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因为兴趣,想败家啊?有钱,就是这么任性吗?

不过,夏子薇只想再报纸上刊登故事的想法,倒让苏游想到了杂志这种刊物。

哪知夏子薇打蛇随棍上,竟然问苏游道,“那我可以向你约稿吗?放心,不白要你的故事,稿酬从优哦。”

“我只怕没有太多的时间编故事,但我刚才说了支持你了,你要真的自己办报的话,没说的。”苏游点了点头,他可不太相信夏子薇能把这个事做起来。

剩下的时间,倒变成了讨论夏子薇未来事业的辩论会,直到烤鹅店的掌柜提醒他们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打烊时间。

苏游等人无法,只好灰溜溜地出了烤鹅店,牵着马沿着琅琊郡的大街寻找客栈;好在这儿不是长安和东都,所以没有宵禁一说。

走了几十丈之后,苏游等人终于找到了客栈,然后便理所当然地投宿了。

投宿下来之后,王伯当吕笙等人自然而然地聚齐到了苏游屋中,因为苏游还欠他们一个睡前故事——《三国演义》。

说完了三国,苏游便看时给颜师古、高颎、张须陀、秦琼等人写信。

此时,夏子腾自然也没有闲着,他也在给家人写信;因为苏游的缘故,他这个毛头小子也能差遣温彦博这种博学之士。

起点书院与夏家胡同只有一墙之隔,他们反正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不是吗?

314下邳粮荒

翌日。

苏游告辞了温彦博兄弟和李琛之后,便离开了琅琊郡。

琅琊郡到江都郡的路途显然比从即墨到琅琊的路途要好走得多,关键还是在于琅琊郡水流便利,苏游可以直接沿沂水到达下邳。

下邳可谓是历史文化古城,春秋时宋襄公于此修建城墙,战国时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于下邳,始称“下邳”。张良不满秦王朝的统治,招募刺客谋刺秦始皇,后因袭击失败,潜匿于下邳;项梁渡淮,军下邳;韩信改封为楚王,都下邳。。。。。。。

下邳,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入汉以后,陶谦在这里发迹,孙权在这里出生,刘备在这里屯兵,曹操在这里擒下吕布,关羽的千里走单骑也是从这里开始的第一站。。。。。。。

夏子薇看着座船缓缓地驶向下邳,不由得兴高采烈地说道,“终于到了下邳,先生,咱们在这好好的玩耍两天吧?我想去白门口看看。”

苏游有些心不在焉地摇头道,“下次吧,我现在有些归心似箭了,不知扬州的码头修得如何了。”

夏子薇一脸的不高兴,但苏游的话显然不无道理,他们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已经太多了。

不知不觉间,时令已进入了二月;江南之地,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过了下邳之后,便是山阳,到了山阳就算是进入江都郡的辖地了,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苏游完全可以赶在后天上任。

夕阳西下,苏游的船慢慢靠向了山阳渎的码头,苏游打算今晚在山阳县过夜,明天再赶往扬州。

到得码头时,苏游看着才发现码头上虽有不少来来往往的人,却并不见多少条船,于是苏游复又返回了来时的船中,向船主多交了定金。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远比后世人淳朴,他们收了苏游的定金,自然不会贸然离去了。

苏游交过前后,这才牵着马往城门走去,他原本还以为今晚大约是要用上特权才能进城了,哪知到得城门口时,那儿竟聚齐了成百上千的人。

“这什么情况?”苏游皱了皱眉,郁闷地停下了脚步。

“我去问问。”吕笙生性活络,当即把马交给了夏子腾,他则施施然地凑到了城门口,片刻之后便满头大汗地返了回来。

苏游很有诚意地看着他,却也并不催逼他。

吕笙理顺了气,这才不无担忧地说道,“这些大都是难民,山阳县的县令已经发布了命令,说是不许把难民放入城中,城门已经关闭半日了。”

“难民?这没灾没贼的,哪来的难民?”苏游哼了一声,他从吕笙的话中已经听出了大概。

城门那些人显然是受了难民之祸,但也并非都是难民。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难民是从哪来的?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若是处置不当的话,天下大乱不远矣。

苏游想不明白这些难民的来源,当即牵马往城门走去,王伯当等人自然知道这是极危险的;苏游又何尝不知这难民之祸?他们饿急之时,别说是自己手中的马了,就算人肉他们也敢吃。

“苏游走近城门,那些被阻挡在城门外的人纷纷转身望向苏游。

他们或许是看上了苏游等人牵着的坐骑,或是想借苏游的势能够进入城中,又或是掂量自己与苏游几人之间的力量。。。。。。。

苏游看着众人纷纷回头,心中也有一些慌乱,生怕他们就此冲上来夺马,那样可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不,饿急了的难民是比兵痞更可怕的存在。

苏游立定,随即喝问道,“你等聚齐在城门是为哪般?难道是想造反吗?”

