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了半刻,窦建德看着眼前半丈远的苏烈和王伏宝也变得模糊之后,终于下令道,“兄弟们,为高大哥报仇的时候到了。出击吧!就是现在!”

说完这话,窦建德翻身上马,朝着薛世雄的营地奔去,他身后的二百八十四人也都抽出了武器,纷纷上马。

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最外围的士卒终于被大地的震动而惊醒,随后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呼喊,“敌袭!”

这一声呼喊如同瘟疫一般蔓延过整个营地,就像敌人已经遍布了整个营地一般。骚动也从前营波及到中军大营,而后是后营,整个薛世雄军的大营在盏茶之间便陷入慌乱与无助之中。

白茫茫的大雾中,军官找不到自己的士卒,士卒找不到自己地军官,他们既看不见自己的同僚,也看不见自己的敌人。

士卒们仿佛像无头的苍蝇一般四处奔逃,他们一边高声疾呼,一边疯狂地挥舞着自己的武器,不允许任何一个活着的生物靠近自己。

窦建德与两百八十多名悍卒驱马在薛世雄的大营中来回奔走,真正死在他们刀下的人并不多,他们更多死在互相践踏之下。

马嘶声、战鼓声、箭矢破空声,喊杀声、哭喊声、惨叫声,所有声音汇聚在一起,在雾气中久久回荡,荡气回肠。

薛世雄早已年过花甲,虽然这些天一路行军和打仗有些累人,但他还是在天亮时就起床了,他锻炼了一番身体回到营帐中洗漱时,便意识到了浓雾的袭来,随后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敌袭”声。

薛世雄一边命人披挂,一边下达命令,“击鼓,迎敌!”

薛世雄出了营帐之后,听到喊杀声四起,百十亲兵顿时将他保护起来;薛世雄则试图往呼喊声最浓密的地方驰去,以便收拢自己的士卒。

可一路上,各种声音让整个营地都混乱了,更可怕的是不时拿着武器向自己招呼的士卒,而这些士卒都是自己的人。亲兵们一再表明“大将军在此”,可哪里有人肯相信?

薛世雄也派出部分亲兵出去召集主要的部将,可结果却是不但他们没能招来任何人,就连他们自己也是有去无回!

好在燕云十八骑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战斗,他们终于在杀死了上百自己人的情况下,这才靠拢了薛世雄。

“父亲,咱们撤吧,实在不行了!”薛万彻找到薛世雄之后,紧张了半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早在听到敌袭之后,他便知道只有撤退一途了。

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离开,是因为薛世雄还在危险之中,但那都是以前了。

薛世雄听了儿子的劝告,没有像以往一样教育他“不抛弃,不放弃”,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显然要做的是“拿得起,放得下”,儿子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欣慰于儿子选择的同时,薛世雄又对自己的处境担忧起来。

大势已去啊!

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这两万士卒,从此化为乌有了!

想及此,薛世雄突然觉得胸口一紧,顿时有一股怨气喷涌而出,随后便觉得满嘴腥甜。

“噗。。。。。。”薛世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随即昏迷不醒。

窦建德等人在薛世雄的营地中冲杀了一阵之后,随之汇合了刚刚赶来的两千七百余兄弟,只在薛世雄的阵营外看着里面的大乱。

等到浓雾慢慢散去,窦建德带着三千士卒再次杀入敌阵,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458处处是贼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杨义臣在行将就木时说出了五路大军围剿瓦岗的计划,这个计划说起来很有些气势,杨广也深以为然。

但计划中的五路大军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生力军的,也就只有薛世雄的两万幽州兵和王世充的五万淮南军了。

其余三路军中,罗士信的虎牢军自顾不暇,东都兵没有能够胜任的将领,杨善会的并则多半接收自杨义臣,如今不但需要磨合,还在于这些士卒的士气怎么都算不上好。

杨善会能做的,也不过是稳扎稳打,寻找机会罢了。

今日之前,谁又能想到薛世雄的大军竟在半路上遭遇了围杀,跟着薛世雄回到涿郡的士卒连一千都不到?最让人难以相信的还是薛世雄竟然一病不起,时日无多!

