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不怎么美丽的刘福收拾停当,迈步向外就走,结果在门口遇到了来找人的步鸾跟任红昌。见到刘福脸色不虞,任红昌轻声问道:“怎么了?张婕不愿意跟公子回去?”

“……跑了,那家伙又跑了,趁我睡着的时候。”刘福郁闷的说道。

“又,又跑了?”任红昌跟步鸾闻听同时傻眼,有心想要询问昨晚的细节,可看刘福的神情,很显然对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并不想叫太多人知道。

“那,那我们还要继续找吗?”任红昌小声问道。

“要找,当然要找。那丫头不光不告而别,而且还顺手牵羊拿走我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必须要把她找回来。”刘福沉着脸说道。

“……不知张婕拿走公子什么东西?”任红昌好奇的问道。

刘福张了张嘴,实在是不好意思说,昨晚自己着了道,被张婕那个女贼给采了。事关男子尊严,这种话实在是说不出口。见任红昌跟步鸾都用好奇探询的目光瞧着自己,刘福赶忙板着脸说道:“你们还有心情担心别人?好啊你们,我平时白疼你们了,竟然知情不报,明知道张婕在哪藏身,竟然不立刻告诉我,害得我辛苦寻找十天,你们滴良心大大地坏了!”

被刘福这么一指责,任红昌与步鸾当即忘了询问刘福跟张婕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任红昌讪笑着说道:“公子勿怪,我们也是没办法嘛,谁让张婕威胁我们说,要是敢透漏她的行踪就跟我们绝交呢。不过公子,既然你都找到了张婕,又怎么叫她跑了呢?”

“……唉,我大意了。”刘福长叹一声,似乎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看出刘福心情不好,任红昌与步鸾也就没有继续追问,随着刘福回到府中。

为了找到张婕,刘福不惜兴师动众,将手底下的情报部闹了个人仰马翻,可张婕却就像是石沉大海,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而随着婚期的临近,刘福也只得暂时放下寻找张婕的事情,转而开始专心准备婚事。

汉中

一个独臂中年人驾着马车行驶在山道上,马车的车帘忽然掀开一角,一张让刘福终生难忘的脸出现在独臂中年人的眼前。

“马大哥,我们还要走多远?”张婕轻声问马元义道。

“快了,继续走大概一天的工夫,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马元义回头答道。说完这话,马元义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张婕见状微笑着问道:“马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问我?”

“嗯,的确有点事情想问。”马元义点头答道。

“……是关于刘福的事?”张婕轻声问道。

“嗯……大小姐,天师早已不在人世,而当年的黄巾如今也在张掖安居乐业,你为何不留在张掖,反而要来这汉中呢?”马元义斟酌了一番后,轻声问张婕道。

张婕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马大哥,父亲虽然已经不在,但我的身份却没变。我是张角的女儿,是叛逆之女,我不想在日后因为我的身份给他平添麻烦。”

“……可他并不在意啊。”

“我知道……我知道的……”

见张婕面露悲伤神色,马元义赶忙转移话题的问道:“大小姐,我们去了汉中以后要去投奔谁?”

“马大哥觉得,以我们的身份,去投奔谁合适?”张婕反问道。

马元义闻言想了想,道:“其实要我说,咱们谁也不投奔,凭我的手艺,又不是养活我们俩。更何况虽说都是道教出身,可汉中的张鲁跟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投奔他还要担心会被他算计。”

“既然这样,那就照马大哥说的,我们谁也不投奔,自己养活自己。”张婕轻笑着点头附和道。

。。。

第120章羌人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转眼,距离刘福成亲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来,张掖逐步消化西域,因为战乱而陷入混乱的西域逐渐稳定,开始为张掖提供所需,而不需要张掖继续对西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张掖的方略也开始了向大汉境内的倾斜,首当其冲的就是韩遂与马腾。

无论是韩遂还是马腾,这半年来的压力都不小。一方面是来自张掖的威胁,还有一方面就是来自雍州。失去了天子刘协的二李终于彻底撕破了脸,在雍州境内展开大战,各自割据了半个雍州。只是这二人都是属于只会破坏不知建设之辈,短短半年的光景,二人就将雍州糟蹋的够呛,除了有限的几个世家大族,雍州境内从事生产的百姓十不存二三,不是死于战乱就是出逃外地。

等二李发现抢无可抢以后,二人想要返回凉州。只是出来容易回去难,自董卓率领西凉军离开凉州以后,他所留下的势力空白就被韩遂、马腾以及数十个大小诸侯填满,这时候想要让别人让出位置,除了用手里的刀说话,别无他法。

