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救驾中最为耀眼的却是李世民李玄霸这对双胞胎兄弟,他们虽然刚满十六岁,但一文一武,两人在云定兴军中大出风头。

杨广甚至亲自接见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并把两人留在了自己身边。

脱出了雁门城的樊笼,杨广遂往东都而去。

同一时间,李子通在江南造反,试图吞并险些被丹阳郡守房彦谦打残的杜伏威所部,不成想杜伏威与辅公佑奋起反抗,击溃李子通。

后来护儿之子来弘,乘势追击,大败杜伏威,后者只得退回历阳厉兵秣马。

丹阳郡郡守房彦谦则对李子通穷追猛打,将其赶回海陵。

十月,有城父人朱粲起兵造反。。。。。。

杨广回到东都之后,精神一度萎靡不振。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登基以来可谓是兢兢业业,凭借着父辈留下的基业开疆扩土,可谓是春风得意。

怎么突然间风云变幻,江山就乱成一锅粥?

难道说,开疆扩土有错吗?难道说,宣扬国威有错吗?难道说,自己想要的万国来朝也是错的吗?

杨广越想越闹心,越闹心就越想不明白。杨广是个聪明人,可聪明人最容易偏执。

杨广胡思乱想之后,一时竟心灰意冷,再也无心朝政了。

可他无心朝政,朝政上却有许多事等着他呢,比如说他当日在雁门城许下的承诺。

关于这个问题,纳言苏威首先摇了摇头,“如果按照当时的许诺赐他们爵位,必定会影响到官场级别的整体,所以这事还是要多斟酌后再作决定。”

苏威难得一次附和杨广,却是为了支持后者耍赖。

之前一直赞同苏威的樊子盖当即就火了,“如果这样做,那岂不是失信于人,以后朝廷还要靠什么服众!”

杨广的脸当即沉了下来,缓缓说道,“你是想拿朕的东西,收买人心吗?”

樊子盖当即噤若寒蝉,再不发一言。

杨广虽不愿兑现承诺,可事情总还得解决,权衡之下,只得来一招“打折还款”加以糊弄。——原来说没有级别可直接授以六品的,只授了个九品,要不要?不要拉倒。

至于那些原来有级别的参战将士,大概有一万七千多人,但实际得到擢升的却只有一千五百多人。

也就是说,级别递增的人数还不到十分之一。

杨广当时还有另一个承诺,每人奖赐布匹一百段,这个统统打成一张白条。

正九品的级别,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丞;而从九品下,则是小县的县尉;公正地说,参加过“雁门之围”守城的士兵能得这样奖赏也算很不错了。

问题是,杨广有言在先,失信在后。

所以朝廷的诏令一下,顿时招来一片哗然。

432修养生息

相比于杨广的各种悲剧,苏游的小日子就显得滋润多了。

四个多月前,苏游带着自己的炮兵营和两千降卒回到了临沧城,来雁北第一时间便与东爨之主碧云公主展开了密切的会晤。

碧云公主与来雁北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她们都是文艺女且又都又舞蹈弄棒的本事,两人都有了两个孩子。。。。。。。

来雁北接待碧云公主之时,苏游则完成了对新加入的两万余新移民的安排。

到得九月中,临沧城常驻人口便已达到了四万人,这些人口显然不可能早出晚归临沧城周边种地为生,而是加入了苏游的各种流水线工厂。

至于新加入的居民所需要的食物,苏游则通过与碧云公主以及爨国昭、还有澜沧江上游的各个部族换取各种生活物资而获得。

苏游在临沧城建立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小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但拥有这些小商品之后,生活就能提高好几个档次;用这些商品去其他部族换取粮食,显然是无往而不利的。

苏游到来以前,南中交易市场中的通用货币是贝壳,更多的交易方式是以物易物;苏游建立起新的临沧城之后,很想建立起一套三极货币系统来,悲剧的是,临沧的矿产只有煤和铁。

黄金作为硬通货,苏游当然也偶尔能够收到,并且数量不少。

至于银和铜,苏游能够接触的就实在太少了。

苏游一直耿耿于怀的,还是昆川附近的东川铜矿,可要唆使碧云公主抛弃故土迁都大理,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再者说了,苏游明明知道东川有开采不尽的铜矿,可开采铜矿不需要人手吗?

就算从碧云公主手中弄来了东川铜矿,最后还是要雇佣东爨的人民去下矿开采,这意味着苏游需要付出紧俏的军用物资来换取现在毫无用处的铜。。。。。。。

这不是入不敷出吗?

