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湖呢!

说到这护城湖,苏游不由笑道,“我想建的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之所以挖这么宽的护城河,也是为了防止投石车。。。。。。。”

爨子恒恍然大悟,也算是明白苏游的用心良苦了。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到得三月中时,临沧城才终于有了大致的模样;而为了春耕,爨子恒不得不把自己的人带了回去。

好在苏游手中还有好几千人,他们可以慢慢地把这座新城完善起来。

临沧城建成之后,当日爨国明和爨国昭留给苏游的粮草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想要养活手中这些兵,必须得想办法用手中的资源换取更多的粮食才行。

想到交换,苏游当即颁布了第一部法律——《市易法》。——先有法,后有国,这也是“依法治国”一词的来历。

苏游颁布的这部《市易法》,包含了粗陋的《公平交易法》、《契约法》、《反商业欺诈法》、《商业赔偿法》等内容,第一次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

显然,颁布法律什么的,不会有人把粮食主动送上门来,好在苏游现在可以用最近炼出来的钢铁制作出锋利的兵刃了,他相信这些兵刃可以从东爨和西爨换来一些生活必需品。

当然,也不仅仅是兵刃,临沧的特产还有普洱茶以及蔗糖,还有稍后研制出来的玻璃制品,而这些上品可以沿着澜沧江卖给北方的吐蕃,还能卖到下游的金三角去。。。。。

当吕笙带着张龙赵虎和几百护卫向上走,苏云帆带着王朝马汉和几百护卫向下游走时,苏游也终于试制出了可以制作大杀器的必备——火药。

这个时候,时间已是大业六年的六月了,苏游计划着脱离杨广已是半年有余,但东都的官员并不知苏游目前的状况,杨广此时还以为苏游离开人世了呢。

这个时候,杨广的统治终于迎来了中原的第一个质疑者——魏文通。

在清朝小说《说唐》里尉文通作魏文通,是靠山王杨林的部下,潼关元帅,人送外号“花刀将”,被神箭王伯当射死。

真实的历史却是,雁门尉文通聚众三千人,据保莫壁谷,杨广当即派遣鹰扬府杨伯泉去平乱。

尉文通起事的时间,比通常认为隋末民变的首发者王薄还早一年。

魏文通这点小事,杨广自然不放在心上,此时他已到了江都,已经开始催促江南各郡的郡守提前缴纳这一年的粮税,又强行把沿海的许多船坞直接收归了国有,变成了军用。

一时直接,大航海时代受到冲击,做海贸的人也日渐减少。

琴岛的港口刚刚扭亏为盈,却因为杨广的一道命令而变得荒芜起来;而即墨新来的官员更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当即便要把吕忠肃的船坞掌控起来。

吕忠肃和翟让等人又岂是易与之辈?当即便与官方派出的步卒发生了冲突,又因没有做好准备而无法出海逃走,只能奔向内地。

惶急之下,翟让和吕忠肃带领几百小弟辗转来到瓦岗,从此落草为寇。

同年十二月,珠崖郡人王万昌举兵作乱,他的这次起事也在王薄之前。

杨广自然不会手软,当即派遣陇西郡太守韩洪将其讨平。

韩洪字叔明,是韩擒的季弟。

410一征高丽

大业六年,大隋朝盛极一时,杨广的胸怀也膨胀到最大化,遂下诏命高丽王高元入朝进贡并解释三年前与突厥暗通款曲的事。

此外,杨广又解下江都游玩大观园之机,暗暗做着动员军将和收集粮草的第二手准备。

杨广强令天下的富人们为国家购买军马,一匹军马的价格居然因此而飙升到十万钱;同时,命各地官吏细心挑选、查验兵器,“务令精新”,如果发现有粗制滥造的,负责检查的人一律斩首。

而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临沧城也早就如同一颗巨星般在南中冉冉升起。

苏游早在半年前就把从战争中得来的一千五百俘虏从段如珪处换来了大量的粮食,以保证青黄不接,随后吕笙和苏云帆先后归来,不仅仅带来了大量生活物资,而且有不少逐利的商人。。。。。。。

经过了一年的时间,临沧城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变得伟大起来,不但是南中,就算是更远地方的人也希望来此开开眼界。

于是临沧城的流动人口也之前大了不知多少倍,苏游甚至可以招募到上百劳工继续生产钢铁;苏游和苏云帆这段时间也在绞尽心机地发明着后世才能出现的产品,努力使这些产品都能变成粮食和财富。

