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游才刚下码头,就看到彭声带着十余护卫迎了上来,激动万分地说道,“上使,你可算来了!”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矮了差不多半个头,满脸激动的汉子,苏游随即把文牒凭证交给了他,又笑着说道,“苏游此来,便是助彭守备御敌的。”

彭声看了看苏游出示了南中王的命令,又听了苏游之言,当即大喜过望道,“有上使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我这就把缅宁关的将印交付予你,此处的防务从此听你指挥调度!”

苏游是上国使者,彭声只是一个手下仅三四百士卒的小守备,他显然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法指挥带着两千多人过来的苏游,也就顺水推舟地把守城的重任交给了苏游。

其中有无推卸责任的浅意识在内,苏游不得而知,但他至少还是感受到了对方的尊重,即便这重尊重重的不是苏游的能力,而只是他的上国使者身份。

“这个。。。。。。临时换将不太好吧?其实我可以给彭守备打打小手就好。”苏游当即虚与委蛇地拒绝了彭声交出的大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大隋是礼仪之邦,还是要讲究含蓄的。

彭声倒似乎深通中原的文化,与苏游互相退让起来。

几番之后,苏游才勉为其难地接过了守将之印,当即开口道,“既然守备这么看重在下,我就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我听说缅宁关路窄墙高,只要我们誓死守卫,那些来犯的逆贼必将徒劳而返。。。。。。”

“上使的意思是说,咱们就在此等着逆贼到来,然后打一场守卫战?”彭声当即小心地问了起来,因为临沧并不是两爨与段氏领地的交界处,从缅宁关往南,一直还有三五座关口都是属于西爨的。。。。。。

“没错,所以我要下的第一道指令是,坚壁清野!”苏游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想着这可能是上峰早就安排好的,再说自己也没什么资格与苏游过意不去,彭声当即便点了点头,“是。不知上使还有何吩咐,下官一定用心去办。”

“你先跟在我身边,咱们一会边走边谈。”苏游对于彭声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他正要与他说话时,却见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东爨和西爨的领队都围了过来。

苏游又往远处望了一眼,便能看见自己带来的兵马和粮草都到了码头上。

整体而言,苏游两爨交给自己的两千精锐还是极为满意的,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南中的滇马实在是太矮小了些,看起来就跟中原的毛驴似的。

其实从进入南中的领土时,苏游便早就对这种毛驴似的滇马见了许多了,又在另一个世界的书中读到过滇马,知道这种马虽然冲锋不力,但耐力和体力也还是有些的。

苏游略过了自动忽略了那些滇马,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这两千六百士卒,想要说些什么,又记起早在大理的码头上他就把话都说完了。

此时苏游所能做的,也无非是把大手一挥,喊了一句——进城!

苏游喊完这话,便当先跨上了自己的高头大马,王朝马汉则以贴身护卫的身份仅仅护在他的身边。

彭声也上了自己的坐骑,但他此时走在苏游身边就显得有些渺小了。

进了城,苏游先是命张龙赵虎以及东爨的领军赵满和西爨的领军张牧先把士兵们安顿好了,而后才让彭声陪着自己上了关墙。

转过一圈之后,苏游才知这临沧城不过是个方圆七八里的小城罢了,除了南边有个像样的城门扼住南北的要道外,这个小城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城墙。

至于南边这个城门,也就是苏游所知的缅宁关了。

缅宁关城门高有三五丈,就算是放到中原也算是像模像样的关隘了,难能可贵的是,缅宁宽前面的道路也并不开阔,最多不过十余丈宽把了,两边又都是凶险的斜坡,实在是易守难攻的要隘。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关口也与此时中原的关口差不多,仅仅只有雄伟的城门,两边都是泥土堆成,也并没有护城河。。。。。。。

看着这凶险的关隘和简陋的城墙,苏游当即皱起了眉头,思索了好一会才对彭声说道,“这个城墙不行,咱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个城墙筑结实了,这样吧,待会你就去张贴布告,让城中的老幼病残先出城避难,等战事结束了再回来。。。。。”

彭声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苏游带来的粮食不多,现在非常时期,说不得也只能鸠占鹊巢,先把临沧城老百姓的粮食来顶一阵子了。

苏游又继续说道,“此外,就是要把城中的青壮召集起来,让工匠们加固城墙,同时准备石头、檑木、滚油等守城物资,以备后用。”

彭声一一点头,见苏游不再继续吩咐,遂提醒道,“上使,还有吗?”