明知彼处有一座铜山,却不知如何下手的烦恼,只有苏游才懂。

来雁北与碧云公主交流之后,接下来要促成的大事情就是让大理附近的西爨人迁往临沧城南方了。。。。。。。。

大理城的人口,除了爨国昭带去攻击濮部的一万多以外,还有六七万人,大理城周边也还有三四万人。

西爨的人口,其实与段氏的人口不相上下,这从双方的军队数量上就能看出来。

与段氏的部民一样,尽管西爨和东爨世代为敌,可还是有些摇摆人随时会倒向有实力的一方,比如说这一次白人大迁移。

因为王伯当攻入大理城这个既成的事实,西爨的白人中已有好几个部族悄悄地向东爨递上了橄榄枝;直到爨国昭铁甲堡传来消息,要求大理的居民迁往南方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在故土,摇身一变城了东爨。

白人和黑人,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鸿沟。

事实上,愿意追随爨子恒南下的白人,也不过七八万人而已,这些人当然都会路过临沧。

此时,苏游再次做了好人,派出了自己早就造好的几十艘能够载重四五十吨的巨舰一连往返了三四次,不但替爨子恒的移民大业做足了贡献,而且让东爨人也看到了临沧城隐藏的实力。

见到了苏游的战船,王伯当自然又想起了苏游当年说过的航海梦想,又听说如今中原大乱,心思便就此动摇了起来。

待大理人迁移差不多时,王伯当第一时间来到了临沧,看了苏游的火炮和巨舰之后,才发现自己脱离真正的文明已经有了六七年。

若不是因为冬季是澜沧江的枯水期,说不准苏游已带领王伯当等人正式把战船驶入湄公河,由此开始参与争夺天下的游戏了。

大约在这个时候,爨国昭已经把濮部赶往南伞以西,随后便开始了向南方扩张的进程。

当日明为帮忙,实则监督的王朝,则带领四百象兵和一千从段如珪处俘虏过来的骑兵回到了临沧。

接下来的整个冬季,便是休养生息和厉兵秣马的最佳时候。

随着年节将近,临沧城百废俱兴,苏游的小日子也越发滋润起来。

这个冬季中,苏游除了偶尔去训练场看看来雁北张龙赵虎等人练兵之外,便是去流水线工厂中视察了,由于苏游大力发展了商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也都发展了起来。

临沧城的科技园中,种出了世界各地的瓜果,很快便繁衍到了周边地带。

而甘蔗是临沧城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苏游先进的制糖技术下,甘蔗先是变成了白糖,而后便与外地换回了比如马匹粮食等重要的物质。

临沧城还大力发展了鸡鸭和鱼的养殖,所以进入秋天以后,工厂里便开始制造各种肉类罐头。。。。。。

大业十二年的新年,便在临沧人的全民大生产中悄然到来。

东都的皇宫中,杨广照例在除夕之夜大宴群臣,只是他在今晚的笑声甚至比去年都更要少了。

去年听说高丽反复,杨广特别郁闷,但反复之前毕竟还有征服不是?可这一年自己都做了什么!先不说天下盗贼作乱,单是想着被突厥人在雁门围了将近四十天,他就没有心思与群臣说笑了。

杨广今晚喝的酒不多,却是醉得厉害,早早便离开了筵席。——这也是他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

杨广回到后宫,醉眼模糊地看着门口来回巡逻的李玄霸时,精神便恍惚起来。

雁门之围虽然解了,可杨广已经意识到,如今全天下的人都与之为敌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杨广登基以来,可算是为这个天下操碎了心,他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反倒是自身的享乐,他倒真是忽略了。

可结果呢?

没有谁敢一针见血,可杨广心知肚明。

比起当初的东都之围,来救援雁门的各方援军实在太慢了些。

尤其是掌握重权的关陇门阀,他们离雁门难道比江都的王世充还远?可是他们到来救援的速度,比起王世充还要慢。

他们显然是希望自己死!

杨广想铲除关陇旧阀,关陇旧阀何尝不想推翻杨广。

可现在却都是彼此戒备,杨广想要铲除关陇旧阀,苦于没有借口,只怕激变天下;关陇旧阀却对杨玄感当年的叛乱心有余悸,不敢抢先发难。

杨广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萧碧落牵着八岁的杨杲走了过来。

萧碧落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杨昭因为身体发胖,大业元年时在长安和东都来回折腾,终于中暑而亡;此子杨瑓,原本是有些能力的,可因为一直没能得封太子之位,而自暴自弃起来,竟然与突厥的始毕可汗有了勾结,这才造成雁门之围。。。。。。。

