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黄河水系纳入可利用范围一直是汉国正在研究的事情,目前的黄河出海口是在巨鹿郡与济北郡的边界处,所处海域是属于渤海区域,汉国那一边正在探索从南方向渤海海域的航线,可是之前的精力绝大部分是被牵扯到寻找可登陆天然港口,目前关于黄河的勘探并没有什么成果。

秦一统之战中蒙恬有参与对燕国和齐国的战事,对于黄河其实并不完全陌生,他又问出比较关键的一点:“黄河绝大部分区域到了冬季会结冰,贵方认为黄河这种时节限制性的水系能纳入战略部署关键吗?”

那可不是李良所能回答的问题了,所幸的是洛水的远方已经出现船队,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船帆和众多小舟的出现让现场出现了“嗡嗡嗡”的议论声。

秦国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秦北征军的后勤,那么粮秣和部分的军事器械的压力也就被汉国那边接了过去。

这一次调度给蒙恬麾下大军的物资数量并不少,各类的粮食数量足有十五万石,各种兵器也有将近五万,数量最多的为箭矢和弩箭,数量最少的是不到一千铁质兵器。

蒙恬军团在洛水边上获得的补给并不是第一批,实际上关于上郡和太原郡、上党郡等几个郡内的水系利用已经纳入汉国的研究,目前洛水因为秦国的妥协已经处于实际利用阶段,关于横跨数十个郡的内陆黄河也会逐渐利用起来,那么从南方向北的运输压力必定会随着对水系的利用而消失,重新恢复运力极大的后勤线。

“蒙将军,除开为贵军补给的物资之外,有一部分物资是沃野方面军的军械……”李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内史腾给打断了。

内史腾是在说庞大的物资会让秦军的行军速度降慢,另外秦军也没有足够的车辆来装载那些物资。

李良倒是奇怪了啊,怎么说这里也能算是秦国的境内,缺少车辆和牧畜难道不会进行征调吗?

“侍郎有所不知,”李由稍微解释了一下,说起了匈奴南下入侵的破坏力,又述说民间的难处:“所以……”

李良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是沉默了一小会才开口说道:“那么……贵军可以先行开拔,那些物资就留在原地等待后续部队进行运送吧。”

内史腾惊讶道:“没有后续部队了,这里的十五万大军就是全部的兵力。”

“不不不,”李良摆着手:“不是说贵军的后续部队,是我王从太原方向调动的两个军团,”顿了一下,看到内史腾脸色大变,加快了语速:“贵国大王知道这件事情。”

内史腾似乎有些不相信,虽说是双方消除敌意,但是在合并细节的商谈上没有结果之前,汉军不应该是能全副武装又成军团,从赵地直插进秦境北方吧?

第七百七十六章:人事已非

秦国方面担忧汉军进入秦境会发生不可预料之后果,难道汉军就放心十五万秦军逼近沃野方向吗?

内史腾抗拒汉军进入秦境的做法让李良心里在进行猜度,旁边的蒙恬适当地插话并转移话题才没有让尴尬的局面当时就发生,不过猜忌的情绪一旦出现,就会像已经发芽的种子那般不断生长。

“汉国那边并不是完全放心我们,”蒙恬没有用责怪的语气,只是在阐述一件事实:“你那么做更是加重了李侍郎对我方的猜忌,于大局不利。”

内史腾苦笑道:“瞬间的心里反应,一时间没有忍住。”

李由愣愣地问:“王上既然同意,怎么没有发来文书通知?”

或许扶苏是有书写文书,可能是带着王命的人还在前来的路上?只是汉国那边的人是从水路,比陆路的速度快?

“连续一个多月行军,想必将士们肯定是累了,”蒙恬目光扫视着四周,他所处的位置是高处,能够将很多地方尽收眼底:“今日停在原地进行休整。”

内史腾立刻应“嘿!”表示同意,等待他应完了一直表现得慢半拍的李由也才回应。

洛水岸边的五里外立起了有间隔段的营地,从高处往下看根本就是一个多“品”字形累加的营盘。每个间隔段都有木桩围栏设立障碍,只有在特殊的位置才会存在缺口。

秦于统一天下之前与游牧民族进行了长达差不多五百余年的战争。从根本上来说并不缺乏与胡人作战的经验,多“品”字营盘模式的营盘是防止有许多的优势,首先是防止出现马踏联营的局面。间隔带对于防御火攻也相当有效,若是陷入营盘防御战更是能够层层进行阻击。