因为大量商人和各地慕名而来的无业者的加入,临沧城渐渐变得繁华起来,隐隐成为了南中第一大城。

当然,苏游在此建城并不是为了玩大富翁游戏的,他之所以要吸引人才,还是想着为我所用,事实上,在苏游开出的高薪下,越来越多的无业游民加入了他的护卫队伍中,使得这支队伍的人数慢慢增加到了一千人。。。。。。。

但这并不是苏游的最终目标。

此时,正是大业七年的二月,苏游正在为壮大自己而暗暗努力时,杨广坐龙船从江都出发,北上涿郡。

二月二十六日,杨广以高元不来朝见之名,正式颁布了征讨高丽的诏书。要求全**队向涿郡聚集,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于是四远奔赴如流。

以来护儿为郡守的东莱领受了造船三百艘的任务。

结果,民工们夜以继日地泡在水里,腰身以下因此而腐烂生蛆,死亡比例竟高达百分之四十。运送军需及粮食的民工有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离涿郡最近的山东,因为地利之便,自然受到了隋炀帝的特别“眷爱”。——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山东地方原本就是北齐的故土,杨广并没有真正把这些人民放在自己的心上。

恰逢洪灾突降,田园毁坏,物价飞涨,偏偏官吏又是横征暴敛,百般压榨,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整个山东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火药桶。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注定要在沉默中消亡。

现在,这个早已经干得不能再干的火药桶,就等着那么一颗小火星了。

终于,在那个注定的年注定的月——大业七年三月,这颗火星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做王薄。王薄本是齐郡邹平的一个小铁匠。因为不堪忍受政府的横征暴敛,他聚集数百群众,占据长白山,正式举起了反隋的大旗,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就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

王薄给自己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知世郎”,意思是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入伙,他还特地创作了一首《勿向辽东浪死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别去辽东白白送死之歌》。

歌词大概是这么唱的——“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歌的文辞虽然粗糙,但立意大胆,风格十分独特,大概可以与后世王巢的“菊花杀”有得一拼,顿时给给沉闷已久的大隋乐坛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

王薄一夜之间就火了,他的肖像很快就贴遍了山东各州府郡县的城墙,那颗原本不值钱的脑袋现在也变得有市无价了。凭借着这首主打歌,王薄奠定了自己在山东乐坛乃至大隋乐坛无可撼动的领袖地位,其《勿向辽东浪死歌》连续几年都高高占据大隋流行音乐排行榜的榜首。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受王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唱着他们的主打歌,投身到反对杨广暴。政的斗争中。起义的烽火好似雨后春笋一般,一簇接一簇地冒了出来。

同年,平原郡刘霸道起义。

刘霸道家在平原郡东的豆子坑旁,世代为官,资产富厚。刘霸道喜好游侠,他家的食客数百人,隋末民变起,很多人依附于刘霸道,刘霸道拥有十几万部众,号称“阿舅贼”。

?同年,清河郡孙安祖起义。

隋末清河漳南人孙安祖,因为这年夏天遭受水灾,妻子饿死,官府仍迫其服兵役,愤而击杀县令,逃匿窦建德家。因官府追捕甚急,建德乃助其起义,入高鸡泊自号将军摸羊公。?同年,信都人高土达窦建德先后起义。

信都人高士达率众于清河起义,以高鸡泊为根据地,继与窦建德部会合,自称东海公。窦建德因勇敢被选为二百人长,因帮助孙安祖起义,被官府追捕,其家属被杀,窦建德率所部二百人在家乡清河漳南起义,投高鸡泊高士达,任司兵。同年,清河人张金称起义,以河曲为根据地,众至数万。

不管怎么说,这些起义的规模都非常小,严格说来,似乎称为暴。动要更加合适一些。杨广压根就没把这些小规模的民变放在心上。此时,他的心中就惦记着一件事儿,那就是要一举拿下高丽!