苏游摇了摇头,笑道,“你先去把这两件事办好吧,我想起什么时,再来麻烦你。”

“不麻烦,不麻烦。”彭声连连摇头,随即退了下去。

苏游在城墙上又转了一圈,想着段如珪至少也得三五天才能到达这座关隘,便让王朝马汉让人传令下去,一边督促带来那两千六百士卒加紧训练,一边又让他们赶制投石车、箭矢等战略物资。

吩咐完这些之后,苏游又派出斥候和传令兵,让他们尽快把前面几座关口的守卫撤到缅宁关来。

段如珪的先锋部队还未到来,苏游已经放弃了四座关卡,同时,缅宁关中的士卒则增加了近千人,达到了四千之众。

这四千人又分成了四个队伍,张龙带领苏游从大隋带来的护卫共六百人为一队,赵满带领东爨的一千精锐为二队,张牧带领西爨的一千精锐为三队,赵虎带领缅宁关等五个关隘的士卒共一千四百人为四队。

张龙带领的一队正在制作着投石车和箭矢。

赵满和张牧带领的两队人马则在紧张的操练。

至于赵虎带领的队伍,一共又分成了四个小队,采取三班倒的方式由其中一个小队看守城门,其余的小队则负责制造投石车的弹药。

简单而言,就是苏游名人在临沧城中建起了砖窑,让士兵们用泥土做成地球仪般大小的泥球,再放入砖窑中烧制出来。

一时之间,临沧城烟雾弥漫,远远都能看见。

而四天之后,苏游终于收到了前方伺候传回的消息,——段如珪的十万大军明天就要到来!

“十万大军?”苏游听着伺候的报告,不由得一愣,这段如珪也太任性了吧,不是只有四万多部队吗?怎么跑出个十万来了?

斥候原本也不信这个数字,此时也只能委婉地说道,“这是前方传来的消息,至于具体消息。。。。。。。”

“那你先下去休息吧。”苏游并不当一回事,当即挥了挥手。

然后第二个斥候就接踵而至了,这一次总算是带来了更加详细的消息,“段如珪于三日前与段如玉带来的本部兵马汇合,正式踏入了西爨的疆界;段氏的本部兵马共有四万余人,又往濮部借兵二万,实际上共有六万叛军。。。。。。”

“六万!”苏游听到这个数字时,还是不免吃了一惊,想不到段如珪果然联合了濮部。

有不有可能让濮部反水倒打段如珪一把呢?

因为这个问题,苏游甚至一夜没有睡好。

苏游正吃早餐时,便听到南边隐隐传来了万马奔腾之声,他带领着王朝马汉和十来个护卫登上城头,往外看时,便见远处烟尘滚滚,显然是段如珪的先头部队纵马驰来了。。。。。

“这是要灭此朝食的节奏吗?大清早的不吃早饭就急着来送死。。。。。。”苏游嘟囔一声,命令道,“传令下去,投石车准备,咱们迎一迎他们!”

苏游话音一落,传令兵们便用旗号给下面传去了信息,然后摆在城头上的三五十架投石车便进入了准备发射的状态。

段如珪的先头部队一天之内连下四座空城,他们也知道缅宁关再不可能是空城了,但到底也还有些侥幸心理,无非是像“灭此朝食”那个典故一般想要进入临沧城才吃早饭罢了。

可缅宁城头上,影影绰绰,却没有雷鼓之音,又不免让这些一路顺风而来的士卒产生了些许错觉。

缅宁关上的人还没看到我们吗?

我们能否对他们一鼓而下?

奔驰的三千先锋队显然无需擂鼓便能冲锋,他们座下的滇马儿速度不算太快,但还是以压迫一般的姿态由远及近。

两百丈,一百长,五十丈!

而后他们就看见几十个圆滚的泥球从眼前飞了过来。。。。。。

自身的冲锋速度和圆球的降落速度共同作用下,前排的乱军避无可避,不是被砸中了脸就是给砸中了胸膛,要不就是把座下的马儿给砸了。。。。。。

一轮泥球之后,三二十人已经落下马来,紧接着是第二轮泥球飞了过来。。。。。。

“让炮弹飞一下子。。。。。。”虽然心中做如是想,苏游还是对传令兵做了第二个手势,于是大隋的士兵们人手一把弩机,纷纷各就各位。

等待那些乱军的,是弓弩的洗礼。

392退此朝食

弓弩手们在张龙的指挥下纷纷就就位,等待着敌人进入最佳射程。

赵虎指挥的投石车队却没有停下来,三二百四队的士卒们正在为第四轮的投射做着紧张的准备。

刚才已经投下的三轮泥球,尽管连两百之数都不足,投石车的三轮齐射之下,就算弹无虚发,砸中的人马也不过一百多而已。

可那些泥球居高临下地急速落下,让眼看着同袍们纷纷落马的叛军将士在心灵上感受到的震撼却是无可估量的。呜呼哀哉的痛喊声中,上百将士纷纷落马,后面冲锋的马匹则无情地踏着他们的尸体向前。。。。。。

