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游摇了摇头,随即被杨瑓安排了临时住的地方,他正在火炉边看小九给他垫被铺床时,却听门口响起了叩门声。

“药师。”苏游开门看到是李靖,赶紧往里让,眼睛看到他提的篮子时,又疑惑地问道,“这是?”

“这是朵儿刚才让人带来给你的,她已经随史蜀胡悉拔营离开了。”李靖递过篮子,里面竟是个白色毛茸茸的活物。

“雪獒?”苏游接过篮子仔细看时,竟有些惊喜地开口道。

“这是獒?我倒是只闻其名而从未见其形呢,据说獒长大了可与虎狼相搏?”李靖有些惊讶地看着篮子里的小东西,他原本以为它只是一只普通的小狗。

苏游点头追问了一句,又感叹起来,“应该没错,以前我见过的,朵儿转交这雪獒时,可有什么对我说的吗?这大雪天的,她回去的路也不好走啊。”

李靖摇了摇头,安慰道,“不好走的路也就一两天罢了,此处下雪,但走出几十里以后,就不一定还有雪下了。”

“药师说得不错,隔里不同天。”苏游点了点头,从篮子里把雪獒抱了出来,又问道,“它还没有名字罢?”

李靖又摇了摇头,心中却想,这畜生还能有名字?

雪獒仿佛刚刚醒来,看见苏游抱着自己后竟然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苏游自是又惊又喜,越看越爱,随即断言道,“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好了,以后你就叫雪獒,好吗?”

李靖苦笑不得,一来是苏游对雪獒说话,而来则是苏游起的名字,这小东西现在叫雪獒,起不起名字有何区别吗?

苏游疯疯癫癫地,李靖倒有些担心,他就算再傻也能看出苏游和图兰朵之间的奸情了,但李靖毕竟是男人,尽管他与红拂女的故事传遍天下,他照样可以理解苏游的婚外恋。。。。。。

只是,如果苏游若保持这状态回去,你让来雁北情何以堪?

有感于此,李靖不得不提醒他道,“横波,你的婚期不远了。”

苏游点了点头,随即又皱眉道,“是啊,刚才殿下也提醒我来着。不过,刚才药师也说了,这处下大雪,但百里之外就不一定下雪了,只要咱们能坚持困难走出这一百里地,后面的就都是坦途了。”

李靖有些跟不上苏游的神转移,但还是苦笑着道,“谁说不是呢?但现在积雪已经盈尺,马车在这样的雪地里一日能行十里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这路上沿途村庄城镇稀少,一日只行十余里的话,咱们晚上就只能在雪地里过夜了。”

“这怎么行?殿下身份尊崇,怎好让他将就?”苏游摇了摇头,断然说道。

两人默默围坐火炉边,李靖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苏游却想起了来到这个时代后的每一个雪天。

第一年的冬天,最令苏游印象深刻的自然是杨瑓带着他和杨素颜一起去净念禅院赏梅了,在哪儿,他认识了如同冰霜一样的女僧杨般若,他曾对她有过幻想,但终于在身份的不对等之下退下阵来,如今只留一丝残念。

第二年的冬天,苏游和颜师古在齐郡,这一年的冬天过得最平淡,也最让人充实,那时候的他每日都沉浸在发明创造之中。

第三年的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来雁北来到了他的书房,并为了完成爱的仪式而脱得一丝不挂,他却为了逃避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而醉倒在太白楼,然后与侯君集风雪夜归;第二场雪后,苏游被齐王请去为死人画像,并由此与来雁北相好并破获了朱粲杀人分尸案。。。。。。

案子的突破点是狗,当时苏游想起了那两句诗: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狗吠;此时苏游怀抱雪獒,竟然也想起了这两句诗,而后想起了狗拉雪橇。

“药师,我好像有办法了。”苏游欣喜地把自己的想法一字不落地说给了李靖,后者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能行吗?”虽然百分百愿意苏游的办法可行,但李靖还是有些不自信地问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走,咱们去试试。”苏游把怀中的雪獒放回了篮子中,随即站了起来。

李靖点了点头,两人风风火火地走到了校场上,杨瑓也有些疑惑地跟了出来,“想到办法了?”

“也不知可行不可行。”杨瑓和李靖毕竟不同,苏游保持了一丝谦逊,但还是快速地把刚才对李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杨瑓一听,顿时大喜道,“来人,拆车轱辘,拆门板。”

“殿下。。。。。。。”苏游对于杨瑓的雷厉风行早就习惯了,但现在却欲言又止,把门板都卸了,晚上就不怕喝一晚的西北风?

