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个学院里面是有在研究纬度的人,几个教授似乎也研究出一点端倪,不过嘛……说什么也不会比吕启更加了解。

吕启很快就会收到自家老爹的书信,信中会要求他前去南洋,配合南洋海军制定一套属于帝国的纬度。

在做那一些事情之前,关于地球的概念需要先预热一下,只有先确定脚下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不是什么天圆地方,后面的事情才有的搞。

其实挺莫名其妙,月圆的时候,夜间或者白天抬头看天,怎么都能够看到月亮是一颗圆形的天体,那么关于天圆地方的理论出现了。谁都没有更深入一点的思考一下,月亮是圆的,脚下的大地凭什么就不能是圆的?

近些年帝国的玻璃业发展迅速,虽然说各种颜色混杂的玻璃依然是占了大多数,可是关于制作无色透明玻璃的工艺也不是没有被摸索起来。成熟的玻璃工业会起到什么样的助力?关于玻璃乃是一切化学的基础,这句话本身就有它的道理,只因玻璃制品的刻度皿具出现,可以更加专业地进行一些药剂的剂量,也是便于进行最专业的观察。

玻璃不但能够在化学实验上起到助力,对于天的助力也绝对不小。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在帝国历九年出现,可能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观察月亮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使用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的那些人,他们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月球表面的时候都傻了,月亮上没有所谓的天宫,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陨石坑,然后月亮上也没有兔子,那颗怎么砍都会再长的桂树亦是没有,既然树都没有就更不可能有吴刚。

天宫、兔子、桂树、吴刚全部没有,看着也不像有绿色植物。即使是有嫦娥,那么嫦娥住哪,嫦娥吃什么过日子,一连串的问题很值得思考。思考过后,一大群固有价值观崩塌的人出现了,哭着闹着,只能唱“我为你流下幸福的眼泪,在我的心里你永远最美”。

月球一再被证实是一颗圆形的球体……唔!正确的名称叫天体,那么凭什么人不会掉下去,这个时候装b的机会来临了,不过吕哲已经过了抢风头的年纪,因此是吕议闪亮登场,关于引力是啥,没苹果就用橘子来代替,好嘛,“吕议引力”出现了!

证明脚下是一颗天体自然不是简单用一两个实验来完成,接下来就该是经典的一幕上场,不就是在海洋上来进行理论的证实吗?比如一样是在海面,为什么两艘船互相之间最先看到的是船桅。啥?这个解释不清楚,海面有波涛起伏?那就等着!帝国打算来一个海军大建,过上个十几二十年,帝国的舰队会来一次超远航,看看能不能绕上地球一周啥的。

“纬度当然是以南陵为核心作为起点。”吕哲一脸的懒散,他们又重新出发了,进入关中的路上碰到了出关中的大儿子。他问:“这一次带了多少人?”

吕启在默默点头,他接受的教育,纬度的起点本来就是从南陵开始,没什么好说的,照抄就是了。面对提问,他答道:“各个学院都有教师报名,他们会携带本学院的学生。初步的人数是五百二十七人。”

帝国现在的太学其实不算多,每个郡的首府都有一个,级别最高和最好的当然是之前作为唯一都城的南陵。

吕哲对帝国有多少太学生印象还是非常深刻,不会记错是五千七百零四人。他一听就愣了:“什么意思?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学生都要跑去南洋???”

没得办法啊!虽说是普及教育,可是才多少年啊?全国接近七千万的人口,有五千七百零四个太学生,那真的是相当不错了。

帝国的太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子监”之类的机构,想就读依靠的不是单纯的诗词歌赋,格物和化学依然也是要会。那是为帝国的“未来”培养真正有意义的人,不是养一群除了诗词歌赋,连五谷杂粮都认不出来的废物。

当然,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啥的不能完全抛弃了。但是!就是别特么养出一群只会诗词歌赋,五谷杂粮认都认不清楚,还特么巴望着能当官的白痴。

“是有点多……”吕启不知道该怎么来说服自己的老爹,他就是觉得让那些精英多看看不同的风景,了解世界有多大,多见见世面不会是什么坏事。他开口说了两字:“父皇……”,吕哲那边开口了。

“不会影响到主学业的话,想去就去吧。”吕哲本身就十分赞同让学子多见见世面,要不也不会干预各个学院,让假期组织到处逛逛。他说:“这样吧,既然已经有五百多个了,索性就再搞大一些。让各个学院多多鼓励学子一块去。”说着停顿下来,对骆摇说:“太尉署那边制定一个妥善的方式,朕也下令让将军府配合。”

