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挡不住罗征的西凉军。。。

    。。。

第310章 高顺的为难() 
安邑,高顺官邸。@頂@点@小@说,

    “将军,成英大人求见!”

    高顺刚刚回到府中,就有亲兵前来禀报。

    “成英?”

    高顺怔了下,吩咐道:“快快有请!”

    “遵命!”

    亲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带着成英大步走了进来。

    成英风尘满面,进了大厅便向高顺拱了拱手,“高顺将军!”

    “成英大人!”

    高顺回了一礼,请成英落座后,才道:“大人何以来了河东?”

    成英道:“不瞒将军,在下与赵云将军商议,若能引开匈奴人的主力大军,再由赵云将军率一支小股骑兵,迂回绕到美稷侧后,只需袭破单于庭,可匈奴可破,河套可定。然赵云将军若率军奔袭单于庭,则无人统兵,特来请高顺将军相助。”

    高顺色变道:“私授兵权乃为人臣者忌,如何使得!”

    成英忙道:“我等只为公事,并无私心,纵然偶有僭越也是为主公大业计。只因主公去了中原,无法及时请命,我等才行此权宜之计。主公明善察断,谅不致降罪!”

    高顺深吟道:“此举大为不妥,让某好生想想!”

    成英又道:“若是主公怪罪下来,在下一力担之便是!”

    高顺勃然作色道:“某非怕事之人,又岂会怕担责任,只是不想坏了法度罢了。”

    成英干笑一声,情知不小心说错了话,忙道:“高顺将军忠义无双。在下自然清楚将军的为人。不过法度是死的,我等理当随机应变。主公亦不止一次说过,事急需从权。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就不该拘泥于死规矩,高顺将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高顺沉吟了半天,才道:“大人先说说详细情况吧!”

    成英只好把详细情况,事无俱细都讲了一遍,极力说服高顺。

    高顺左右为难,这法子的确可行,但私授兵权实乃为人臣子者大忌,不得不慎。

    主公虽然明善善断。但这种事情也不能轻易为之。

    就算主公事后不会怪罪,其他的统兵将领和谋臣未必就会这么样。

    别人看到的只会是自己和赵云私相授受兵权,而不看结果。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开了这个头,日后统兵将领岂不是要争相效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三考虑,还是觉得不能开这个头。

    然而却耐不住成英苦劝,最终只好无奈的应了下来。

    不过。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两人都写下了自罪书,谴快马送往中原上呈罗征,准备在事后自请处罚。以免大涨此风,令其他统兵将领也争相效仿。

    既然有了决定,高顺就再不犹豫。

    将河东诸事稍作安排后。便带着百余亲名,与成英离了安邑直奔上郡。

    开封北门。城门洞开,西凉骑兵正在汹涌进城。

    罗征只是率军杀到开封城下。只是命五千骑兵绕城遛了一圈,喊了几嗓子,就将开封城中的官僚士绅吓胆了胆子,屁滚尿流的开城投降了。

    大军进城后,第一时间将开封城内的数百兵卒赶到军营看押起来。

    罗征在许褚的护卫下,大步登上城头,遥望这壮丽山河,不觉豪情顿生。

    急促脚步声中,贾诩快步登上了城头,向罗征拱手一揖,“主公!”

    罗征摆了摆手,问道:“文和免礼,曹仁大军今在何处?”

    贾诩道:“已到浚仪!”

    罗征精神一振,击节道:“曹仁这厮来的好快!”

    贾诩道:“据斥侯回报,曹仁虽然星夜南下,但却尽谴斥侯遍探方圆二十里地,对我军防范甚紧,主公若想率军突袭怕是不可能了。”

    罗征沉声道:“文和可有破敌妙策?”

    贾诩朗声道:“曹仁就算再如何谨慎,但彼为步卒,我军皆为骑兵,且占据主动,若还不能将之击破,未免有员主公威名。在下有一计,可破曹仁大军!”

    罗征欣然道:“文和请讲!”

    贾诩奸知道:“很简单,主公只需留下数百兵马,再于开封城头遍插旌旗,便可迷惑曹军斥侯。待入夜,主公可亲率主力大军出开封,绕到曹仁大军侧后。曹仁把斥侯全派到了前面,后方必防备军虚,只待其引军南下,主公便可趁势杀出!”

    罗征沉声道:“我军不动,曹仁未必就会率军南下。”

    贾诩略一思忖,便道:“这个容易,曹军大军皆为步卒,只要动起来,三千骑兵亦足可将之击破。主公可留下两千兵马,再挟裹降卒及城中百姓以充骑兵,待明日一早便出开封南下许昌。我军有马蹬之利,只要走的慢些,当不致有误!”