韩遂马腾除了要提防张掖方面的威胁,还是应对来自李李肃的直接威胁。在雍凉交界之地,双方人马展开大战,正处于战事胶着的状态。

对于是否在这时候出兵,张掖内部存在两个声音,而刘福本人是倾向于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身为张掖的掌舵人,刘福比任何人都清楚张掖的虚实,虽然从西域得到了大量的回报,但这些回报并不足以填上当初取下西域所造成的亏空。而此时收复凉州三郡,虽然可以得到地盘,但随后治理所需要消耗的花费,却远远要高于得到三郡后的回报。

刘福不想干亏本的买卖,而且真要是将韩遂、马腾逼上了绝境,保不齐这二人狗急跳墙,引外族兵共同抵御张掖的入侵,要真是到了那时,比西域更加耗费的一场大战就摆在了张掖的面前,而且还是不得不打的一场大战。

战争打的是什么,除了将兵勇猛外,最主要的还是拼的后勤。以少胜多的战例虽然经典,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是如同凤毛麟角。正是因为少,所以才会成为经典。就像是袁曹的官渡大战,若不是曹操率军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的胜利者不一定就是曹操。而当时的曹操也是被逼上了绝路,不冒险就没有胜利的可能,这才冒险率军袭击乌巢。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说曹操占据了天时,这话的确没说错,要不是上天的眷顾,曹操怎么可能战胜当时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

但刘福不是曹操,他并没有到曹操当时那种处境。他不希望将自己的前程赌在一场战事的胜负上,也没有那个必要。以张掖如今的发展势头,只需要再积蓄两年,那就有绝对的把握干掉韩遂与马腾,即便那时韩马联手,还拉上跟他们交好的羌族,刘福那时也不会有任何顾忌。

可现在,为时尚早!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刘福不想要在这个时候去招惹韩马,但韩马却不放心刘福,为了牵制刘福对三郡动兵的心思,韩马不约而同的求助了与他们交好的羌族,请羌族出兵袭扰张掖郡,试图打乱张掖的出兵机会,而他们本人则加大了对二李的攻击,希望在张掖出兵之前将二李消灭在雍凉边界。

随着羌族出兵,平静的张掖开始紧张起来。刘福一面命人前往青海询问羌王彻里吉的意图一面整军备战。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战吧,趁着韩马无暇西顾的时候,先削弱羌族的实力,以免将来收复三郡的时候这些羌人再来捣乱。

羌人内部并不团结,虽然有羌王的存在,但其实也跟一盘散沙差不了多少。至少在张掖郡内,愿意出兵为刘福而战的羌人大有人在。这要归功于张掖一直以来奉行的民族政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对待外族的时候,张掖并没有采取完全的高压政策,而是选择了一个公平的原则。在汉人与羌人爆发冲突的时候,官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仲裁者,并不以种族定对错,而是以事情论是非。

谁对帮谁!也正是因为官府这种不偏不倚的做法,张掖郡内的羌人很守汉家的规矩,也不会无端闹事,等到被人欺负了,这些羌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官府出面。公平,无论是对汉人还是对羌人,官府都保证着一视同仁。所以当羌王彻里吉答应韩马的请求出兵袭扰张掖的时候,率先反应过来阻止那些外来羌兵烧杀抢掠的,就是生活在张掖郡内,对张掖有着归属感的羌人。

民族融合是一盘很大的棋,不是刻意讨好外族就可以令外族愿意接受你的统治,一味的放纵讨好就能团结外族?这未免有些太想当然了。培养外族对本族的归属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视同仁,不管是什么事,都需要保证一个公正。不能因为外族人犯了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因为犯事的是本族的人就扣上一个破坏各族团结的大帽子,就算你刻意去讨好,用热脸却贴别人的冷屁股,别人也不见得就会领你的情,说不准还会以为你犯贱,反而更加轻视你。

在张掖郡内,被汉军消灭的羌人部落并不少,但其余的羌人部落除了更加遵守汉人的规矩外,绝大多数羌人却并没有对此心生不满。人人心中都有一杆是非秤,当解决了个人的生存问题以后,谁的心里都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生活在张掖郡内的羌人并不需要担心一日三餐,张掖也没有刻意去压制羌人游牧民族的特性。随着织毛机的仿制成功,羌人完全可以通过放牧获得自己的日常所需,生活有了保障,闹事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为了保证自己族中生活的安定,羌人对于族中那些想要通过杀戮不劳而获的人,更加的反感,在他们眼里,那些人次啊是破坏自己安定生活的罪魁祸首。