骆摇能说什么?他就是站起来恭敬地行礼,应声“遵命”就了事了。

处理了那些小事,吕哲挥了挥手让吕启该干么干么去。然后,他笑吟吟地看着骆摇,说:“吉脱还是很聪明,知道退让。”

匈奴与东胡在狼居胥山周边拉锯了将近两年,双方的战事说不得有多么激烈,就是在“化~学~武~器”上使用得有些过头了。

宰掉牛羊等牧畜,将尸体丢到死水沟里,让腐烂掉的尸体滋生出病菌。其实很多时候不止是牛和羊,将对方战死的将士尸体丢到水里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游牧民族干制造化~学~武~器的事情也不是近些年头才有,他们的祖祖辈辈在打不过别人的时候,以空间换时间就是那么干过来的。

草原很广很大,想要取水十分不容易,人可以一周左右不吃东西,但是三天滴水未进就该挺尸。一两个人,或是百人以下,消耗水源也就那么回事。可是,一旦超过千人以上,对水的消耗绝对远比想象中来得大,更不用谈数万人和随行的战马等等的饮水问题。

吉脱匈奴和东胡都祭出大杀器玩生物战,那就是他们聪明的地方之一。

因为无法获取水源,那么当然没有可能玩大规模的会战了嘛!

吉脱匈奴有足够的理由来对帝国有个交代,难不成帝国要匈奴在没有水源的前提下去送死?帝国还真的就是逼了那么一两次,结果一批匈奴人跳反被屠宰,更多的是选择跑到吉脱那里去哭诉,吉脱则是跑到季布那边去哭诉。考虑到接下来吉脱匈奴还有点戏份,比如充当开路先锋什么的,帝国只好消停一些。

东胡人也不是那么乐意与匈奴人死磕,他们对占便宜的兴趣比较大。另外,哪怕是东胡脑仁比较小,怎么也该从帝国的一系列行动上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帝国已经在磨刀,打算对东胡下手了。

帝国对东胡下手的呼声已经喊了四五年,从之前征讨草原被东胡占便宜就有发出类似的呼声,只不过那个时候帝国的重心是在匈奴身上,才没有收拾东胡人。现在嘛,帝国在北疆的战事已经平稳,帝国也不是有仇不报的国家,而似乎因为军国主义的教育问题,稍微惹一下都想灭人全族,忍了那么久也是时候该对东胡动手了。

“我们制定的计划,将会从两个方向对东胡人开战。”骆摇马上就卸任了,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想了一想,问:“陛下,是不是……等季布过来了,再详细深谈?”

没有错,吕哲选择的下一任太尉是季布。没有出现意外的话,季布会在太尉任上待至少一届,既是四年,然后就又该物色个地方让他卸任之后去当总督了。

倭列岛设立一个总督府,西北各郡是总督省,西域再来一个都护府,接下来应该是哪了?也许在南洋那片建立一个大洋都护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吕宋等等岛屿涵盖进去,那也是一片不算小的地盘了。

吕哲现在比较苦恼的是,勋贵集团们看到秦王国和魏王国,两哥们去就番的路上问题不断和困难不少,对于外出找个地方作为封地的排斥性比较大,搞得除了极为少数的一些人愿意出去开拓封地,绝大多数都是选择留在本土。

勋贵集团留在本土受到的约束挺大,按照爵位该有什么样的地位基本上是固定,私军方面更是少得可怜,就是充当一下门面意思一下。另外,他们的封地只有收税权,甚至连治理权都没有,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平淡了一些?搞不好会有一些闲得蛋疼的勋贵寻求刺激,搞出一些需要国防军去玩镇压游戏的烂事。

“其实去外面多好啊!”吕哲难掩郁闷地说:“开发出什么,给予帝国应该有的那一份,能够有巨大的收益,还能对那帮野人作威作福什么的,人生该是多么潇洒和畅快。”

骆摇也郁闷了,他心想:“傻了才选择有好日子不过,去那些蛮荒之地与蛇蚁蚊虫较量,又去与那些看起来与猴子差不多的野人为伍。”

帝国内部是没有办法欺压良善什么的,受到的约束也多,但架不住帝国本土与外面几乎快成了两个世界。

帝国有自来水设施,上个厕所也有马桶,外面有吗?都过上了打开水龙头就能有水的日子,谁能忍受每天挑水,去喝那种放在缸里一口积水味道的水?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能舒舒服股地坐马桶畅快淋漓地“发泄”,凭什么要去蹲草丛里不知道会不会被啥玩意咬的苦日子?

帝国交通发达,今儿个想去哪玩,互换管家准备车马,带上妻儿子女再来些护卫和侍从,在那一片片路旁羡慕的目光中,抖一抖家族徽章的威风,去吃一些丰盛的,看一看戏听一听曲。啥叫人生?这才叫人生!

