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爨国明却不愿意看着他们多亲近,当即打断了他们的互相谦让,笑着问道,“那上使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呢?”

苏游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第二个要求,就是希望王上能把我临沧城中的俘虏给我。”

“这个。。。。。。”爨国明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当即转向了爨国昭用眼神向他问起意见来。

苏游所说的在临沧城中的俘虏,实际上就是段如珪派出的三千先锋军,他们当日准备从临沧城东门进去杀到缅宁关下开门的,却因为彭声的第六感觉而暴露。

在苏游派出的三方军队埋伏和围追堵截下,这些叛军先生死伤过半,逃回去的也不过一百来人,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左右却被俘虏了。

对于这些俘虏,段如珪几次旁敲侧击,都没得到具体的数目,爨国明和爨国昭也早就打定了主意回到临沧之后便瓜分他们。。。。。。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苏游此刻竟然主要要求参加瓜分这些俘虏,而且是百分之百分成。

“我没什么意见,这些俘虏我就不要了。。。。。。。”爨国昭当即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爨国昭之所以云淡风轻地放弃了这些俘虏,还是有自己算计的;早在与段如珪签署入之盟的时候之所以百般算计得瞒下这些俘虏,那时候他想的是至少也能分一半。

可苏游一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桌面上,爨国昭便意识到自己最多只能分到三分之一了,从期望中的七百多变成了四百多,落差不可谓不大。

爨国昭一来想着要讨好苏游,二来也是觉得带着这五百都不到的俘虏回去,以后难免会被段氏惦记,如果西爨因此而成为他们世代仇敌的话,也太不值当了。

“镇西将军没有意见就最好,那这些俘虏就都归上使了。”爨国明当即点了点头,好像自己刚才不答应的理由全是因为爨国昭一般;至于他自己,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爨国昭知道他的小心思,此时却也并不拆穿。

苏游再次致谢起来,不等爨国明问起,便接着说道,“多谢王上如此爽快,我的第三个要求是,希望王上能够给我一块地栖息下来,我保证自己只在这块地上最多呆上十年,到时候便会无条件把这块地还给南中。”

“啊。。。。。。”苏游之语说罢,座中数人都露出了难以相信的眼神,苏游显然也知道谁在装傻,谁才是真的感觉不可思议。

苏游看着他们一个个的都似有不信的样子,当即苦着脸说道,“咱们到底也算是并肩作战一场,到了现在有些话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正如镇西将军和大相国一开始所想那样,我出使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将南中纳入我大隋的版图。。。。。。。”

苏游说道这,厅中的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一时落针可闻。

苏游扫视了众人一番后,又娓娓说道,“但到了南中之后才知道这儿的关系如此错综复杂,我皇陛下当初交给我的任务,显然不是那么现实的,于是我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南中不要威胁到我大隋就好了。你们也知道,大隋现在连年征战,先是征服了契丹,而后是琉球、伊吾、吐谷浑等等等等。。。。。。这两年,大隋的高丽突厥的战争也会打起来。”

听着苏游说起目前的国际形势,爨国昭真相掐死苏游,他当日在大理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过,要不是自己当初相信了他的虚张声势,段如珪也不会这么急着造反吧?那最后的结果大概也是段如珪和自己先灭了爨国明,再争出胜负来了。

祸兮福所倚,如果历史可以假设,说不定自己还会是个失败者呢。。。。。。

爨国明此刻的心思,又岂非起伏不定?原来当初苏游是诈自己吗?如果当初自己真的一心要投靠大隋,如果段如珪不是那么急着造反,多半也没法联合西爨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无非是被段如珪和爨国昭孤立起来罢了。

胡思乱想之下,爨国明背后竟然冒出了冷汗,又听苏游笑着说道,“我就想着,此番出使并没有完成任务,若是贸然回去的话,说不定会被我皇陛下臭骂一顿,再贬官几级发配到岭南塞北等边疆之地。。。。。。那些地方又怎及得上南中的风景?”

苏游的话,算是给他一意要留在南中找了好理由。

爨国明和爨国昭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道,“你是一心要留在南中,可你在大隋皇帝眼中已经是落毛的凤凰了,我们又何必看重你?”

苏游却一阵见血地说道,“若是我一意回去的话,我皇陛下怕是会派另外的人到来吧。。。。。。”

苏游之语,顿时又令爨国明和爨国昭着紧起来,——若是大隋朝廷换了人来,自己这大好形势岂不是要泡汤?