萧碧落的女儿杨素颜,也是个心高气傲的,自从当日苏游和来雁北成亲之后,她便离开东都去了长安龙首原上的净念禅院。

又因为苏游离开东都去了南中之后,三两年也难得一次回宫。

不过,杨素之墓因为玄感之乱而被挫骨扬灰,净念禅院的杨般若却因杨素颜而保存了下来。

至于现在的萧碧落,牵着其他妃子的儿子过来看杨广,天知道她的心中会有多憋闷。

好在杨广与萧碧落的感情一直很好,尽管他此刻心情郁闷,喝多了酒后脑子也有些发昏,可看见结发的妻子到来时,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杨杲便在萧碧落的指点下向杨广拜了年,萧碧落看着杨广身边两大筐贺表,却是一封未动,不由笑着问道,“陛下,要不臣妾给您念念贺章罢。。。。。。”

杨广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什么好念的?如今天下已乱成了麻,他们却睁着眼睛高呼天下太平,朕也能睁着眼睛假装相信他们吗?”

萧碧落暗暗点了点头,原来杨广一直不说乱民的事,并非视而不见,而是不知如何面对啊。

笑了笑,萧碧落放下了杨杲的手,郑重其事地对杨广道,“如今盗贼不息,士卒疲惫,希望陛下来年要专心平乱,巩固根本,这方是大隋的长久之计啊。”

“朕明日便宣召天下,从此休养生息,少兴土木,让百姓以农耕为重!”对于比自己大三岁的妻子,杨广从善如流。

萧碧落关心天下大事,到底也还是为了顺着杨广的心意,要说她最关心的,自是身边的人无疑。

杨广的心情,萧碧落是在乎的,可还有一个如今还在囚禁的儿子。

想着杨瑓如今被禁了足,想出门半步也没可能时,萧碧落不由叹了口气,“阿孩。。。。。。。”

“休要提他!”杨广虽然爱自己的妻子,但一听到杨瑓的小名时,还是忍不住暴跳如雷。

杨广当日可是暗地里要把杨瑓扒皮抽筋的,现在只是软禁而已,实在是便宜他了!

萧碧落也知杨广气还没消,就算是自己,此时也并没有原谅杨瑓,即便他是自己的骨肉。

萧碧落也没想过要把杨瑓放出来,只是想看看他罢了。

杨广却岔开了话头,“素颜今年也不知回来看看你我。。。。。。”

萧碧落点了点头,良久方道,“听说苏游在南中占了一片土地,把那儿经营得风声水起的。”

“也是朕误听了术士之言,若是当日招他为素颜驸马的话。。。。。。。”

杨广到底也还是没把这话说完,苏游的能力他还是有些忌惮的,一如他忌惮现在的李渊。

433天下大势(上)

萧碧落听着杨广的话,也深以为然,只是一想着杨素颜的倔强时,心中又不由得隐隐作痛起来。

真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若说这事难道就没有补救的可能吗?

也不尽然,可若是萧碧落提出答应把杨素颜送去南中与苏游相会的话,杨广不大发雷霆才怪呢。

大隋如今的局势并不算好,杨广此时的神经,也是最最敏感的时候。

就在萧碧落胡思乱想之际,却听杨广忽然叹了口气道,“看来也只有迁都扬州了。。。。。。。”

“什么?陛下刚才说了什么?”萧碧落被杨广之语吓了一跳,有些不确信地问了起来。

“朕决定把都城迁往扬州。”杨广看着萧碧落,满脸痛苦地重复着刚才已说了一遍的话。

萧碧落这下可是听清了杨广之语,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地出语道,“陛下,您没有喝多吧?”

萧碧落早就听杨广说过喜欢苏游在扬州城外建起来的大观园,当时他还耿耿于怀说为了征伐高丽而无法久留扬州,若是能在扬州老去,也算是有所寄托。。。。。。。

可现在,杨广是承认自己老了吗?还是不再想着如何平复国内外的乱象,进而想通过下江都来逃避问题?

迁都江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杨广已经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实力剿灭乱军,意味着他开始准备退路,偏安一隅了!

杨广此时才四十出头而已,难道真因为这几年的处处碰头而消磨了志气?

杨广摇了摇头,长叹道,“大隋的根基在关内,朕的根基却在江南。若现在不迁都,就只能孤守关内,以后想去江都可就难了。。。。。”

萧碧落摇了摇头,若是此时留守关内,怎也是一步稳妥的旗啊。

大隋的各郡中,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乱军,但闹得最凶的还是山东河北以及江南,目前最大的乱军一共有三处,一是东都附近的瓦岗军,二是以渤海郡为根据地的窦建德军,还有盘踞在长江两岸的杜伏威军。。。。。

这三股势力已经逐渐吞并了他们周围的乱军,无论任何一方都已经有了与大隋的官军抗衡的实力。

除了这三股势力之外,还有上谷贼王须拔自称漫天王据地称燕国,还有魏刀儿拥众十万,北连突厥南掠燕赵,东海巨盗李子通则与杜伏威分分合合。

此外,城父县的朱粲自称迦楼罗王,众至十万;淮北贼左才相东山再起,残忍好杀。。。。。。

反正,从安全上考虑的话,南下江都绝对不是好主意!

