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登基后,宇文述和李浑都成了杨广的心腹爱将。

即便如此,李浑也不可能顺利地承继父亲的爵位,因为他在家中并非长子,——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甚至比杨广还倒霉,因为李浑的前面还有九个兄长,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长幼有序的规则,他就算等到死也不可能轮得到他继承爵位。

怎么办呢?

李浑在杨广身边显然不是白混的,他斩钉截铁地向杨广学习了“披荆斩棘”的狠心,宇文述则理所当然成了他的帮凶,当然这个帮凶也不是白当的,李浑为此许下重诺。

事成之后,李浑竟食言而肥,不但把他与宇文述的密谋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给了宇文述的妹妹一张修书,宇文述为此气得肝胆欲裂,两家就此结仇。

宇文述发誓“此仇死且不忘”,但李阀现在的势力并非宇文述的力量所能撼动的,李家手中又握着丹书铁劵,这免死金牌的无敌效果只有犯了造反罪才能失去效用,宇文述掂量着两人的实力,只好把被打落的牙齿默默地吞到了肚子里;不过,尽管两家在明面上还能虚与委蛇地保持忍让,暗地里却是争斗不休。

如今宇文述听到章仇翼劝说皇上诛灭天下李姓之人,于是赶紧奏上一本,给妹夫李浑穿了双小鞋。

宇文述得了圣旨,于是暗中指使虎贲郎将裴仁基,诬告李浑造反;杨广听了不由大怒,立即派给宇文述一千宿卫兵,查封李穆所有子孙的府第。

并派尚书左丞元文都和御史大夫裴蕴,一起查办此案。他们两人调查审问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李浑造反的证据,更没有得到供状;无奈之下,只好据实上报。

杨广此时已经对谶语深信不疑,认为李浑就是那个夺他天下的人,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办了,不接受这种结果。于是改派宇文述尽力网罗李浑造反的罪状。

李浑有个侄子,叫李敏。李敏小名洪儿,正好对上谶语。宇文述想到这一层,立即从监狱中找来李敏的妻子。

李敏的妻子叫宇文娥英,是北周宣帝和乐平公主的女儿。——乐平公主是文帝的长女,杨广的姐姐。

宇文述找到宇文娥英,威逼利诱道,“夫人想必也听说了到处流传的谶言。您身为陛下的外甥女,何愁找不到贤德的夫婿!李敏李浑二人的名字正应了妖谶,他们二人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夺了陛下江山的人。朝廷现在想要杀他们,任谁也救不了,夫人自当求全自保。”

宇文娥英虽说是皇亲,毕竟只是一个妇人,听罢此言,吓得浑身栗抖。

这是谋反的大罪,谁不害怕?后来一听,可以保命,于是动了心。

宇文娥英为了保命,就把良心往胳肢窝里一夹,把心一横对宇文述说道,“我不知道怎么说,请尊长教我。”

“好,我说你写。”宇文述也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当即口述道,“你就写,去年陛下东征高句丽之时,李浑曾经谋划,趁陛下东渡辽河之时,进行谋反,但只因陛下未渡辽河便班师回朝,所以也就没有得逞。李浑曾对李敏说道:‘你正应图谶,当为天子’。。。。。”

宇文述在一旁口述,由宇文娥英写,并在上面列了三十二个同谋之人的姓名。

宇文娥英听着话语,心惊肉跳,颤颤微微,歪歪斜斜地,费了老半天的工夫,终于大功告成。

宇文述拿着口供,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地来见杨广。

414李密来投

大业十一年的六月,东都多了几分血腥之气。

就在杨广北巡的几天前,郕国公、光禄大夫、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和将作监令、光禄大夫李敏因涉嫌参与造反而被诛杀,两人宗族被诛杀者三十二人,其余族人皆被流放。

一时间天下震动,尽管杨广杀他们的理由是参与谋反,但东都的市民还是不由自主想到了那首谶语,“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

就在这时,苏游在临沧城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李密。

李密现在还是大隋朝的通缉犯,但他见到苏游迎到门口的时候,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李密此来,是投靠横波来的,还望先生能够收留。”

“为什么?”苏游对于李密的光棍也感觉有些意思,此时当然也不会蠢到说起李密还是通缉犯身份的事来。

“我在蜀中见到了袁道长,他很看好你,我便将信将疑地来到了南中,而当我看到临沧城的建设时,已经对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李密当即信誓旦旦起来,他的脸上有对苏游的崇拜,又有对命运的不敢。

