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签订了协约,完成了债权转股权,但这是也还远远没完。

因为负债的原因,元尚武已经宣告扬州钱庄破产,他也于当日傍晚悄悄地离开了扬州城。

同样负债的唐泉州等人,则只能来向苏游哭诉了。

唐泉州伙同几个原本是在元尚武一边的叛徒,哭丧着脸拉住了苏游,强笑道,“经略使,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你说倡导的大商会虽然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我们现在却像是坐在井底的青蛙啊,只见光明,没有出路。。。。。。。”

苏游听唐泉州现在这么使用“坐井观天”,不由得诧异道,“这又是怎么说?”

“现在的债务。。。。。。。我们实在不能像元尚武那孙子一样离开扬州啊,这里可是我们的根。

苏游恍然大悟,皱眉问道,“你们一共还欠多少钱?”

唐泉州他们几个显然早就算好了,干脆地回答道,“得有六百多万贯。。。。。。。”

“六百多万贯?”苏游点了点头,当即爽朗地笑道,“我给你们七百万贯,你们转。让对应的股权,如何?”

唐泉州等人听了大喜,差点就跪舔了,齐声道,“多谢经略使。。。。。。。”

苏游摆了摆手,随即叫过了孙叔和双鱼,这些事由他们来做就行了,按照老规矩,全都挂在来雁北的名下。

这么一来,来雁北的身家瞬间就突破了一千万贯,成为了扬州城首屈一指的大东家。

当然,真正的大老板,非苏游莫属。

苏游抽身离开会场回到家后,又与夏子薇兄妹聊了小半天关于办报纸的事情,令人兴奋的事,夏子薇的梦想得到了夏高的支持,他甚至把薛收都挖了过来。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薛收会在几天之后抵达扬州,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意外的,毕竟是薛道衡莫名其妙横死之后,要说他不恨杨广那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薛收在杨瑓的报馆就干得不那么顺心了,他也有想过自己出来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但第一重要的资金就无法落实,这也是他最近一直在东都碌碌无为的原因。

然后,机会就来了,薛收听说夏子薇的报馆幕后东家是女孩子,而且这报纸的定位在文学故事上时,他就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下来。

得知夏子薇来了强援,苏游自是为他高兴,说好的为她撰稿的事一点都不含糊,甚至是连《三国演义》的出版权也都送给了她。

苏游送走夏子薇后,心中也有些烦恼。

来雁北自然也知道苏游愁的是什么,主要还是人员问题,开商埠不是一句口号,建立市舶司也需要人,但苏游的人从何而来呢?难道贴广告招聘吗?

“算了,咱们出去散散心吧?顺便去大观园看看可好?”苏游自己烦恼也还可以原谅自己,但搭上来雁北他就不乐意了,他并不想把工作上的事带到生活中。

更重要的是,来雁北回到扬州这几天,并没有时间去看看苏游以送给他一千株兰花而兴建的园林。

哪知他们才刚要出门,却听有琅琊故人来访。

苏游想了半天也只能想到温氏兄弟身上,及至出去迎接了,果然是他们三兄弟和李琛到了。

苏游几步抢了出去,亲热地一个个与他们进行简单地握手礼,“原来是三位温兄和义珍兄,幸甚幸甚。”

还是温家老二比较活泼,当先赞起了苏游,“我等还没到扬州就听说横波兄打赢了一场大战役,来到码头后又看到这码头和你这官衙修得如此漂亮,看来是不虚此行啊。”

苏游想及他们大概也听闻了扬州之事,当下也并不谦虚,只把他们一一让进了厅中,又亲自为他们倒茶。

“师古兄如今可好?”苏游敬过茶之后,当先问了起来。

温大临点了点头,有些羡慕地说道,“齐郡书院现在正可谓是风生水起啊,如今高相国也在那任教,古人说人生三不朽在于立德立言和立功,师古兄三占其二,我等却是一事无成,惭愧啊惭愧。”

他的话中,满满都是羡慕,其中又夹杂了许多酸意。

“有志者事竟成,你我还有那么多的大好时光,还怕做不出一番事业来?”苏游微微一笑,也算是知道他们的心意了,如果他们对颜师古不屑一顾,自己倒不好游说了。

听苏游这么安慰,几人都点了点头,温大雅也开口说道,“只怕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情啊,有时候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对了,不知几位可还记得当日我在琅琊时的邀请?”苏游不太喜欢听他们说伤时骂世的话,所以开门见山地问了起来,实际上他也多半明白他们的来意了。

这大好的春天,谁也闲不住要出来做点正事啊。

如果整天碌碌无为的,不是辜负了这明媚的春光吗?

