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

    众人皆神情一凛,忍不住仔细打量了贾诩几眼。

    这厮可真够狠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的确是个最有效的法子。

    只要将那些董卓安插在城卫军中的将校一网打尽,徐荣自可完全掌控城卫军。

    等到董卓一死,徐荣唯一能做的就是遵奉天子的诏令。

    有了两万城卫军,应付城外北军大营三万西凉军的爆动自然不成问题。

    王允又看向李肃,问道:“西园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李肃答道:“已安排妥当,明晚会有人将大量的迷药投放进西园的几口井中,等到后日一早朝会开始时。西园的三千骑兵才会埋锅造饭,时间刚好。”

    王允一拍桌案。奋然道:“既如此,董贼死期至矣!”

    黄琬道:“印信老夫也已办好。只剩下文书了。”

    王允就看向贾诩,“就请足下执笔,书信文书。”

    贾诩拱手应下,桌案上就有文房四宝,当即铺开锦帛,按照王允的手述,很快写成一份调令,吹干墨迹后,起身上前交给王允过目。

    “几可乱真。几可乱真呐!”

    王允看罢后大为赞叹,又交给其他人过目。

    黄琬、李肃、闵贡等先后看过,也忍不住大为赞叹。

    笔迹与相府的几个笔吏毫无二致,若非亲眼目睹,肯定无人相信乃贾诩所书。

    黄琬盖上印信,交给闵贡道:“闵校尉且收好了。”

    闵贡又核对了一番,才将文书收好,藏于怀中。

    李肃忽然看向贾诩,道:“足下欲于徐荣将军府中伏杀西凉将校。人手可足够?”

    王允笑道:“这个不必担心,贾诩大人带了罗升平的三百铁卫前来,当不致有差。”

    李肃‘哦’了声,又道:“明晚伏杀西凉将校。时间上应该足够。为免于宫门外伏杀董卓出差错,足下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毕竟足下带来的三百人皆为百战之精锐,对付董卓的随身亲卫也应该不成问题。也更有把握,足下以为如何?”

    王允、黄琬就看向贾诩。颇为意动。

    唯有闵贡脸色不犹豫,掠了李肃一眼。却没有说话。

    贾诩淡然道:“既然如此,在下自当出一份力!”

    王允当即击节道:“如此甚好,董贼举世皆敌,为朝廷大计,吾等自当戮力同心。”

    黄琬也点头附议,有了贾诩带来的三百铁卫,诛杀董卓无疑更有把握。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众人才各自散去。

    贾诩跟在李肃身后出门,眸子里有莫名的冷光掠过。

    这厮既不怀好意,可就怪不得自己了。

    出了司徒府,又立刻直奔李儒府上。

    才到门口,就见有李府仆佣正在门口探头张望。

    “贾诩大人,你可来了。”

    仆佣一把拉着贾诩就往里奔,“我家老爷都等你半天了。”

    贾诩一边快步走,一边问道:“不知军师找在下何事?”

    仆佣道:“小人也不知道,先生去了就知道了。”

    贾诩只好不再问,跟着仆佣快步来到了内院书房。

    一进门,就看到李儒正皱着眉头来回踱步。

    “老爷,贾诩大人来了。”

    仆佣连忙施礼,见李儒摆了摆手,就连忙退了出去。

    “参见军师!”

    贾诩拱手一揖,心念急转,暗猜李儒为何要找自己。

    李儒阴恻恻地道:“贾诩,这深更半夜的,你跑哪去了,可让本军师好找呐!”

    贾诩脸色丝这不变,恭恭敬敬地答道:“有劳军师久等,在下日间去了一趟市井,打听了一下市场最近流传的消息。”

    李儒问道:“你去市井打探消息干什么?”

    贾诩朗声道:“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天下烽烟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在下就想听听市井对朝廷是个什么看法,不想还真听到了一些消息。”

    李儒脸皮动了动,问道:“你听到什么消息了?”

    贾诩恭恭敬敬的道:“市井流传,各地灾害连年,百姓造反,全是朝廷无道,昏君不能很好的治理国家,才搞的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要是皇帝贤明,重用贤臣,百姓就不会吃不饱肚子,天下也就不会大乱了。不过……”

    “不过什么?”

    李儒饶有兴趣的问道。

    贾诩道:“不过在下觉得,东西两汉历经二十四帝,朝廷实以腐朽不堪,指望汉家天子贤明,重要贤臣是指望不上了,所以……”

    这话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儒眉心狠狠跳了下,深深地看了贾诩两眼。

    “好了,你先退下吧!”

