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是老顽童与瑛姑的关系是,一个是懵懂少年,一个是有夫之妇,关键是他们还真就做下了男女之事;但张鼎与元采薇显然是男未娶女未嫁,重点还是张鼎和元采薇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要真说有,也只能是女追男的桥段;当然,这也是苏游的八卦罢了。

“什么老顽童和瑛姑啊?”张鼎被苏游说得有些莫名其妙起来。

苏游被他问道自己的失言,自然不好实话实说,只好叹了口气道,“没什么,这是我构思准备写的一个故事,这个老顽童一代侠客,他到处行侠仗义,然后某一天救下了一个失足少女,这个少女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宁愿为奴为婢。。。。。。”

张鼎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但这元采薇并非失足少女,而且她也只是想缠着我多教她武艺罢了。。。。。。其实我能加入你的商社,多半也是因为她,自从前几天发现她到了杭州后,我便打算逃离这了。”

苏游听了张鼎之语,又不由心中感叹,原来张鼎的加入还有元采薇的功劳啊。

这样一来的话,似乎元采薇加入商社的目的也挺单纯的,她不也像是红拂女来雁北一样勇敢的女子吗?

如果这样的女子自己都忍心拒绝的话,那岂非是要否定来雁北当初对自己的选择吗?

苏游又了这层心思,话语也变得轻松了起来,“大丈夫光明磊落,大哥还是不要躲躲闪闪的好,她一个小女子又能把你如何?”

张鼎却蛮横无理地回应道,“不行。如果她加入的话,那我退出。”

308航向琴岛

正月十六,天气晴朗,南方徐徐。

这一天正是苏游曾经答应过金正洪要送扶余**回百济的日子,也是苏游对七海商社的成员无数次念叨的日子。

经过了半个月的修养,金正洪早已经脱离了生死线,但距离痊愈只怕还得一些日子。

不过,听说今天就要启航回家之后,他的生机似乎明显多了几分;相对的,扶余**显得有些面无表情。

苏游与张鼎等人则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七海商社成立至今,不过短短的十天时间,虽然商社在这段时间里没能增加股东的数量,但员工总数却突破了五百人,这包括孙叔和苏双鱼从扬州带回的翟让吕笙等一百多人。

在这十天时间里,吕忠肃和张龙等人也不负众望,他们改造了张镇周年前缴获的七艘战船,并在杭州湾中一一试水。

此时,苏游等人一一上船,张镇周也站在码头与苏游等人挥手道别。

张鼎吕忠肃等人都站在苏游的身后,挥手之后,脸上亦显出了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风帆已经张了起来,扶余**却愁眉不语。

夏子薇轻轻地走近她的身边,扶着船边的栏杆随性地问道,“公主这是害怕回家吗?”

扶余**摇了摇头,想了想后回应道,“也不是,我只是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是不是因为有一个人忘了给你道别?”来雁北也轻轻地走近了他的身边,笑着问道。

“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我竟然是因为最后没能看见元七娘子而遗憾。”扶余**被来雁北一问,当即惊讶地叫了起来,而后又感叹道,“怪我最终没能说服你让她加入你们的商社,所以这几天也没脸去见她,但我的心中毕竟还是想要与她道别的。”

“道别的机会倒还有,但绝不是今天。”来雁北看着扶余**真情流露,随即挽住了她的胳膊轻声安慰道。

“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你的意思呢?”扶余**转向来雁北,似乎一下抓住了什么,但这信息马上又变得虚无缥缈。

“因为元七娘子就在这船上啊。”来雁北轻声解释道。

“元七娘子在这船上?”扶余**有些不信地看着来雁北,随即又往身后看去,却见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

这女子的衣衫在海风的吹拂下如同凌波下子,她的脸上也还戴着世俗的纱幂,但扶余**一眼就认出了她。

“采薇姐姐!”扶余**有些不相信地惊叫出声,以为是在做梦后又不自禁地揉了揉眼睛。

张鼎也如见鬼一般地看着元采薇,而后郁闷地责问苏游道,“不是说好了不许吸收她进入商社的吗?”

苏游无奈地说道,“你的意见我已经向雁北传达了啊,但女人嘛,就是心软,她终于还拗不过那个小公主的百般哀求,还是同意采薇随船出海了;不过,她的确没加入商社啊,我保证。”

张鼎听了苏游之语,恨不得要把苏游掐死。

自己当日在集市与他说的话难道还不够明白吗?自己说的重点并非加不加商社,而是不许她出海好不?

