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吃饱喝足,立刻将数十骑兵赶着菜园子,然后带着两名亲兵回去复命。

    赶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离的老远,就看到一条水沟旁边点起了几个大火堆。

    数十名溃卒围着火堆,正在将打来的一头野猪剥了皮洗干净,架在火上烤。

    “什么人?”

    刀疤脸听到有人靠近,立刻跳了起来,拔刀喝问。

    “将军,小人回来了!”

    一名亲兵连忙叫了一声,快步上前。

    罗征则识趣的跟在了后面,当起了跟班。

    借着火光,刀疤脸看清三人后,这才松了口气,收了战刀,沉声问道:“他妈的,怎么现在才回来,你们三个跑哪去了,可能打探到郡守大人大军今在何处?”

    亲兵忙道:“将军息怒,小人们跑了几十里,也没看到一个村子,回来时才遇到了附近山中的猎户,打探到了郡守大人大军的动向。”

    刀疤脸顿时精神一振,‘哦’了声问道:“郡守大人大军今在何处?”

    亲兵答道:“据那猎户说,昨日正午曾看到有数千军队从这里路过,想来应该就是郡守大人的大军了。弟兄们如果跑快,明天天黑之前,应该就能追到郡守大人的大军。”

    刀疤脸问道:“你可问过那猎户,在我们之前可还有姑臧逃来的弟兄过去?”

    “这个……”

    亲兵抓抓头,忐忑地道:“将军没说,小人就没问。”

    刀疤脸气的直狠牛眼,狠狠给了亲兵个脖拐,骂道:“他妈的,你个猪脑子,这也不知道问清楚,怎么探路了,我看猪都比你聪明!”

    亲兵差点没气死,有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还好这小子机灵,压下了拔刀砍人的冲动,一个劲赔笑脸。

    其实前往打探张猛大军动向的斥侯骑兵问过那猎户了,在这伙溃卒之前,还有一支数十人的溃卒中午时分往南逃了过去,只是罗征早有吩咐,亲兵才装作忘记了问。

    吃饱喝足,数十溃卒们立刻就着火堆,倒头就睡。

    夜里寒意浸人,但缺衣少被,也只能强自忍受了。

    罗征抱着膀子躺在火堆旁,十余名亲兵或远或近靠在四周,斩马刀放在身前,一只手始终握着刀柄,如果有人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十余人隐隐将罗征护在中间。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十余亲兵立刻就会第一时间拿刀砍人。

第117章 混进贼营() 
令居以北五十里。

    张猛率领五千大军渡过枝水时,太阳已经落山。

    眼看天色将晚,只好下令大军背水扎营,待次日天明再杀奔令居。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士兵们埋锅造饭,大营里十分忙乱。

    张猛不太放心,亲自巡视了一遍大营,正准备回中军大帐歇息,有小校疾步奔了过来。

    “大人,大事不好了!”

    小校脸色苍白,透着惊恐,似是天要塌了。

    张猛眉头一蹙,沉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何故惊慌?”

    小校颤声道:“苍松令谴快马来报,武威已经失过了。”

    “什么?”

    张猛大吃一惊,差点没跳了起来,厉声道:“武威怎么会失守?”

    小校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答道:“据逃到苍松的溃卒叙说,三日前罗征亲率大军,趁夜突然出现在姑臧城下,我军错不及防,姑臧已经被袭破了。”

    “气煞我也!”

    张猛脸色瞬间充血,大吼一声,喷出一道血箭往后就倒。

    “大人,快,快叫郎中!”

    小校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抚住张猛,大吼大叫。

    随中郎中很快赶到,将张猛抬进了中军大帐,费了一番功夫才救醒。

    这时军中将校已经得到消息,全都赶了过来,个个惊慌无定。

    眼下姑臧被袭破,他们的家小大半都在姑臧,焉能不惊,焉能不急。

    张猛翻身坐起,扫了一眼脸色惊慌的众将校一眼,不由幽幽叹息了一声。

    满腔的雄心壮志,此刻却被一盆凉水陡头浇灭。

    张猛勉强稳了稳神,环视众将校道:“眼下姑臧被罗征匹夫偷袭击破,吾意回军与罗征匹夫决一死战,夺回姑臧,不知众将以为如何?”

    “大人英明,正该如何!”

