了指夏侯惇,一旁的荀彧这时开口说道:“既然孟德有心设局抓内鬼,那元让不如表现的再过一些,回府以后就喝酒,谁提这事就抽谁。”夏侯惇就爱喝酒,荀彧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连忙点头说好。曹操没好气的瞪了夏侯惇一眼,看着荀彧问道:“文若你脑子灵,再想想还有什么主意?”

“还有就是孟德不要整日闷坐家中,多出去走走,总要给内鬼一个接近你的机会才是。像现在,曹府被陛下派兵把守,内鬼就算有心接近,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文若,要是让孟德出去走走,那孟德身边的守卫力量……”

“这点妙才不必担心,我已向陛下说过此事,陛下调了二十名影虎卫暗中保护我。安全方面没有问题。”

“影虎卫?”夏侯惇闻言感兴趣的问道。早就听说皇帝刘福身边有一支精锐中精锐,但一支无缘一见,听曹操说身边有二十个影虎卫在,夏侯惇十分想要见识见识。曹操见状拍了拍手,房梁上顿时跳下一人,向曹操拱手行礼道:“见过曹大人。”

“不必多礼。”曹操摆摆手,提起纸笔写下一封书信交给影虎卫道:“速将此信送与陛下。”

“遵命。”

等到影虎卫离开。夏侯惇这才长出一口气,身为武人。方才竟然没有觉察到房梁上有人,这让夏侯惇吃惊不小,而夏侯渊虽然同样心惊,但比起夏侯惇则要更显城府一些。荀彧看了一眼夏侯惇,轻声说道:“元让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影虎卫是陛下身边最为精锐的一支人马,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极为擅长隐匿藏行,你没有发觉是正常的。”

“可那家伙也太会藏了吧?跟个鬼似的。”夏侯惇小声嘟哝道。

曹操没有理夏侯惇的小声嘀咕。扭头对夏侯渊吩咐道:“妙才,替我盯着点元让,别让这家伙贪杯误事,坏了我的大计。”

“孟德放心,渊会看好大兄的。”夏侯渊闻言连忙保证道。

夏侯惇的暴脾气早就已经出名了,在离开曹府的时候,别人一看夏侯惇那张黑的跟锅底一样的脸。就知道此时夏侯惇的心情很不美丽。

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曹操如今虽然还没有被拿进大牢严刑拷问,但他四个在西汉各处任职的儿子此时都待在府中哪里都不能去,这就让人感觉曹家大难临头了。对于走出曹府四处访友的曹操,有的人选择了拒绝,有的人则选择了接见。曹操虽说这回是要抓内鬼。但借此机会认清了一些人的嘴脸,这倒是意外收获。

面对在这时还愿意与自己来往的人家,曹操已经决定这些人家日后还能跟曹家来往,至于那些将曹操拒之门外的人,曹操也将那些人视为了拒绝往来户。

无论是谁闭门羹吃多了都会心情郁闷,曹操也不例外,在上午拜访了三家连吃三碗闭门羹后。曹操盘算着下午去荀家找回点自尊,顺便跟荀彧商量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正独坐靠窗的一张桌子饮酒,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不请自来的坐到了曹操的对面。

曹操狐疑的看了对方一眼,此时二楼不是没有空桌,眼前这人非要跟自己同桌,恐怕别有目的。曹操没有开口,自顾自的喝着酒,时不时的还望着窗外轻叹一声,仿佛是在感慨世态炎凉。

坐在曹操对面的那个中年人也不说话,只是自饮自酌。等到曹操酒足饭饱,准备会完账离开的时候,中年人这才忽然轻声说道:“昔日魏王如今竟然落魄到只能在小酒馆借酒浇愁,真是叫人唏嘘,不知魏王此时可曾后悔当初归降西汉的决定?”

曹操一听这话就明白肉戏来了,眼前这人即便不是陷害自己的内鬼,也肯定跟那封书信的主人有莫大的关系。悄然示意隐藏在暗处的影虎卫稍安勿躁,曹操自己又坐了下来,盯着对面的中年人问道:“那封书信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若不是皇帝心中疑你,区区一封书信又怎能奏效。魏王,今时今日可曾后悔当初的决定?”