在帝国有一个更没得比的好处就是,做啥都按照规矩来,只要不破坏规矩,谁家的爷们有资格立在宫城广场当雕塑,谁家的老爷子又被写进了教科书当民族英雄,皇室吃肉,勋贵集团吃剔骨肉,百官、大族、士绅啃骨头,民众跟着喝喝汤,小日子美不美?去了外面还有这些待遇没?除了能够得到帝国有限的支持,啥玩意都没有了,还得担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的生存压力,纯粹找罪受的吧!

呃,每一个民族都不能缺少民族英雄,不过通常都是死了才叫英雄,活着的叫狗熊。那是害怕英雄的声望过高,怕出现一呼百应什么的,给君主也给自己找不痛快。帝国……唔,是当今皇帝不一样,似乎根本就不担心存在活着的英雄有什么风险,结果就是一大批追随皇帝崛起于微末的人,包括真的为民族干了什么事情的人,甭管死了还是活着,从小兵到勋贵,英雄有那么点多。

吕哲突然问了一句:“刘邦到哪了?”

骆摇愣了一下,答:“似乎是……”,他最近忙着了解西域的事情,没功夫搭理其它的事情,一下子被问住了。

吕哲也不是真的想知道刘邦到了哪,他是记得刘邦很渴望到外面去创造自己的一份基业。他目光注视着关中的风光,说道:“等待他们出使回来,朕会履行承诺,让刘邦去南亚次大陆建立自己的封地。朕突然发现勋贵阶层中,有上进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骆摇低下了头,内心里不免郁闷:“也就您了,希望勋贵阶层多点上进心。换作是其他皇帝,谁不死死地压制勋贵阶层的上进心呐!”

第1107章:都要老了

除了吕哲之外,还真的就没有谁了。

不过得说一句大实话,非绝对集权的制度里,比如夏、商、周之类的,又有哪一个朝代不是鼓励向外进行开拓?

大概是从始皇帝玩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华夏族群的扩张脚步才被束缚住,因为在失去了“封建”之后,主弱臣强是大忌,谁表现出对土地也权力有野心,那等于是要推翻君主。

其实在吕哲这里,他愿意与臣属进行分享,可内心里也不愿意看见臣属比自己强。说到底还是一个生长在天~朝红旗下的孩子,屁股坐在皇帝宝座上,看到谁会威胁到自己,没其它念头了,绝对是第一时间生出“弄死他”的想法出来。

吕哲所允许的是,一小撮又一小块,除了被划定为本土的地方,勋贵集团爱去哪快乐玩耍就去哪,最好是一人一小片将世界各地全占了。要真的是出现了可以比拟帝国的存在,那个时候可就不好玩了。

勋贵集团自然是不知道皇帝会有那样的心思,所以他们不乐意出去不是怕被皇帝弄死,纯粹就是觉得帝国本土与外面就是两个世界。不少年纪有些大了的勋贵,他们怎么说也是拼搏奋斗了大半辈子,觉得是该好好的享一享福了。

旧一代的老人正在逐渐的老去,新一代人却是还没有完全成长,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这种令人害怕的局面。

最为可怕的是,老一代的人觉得应该享享福,带动一大片认为目前生活很满意的群体。这种情况预示着什么?是预示着民族和国家向外开拓的雄心正在减少,国家在呈现“老人化”和“堕落化”。

吕哲现在担忧的恰恰就是那两点,他这一次迁都,一部分是关中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何尝不是驱使那些不乐意动弹的家伙们动一动?可是光动一动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还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蒯通申请更换倭列岛总督了。”吕哲依然是一副懒散的模样,他瞅着没什么特点的关中风光,说道:“蒯通觉得自己老了,倭列岛那边的气候越来越不适应,想要回到本土。”

说起来,不该是刚去的时候不适应,居住久了就适应下来的吗?哪有什么越呆越不适应的说法来着!