    李儒挥了挥手,贾诩连忙快了下去。(。。)

第195章 谋朝篡位() 
岁除之夜,嘉德殿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天子下诏大宴群臣,满朝文武齐聚嘉德殿,接口天子的口头表彰,肯定功绩,然后群臣也盛赞天子圣明,过场十足,而且在盛赞天子圣明的同时,还要赞一下丞相董卓。

    气氛有些不伦不类,然而满朝文武却没觉得有些不妥。

    年幼的献帝还不太会隐藏情绪,脸上不情不愿的,有好几次看样子都想发作。

    董卓更是嚣张,竟然逼着献帝给他斟酒。

    满朝文武看在眼里,各怀心思。

    这样的事情早就见惯不怪,众大臣只得没看到,低头小声议论。

    及至国宴结束,百官各怀心思的离开了皇宫。

    王允刚刚回到府中不久,就接到了一个震惊万分的消息。

    驻扎在北军大营的三万西凉军正在接管城防,两万城卫军已经全部撤了出去。

    “怎会如此,此事是真是假?”

    王允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有些气急败坏的问。

    前来报讯的密探答道:“千真万确,小人亲眼看到了城卫军撤出城外。”

    “唉,此番大势休矣!”

    王允颓然跌坐在软塌上,脸色灰败。

    过了半天,才连忙跳了起来,“速请黄琬大人、闵贡、李肃、贾诩过府商议。”

    旁边候着的管家连忙答应一声,迅速差人去请黄琬等。

    半个时辰后,只有黄琬一人匆匆赶来,其余人却都不见踪影。

    闵贡在军中脱不开身。李肃因西凉军团正在军议,也不得前来。

    “贾诩呢。为何没来?”

    王允揉着眉心问道。

    管家答道:“贾诩大人已经离开了,只留下书信一封?”

    “离开了?”

    王允眉头就是一跳。问道:“书信何在?”

    管家忙将一封书信递上。

    王允连忙接过,拆开一目十行扫过,顿时气了个脸色铁青。

    “这厮到是狡猾,早早的就跑了。”

    王允切齿,狠狠将书信甩到一边,脸色阴晴不定。

    此时同时,李府。

    “贾诩呢,为何还没来?”

    李儒脸色冷峻,盯着管家狠狠的问道。

    管家抹着冷汗道:“老奴已经谴人去请。却遍寻不见。”

    “该死!”

    李儒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直觉到到不妙。

    本来就觉得贾诩那厮来的蹊跷,没想到竟在这关键时候失踪了。

    眼下看来,那厮多半没安什么好心。

    只是眼下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容不得退缩了。

    李儒挥了挥手,道:“速去请段煨将军派兵遍索全城,务必要抓到贾诩。”

    “是,老爷!”

    管家答应一声。连忙退了出去。

    洛阳西北角十里外,一片村庄内。

    许褚拉开门,将一副老农打扮的贾诩迎了进来,满面诧异道:“先生不在城中。何以来了城外,莫非城中有变,已经事不可违了?”

    贾诩摘掉草帽。微笑道:“许褚将军稍安勿躁,董卓老贼不日即将谋朝篡位。洛阳之事已毕,为防有变。我等宜连夜离开洛阳,速速返回凉州。”

    许褚大喜道:“如此甚好,要不要跟司徒大人知会一声?”

    贾诩冷笑道:“不必了,王允、李肃等也不是什么好鸟,还想借刀杀人,在下岂能遂了他的意。洛阳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许褚将军速速收拾行装,我等今夜就走。”

    许眼神一凝,沉声道:“某这就去准备。”

    次晨,德阳殿。

    每年正月初一的朝会,可以说是一年中最轻松的一次了。

    初一的朝会不商议国政,天子要给百官赐酒,百官也要向天子献上礼物,当然这只是一种礼节,可不是趁机搜刮钱财,而是皇帝与臣子拉近感情的一种礼节。

    按照礼物,每年岁首的朝会十分隆重,许多细节方面都要精心安排,丝毫不能有半点纰漏,仪仗和鼓乐上更是容不得半天马虎,这以宣示天子的威仪。

    然而初平三年的第一个朝会,却十分诡异。

    许多地方都被搞的乱七八糟,天子百官连基本的仪仗都没有。

    年幼的献帝脸色一直十分难看,等到给百官赐酒时,却又被人打断。

    骠骑将军牛辅当殿指责天子失德,以致天下大乱,百姓倒悬,民不聊生。

    杨彪、种弗等一干奸妄更是大义凛然的赞扬了一通尧、舜之德,随后群臣纷纷要求献帝效仿尧舜行禅让之事,禅位于对国家有功的丞相董卓。

    献帝早被惊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垂帘听政的董太后也当殿失声痛苦起来,令闻者心酸。