    罗征思忖片刻,断然道:“罢了,就依文和之见!”

    太阳很快落山,开封四门紧闭,有炊烟袅袅升起。

    曹军斥侯分成几拨,紧盯着开封四门,每隔半个时辰就换一拨,及时的将罗征大军的最新动向报到曹仁军中,以避免被西凉骑兵偷袭。

    天黑下来后,开封城头亮起了火把。

    十骑斥侯兵隔着一里,不时的在开封四门打转。

    就在这时,开封四门忽然洞开,各有五十骑兵杀了出来。

    “不好,西凉兵出来了,快走!”

    曹军斥侯骑兵见状,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这样的追逐战几乎每天都有,西凉军只要停下歇息,就会驱赶曹军斥侯,只不过曹军的斥侯兵十分机灵,始终远远的吊着,发现不对就会第一时间逃走。

    西凉军追了好几次,也只杀掉了十余骑曹军斥侯。

    一追一逃,曹军斥侯很快逃远了。

    很快,开封四门再次各冲出百余骑,对周边展开了地毡式的扫荡。开封四周皆是地势平坦的平原,曹军斥侯就算想埋设暗,也无处藏身。

    确定没有曹军细作后,王方立刻将消息报到了城中。

    不多时,三千西凉骑兵从南门冲了出来,很快遁入了夜色中。

    西凉骑兵追出十里后,就放弃了追击,回城去了。

    曹军斥侯也契而不舍的掉头跟了上来,远远的跟在后面。

    开封城头依旧火把通明,并没有异常,巡夜的士兵在城头上来回走动,不时的伸着脖子向城外喝骂几声,或者射几支箭,似乎对曹军斥侯的盯哨很不耐烦。

    “头,好像没什么问题!”

    有斥侯兵盯着看了一阵,扭头对带队的什长道。

    什长也没看出有何异常,把手一挥道:“走,离远些,免得西凉贼再追出来。再坚持一个时辰,就到换班的时辰了,都他妈的盯仔细了,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放心吧,头!”

    有斥侯兵道:“依小人看,这些西凉骑兵也是些软脚虾,这都交了几次手了,也奈何不了我们。如果不是他们人多,小人才不怕这些西凉贼!”

    “就是!”

    其余的斥侯兵全都点头附和,觉得西凉骑兵不过如此。

    “少他娘的狂妄自大!”

    什长虽然也觉得西凉骑兵没有说闻中的那些彪悍善战,但却见不得手下的这几个龟儿子翅尾巴,就随口训斥了几句,免得大意之下吃大亏。

    斥侯兵们不以为然,却不敢反驳,只好闭上嘴吧。

    夜渐渐深了,城头上巡夜的西凉兵每隔两个时辰换一班,一夜都很正常。

    曹军斥侯瞧的分明,每隔一个时辰,就派快马将这些消息报到曹仁军中。

    等到天色缓缓放亮,开封四门再次洞开。

    “快走!”

    游荡在城外的曹军斥侯二话不说,拨马便走。

    西凉骑兵例行追出十里,就掉头回城去了。

    曹军斥侯也很有默契的跟了上来,还隔着老远,就看到数百骑兵赶着一群战马冲出开封南门,滚滚南下去了,由于离的太远,也看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战马。

    直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一队队西凉骑兵从开封南门开了出来,稍稍整队后就顺着官道往南去了,只是速度比骑兵正常行军稍慢了些。

    曹军斥侯立刻远远的退到了数里之外,再也不敢轻易靠上前。

    一直跟了有二十多里,西凉骑兵南下的速度才渐渐快了起来。

    骑兵阵前,王方也不催促,一边任由战马缓缓奔跑,一边不时的回头张望。

    有小校看了看王言脸色,忍不住牢骚道:“将军,这也走得太慢了,也就和步兵疾行军的速度差不多,主公为什么要抓这么多百姓,全都是些累赘啊!”

    “少废话!”

    王方狠狠瞪了小校一眼,没好气地道:“主公这么做,自然有主公的道理,你小子多什么嘴,看好那些百姓,别弄出乱子才是正经,少他娘的在这里发牢骚。”

    小校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连忙跑到后面去了。

    王方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两千骑兵将两千余骑着马的百姓护在中间,虽然暂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可他却是半点都不敢大意,唯恐露了马脚。

    好在有马蹬之助,这些被挟裹的百姓虽然不能骑着战马冲锋,但以匀速赶睡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在马背上时间一长,慢慢掌握到一点技巧,速度到是慢慢快了起来。

    曹军斥侯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依旧只远远的跟着。

    五千骑兵就算少上几百人,也很难看得出来。(。。)

第311章 罗征的红眼病() 
浚仪,曹仁大营。

    斥侯小校急步奔进军帐,向曹仁一拱手,“参见将军!”