“玄邃,你真是。。。。。。快些进来吧。”苏游有些受宠若惊,看着眼前仪表非凡却满脸憔悴的李密,他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来。

苏游和李密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在仁寿四年的初夏。

那时候苏游刚刚来到这个时代,苏游第一次在潼关内的官道边看着李密房玄龄杜如晦几个鲜衣怒马,而后与李渊相会。

当时的苏游,是以粉丝见偶像的姿态看待李密的,他原本想上前与之结交,却又对自己的身份低微而感觉自卑。

苏游第二次与李密相见,便是在大业元年的春天,那时候他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他本想着去与杨般若告别,却见到李密也在杨般若的观前徘徊。

那时候的苏游,依然有些自卑,看到李密之后只有默默而退的举动。

可现在,李密竟然来到了南中,来到了临沧,并且声明了是要投靠苏游来的。

李密自从随杨玄感兵败以后,就没有过过几天安稳日子,多次亡命天涯。先是与杨玄感从叔杨询相随,藏匿于关内冯翊杨询妻子的老家;没想到被邻人告发,后被官兵捕获,押送隋炀帝所在的高阳问罪。

幸好李密手下有个特别有钱的,重金贿赂了使者才得以侥幸脱逃。之后李密等人抵达平原投当时势大的义军首领郝孝德。但是郝孝德根本不鸟他们,甚至连饭都不给一口。

穷途末路之下的李密离开平原抵达淮阳,隐居在一个小山村中,改名换姓称刘智远,聚徒教授,当起了教书先生。

一经数月,李密郁郁不得志,便作了一首五言诗。诗曰,“金凤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可惜这首诗不只是写了他穷途末路,更说了想要以汉代秦之意,这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反诗了。恰好有人听着不舒坦,告发他有反意,还好李密逃命逃出技巧来了,一听到风吹草动就带着他的人再一次跑路了。

这次他又带人跑到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那儿,丘君明不敢收留,便让他藏在当地游侠王秀才家,王秀才还将女儿嫁与李密。

不久,李密又被丘君明的从子丘怀义向官府告发,杨广派梁郡通守汪相知前去抓捕,汪相知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李密当时正好外出,因此得以逃脱,而包庇他的丘君明和王秀才却因此事被杀。

然后,李密又流落到了蜀中,正好遇到熟识袁天罡,袁天罡便给他指引到了苏游这儿。

从成都到临邛,从临邛到大理,从大理到临沧,李密几经磨难,历遍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苏游。

为的,不仅仅是逃亡,还因为一份东山再起的希望。

听李密说起这些事,苏游忽然发现,他和刘备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个是同样都是逃命高手,早已经逃出技巧、逃出水平来了。第二个就是同样喜欢收买人心,李密生活简朴,所得钱财都拿来赏赐给了手下,后来又经常开仓济民什么的,也算是比较有口碑的了。第三个,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就是同样“妨主”,投靠谁谁就倒霉,而且是越重视他们的就越倒霉。

李密先投杨玄感,玄感兵败自杀;再投郝孝德,郝孝德不久后即遭遇了张须陀围剿,折兵数万;又投妹夫丘君明,结果自己是逃脱了,可惜害了人家一家性命。。。。。

想着这些事,苏游心中对李密的投靠就有些不以为然了。

可李密是袁天罡介绍而来的,他能够不为瘴疠之气来到南中,也算是用心其诚了;其次,李密原本是有大才的,杨玄感之所以兵败,是因为没听他的好主意。

思前想后,苏游终于对李密点了点头,“玄邃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在我这做个副官吧。”

李密点了点头,他早知苏游是胸怀大志的,要不就不会万里来投了;只是,如果现在询问苏游什么时候才能打回中原去,似乎又太过急切了些。

正好,苏游当日下午正在摆宴为李密接风洗尘之际,镇西将军爨国昭向他发来了最后通牒,通牒中表示,——若是苏游再不乖乖交出临沧城,爨国昭就要用武力来自己拿了。

临沧城只有三千士卒,爨国昭显然不放在眼里。

“玄邃,你怎么看?”苏游看着那张通牒,最后笑了笑,递给了坐在不远处的李密。

“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密并不了解苏游现在的实力,但对临沧城的防守能力还是有着无比信心的。

毕竟现在的临沧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想要做缩头乌龟,怎么都能抵抗得住敌人的进攻。

苏游却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我打算回中原了,最迟是今年的秋天。”