萧碧落在心中准备了一番措辞,正想进谏杨广时,却发现他已发出了鼾声;她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好给他盖上了一条毛毯。

她则在一旁默默垂泪,醒过来之后,杨广已急急忙忙赶去祭祀了。

每一年的第一天,朝廷上下都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因为这一天不但要早早地起来祭祀先人,还要上朝应卯。

往年的正月初一早朝,多半是皇帝感谢诸位臣子的贺表,以及祝贺天下子民春节快乐罢了。

可这一年。。。。。。

百官们拜贺天子之后,杨广便抛出了最近一直考虑并最终在昨晚下定决心的结果,“朕决定再下江都,诸位爱卿议一议行程问题。。。。。。”

杨广之所以只说再下江都,而不是直接说迁都,实在是担心引来众人的反对。

即便这么说,除了虞世基来护儿等少数人江东人的附和之外,关陇门阀还是选择了沉默。

杨广看着鸦雀无声的大厅,直接点名苏威道,“纳言,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苏威无奈之下,只得出班奏道,“陛下以前乘坐的龙舟,已在杨玄感之乱中被叛党焚毁了,陛下欲要再下江南,首要解决的便是龙舟的问题。”

杨广点了点头,他第二次下江都所乘的龙舟是大业二年时所造,所以花费上比第一次下江都少了很多,这也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原因,可现在。。。。。。

难道因为没有龙舟就取消迁都?显然不能够!

杨广正要开口说话时,治书侍御史任宗却站了出来,奏道,“臣有本奏!”

任宗是五品官吏,之前就反对过杨广的一些治国理念,所以杨广对他十分不喜;如今见他站了出来,杨广下意识地奏了奏眉头,却还是大度地一摆手,“讲来!”

“臣以为,打造龙舟花费过巨,陛下请三思!再者说了,如今苏孝慈剿贼于河北,李渊剿贼于河东,陈棱剿贼于江南,张须陀剿贼于山东,阴世师则在陇右。。。。。。如今已是天下大乱了,臣所以冒死请谏,陛下当坐镇东都以拾人心!”任宗当即侃侃而谈,朝中众臣大多暗暗点头称善。

杨广心下也有些松动,他自然也想过安全问题;可自己苦苦思索了几个月才下定的决心,难道凭着一个区区五品官员的几句书生之语就打退堂鼓吗?

杨广摆手让任宗退了下去,阴沉着脸再次逡巡了众人表现不一的脸。

宇文述如今是主管军事的,他此时看到杨广的目光向自己脸上扫来时,顿时感觉到任宗刚才所言是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当即信誓旦旦地说道,“任宗夸大其词,事实上如今的盗贼已是十去七八,这天下哪有那么乱?老臣提议,可以把打造龙舟提上日程。”

杨广点了点头,不是因为宇文述说起剿灭了十之七八乱贼的事,而是因为他的最后一句话。

苏威看着宇文述如此明目张胆地指鹿为马,当即愤愤而出,不阴不阳地说道,“当日盗贼只是占据长白山,如今却已尽在汜水了。”

苏威所指,自然是瓦岗寨乱贼的迫近了,杨广听了,却大不以为然。

同一时间,临沧城苏游的客厅中,苏游宴请了李密王伯当以及彭声张龙赵虎等十余人,正在进行着新年的第一次聚餐。

待酒过三巡之后,苏游看着满堂众将,心中也极为开心,笑着说道,“如今南中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我刚听说镇西将军已向西南方征服了骠国和户卢没;西爨的领地,已经大过南中了。。。。。。”

骠国和户卢没与他们西面的夫甘都卢以及掸国,共同组成了后世的缅甸;也就是说,爨国昭这小半年占领的领地,已经超过了后世缅甸国土的一半。

“只要父亲一声令下,咱们沿江而下,用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下游的堕落钵林、真腊和扶南,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苏云帆听着苏游的忧虑,当即笑着应和道。

事实上,苏云帆和吕笙在前几年间便已沿着澜沧江进入过湄公河了,他们甚至在金三角地带建立起了秘密的转运站,至于画有湄公河沿岸的地图,更不是话下。

李密自从来到南中以后,以无上的求知欲学习了南中现有的知识,自然也见过苏云帆和吕笙等人绘制出来的地图。

此时听了苏云帆之言,李密当即附和着点了点头,“只要等到夏季山洪暴发,咱们的战船就能进入湄公河了,到时候只要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