所以,规模巨大的征兵工作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王薄的起义军在裴长才和石子河的率领下杀到了齐郡。

大隋实行的是府兵制,兵士战时出兵,闲时种田,不过当兵可以免除税役,所以还是很多人喜欢当兵。张须陀爱兵如子,此时正放任手下回家种田。裴长才和石子河就是抓住这个漏洞才会攻打历城。

然后,张须陀带着两个护卫就杀了出来,再加上他的两个学生秦叔宝和罗士信的话,也一共只有五骑。

张须陀武功高强,罗士信力大无比,秦叔宝的全面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三人一出,顿时身陷重围之中,而后大杀四方,如入无人之地。。。。。。

援兵到来时,义军大溃。

张须陀返回齐郡后,当即自作主张开仓放粮。

张须陀大败义军时,杨广已经到了涿郡的临朔宫中,他听了张须陀私自开仓的消息后,并不以为意。

一直到了大业八年二月,杨广集结的兵力才悉数到达,共有一百一十三万,号称两百万大军,分两路杀向高丽国都。

先锋军前行,后军继进,相隔四十里,最后是杨广坐镇的御营六军。

历时四十天,大军才出尽涿郡城,这些军队旌旗招展,绵亘九百六十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仪容了。

到了途中时,杨广又命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侯卫出南苏道。

段文振此时已是身患重病,接令而行后,十余日便给杨广传来了自己的死耗;同一时间,先锋大将已冲杀到了高丽的辽东城,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为国捐躯。。。。。

杨广听说麦铁杖战死,当即追封他为宿郡公,令他的长子麦孟才袭爵。

在隋军的大肆进攻之下,辽东城城垣塌陷,高丽守军悬白旗乞降。可是将领们没有杨广旨意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继续攻击,只好停战,一边急向御营报告杨广。

等到指示回来,守军已把缺口填住,恢复抵抗。一连三次,大军的指令都被耽误,以致那个并不坚固的孤城,竟不可动摇。。

等到杨广到得辽东城时,只能望城兴叹,——这辽东城城墙不高,壕沟不深,怎么就攻不下来呢?

事实上,这些被征召而来的士卒都已是“三而竭”了。

另一边,来护儿率领的二十万水军以蛙跳战术,直接攻打高丽王城,迫到王城时,却发现王城四门大开。面对高丽摆出的空城计,周法尚极力劝阻,来护儿却孤军深入,那想到才进城门洞就遭遇了伏击?

几番冲杀之下,来护儿狼狈而逃,再不敢前进。

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赵孝材、卫文升、崔弘升等九路齐出,一齐往高丽王城杀来。宇文述七站七胜,到得王城时又遭遇了高丽王的派出的大臣诈降,竟也遭遇伏兵,一战而逃。

九路大军,只有卫文升一路独全。

杨广看着辽东城下的己方疲惫士卒,又陆续听说前方各将传来败信,甚至连军械也都丢了大半,最后也只得收军往还,只留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

一征辽东,虎头蛇尾。

411大业九年

大业八年夏季,临沧城成了茶马古道的起点和终点,苏游制造出来的商品已经销往西方的吐蕃各部,向东南方销售到了交趾、真腊等地。

临沧城,一举成为了茶马古道上商人们最恋恋不舍的港湾;与其把临沧城说是一座城,还不如说是一座花园更恰当些,一如扬州城的大观园。

中原经过了去年到今年的纷纷扰扰后,大观园已经日渐衰败了,但苏游却在南中这片土地上建成了临沧这个奇迹之地。

临沧城中,到处种满了来自各地的奇花异草,养殖着各类珍奇异兽,这座城市因此成为了一座旅游城市,四面八方的人也通过这个城市了解了一个新词——“世界”。

苏游再次如同机器猫叮当一样,从他的大箱子小箱子大袋子小袋子里掏出了各式各样的种子,临沧城中不但多了从中原带来的瓜果蔬菜,还有巴德从海外带回来的各种物种,比如油菜、棉花、紫罗兰、寒豆、小麦。。。。。

临沧城的奇珍异兽,奇花异草全部免费让游人游览。

不过,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虽然进入临沧城不用递交城门税,但想要完成游览任务,确是这时代最花钱的一件事。

临沧城是一座消费的城市——对,“消费”这个词也是新诞生的。这座城市本身是个大花园,它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但这座城市却以举世无双的美食而闻名,它苗圃里的大多数花卉都可以食用,而且食用过的人都交口称赞。

仅仅只是建城两年,临沧城每年收上来的商税便可以养活苏游手下的三千士卒了。

至于做买卖获得的财物,苏游理所当然让它变成了士卒们的战斗力,因为苏游知道,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无法守护自己的巨大财富的。

这一年夏天,图兰朵也为苏游诞下了一个孩子,而来雁北怀上了第二胎。

这个时候,十五岁的苏云帆和十三岁的长孙无垢正式完婚,他们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这个时候,杨广铩羽而归,结束了第一次征伐高丽之战。