温大临当即笑着答道,“正是为了横波的邀请来的,不知横波的义兄处可还少人?”

苏游摇了摇头,“我的义兄啊,现在爱上了操船控帆,一年半载的怕是回不来大隋了。。。。。。。”

听到此时,温大临等人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心中都不由得骂苏游,“你这不是玩人吗?说好了来扬州就有好工作的,我们匆匆忙忙从齐郡赶来,就为了听你这话?”

心中骂归骂,可大家都是文明人,文明人就该有文明人的涵养。

所以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苏游说了下去。

“不过,现在扬州开埠了,机会多的是,几位是想为官呢?还是想做报纸?我都可以介绍。说实话,我这市舶司已经挂牌十多天了,现在还没有一个属官,不如四位皆从我的属官做起?不行的话,我的徒弟这几天也要办一份报纸,现在报馆也只有伯褒一人。。。。。。如果你们想自己办一份报纸玩的话,我也可以投资。”

听了苏游这些话以后,四人脑子都是一阵眩晕,这幸福实在是来得太快了。

“横波,这市舶司打算怎么运作,做这市舶司的官员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横波,你那徒弟的报馆现在真的确定伯褒要来吗?他要做的是什么方向的?他们报馆的发行量有多大?我写的文章大概有多少人能看到?”

“横波,真的可以自己弄一份报纸玩吗?这个我倒有些兴趣。。。。。。。”

温大临和温大雅以及李琛都兴致勃勃。起来,只有温大有抱着剑默然无语,这也怪不得他,毕竟他的年纪最小,直到现在也还没成家,自然没有养家的烦恼;其余三人别看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为了社会进步为了造福人类,但那根本就不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能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回报。

在他们来找苏游之前,这些想法都还是个事,但因为苏游几句话,他们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信心。

“升职,加薪,赢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想想是不是有些激动?”苏游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追问自己,心中不由得吐槽起来。

当然,苏游也知道他们委身于自己都是暂时的打算,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得到陛下的承认,官复原职。

于是苏游信誓旦旦地说道,“放心,只要你们做得足够出色,我保证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你们的事迹上报朝廷的。有小道消息称,陛下会再次下扬州,并在此修建江都宫哦。”

苏游这流言,不是第一次传出来了,但听众们无不轻易地相信了他。

337半日悠闲

茶水慢慢凉了下来,众人的讨论也都有了结果。

温家老大温大雅和李琛被苏游聘到了市舶司任正副提举,温大临则表示要去夏子薇还没开的报馆凑热闹,至于温大友,则表示暂时不想工作,而倾向于跟着苏游混饭吃。

苏游为了拉拢温家三兄弟,而且也看出来温大友确实也有些舞刀弄棒的本事,半推半就之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吃过茶之后,温大雅和李琛便即去了码头,温大临则拿着苏游的信物去找夏子薇兄妹了;苏游见他们一个个散去,这才重新把来雁北叫了出来,继续那没有成行的大观园之旅。

苏游现在是扬州的风云人物,想要微服私访已是不能了。

苏游不太习惯于带齐仪仗,但即便是轻车简从,队伍也还是有二三十人的。

苏游有长随,来雁北有侍女,还有王伯当吕笙温大友这些保镖,再加上王世充带的一众护卫,想不拉风都难。

码头离正在建造中的大观园并没有多远,所以苏游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或许是因为简单惯了的缘故,苏游总感觉这样的出行会招来老板姓的嫉恨。

好在人多势众,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苏游和来雁北一路聊着天,又问起来雁北是否在百济收购什么新鲜植物的事来,来雁北摇了摇头,苏游便有些失望之色。

来雁北知道苏游误解了自己的意思,遂解释道,“你也不想想这会是什么季节,哪里会有什么植物?但各种花卉的种子倒是够了不少,都是托船上那些原本就务农的船员买的,他们说这些杭州都没有这些植物。”

“是吗?那就好。这大观园的主题原本就是兼容并包的,如果仅仅只是本地的植物,修这大观园不是多此一举吗?下次再出航时,一定要记得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带回来新鲜的作物。”

“我知道。你说过的,张骞通西域,带回来了葡萄石榴胡麻。。。。。。。”

苏游听着来雁北一口气说了十多中动物和植物,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哪知来雁北说到最后,又不由得长叹道,“就不知咱们这第二次航运要等到何时了。”

苏游点了点头,有些郁闷地说道,“现在咱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海船,希望吕前辈能在半个月内能给咱们带来好消息吧。不过,扩充商会的事刻不容缓,收购物资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现在扬州遇到了经济危机,咱们正好砸点进来救市。”

“你说得倒轻巧,昨天一口气就花了七百万贯买股票,你以为咱们的流动资金还有多少嘛?”