这种时候,前方的人想停却停不下来,后面的人却根本不知前面遇到了什么凶险。

直到此时,先锋对的将领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部队无意间闯入了狼窝虎穴之中,遂当机立断传下了撤退的命令。

随即,牛角做成的号子吹出的“呜呜”声终于响彻全军,后队顿时变成前队,急速退回了他们刚发起冲锋的地方;前方的士卒听到了撤退的号角时,却不敢稍微松一口气,因为他们此时已经冲到了城下。

他们甚至感受到城墙上的人正在用悲天悯人的目光看着自己,生命就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他们感觉自己此时如同蝼蚁一般渺小。

看着段如珪的先锋军见机而退,苏游有些失望地皱了皱眉,当机立断地对张龙做了指示,——先别暴露弩机了,让他们安静地离开吧。。。。。。

张龙深以为然,一挥手之后,苏游的护卫们全体撤下了城墙。

缅宁关前,段如珪的先锋军纷纷退去,这些半刻钟前还意气风发的士卒,此刻恨不得前方就是一片坦途,好使他们全力奔逃。但愿望和现实永远是南辕北撤的,特别是那些刚才冲在最前方的人,他们此刻掉转了马头之后,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把马速提起来。

可这又怪得了谁?

沙场秋点兵时,他们不就以为东爨和西爨只是段氏的囊中之物吗?他们还不是意外临沧城能够受到擒来而投机取巧地争抢排在前方的位置以便抢攻吗?

可如今,叛军终于踩到了第一块铁板。

他们冲在最前方的时候,前方的危险纷至沓来;他们落在最后面的时候,后面的危险也只在弹指之间!

仿佛是为了回应那些叛军士卒心中的害怕,赵虎第四次挥了一下大手,而后是掌控投石车的士卒纷纷松开了手上的开关。。。。。。

泥球如炮弹一般,再次黑压压地向城下的叛军中砸了下去。

“快跑啊!”落在最后的士卒一声惊骇,而后便只剩下他们的坐骑拖着他们的尸体冲进了退后的队伍之中。

混乱之余,段如珪的先锋军留下了两百余具尸体之后,终于退出了投石车的射程。

看着远方的叛军重新整队,苏游不由得撇了撇嘴,忽又听得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来,他才发现不知何时已是黑云压城了。

十月的天气,中原早已入冬了,但南中这片土地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冬季,即便真要下一场雨,似乎也并没什么可奇怪的。

大雨之后,温度一定会降下来,到时候叛军们的处境可就悲剧了。

毕竟他们是长途跋涉而来,他们军粮的攻击多半要从征服的城池中去掠夺,如果要打持久战的话,他们怕也只有灰溜溜离开一途了。。。。。。。

听着炸雷一声接着一声,苏游不由大喊道,“打雷下雨收衣服啦!”

“收。。。。。。收衣服?”站在一边的彭声当即一愣,有些不解地望向苏游。

王朝和马汉也不知苏游刚才喊的话是不是命令,反正他们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洗过衣服了,但这并不耽误他们跟着苏游冲冲地离开了城墙。

虽然此时叛军的先锋已是兵临城下,但苏游给了他们一个当头棒喝以后,倒并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城门口的平地并不开阔,段如珪的大军再多,也不可能一哄而上,而苏游刚才只动用了五十两投石车就收到了想要的效果;事实上,如今已造好的投石车达到了三百多辆。

真到了敌人攻城的时候,三百两投石车甚至可以架在城中对外面进行大面积打击,到时候叛军们一定会对这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印象深刻的。

当然,苏游不希望真的要动用这所有投石车的时候,事实上他敢在段如珪的大军到来之前占住缅宁关便已完成了任务,因为真正清剿乱军的人,应该是碧云公主和镇西将军带来的后续部队。

只是,他们何时才会到来呢?

大雨倾盆而下时,段如珪兄弟的主力部队终于赶了过来;显然,段如珪已经收到了先头部队被苏游当头棒喝的坏消息,这种时候他也不好对前锋的领军苛责什么。

想着“灭此朝食”的愿望难以实现,段如珪也只得命令士卒就地安营扎寨。

这一场雨一下就是半天,到得傍晚时分,段如珪的营地里还处处坑坑洼洼的,许多士卒因为搭建营房的动作慢了些,多半都淋湿了衣服。

这一晚上,对段如珪来说还真不好过。

苏游在临沧以逸待劳,小日子倒比段如珪过得舒畅了许多,这种天气段如珪显然不可能攻城,如果非要说可能有意外的话,就是城内会有段如珪的奸细,夜晚有可能被人偷开了城门。

当然,既然苏游想到了这一条,这种意外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一二三队的士卒一如往日,该吃吃,该喝喝,该睡觉睡觉,四队的士卒则继续轮流把手着城门以及在城墙上来回巡逻,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报告到苏游的住处。