就在薛世雄大军被窦建德偷袭的同一天,王世充的五万大军终于抵达谯郡,与单雄信和秦叔宝率领的三万瓦岗军离着最多不过十里的路程。若是没有意外的话,王世充军和瓦岗军的首战,将在最近这一两天内打响。

此时,程咬金和裴元庆分别率领两万大军正在围攻离谯郡不远的淮阳郡,李密与徐世绩刘黑闼率领的十万大军则早就打下了淮安,目前正在全力围攻襄阳。

得到王世充率军北上的消息之后,李密便知当务之急是要消灭王世充,继而一面撤向淮安,打算向东攻击汝南以便抄了王世充的后路;一面飞鸽传书给程咬金和裴元庆,让他们先去救援谯郡的秦叔宝和单雄信。

王世充若是知道李密布局将近二十万的大军来对付自己,一定会对自己的前景有所犹豫的;事实上,“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王世充此时也并没有为朝廷尽忠的觉悟。

王世充在得到左屯卫将军的封号时,第一感觉不是高兴,而是郁闷。

相比于一系列虚头巴脑的封号,王世充更愿意当他的江都郡守或是江都郡丞,他第一次到江都任职时还是兵部员外郎,那时候他是苏游的护卫头领。

可自从来到江都之后,王世充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如今天下大乱,像元宝藏、刘武周、李渊这样的人都动过异样的心思,王世充这种能够忍辱负重、八面玲珑的家伙又岂能没有自己的想法?

王世充很能忍,他甚至为了得到晋升甘愿做宇文述的走狗。

王世充之所以从兵部员外郎晋升到江都郡丞,再由江都郡丞升到江都郡守,其中的心酸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可他毕竟成功了,得到了常人期冀的地位。

王世充在剿匪的几年之中,未尝有过一败,可江都左近的杜伏威李子通等势力一直常剿不衰呢?这固然是因为人心向背,也未尝没有王世充故意放水的因素在内。

王世充想要得到的,便是一直呆在江都剿匪,而后在合适的时机举起自己的大旗;但他万万没想到,杨广竟然也选中了江都作为自己最后的自留地。

杨广南下让天下大乱,让各种势力加快了争夺天下的步伐,可也打乱了王世充的全盘计划,现在这个围攻瓦岗的命令就让他哭笑不得。围攻瓦岗军的最后结果,将会在东都会师,这意味着王世充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再回江都的可能。

对于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显然是王世充所不欲的。

可真要赖在江都与杨广争锋,王世充也知自己没有那种实力,毕竟杨广所帅的精兵才是真正的战士。

无法回到江都,那只有走东都这一条路了,可到了东都就能万事大吉吗?

“东都没有名将,罗士信也不可能回东都,能够与自己争锋的不过只有薛世雄和杨善会罢了!薛世雄老迈昏庸,不足为据,可这杨善会。。。。。。。”

王世充正在算计着如何入主东都之时,门外的护卫拿着一封书信掀帘而入,口中称道,“大将军,有急报。”

王世充接过急件,才一展开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坐于下首的王辩以及王玄应王玄恕兄弟都一齐抬眼看向王世充,他们正要开口相询时,后者已悠悠地说道,“杜伏威两日前出兵**,大败陈棱,趁势拿下历阳与庐江两郡,李子通则北上夺取高邮。”

王世充对杜伏威能够击败陈棱并没有感觉意外,毕竟陈棱坚守历阳的士卒只有八千之众,还都是水军;杜伏威的士卒虽然良莠不齐,可数量上却是陈棱的十倍有余。

这一场原本早就决定胜负的战斗直到现在才爆发,主要原因还是此前王世充在杜伏威的驻军周边虎视眈眈,杜伏威因为投鼠忌器而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可自己才刚刚离开,杜伏威就轻而易举地把陈棱给灭了;更让人意外的是,与杜伏威一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李子通也同时攻下了高邮。

“难道他们达成了战时攻守同盟?”王世充的心中,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看着王世充沉吟不语,王玄应不由大急起来,“若是杜伏威趁机夺取淮南郡,咱们就腹背受敌了。。。。。。。”

王玄应和王玄恕是王世充的亲儿子,王辩则是他的干儿子,王玄应的智商一直未王世充说诟病,他的说法却还是让王世充轻轻地点了点头。

杜伏威如今新得了历阳与庐江两郡,他向西北扩张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或许现在他还没有对抗王世充的实力,可他若是与瓦岗军勾结起来呢?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哪一方乱军,地盘一经扩张,当地的贫民就会义无反顾地加入他们。

如今杜伏威已全面占领历阳和庐江两郡,那他的兵力很可能马上就能翻番,甚至是变成三十万五十万。。。。。。

王世充对王玄应摆了摆手,又转向王辩道,“你怎么看?”

