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很好的铁资源,钢铁是工业的根本,没有好的铁就没有锋利的武器和精良的甲具。。。。。。”

苏游对于未来的发展大计,来雁北是知道的,她虽然不知苏游为什么对高丽的铁矿这么熟悉,但想了想之后,也觉得现在征伐高丽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三山城接纳了中原的流民之后,必定会暴露出去,那时候就必须得留下必要的武装力量来防守了。。。。。。。

现在三山城的城墙还没有开始修建,却同样不会有什么外来势力发现这里,现在三山城的安全系数反倒是最高的。

当日下午,苏游便命人去卑奢城召回了张龙和一千重骑,只留下一千人在此看守,南方的海角都里镇干脆就留下了几个能够燃烧烽火的岗哨。

留在三山城的,自然是以来雁北为首,她所率领的六千多看守人员,其中有四千是南洋诸国带来的炮灰军团,剩下两千则是从云中带来的辅兵。

七海商社的人也很快会从新罗百济赶来三山,他们连水手带护卫在内,也有六七百人。

此外还有苏游留下来跟着七海商社的货船回中原拉人的火炮一百门,以及标配的三百炮手。

至于跟随苏游的征伐高丽王城的部队,则包括安装在船上的九百门火炮和标配的二千七百炮手以及张龙赵虎率领的两千重骑,爨子恒和王伯当各自率领的三千西爨军和东爨军,苏游的近卫军二百人,还有辅助兵两千余人。

当然,苏游没有忘记把渊盖苏文等高丽的高级将领全部带上。

次日一早,苏游率领这一万余人乘坐着一百二十艘战船离开三山码头,径往浿江的出海口南浦进发。

浿江,又名王城江,也就是后世的大同江。

事实上,高丽王城平城与东都有些相像,——东都中间有洛水穿城而过,而高丽王城也横跨在王城江上。

王城江为高丽的商业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样也为苏游的船队提供了便利;经过两天的航行之后,苏游的船队按计划在十二月初五的中午到达南浦。

与苏游料想中一样,王城江上面并没有浮冰,苏游理所当然挥师北上,直往平城而去。

二十天前,高丽国王看着从百济王城满载而归的船队时,心中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一切的功劳和多半的收获都属于大对卢渊太祚,——领兵的人是渊太祚的儿子渊盖苏文,分配战利品是渊太祚,最美的美女和最贵重的财货也都被他扣留了下来。

即便如此,高建文也没有什么理由郁闷的,毕竟是打了胜仗,万民同乐之时皇帝也是有点收获的嘛。

可劫/掠完百济之后,这二十多天来高丽王城的水门就没有再开过一次。

高建文所得到的消息,则分别是攻击金城和慰礼城的大军以及卑奢城的守卒相继被俘,推人及己,高建文很快也有了做亡国国主的觉悟。

最不愿意相信这些消息的人,显然是大对卢渊太祚,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有他的儿子,更是因为他不相信那些逃回来的士卒们那一套夸张的说辞。

能够喷出火舌和黑色铁球,这些铁球能够产生炸雷一般的响声还能把人震死震伤的神秘武器。。。。。。。这是说书吗?

即便如此,渊太祚还是命人在王城江上加大了巡逻力度,江边也都部下了十余处布满投石车和弓箭手的防御阵地。

苏游的船队一进入王城江,坚守在江口的暗哨便燃起了烽火,江边的防御者们顿时紧张起来。

460进攻尴尬

看着江口突然燃起的烽火,苏游并没有感觉丝毫的诧异,毕竟他此前在金城、慰礼城以及卑奢城击败和俘虏高丽军最少已是十余日的事了。

若是自己来到此处,高丽人却没有丝毫的动静,那才是怪事呢。

苏游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看着远处江边鳞次栉比的堡垒,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高丽人在江边布防,用投石车和弓箭防止敌人沿江直达王城,可以追溯到大爷九年,杨广那时候征伐高丽便有一路水军沿江而上。

可惜的是,王城江两岸并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势,当年来护儿率领的水军就不惧两岸的投石车和弓箭,更何况苏游的船队中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苏游所知,当年来护儿沿江而上时,两岸各派了一队骑兵护航,是他们把岸边的堡垒一一击破,这才保证了船队的通行无阻。

苏游当然也能派出两支骑兵把敌人的堡垒冲得七零八落,但还有更直接的办法,比如说使用火炮;既然云中军早在金城之战和慰礼城之围中已经使用过火炮了,此时似乎也并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有了这个心思之后,苏游当即下令以两艘炮艇开路,用火炮来摧毁一路上的阻碍。