别看彻里吉是羌王,但当彻里吉的羌兵入侵张掖的时候,那些已经归附张掖接受汉化的羌人毫不犹豫的拿起了刀枪,骑上了战马,准备与汉军一起保卫自己的家园。

彻里吉很愤怒!在他眼里,张掖郡内的羌人都是忘记了祖宗的叛徒。可光愤怒是不行的,现实的问题还是叫彻里吉感到很棘手。原本以为自己大军一到,张掖郡内的羌人就会起兵响应,大家一起抢个痛快。可没想到羌人是起兵了,但却是站在汉军那边。面对兵力与自己相当的汉羌联军,彻里吉有些措手不及。

“我的丞相,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彻里吉盯着自己的丞相雅丹问道。这次出兵张掖,彻里吉的左膀右臂并不意见一致,元帅越吉并不支持在这个时候去找张掖的麻烦。在越吉看来,这是汉人内部的问题,让汉人自己去自相残杀就是了,羌人何必去趟这次浑水。可丞相雅丹却不这么认为,认为张掖的威胁对羌王的统治很大,必须趁着张掖还来不及对羌王下手的时候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彻里吉听从了丞相的建议,决定将张掖这个未来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王不需担心,早些年大王命人组建的铁车部队如今已经成军,凭着铁车部队的强悍,张掖的汉军不足为虑,只要没有了那些汉军,张掖的那些羌人叛徒不堪一击。”雅丹一脸自信的答道。

“元帅,你认为呢?”彻里吉扭头问身边的元帅越吉道。

与彻里吉相交多年,对于彻里吉的性格越吉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别看彻里吉没有回应雅丹的话,但越吉心里清楚,彻里吉恐怕早已被雅丹说服,决意在这时候对张掖出兵,此时问自己也不过只是客套一下而已。

“若是大王决心已下,越吉愿意服从大王的命令。”越吉行礼答道。

越吉的回答让彻里吉很满意,但将铁车部队交给越吉,彻里吉是说什么也不愿意。铁车部队是彻里吉的心头肉,除了自己,彻里吉不会将铁车部队交给任何人。而且在彻里吉想来,也不见得就一定会需要铁车部队出马,保不齐汉军不堪一击,连自己的大军都应付不了呢。不过为了以往万一,彻里吉还是决定亲征。

得知彻里吉亲征的消息后,韩马二人都是心里松了口气,这样一来,张掖就没什么精力对付自己了。可还没等马腾把那口气喘匀实,二儿子马铁就一脸急色的跑了进来,一见马腾就大声叫道:“父亲,不好了。”

“老子好得很!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马腾脸色一板,不悦的喝斥道。

“父亲,大哥不见了。”马铁急声说道。

“什么?!那个混账东西又跑哪去了?”马腾一听这话顿时一惊,急忙问道。

“孩儿不知,不过听守门的兵丁说,大哥在今日凌晨带着数十人出了城,方向是张掖方向。”

马腾稍一沉吟就明白了马超这是准备去干什么,看到二儿子马铁还杵在那里,不由怒声骂道:“……那个混账东西!你还不快带人去追!无论如何都要把他给我截住!”

“孩儿遵命,只是父亲,万一大哥不听我的呢?”

“你不会动武吗?”

“可,可孩儿打不过大哥。”马铁苦着脸答道。

“没用的东西!来人,备马!”马腾怒喝一声,迈步向外走去。马家军里除了自己外,别人还真拿马超没辙。这也是马腾最头疼的地方,马超武艺出众,整个武威可以说是打遍武威无敌手,在对李肃李的战斗中,马超所立功劳颇多,这也就造成了马超不爱动脑,更喜欢武力解决问题。与韩遂前两年的那一场交战,还不就是马超瞒着自己去刺杀韩遂的贵客造成的。眼下马超是要故技重施,去张掖刺杀刘福。

可刘福是那么好刺杀的吗?别的先不说,光是刘福手底下的那些猛将,就不是马超一个人可以应付过来的。黄忠、庞德、赵云、太史慈、徐晃……一想到自己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的猛将,马腾就头疼不已。这时候绝对不是招惹张掖军的时候,一旦因为刺杀激怒了张掖军,不管成功与否,武威马家都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马腾一心想要追上马超,但终究还是没有追上,直到马腾带着人追到了张掖与武威的两郡交界地,依然没有发现马超的行踪。

