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点了点头,道:“汉室已亡,刘璋贵为汉室宗亲,进位蜀王到也没什么,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来。袁术那厮都称帝了,不一样活的好好的。”

    成英深以为然道:“人心思变,大义名份不过是官僚士大夫巩固地位的手段罢了,纵然袁术称帝,天下士族也只是嘴上骂几句而已,除了曹操,没一个诸侯去讨伐袁术。而曹操也只是打着尽忠汉室的幌子,实际上为了徐州罢了。”

    罗征问道:“刘表呢,那厮还不称王吗?”

    成英答道:“因孙坚举兵攻打荆州,刘表一直在应付孙坚,尚未有消息传回。”

    罗征喟然道:“江东猛虎孙坚也算是个人物,当年本将军尚是一小卒时,还在汜水关与其交过手,设计斩了其麾下两员大将,不想竟死在了黄祖手上。”

    贾诩这时也凑了过来道:“孙坚世之枭雄,本以为孙坚死后,江东必然会大乱,不想那孙策也是个人物,根本没怎么费事,就稳诠了江东局势!”

    罗征脸色肃然,道:“那孙策虽然年轻,但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文和切勿小视。此人之能,不在他老子孙坚之下,日后恐怕还是本将军扫平江东最大的阻力。”

    贾诩讶然道:“主公竟如此高看这孙策?”

    罗征道:“本将军何曾看错过人,这孙策也是个枭雄人物。”

    贾诩脸色凝重的点点头,感慨道:“江东还真是英杰辈出。”

    这时,许褚走了过来道:“主公,人都到齐了。”

    罗征‘嗯’了声,拍手拍道:“好了,军议开始!”

    正在交头接耳的众人立刻坐正了身子,齐齐望向罗征,堂下落针可闻。

    贾诩、成英也回到了左侧文官席位上,按照次序入座。

    罗征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军事开始前先说件别的事情。细作从成都传回消息,益州牧刘璋将在正月十五,进位蜀王,不知诸位都有何看法?”

    众人乍闻此讯,立刻哗然,立刻低声议论起来。

    唯有荀彧面露讶色,面露思索,并没有和其他人议论此事。

    过了一小会,堂下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

    金城太守吴懿拱手道:“汉室已亡,今天下局势逐渐分明,能继大统者,除主公外不过曹操、袁绍、刘表、孙坚、刘璋数人,益州牧刘璋进位蜀王,实乃大势所趋也!今主公坐拥凉州、关中、河套、汉中等地,又扫平八百里羌原,治地数千里,远胜关东诸侯,却爵止乡侯,职只一杂号将军,实在和主公身份地位不符。为正名份,占据大义,请主公效益州牧刘璋进位王爵,开府授节,以激励三军将士及文武百官!”

    “请主公进位王爵。”

    吴懿话音方落,立刻就有一大堆人齐声附议。

    虽然这个提议十分突兀,但却没有一个人反对。

    就连一直心怀汉室的荀彧,都没有反对。

    罗征扫了一眼,好家伙,七成以上的人都附议了,略微一想,就明白过来。

    若论地盘,自己可算是天下最大的诸侯了,就算民力物力和军事力量也不差,可现在爵位却还是个乡侯,军职却还是汉灵帝封的平狄将军。

    自己这个主君都是个杂号将军,手下这些立了功的文臣武将还怎么升官。

    世人碌碌,皆为名利,这个到是无可厚非。

    手下的人想要升官,唯有将自己这个主君推上高位才行。

    而进位王爵,就是一个开始。

    罗征嘴角边露出一丝笑意,摆了摆手,道:“这个先放下,开始军议吧!”1152

第328章 天地易势;用兵易时() 
刘璋要进位蜀王的消息传开,各大诸侯都起了心思。

    汉室已亡数年,人心一直都在转变,如今天下大势已经渐渐分明,就看谁能最终击败群雄,定鼎天下了,这个时候称帝不大妥当,称王到是顺理成章,也有必要。

    不想当皇帝的主君,是得不到臣子的尽忠的。

    因为你都没有野心,那一大帮人跟着你还有什么前途,不如早早散伙算了。

    进位王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能让手下的臣子们安心,看到希望,所以吴懿等人得到刘璋要称王,才立刻进谏罗征也进位王爵,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这也是罗征手下的臣子,第一位向他这个主君发出利益的诉求。

    只有贾诩、荀彧、法正等少部分人没有吭气,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应,这些人全是人类,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想掺?无=错=。quLED。系秸庵掷益诉求上?br/