    众将纷纷点头,他们的家小都在姑臧,焉能不救。

    姑臧可是武威郡的心脏,老巢都没人抄了,岂有不回军自救之理。

    若是姑臧夺不回来,他们可就成了孤魂野鬼,连家都没了。

    张猛黯然道:“不想罗征小儿如此阴险毒辣,本官虽早有提防,严令大军离开后,紧闭城门不得让任何人进出,以免被罗征匹偷袭,不想还是丢了姑臧。”

    众将校皆默然无语,你眼望我眼,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前的雄心壮志,立功心切,早就飞到爪哇国去了。

    张猛挥了挥手,令众将校退下,兀自哀叹不已。

    此前虽然知道罗征小儿能征善战,用兵往往出人意料,韩遂被一战而灭,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但任心而论,张猛身为名将张奂之子,却从未将草根出身的罗征放在眼里。

    总以为此番数路大军合攻金城,罗征小儿必插翘难逃。

    自己熟读兵书,统兵征战,建立功勋,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直到此刻,张猛才猛然间意识到,领兵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古之兵家的警世之语犹在耳旁,然而此前却从来没有这般深刻的体会。

    直到这时,张猛才深刻的体会到,兵危战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统兵征战万万不能照搬兵书,纸上谈兵的赵括已经给兵人做出了榜样,自己竟然还犯下这种错误。

    张猛脸色晦暗,长吁短叹,眼里有浓浓的不甘。

    此番丢了姑臧,无异于胸口被捅了一刀。

    虽然明知此时回军夺重夺姑臧希望渺茫,但姑臧乃武威治所,根基所在,纵然明知没有多少机会,纵然明知会战死沙场,也不得不为。

    至于继续进兵,攻打令居,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姑臧被破的消息已经传来,三军将士个个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哪还能继续进兵。

    次日天早,天还没亮。

    张猛就拔营而起,火急火燎的率军原路返回。

    快到中午时,又碰到一伙从姑臧方向逃过来报信的溃卒。

    张猛细问了姑臧被破的经过,又命军籍官逐一查验核对了溃卒身份,确定没有被奸细混进来后,才命人将数十溃卒收编,尔后继续火速率军北上。

    乌岭。

    罗征被亲兵叫醒时,天已经亮了。

    数十溃卒纷纷爬了起来,准备赶路。

    刀疤脸却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担心会不会被治罪。

    此番丢了姑臧,无论如何也要有人承担责任。

    虽说自己只是个小小的队率,要承担责任也轮不到自己。

    但就怕郡守大人震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就命人将自己拖下去砍了。

    事到临头,反到有些踌躇起来。

    有着带着这数十人遁入荒山野林,落草为寇,可家小还在姑臧,再说这数十人也未必会跟着自己去当土匪,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吃了些昨晚吃剩的肉干,数十溃卒很快就上路了。

    然而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前方的官道上就出现了斥侯骑兵。

    刀疤脸吓了一跳,连忙下令数十兵卒就在列阵时,数骑快马已经冲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

    为首的斥侯骑兵勒住战马,大声喝问道。

    刀疤脸不敢怠慢,连忙报了姓名和军籍从属。

    几名斥侯骑兵对望一眼,眼神有就些不大对劲。

    为首的斥侯骑兵喝道:“你们在这里等着,郡守大军马上就到。”

    刀疤脸哪敢乱放屁,连忙赔笑说是。

    几骑斥侯兵又扫了众人一眼,才纵马而去,继续在前探路。

    大约等了半个时辰,官道上有烟尘扬起,数千大军很快出现在了视线内。

    有小校奔了过来,横眉冷对的将数十溃卒盘问了一通,才将众人带回军中,又让军籍官逐一核对身份,确认无误后,才将数十溃卒编入后营,大军一刻不停继续北上。

    罗征既然敢来混敌营,自然早就准备好了身份。

    抓了近千俘虏,弄几个身份还不简单。

    罗征和十余亲兵,全都用的姑臧俘虏的名字。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身份证,也没有照片核对,军中户籍也只是对兵卒的名字、出生地和家小等资料进行登记,只要抓到几个俘虏,冒名顶替不是难事。

    当然,十几个人混进来,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除非像罗征这样,随身带着数千大军。

第118章 西海剧变() 
允吾,长史府。

    荀彧正在处理公务,门外忽然响起匆匆脚步声。

    有亲兵推门而入,禀道:“大人,李蒙将军求见。”

    荀彧放下竹简,道:“让李将军进来。”

    亲兵应声而去,不多时,李蒙疾步匆匆,大步走了进来。

    “见过先生。”

    李蒙面色凝重,拱手施了一礼。

    荀彧起身相迎,回礼道:“无需多礼,将军脸色有异,可是有何要事?”