苏游的声音很轻,但在座的李密,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吕笙苏云帆等人全都精神振奋起来了。现在已是六月,马上就要秋天了,这就意味着他们结束这次宴席以后就可以开始收拾行礼了。

李密当即摇了摇头,“横波若是打算回中原分一杯羹,也占山为王的话,我倒以为不如先拿下南中。”

“拿下南中,那是必须的。”苏游点了点头。

最初临沧城建城的时候,苏游并没有统一南中的打算,而是等待乱世降临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人坐船回到中原,趁乱争一席之地的。

可随着手。雷和大炮的发明,随着张龙赵虎他们训练出了五百象兵和一千骑兵之后,苏游自信大增,志向也高远了起来。

毕竟,苏游真要回到中原,还是以救世主的姿态回去的,到时候真要是得了天下,又岂有不征服南中的道理?而征伐南中的道路实在是太崎岖了,下回再来又不知会在路上损失多少人马。

既然早晚都要统一南中,倒不如在前往中原之前把南中之地统一起来。

统一南中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东爨方面,爨国明在三年前已经把王位让给了他的姐姐碧云公主,而碧云公主的驸马是王伯当;王伯当虽然掌握着东爨的三万大军,但对苏游的能力还是不敢怀疑的。

苏游真要侵略东爨的话,难道王伯当会代表妻子来反抗苏游吗?

显然,苏游也不会让王伯当面临这个难堪的选择,他即便是打下了南中,也还是要在这边安插代理人的,王伯当显然是个不错的人选。

西爨方面,经过了这五六年的休养生息之后,爨国昭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这些人的装备大部分来源于苏游所造。

苏游当然不可能把最好的装备甲具卖给别人,事实上他的三千士卒的装备不知比他们好了多少倍。

南中的另外两股势力,便是段氏和濮部;他们如果能够联合起来的话,倒是一只超过五万兵马的力量。

可就算五万兵马又如何?六年前他们可不止五万兵马,那时候的苏游也是三千士卒。

虽然仅是不同往日,段氏比前更强了,但苏游更是比六年前强了十倍百倍。

得了苏游肯定的回答后,李密当即坐直了身子,神色凝重地说道,“我听说西爨的兵马将近五万之众,咱们能够上阵的士卒,共有多少。。。。。。”

“不足三千。”苏游笑着点了点头,若是留下必要的人员守城之后,他可以领出去的人的确是三千都不够,但他却没有任何担心之处。

只要把那五百门大炮拉出去,就算对方三十万又能如何?

如果说自己一方的战斗力是一万的话,对方不过是只有五的渣滓罢了。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碾压啊。

一波带走,妥妥的。

415待敌以先

李密听着双方悬殊的兵力对比,当即深思起来。

按照兵法上“十而围之”的说法,西爨的五万兵力想要围攻临沧城显然是轻而易举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理论如此而已,因为现在的临沧城就像是一个小岛,她的护城河简直就是两处人工湖,最窄的地方也宽达三五十丈。

爨国昭想要围攻临沧城,只能使用船只。

爨国昭的士卒并非水军,想要让他们在船上攻打临沧城,显然不太现实;最重要的是,爨国昭早就知道苏游早已对投石车的运用出神入化,但凡自己的船只进入到临沧城的护城湖中,大概也只有被砸沉的命运了。

这一仗该怎么打呢?

这是爨国昭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李密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爨国昭想要凭手下的五万士卒围住临沧城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那么问题来,苏游该怎么突围而出?或者说,选择坚壁清野任凭他们围着?

苏游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爨国昭对峙,因为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还等着他回去拯救呢!

李密看着苏游,终于小心地把自己的第一条建议提了出来,“我东爨和西爨是世仇,咱们不如暂时与东爨结盟,我听说东爨的驸马王伯当是先生的旧部,双方结盟应该没什么难度。”

苏游当即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联合东爨那是必须的,毕竟我的目标不是在此称王,就算我打下了西爨,谁来接管他们?我想来想去也只能是落在东爨了。爨国昭之所以大张旗鼓起来,怕也不那么简单。。。。。。”

苏游的话,显然不把西爨放在眼里,除了李密有些忧虑之外,众人都显得信心满满的。

苏游看着众人,又继续缓缓说道,“段氏和濮部在这个时候火拼,你们没觉得奇怪吗?说不准他们现在已经和爨国昭狼狈为奸了呢。所以,派去南方的斥候,一定要注意铁甲堡的动向,但凡段氏有什么动静,速速来报!”