汉国方面的船队抵达,但是显然没有找到大船可以靠岸的地方,大船也就一直停在深水区域,只有一些小舟才划到岸边。

李良到了岸边问清楚情况也就向秦军的一些将领进行交涉,说是需要建立简易的渡口方便卸货。

负责与李良交涉的是秦北征军的“第一战将”苏角。

苏角这个所谓的第一战将可不是指秦军中武力最强的人,是秦军中的一个军职。第一战将在秦军中的意思是。第一战将序列的部队都是精锐,是某个秦军野战集团的最锋锐的尖刀。

北方人对于水系的利用可不像南方人那么熟悉。苏角见过渡口,可是该怎么建设一个渡口却是压根就不懂。

“算了算了,请将军在岸边空出一块区域,方便我方人员进行登陆。”也幸亏是李良这个懂得秦腔的人临时充当联络官,不然光是一些扯皮就够人头疼:“由我们来自行建造渡口。”

对于这点苏角倒是没什么抗拒,甚至好心问道:“需要我们砍伐来木材吗?”

李良当然是回答“需要”,随后也就大声向停在水面上的本方人员呼喊什么。

渡口的建设其实还是要看河滩地段,越是简易的渡口对于地段的要求也就越低,若光是要一次性地装卸货物其实可以随便点,但是后面还会有大批量的汉军需要渡河,那么建牢固点总是没错,并且不是单单建立一个渡口。需要的是起码十个。

苏角有与汉军对阵的经历,他发现仅仅是四年汉军的分工又变得更为仔细,甚至出现了一种完全担任工程的兵种。

“啊?工程兵吗?”李良倒是没有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那是建军之初就有的兵种,后面才进行完善,加强了各个方面的技艺教授和培训,是很有用的一个兵种。”

苏角当然看出那个叫工程兵的兵种很有用,要是有这么一支专业的团队,不但安营扎寨十分迅速。且一军之先锋挺近的路上因为有专业的工程兵搭桥铺路,行进速度该变得多快?

其实也就是秦军真的不是那么了解水运。不然哪怕是蒙恬没有下令今天停驻休整,除非是留下一部分卸货其余大军先走,否则光是建造渡口都要花上一段时间,另外在卸货上用的时间也不会短。

“他们是将一切都算计好了吧?”内史腾一得知需要用时二天左右立刻就那么说。

“也许吧。”蒙恬没有过多的计较。

事事求人本来就不是一件令人好受的事情,后勤依赖于人对一支军队来说更是等于失去了主动权。汉国方面肯定是计算好了一切,不管十五万秦北征军是不是愿意留下来等候,为了得到水运而来的粮秣和其它物资都需要停在原地,于出现的一个时间差里两个汉军的军团也会抵达该处。

蒙恬比较在意的是自己所看见的汉军,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所见到从洛水而来的汉军已经在武器上进行换装,不再装备青铜而是换上了铁兵,这是原本处于秦境共尉所率汉军所不一样的。

“我注意观察过汉军士卒的兵器,军官佩剑长度约有三尺(大约七十厘米),士卒已经没有列装戈矛全部换成长枪,一些短兵的士卒是装备单刃剑(其实是横刀款式)。”李由语速有点慢,字字却是清晰。

汉*方是在四年前开始逐步换装,亦是淘汰了一些上古先秦款式的兵器,像是需要严格操练才能熟练适应的戈矛就在淘汰之列,加入了只需要掌握刺和档就能上阵使用的长枪。

“刀”目前这个“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一律是称呼为剑。汉军之中使用刀的兵种不少,像是持盾朴刀兵那种长柄厚背刀,骑兵使用有弯曲幅度的斩马刀,步兵使用没有弯曲带有破甲性质的横刀。弓弩手装备的那种长度四十五厘米左右的短刀(现在称呼为匕)。

剑在汉国已经走向一种极端化,分为礼仪剑和杀人剑。

礼仪剑其实就是薄片性质的双刃剑,不具备砍的材质。刺起来也不具备足够的硬度,压根就是一些文人骚客减去重量用来装饰(b)的用具。

杀人剑一般是列装给军官,采取的是青铜工艺中的一种“凹凸制作法”,也就是剑身并不是笔直到底,剑身某些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样,长度严格规定在七十厘米。(详情可以从纪录片《沉睡的军团》中的“血色青铜”一篇寻找)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横刀除开专门用来破甲之外。其实也是针对骑兵的一种战具,与之搭配的是长柄斩马刀和陌刀。目前汉军还无法掌握陌刀的使用。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陌刀兵这个兵种。汉军的重步兵除开列装了六米长矛之外,只是针对性的搭配了长柄斩马刀和横刀用于近身格斗。