    李蒙凝声道:“还真给先生说中了,方才破羌令以八百里加急来报,声言游牧于西海一带的烧当王部三日前起三万大军出西海,已经攻占西部都尉府。”

    “什么?”

    荀彧吃了一惊,凝声道:“此消息是否属实?”

    李蒙道:“谅无差错!”

    荀彧刹时脸色变的十分凝重,肃然道:“眼下马腾、张猛、盖勋、皇甫坚寿等数路大军来犯,金城新下,本就人心未稳,烧当王部这个时候举兵来犯,可真是雪上加霜。”

    李蒙沉声问道:“烧当王部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举兵来犯,莫非有诈?”

    荀彧略一沉吟,便道:“烧当王部出兵,多半因马腾之故。”

    李蒙眼神就是一凝,道:“马腾?”

    荀彧道:“马腾虽然兵出狄道,但日行不过三十里,迟迟未到榆中,在下这些天一直在思索马腾为何要拖延行军速度,却一直不得要领。如今看来,烧当王部这个时候出兵,极有可能就是马腾挑唆之故。毕竟马家在羌人中有无以伦比的威望,纵然将军威镇西陲,在这方面相比马家也略有不及。除了马腾,在下想不出还有谁能令烧当王部出兵。”

    李蒙不解道:“可是,马腾为何要请烧当王部出兵,就不怕引狼入室吗?”

    荀彧脸色转为凝重,道:“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董卓诱马腾出兵,自然不会安了什么好心。马腾不傻,又岂会看不出董卓的驱虎吞狼之计。纵然马腾能攻下金城,也必然会是两半俱伤的局面。届时董卓只需谴少量精兵,便可兵不血刃入主凉州。马腾如果不想为董卓作嫁,请烧当王部出兵策应战场,以最小的代价攻下凉州,也就不奇怪了。”

    李蒙恍然道:“原来如此!”

    随即就眉头一拧,沉声道:“龙耆城距临羌不到两百里,西部都尉府即已被攻破,烧当羌的三万大军也该杀到临羌了,眼下该如何应对,还请先生示下。”

    荀彧面露忧色,道:“眼下允吾只有六千骑兵和伍习将军的五千北军精锐,高允吾得失事关重大,将军率领的三千西8凉旧部和伍习将军的五千北军精锐身负守护允吾重任,万不能轻离。王方将军的三千月氏骑兵到可勉强一战,但兵力相差悬殊太大,难以拒敌,”

    李蒙蹙眉道:“那怎么办,总不能让三万羌兵杀到允吾来吧?”

    “当然不能!”

    荀彧摇摇头,略一思忖,便道:“这样,不如先请各位将军前来商议一下再行定论。”

    “也好!”

    李蒙点点头,随即谴人去请伍习、王方、高顺等将。

    不多时,伍习、五方、高顺、吴懿及降将程银、马玩尽数到齐。

    骤闻烧当王部出兵,众将果然人人色变。

    三万大军可不是个小数目,西海的烧当羌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如果换了平时,自然不是问题。

    可眼下马腾、张猛等数万大军来犯,金城局势本来就十分严峻,西海烧当羌的三万大军可就成了最后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一个处置不好,局面怕是堪忧。

    荀彧将诸将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下虽然担忧,面上却不露声色,问道:“眼下军将出征在外,西海烧当羌三万大军来犯,不知诸位将军可有退敌之策?”

    伍习想了想,道:“某以为当集中兵力,死守允吾为上。马腾等辈远道来袭,军粮必然挤济不上。我军只需守得数月,彼等自然退兵。眼下当务之计,是谴快马前往武威,寻找罗征将军大军,请罗征将军速回允吾主持大局为上。”

    李蒙、王方等也纷纷点头附议,觉得这样最为稳妥不过。

    荀彧眼神就是一凝,默然不语。

    集中兵力死守允吾,固然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但被动挨打却不是办法,特别是西海的烧当部,一旦踏出西海,无异于将一群豺狼虎豹放到了牛羊马圈里面,不把金城郡杀个尸横遍野,这些羌胡人如何肯退兵。

    况且西海烧当羌既然来了,会不会退走还是两说。

    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羌胡人杀到允吾,否则只怕大势休矣。

    荀彧看向没有吭声的高顺,问道:“高顺将军以为如何?”