    唯有侍中蔡邕、右车骑将军朱隽等大臣怒发冲冠,当殿大骂董卓国贼,又痛斥一干为虎作伥的文武大臣,朱隽更是拔剑冲上,欲杀董卓。

    董卓勃然大怒,当即令侍卫将一干反对的大臣拿下。

    若非被李儒等人苦苦劝住,否则早将蔡邕、朱隽等人拉下去斩了。

    蔡邕乃当世大儒、文学家,朱隽乃世之名将,在朝野内外都有不小的影响力,若是将这二人杀了,不利于稳定人心,是故李儒及满朝文武才力保二人性命。

    不过,留着这样的死忠分子,终究是个祸害。

    董卓大手一挥,当即削去二人所有官职爵位,发配边疆。

    特别是蔡邕,竟然被发配到护羌校尉部充军。

    董卓当然没有那么好心,蔡邕这老儿在士林中极有人脉,以罗征的所作所为,必不受蔡邕所喜。对于罗征来说,蔡邕这种人就是个麻烦。

    把蔡邕弄去凉州。给罗征添添堵也好。

    群臣进逼,献帝惊惧大哭。奔下丹墀就要逃进后殿。

    却被牛辅、郭汜等西凉众将给抓了回来,声色俱厉的喝斥献帝快快下诏,禅位于丞相。

    董太后更是早就哭昏过去,却无人理会。

    献帝绝望之下,只得当殿下诏,筑封禅台,行禅让之事。

    消息传开,举国沸腾,天下哗然。

    凉州。金城。

    岁除过后,天气在短短数日之内就已经回暖。

    纵然西北酷寒,大地也已经全部解冻,农夫们纷纷开始下地忙活。

    允吾城北,军营。

    罗征在荀彧、成英、吴懿及赵云、阎行、李蒙、王方等将的陪同下走出军营,眉头兀自还拧在一起,道:“不知贾诩在洛阳串联的如何了,能否成功诛杀董卓,唉!”

    荀彧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如何,开春之后,我军都要用兵。这是最好的一举讨灭马腾和吕布的机会,若是错过了,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成英也道:“荀彧大人所言极是。眼下马腾、吕布元气未复,而我军却兵精粮足。的确是最好的击破马腾、吕布的时机。若待二人缓过劲来,再欲图之可就难了。”

    罗征喟然道:“本将军岂能不知。只是挂心洛阳局势罢了。”

    赵云道:“若攻马腾,则需先安抚住吕布,以免我军两面受敌,战事拖延日久。”

    罗征‘嗯’了声,道:“子龙所言极是,最好点吕布制造点麻烦,令其无法顾及凉州的战事。否则若是吕布和马腾联起兵来,本将军再想击破马腾就难了。”

    荀彧道:“在下日前已思得一计,可间吕布与马腾,令之不至于联手,特献于主公。”

    罗征欣然道:“文若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荀彧朗声道:“眼下我军尚未集结,并未有消息走漏,马腾、吕布尚无防备。主公何不谴数百精骑扮作马贼,劫掠马腾治下阿阳、成纪一带。吕布军中缺粮,则马腾必然认为是吕布干的。届时主公再借予吕布军粮若干,必为马腾探子所晓,马腾必会防备。主公却暗中邀马腾出兵,共灭吕布,或可事成。”

    赵云沉吟道:“若马腾按兵不动,又当如何?”

    荀彧断然道:“马腾当然不会出兵,不过我军可放出风声,就说主公已经与马腾联手欲讨灭吕布,如此一来,吕布和马腾必然相互防备,不可能再联手对付主公。”

    赵云、李蒙、王方、阎行等将这才恍然。

    罗征击节道:“妙,此计甚妙,就依文若之计。”

    成英也道:“汉中太守张鲁已经允诺,届时可兵出散关,袭击武都。”

    罗征道:“如此甚好,不过张鲁老奸巨猾,最多将大军屯于散关,拖拖马腾后腿,牵制马腾部分兵力,当真出兵攻打武都的可能性不大吧?”

    成英点头道:“主公英明,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

    罗征又问,“马腾的兵力部署情况呢,摸清了没有?”