    “免礼!”

    曹仁把手一摆,问道:“西凉军呢,今在何处?”

    斥侯小校答道:“已从开封南下,只不过……”

    曹仁沉声道:“不过什么?”

    斥侯小校忙道:“西凉骑兵出了开封后,虽然看样子像是要南下许昌,只是行动速度却慢了许多,比骑兵正常的行军速度还要稍微慢上一些,却不知是何故。”

    “还有这等事?”

    曹仁蹙了蹙眉头,也有些不求甚解。

    思忖了一阵,才又问道:“斥侯可能探清,南下的西凉骑兵是否罗征主力?”

    斥侯小校忙拍着胸膛道:“将军放心,罗征大军一直未曾离开过我军斥侯的视线,南下的西凉骑兵足有五千人左右,绝对是罗征大军的主力。”

    曹仁这才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斥侯小校忙问,“将军,罗征已南下许昌,我军是否要继续南下?”

    “当然!”

    曹仁断然道:“许昌断不能有失,无论如何,我军也得紧紧咬住罗征大军。派人告诉陈宫先生,罗征诡计多端,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小心提防,令许昌无失。”

    “遵命!”

    早有值令官答应一声,立刻下去安排了。

    就在这时,又有小校疾步冲了进来。

    “将军,不好了!”

    小校不及施礼,便大声道:“西凉水军又弄来了几百条战船,正在酸枣、长垣、燕县附近劫掠人口,各地士绅多有举家逃亡者,若不从速击退,则恐大事休矣!”

    “岂有此理!”

    曹仁勃然大怒,差点气的吐血,忍不住破口大骂道:“罗征这厮真是贼性不改,走到哪里都不改强盗作派,连手下的带兵将领也全都染上了这盗强作风!”

    有小校小心提醒道:“将军,西凉水军都督甘宁本来就是**,也是强盗出身。”

    曹仁半晌无语,良久始长叹道:“函谷关既失,中原恐再无宁日矣!”

    斥侯小校问道:“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曹仁摆了摆手,道:“主公出征在外,许昌不容有失,至于西凉水军,暂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传令各部,速速拔营起兵,火速南下。”

    “遵命!”

    众将铿然应命,迅速离去。

    大半个时辰后,曹军拔营而起,主力在前,辎重粮秣队在后,火速南下。

    浚仪以北二十里,一条背风的山沟里。

    罗征背负双手,正在焦烦的来回踱步。

    贾诩这家伙坐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屁股下面还垫了条厚厚的羊皮垫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似乎一点都不着急,还有心情和许褚讨论人心诡诈。

    可惜许褚一介粗人,对这些东西实在缺乏兴趣。

    被贾诩唠叨的烦了,又不能发火,干脆跑去探路去了。

    “文和!”

    罗征忽然顿住脚步,喊了一声。

    贾诩也不起身,拱了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罗征想说什么,轻轻击了击掌,就变成了,“没事了!”

    实在是斥侯迟迟没有消息传回,等的不耐烦,想问问贾诩是否曹仁发现了什么,又明白问了也是白问,贾诩又不是神仙,怎可能连曹仁心里想什么都能猜到。

    若贾诩真有这么妖,自己早把曹阿瞒弄死了。

    贾诩也知道自家主公得了什么病,听罗征说没事,也就不多问。

    大约又等了半个时辰,就在罗征耐心尽失时,斥侯终于传回了消息。

    “主公,曹仁已率军南下!”

    斥侯小校神情振奋,奋然拱手道。

    “哦,曹仁终于南下了?”

    罗征闻言顿时精神大振,躲在这山沟里藏头露尾的,实在太憋闷了。

    斥侯小校答道:“正是,曹仁大军在前,车马辎重在后,已经出浚仪南下。不过曹军后面也有不少斥侯探子,我军斥侯只到曹军后阵十里,就无法再接近了。”

    罗征喟然道:“这曹仁果真是大将之才,都这个时候了,还防了这一手,若曹阿瞒帐下诸侯都如这曹仁一般,那本将军也没必要争这天下了,早早卸甲去耕田算了。”

    贾诩微笑道:“主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高顺、张辽、赵云、徐晃、甘宁等诸位将军皆为大将之才,不在这曹仁之下。况且曹操麾下虽多有战将,但能担大任者也唯有寥寥数人,其中又以这曹仁最善统兵,未必就能及得上主公。”

    罗征欣然道:“文和说的是,本将军就这毛病,老是见不得别人手下人才多,总想着将天下可用之才尽收麾下,是不是有点贪心了?哈哈哈!”

