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徒呼奈何,只得勉强离了温柔乡,去外堂见一众心腹臣子。

    离开大半年了,没想到大乔和吴贞的肚子都有了动静,都腆着个大肚皮,有些破坏那曼妙的身材,只有小乔和麋环还没动静,愁的茶饭不思的。

    大闺女罗嫣快四岁了,已经能打酱油了。

    小闺女罗蓉也开始满地跑了,爹爹叫的那叫一个溜。

    罗征心情大畅,一扫之前的疲容,精神抖搂的去外堂见贾诩等人。

    “恭喜主公扫平大漠,建万世之功。”

    刚进门,贾诩、法正、荀彧、成英等就起身唱功。

    “行了!”

    罗征摆摆手,径自走到主位坐下,又让众人各自依次落座,才蹙眉不悦道:“本将军出征经年,大漠的风沙太大,这才回来还没缓过口气来呢,你们这就来了,有什么事情不能等过几天再议吗?非要现在就跑过来。”

    荀彧拱手道:“为政当勤,主公世之英雄,当不致怪罪我等!”

    罗征苦笑道:“行了,文若就不必给本将军戴高帽子了,说吧,有什么急事。”

    荀彧这才道:“一者,西域各国谴使递上降书,以臣子之礼加贡。”

    “西域?”

    罗征摸了摸胡茬,沉吟起来。

    贾诩道:“主公扫平漠北,消息已经传到了西域。西域各国恐主公趁机进兵西域,遂谴使来降。其中大宛、乌孙各献上汗血宝马五匹,其余各国金银玉器无算。”

    “哦,这么多汗血宝马!”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金银玉器什么的玩物,根本入不了他眼,唯汗血宝马难得,他扫平了八百里羌原和漠北的鲜卑人,也不过得了三四匹汗血马,一直舍不得送人。

    一匹汗血宝马在这个年代,比后世的劳斯莱斯还要金贵不知多少倍。

    劳斯莱斯有钱就能买得到,但汗血宝马有钱都买不到。别说地主商人了,就连曹操袁绍那样称霸一方的诸侯,也没本事弄到一匹汗血宝马。

    没想到西域小国,好马到是不少。

    这东西对于武将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伙伴。

    武将阵前厮杀,战马的优劣,也是影响胜负的一个因素。

    当年赵云在榆中恶战吕布,因战马不及吕布赤兔马,就有点吃亏。十匹汗血宝,麾下的统兵大将也能够每人分一匹了,这笔大礼送的好,称他的心意。

    罗征对西域的情况不太了解,问道:“西域各国有多少可战之兵?”

    成英答道:“在下也是西域各国递上降书后,才打听了一阵。不过西域离中原足有数千里之遥,一些偏远小国更是相距万里,中间又多戈壁荒漠,实在乃以刺探消息,只能从往来西域和关中的胡人那里打听一些小道消息。西域弹丸之地,国家却多如牛毛,实力强大点的有龟兹、鄯善、车师、乌孙等国。其中乌孙累世与汉通婚,互为友邦,其余几个大国都不怎么安分,虽然依附大汉为臣,实际上一直想独立,若非西域太远,不利征伐,在下定要建议主公一举扫平西域各国,将西域彻底纳入我汉人版图,以靖前汉未尽之功。”

    “这个不急,慢慢来!”

    罗征大手一挥,沉声道:“羌胡人和鲜卑人都臣服在了本将军脚下,区区西域荒芜之地又算得了什么,等有机会谴一偏师统兵前往,扫平西域即可。”

    贾诩道:“这个到不急在一时,眼下主公扫平大漠,至少也得两到三年时间,漠北的局势才能彻底稳定下来。否则一旦漠北有变,主公的心血就白费了。”

    荀彧和法正也点头赞同,这是不争的事实。

    漠北不比中原,虽然打了下来,但鲜卑人却被杀的差不多了。

    就算没杀掉的鲜卑人,也会被贬为了奴隶,要想彻底将漠北大片辽阔的草原变成汉人的跑马场,还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那些鲜卑人可不会老实安分。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有大量的人头滚滚落地。

    罗征‘嗯’了声,道:“西域的事情先放放,只要那些小国老实安分,本将军暂时也没打算找他们麻烦。不过该要的贡品一样不能少,给本将军狠狠压榨这些西域人,把本将军对外征战的一应消耗用度全部转嫁在这些西域人和鲜卑人身上。”

    荀彧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事,刘表进位楚王了。”

    “刘表?”

