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当、黄盖二将武勇过人,乃东江猛虎孙坚得力臂助,汜水关上除了华雄,就再无人是这两员悍将的对手,不料竟给一小小军侯生擒活捉。

    胡轸目视韩当、黄盖二人,问道:“两位将军愿降否?”

    黄盖呸的一声,不屑道:“耻于贼寇为伍。”

    韩当更是冷哼一声,都懒得开口说话。

    胡轸脸色一沉,勃然大怒道:“来呀,拉下去斩了。”

    早有亲兵奔了进来,将二将押了下去,不多时捧上两颗血淋淋的首级。

    胡轸又命人将二将首级送往洛阳,这才看向罗征,道:“罗征。”

    罗征忙上前道:“小人在。”

    胡轸神情欣悦,道:“本将军观你有勇有谋,又生擒江东猛虎孙坚帐下两员大将,立下大功,且赏钱两万,女人两个,待本将军上报主公,再为你请功。”

    “谢将军。”

    罗征大喜,连忙谢恩,暗忖总算没有白辛苦。

    生擒江东猛虎孙坚麾下两员大将,那可是大功劳,谁也抢不走。

    堂下众将校多目露妒色,却无可奈何,只能暗恨这小子运气好。

    罗征回到军营,立刻给几名伤兵包扎伤口。

    这次偷袭虽然没有人战死或重伤,但依旧有三名士兵在孙坚手下的拼死反扑之下受了些轻伤。这就是战争,就算计划的再周密,也免不了会流血。

    遗憾的是,青铜戒指只能给自己治伤,否则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洛阳,相府。

    董卓看过汜关水送来的战报,顿时精神一振,‘唔’了声,道:“不错,不错,胡轸果真不负吾厚望,竟大破孙坚八千先锋大军,吾当重重有赏。”

    旁边地李儒道:“主公,可否让在下看看战报?”

    “文优请看。”

    董卓欣然将战报递给李儒。

    李儒接过,快速看完,也忍不住露出了喜色,道:“恭喜主公,孙坚素来善战,有江东猛虎之称。此番胡轸将军大败孙坚,正好狠狠挫了关东叛军锐气。”

    董卓连连点头道:“孙文台骁勇善战,麾下四员悍将皆有勇力,某早有招揽之心,怎耐其心不附,此番不但大破孙坚八千大军,更斩了祖茂,擒得黄盖、韩当两员悍将,狠狠挫了关东叛军锐气,当记大功,吾有意加封胡轸扬武将军,不知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道:“主公英明。功赏过罚,此乃治军御下之道。”

    董卓又道:“华雄骁勇善战,就加封奋威中郎将吧!”

    李儒附议赞头,等了片刻,却见董卓没了下文,不由道:“主公,华雄将军帐下军侯罗征生擒黄盖、韩当二员猛将,亦有大功,何不封赏?”

    董卓道:“这个罗征是何许人也?”

    李儒道:“胡轸将军所部皆是我西凉旧部,并无北军或并州军之人。”

    董卓这才点点头,欣然道:“即是我西凉旧部,又立下大功,自当封赏。不过这个罗征出身卑微,乃一庶民,文优以为,本相该如何封赏才好?”

    李儒道:“此事全凭主公臆断。”

    董卓想了想,道:“这小子能用计生擒孙坚两员悍将,也算颇有几分头脑,就先领个骁骑校尉吧,看这小子能否独领一营骑兵。若能建功,再行封赏。”

    李儒微笑道:“主公英明,如今我西凉军虽然势大,但亦有许多隐忧,正该提拔有胆有识之西凉旧部挡当重任。只要有才能,就算是庶民,主公亦可用之。”

    董卓欣然道:“文优所言极是,吾也是这么想的,哈哈!”