    成英答道:“马腾自去岁攻打金城,折了万余兵马,眼下兵力与我军相若,麾下计有骑兵一万五千,步卒两万左右,其中狄道驻军约在八千左右,武都三千,以防备张鲁;襄武驻军一万,随时可北上狄道,其余万余兵马皆驻于陇县。”

    罗征喟然道:“如此说来,马腾一直都在防备本将军啊,突袭狄道怕是没可能了。”

    荀彧点头道:“自从去岁出兵金城大败以来,马腾就在狄道驻有八千大军,以防备我军出榆中偷袭。一旦我军出兵,襄武的一万大军更可在第一时间北上狄道。”

    罗征点点头,“等开春吧,最晚二月底必须要出兵,都抓紧时间去准备。”

    “遵命。”

    众人齐拱手领命。(。。)

第19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平西将军府,议事室。

    罗征召集麾下众文武,正在细商出兵之事。

    忽有亲兵疾步奔了进来,奋然道:“主公,贾诩先生和许褚将军回来了。”

    “贾诩回来了?”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霍然长身起来,喝道:“今在何处?”

    亲兵答道:“已到东门三里外,片刻即到。”

    罗征把手一挥,疾声道:“速去传令,让贾诩进城后即刻前来。”

    “遵命。”

    亲兵忙大声应命,拔腿跑了出去。

    贾诩回来了,必然带来了洛阳最近的消息。

    罗征早无心再议,起身在堂下来回踱着方步。

    堂下众文武也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暗自猜测贾诩洛阳之行的收获。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贾诩和许褚不及洗去满面风仆,匆匆赶到了将军府。

    “参见主公。”

    “见过将军!”

    许褚、贾诩疾步上堂,拱手施礼。

    “免了!”

    罗征脚步一顿,大手一挥,沉声问道:“洛阳之行结果如何?”

    贾诩还没说话,许褚已经抢先奋然道:“主公,好消息,董卓那些反了?”

    “董卓反了?”

    罗征愕然,一时有些不解其意。

    堂下众文武满脸疑惑,有些摸不着头脑。

    “呃!”

    许褚噎了下,才又忙大声道:“董卓那厮要谋朝篡位,自己当皇帝了。”

    “什么?”

    罗征大吃一惊。瞬间瞪大了眼睛。

    堂下众文武更是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

    许褚一脸振奋。还要再说,却是被贾诩给打断了。

    贾诩唯恐许褚这莽汉说出不该说的。抢过话头道:“董卓早有不臣之一,乃于初一朝会逼天子下诏禅位,定于二月初一封台禅位,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罗征刚想击节叫好,立时就发觉不妥,连忙生生忍住。

    荀彧已经疾呼起来,疾声道:“董贼匹夫,安敢公然谋朝篡位,请主公速速下令。邀天下诸侯起兵进京勤王,诸除国贼,振兴汉室,匡扶社稷!”

    余者成英、吴懿、张云、李蒙、王方等无不你望我,我望你,相顾无言,最后全都收回了目光,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置一言,静观其变。

    贾诩也如老僧入定般,站在堂下一言不发。

    许褚这恶汉终于有些明白过来,抓了抓脑袋退到了罗征身后。

    罗征拍了拍额头。缓声道:“文若且稍安勿躁,董卓老贼竟敢公然谋朝篡位,本将军身为汉将。食君之禄,则必忠君之事。肯定是要起兵勤王的。不过眼下局势未明,天下诸侯多半也正在观望。本将军就算起兵,也不过以卵击石,难以讨灭国贼。而且吕布、马腾又牢牢阻住我军东进之路,眼下吕布、马腾尚不知是何态度,如何起兵。”

    “唉!”

    荀彧叹了口气,脸色黯然。

    方才一时气急,激愤之下有些思虑不周。

    现在想想,董卓尚未真正篡位称帝,天下诸侯肯定也不会冒然轻动,就算主公一人起兵亦无济于事,况且还有马腾、吕布阻断东进之路,如何起兵。

    只是,皇纲失统,社稷倾覆竟 至于厮。

    东西两汉近四百年的江山,难道这就要落幕了吗?

    荀彧心情沉重,勉强拱手道:“在下心绪难平,还请主公允准暂且告退。”

    罗征叹气道:“文若且先下去歇息吧,紫事不急,容后再议。”

    荀彧施了一礼,起身退了出去。

    “今日就到这里,你们也暂且退下!”

    罗征把手一挥,将其余人等也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贾诩。

    “走,到偏厅再说!”

    罗征看了贾诩一眼,一甩袖袍,去了偏厅。

    贾诩无奈,只好也跟着去了偏厅。

    许褚也顾不得洗去风仆,连忙跟了过去,亲自守在门口。

    偏厅。

    罗征示意贾诩入座,才道:“究竟怎么回事,且仔细道来。”

    贾诩应了声是,事无俱细,原原本本将此次洛阳之行的经过讲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