苏游的喝问,并没有使用扩音器,但方圆半里,尽皆可闻,他的话音落下后,城门口的聒噪声一时安静了下来,随后便是几乎所有人都面向了声源——苏游。

随即各种各样的哀求此起披伏,而人群也不知是谁带了头,竟然纷纷向苏游跪了下来。

“上官,可怜则个,我饿得实在是没有半分力气了。”

“这县城的守卫着实可恶,我们早上出来的,此时却无法回去了,您来主持个公道吧。”

“我是从扬州来的,原本是来此地的亲戚中借米的,想不到连城都进不去啊。。。。。。。”

他们向苏游跪下磕头,或许是因为刚才苏游喊话的气势,或许是因为苏游五人手中都牵着马;这年头,乘马可是要讲行政级别的啊,苏游等人显然非富即贵。

“扬州来的?”苏游从噪杂的声音中听到了扬州二字时,心中不由得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扬州等待着自己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吗?

苏游想要就此骑马奔向扬州,可一想,自己并非扬州经略使,而是东南经略使啊。

扬州与山阳,手心手背都是肉。更有可能是,扬州周边各个县城怕是都有了难民了吧?苏游又想到了去年年底在扬州码头茶肆中听到的那番话,那些人不会一语成谶吧?

“本官是东南经略使,尔等稍安勿躁,先都起来吧!”苏游当即把自己的官职亮了出来,又诚恳地对陆陆续续起来的百姓说道,“本官刚从外地回来,并不知这山阳发生了这等大事,本官保证,很快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在此之前,谁来给本官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下便有一个伶俐的人,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并向苏游一一分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难民的来源还真的就是从扬州开始的。

元宵节当天,扬州的粮价一天调价三次,从斗米二十文上升到三十文,而后陆陆续续的竟然涨到了斗米一百二十文;粮价上涨之后,盐价也是扶摇而上。

飞涨的物价立刻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所有的粮店盐铺门前都挤满了抢购的人潮,商人们却纷纷以‘缺货’为由紧关店门,囤积居奇的意图昭然若揭。

久久无法敲开店门,百姓的情绪十分激动,有些游侠无赖便借机撞开一家粮店大门,进入店里大肆抢劫,老百姓见有带头的,便一拥而上,哄抢粮食。

扬州郡守麦铁杖是什么人?他当即运用铁血手段弹压住了局势,而扬州城中的百姓则千方百计地开始投机倒把,当然,也有些人想到或许周边郡县的粮食会便宜得多。

于是纷纷运用船只往周边郡县进购粮盐,这又使得周边郡县的物价跟着疯涨了起来。

这段时间米价暴涨确实有特殊原因,去年十月开始到现在,梁郡、彭城郡、江都郡、余杭郡、吴郡和丹阳郡附近,整整四个多月,滴雨未下;一个冬天片雪未下,大小河流都干枯了,冬小麦没有长出来,大面积枯死。。。。。。

更重要的,大约还是某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

要不为什么苏游的人元宵时刚离开扬州,扬州的粮价便涨了起来呢?

“他们是要把我赶离江南啊。”苏游听说了事情的起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但现在显然不是考虑这些深层原因的时候,而是,怎么安抚眼前这些难民。

苏游想到这后,当即对王伯当道,“我要见山阳县县令。”

此时正好有守城的士兵走到城头上查看城门外的动静,于是王伯向城头断喝道,“上面的守兵听着,当朝御史大夫兼东南经略使苏游在此,快叫县令出来迎接!”

王伯当连喊两边,守城的卫士表示听到了,随后便走下了城头。

王伯当喊完,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苏游,他刚才似乎有些狐假虎威了,更重要的是,他情急之下还叫出了苏游的名讳。

苏游自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在他而言,取了名字不就是让人叫的吗?哪有什么避讳一说?

被阻拦在城门口的人群看到了苏游和王伯当的气势后,再次慢慢静了下来,他们如今显然也意识到了苏游这条大腿的巨大,苏游随便扯根腿毛下来他们也不愁吃穿啊。

片刻之后,一个五十多岁山羊胡子的官吏就走向了城头,并用他那老花眼四处寻找苏游。

吕笙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当即高呼道,“苏御史在此,还不快开城门?”