可你苏游倒好,非得逆着自己的意思给自己添乱。。。。。。

“你。。。。。。你还是我兄弟吗?”张鼎指着苏游,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威胁方法了。

“正因为是兄弟,所以才为大哥着想啊,我与吕忠肃等人不是要在琴岛下船嘛?那时候船上就只能是你和雁北主持事务了,我想着你和雁北说话还是有些尴尬,所以才。。。。。。。”

张鼎听苏游说得冠冕堂皇,却半点道理也无,只好赌气道,“我也在琴岛下船好了。。。。。。。”

苏游只好安慰道,“放心好了,说不定人家现在已经想开了,再不纠缠你了呢?”

听了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安慰,张鼎也只能无语了,要说他对元采薇半点心思没有,那肯定是假的,要不今天在码头时感觉少了元采薇的送别时,自己为何有些空空落落的呢?

思想了一阵,张鼎又觉得与苏游争论下去半分意思都没有,只好回到舱室中独自摊开地图看了起来。

哪知才安静了没一会,舱室门便响起了叩门声,却是元采薇和她的侍女;元采薇显然是鼓了无数次勇气才来敲张鼎门的,所以看见张鼎开门时竟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张鼎此时倒是无比镇定,没好气地说道,“进来吧,你。。。。。。有什么事吗?”

元采薇敲门前千方百计想的是怎么进入张鼎的房中,但张鼎很随意地请她进来时,她却满含热泪带着哭腔解释起来,“我其实是想看看大海,这才央求小公主带我出海的;她上次在我船上避难,所以没办法拒绝我的请求,我知道你烦我,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很贱。。。。。。”

“你要出海也是你的自由,我原本就没权利阻止你,你这一哭,倒像是我欺负了你似的。。。。。。。”张鼎无辜地把元采薇主仆推进了屋中,他实在担心别人看见这元采薇在自己的门口哭泣。

“可不就是因为你欺负我吗?”元采薇心中这么想,却赶紧擦干了眼泪,随即开口道,“来姐姐说你这有一张海图,能不能借我看看。。。。。。”

张鼎听了这么一说,心中对苏游夫妇算是彻底恨上了,当然,这种恨最多也就是责怪他们多事而已。

但那副地图现在明显就摆在桌子上,张鼎还不至于小气到拒绝元采薇的请求。

然后,元采薇便妆模作样地坐在桌边观看地图,张鼎则百无聊赖地一挥看看天,一会看看地。。。。。。。

船往琴岛的方向驶去,慢慢离开了陆地,进入了大海之中,最后四面八方都只能看见海水了。

而苏游和来雁北,第一次看到了海上的夕阳。

入夜以后,众人很自觉地聚到了苏游乘坐的大船之中,吃过饭后,苏游便讲起了《三国演义》。

张鼎此前并不知道苏游讲《三国演义》的事,元采薇倒是辗转从扶余**口中听起过苏游说书的事,但她这门阀大家闺秀怎会看得起说书之人?原本今晚元采薇是不打算聚到苏游的小圈子里的,因为她上船的目的只是为了接近张鼎而已。

张鼎原本想着饭后可以清净地躺着睡会觉了,哪知元采薇主仆又阴魂不散地敲起了他的房门。

“得,我还是去给横波添堵吧。”张鼎这么想着,便对元采薇道,“我正要找横波商议事情呢,你还要看地图吗?要不你自己看去?”

元采薇自然知道苏游此时做什么,遂幽怨地说道,“我听说苏横波正在说书呢,原本是来叫你一起去听的。”

张鼎原本是想躲开元采薇的,此时最想做的当然是到甲板上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看月亮,可刚才明明说要找苏游的。。。。。。

张鼎无奈地开口,“走吧,同去同去。”

两人一前以后地走向了苏游的舱室,此时苏游正与众人围坐在火盆前,似是口沫横飞地说道,

“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

苏游此时所说情节,正是《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张鼎和元采薇,两人倚在门边听着苏游口沫横飞地说着关羽护送二嫂一路打脸的故事,一时竟不由得痴了,倒是元采薇的侍女急得跟什么似的,她原本是想更接近苏游一点以便听得更清晰,可门口有两个有钳的任性货霸着道,实在是太不和谐了。。。。。。。

万般无奈之下,侍女只好使用了必杀技,假咳——“咳。。。。。。”

苏游听到门外传来的咳嗽声,这才发现张鼎和元采薇尴尬地站在门边,于是停下了说书,八卦地问道,“大哥,你们两人怎么来了。。。。。。”

好像他们此刻原本应该在某个不见光的地方做那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张鼎一头黑线,却不得不开口避开这个尴尬的问题,“横波刚才说的是什么内容,很带感的样子,那个关云长,是后汉时蜀国的汉寿亭侯吧?”