    贾诩也笑,“关凉之地虽然士族凋零,不及中原文风鼎盛,但主公慧眼识真才,又能知人善任,文有文若统领政务,武有高顺、张辽、赵云、徐晃、阎行等能征善战之将,不比曹操差多少,还眼红曹操手下人才多,的确有些贪心了!”

    罗征道:“话虽如此,但关凉之地读书人太少,治理郡县还是个大问题。”

    贾诩点点头,这方面的确是个绕不过去的短板。

    不过这种事情急不来,就犹若慢火炖鸡汤,需要时间才能出香味。

    在顶层的文武上面,罗征的确不比曹操差上多少。

    文有贾诩、荀彧、法正、钟繇、石韬等一大批能臣干吏,或长于军务谋略,或善于理政安民;武有高顺、张辽、赵云、徐晃等将,个个都能独挡一面,也算是文武鼎盛。

    但在中下层官吏方面,罗征却是所有诸侯里面最惨的。

    中原、冀州人口稠密,读书人一抓一大把,不论是曹操还是袁绍,完全可以好的里面挑更好的,选合适的人才来治理地方,理顺政务。

    罗征却没有这些条件,至今为止,治下还有许多县空缺县令。

    甚至就连凉州的好几个郡,至今都没有郡守,多是一挑挑两。

    至于再下面的各级官佐从吏,更是缺的历害。

    好多地方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找不到读书人,只好任用一批目不识丁,但却极善处理百姓纠纷和各种杂事的老腿子担任乡吏,勉强维持官府运转。

    若非荀彧极善理政,一直居中调度,关凉之地怕是早就大乱了。

    罗征大手一挥,道:“先不说这个,曹仁既已起兵南下,我军也该行动了。八千大军不足为虑,能吃掉最好,吃不掉也没关系。本将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干掉曹仁。曹仁可谓是曹阿瞒的左膀右臂,只要能干掉曹仁,就等若断了曹阿瞒一臂。”

    贾诩深表赞同道:“八千大军没了还可以再行招募训练,但曹仁没了,曹操就少了一员能征善战,可独挡一面的统兵大将,在下亦赞同主公的看法!”

    罗征大笑道:“此乃英雄所见略同耳!”

    贾诩击节道:“主公用语之妙,实发人深省!”

    罗征摆摆手,扭头吩咐道:“传令各部速速集结,马上出兵。”

    “遵命!”

    值令官答应一下,立刻健步奔了开去。

    很快,三千早就藏的不耐烦的西凉骑兵迅速冲出山谷,汹涌南下。

    浚仪南下开封的官道上。

    曹仁率领八千大军正在火速南下,斥侯骑兵不时的飞奔来回。

    步兵不比骑兵,行军时受制行的限制颇多。

    在平坦的旷野上,只要不带辎重,没有沟坎,骑兵可以漫山遍野的纵骑而进,根本不需要像步兵那样,在官道上拉成长队,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而步兵则不然。

    步兵行军时要携带大量的粮秣辎重,野地里高低不平的,车马根本无法通行,只能走官道。就算轻装疾行,步兵也不能像骑兵那样,漫山遍野的行军。

    所以,步兵行军时通常都是前后拉开,在官道上徐徐行进。

    若是数百上千人,到还好办,遇到突发状态,一柱香就能集结完毕。

    若是超过五千人,前后拉开至少二里之遥,短时间内想要集结列阵根本做不到。

    曹仁之所以不敢有丝毫大意,就是怕在行军时被西凉兵摸到近处来个突然袭击,届时大军前后拉开,根本就毫无反抗之力,绝对会被一击而破。

    骑兵之所以能成为战略性力量,原因就在于此。

    依靠强大的机动性,在野战时,骑兵永远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步兵唯有依旧坚固的城池和营寨,才能稍微扳回战略劣势,不被骑兵牵着鼻子走。

    二十里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根本就不算距离。

    若是长途奔袭,战马体力不足,中途还要歇息吃草,补充体力,一日最多跑个两百里也就顶天了。但若短途奔袭,骑兵全速冲锋的话,二十里距离最多两柱香便能杀到。

    这点距离,根本就不够大军完成集结和列阵。

    所以曹仁才千叮万嘱,万万不能让西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