同一时间,王伯当一箭射向了城头;自然,这是支鸣镝,上面带着苏游的印信。

老知县看了箭上的印信后,当即相信了苏游的真实性,却又一边行礼一边为难地向苏游说道,“原来真是上官到了,下官是山阳县县令薛茂,原本应该立时下令开门迎接上官的;可一旦开了城门,这些流民就。。。。。。。”

薛茂的话音未落,早已引起了一片哗然,毕竟城门口的流民不占多数。

更多的人,还是早出晚归的人,但他们现在想回家却成了奢望。

苏游自然理解他的为难,毕竟这些难民太多了,他们进城之后最终会干嘛?这谁也说不好。

问题是,山阳县与即墨县差不多大,可用的衙役连二十人都不到。

二十多人能对付这几百上千人吗?

苏游点了点头,当即向城门口的人鞠了一躬,而后高声道,“诸位,请听本官一言如何?”

众人再次安静了下来,于是苏游又说道,“诸位先让我进城如何?我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只要给我一刻钟就城。”

苏游的语气很诚恳,自称中用的也是“我”,这显然很有诚意。

然后,薛茂便在城头中看到城下的难民慢慢往外退了出去,而苏游再次向他们鞠躬为礼,随即带着四个护卫往城门走去。

315夜入扬州

苏游等人进城之后,身后的城门就再次关上了,而山阳县的县令薛茂已经诚惶诚恐地迎了上来,口中称道,“山阳县县令薛茂拜见上官,下官迎接来迟。。。。。。”

“薛知县无需多礼,城外的近千难民你打算如何安置?”苏游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待薛茂站起身后,便开门见山地问了起来。

“下官。。。。。。。下官以为这会不适宜让他们入城。”薛茂本想说一切都听苏游做主的,却又害怕苏游骂他无能,只好战战兢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显然对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么确定,所以边开口边偷偷观察苏游的脸色。

苏游的脸色并没什么变化,但他早就想过要安置城外这些人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苏游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如果这次难民时间处置不妥当的话,很可能提前引发隋末大动乱,而他作为东南经略使也很可能因此而被人弹劾。

“你想得很不错。但他们就在城门围着,城外的人进不来,城内的人出不去,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苏游面无表情地看着薛茂,缓缓说道。

薛茂小心地问道,“那。。。。。。上官以为如何?”

苏游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道,“开仓放粮吧。你可以不让他们进城,但不能让他们饿着。”

“这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啊。”薛茂点了点头,又啰嗦了一句。

“治本的事,当应在扬州,你守好你的山阳便行了。”苏游叹了口气,说起来这江都郡的粮荒他虽然猜测出是因为有心人的炒作,可一时半刻想要得出解决之道,也并非易事。

薛茂闻弦歌而知雅意,他听了苏游之语,显然已经猜到现在扬州还在混乱之中,但他不能理解的是,苏游不在扬州好好思考对策,这会跑来山阳是为哪般?

薛茂捉摸不透苏游,只好附和着说道,“御史言之有理。下官稍后便吩咐他们放粮,不如由下官先带您到驿馆休息?”

苏游当即摇了摇头,强笑道,“驿馆先不去了,我就在这看他们领粮食。对了,你帮忙准备一下我们几个的晚餐,我们吃过饭之后还要赶路。”

“好勒。”薛茂听说苏游还急着赶路,想着大约他是路过,这才送了一口气;他应答完苏游之后,便开始吩咐随从去通知开放义仓,又吩咐手下去给苏游等人订餐。

苏游则带着王伯当等人走向了城头,城门外的人原本还以为苏游一去不返了,此时看到苏游的出现,都不不由得安静了下来。

苏游看着城下的百姓,竟是百感交集,这些百姓们或许是因为自己而受到了粮价的困扰,但他们都是好百姓啊,可一旦让把他们饿急了的话,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了。

黎民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不过是“继续活下去”罢了,他们可以忍受为“太平犬”,谁愿意去做“乱世人”?

“乡亲们。。。。。。”苏游站在城头,带着二十世纪特有的领袖范向下挥手,不过他刚开口便觉得这称呼有些违和。

“首先我要代表自己和山阳的薛知县向你们道个歉,把你们拦在城门之外,实在是问心有愧啊。”苏游边说边向城下的千多难民鞠了个躬,随即又说道,“不过,我听说你们要进城的时候是成群结队而来的,守门的将士因为害怕乱民入城,这才紧急关闭了城门,这也情有可原不是吗?。。。。。。”

城下雅雀无声,苏游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话是多么混蛋,为了城里人的安全就弃城外人于不顾,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如果害怕城中的安全,那为什么不多养些士卒?