    罗征哂笑道:“这些刘家的子孙,争天下不行,称王到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贾诩道:“刘表亦为汉室宗亲,刘璋已进位蜀王,刘表称王也算意料中的事情,否则刘表与刘璋本就不牧,若不进位楚王,名份大义上就要被刘璋压一头。”

    罗征道:“刘表不过守成一犬,不说也罢,其他人呢,这一年来有何动静?”

    成英道:“袁绍攻破肥如,公孙瓒已经败亡了,不过黑山贼势大,时常下山劫掠,袁绍数次进兵,也未能将之讨灭。公孙瓒之后,黑山贼已经成了袁绍统一河北的最大障碍。”

    罗征惊讶道:“这个张燕能耐啊,连袁绍也耐何不了他!”

    贾诩道:“张燕此人确非一般匪寇能及,此人不但组织黑山贼开荒垦田,而且还颇知兵法谋略,令袁绍极为头疼,数次进剿都无功而返。”

    罗征道:“曹操呢,那厮有什么动静?”

    成英道:“曹操于秋后出兵,一举击破袁术数万大军,袁术已经被部下杀了,今淮南和庐江二郡皆为曹操所有。”

    罗征眼神就是一凝,“袁术已经死了?”

    成英点了点头,“正是!”

    罗征久久无语,天下大势滚滚向前,初平元年起兵的诸侯,大半都已经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现在连袁术都死了,下一个又会是谁。(。。)

第338章 强大的军事体制() 
罗征默然半晌,才问,“孙策呢,那厮有什么动静?”

    成英道:“孙策五月出兵攻打荆南四郡,但被刘备击退。↖頂↖点↖小↖说,”

    “刘备?”

    罗征眉头微不可查的蹙了下。

    成英道:“刘表大将黄祖战死,连战连败,被孙策一直打到了南郡,刘备数次讨平荆南叛乱,刘表遂命其率领大军迎击孙策,才将孙策击退,现驻军巴陵以北。”

    罗征问道:“刘备手里有多少兵马?”

    成英道:“刘备部曲本有三千,又有荆州军三万!”

    罗征道:“孙策那厮不趁曹操击破袁术之机出兵北伐,怎么还跑去打刘表?”

    贾诩道:“主公,孙策此举可谓十分高明呐,现在曹操势大,孙策就算渡江北伐,也根本争不过曹操。与其如此,还不如安安稳稳的治理江东。曹操与袁绍迟早一战,我军想要在曹操和袁绍相争时大举东进中原,孙策未必就没有这个想法。”

    荀彧也道:“江东地贫人少,唯有广积粮、缓称王,待中原大乱时,再伺机北伐,才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曹操只有彻底稳定南方,才能放心的和袁绍放手一战,孙策这个时候渡江北伐,和曹操大规模开战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反而刘表暗弱,若能趁势夺了荆南,孙策自会实力大增。若荀所料不差,这一切应应该是出自戏平的谋划。”

    罗征哂道:“自古以来,天下统一皆由北向南,自西而东。这其中有天时之利,也有地理及人和的因素。不论是风民悍勇。还是物产丰饶、及人口、兵员构成上,南方都不及中原和西北。北方多平原。利骑兵驰骋,江东连战马都没有,孙策靠什么逐鹿中原?”

    法正也道:“主公所言极是,孙策若守着江水偏安一隅,尚有几分可能。若想渡江北伐逐鹿中原可没那么容易。不管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负,孙策也没可能入主中原。”

    荀彧道:“话虽如此,但主公亦不可轻敌大意,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罗征点点头,就不再提这茬。孙策虽然也是个人物,但还不是他的主要目标,他的主要目标是曹操,一天不把曹阿瞒那老贼干死,心里就会不踏实。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这未尝就不是一种动力。

    正是因为知道曹操的厉害,罗征才一直压榨自己的潜力,一直在快速成长,从来不敢小视天下英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曹阿瞒带给他的压力,也是鞭策他进步的动力。

    罗征转念一想,估计曹操也会有这种感觉吧!

    就像赛道上的两个竞争选手。你追我赶谁都想跑到前面。

    或许曹阿瞒的压力比他还大,因为罗征一直占据了极大的地理优势,因此在战略上始终占据主动。而中原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四周又多强邻,地理上毫无半点优势可言。曹阿瞒在战略上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且始终落后罗征半步,压力应该比他要大的多。

    然而话又说回来,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还能一统中原,可见曹操此人才略。

    换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统一中原几乎没有可能。

    罗征问道:“新军整编的如何了?”