如此想着,两人便异口同声地问苏游道,“上使想要借哪处?”

406扎寨安营

若是爨国明和爨国昭可以为苏游做决定,他们一定会选择把福宁城留给苏游。

福宁城原本离着昆川和大理就隔着千山万水,他们对于福宁显然看着像是鸡肋,若是苏游能在此留守的话,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苏游可以遏制住段如珪有可能兴起的报复。

但苏游选择在南中栖息,显然不像他自爆的那样只是为了等待杨广的怒气消去,真正的原因还是在蛰伏,在等待这中原打乱,他才好趁机杀回去逐鹿天下。

既然刚才都已对爨国明等人明说了只会在南中借住十年,那他终是要回去的。

回去的时候,要走哪一条路呢?

无论走哪条路,来时的路总是不能再走的,这不但是因为路上到处是瘴疠之气,还因为他早已与路上的恶霸结下了仇怨。

除了那一条路之外,苏游可以选择的出路,无非是南中的几条大河罢了。

流经南中的主要河流,一共有六条。

最北面的金沙江属于长江水系,若是选择这一条水陆的话,落脚的地方便是中原了。

其次则为南盘江,这一条水路发源于曲靖,属于珠江水系,下游汇入广西区内左江右江柳江等河流后,,最终流向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河名为元江,发源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境内,出境后名为红河,经越南河内注入北部湾。

就是澜沧江了,这条水路属于湄公河水系,为世界第六大河、亚洲第二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玉树,经西藏流入云南,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口岸出境后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中国南海。

水路,便是怒江水系,发源于西藏流经云南,出境后经缅甸注入印度洋东北部的安达曼海。

水路属于伊洛瓦底江流域,有数条微小的支流发源于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内,发源不久后即出境进入缅甸。

苏游显然不会选择最后那两条水路,因为这两条路是向南流的,到了大海之后也是印度洋,到时候绕回来的海路实在是太远了;而第三条元江,苏游也不会选择,因为这一条河上下游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沿途的水路上有不有瀑布,能不能安稳地行舟实在是个大问题。

至于剩下的路,无论是从金沙江、南盘江还是澜沧江回去,苏游都大抵可以接受。

此外,资源也是一个大问题,苏游准备在南中呆上十年,总不可能是在此混吃等死吧,若是不准备先进的武器和精良的装备,回去不是送死吗?

早在大理的时候,苏游其实已经有了打算,此时听了爨国明和爨国昭的问题,当即指着地图说道,“我想借住的地方,是这里。”

“东川?”爨国明和爨国昭顺着苏游的手指看去,同时皱起了眉头。

“就是这东川。”苏游点了点头,抬头望向他们。

东川在昆川北方两百里外,东邻会泽,西连禄劝,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素有“铁胆石之乡”和“天南铜都”的美誉。早在西汉时,先民们便在此用‘火烧水泼法’开采铜矿,并用木炭冶炼铜锭和铸造钱币。

只是后来,随着地表的铜矿开采殆尽,东川的矿业也就消失了。从南宋时起,陆续又有大量易于开采的铜矿被发现。到了元朝,东川更是成为全国唯一的铜产地。之后延续数百年,一直到清朝,全国七成以上的钱币,仍由东川铜鼓铸。

如果苏游能够在此开采铜矿的话,以后怕是每天数钱都数之不尽了;最重要的是,这儿离南盘江和金沙江都不是太远,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能轻而易举地回到中原。

南中现在的货币还是贝壳,爨国明显然还不知东川产铜的秘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允许苏游会在此处驻扎。——这位这个地方毗邻大隋,离昆川太近了,如果苏游有幸谋夺昆川的话,那他岂有抵抗之力?

如果苏游是在大理提出这个请求的话,或许爨国明当即便会答应吧,因为那时候他还在依靠苏游,那时候他还需要得到苏游的庇护,苏游与他离得越近,不是越好吗?