其实这个答案也好回答,隋朝现在实行的军事制度还是府兵制,现在郡县之中守兵不足的原因,并非养兵不足,而是因为杨广为了与吐谷浑打仗,抽调了太多的病员。

这样的情况,随着战场的增开,将会愈演愈烈。

“本官与薛知县刚才就你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商议,决定给确实又困难的乡亲每人发放三十斤口粮,现在诸位就开始排队吧。。。。。。。左边排一列,等待领取粮食;不需领粮食,而是准备回城的人排右边,请提前准备好你们的‘貌阅’。”

苏游话音方落,城下便响起了一片欢呼声,那些求粮的人眼看可以得到粮食,那些想要回家的人也终于可以回家,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上官。。。。。。”苏游话音才落,薛茂已经小跑着也上了城头。

“怎么?”苏游看着城外的人挨挨差差地开始排队,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即笑问薛茂道。

薛茂紧随苏游之后半步,恭敬地回答道,“粮食已经运来了,用的是义仓的粮;还有,你的晚餐也已经送到了。”

粮仓有官仓和义仓,官仓是用来存放收税收上来那些粮食的,之中绝大部分最终都要交到国家的粮仓中去,义仓则多半来源于大户的捐赠,这些粮食是备用粮,一般是用在荒年和灾年中救灾的。

“是吗?想必刚才你也听到我的话了?城里的人,该进来还是放他们进来,剩下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些柴草,让他们度过这一夜。”

“是。”薛茂躬身应答,心中却想到,“领完了粮食谁还不赶紧回家?明天又不能领第二次了。”

“那你去给他们发放粮食吧,本官就不出面了,我给他们说的是没人三十斤,你没忘吧?”

“上官放心。”尽管薛茂觉得每人三十斤有些多,却也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并不提出异议。

苏游等人便在守门士卒的门房里吃起了晚饭,几丈之外,薛茂则在组织十多个士卒给那些灾民发放粮食,而那些急于进城的本地人则拿着貌阅井然有序地进了城。

苏游吃完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刚才被堵在城外的本地人基本已经入了城,而排队领取粮食的队伍还有两三百人。

苏游看着安静地等待救济的难民,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去了。

苏游站了起来,对王伯当等人说道,“咱们走吧,回扬州。”众人纷纷起身,吕笙和夏子腾更是眼疾手快地赶去牵马了。

薛茂此时正举着火把,一把心思用在给难民发放粮食,一半心思倒是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苏游所在的门房的动静。

苏游向城门走来时,薛茂自然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口中歉然道,“御史这就走?下官招呼不周,真是罪无可赦。”

谁都不会把这寒暄当真,苏游自不例外,只是摇了摇头道,“你把这山阳县管好了,这就是对本官最好的交代,也是对陛下最好的交代,对老百姓最好的交代。行了,我这还得赶路,今天也是辛苦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薛茂点头称是,随即把苏游送出了城去,这下他再也不顾及难民的凶恶了。

排队领取粮食的难民此时见苏游出来,自是不约而同地向苏游行礼,口中的感谢多半出自真心,但苏游却总感觉不是滋味。

苏游总以为这场粮荒是因自己而起,但真正的原因却如一头雾水。

苏游和王伯当等人挤出了人群,后者这才说道,“咱们骑马回去?这天上也没个月亮。。。。。。”

苏游苦笑以应,“山阳到扬州还有三百多里,骑马大概需要三四个时辰,这么算起来的话,三更前后应该能到了。。。。。。。坐船的话,天亮前后应该也能到,到了扬州还不需要休息。”

苏游的话,显然更倾向于乘船,问题是他们白天坐的那条船并不愿意赶夜路,而其他小船则无法把马牵上去。

吕笙当然听得懂苏游的话,当即自告奋勇地说道,“我再去问问船主吧,若是多给些钱他就愿意夜行的话,先生也不用受这奔波之苦。”

“多给他十贯无妨。”夏子腾当即开口补充道。

吕笙很快就返了回来,而后摇头对苏游道,“这是个固执的主,他说还有些客人明天要从山阳到扬州。。。。。。”

“行了,对他这种诚信我们应该鼓励才是,那咱就骑马吧。”苏游笑着点了点头,当即翻身上了马背。

王伯当等人也都纷纷上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