几个士兵听了杨瑓的命令之后也是一愣,他们当然也不知杨瑓要干什么,但还是秉承赴汤蹈火的精神,迅速卸下了一块门板和一两马车的两个车轱辘。

在杨瑓的命令下,门板很快变成了木板,木板很快被固定到了马车的车轼之下。

“哈哈,一看就知道可行。”杨瑓看着自己的杰作,欣喜地笑了起来。

不过,杨瑓还是高兴得有些太早了,在木板增加了受力面积的情况下,马车的确是不往雪地里深陷了,但木板吃雪还是太厉害了,马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飞快。

李靖显然也看出了关键,随即建议道,“雪翘的原理,倒与水中行舟相似,雪翘的翘字是关键,前方做成小舟一样翘起来又当如何?”

苏游听了李靖之语,不由连连点头,进而说道,“药师兄说的是啊,我想的雪橇还是格局小了些,咱们就做成竹排如何?”

“竹排?这个好,这个好。”杨瑓听了苏游的建议,脑子里立马出现了在水乡中见过的竹排,暗想着玩意要是行在雪地里,岂不是很带感?

杨瑓马上又想到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只是,这榆林怕是没那么多竹子。”

苏游立即无语,谁说竹排一定就是用竹子做的?只不过竹子容易烤火之后弯曲以及浮力更大罢了,但他们现在显然不用考虑浮力的问题。

只要受力面积足够,马车对地面的压强够小;好吧,理科僧的想法对这些古代人来说有些过于抽象了。

李靖几句话解决了杨瑓的疑问,于是开始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

士兵们找木匠的找木匠,烧火的烧火,伐木砍竹的伐木砍竹。。。。。。。

隐约猜到齐王这是为回家做准备,原本以为要在这冰雪之地呆下去的士兵们顿时情绪高涨起来。

246婚前冷脚

翌日早晨,快雪初晴。

李靖一大早便集合好了两千士兵,校场上一时鸦雀无声。

杨瑓点了点头,意气风发地走向了士兵和工匠们特意为他制作的竹排,他的身后跟着苏游以及十来个文官。

杨瑓的竹排在队伍最前方,这竹排有近三丈长,宽也几近一丈,上面又用木板和兽皮搭建了一座高近一丈的屋子,里面放着火炉等物,足可容纳十数人。

这竹排的豪华程度虽不如杨广的观风行殿,但绝不比《让子弹飞》开头处的马拉列车逊色,就像后世的房车似的,绝对是旅行采风的最顶级享受啊。

等众人坐好,杨瑓大手一挥,高呼道,“出发。”

随即号角吹起,在李靖的令棋之下,五百开路骑兵当先走出校场,随后是齐王的御戎一甩长鞭,八匹骏马开始奔跑起来,而齐王所乘的竹排也开始向前移动。

齐王所乘的竹排一动,后面的那些一丈多长半丈多宽的竹排也缓缓动了起来;一时之间,五六十只竹排走过榆林的长街,浩浩荡荡地往南而去。

榆林的市民门哪见过这个?此时自是躲在暗处指指点点。有夸杨瑓足智多谋的,也有骂杨瑓奢侈无度的,但作为当事人的杨瑓,哪会在乎这个?

此时杨瑓如魏晋名士一般随性地坐于温暖的小屋之中,便喝着葫芦里的酒便满面红光地笑道,“这大雪天气,我原本以为难免奔波之苦了,哪想却是因祸得福?”

众官纷纷附和着笑道,“我等都托了殿下的福,能想出在雪中行舟的,能有幸在雪中行舟的,这古今怕没有几个了。”

“这多亏了横波的主意啊。”杨瑓点了点头,看向苏游。

苏游微微一笑,他此时看着篮子中的雪獒,满脸尽是温柔之色。

“横波怕是又有诗了吧?”杨瑓情不自禁地问完这话,随即想起第一次与苏游游净念禅院时,苏游所做的第一首诗。

苏游摇了摇头,“我已经许久不做诗了。”其实这话也不竟然,他前日不是还给图兰朵吟了一首吗?尽管,这诗也多半是借鉴的。

“去年重阳之后,我也一直没有心情作诗。”杨瑓感叹了一句,也不由唏嘘起来。

苏游并不接话,那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有共同的理想,自然也有共同的语言;但东都苏游决意离家出走创建自己的马球队后,他与齐王便貌合神离了。

杨瑓离了他,先后两次造白衣弥勒算计,差点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苏游也像是无头的苍蝇,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被杨广牵着鼻子南北转了一圈,却发现仅仅只是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收获呢?