地利上没有太大的优势,双方的射程就决定了胜负。

苏游的船队尚未进入高丽军的投石车射程时,两艘炮艇便缓缓放慢了速度,开始用火炮对王城江两边高丽人的堡垒进行了射击。

震天的闷响过后,十余发炮弹离开了炮管,飞入到高丽守军的堡垒之中。

严阵以待的高丽军看着苏游的船队缓缓到来,他们虽然拉满了弓弦,也准备着发射石弹,实际上却是双手发颤,心中早就打好了开溜的算盘。

眼前遮天蔽日的苏游大军让高丽守军生出了不可战胜之心,而从金城、慰礼城和卑奢城溃逃回来的士卒,又带回了苏游军战斗力恐怖如斯的传说。

苏游战船上迎风飘扬的战旗,显然已深深地出卖了他们的身份。

炮声一响,高丽军纷纷松开了弓弦以及投石车的开关,这都是被那此起彼伏的震天响声给吓的。实际上,他们射出的弓箭和抛出的石球并没有一点准头,更别说苏游的战船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射程了。

炮弹带着风声飞入阵地之时,高丽守军显然也意识到了危险,但他们到处躲闪最多只是避免了被炮弹直接击中罢了。

当炮弹爆炸开来时,许多高丽军终于相信了那些溃卒们带回来的传言,随后便如惊弓之鸟一般纷纷溃逃;也有一小部分人,直接在炮弹的爆炸中或伤或死。

苏游的船队没有承受到哪怕是一个石弹或一支弓箭的伤害,仅仅只凭着十余发炮弹,便让高丽军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如果苏游此时派出一支骑兵去俘虏那些吓破了胆的士卒,显然不会是太困难的事;可相比于俘虏他们做劳力,显然是让他们把自己的恐惧传回平城更加有力。

正如苏游所料想的一样,前哨的守卒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后面那些堡垒的高丽士卒的士气。

到达第二个高丽防御点的时候,云中军甚至都不需要发射早就准备好的火炮,那些守军们便已纷纷往北逃去。——若不是看着他们脸上的神色过于慌张,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他们是苏游的向导。

两岸的高丽军除了最前方的两个防御点被炮声惊吓、无意识地乱放了一通箭外,后面的十余个防御点竟然没有任何的抵抗。

苏游的船队将高丽坚守在两岸十余日的一千多手卒如同赶鸭子一般,将他们往高丽王城方向驱赶,他们对高丽王城的守护没有发挥出半分的作用。

当天色渐渐暗下之时,高丽王城便已出现在苏游的望远镜中了。

张龙也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平城,想着马上就要攻破高丽王城,他的心情便不由得激动起来,毕竟当年杨广号称两百万大军也没能攻破这座城池,而他们现在最多不过一万多人。。。。。。

张龙对胜利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苏游带领着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尽管心情激动,张龙还是循规蹈矩地向苏游请示道,“先生,咱们今晚在何处停靠,准备何时攻城?”

“现在就下令停靠吧,天气实在有些冷,攻城的事留待明日罢!”苏游点了点头,说完这话又补充道,“传令下去,在高丽王城被攻破以前,我拒不接见任何高丽使者;若是有使者到来的话,先把他们绑了,再用布条把嘴堵上。”

张龙当即接受了命令,却对苏游最后说的话有些狐疑起来。

像是明白张龙的疑惑似的,苏游解释起来,“我担心高丽国王顶不住压力派人出来投降,这样的话咱们就白忙活了。”

张龙不由得哑然失笑,不让使者说出投降之语,送出投降之信,苏游还真的是煞费苦心。

不过,对于苏游攻破高丽王城的决心,张龙却是明明白白的。

苏游如此大张旗鼓,显然是为了攻破高丽王城来的,而且也必须要破城。——高丽人最是狡诈、反复无常,若是接受他们投降的话,他们说不定在苏游转身之后就翻脸不认账了。

高丽人诈降已不是一次两次了,上回杨广接受高丽人投降就是前车之鉴,苏游虽为大义而来,却也不愿徒劳而返。

苏游的命令传下去之后,战船纷纷抛锚,他吃过晚餐之后,便把王伯当爨子恒等人召集起来,研究完平城的地图后,便布置了明天一早的攻城任务。

与苏游所料一样,高丽人得知苏游的大军到来之后,高丽小朝廷早已是乱成了一团,最后还是渊盖苏文之父大对卢渊太祚站了出来。

渊太祚一面命人加强对王城各个城门以及水门的防守,一面逼迫高丽王高建文写下降书,并派出使者试图把降书送给苏游。

云中军早就接到了苏游未卜先知一般的命令,高丽的使者又怎能见到苏游?