苏游起身招呼张鼎和元采薇入座后,这才解释道,“大哥猜得没错,我这故事改编自《后汉书》,说的是黄巾之乱后的故事,叫做《三国演义》,刚才说的一段,名为‘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这美髯公就是关云长?他何时变得这么厉害了?”张鼎毕竟是读过几页史书的人,故意歪曲的历史故事显然骗不了他。

“这个。。。。。。我说的只是评书嘛,要的就是带感,说的故事恨不得就是你瞪我一眼我就喷你一脸,你骂我一句我就杀你全家。听故事千万别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这。。。。。。好吧,你继续。”张鼎想不到苏游还有这么任性的一面,他原本有许多话想说,此时也只能作罢了。

309荒凉之地

船上的时间,却也过得飞快,苏游等人到得琴岛时,也不过只用了七八日光阴罢了。

琴岛便是后世的青岛,但此时无论是崂山,或是后来的青岛市区,都还是树木丛生,一片荒凉。

苏游的船队缓缓地驶入后世的胶州湾。

看着眼前荒芜之景,使得苏游对自己早前信心满满的计划不自觉地产生了动摇,“在这种地方建立中转站,真的有必要吗?”这个想法,同样缭绕于吕忠肃王伯当等一干人的心头;

若是换一个思路,如果在此造船的话,倒似乎不愁没有可用的大树。

“你确定要在这修建码头?真要这样的话,我倒有些庆幸你们当初没吸收我进七海商社了。”得知船只靠岸的缘由,元采薇有些肆无忌惮地对苏游笑了起来。

吕忠肃等人对苏游的规划有想法,但毕竟是跟着苏游干的,所以有些忠言也是难于启齿,但元采薇显然没有这个不用担心苏游给她穿小鞋。

张鼎虽然对经商没什么头脑,但对于苏游的这个昏着也同样的不理解,所以元采薇的话尽管有些难听,他也并没有因此出言呵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行了,我这就打算下船了,祝你们一帆风顺。”苏游对元采薇的嘲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可让自己与这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置气,又觉得犯不上。

张鼎见苏游说毋庸质疑,知道劝也无用,况且苏游原本就是拿着天子剑来办差的,谁知他有什么秘密任务?于是摇了摇头道,“这个海湾的战略地位倒似乎比杭州湾还好,你看,如果在这两边装上几辆投石机的话。。。。。。”

张鼎这话算是为苏游解围,苏游笑了笑,这原本也是他内心的想法。

“那就这样,大哥,商社的一切,就拜托你们了。”苏游与张鼎告别完后,又走向了来雁北;此时最难过的人,当是来雁北无疑,从今天开始,她就要与苏游暂时分开了,而相聚不知何时。

人生冷暖论到极致,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天下之道论到极致,是百姓的柴米油盐。

苏游与来雁北当然更愿意日日呆在一处,但儿女情长终是敌不过天道,来雁北自嫁给苏游那一日起,便注定是要做苏游的贤内助,而不仅仅是禁脔或保镖。

苏游有雄心壮志,无奈分身乏术,能够帮他的人倒是一抓一大把,但能令苏游百分之百放心的人有几?苏游最能信赖的人,非来雁北莫属,所以她不得不抛头露面。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孙叔和苏双鱼以及扶余**也与苏游一一道别,对于孙叔和苏双鱼,苏游当然能够相信他们一定会一心一意地辅佐来雁北,所以苏游对于他们,只是执手点头罢了。

而对扶余**,苏游的情感则有如一个朋友的突然离开,他们或许今生再不相见;扶余**此时的情绪并不很好,大概是近乡情怯,苏游倒也能理解这样的情感。

跟着苏游下船的,是吕忠肃父子以及翟让王伯当等二百多人,这些人中有三五十人属于吕忠肃原来的那个船队,剩下的则多是前几天在杭州招募的船工和水手,其中又有两个出色的船匠,分别为石满和郑毅。

石满的岁数已近花甲,他之所以这大过年的还出来讨生活,实在是因为孤苦伶仃;郑毅则只有四十上下,他的家庭也相对优渥得多,他之所以加入吕忠肃组织的队伍,其实也与吕忠肃一样,——对造船有着无比的热情。

脚踏实地之后,众人脸上的沮丧多余兴奋,其中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这个地方太过荒凉了,而这些人多半是来自繁华之地杭州的。

“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来到这片荒芜之地,众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

苏游做为这二百多人的主心骨,倒没有太多时间去多愁善感,而是当即发话道,“诸位跟我苏游到此,我苏游保证不会令你们吃亏的,能在此坚持半年的,加一个月工资。。。。。。。”

“嗷~东家万岁!”众人的工资原本就比杭州的船坞高了几层,此时平白多了一个月的工资,哪有不兴奋的道理?