也许只是得到了与图兰朵的一场欢好,但更多的时间会留给遗憾。

竹排轻快,时间也是飞快。

三天之后,杨瑓一行已经进入了延安郡境内,这里离长安大概还有一千五百里。但进了延安郡后,地上的积雪已经没有多少,再呆在竹排上就显得有些勉强了。

杨瑓有些依依不舍地从竹排上走了下来,这些竹排每每路过有人烟的地方时,无不引起当地人的惊奇和膜拜,他则从这些不明真相的围观者身上的讶异中获得了空前的满足。

剩下的路,自然是骑行了,好在延安郡往南以后,天气一直是晴天,骑士们都带着皮手套,也不至于会冻到手了。

六天之后,苏游等人回到了长安,杨瑓李靖先是把从武库中借出来的铠甲入库,接着便休整了半日,第二日一早便往东都赶了回去。

回到东都时,时间已是十一月中了,此时离苏游和来雁北的婚期只有二十余日了。

苏游休息了一晚后,第二日便带着图兰朵送的雪獒来到了来雁北家中。

来雁北猜想苏游大概这几日也该到家了,但蓦然看到他出现时,也是惊喜交加地扑向苏游;苏游赶紧把篮子放下,再张开双手迎接来雁北时,后者却拿起了苏游放开地上的篮子。

“这。。。。。。。”苏游一阵无语,来雁北却惊喜地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小狗,因毛色纯白,所以称为雪獒。”苏游也低下头来看着熟睡中的雪獒,继续补充道,“朵儿送给你的。”

“真的吗?朵儿真好。说起来我还欠她一件生日礼物呢,你当日离开以后我才想起。”来雁北边说便抚摸着雪獒的毛,女孩子都喜欢这毛茸茸之物。

“会有机会的,说不定她哪天便又离家出走到东都了呢。”苏游开着玩笑道,心中却顿时有些苦涩。

“你这。。。。。。吐不出象牙!说实话,我还有些想她了。”来雁北抚摸了几下之后,便把篮子放到了案上,她虽然也喜欢毛茸茸的东西,却没想过要养狗。

“想我吗?”苏游轻轻地揽过她的腰,盯着她问道。

“谁想你啊。”来雁北嘻嘻一笑,随即转过了声,却有一滴泪水不争气地留下了脸颊。

“我想你了。”苏游从后面环住了她的腰,用脸摩挲着她的脖子道。

“我知道,一切都还顺利吗?”来雁北干脆仰躺在他怀中,没话找话似地问道。

“还好,不过我们倒了榆林以后便下起了大雪,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呢。”苏游听来雁北问起行程,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与图兰朵没日没夜的私缠,但他却机智地从图兰朵离开那天开始说起。

“有多大?”来雁北好奇地问道。

“这么大,这么大。”苏游笑着回应道。

“切,不理你了。”

“反正就是很大,只下了一夜地上便有一尺多厚了。”

“难得你们还这么快赶回来,你辛苦了。”来雁北此时也转过了身,反抱住苏游。

“还好啊,离开那冰天雪地的时候,殿下还大叹可惜呢。”苏游贴紧来雁北,发现她的胸器似乎又大了些,于是有一只手情不自禁地探了上去。

来雁北本来还环着苏游腰的手下意识地抓住了苏游那不老实的手,口中却问道,“这又是怎么说?”

“雪天马车无法行驶,我们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造竹排,让马拉着竹排在雪地里走,马车则都固定在竹排上;最大的那个竹排上面还建了个小屋,跟陛下北巡时所乘的观风行殿一般,这样的旅途,岂不是享受吗?”苏游说着话,干脆就坐了下来,来雁北半推半就地坐到了苏游的怀中。

“一定是你出的骚主意吧?”

“还真不是,我就起了个头。”苏游摇了摇头,他已经不需要给来雁北太多惊喜了。

“额。”来雁北不再说话,只是静静伏在苏游的怀中,苏游原本还想上下其手得写手足之欲,但为了维持着安静的氛围,也就只是紧紧地抱住来雁北而已。

“对了横波,咱们倒时要办什么样的婚礼?”苏游正要趁机揩油时,来雁北却突然问道。

什么样的婚礼?苏游有些左右为难,在他原来那个时代倒有许多婚礼,比如说中式的,西式的,含有汉服的。。。。。。但这个时代有的选吗?

“咱们好像到了亲迎那一步了。”苏游不置可否地说道,总不能让他说马上就要成亲了他还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婚礼吧?