    贾诩道:“已整编完毕,各种正在操练,不过尚有一事,还需主公定夺。”

    罗征道:“何事?”

    贾诩道:“今主公治下已有关中、凉州、河套、汉中等地,百姓渐足,钱粮日盛,正可谓兵精粮足。收上关中、凉州、汉中等地又大获丰收,河套种了一季金米也颇有收成,治下已无钱粮辎重之忧。在下以为,是时候对固有的军事体制进行变法了。”

    “变法?”

    罗征认真起来,抬了抬手道:“文和说详细点!”

    贾诩看向荀彧,道:“还是文若来说吧!”

    荀彧也不推辞,道:“先秦利兵甲而侵吞天下,虽二世乃亡,实只崇法治,不尚礼教而招致灭亡。但不可否认的是,先秦军事体系之强大,还要在前汉之上。爵位始于秦,先秦置二十等爵位,封赏有功将士,以此提高军队战争的积极性,确实是一项创举,从根本解决了军队厌战的问题。秦军规定:斩获敌方“甲士”首级,可得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此一来,士兵上了战场,自然人人无不效死命杀敌,故尔秦军强盛远胜六国,这也是军队强大的根本。”

    贾诩道:“两汉虽然承袭了先秦的大部分制度,但却似是而非,特别是在军功爵位上做的并不好,远不及先行。比如爵位,不再是靠军功获取,无功之辈皆封列侯,军队拼死杀敌士兵们却得不到奖赏,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每况愈下。”

    罗征凝思半晌,道:“文和的意思是,要在我军推行秦军法度?”

    荀彧道:“是借鉴秦军法度,而不是完全照搬。毕竟秦军法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军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要根据主公治下实际,制定一套适合我军的军事制度才行。”

    罗征颇有兴致道:“说详细点!”

    荀彧道:“要想支撑庞大的军事战争体力,不只是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变法,还需要民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比如秦军规定的斩获敌方甲士首级,可得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爵位可以封赏,但田一红顷、宅一处、仆人一个何来,这些都需要庞大的物力和财力支撑,否则拿什么赏给立下战功的士兵。若做不到赏罚分明,变法就是空谈。”

    罗征连连点头道:“本将军明白了,我军现在是否满足这些变法的条件?”

    荀彧道:“问题不大,主公征服八百里羌原和漠北大片辽阔的草原,俘虏的奴隶更是以十万计,用来奖赏士兵足够。不过秦军军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打了胜仗,军职越高越得的奖赏就越多,士兵们得到的奖赏远不及军职高的将校,这不公平,会对士兵拼死杀敌的积极性造成影响。我军若要变化,就要剔掉这些糟粕,不能再沿用秦军军制。”

    法正道:“可将斩获的敌兵首级分类,将斩杀伍长、什长乃至敌军大将的奖赏根据军职的高低拉开距离,以此激励士兵杀敌。如斩获伍长首级,可赏田二顷,仆人两个,若斩获敌军大将,纵然是小卒,亦可封关内侯甚至列侯。如此每有战事,三军将士必奋通杀敌。”

    罗征击节道:“这办法不错,如此一来,只怕上了战场,就怕遇到敌军猛将,三军将士也不会再畏敌退缩了。为了巨大的功勋,必然会一涌而上,死命杀敌。”

    贾诩道:“可将不同爵位的俸禄和待偶也拉开,有了战功可获奖赏,获得爵位后还会有丰厚的俸禄和待遇,也会激励士兵奋勇杀敌。”

    罗征欣然道:“很好,这样一来,等上了战场,只怕小兵都敢去杀曹操了。”

    众人皆笑,想想也觉得不无可能。

    若把敌方士兵和将领的军职高低作为评定军功的标准,那对于西凉军来说,曹操绝对是最大的军功,只要能干掉曹操,估计就能直接封列侯了。

    这么大的一笔军功,不要说士兵,估计统兵大将都要眼红。

    荀彧补充道:“爵位的传袭不能再效仿先汉,唯有通过军功获取一途,否则再让先汉那样乱封爵,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而通过军功获取爵位,不但可以激励三军将士拼死杀敌的决心和战争的主动性,还可激励治下百姓入伍从军的积极性,此乃根本,不可废。”

    罗征摸着胡子沉吟了半晌,道:“话虽如此,但功军不止是战场杀敌,不说别的,文若坐镇中枢,让本将军出征在外从无后顾之忧,文和参谋军事,亦劳苦功高,若论功勋,尚在统兵将领之上。难道也要和文若与文和上阵杀敌,才能获封爵位不成?”