    高顺想也没想,便沉声道:“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末将愿率八千精兵,出写谷迎击羌胡叛军,但有一兵一卒在,必不教羌胡叛军踏出写谷半步。”

    荀彧闻言眼神就是一凝,其余诸将也是人人侧目。

    就连伍习这个高顺曾经的上官,也没料到这家伙竟然主动请缨出击。

    荀彧不动声色,道:“羌胡叛军足有三万众,将军只率八千步卒,兵力会否少了些?”

    高顺肃然道:“兵贵精而不在多,羌胡之兵虽众,不过乌合之众。只需调度得法,八千精兵足矣。况且屯田兵缺少军械甲胃,最多也只能调动八千大军,余者皆兵甲不良,就算勉强上了战场,也不过是徒增伤亡,于大局无益!”

    王方不以为然道:“空话谁都会说,羌胡之兵悍勇善战,可不是乌合之众。既然你想主动率军迎击,不妨说说如何才能击败三万羌兵,看看是否可行。”

    众将都望向高顺,看他准备怎么说。

    荀彧也面露讶色,凝声细听。

    高顺默然片刻,才道:“沙场决胜贵在临阵调度,将校是否齐心,三军是否用命,末将没什么好说的。若未战先言胜,纵然说的天花乱坠,与纸上谈兵又有何异。”

    众皆愕然,唯有荀彧目露沉思。

    高顺虽然看似无言,实在这些番却蕴含着极为质朴的道理。

    未战先言胜,的确是纸上谈兵。

    仗还没打呢,想到的就是胜利,正可谓骄兵必败。

    真正上了战场,胜利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要看统兵将领能否调度得法,能否令将校齐心,三军用命,能否根据战场上的实际形势,做出最为正确的决断,将一个个不利战况的因素消除,将优势不断放大,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高顺的这番话,可谓是道尽了一个统兵将领最大的作用。

第119章 夜半杀人放火时() 
荀彧命人打开军事地形图,走到屏风前仔细查看。

    众将不知荀彧心意,皆默不作声,静待下文。

    西北多山,只是金城郡境内,就有乌岭、龙尾山,皋兰山、拉鸡山等或南北横垣,或东西连绵,从允吾到西海虽有官道可走,但亦有多处地势险要之处可为关隘。

    写谷地势险要,位于湟水之南,临羌和安夷之间。

    眼下尚未传来临羌失守的消息,高顺选在这里阻击羌胡大军,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来的,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地理上来说,在写谷阻击羌胡大军都是最合适的。

    眼下西海有变,局势之险刻不容缓,罗征又出征在外,委实迟疑不得。

    荀彧略一思忖,便再不犹豫,回身朗声道:“既然如此,就请高顺将军领军八千,前往写谷迎击羌胡叛军,为将军与马腾一决胜负赢得足够的时间。”

    高顺长身而起,铿然道:“末将遵命。”

    “不可!”

    伍习立刻反对道:“屯田兵新降未久,其心未附,若阵前哗变,则大势休矣。某以为还是集中兵力死守允吾,再坚壁清野,只需守得数月,叛军攻允吾不下,自然退去。”

    李蒙、王方等将也点头附议,显然并不以为高顺能挡住三万羌兵。

    程银、马玩则脸色晦暗,心下暗暗不爽。

    伍习说者无意,但是却把韩遂降将给得罪了。

    荀彧眉头微蹙,看向高顺道:“将军以为如何?”

    高顺话不多,却掷地有声,“若有差池,末将愿提头来见!”

    荀彧目露异色,心中最后一点顾虑尽去,当时就拔出罗征赐下的佩剑,朗声道:“在下已经决定,将军佩剑在此,诸位不得再劝,高顺将军宜速速准备出兵。”

    “遵命。”

    高顺铿然领命,随即大步出堂去了。

    荀彧不敢怠慢,又谴出十路快马,前往武威寻找罗征大军,上呈军情及一应安排。

    至于大军出征所需的一应军械粮秣,也在第一时间调集到位。

    荀彧的王佐之才可不是吹出来的,不但长于谋略,而且极善理政,罗征治下的内政可以说是败坏到了极点,也能给他在短时间内打理的井井的条,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非如此,高顺大军想要出征,至少也得十天半个月。

    乌岭,山路崎岖,险峰林立。

    张猛率领五千大军,在山道上逶迤缓行。

    五千大军不比数十人,带着粮秣辎重想快也快不起来。若是轻装疾行,走快些的话一天就能翻过乌岭,但赶着大车,至少也得两天才行。

    张猛紧赶快赶,也走了整整两天,才算是翻过了乌岭。

    眼看天色已晚,张猛只好下令大军就地扎营,待次日天行再起兵北上。

    不多时,军营里有烟尘袅袅升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