    主臣两人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汜水关,胡轸府宅。

    “小人参见将军。”

    罗征大步上堂,恭恭敬敬地向胡轸施礼。

    胡轸摆摆手,“免了。”

    待罗征直起身,才又道:“本将军刚刚收到主公手谕,前次夜袭孙坚叛军,你生擒孙坚麾下黄盖、韩当两员大将,主公加封你为骁骑校尉,望你好自为之。”

    罗征闻言顿时大喜过望,“谢主公栽培,谢将军大恩。”

    胡轸上前拍了拍他,颇有深意地道:“你是我西凉旧部,只要立下大功,本将军自然要极力向主公为你请功。这次本将军可是在给主公的战报中,好生夸了你一通,让主公知道你的才干,才封你为骁骑校尉,以后好好干,千万别让本将军失望。”

    罗征怔了下,立刻就明白了。

    胡轸的言下之意是,你小子能被封校尉,全靠我给你表功,你小子可别忘恩负义。

    再一细想,胡轸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寓。

    无非是就想拉拢自己,看来西凉军中也不是铁板一块,统兵大将也在拉帮结派。

    罗征连忙大声道:“将军放心,将军但有所命,末将万死不辞。”

    胡轸见这小子上道,立刻就笑了,“好,你先去吧,晚上本将军给你庆功。”

    罗征答应一声,连忙告退出来。

    回头看了一眼气派的大门,嘴角边不由绽起一丝淡笑。

    董卓是没有好下场的,甚至西凉军中的将领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从现在起,他就要力争上游,好好为自己准备和打算了。

第五章 关东联军压境() 
当晚,胡轸召集军司马以上的军官饮宴,济济六十余人,好不热闹。

    席间,前来劳军的使者当众宣读了董卓手谕,除了胡轸、华雄、罗征得到加封,其余将校也得到了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赏女人的赏女人,皆大欢喜。

    罗征被直接加封校尉,委实是个意外之喜。

    原以为最多也就提上一级,给个军司马就到头了。

    没想到董卓竟然这么大方,直接把他提升为校尉,省去了不少功夫。

    庆功宴散去后,喝的醉熏熏的罗征被胡轸派人送到了一座府宅。

    按照大汉军制,校尉已经算是高级军官,秩同两千石,与太守平级。

    虽然自董卓入京以来,朝纲混乱,封了不知多少将军校尉,各路诸侯更是大肆给手下封官进爵,早就把官制搅的一团遭,校尉多如牛毛,将军遍地都是。

    但在军中,校尉这个级别的军官依旧能够享受到该有的待遇。

    别的不说,在汜水关只有校尉以上的将领,才能有一座自己的府宅。

    “小人参见将军!”

    罗征还没进府宅,陈通和几个手下就迎了出来。

    “陈通,你们怎么在这里?”

    罗征愕然,他被提升校尉的事情,还没有人知道呢。

    陈通喜不自胜道:“回将军,是胡轸将军派人来告诉我们,说将军被提升为校尉,在汜水关该有一座自己的府宅,让我们几个过来伺候将军。”

    “唔,不错!”

    罗征点点头,心下恍然。

    暗忖胡轸虽然不是什么良将,但笼络人心到是颇有一手。

    随即又想到,但凡能做到高位的人,又有谁是傻子。要是不会笼络人心,还有谁肯为你卖命。董卓如是,胡轸如是,想来董卓手下的其余统兵大将也如是。

    到了内院,两个二十出头的女人迎上来,服侍他就寝。

    两个女人都着粗粗布衣,手上也有厚厚的老茧,相貌一般,还略有些显老,应该是农家妇人。而且有些畏畏缩缩的,眼里深藏着恐惧,还有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

    “你们去睡吧,不用管我!”

    罗征挥了挥手,并没有碰她们的心思。

    两个女人是胡轸派人送来的,虽说军队里不允许有女人,但西凉军纪律有些散漫,统兵大将**妇女,甚至干脆在临时府宅里养几个女人并不稀罕。

    至于被抢来的女人,就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都是些可怜人,罗征不想伤害她们。

    汜水关有三万大军,骑兵一万,步兵两万。

    骑兵协助步兵守城,但不用负责巡城。

    战时出战,没有战争时,就在营房休整待命,平时没有什么事情。

    罗征新官上升,次日到营中巡视了一遍,召集都伯以上的官军开了个小会,说了些鼓励大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废话,然后带着陈通等十几名亲兵,回府宅去了。