    称王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罗征有进位王爵的心思,他们自然会支持赞同。

    但在没有摸清罗征的真实意图前,可就不好表这个态了。

    特别是现在这个场合,更是不适合表态。

    赵云、许褚、高顺、张辽、徐晃等统兵大将也没有吭声,这些人也不傻,就算是最不喜欢用脑子的许褚都能感觉到某些人的诉求,更何况别人。

    不喜欢用脑是性格所致,可不代表人傻,这世上有谁是傻子。

    这些人都是罗征军事集团核心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也不想掺合这种利益诉求。

    罗征将这种诉求暂时压下,没有拒绝。但也没有赞同,就这么放到一边。

    利益诉求不是拉帮结派。也不是结党营私。有正常利益诉求是好事,说明这些人已经上了自己的战车,再没了别的心思,只想跟着自己升官发财,这当然是好事。

    不过,这个时候称王,还是早了些。

    毕竟罗征可不是刘璋,人家是汉室宗亲,称王合情合理。

    军议讨论了未来年或几年的军和要略执行方案。军队的扩编计划,地方郡县的治情目标和士子的选拔任用等,主要是其他人在说,罗征在听。

    有不明白的,就当场问个明白。

    需要反对的,就暂时搁下;需要同意的,就点头拍板。

    有同不意见,就当场提出来,让所有人商议如何执行。

    治一郡一县比较简单。治一国可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再高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这就需要一帮能干的臣子们群策群力,出谋划策了。

    所幸能参加今天军议的。都是些真正有本事的人。

    没本事,只会流溜拍的蠢材,在罗征手下没有生存的土壤。

    就算是麋芳这个趋炎附势的家伙。也有他的长处,这两年行商天下。给罗征弄来了不少关中和凉州地区急需的物资,顺便也刺探到了不少的情报。

    军议结束。罗征留下了贾诩、荀彧、法正、成英等少数几人。

    几人进了偏厅,各自入了席,又有亲兵奉上清闲。

    不是正规的军议,气氛就比较宽松。

    罗征道:“方才只议了下大致的战略方向,具体的细节再碰碰,李傕苟延残喘,究竟是什么时候出兵司隶,我军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洛阳的具体情况等等,都说说!”

    贾诩道:“曹操已经统一中原,袁绍三两年内也会平定河北,这两人必有一战,此乃大势所趋,没什么好说的。在下以为,在袁绍举兵南下中原之前,我军不宜轻动,只坐观袁曹相争即可,现在取司隶有害无益,实非智者所为!”

    法正也道:“函谷关就是一道分水岭,我军不出函谷关,中间有李傕挡着,曹操和袁绍自然会没有后顾之忧的放手一战。我军若是占据司隶,那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会有所顾虑,不想被我军拣了便宜,自然不中能放手一搏。甚至有可能,袁绍和曹操极有可能先联合起来对付主公,至少也要让我军元气大伤,再无力兵进关中,这两人才有可能放手一战。所以,在下赞同军师之见,我军只需按兵不动,坐观袁曹相争即可。”

    罗征目露赞赏,道:“孝直分析的一针见血,果真大才。”

    连荀彧也少见的赞了一声,“孝直高见!”

    这番分析,不量针对大势,而且还有对人心的精辟分析,可谓目光独到。

    法正忙谦虚道:“多蒙主公及军师教导,在下不敢居功。”

    成英也是有眼光的人,也点头道:“军师和孝直分析的及是,在下无异议。”

    罗征思忖半晌,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再让李傕那厮再多蹦跶几天,等袁绍举兵南下时,再收拾这厮。不过,洛阳现在竟究是个什么情况?”

    成英答道:“李傕占据的洛阳周边和河内诸地大约有两百余万百姓,不过自董卓入京以来洛阳连年兵祸,百姓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这两年关中风调雨顺,无兵灾匪祸,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上千的百姓举家逃往关中。具体口数不得而知,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李傕治下的百姓最多不会超过五十万,根本就养不住李傕的数万西凉乱军,所以这厮才不得不经常劫掠曹操治下的陈留、颍川等地和南阳。”

    “五十万啊!”

    罗征感慨道:“短短几年,两百余万百姓就锐减了七成以上,哎!”