可现在。。。。。。。

爨国昭显然也不允许苏游驻扎在南中的北大门,那样对南中来说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苏游看着两人摇了摇头,脸色便不由得一黯,只能退而求其次,“我还有一个选择,便是临沧城。”

对于东川的铜矿,苏游也并非是志在必得的,毕竟现在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了,如果只是采出铜来的话,苏游显然没法制作出精良的武器来。。。。。。

至于临沧城,因为傍着澜沧江,也可说得上是交通便利了,不但采集附近的铁矿和煤矿没什么压力;便是造了大型的船只,也能沿着澜沧江一直从湄公河出海,转道林邑泉州回到中原去。

综合考虑的话,临沧城才是苏游的最佳选择。

“临沧城吗?可以。”爨国明和爨国昭互相望了一眼,点了点头道。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苏游早就想着他们会答应自己的提议,但听他们亲口说出来时,心中还是难免激动了起来,又趁热打铁道。

爨国明心中虽然不满苏游还会提出请求,可因为刚才拒绝了他,心中还是难免有些愧疚的,当即便问道,“什么?”

“我需要在临沧新筑一座城,还希望王上能借给我一万民夫两个月,我包吃包住还发工钱。。。。。。”苏游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当即说道。

“这。。。。。。。这个嘛。”爨国明当即有些犹豫了起来,原本他的部族并不甚多,他能控制的部民也不过几万之众罢了,苏游的要求的确是有些为难他了。

“这一万民夫,我借给你。”爨国昭看着爨国明左右为难,当即大方地说了起来。

“我的族民实在是太少了,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万石粮食!”爨国明见爨国昭一下抢去了自己的风头,当即信誓旦旦地说道。

苏游显然知道爨国明的粮食来源于段如珪,这一万石粮食连他缴获的一半都不到。

尽管如此,苏游还是郑重其事地站了起来对爨国明和爨国昭表示了感谢,随后又约定爨国昭支援的一万民夫过完年之后送达临沧,为苏游工作两个月后到三月半。。。。。

聊完了这些沉重的话题,爨国明又把话头扯到了王伯当身上。

王伯当来到南中之后只经历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在福宁城的南门冲击段如珪的鱼鳞阵,可谓表现骁勇;第二次则是攻入铁甲堡的最后一战。

王伯当算是第一个从铁甲堡进城的人了,同时也是第一个发现段如珪投降的人。

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中,王伯当和碧云公主朝夕相处,也产生了些情绪;爨国明对于王伯当能成为自己的姐夫还是相当满意的,不但是因为王伯当风度翩翩且领军有方,更是因为王伯当是大隋的人。

如果王伯当做了南中的驸马,不但南中与大隋的关系拉近的一层,就算是爨国明不也不敢轻易就动东爨了。。。。。。。

木已成舟的事,苏游和爨国昭都不说什么。

散会之后,王伯当又独自留了下来,一再向苏游保证自己还是大隋的人;但凡苏游有什么指示,一定会义不容辞的。

苏游对于王伯当的态度,显然异常满意,只劝告他无需多言,一切都在酒中。

两日之后,联军便回到了临沧城中,而苏游的繁忙也从此开始了。

苏游先是点齐了护卫,竟发现这一场大战之后,自己从东都带来的兄弟又少了三四十人,加之王伯当带去了二十多个,留在大理的有百多人。。。。。。

苏游身边的护卫,最多不过五百五十人罢了,好在爨国明和爨国昭虽然答应了苏游暂住在临沧城,却并没有把临沧城的居民和守卫带走。

福宁城和临沧城中,每个关的守卫有两百余人,此刻都集中在临沧城中,因为苏游卡在了这儿,临沧城以南的这几座关卡就自动被他接管了。

苏游当即便是以权谋私,只派出了两百人去看守南边的四座关卡,倒留下了彭声带领剩下的一千人在临沧城中为自己听命。——第一步,显然是把那一千五百多俘虏接管过来。

面对这些俘虏,苏游信誓旦旦道,“当初之所以打起仗来,全是因为理念不同罢了,你们在此做了俘虏,大概也有做了俘虏的觉悟了吧?我今儿把话撂在这儿了,只要你们能在此乖乖地干足三月的活儿,到时候你们是走是留,我全不拦着。。。。。。。若是没干满三个月就敢逃跑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对于苏游的手段,他们自然是知道的,此时也只得老老实实听命于他了。

而联军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原本在临沧城中居住的人民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这个时候,来雁北刚坐满了月子,听到苏游要在临沧城扎根的消息后;便也在苏云帆吕笙等一百多人的护卫下,乘船往临沧城而来。

407准备工作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闻名,商周时期在此居住的百淮族曾向中原进献珠宝和短。狗等特产,后来这片土地上便建立了哀牢国。