    自从大破孙坚地八千先锋大军后,到是难得地休息了十来天。

    罗征左右无事,就抓紧时间练习武艺,间或抽空拾掇菜园子。

    武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是建功立业的筹码,而且是安身保命的技能。

    要想在战场上活下来,无论如何也要把武艺练好。

    转眼半个月过去,汜水关一直十分平静。

    胡轸虽不善统兵,但也不是笨蛋,知道关东叛军就在酸枣,随时都有可能打来,于时派出侦骑,严加刺探关东叛军的一举一动,以防被打个措手不及。

    却说孙坚自从那晚逃脱后,黑暗中不辨方向地跑了数十里,直到天亮后,才辗转寻到了同样逃脱的程普,得知黄盖、韩当被擒,不由仰天长叹,悲从中来。

    想起当初起兵时的满腔豪情,如此却落得兵败逃命,如何能不唏嘘嗟叹。

    韩当、黄盖、祖茂三员心腹大将全都折在了汜水关,让孙坚心头滴血。

    想起三将这些年来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地追随自己南征北战,虽为主臣,实则情谊更胜兄弟手足,而今却战死沙场,孙坚不由黯然泪下。

    士兵没了可以再去招募,但忠心又有能力的大将,可不是随便能得到的。

    不过孙坚毕竟是一代人杰,很快就振作起来,收拢逃散回来的败兵,约五日,聚起了近千残兵,和程普带着千余残兵败卒直奔酸枣,准备到了联军大营再作打算。

    三日后,到了联军大营。

    孙坚直奔中军,到了联军盟主袁绍大帐,各路诸侯俱在。

    “明公为何不发粮草,致坚兵败,折了联军锐气?”

    孙坚怒目圆瞪,直奔到袁术近前,厉声质问。

    这次兵败固然是因被西凉军偷袭下措手不及,但主要原因,还是袁术听信馋言,不予孙坚先锋大军粮草,以致军心不稳,才被西凉军有机可趁。

    否则孙坚征战多年,又敢会轻易被人偷袭。

    袁术自知理亏,顾左右而言他,尴尬道:“吾也是信了小人谗言,文台勿怪。”

    孙坚拔剑在手,厉声道:“气煞某也,如此小人,留之何益。究竟是何人搬弄是非,明公请交出来,某一剑杀之,以慰麾下将士在天之灵。”

    袁术抹不开面子,不由冷哼一声。

    各路诸侯也纷纷上前安慰,将孙坚拉到一旁坐下。

    众人商议了一阵,此时粮草已经齐备,当即决定挥军西进,直取汜水关。

    五日后,各路诸侯尽起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汜水关而来。

    孙坚只剩下近千残兵败卒,无奈下跟袁术借了三千兵马,才算不那么尴尬。

    袁术理亏在先,先前又因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助其夺了南阳,本就交好,此刻孙坚落魄,到是爽快地答应了孙坚借兵地请求,与其三千兵卒。

    又五日后,三十万关东联军杀到汜水关以西二十里处,扎下营寨。一眼望去,汜水关以东尽是密密麻麻的军营,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

    早有探子将关东联军动静报到关上,胡轸闻言大惊失色,关东联军虽声势浩大,但不想兵力竟有三十万众,忙一边以八百里加急飞报洛阳,一边急召诸将商议对策。

    中军大帐。

    胡轸高踞案首,军司马以上的将校分列两旁。

    罗征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军议,坐在左侧第六位,位置尚算靠前。

    胡轸扫视帐下诸将,凝声道:“今关东叛军举兵三十万众来犯,兵力十倍于我军,声势浩大,我军该如何应敌,诸位可有良策退敌?”

    有部将道:“关东军兵力十倍于我军,只可智取,不宜硬拼。”

    胡轸问道:“如何智取?”

    那部将张了张嘴巴,尴尬地道:“末将暂时也未想到好办法。”

    位列诸将之首的华雄大声道:“我西凉铁骑威震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东叛军虽众,不过土鸡瓦狗尔,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有何惧之。”

    众将听的皆精神一振。

    是啊,西凉铁骑威震天下,又岂会怕了关东叛军那群乌合之众。

    只是刚刚听到三十万大军,被震了一下而已。

    这时回过神来,就立刻精神振奋,纷纷摩拳擦掌起来。

    胡轸被这股气氛感染,也是精神大振,立时雄心万丈。

    这个时候的西凉军自追随董卓入主洛阳以来,还未偿一败,也就难怪这些统兵将领会心气十足。在没有被迎头痛击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把关东军放在眼里。

    罗征则直翻白眼,实在有些无语。

    关东联军虽然肯定良莠不齐,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乌合之众。况且就算真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但三十万的数字也绝对不可轻忽。

    这些西凉将校都以为西凉铁骑威震天下,就敢小视天下英雄。

    罗征暗暗摇头,董卓手下虽然确有几个真知卓见之士,但却绝不包括在座地诸位。

    张辽、徐晃等几个真正的大将之才,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呢,根本就没崭露头角。

    胡轸虽也有几分本事,但在统兵征战方面,却委实非其所长。

    罗征没有开声,暗暗观察在座地数十员将校,就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将校都不把关东军放在眼里,但也有个别几员将校目露忧色,显然并不乐观。

    奇怪的是,却没有人出人提醒。

    罗征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

    现在的胡轸和手下诸将个个都心气高涨,这个时候开声泼冷水,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胡轸和绝大部会将校的不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没人愿意做。

    “将帅不齐心,如何能不败!”