第二日一早,连太阳都还没有升起时,苏游便从梦中被彭声的叫声惊醒过来了。

苏游揉了揉眼睛,穿上裤子后便一边穿衣服一边走出了卧室,这才发现彭声被王朝马汉两个拦着,他却在来回地踱步。

看见苏游出来,彭声急急拉住了他,松了口气道,“我的个上使哎,你可起来了。。。。。。”

“彭守备,这大清早的不睡觉,你是要闹哪样?”苏游打了个哈欠,当即打断了他的废话。

“我起来之后便到城墙上走了一圈,正好看到叛军在列队,他们这是要攻城了啊。。。。。。”彭声也觉得自己么说到终点上,赶忙回应道。

“这样啊,那我先去洗把脸。。。。。。”苏游无所谓地答应了一声,便拿着铜盆接水去了。

“这个。。。。。。”彭声没想到苏游这么淡定,当即跟在他的屁股之后跟着他洗脸去,哪知苏游洗完了脸之后又不慌不忙地上洗手间去了。。。。。。。

彭声实在无法,只得自己先往城门而去了。

苏游方便完出来不见了彭声,倒听得城门的方向传来了喊杀声,当即也顾不得吃早饭,赶紧带着王朝马汉和十余护卫往外走去。

越往城门的方向走,喊杀之声就越是清晰可闻,不到半刻,竟连苏游也融入了这杀伐之声中。

苏游刚一上城头,张龙赵虎以及赵满张牧就一齐围了过来,赶忙请求对策。

苏游看着他们过来,不以为然地看了看段如珪那佯攻的部队,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问道,“你们都吃早饭了吗?”

“这。。。。。。。”几个人倒没想过苏游会问这么一句,当即有些面面相觑起来。

“怎么?他们才是佯攻而已,就把你们怕得连早饭都不敢吃了?”苏游盈盈一笑,当即命令道,“张龙赵虎,你们各带一半人下去吃饭;赵满和张牧,你们的人也先吃饭去,这两天应该没你们什么事。还有,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看着苏游如此胸有成竹,其他人自是没什么说的,当即纷纷告辞苏游而去,倒是彭声又再次凑了过来。

“上使,他们就要打过来了,咱们怎么办?”

“雷声大雨点小罢了,这么要打要杀的喊了一早上了吧?这样就想进城来吃早餐吗?咱们就偏要吃了早饭再与他们玩。。。。。。。要不你在这顶一阵子?我也没吃早饭呢。。。。。。”

彭声对于这位没心没肺的上使还真是无话可说了,不过还真别说,看着这位吊儿郎当的上使时,他还真的有了种错觉,那就是城外的叛军无论如何是打不进来的。。。。。。

可苏游才要转身,便再次听到城下传来的更大的喊杀声。

这一次,倒似乎是真的。

苏游看着眼前的阵势,也终于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沉声对身边的传令兵道,“传我的命令,投石车准备好,进入射程就进攻;弓弩手也都准备好,到时候听命令攻击;热油,滚木,都准备着!”

传令兵开始对城墙上各司其责的士卒打了旗号,各个小队的负责人则纷纷表示已经准备完毕。

苏游看着城下蠢蠢欲动的叛军,也狰狞起来,“今儿我也发个大宏愿,不把他们击退,我也不吃早餐!”

虽然苏游此刻面目狰狞,彭声却觉得他比刚才可爱多了。

393你来我往

393

苏游发下大宏愿时,张龙和赵虎正好带着去吃饭的士卒返了回来。

苏游本还打算让他们换下另一半人去吃饭的,但他身边许多士卒都听到他了他的誓言,此时哪还好意思先他而去吃?

关墙之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叛军缓缓地进入了投石车的射程之内。

与昨天有所不同的是,今天进攻的敌人显然没有乘马,他们两三个人一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一枚大盾牌;当然,由于南中这片土地的经济还相当于中原的汉末三国时代,所以他们的盾牌也多为木头所制。

这种盾牌与孟获时代的藤甲有些区别,事实上,这种盾牌对于防御弓箭和投石车都有很大的功效。

叛军此时缓缓迫近的进攻方式,显然是要以人海战术压到城墙之下,再试图撞破城门了。。。。。。。

有感于敌人勇往直前的气势,彭声甚至都有一瞬间不敢再看着他们进攻,惶急地问苏游道,“上使,咱们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