张掖

羌王彻里吉的亲征出乎刘福等人的预料,不过要说造成多少的混乱那倒也不至于。不过是提前了一些而已,在日程安排上要做一些改动而已。原本刘福等人计划先收复凉州三郡,然后再对付彻里吉,但现在既然彻里吉主动跳了出来,那就趁着韩马抽不出手的工夫先收拾彻里吉。以张掖如今的积蓄,打彻里吉也不是不可以,但在打完以后,收复凉州三郡的事情就不得不继续往后拖延一段时日。

除了坐阵西域的乞活军,刘福率领直属亲军以及解烦,铁壁、汉安三军前往迎击彻里吉,留下游奕军防备西海郡的鲜卑浑水摸鱼。

早两日解烦、铁壁两军已经出发,这一日是为汉安军送行,再过两日,刘福也要领兵离开张掖。在城外送走了汉安军以后,刘福带着典韦回城。路过城门的时候,刘福忽然临时起意,登上了城头观望。

看着城内的百姓并没有因为战争临近而显得慌乱不堪的景象,刘福的心里稍安,同时暗下决心,这一次即便不能干掉彻里吉,也必须将彻里吉打疼打怕,不敢在日后轻易找自己的麻烦。

“主公,该回府了。”典韦轻声提醒道。自从刘福成亲以后,那些与刘福亲近的人都已经改口称呼刘福主公,即便是典韦也不例外。

刘福并不反感典韦改口,无规矩不成方圆,喊公子虽然亲切,但却容易让人忽略了主从,身份不同了,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同,亲近的人改口虽然叫人心里难免会生起一层隔阂,但从长远来看,这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嗯,回去吧。”刘福点点头,准备下城回府。只是还没等他走下城头,一支商队正好这时进城。不想跟商队抢道的刘福随即停下了脚步,打算等商队进城以后自己再下城。只是刘福不知道,就在他停下脚步的时候,商队中的一人一眼就认出了刘福。

马超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运气会这么好,刚来就遇到了正主。可惜时机不对,这时候即便遇到了刘福,想要动手也不是时候,带着一丝不甘,马超随着商队进了张掖。

刘福毫无所觉,见商队已经进城,这才带着典韦回到了府里。刚一回府,刘福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童渊夫妇来了。

童渊为啥这个时候来张掖?那是因为收到了刘福的书信。所为不是别的事情,而是为了任红昌的婚事。经过半年的努力,刘福终于让蔡琰怀上了自己的骨肉。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蔡琰怀孕了,刘福身边也就没了照顾的人,任红昌、步鸾都是合适的候补,可刘福却不想太过草率。步鸾有亲人可以送亲,但任红昌……

为了不让任红昌留下遗憾,刘福这才写信给童渊夫妇,邀请任红昌的干娘,童渊的妻子颜氏出席任红昌的婚礼。也正是因为这样,迎娶任红昌跟步鸾的事情才一直耽搁到现在。

娶小妾跟娶正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不过刘福并不想太过亏欠二女,这才执意要办的隆重一点,虽然无法跟娶蔡琰时所办的那种规模相提并论,但任红昌跟步鸾还是被刘福的决定给感动连连。

“童师,师母,你们可算是来了。”刘福笑着对童渊夫妇说道。

“呵呵呵……你小子等急了吧?”颜氏笑呵呵的打趣刘福道。

“是啊是啊,急死小子了。”刘福笑着点头称是,随即对童渊说道:“童师,如今大师兄跟三师兄都在,您要不要见见?”

“他们都在?”童渊有些意外的问道。

“嗯,除了二师兄张绣外,大师兄跟三师兄都在弟子军中效力。如今大师兄在铁壁军担任副将,三师兄赵云则在弟子的直属亲军里担任元戎军主将。不过大师兄如今随军离开了张掖,就只有三师兄能见到人。”

“……要打仗了?”童渊闻言问道。

“嗯,羌王彻里吉兴兵来犯,弟子已经决定出兵,不日也要率军离开张掖。”刘福点头承认道。

“若是有什么要用到为师的地方,只管开口。”

“那真是太好了,因为彻里吉势大,所以为了对付彻里吉,张掖城内有些空虚,师父要是能够留在府中,那弟子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那你与红昌的婚事准备什么时候办?”颜氏闻言问道。

“这个……弟子想等解决了彻里吉以后再办不迟。”刘福犹豫了一下答道。

“嗯,也好,等解决了来找麻烦的再办婚事。……用不用我出面去干掉那个彻里吉?”颜氏忽然对刘福提议道。

。。。

第121章郁闷的马超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张掖严防死守,依然挡不住外来势力的渗透。唯一能够确保的,就是张掖内部重要部门的安全。至于游离在外围的那些奸细,张掖方面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默许了他们的存在。除非张掖切断与外在的联系,否则是无法彻底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