    罗征摇摇头,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胡轸布置了城防的细节,就结束了这次并不长的军议。

    罗征没有再去府宅,而是直接去了军营,召集手下的两千骑兵抓紧时间操练,把马刀磨亮了,战马喂饱了,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

    冷冰器年代的战争由来已久,战略战术的演变,几乎就是人类进步的智慧结晶。

    从最早的摆明车马厮杀,到春秋战国时期兵圣孙武改变战争模式,军事战争的目的更加清晰明确,为了胜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于是乎,许多兵法大家应势而起。

    吴起、孙膑、赵武灵王等一位位中国历史上的兵法大家,无不对战争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战争变的更加注重细节,兵种和战术的配合也更加讲究策略。

    各种各样的战术谋略更是层出不群,到前汉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特别是前赵的赵武灵王,这位赵国君主的‘胡服骑射’直接推动和改变了战争模式由车战向大规模骑兵作战的转变,将盛行数百年的战车淘汰。

    其后的李枚、王剪等绝代名将,更是对骑兵的运用加以完善,到了前汉武帝时,前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更是将骑兵推上了巅峰。

    时至今日,古人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战争体系。

    罗征在练兵的同时,也在学习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尽快充实自己。

    战争不是儿戏,正如孙武所说,兵者诡道也,战场上千变万化,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强盛可以避开它,气势很盛可以骚扰它,轻视的可以骄纵它,隐逸的可以劳累它,亲近的可以离间它。

    攻它无防备处,出击在它不留意时。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而战术的运用,则取决于统兵将领对一切有利条件的利用。优秀的将领,能够利用好一切有利的条件,其中包括无所不用其极的阴谋和人心较量,故尔能胜;反之则败。

    罗征可不敢因为自己是穿越者,就小瞧古人的智商。

    战争并不只是对战略战术的运用,还有对人性的把握和洞察。

    揣摩敌方统兵大将的心思、性格、行事风格,以及获得麾下将领士兵的拥戴等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不可不察。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因此,每一个时代,真正的名将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如果看几本兵书,就认为战争不过如此,那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赵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长平惨败给后人留下了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

    新书冲榜,求推荐票、收藏……

第六章 阵前斩将() 
二月末。

    关东联军进至汜水关三里处扎下营寨,商议进兵之策。

    次日,袁绍与各路诸侯率领两万大军,进至汜水关下,试探虚实。

    大军摆开阵势,袁绍喟左右道:“何人可前往搦战,以振我联军士气?”

    旁边有济北相鲍信怕被人夺了头功,忙给其弟鲍忠打眼色。

    鲍忠当即出列道:“末将愿往。”

    袁绍欣然道:“有鲍忠将军出马,必可振我军声威,可速去。”

    鲍忠应命,当即策马奔出本阵,通了名姓,厉声大喝,“胡轸匹夫,速来受死。”

    汜水关上,胡轸及一众将校早就到了,正站在城头观察关东联军阵势,闻言顿时气的脸色铁青,喝问左右,“谁与某斩此匹夫,以泄本将军心头之恨。”

    罗征心念急转,暗忖这鲍忠从没听过,想来是个无名之辈,估计连祖茂都不如,应该不难对付,当下赶在华雄之先抢上前,大声道:“末将愿往。”

    胡轸脸色这才好看了些,道:“速去!”

    “末将领命。”

    罗征领了将令,连忙奔下城头,点兵去了。

    不多时,吊桥降下,城门洞开。

    罗征引着五百骑冲出城门,在城下一字排开,舞刀策马冲上前迎战鲍忠。

    鲍忠大喝道:“某刀下不斩无名之鬼,来将通名。”

    罗征暗骂了声蠢货,也大喝道:“某,罗征是也,鲍忠匹夫,速来领死。”

    “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