    贾诩、荀彧皆拱手道:“名利不过身外之物,皆可弃也!”

    法正、成英也连忙点头表示赞同,这可是表心意的大好机会。

    罗征摆了摆手,道:“还是不妥,就算你们不在乎名利,也不能要求天下人都视名利如粪土,这不现实,也不符合人心。若只有靠军功获取爵位一途,还有谁愿意治理地方,全都想去领兵打仗了。回头你们再商议一下,对文官也要有一套激励机制。当然,为了激励军队的战斗力和百姓入伍的积极性,军功激励要占扰势,还有那些不带兵的武官,也全弄到文官体系里面,让军队更加保持纯粹一点,这样才能体显出军功的重要。”

    “遵命!”

    贾诩、荀彧、法正等齐拱手应命。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不在乎这些,但至少该有的态度有了。

    罗征更不可能忽视这个问题,正如他所说,就算这几个人不在乎,但也不能要求治下的其他官僚士人们不在乎,随者治下的地盘越来越大,官僚士大夫阶层越来越庞大,如果只重军功而不重视文武阶层,那绝对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让文官独大,固然会对军队的战斗力和独立性造成致命的打击。

    后世的宋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军队的战斗力能让看史书的人极其无语。

    同样的,如果让军队独大,就会出现穷兵黩武,甚至军权政治,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第339章 变法() 
建安六年,公元198年正月。∽↗,

    罗征在治下关中、凉州、汉中等地推行变法,一来加强集权,二来改革军制,并列出一封军功名单,传阅三军将士,哪怕目不识丁的大头兵,也要把名单背熟。

    名单罗列了曹操军事集团的所有重要人物,标明了军功爵位和奖赏。

    其中曹操更是名列榜首,只要能干掉曹操,无论是谁都可获封列侯,赏田万顷,牛马牲口十万头,草场十万顷,宅邸三座,奴仆千人。

    如此重赏,可谓令人眼红。

    要知道就算是昔日的徐州巨富麋氏,也没有这么大的家业。

    可以说,只要能干掉曹操,就能够一跃成为天下曲指可属的土豪。

    军制改革后,西凉军立刻就沸腾了,以前就算拼死杀敌,也没有什么好处。西凉军虽然彪悍善战,但普通士兵对于战争,从内心深处来讲是缺乏主动的。

    如果不是在罗征手下当兵吃的好,而且军饷也丰厚,谁愿意提着脑袋上战场。

    出来当兵,也是因为没有了活路,或者官府强行征兵才不得不入伍。

    然而新的军制颁布后,各地官府的募兵处立刻就人满为患。

    这次的军制改革明显更倾向于军队,丰厚的杀敌赏赐就不说了,单是那二十一级爵位的封赏就让所有人眼红了,不但三军将士们眼红,连平头百姓也眼红了。

    除了杀敌的赏赐之外,获封一级军功爵位的将士。兵世子孙可继承一代,继承爵位的儿子组建的家庭免终身劳役。除地税外的各种杂税,同时还能按月领到爵位的俸禄。

    获封二级军功爵位的有功将士。爵位可传承两代,依次类推。

    爵位每高一级,就能够多传承一代。

    从第十级开始,爵位每高一级,能多传承两代。

    至于最高的侯爵和公爵,甚至会一直传承下去。

    而在新的军制中,等级越低的爵位,需要的军功也越低,最低的一级军功爵位。只需要杀够十名敌方士兵即可获封,越往上升,需要的军功就越大。

    到了公爵,至少要灭掉曹操或袁绍这样的强大诸侯才有可能获封。

    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不敢奢望公爵侯爵,但搏个四五等的爵位那也够了。那令人眼红的奖赏,以及传承爵位免除的劳役、各种杂税,狠狠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

    就算只捞个一级爵位,也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勋贵,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要是运气好。能拿自己一条烂命,搏个三四级爵位,那三四代子孙不用愁了。

    如果能干掉曹操,那更不用说了。只要罗征建立的政权不倒,子孙世代都是勋贵。

    比起秦军的军制,罗征麾下的一帮能臣干吏们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以秦军军制为蓝本穷尽脑汁制定的新军制无疑更加完善。对军队的激励效果也更强。

    所以西凉军彻底的沸腾了,全都兴奋的眼睛发红。没有人会怀疑官府会骗人,因为罗征对士兵说过的话,从来就没有不兑现的,所以士兵们才兴奋。

    许多百姓更是踊跃入伍,想要给子孙搏个富贵。

    关中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潜入在各地的各路诸侯的探子。

    天下诸侯接到密告后,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