“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害我一家?”曹操怒视对方低声喝问道。

“呵呵……魏王觉得在下是在害你?也是,皇帝惯会收买人心,不如此又如何能让魏王看清皇帝的真实面目。魏王,你已危在旦夕,此时怎么还有心来找在下的麻烦?”

“只要将你交给陛下,我与陛下之间的误会自然就能澄清。”曹操冷笑着答道。

“是吗?魏王真的这么觉得?”中年人不为所动的问道。

“……你到底想怎么样?”曹操沉默了片刻,瞪着对方问道。

“只是想要救你一家而已。”

“救我?若是没有那封书信,我曹家又何须你来搭救。”曹操气不打一处来的骂道。只是中年人却颇有唾面自干的本事,任凭曹操如何咒骂,却始终没有反驳曹操。而曹操也只能骂骂人出气,他还指望顺藤摸瓜抓住内鬼,自然不可能将眼前这人真的交给皇帝用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阴着一张脸将中年人带回了曹府,赶走身边的闲杂人等,曹操瞪着中年人缓声问道:“说吧,究竟是何人命你前来的?”

“呵呵……魏王不打算将我交由皇帝处置了吗?”

“……如果你继续这种态度,信不信老子一剑捅死你。”

“魏王莫恼,在下知错。实不相瞒,在下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之前多有得罪,还望魏王海涵。”中年人微笑着向曹操赔罪道。

曹操事先早于刘福通过气,而眼前这中年人开口闭口的称呼曹操魏王,那么他口中所提到的陛下,肯定不会是西汉皇帝。而这天下还有资格自称皇帝的,也就只有人在襄阳的傀儡皇帝刘协。

刘备并没有废帝自立,孙权、袁尚也似乎有意忘记了刘协的存在,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宣称自己是汉臣,忠于汉室。刘协这个幌子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能用还是要用的。至于会不会有人当真,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听对方提起刘协,曹操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看着面前的中年人问道:“刘备想要干什么?”

“魏王此话差异,在下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与楚王有何关系?”

“少扯这些没用的。刘协那小儿在襄阳是个什么情况我会不知道?现在这里除了你我没有旁人,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再问你一次,刘备想要干什么?”

似乎早就料到曹操会这么说,中年人微微一笑,对曹操说道:“还请魏王准备一盆清水。”

虽然不明白对方要一盆清水做什么,曹操还是满足了对方这个要求,命人打来一盆清水,中年人就着盆里的清水洗了一把脸,再次抬头看向曹操的时候,曹操不由吃了一惊,这人自己认识,竟然是荀家的荀湛。

第三百一十六章将计就计

荀家是丝毫不逊色于四世三公袁家的大家族,但与野心勃勃的袁家不同,荀家对汉室的感情要更加深厚一些,总希望汉室可以再出一位光武刘秀式的英才。品书网。。刘协这个先帝指定的继承人已经被荀家放弃,而刘福这个自力更生打下一片江山的皇帝却又让荀家上下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

昔日汉光武帝刘秀能够成事,最大的原因就是得到了世家豪强的支持,也就是说,刘秀是世家豪强的代言人。称帝之后刘秀虽然也意识到世家豪强对帝国的威胁,但因为他自身就是世家豪强,扭头对付世家豪强,无异于自毁根基。自汉光武帝刘秀开始算起,刘家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豪强。

但如今,刘福起事并没有借助世家豪强的帮助,光武时期天下虽然大乱,但那时的世家豪强还没有自立的心思,这才选择了支持刘秀平定天下。而到了刘福这个时代,先是黄巾之乱暴露出了刘氏外强中干的本质,再有诸侯割据进一步削弱汉室的威信。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野心的催动下,世家豪强纷纷行动起来,有的选择了扶植代言人,也有的亲自出马,赤膊上阵。荀家同样也不能免俗,与大多数世家一样,荀家也没有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荀彧投了曹操,荀攸留在朝中,荀湛则去了袁绍那里。在荀家长辈的眼中,将来最有可能争夺天下的就是袁曹二人,而不论这二人日后哪方胜出,对荀家的影响度不会很大。

按照荀家长辈的设想,荀家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但随着刘福这匹意想不到的黑马杀回关中,一切就都改变了。作为先帝长子,受到世家关注是肯定的,但随着刘福宣布前往张掖,这份关注就消失了。在世家的眼里。一个蛮夷之地的王爷,丝毫用处也没有。但没想到刘福这个已经被世家视为废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