    荀彧道:“兵灾只是百姓迁徒的一部分原因,主公这些年也时常征战不休,但治下百姓却有增无减。其实说到底,还是看诸侯能否善待百姓,能否给百姓一条活路。主公对百姓之仁善天下少有,治下百姓赋税少、劳役轻,又能吃饱穿暖,自然不会举家外逃。李傕横征暴敛,不思经略地方,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逃亡。”

    成英也点头道:“不光是百姓在大举迁逃,李傕麾下的士兵也有不少逃跑的。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多再过两三年,李傕的数万西凉乱军最多能剩下一万就不错了。”

    罗征蹙眉道:“曹操已有兖、豫、徐三州,那厮可不是个善茬,本将军不取洛阳,但曹阿瞒那厮必未就会放过李傕,不能不防。”

    贾诩道:“让曹操取了洛阳也没什么,若果袁绍当真平定河北举兵南下,曹操必然要尽起大军北上迎敌,届时无论孰胜孰负,主公自可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洛阳,出虎牢关介入中原战事。不管袁绍和曹操谁胜谁负,到时也必然会元气大伤。”

    罗征道:“袁术、刘表这些人呢,有没有可能也趁机前来分一杯羹?”

    法正道:“在下以为主公大可不必担心这个,这些应该是曹操担心的问题。曹操此人亦是不世之枭雄,中原本就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曹操岂会把后背给袁术拿刀子捅。若正所料不差,曹操在两三年内必然会灭掉袁术,甚至出兵南阳,夺了宛城,一举将刘表的势力赶到襄阳以南,如此才能放心的应付袁绍举兵南下。”

    罗征目露激赏道:“孝直一语中地,令本将军茅塞顿开呐!”

    法正连忙谦虚了几句,立刻就觉得自己有些锋芒毕露,又向贾诩看去,正好贾诩也看了过来,眼里也只有欣赏,这才稍稍放心。

    罗征把手一挥,又道:“那就这样了,接下来说说鲜卑人的事情,都说中部鲜卑有可能在开春大举南下,究竟有没有准信,若鲜卑人真的南下,又会出动多少兵马?”

    成英道:“根据来往漠北的商贾从大漠带回的消息,鲜卑各部在入冬之前,就赶着牛羊牲口向弹汗山老营一带迁徒,鲜卑人会出兵之事已经确定。”

    贾诩道:“鲜卑逐草而生,部落太过分散,唯有有大的军事行动时,那些分散较远的部落才会往弹汗山老营一带迁徒,以尽可能的集中起来,以免大军出征,老营兵力空虚时为人所趁。既然各部鲜卑已经开始迁徒,那鲜卑人会出兵之事就确信无疑了。”

    罗征沉声道:“鲜卑人能出动多少兵马南下?”

    贾诩摇了摇头,道:“这个就不好说了,中部鲜卑实力最盛,可战这兵七万。就算不会倾巢而出,但出动的兵力也不下于三万,只会多不会少。”

    “至少三万骑兵!”

    罗征揉了揉眉心,道:“鲜卑人的骑兵战斗力尚在匈奴人和羌胡人之上,三万骑兵可不是个小数目。骑兵不比步兵,只要战事失利,自可引而远遁。扩军需要时间,本将军麾下加上河套的一万杂胡骑兵,也不过两万骑兵。阻止鲜卑骑兵南下到不是问题,可如何歼灭鲜卑人的有生力量,还要商定出个可行的办法来,诸位可有良策?”

    荀彧道:“硬拼伤亡太大,唯有智取方可减少我军伤亡。”

    贾诩也道:“兵法云,天地易势,用兵易时。鲜卑人皆为骑兵,我军若主动出击就算能击破鲜卑骑兵,也难将之主力歼灭,不如据险要以守待攻,消耗鲜卑人的锐气,但战场出现转机,天地易势时,再大击反攻,则可一举击破鲜卑骑兵,北乘势远征大漠。”……

第329章 出征;出征() 
正月十五,益州牧刘璋进位蜀王,波澜不惊。

    天下诸侯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有袁术给刘璋送去了贺信。或许这厮称帝之后,已经压受到了压力,所以现在有人称王,能够给他分担一些出风头的那种无形压力吧!

    罗征没有称王,曹操、袁绍等人同样也没有称王。

    大家全都是聪明人,在基业未定,几个最大的敌人没有消灭掉之前,都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就算要称王,也要等到大业可期时,才能顺势而为。

    漠北传来的消息,中部鲜卑的各部骑兵已经开始向弹汗山王庭集结。

    罗征也在抓紧时间备战,驻守在长安大营的两万精锐步兵已经分批北上,赶到河套地区集结,一袋袋军粮和各种辎重器械也从长安出发,经由上郡直接运到了河套。

    长安大营的一万精锐骑兵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出征。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关凉大地上感受不到半点战争的气氛。