渊太祚左等右等没等到使者回信,竟然困得睡了过去,直到迷迷糊糊中听到远处传来炮响,这才意识到事情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此时此刻,太阳才刚离开地平线一会,苏游的大军便已攻到了高丽王城的水门前。

水门是苏游进城的第一道障碍,渊太祚得知苏游来的是水军后,也是第一时间把城内的一半兵力派来了此处。

这一段江面有十余丈宽,两边是高为三四丈的城墙,近万的高丽守军昨晚已纷纷就位,准备用投石车和弓箭、火油、檑木等物给苏游的船队迎头一击。

尽管这些士卒们也多多少少听说过云中军火炮的威力,但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况且,他们当年便在此或是烧毁或是击沉了几十艘大隋来犯船只,击退了大隋水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他们相信,凭借着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将即将到来的侵略者击退。

事实证明,高丽守军还是太过天真了,他们中真正见识到火炮威力的人并没有多少,——见识过的那些人都不愿来此防守。

与昨天对王城江口那些堡垒的攻击一样,苏游果决地让炮舰发起了第一轮攻击;与昨天有些不一样的是,今天发出攻击的火炮不是十余门,而直接是这个数字的六七倍。

要不是因为江面太过狭窄,苏游一定会把所有炮舰都派出去的。

还未进入高丽军投石车和弓箭的射程,震耳欲聋的响声便开始了。

由于距离和地势的缘故,第一轮一百多发炮弹能够准确射入高丽军阵地的炮弹不足一半,剩下的另一半都被围墙弹回了江面上。

好在这些炮舰射击时与城墙的夹角都在三十度到六十度之间,这才避免了那些反弹回来的炮弹在自己的船边发生爆炸。

高丽守军一早就见到苏游部队的到来了,他们纷纷准备迎敌时,云中军的火炮便开始了攻击,听到了沉闷的震天响声之后,高丽军下意识地躲进了城垛之后,而后那些打入阵地的炮弹便理所当然在他们身边开花了。

二三十发炮弹在阵地中此起彼伏地炸开来,顿时就有上百个倒霉鬼倒了下去,侥幸活下来的士卒们耳朵中则在嗡嗡作响。

“都躲到墙根墙垛之后!这些铁球打不到墙根!”

“快放箭!他们攻击得很慢!。。。。。。。”

高丽阵地中响起了小头目们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可这种时候谁敢露头?若是只躲到墙角的话,又与撤退有什么区别?

胆子小的已缩成了一团,有个别胆子大的则露出了头,但他们想要用弓箭还击也没什么可能,毕竟云中军的炮艇并没有进入射程。

云中军第二轮火炮攻击之后,高丽守军终于意识到火炮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守军的指挥官振作起精神,用军法斩杀了几个胆小者后,终于迫使士卒们再次上了城墙。

苏游终于发现,火炮也不是万能的。

想要越过三四丈高的围墙打入敌人阵地中就不是简单的事,想要让炮弹落在城头上就更不容易了;而城墙足够厚,想要炸毁城墙就更不可能了。。。。。。

到底也还是要使用弓箭吗?那样的话,自己一方可就暴露敌人的弓箭射程之内了。。。。。。

261割地赔款

思前想后,苏游还是选择了用火炮压制,用手。雷突击敌方城墙的战术。

云中军第三轮火炮攻击结束之后,三条轻便的快船便迅速往城墙边靠近,刚刚躲过一劫的高丽守军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运用投石车攻击。

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武器攻击有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对过于接近的目标无能为力。

比如说投石车的射程在三十丈和五十丈之间,只要敌人冲到三十丈以内,投石车就彻底废掉了;弓箭也有同样的缺点,要是敌人冲得过于接近的话,弓箭也就没有任何杀伤力了。

此刻,云中军的快船在火炮的掩护下快速靠近城墙,高丽守的投石车原本只有一次攻击机会的,可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敌人便已冲近了。

除了投石车之外,高丽人的防御手段还包括弓箭射击以及檑木、滚石、热油等攻击;后面三种攻击方式属于近战,是为了防止敌人攀爬城墙的,若是用这些东西往外砸冲近的船只则有些不现实。

这么一来,想要阻止三艘快船的接近,也就只有弓箭这一方式了,可惜城头上能够看到他们驱船接近的人并不算多,敢于拿起弓箭还击的就更少了。

云中军的突击队只是稀稀拉拉地承受了地方射来的近百支箭,这些箭平均到每个人身上连两支都不到,更何况这些弓箭多半落入了江中,更何况突击队员们都穿着不惧弓箭的铠甲?