李密听了苏游之语,也深以为然,照目前的形势看来,苏游的处境很不妙啊。

李密权衡之下,当即站起身来向苏游请命道,“李密不才,愿意替先生去游说王伯当,务必让他加入联盟军。”

苏云帆自然也明白游说王伯当回归自己一方的重要性,当即也站了起来,“老爸,让我去吧。”

“你们两个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这次给伯当送信,就让吕笙去吧。”苏游先是看了看李密,又看了看满脸热切的苏云帆,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了下来,却看向了吕笙。

李密和苏云帆,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能力上,都要比吕笙高出数倍。

苏游既然这么说,吕笙也并没感觉不妥,他自然也知道去游说王伯当也不是小事,当即站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吕笙定不辱使命。”

“待会我就修书一封,让伯当直接兵发大理,围魏救赵。事情办成之后,你要尽快把好消息回报给我。”苏游对吕笙还是极为满意的,他竟然连信中的内容都对他没有半分隐瞒。

“那我带几只信鸽?”吕笙点了点头,征求苏游道。

“不错,我怎么差点忘了这个。。。。。。。”苏游赞赏地点了点头。

用鸽子传递消息,天下唯有临沧城一家,这也多亏了云帆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电视剧,这才提出了想法。

苏游当然知道用鸽子的可行性,随后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鸽子进行了驯养;直到目前为止,苏游拥有能够传递消息的鸽子,亦不过一百来只罢了。

确定了吕笙前往东爨游说王伯当之后,苏游和李密等人便开始对如何组织爨国昭的这次进攻进行了布置。

正在商量之际,霜儿敲门而入,随即递给苏游两张纸条。

苏游拆开看时,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当即对在座的众人说道,“据前方的斥候传来的消息,爨国昭率兵两万,已经离开了大理码头,他们最多会在四天后到达;而段如珪和濮部的联军,一共五万人,如今已在铁甲堡誓师,最慢也会在五日后到达临沧城。。。。。。”

众人听苏游把最新的情报汇报完毕,都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苏游刚才的猜测,竟然真变成了现实。

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爨国昭和段如珪显然是勾结好,准备在五日后夹击临沧城的。

“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我们应该如何着手。。。。。。。你们先讨论一下,我先去给伯当写信,吕笙你跟我来一下。”苏游边说边站了起来,随后便往书房走去。

吕笙自然跟在苏游的身后,却是半句话都不说,显然他也知道目前的形势严峻。

苏游坐下之后,吕笙便给他研起了磨。

苏游摊开了纸,拿起笔来,边写信边问吕笙道,“对目前的形势,你怎么看?”

吕笙虽然十分担忧,却还是硬着头皮笑道,“若是先生觉得这一仗没有把握的话,大概会驾船东去吧?所以我还是相信先生能够化险为夷的。”

“你啊。。。。。。。到底还是这两年养尊处优了,我就问你一句,爨国昭用什么来抗住咱们的火炮和炸。弹?”苏游笑了笑,信心满满地质问道。

“恩。咱们的装备甲具比他们的好,咱们的武器比他们锋利,咱们士卒的素质比他们高,只要在临沧城中以逸待劳;即便他们拼尽全力,想要拿下临沧城也不是什么易事!”吕笙点了点头。

苏游三下五除二,已经把信写好,放下笔后看了看吕笙道,“你的精神头啊。。。。。。。到了昆川之后,可别表现出这股颓丧模样才好!对了,你此去的主要目的是让伯当他们攻击大理,把爨国昭的行程告诉他。至于段如珪和濮部的事,就先不要说了。。。。。。。”

吕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这次去东爨是为了促进联盟的,而不是为了求救的。

若是碧云公主知道苏游面临着西爨和段如珪的夹攻的话,会不会认定苏游已经没有还手之力而选择袖手旁观?

事实上,当然不会。

只要爨国昭和段如珪一旦联手了,无论苏游的处境如何,东爨都必然会拼死这鱼死网破,也要拼死一战的。

“你去吧!”苏游吹干了刚才写下的字迹后,便把信装入了信封之中,当即交给了吕笙。

吕笙接过之后,躬身退了下去,苏游看着他远去之后,则返回了刚才酒宴中。

李密苏云帆以及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等人,还在没完没了地讨论着,该如何同时防守爨国昭和段如珪濮部的山路大军。

“诸位,可有什么好的方案没有?”苏游回到座位上,看着已经鸦雀无声的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