“慢慢来吧,这几天咱们就打好广告攻势,利用好报纸宣传一下咱们这次运来的粮食到底是从哪来的,我也把开市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一下,想要赚钱的人必定纷至沓来。”

“这次还去百济?”

“百济那是一定要去的,要不他们能把钱送回来?但百济不是终点,更远的地方在新罗,在扶桑;当然,南下的商路也要打通,更大的市场在南方,而且南方也是去西方的必经之路。。。。。。。”

王世充等人对苏游夫妇的聊天内容似懂非懂,但来雁北还是知道苏游所言的,因为她见过苏游绘制的海图。

有了海图,航海的计划就不再是海市蜃楼了,至少他们知道目标在哪。

两人又说起孙叔和双鱼来,来雁北便道,“双鱼最近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进步很快,又有大局观,再让他历练一年半载的,独当一面应该没有问题。”

苏游听说这事,便异乎寻常地开心,他看上的人若是能得到别人承认,这也证明了自己的识人之能不是?不过,说到小九和青荇时,苏游又有些郁闷起来。

小九和青荇两人算是跟自己最久的老人了,苏游在婚前就打算撮合他们的,无奈两人或许是因为太熟悉,或许是知道苏游太好说话。

他们竟都不给苏游面子,表示要找更好的。

“我听说青荇说过希望在扬州开一个大酒楼。。。。。。。”

“是吗?她真想做,就放手让她做吧,是时候给扬州人上一课了,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

两人说到开心处,大观园已经到了。

劳动的工人当然认识苏游,他们对于苏游的出现也理所当然地感恩戴德,同时也表现出了要离去的意思。

苏游哪能不知他们的小心思?

人生在世,最大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活着罢了。

现在扬州城的粮食价格已经回落下来了,难民们工作了几近二十天的工钱,完全可以买下几个月的粮食了,但几个月之后呢?

所以,春耕才是他们的希望。

苏游带着来雁北巡视了大观园一圈,当即定下了大计:从明天开始,工程算是完成,在此工作的难民明天领了工资就可以走人了;不想走的人,也可以留下来做维护工作。

不过,这个大观园需要维护人员不会超过一百,如果留下来的人超过这个数的话,则择优录用。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大量收购各种奇花异草了,但这些事只需苏游动动嘴皮子就成了。

这些事都忙完了,苏游与来雁北便即离开了大观园,原因还在于这大观园正破完土,并没有什么风景。

出了大观园,苏游便觉得眼前的风景顺眼了许多,只是身后跟着一众随从,想要表现出悠闲的踏青显然是不能的。

烦躁了一阵,苏游还是决定赶走王伯当王世充等人,“行满,伯当,你们先回去吧,我与夫人到处走走。”

王世充害怕扬州还有元氏的余孽对苏游不利,王世充则是第一世界想到了当初遇到扶余明。慧和他几个仆从的一幕,两人坚决不愿离去。

苏游好说歹说,差点磨破了嘴皮,才把他们劝走。

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苏游才意气风发起来,当即挽起来雁北沿着河道一路往上游而去,口中又不由感慨道,“身居高位,反倒失了自由,哎。。。。。。。”

来雁北轻轻一笑,“如今不是隐士生存的年代了,你以为自己没有自由,那些小人终日为生活奔波,又何尝有时间去自由?”

“也是。”苏游摇了摇头,一手拿着天子剑,一手拉着来雁北,爽朗地笑道,“我这也算是身在福中了,行了,咱们今天放纵一天,还是少谈这些俗事为妙。”

来雁北点了点头,边走边说道,“粉墙黛瓦,青石为阶,依河成巷,桥街相连,河埠癣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水阁临河,你我入此画境,想要变俗也难。”

两人都是画道高手,以画及人,又大有心意相通之处。

来雁北一身淡雅的撇花细钞裙,腰间用同色的细钞腰带竖着,云堆翠髻,轻施粉黛,微风一起,荷衣欲动,纤腰楚楚,若飞若扬,若比西子,苏游便立在他的身侧,也是手持长剑。

一时清风徐来,两人临风而立,真像是画中出来的剑仙了。

可惜的是,苏游的剑法并不高明。

“你来的正是时候,如果是早来几天。。。。。。。哎,我怎么又说起这俗事来了?”苏游摇了摇,又免不了骂了自己一句。

“夫君之意不在山水美景,而是这份无喧嚣乱耳,无案劳形的半日之闲,世外之静。”