    国家强盛了,老百姓心气就盛了,做人都能抬头挺胸。

    民族的自信和强大要靠一场场胜仗来浇灌,只有打的胜仗多了,治下百姓的心气才能强大起来,军队才能够养成逢战必胜的无敌信念,这是息息相关的。

    这些年罗征东征西讨,仗没少打,人也没少死,却从没把战火引到自己治下。

    关中和凉州的百姓已经渐渐习惯了战争,都习惯性的认为罗征的军队不会打败仗,战火也不会烧到自己家门口来。除了担忧丈夫儿子上了战场后还能不能回来,对战争本身却并没有多少畏惧。心气足的很,不像其他诸侯治下的百姓。一听到打仗头皮就炸了。

    二月初,袁绍急不可耐的起兵三万,再次杀奔幽州。

    公孙瓒已经逃到了右北平,那里是他的老巢,经营了好多年。

    袁绍去岁未能一鼓作气扫平幽州,眼看着曹操已经平定了兖、豫、徐三州,心里哪能不着急,要是让公孙瓒喘过气来,再想扫平幽州。又得大费手脚。

    曹操在抓紧时间治理治下的三州,暂时还顾不上对外用兵。

    二月中,漠北再次传来消息,中部鲜卑已经集结了三万余骑兵。

    罗征接到消息,当即命西凉悍将阎行率领长安大营的一万精况骑兵先行北上,随后自领新组织的三千狼骑前往河套,贾诩、法正、成英等随军参谋军事,处理军机要务。

    长安北门,三千骑兵列阵已待。气象森严。

    罗征甲胃及身,骑着汗血宝马,精神焕发,向送行的荀彧等人道:“文若。本将军不在长安,大小诸事文劳烦文若多多用心了,勿使出征将士挂念后方。”

    荀彧拱手道:“主公放心。在下定不辱命!”

    罗征点点头,对荀彧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这么些年了,自己常年出征在外。一直是荀彧在看家,为大军调拨钱粮辎重,防犯周边的敌人,从来没出过什么乱子。

    眼下长安周边平靖,无有强敌来犯,更没什么不放心的。

    罗征再不多言,当即拨转马头,纵骑而去。

    三千狼骑云集景从,滚滚北上,在官道上荡起一片烟尘。

    荀彧站在北门望了半天,直到三千骑兵消失在视线之内,才回城去了。

    美稷,昔日的单于王庭,今日的西凉军大营。

    罗征率领三千狼骑风尘仆仆赶到,赵云及早到的高顺、阎行等将迎了出来,不及叙话便直奔中军帅帐,召集校尉以上的军官前来商议军事。

    贾诩、法正、成英等随军文臣在左。

    赵云、高顺、阎行等统兵大将在右。

    罗征目光灼灼,环视帐下一众文武,道:“说说,都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

    贾诩道:“具体的作战方略,早在长安时就已经定下。不过河套的一带的具体地形我等并不清楚,这个作战方略具体怎么执行,还得看诸位将军怎么执行。”

    法正和成英也点头,他们只是参谋,只负责制定具体的作战方略就行。

    大的方向制定好了,至于仗怎么打,那就是统兵大将的事情了,他们最多也只能在战争到来时,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提出意见,让罗征决断是否要执行。

    谋臣就是谋臣,不可能代替统兵将领。

    否则干脆让谋士领军算了,还要统兵大将干什么、

    罗征看向赵云,道:“子龙,河套的情况就你最熟悉,你先说说!”

    赵云道:“主公和军事定下的策略已经很清楚了,鲜卑人南下士气正盛,我军骑兵若与之硬拼并无多少胜算,可以两万精锐步兵守住入关的要道,再借助有利地形,尽可能的杀伤鲜卑骑兵,待鲜卑势兵伤亡参重,士气不再时,再转守为攻,克敌制胜。”

    罗征沉声道:“这个本将军心中有数,但何处可布防?”

    赵云道:“从大漠翻越阴山南下河套,唯一的入口就是满夷谷。此前末将追击匈奴骑兵时就曾到满夷谷,数日前又与高顺、阎行两位将军亲往查看,可立寨坚守。”

    高顺和阎行也点了点头,满夷谷地势险要,的确是阻击鲜卑骑兵最好的地方。

    罗征走到军事地形图前看了半晌,又问贾诩等人,“文和可有异议?”

    贾诩抚须道:“在下并无异议!”

    法正、成英也点头,都没有异议。

    罗征踱了几步,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按子龙说的办。”

    顿了下,又问,“两万步兵呢,可曾北上?”

    高顺答道:“已经北上河阴,正于河水南岸扎营。”

    罗征沉吟了下,断然道:“军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