欢呼之后,众人的情绪一时倒高涨了起来,纷纷与身边的伙伴交头接耳。

苏游双手虚按了一下,又吩咐道,“诸位先就地休息,尽量不要跑远!烧火的时候,尽量注意安全。”

众人纷纷答应,而后在岸边拾取干柴枯草之类的架起了火堆。

此时的南方已是春暖花开,这处的温度却比秋天都低,如果干巴巴地坐着吹一下午吹风,不被冻坏才怪呢。

苏游安顿了他们,又一指海湾的西面,对王伯当吕忠肃等人道,“咱们往那边去看看,我刚才在船上似乎看到那边有炊烟。”

王伯当吕忠肃父子以及翟让夏子薇兄妹等人纷纷点头答应,众人便沿着海边往西走去。

此时已过午后,退潮后的海滩走起来倒没什么障碍,苏游等人一边晒着小太阳,一边漫步在略有些腥味的海风中,倒也算是一种享受。

还没到得目的地时,苏游便看见海边有几个青壮汉子正在海滩上拿着鱼篓拾取海滩上的鱼虾等物,他们似乎有些害怕陌生人,见到苏游等人接近后竟然纷纷退入了村庄之中。

苏游发现炊烟的地方,正是一个拥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渔村。

看了看刚才那几个汉子拾取鱼虾的地方,倒是一垄一垄的梯田似的,遂恍然大悟道,“原来他们是围田捕鱼,若是这海滩不是砂石的话,他们的收入一定多上几倍。”

吕忠肃听了苏游之语,饶有兴致地问道,“怎么说呢?”

“晒盐。”苏游简单地回答道。

“晒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得得到朝廷的允许吧?况且,这沙地。。。。。。。”吕忠肃老成持重地摇了摇头。

“沙地不是个事,如果在这沙地上弄一层水泥如何?至于朝廷嘛,朝廷的手哪能升那么长?”苏游冷笑起来。

朝廷的确控制着盐铁的开采和专卖,但控制也是有个范围的,如果自己真要做这海盐买卖的话,却也不是不可以,海上那么多的岛。。。。。。

众人听了苏游之语,都不由得眼前一亮,他们倒没想过水泥还有此妙用。

讨论了几句围田晒盐,苏游等人已经走到了小村的村口,看着村子里一片喜悦祥和的样子,苏游高兴地说道,“我原打算把咱们的船坞安在此处呢,想不到倒被他们占了先。”

吕忠肃当即凑趣道,“让他们也加入船坞,岂不正好?”

“那倒没必要,咱们的船坞能有多大?这个大海湾甚至能容下一千船坞!不过,我要在此处修码头以及船坞什么的,还是得先跟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打个招呼才好。”苏游点了点头,默认了吕忠肃的想法。

吕笙有些不解地插嘴道,“先生不是已经与陛下通过气了吗?”

苏游叹道,“通过气是一回事,但只有陛下的点头也办不成事啊,要想圆满地完成计划,还真就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你想啊,这码头要建起来,肯定需要大把的劳力,这码头的保护以及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专职人员。。。。。。”

吕忠肃自是点头,现实就是这样,但凡你要办什么事,你得先把人给摆平了。

一行人正要往村里走去,却惊起了几个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和几个幼儿,苏游当即躬身向他们行礼,又开口问道,“在下多有打搅,不知能否向几位老人家打听点事?”

几个老人和幼儿显然没怎么见过陌生人,他们对苏游等人的到来虽然微笑欢迎,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好在其中一个较为矍铄的老头当即点了点头,当即笑着摆手道,“诸位贵客不知想知道些什么,不如先到寒舍喝口茶水?”

一口地道山东腔,也就只有夏子薇兄妹和苏游能听懂,其他人则面面相觑,但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中国地大物博,光是各地的方言就有上千种,哪能什么地方都能说一口长安腔或是洛生咏呢?

苏游听了他的提议,当然没有不点头的。

经过了简短的交流,苏游这才知道此处名为麦家岭,老人家正是这麦家岭的族长。

而这麦家岭属于即墨管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