王辩立即答道,“回义父,孩儿以为应该保存实力,绕道直入东都。”

王辩所言,既是废话,也是王世充的计划,所以他听完之后也只是笑了笑。

无论如何,王世充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兵进东都,如果能够选择一条没有什么瓦岗军阻拦的路前进,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王世充之所以早早地来到谯郡,也未尝没有把瓦岗军吸引来此一网打尽的计划,但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李密如今正在攻打襄阳。

王世充要的就是一个时间差,他想以此欺负没有李密的散兵游勇,而后直接急行军冲进东都去。

谯郡和襄阳大概有三天的路程,王世充至少有五天的时间等待瓦岗军的集结,击败他们后,正好用两天的时间在规定的腊八到达东都。

王世充的算盘打得不错,但他没想不到自己才刚离开江都,杜伏威便抓住战机击败了陈棱。

王世充也没有想到,李密接到了飞鸽传书后不但派了程咬金和裴元庆率领两万士卒前来增援,更是亲自调动十余万大军绕到了王世充的侧翼。

若是王世充按照原来的计划在此等上五天的话,结果只怕会等到四面楚歌。

王世充对王辩的说话很是赞同,当即命人招来了杨公卿、郭善才等将领,一起讨论打下谯郡以后到底是要向西进军淮阳,还是向东打下梁郡。。。。。。

结果尚未讨论出来,便有斥候前来报信道,“瓦岗单雄信帅一万军前来叫阵!”

“贼就乱贼!”王世充不由得哼了一声,所谓兵不厌诈,他对单雄信这种光明正大叫阵之举是不屑一顾的,事实上此前他已消灭了无数支敢于前来叫阵的队伍。

王世充如今带着五万大军,这五万军有三万是跟着自己历经百战的善战之士,还有两万是杨广拨给他的骁果军;王世充有理由相信,自己这支队伍遭遇寻常的二十万乱军都没有任何问题。

王世充当即发下号令,命郭善才带领一万骁果军前去迎敌,其余人等都回去待命,以防朝廷叛将秦叔宝有可能带领部队从侧面来袭。

战斗刚一开始,单雄信便知自己踢到了铁板,王世充的威名果然不是盖的。

即便如此,瓦岗军还是打出了血性,短短一刻便击杀了四百多官军,却也因此付出了一千七百多人。。。。。。

瓦岗军溃逃之后,王世充正要号令追击时,却接到了斥候传来程咬金和裴元庆驰援谯郡的急报。

王世充差点吓出一声冷汗,紧急命令鸣金收兵。

王世充并不担心自己的大军对阵谯郡的两万瓦岗军,以及驰援的两万大军有什么问题,他想不通的是,西方的援军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这是巧合吗?

李密是不是已在路上?梁郡的瓦岗贼会不会派来援军?

带着这两个问题,又加之杜伏威有可能的北上,王世充心中再也没有在谯郡集中攻击瓦岗军这种天真的想法了。

“离开这是非之地,尽快进入东都!”——这无疑是王世充目前最迫切的愿望。

思索了良久,王世充斩钉截铁地指着地图道,“咱们先过运河,绕道彭城北上东平,到金堤关与杨善会汇合!”

王玄应兄弟并没什么意见,王世充现在指出的道路虽然绕路比较远,但阻碍一定更少。

王辩却有些担忧地说道,“咱们到达河东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卢明月部。”

“卢明月的十余万乱兵曾败给张须陀,没什么可怕的。”王世充摇了摇头,用毋庸置疑的语气道,“咱们天黑后就撤退,就这么定了。”

459进军高丽

入夜之后,王世充的五万大军悄然向西退去,一直过了运河才慢下脚程,在运河东边休息了一晚之后,大军开始向彭城进发。

走了不到两个时辰,王世充便见斥候飞奔而来,急声道,“报!前方有乱贼出没。”

王世充也没觉得太大的意外,勒住了马后问道,“卢明月部?有多少人?”

“正是卢明月的旗号,只是还没有探明人数。”斥候低头回应道。

“还没有与乱贼发生交战吧?”王世充接着追问起来。

斥候摇了摇头,“没有,前锋军按照大将军的吩咐,至今按兵不动。”

“很好,传我将令,命郭善才绝不可主动出击,违令者军法从事。”王世充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斥候领命而去后,又下令道,“安营扎寨!”