“知我者夫人也!”苏游点了点头,终于狂笑起来,一时抛却了俗事的喧嚣。

却因这不羁的笑声,惊起许多岸边的水鸟,以及带着斗笠垂钓的渔夫。

“想不到这河边还有人钓鱼。”苏游心中惊讶,当即拱手与之招呼起来,脸上也露了歉意的微笑。

来雁北显然也没想到这河边还有渔夫,看着自己的夫君因得意忘形而被人撞破后一脸吃瘪的样子,来雁北忍不住捂住了纱幂下的小口。

垂钓的渔夫却似乎并不在乎被惊走的鱼,竟也跟着笑了起来,笑中透着与刚才苏游那般的豪气。

“你我相逢便是有缘,老朽今日便请你吃鱼,如何?”渔夫笑声落下之后,便站起身来,向苏游招呼道。

“看来老伯今日收获不少,都有些什么鱼?”

渔夫并不说话,而是弯腰从鱼篓里拎起一条银白色的鱼,那鱼足有四五斤重,正是罕见的双腮鲈鱼。

看到鲈鱼,苏游不免想到那个“莼鲈之思”的典故,典故有思念家乡之意,说的却是苏州人张翰。

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事实上,莼菜和鲈鱼,正如鱼与熊掌,两者很难兼得。

渔夫看了苏游的神色,知苏游是识货之人,当下便大方地用岸边的干草穿过了鲈鱼的腮,打了个结后便递给了苏游,笑道,“请。”

苏游为渔夫的淳朴而感动,但他却是在俗世中打过了滚的,哪能坦然地受他的鱼?当下便要掏怀中的荷包,以便等价交换。

渔夫自然明白苏游之意,忙摇首道,“公子与我算是有缘,老朽这才送你鱼吃,却不是要钱的。”

苏游早就掏出了荷包,也不管荷包中还有多少钱,一并都交给了他,又忙接过了鱼,口中却分辨道,“老哥送鱼,我给老哥钱,公平交易。若是不要钱,这鱼我也吃不下去。”

渔夫扭捏了一阵,终是收下了苏游的荷包,又笑问道,“公子是来游玩的?”

“是啊,城中呆久了,让人气闷。”苏游笑道。

“那您可真来得巧了,我们这不仅风景秀丽,又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渔夫当即自豪地介绍起自己所住的庄子来。

“哦,倒不知出过什么历史名人?”

“公子听说过后汉的皇青州吗?”

苏游摇了摇头,只觉得这姓氏足够霸气,至于“青州”二字,想想都知道是官名了,比如刘荆州可以指代当时的荆州刺史刘表一样。

338食指大动

苏游和来雁北随即跟着那渔夫游览了皇青州的故居,这才知道皇青州本名皇象,字休明,是三国时吴国的书法家。

想及他先时的辉煌,又看到如今这落寞的庄园,苏游心中难免一阵哀叹。

只是这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回到码头上的官邸时就收到了吕忠肃的来信,说是第一艘船已经制造了出来,剩余的五六艘船也会在十月之内完工。

“想不到吕前辈的速度会这么快。”苏游捏着吕忠肃写来的信,感叹一句后又问那信使道,“对了,你是什么时候从船坞出发的。”

“是二月十八。”

“这么说的话,你们月底就能把船造出来了?真是太好了!”苏游细细一段,当即手足舞蹈起来,当即好酒好菜招待了他,起身回去写信去了。

在信中,苏游要求吕忠肃用半个月的时间试水和晚上新造的船只,定于三月十五把这些船架到扬州来,第二批船只的建造也要提上日程了,因为现在扬州已是正式开埠,等来雁北从百济带回上百万石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的话,必然会引起一股航海狂潮。

传出去了信,苏游的心情也彻底放松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就没那么轻松了,苏游顶着东南经略使的名号对江都郡周边地区进行了视察和慰问,因为这些地区也受到了之前粮价危机的波及。

苏游奔波了几日,虽然劳苦,却也算是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加之有来雁北在身侧,这日子过得可就比前段时间舒坦了许多。

直至把扬州城周边巡视了一圈,时间已是过去了五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