“……”骆摇没有吭声,现在谁接话谁傻。

“说起来,是时候应该让更多的人踏上舞台,能不能把担子担当下来,只有做过才知道。”吕哲内心里已经决定让蒯通回来,他属意的是让萧何过去接替成为倭列岛总督人选。他问了几个名字,然后说:“他们还是很有潜力的,应该给发挥的空间。”

刚才吕哲问到名字的人不少,像是申屠嘉和张苍就是属于可以称作年青一代的人。他记得很清楚,申屠嘉和张苍在汉初都是做过丞相,表现好像也很不错。只不过嘛,因为历史的改变,申屠嘉和张苍都是军伍出身,不知道还会不会治理地方。

除了申屠嘉和张苍,吕哲还提到了另外一些名字,骆摇接收到的信号比较明确,皇帝提到的那些人都是属于应该培养的角色,那么骆摇在太尉的最后任期里,是该好好地琢磨一下怎么提拔了。

“末将以为,新一轮的中郎将军团长调动中,有些老哥是该高升一下,有些老哥是该享一享福逗弄一下孙子。”骆摇谨慎地措词,见皇帝一直都是含笑的模样,振了振精神继续说:“一些小辈是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打东胡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试一试。”

武官方面,韩信未来会是领军人物了,然后是目前各个军团的偏将级别的那些人。

韩信跟着使节团往西,一路上不会缺少作战经验,不过碰上大规模会战几乎是没有可能。等待他回国之后,皇帝会按照一次大规模会战,是培养他也是培养其余的一些将领。

“所以咯,这一次打东胡不需要太狠,只是报复东胡之前占便宜的行为。”吕哲怎么看都有点和颜悦色,他们距离长安只有五十里了。他看到的是什么?是一片长满了农作物的农田,现在只是夏季,农作物还是一片绿色。他说:“有针对性一些,干掉之前来过帝国的那批部落,挑一些大一些的部族再干掉一批。”

季布正端坐听着,他算是一帮老家伙中稍微年轻些的一个,几年也是四十六了。他点着脑袋,问道:“陛下,那么这一次攻打东胡的兵团指挥是?”

“周文吧。”吕哲想都没有想:“他不是一直抱怨没有太多作战的机会吗?另外桓楚、吴芮……等等的一些老家伙,全部都给调到辽东派遣军。”

季布“呵呵呵”笑了一下,挽着胡子:“成,反正有棉衣。”

要换作是其它君主,让一帮老家伙去天寒地冻的地方征战,那么举国上下就该是认为要清理一帮开国功臣了。在帝国嘛,谁不知道皇帝仁厚,连国内实施死刑都要一再核对,深怕杀错一个,从始至终也没有杀过什么功臣,哪怕是没有什么功劳的韩广也只是流放了事。

一帮很快就要退到二线的老家伙听到能去辽东统兵作战会很高兴的,尤其是以桓楚和吴芮。他俩归顺吕哲之后,虽说一直都是军团长,可是真没什么统兵作战的机会,导致很多新秀都有真正的爵位,他们就是扛着一个勋爵的荣誉称号在过日子。

周文也会很高兴,他一直都想要独自统兵作战,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总算是等来了机会了!

“陛下。”梅鋗年纪也不小了,他是骑马赶到了皇帝车辕边上,还小跑跟着马车:“末将……末将……”

吕哲赶紧让车辕停下,虽说武将到了五十岁还硬朗的有得是,可梅鋗已经喘得说不上话了。

要说起来,梅鋗也是最早跟吕哲一块打拼的那一批,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参与什么大会战,唯一打过的就是和项梁的那一次。

现在,曾经发生与同族的战争,在教科书里面都叫打内战,只有与异族交战的才叫国战。梅鋗是五等之爵,他个人总是觉得爵位有些水份,异常期盼可以和异族较量一下,但总是没有机会。与之有共同命运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苏烈。

吕哲总是对梅鋗和苏烈等一些倒霉蛋说,他们都是肱股之臣,希望自己的身份能够绝对信得过的人领兵。结果嘛,一大批早期跟随的人还真的都是以统兵护卫的姿态存在着。实际上是什么?是这些人不会骑战,但帝国向北扩张都是打骑战。

让不会打骑战的人去统领骑兵作战,不但是坑他们自己,还是随时随地都会将数万乃至于是数十万的人一块坑进去。不过,实话实说有些伤人,吕哲只能是那么忽悠了呗。

被皇帝信任和认为是肱股之臣,这样的荣誉和荣幸可不是谁都能获得,因为那些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时间已经过去了十来年,眼见是要越来越老,帝国周边能打的剩余也不多,现在再不争取一下,以后可是没有快乐玩耍的机会了。

“陛下。”梅鋗上了车辕,行了一礼,似乎也不是那么喘的模样?他被示意坐下,一脸嬉笑地说:“陛下,末将觉得,打辽东的话,是步战居多的吧?不是有两路攻击东胡的方案吗?末将认为还是能够指挥步军那一路的。”

吕哲眼睛在原本待在车辕的那些人身上扫,肯定是有人向梅鋗透露了那些,导致梅鋗连滚带爬地追过来。

季布在尴尬地笑,是他透露给了梅鋗,不出意外等一下苏烈也该凑过来了。

吕哲没有多说什么,示意梅鋗先坐一下,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