王世充安营扎寨准备抵抗卢明月时,被苏游占领了十余天的三山城在一万四千多高丽俘虏的努力工作下,已是小有规模了。

三山城依地势而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水的一面就是三山码头,这也是苏游登陆后最先建造的地方。

当高丽的俘虏在士卒们的看押下开始烧砖、打地基、挖护城河之时,苏游理所当然派出了探矿小队,可惜这个半岛上除了有丰富的石灰石粘土以及少量的煤炭外,并没有发现铁矿。。。。。。

只过了两天,砖窑、石灰窑、水泥窑以及玻璃熔窑就建造了起来,随后便投入了生产之中。

有了大量制造水泥的原料,有了熟悉制造水泥的流程和大量的劳动力,几十上百吨水泥便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因为水泥的辅助,房子也比先时建得更快。

只用了十天时间,三山城便已矗立起几百间房子。

有了这些房子,就没必要把那些高丽俘虏每天来回往船上送了,三山城的筑城速度也因此加快了许多。

苏游对筑城的速度还是甚为满意的,他一边安排着这些俘虏继续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一边开始让人给这些房子的墙上刷上石灰,又从船上搬下火炉的暖气管道,开始着手为这些房子布置起火炉来。

负责采煤的人采够了烧制建筑材料的煤炭之后,便开始把多余的煤往城中运来,用早就准备好的打煤器开始制造起蜂窝煤来。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苏游之所以选择在此建城,并不是想要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要把这里变成战略大后方,而是要把这里变成自己的粮库、兵库以及兵工厂。

苏游和来雁北等人站在高处,远远看着下方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由得欣慰地笑了起来。

若不是来雁北亲眼所见,她怎么都不会相信区区两三万人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建造出这么多的房子,此时此刻,她也难免赞叹道,“真是不可思议。”

苏游摇了摇头,笑着道,“美中不足的是,这儿缺少了人气。”

来雁北理所当然知道他说的是平民了,她自然也知道,这座城若只是当做一座要塞经营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三山城周边有很多土地可以开垦,这些土地养活二三十万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了这些人,能够征到多少农税?能够征集多少的士卒?

苏游没等来雁北表示意见,便淡淡地说道,“明天就开始吧,我传信给双鱼,这事让他们来办。”

来雁北点了点头,又说道,“用商队的船去中原救人吗?就是太危险了。。。。。。”

“不仅仅是中原,如果新罗百济的百姓想要移居此处,也不是不可以的。先让双鱼他们来此集合好了,我想让他们分别往平原、临济、东海、高密、东莱等海边去带人回来,一支船队配备二十门火炮和二百护卫。”苏游掰着指头,算计着那些走投无路的中原贫民。

“同时派出这么多支船队,咱们的行踪只怕很快就暴露了。”来雁北有些担忧起来。

“我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中原已是水深火热,咱们不救他们,谁来救?再者说了,咱们也需要他们来充实这个城市。只有这样,这座城市才有未来可言。”苏游前面的几句话说得激扬慷慨,说到后面却露出了本性。

来雁北笑了笑,心中却计算着一旦从中原接收大量饥民到来之后,到底需要多少粮食来养活这些人。

苏游看着来雁北不语,大概也猜到了她的心思,不由笑道,“你是担心咱们粮食不足吗?放心,商队只有四十多艘船,每船每次接纳三百人,一趟也不过万人出头罢了,一个月内能接三趟就不错了。。。。。。”

来雁北点了点头,笑道,“我知道,咱们现在的粮食足可让二十万人吃半年,再不济咱们还能到海上去捕鱼嘛。。。。。。”

“再不济咱们还可以到高丽去要救济嘛。。。。。。。”苏游补充了一句,又说道,“我正想晚上开个会商量一下破高丽的计划呢。”

“咱们现在不用急着破高丽吧?”来雁北有些愕然,若是为了粮食的话,打高丽显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前几年高丽一直承受着大隋的征伐,他们的粮食储量显然不如新罗百济,要不高丽军攻破百济王城之后就不会连百济王城内的粮库也一起搬空了。

还有一个不利于现在攻打高丽的原因,便是云中军接连在金城、慰礼城和卑奢城俘虏了大量高丽军;如今的高丽王城一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苏游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也不是很想打高丽,其实只要通过商业的手段就能把高丽榨干榨穷了,但不打不行啊,现在天气已经变暖,而这也是一场政治战。团战可以灭,提莫必须死。。。。。。。”

天气暖不暖的,来雁北并没有感受得到,但离着立春实在不远了。

“提莫?”来雁北对苏游失口说出的词有些不解起来,盯着苏游问道。

苏游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当即又正色起来,“攻破高丽王城,是咱们一早就计划好的,这点不会变。至于为何会这么急着攻击他,主要还是因为三山城周围没有铁矿,而高丽国有很好的铁资源,钢铁是工业的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