汉军淘汰的兵器太多了,一直到两个汉军的军团到来,蒙恬仔细观察之下没有看到流行于上古先秦诸多兵器的影子。

“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列装。只有少数看去像是猛将的壮士还装备钺和镐……”李由说的钺其实就是斧头的一种,但是到了隋唐时期演变成连枷,是一种猛将们非常喜欢的重兵器,至于镐其实就是狼牙棒。

前来的两个汉军的军团一个为骑兵军团,另一个是混编模式的步兵军团,除开战兵之外还有诸多的辅兵,人数大约是在十七万左右,统率该支汉军的主帅是司马欣。

大军渡河历来就是浩浩荡荡场面极大,特别是前来的汉军中有一个是骑兵军团。那么看去就更加是场面浩大。

蒙恬得知司马欣是汉国塞外方面军的朱帅师内心里是极为复杂的。

曾几何时的司马欣不过是秦国一郡之长史,也做过秦军一支野战军的主将,那次秦军南下因为疫病和多种原因不败而败之后。谁都认为司马欣就算不死前程也肯定是黯淡无光了,谁又能想到司马欣会在归附吕哲之后扶摇直上?

“汉国的新任太尉是谁?”

“消息还没有打听到。”

“哦……”

蒙恬打听新一任的汉国太尉并单纯是出于好奇,是想要从新任人选来猜测汉国接下来的国策。

国家任命某人到哪个职位,地方官会因为官员的变动有了新的变化,中央的人士变动更是关乎到国策是否会出现改变。

司马欣卸去太尉一职变成一个野战集团军的主帅,接任他为太尉的人曾经有诸多的人选。但是最终成为新一任太尉的却是谁都没有想过的蒯通。

蒯通的履历一直是在军方,可是他并不能算是一员武将。更倾向于是文官体系,接获消息的秦国中枢在猜测汉国的军方策略是不是要出现改变,有一种呼声是认为汉王哲任命像个文官多过于武将的蒯通接任太尉,有可能会使开扩形态的汉军转为巩固内部。

十七万汉军渡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索性的是先前运来物资的船队一直停在原地,洛水河面上也就出现一种船只、小舟川流不息的情景,甚至能看到大量战马被牵入河道,人为驱使下渡河的景象。

很多动物天生就会游泳,马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几个秦军将领站在河岸看着众多战马像是在下饺子一般进入河道,然后又成群地泅渡过河,他们的眼神里满满都是羡慕。

章邯就是其中一个站在河边观看的秦军将领之一,他现在的身份是秦北征军第二战将,麾下就有五千新式骑兵。

“并不全然都是陇西马,有许多的是赵地和燕地马种,”苏角的眼神不错,发现了什么似得讶异道:“怎么会有那么的驽马?”

驽马是驼物用的矮脚马,其实就是滇系马,南方区域的马种一般就是驽马,它们是被用来作为畜力使用。

这一批前来的汉军中,用于作战的战马数量有将近十二万,用于拉车、驼物的驽马数量则是超过三十万。

物质逐渐匮乏的秦国对于汉国出动这么一个大手笔自然是无比的羡慕和震惊,蒙恬更是深深感觉到了汉王哲出击塞外的决心有多大。

“那些厢型车是什么?”

“听说有几个用途,最主要的是装载士兵,另外也用来携带床弩。”

“床弩?”

“是啊,汉国的混编军团大抵都有携带军事器械的习惯,那种厢型车有一种是专门用来装载巨弩,别看表面看上去长长的模样,其实两边是可以拉伸的结构,后车厢打开之后可以抬高,露出的是三具多发床弩,每辆厢车里面更是能够携带至少五十杆长达一丈的弩箭。”

“你怎么知道那么清楚?”

“……我看过汉军进行试射。”

秦军的高层对于汉军中那些新鲜事物也十分关注,亲眼看过试射的李由更是断言那种车辆一字排开漫射之下无人可以抵挡。蒙恬亲自前去观看之后也得出结论,要是那样的器械数量足够,任何一支军队都别想靠近汉军肉搏,猜测汉军携带那么多的厢型车是用来针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

新来的汉军用了五天左右的时间才算是全体过河,司马欣是坐在最后一条船只上最后渡河,他来到渡口的时候不但汉军这边的将领全部前来迎接,连秦军那边的几位重要将领也过来。

曾经的司马欣作为长史需要仰仗蒙氏鼻息,对于蒙恬自然是毫不陌生,对于内史腾和李由倒是比较陌生。而次一级的苏角、董翳、章邯等人有些有接触过有些没有,像是苏角就曾经与司马欣同事过,董翳出使汉国的时候也与司马欣有过诸多接触。