这次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天朝上国的皇帝及领兵大将们太过轻敌了,麦铁杖因轻敌致死,宇文述和来护儿轻敌落败,薛世雄也因此丧命;战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杨广乾坤独断,而前方的将领不敢担负责任。

除了猪一样的队友外,神一样的对手也是主要原因,高丽人几经诈降,几经反复,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杨广看着粮饷用尽、士卒疲惫,不得不离开了前线。

而这个时候,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再次降临大隋,这一年的大雨致使黄河决堤,几处改道,黄河两岸的“刁民”因此啸聚山林,自甘为贼。

大业八年秋,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先后投奔瓦岗山的翟让吕忠肃。

翟让看着山东各处农民闹得欢实,当即走下山来,帅二千手下建立离东都最近的势力——瓦岗寨。

瓦岗寨和梁山水泊一样,是一片由黄河泛滥形成的沼泽地,方圆数十里,位于韦城、灵昌、匡城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区域内小河纵横,四通八达,通过卫水甚至可以直达黄河,分布着十几块密集的芦苇荡。

在瓦岗腹地,翟让和吕忠肃以琴岛的那座船坞为样板,建立起了一圈方圆十里的小城,城周尽是浅水滩和芦苇荡,想要用大船或是兵马攻打,几乎是不可能的。

翟让的手下,多为吕忠肃的手下和码头工友,这些人都善使长枪,又又几百艘小船,实在是灵动异常,只要他们想要抢夺黄河和运河上过往的船只,真是易如反掌。

好在瓦岗的义军也还有些自知之明,从未惹过朝廷的乱子,所以虽与朝廷近在咫尺,杨广却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在瓦岗东面的齐郡,自大业七年张须陀率军击溃王薄部后,匪患已是基本平息了。在张须陀的治理下,农业生产也慢慢得到了恢复,齐郡由此渐渐有了几分生机。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这年年底,杨广不顾众臣反对,正式作出决定,第二次攻打高丽。

在河南、山东及河北各郡征骁果五十万,再征民夫二百万,这个消息使天下民情激荡,谁也不愿去辽东送死,第二次大规模的造反又再次在各地爆发。

齐郡内已经平息的匪患再起,形成了数十股造反的力量,其中以长白山左君行部为最大,短短一个月内,便纠集了近万名乱匪。

大业九年正月,灵武人白瑜娑起义,夺取官马,北连突厥,众至数万。因白瑜娑出身奴隶,被诬为“奴贼”。

大业九年三月,济阴孟海公起义,据周桥,进占曹、戴二州,众至三万。

大业九年三月,齐郡人孟让起义,一度与王薄联合,后南下江淮,众达十余万。

大业九年三月,北海人郭方预起义,自号卢公,众至三万。

大业九年三月,平原人郝孝德聚众数万起义,与王薄、孙宣雅等部十余万结为联军。

大业九年三月,厌次人格谦起义,以豆子航为根据地,称燕王,众至十余万。

大业九年三月,渤海人孙宣雅起义,以豆子航为根据地,众至十万,自称齐王。

一时间,反贼的消息接连不断,如同约定好了一样同时作乱。齐郡、济北、东莱等地,盗匪横行,狼烟四起。

杨广却毫不动摇,定要向高句丽开战,一雪去年战败耻辱。

在杨广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反对声音,一定是因为自己上次没有击败高丽。只要这一次能够踏平高丽,一切都将自动平息。

大业九年四月,杨广再次来到辽东。

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高丽王城,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馀道。王仁恭进军至新城,高丽兵数万拒战,仁恭帅精骑一千击破之,高丽婴城固守。

杨广命诸将攻辽东城,飞楼、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而高丽应变拒之,二十余日不拔,双方死亡惨重。

杨广见久攻不下,又令造布囊百余万口,满贮土,欲积为鱼梁大道,阔三十步,高与城齐,使战士登而攻之;又作八轮楼车,高出于城,夹鱼梁道,欲俯射城内。

辽东城眼看就要被打下来时,向来与齐王杨瑓沆瀣一气的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了。

之前的泥腿子们小打小闹,杨广并不放在心上,但杨玄感显然不同。

杨玄感是东征军督运军粮的主要负责人,他进入黎阳后,选少壮运夫五千余人,誓师反隋。

玄感召李密问计,李密提出三策,“上策,取蓟城,据临渝,绝杨广归路;中策,直取长安,据险而守;下策,袭取东都,号令四方。”

玄感取其下策,引兵围东都。达官子弟四十余人投降杨玄感,众至十余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