“这是《周礼》的说法,那便是汉俗婚礼了。”来雁北点了点头,苏游由此变得心事重重。

结婚这种事,女子显然比男人更看重,因为这是终身大事,也是唯一的最幸福的时候,而男人还有金榜题名时。

苏游对于结婚什么的倒不是特别看重,但为了哄好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个时候必须得全力以赴啊。

苏游与来雁北又缠绵了一阵,便心事重重地回了家,回去以后第一时间便叫把苏双鱼从青荇处叫了过来。

“先生,有事?”苏双鱼见苏游刚回来便找自己,显得有些兴奋,毕竟他在苏游府上已经迟了近一个月的干饭。

“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你都经历过什么样的婚礼。”苏游劈头盖脸就问了起来。

“婚礼?”苏双鱼一愣,苏游马上要成亲他是知道的,但他问这话什么意思?但他细思了一阵后还是慢慢回忆道,“小时候倒也参加过几次婚礼,也没什么区别,对了,他们都是商人,先生要参考他们的?”

苏游摇了摇头,苏双鱼则爱莫能助地说道,“我听说士子的婚礼与商人的婚礼是不同的,又有胡俗与汉俗之分。”

“汉俗婚礼便是汉服婚礼吧?这我倒不陌生,但胡俗呢?”

“先生还是问问那些老儒吧,我凑热闹的时候毕竟至今十四五年了。”苏双鱼摇了摇头。

苏游听了,郁闷得不行,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自己拒绝苏威的连宗,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苏游又想起了当初刚到长安时想向刘炫问礼却打了退堂鼓之事,如今看来还得找个知书达理的老人家问问可好,于是他想起了太常卿高颎以及太常少卿许善心,还有太常博士欧阳询。。。。。。

刘炫真心是不熟,高颎早就回了山东老家,许善心被白明达的人谋杀了,那就只剩欧阳询了。。。。。。

苏游见到欧阳询时,他正在临池,这也难怪,没有他这孜孜不倦,又怎会成为令人敬仰的伟大书法家?

“横波?有事?”欧阳询本来还想与苏游探讨一下书法的,他原本对苏游的书法也有些推崇,可现在却见苏游脸上有些焦躁之色,这样的情绪自然不能聊艺术了。

“是有些俗事想请教先生。”苏游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

“那横波先到客厅等我,我洗洗手就来。”欧阳询点了点头,随即搁下了笔。

俗事自然不能在这书房里谈,苏游知趣地退到了客厅,随即便是一阵好等,直到连续了三次水也不见欧阳询出来。

247汉俗婚礼

“这货莫非忘了我的存在?”苏游喝道第四杯茶的时候,便有些坐不住了,毕竟自己的官职还是比欧阳询大的,此时来找他,心理上也还有些不耻下问的优越感,但欧阳询是给脸不要脸吗?

苏游左思右想之后,终是站了起来,正打算拂袖而去时,却见欧阳询满脸抱歉地一路小跑出来。

“横波,你这是?”

“府上的茶水不错,我一时贪杯了,此时想去方便一下,不知?”苏游见欧阳询出来,气一下就消了下去,傻瓜才会一走了之,要那样的话今天这一趟不是白来了吗?

苏游在下人的带领下去茅房走了个过场,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欧阳询从苏游刚才的话中自然听到了些许不耐,等到苏游洗完手出来后便站起来赔罪道,“刚才盖钤印的时候发现有个字写得偏了写,于是想重新写一张,哪知原本就是一蹴而就的事竟然连写几张都无法令人满意,然后,就忘了横波兄还在等我,好在招呼横波的家人有些眼力劲,不顾一切地敲了我的书房门。”

“老先生如此废寝忘食,他日定能与二王比肩。”苏游认真地说道,在他心中,欧阳询的成就并不比王献之差,毕竟他创造了自己的字体,而王献之不脱王羲之的窠臼。

“老了,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欧阳询摇了摇头,他脸上倒没什么忧伤之色,仿佛他感叹的不是自己的老,而是自己的书法还没被更多的人认可;感叹了一句,他才想起苏游原本并非专门与他拉家常的,于是道,“不知横波有何事不决?”

“说起来有些惭愧,我不是下个月就要与来大将军之女成亲了吗?但我的祖先是南海流人,我对该使用什么样的婚礼并不确定。。。。。。。”苏游面露尴尬,皮笑肉不笑得说道。

欧阳询略一思索,随即道,“如今流行的婚礼,无非两种,一是汉俗的,讲究热闹喜庆;二是周礼,气氛恰与胡俗相反。”

苏游恍然大悟道,“我还以为有汉俗和胡俗之分呢。”

欧阳询点头道,“也可以这么分。刚才说到的汉俗婚礼,这个“汉”字指的是时间,也就是说,《周礼》上的婚礼在两汉时有了些变化。《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当时的婚礼规定‘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也就是说,周礼上的婚礼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恩与结发之义,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苏游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汉俗婚礼又是怎么说?你的意思是汉俗和现在的胡俗想通?”

欧阳询笑了笑道,“周制婚礼到了汉朝时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不再满足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不再固守‘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