踏上岸的司马欣没有多么高姿态,与之本部的将校们互相致意后,率先向蒙恬发出问候。

蒙恬也没有感到多么的受宠若惊,也没有那个必要。

司马欣十分清楚自家王上对蒙恬的评价无比之高,甚至说过只要蒙恬能归属帐下,征伐塞外必定无比顺利,哪怕是日后向西开扩也不再缺乏统军主帅,等等充满期盼性的话。

中华第一勇士啊,不是内战中所谓的“名将”,是在针对异族的战场上获得无比辉煌的将军,吕哲对这种人一直是心存尊敬,先是李牧之孙李左车也是受到这一类的影响才被看重,李左车归属帐下后也一直在致力培养。

身份因为时过境迁改变的两人,他们见面后也没有过多的客套,商谈进兵顺序是其一,最为主要的还是进行必要的沟通,随后大军也在阵阵的号角之中开拔……

第七百七十八章:必要的展现强大

“这么说,真的是战兵尽出了啊。”

两军会合,尽管不是在完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合兵,但毕竟是待一块了,双方的大体兵力构造都要互相知会,也能在进入作战状态可以从容地协商调配兵力。

秦军出战十五万人,出动的是包含一万骑兵和五万弓弩手,余下的七万各种如战车兵、长矛兵、戈矛兵等战兵,二万是辅兵。

军中以弓弩手数量最多,狭隘一点会认为秦军的出兵没有多少诚意,慨因弓弩手就是远远地提供远程杀伤的兵种。可是转念一想那么配置也没有什么错?与胡人交战一定要保持远程杀伤的优势,以远程杀伤兵种为控制战场节奏的主力,其余兵种负责起围堵和必要的防御。

且看秦军部队配置,显然是竟然深思熟虑,司马欣不好问那是早有方案,昂或是临出兵前由蒙恬自行调配。

司马欣为什么要思考这个?若是秦国早有方案,说明无论有无来自汉国的压力秦军都会北上参战,要是出于蒙恬的手笔,那么事情就就复杂得多了。

吕哲一直在推崇蒙恬的军事才能,更赞赏蒙恬对于行政上的能力,因此汉国君王想要将蒙恬收纳于麾下在汉*方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似乎吕哲是想将蒙恬收于帐下却没有做什么动作,不像是对其他人动用阴暗或是光明的手段,这也是很多人所迷惑的。

要是北上的秦军建制单纯出于蒙恬的操作。证明了蒙恬军事上的才能,可是也从某一方面证实秦国并没有完全倾向于与各国合并为一个帝国。

一个还别有心思的秦国是处在即将爆发大战的地缘之边,日后塞外汉军的补给大部分是需要路过秦境或是擦边而过。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就极多,汉国那边必然是要拿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出来。

华夏军队历来并不怎么进行细化,首先做到相应细化的是秦军,例如该是战兵下一刻绝对不会成为辎重兵,每一名士兵也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同一时间段的列*队还没有严格地进行战兵和辅兵的区别。也就是说,相对于秦军的正规化。六*队兵种混乱且职责模糊。

秦军在一统之战中消灭了超过了两百万的六*队,被消灭的六*队大多是没有进行过操练的建制。也就是刚刚放下农具的农夫。其实秦军中的很多士卒也是农夫,然而双方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建制的细化上存在差距。

蒙恬也从司马欣那里得到了两个汉*团的编制,可能司马欣并没有完全地交底,不过大体能看出汉国的军团到底都是什么样的存在。

与秦军相同。汉军严格划分出战兵和其它非主战人员的区别,于战兵之中又细化出各类的兵种。如骑兵军团的突骑兵、游骑兵、散骑兵、具装重骑,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弓、弩骑兵这种远程杀伤兵种。而步兵军团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像是逐渐变成汉军主流的长枪兵数量最多,除了持盾朴刀兵、长矛兵、重步兵、弓兵、弩兵之外,一种专门复杂操作如车弩、床弩、石砲等等器械的兵种也**区分。

“原来一样是轻骑还有那么多的区别,轻骑之中还区分用来冲阵、游走、截击的兵种?”内史腾一脸的深思。

秦军也组建了新式骑兵,不过只进行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的区别,没有延伸出更多职责不同的单独兵种。也就是说秦军还没有摸索出一套关于骑兵的系统化运用体系。秦军轻骑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行军路上没有太多的军务,司马欣也表现出足够的热情,见到包括蒙恬在内的许多秦军将校对汉军骑兵军团建制序列感兴趣。司马欣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竟是亲自带人观看。

突骑兵的身影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并不少见,但是要到了东汉时期才算是真正的定型,随后的朝代中经过不断的演变,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突骑兵是两汉时期一直与草原胡人不断交锋的幽州突骑兵。

秦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