百余名高丽守军射出弓箭之后,更多高丽人站了出来,但他们还未拉满弓弦时,便突然发现四五十个手。雷冒着烟从敌人的船上飞了上来。

高丽人在没有听到炮响的情况下就看到了下面飞上来的手。雷,诧异之余还是第一时间选择了就地卧倒,可这些手。雷实在不同于炮弹,它们的个头虽小,飞来的速度也不快,但准确性总算是比炮弹要高得多的。

三艘船上共有六十多投手,他们投出的雷有一大半落到了城墙上,剩下的全部落入了墙后敌人的阵地中。

与城头上那些高丽军所料想的一样,手。雷很快就如炮。弹一样爆炸开来,手。雷的威力远远不如炮。弹;但手。雷的落点是炮弹无法企及的,这种特殊情况下,手雷的杀伤力十倍于炮弹。

手。雷的进攻,不但成功瓦解了高丽守军的第二轮弓箭射击,而且炸死炸伤至少三成城头上的高丽守军。

侥幸不死的高丽守军看着周围断胳膊断腿的同僚,看着城头上的砖石被破坏得满目苍夷,哪还有坚守下去的决心?

云中军也没有给予敌人思考和填补兵力的时间,几乎是在第一轮手。雷响起之时,他们迅速发起了第二轮的攻击;炮艇上的火炮也调整了参数,配合着突击队把炮弹纷纷轰向敌人的阵地之中。

被手。雷进攻的这边城墙,经过了三轮的轰炸之后,城头上剩下的便只有或是死亡或是重伤的高丽人了。

另一边城墙上,高丽守军看着苏游派出突击队攻击对面城墙之后,惊讶之余也动用了投石车和弓箭,但他们很快就迎来了新一轮的火炮压制。

突击队用手。雷进攻的时,遭遇了前方百余敌人的一轮弓箭,又遭受了后方敌人用投石车和弓箭的两轮攻击,因此损失了十余人。

这些人多半是被敌人的投石车直接砸倒的,好在他们早就做好了防护,虽然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却没有致命的危险。

按照同样的方法,云中军很快就摧毁了剩下的一面城墙,但这一次却再没有任何的损失。

两面城墙上的高丽军偃旗息鼓之后,云中军一鼓作气拿下了进攻高丽王宫的第一重障碍——水门。

前方的突击队进攻水门之时,后面的火炮对早已没人的两面城墙进行了无情的轰炸,这也是为了保证退路不留任何敌人。

进入水门之后,王城江显得更加宽阔,江边到处有许多溃散的高丽守军,也有一些刚刚被派来增援的高丽军。

看着岸边来来往往、不知所措的敌军,苏游只命令开了十余炮驱散他们,随后便往王城码头驰去。

高丽朝廷显然没料到苏游的云中军会这么快攻入城中,或者说他们早就知道自己一方的水军不是云中军之敌,所以码头上虽然停着五六十艘船,高丽人却并没有用这些船阻止敌军的打算。

“回头把这些船带回去也不错。”苏游有了这个想法,当即下令道,“船队继续前进,目标:高丽王城东门!”

苏游的临时起意,让急急往码头赶来投降的渊太祚与他失之交臂。

渊太祚再骑马从岸边往上追去时,却见王城江上唯一的一座桥缓缓倒了下去。

赵州桥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石桥,高丽显然还没能掌握这项伟大的技术,所以这座桥实际上是一座木桥,年久失修的木桥在火药面前是坚持不了几个回合的。

苏游所不知道的是,高丽王城的这座木桥就像东都的天津桥一样,是平城最有名的地标性建筑。

高丽国为了建造这座木桥,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可苏游的一声令下,便将之毁于一旦!

炸掉了王城的唯一一座桥,苏游的船队一路通行无阻,只有看见岸边的高丽军实在太多,才会偶尔发射一两轮炮。弹。

云中军攻入王城的消息一次次传入了高丽王宫之中,高丽王高建文早在昨天就已打算投降,问题只在于投降无门罢了。

投降是早就定下的基调,至于怎么投降倒是个大问题,高建文早早派人去请渊太祚倒来,无奈来来回回好几次都没见到这高丽第一权臣。

无奈之下,高建文只得亲自前往渊太祚家,当他怅然而返时,却远远看见苏游的船队正在炮轰王城的东门。。。。。。

高建文当时就吓尿了,赶紧命令内侍去召集文武百官,一齐来跪迎王师。

云中军此时已把高丽王宫的东墙轰得残破不堪,苏游又从望远镜中看到了高丽人王的仪仗,以及代表着投降的白旗。

苏游当即命令火炮停止攻击,命令王伯当和爨子恒的部队登岸,王伯当去接管王城的城防、爨子恒则收缴高丽军的武器。

高建文听着炮声落下,又看着渊太祚姗姗来迟,总算是松了口气;可看着王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