秦始皇统一中原前夕,楚顷襄王派大将军庄蹻率军经黔中向西南进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当庄蹻打算班师回朝时,秦国派司马错攻占楚国的黔中郡,阻断了他的归路。于是,庄蹻与部众两万余人被迫留在当地,变更服饰,从滇人习俗,并向当地著民族传授内地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云南的发展,可以说庄蹻是中国第一个自内地到边疆云南参与开发的历史从物。

哀牢国在前汉时附庸于汉王朝,随后分崩离析,一夜回到诸侯纷争的列国时代。。。。。。

而后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虽是扩张了蜀国的版图,实际上做的却多半是无用功。

后来临沧这一带便被濮部占领,并与以昆川为都城的南中国对峙了几百年的时间;两方角力之下,濮部渐渐退往南方,而段氏则从这儿向南开创了一番基业。

临沧,原本该是南中三大势力角力的金三角,但苏游到来之后,凭借着借力打力,终于赢得了这一个城池,他也因此成了一个有兵有粮有地的小土豪。

爨国明和爨国昭离去之后,临沧城的居民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苏游的护卫和士卒原本多数是借住在临沧城居民的茅草屋中的,但这些茅草屋的主人回来之后,他就不得不离开赖以栖息的地方了。

苏游现在成了临沧城的主人,甚至方圆百里之内都算是他的领地,虽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居民们的茅草屋他是无论如何厚不下这个脸去霸占的。

于是苏游也像是后世那些上位者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住房!

苏游的护卫需要房子过冬,多出来的一千守城士卒需要房子过冬,厚着脸皮要来的那一千五百俘虏也需要房子过冬。——如果说这还不是个事的话,那两个月后就要赶来为他筑城的一万民夫的住宿问题呢?

有了这个幸福的烦恼之后,苏游待爨国明和爨国昭相继离去之后,便充分利用起了自己手上的人力资源,分派他们开始烧砖的烧砖,烧石灰的烧石灰,他则带着几十护卫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开始往自己印象中的露天煤矿和铁矿探路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游等人晓行露宿了五天之后,终于在临沧城西南五十里左右发现了铁矿,又在不远处发现了煤矿,两者离着还并不是太远。。。。。。

大喜过望之下,苏游便带着护卫们急匆匆地回到了临沧,才刚洗完了脸,苏游便有些迫不及待地对王朝吩咐道,“你去把张龙他们几个叫来吧。”

王朝领命而去,心中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他们已经四五天未见面了。

一时四人便再次到了苏游的书房中,敲门而入。

苏游看着四人龙行虎步地进来,先是点了点头,而后沉声道,“有密旨。”

四人一愣,下一秒还是条件反射一般单膝跪了下来,心中却对苏游的说法有些狐疑;毕竟,他们几个并不算是朝廷正式委派的官吏,他们之所以跟着苏游来到南中,看的全是来弘的面子。

当然,他们升迁的保证也都牢牢捏在来弘的手中,来家人只要认可他们,升迁什么的自然不是问题;至于圣旨嘛,跟他们有关系吗?

想是这么想,四个人还是竖起了耳朵,却听苏游朗声道,“着苏游及八百护卫出使南中,秘密探查南中的山川地理,务必有始有终。钦此。”

苏游念完之后,便把伪造的手渝递给他们,并说道,“就这些了,你们都起来罢。”

张龙等人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先生,这圣旨的意思是?”

“表面的意思,陛下是希望我们能够探明南中的山水矿脉,评估一下把南中纳入大隋版图的难易程度,看看有没有必要一定要把南中纳入大隋的版图。暗中的意思,怕也有陛下希望我在南中多呆几年,一时半会先别回东都。。。。。。。”苏游当即分析起来,脸色沉静入水。

“几年!”张龙等人面面相觑起来,他们原本以为出使任务已经完成,马上就能回大隋了的。

苏游看着一时之间无法平静下来的四人,痛心疾首地说道,“这也多怪我,一时没有察觉陛下的意思,若早知陛下让我留在南中,我也不会把你们带在身边了。。。。。。。”

听着苏游维护自己的意思,四个人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军人嘛,以服从命令为第一天职,既然他们当初答应了来弘会跟着苏游,那就再没有临阵退缩的道理。

尽管如此,赵虎还是有些讷讷地问道,“那个。。。。。。先生可否给个明确的时间,我们最少得在这鬼地方呆多久?”

“三年!最多不过五年,我保证。”苏游信誓旦旦地说完这话,又叹了口气道,“这封密旨我也是几天之前才拆封开的,也是因为直到了陛下的意思后,我才会央求爨国明和爨国昭,让他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