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贼,天子在此,胆敢放肆,还不快快退下!”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忠于杨广的独孤盛还未来得及披甲,便挥舞武器带着十余护卫朝裴虔通等乱兵冲了过去。

裴虔通挥了挥手,乱军们一拥而上,将独孤盛与那十来个侍卫砍为了肉酱。

乱军们掀起的喧嚣越来越近,杨广的内侍王义急匆匆地进来,悲声道,“陛下,外面的人都是往宫中杀来的。。。。。。。”

“知道了。。。。。。。”杨广淡淡地答应了一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王义看着杨广没有下文,又不敢追问,却听杨广继续道,“让他们守好宫门就行,几个过河鱼虾掀不起什么风浪。”

王义才刚下去,宇文成都便走了进来,急促地对杨广说道,“陛下,叛乱的是宇文化及率领的骁果军,微臣请陛下暂避西阁。”

“哦。。。。。。。”杨广听到宇文化及这个名字的时候,脸色终于沉了下来,不仅仅因为宇文化及是自己最亲近的心腹,还因为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干儿子。

杨广对宇文成都的武力值还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后者想要取他性命不费吹灰之力,所以此时也只能无条件地选择相信他了。

“那咱们先退往西阁!”杨广倒也干脆,说完这话后便在宇文成都等百余护卫下匆匆往西阁而去。

此时宫外的喊杀声越来越大,内城外也有近万骁果军哗变,而且形势还在继续恶化。

李玄霸意识到杨广有难后,只带了十余护卫便往内城冲去,刚到门口就有一股百余人的巡逻队上来阻截。

“吾乃李玄霸,谁敢拦我!”李玄霸挥舞着手中的两个大铁锤,厉声喝道。

巡逻队的小头目往后缩了两步,色厉内荏的道,“这人是奸细,兄弟们给我拿下!”

只听这话,李玄霸便知这伙人都是叛军了,他也不说话,双腿只是一夹马腹便如虎入羊群一般向他们冲了过去,他身后的十余护卫也没有半分含糊。

“呼”地一声,李玄霸手中的一只大铁锤脱手而出,直往那小头目的面门砸来,那小头甚至来不及惨叫一声,就此脑浆迸裂而死。

小头目身边的兄弟们当时就呆住了,李玄霸又厉声喝道,“不想死的,滚!”

众人的双腿早已发软,此时哪还有逃跑的力气?他们听到李玄霸的高呼后,有一小半纷纷让开,也有一小半跪了下来。

李玄霸也不与他们墨迹,收回自己的大锤子后直往宫中而去。

此时整个内城杀声四起,无数隋军互相举刀,一时间哭喊惨叫之声充斥天地。

有人大呼,“杨广受诛,降者免死!”

有人怒叱:“反贼作乱,诛灭叛逆!”

李玄霸大急之下,一路冲往宫门,好在此时宫内许多隋军大多在互相拼杀,李玄霸这十余人倒没受到有效的拦截。

还未到得宫门,李玄霸远远便看到门口聚齐了一大堆人,而宫门紧闭。

门下正有一位长相威猛、手持龙头铁杖的少年带着三二百人马正在高呼,“我乃虎贲郎将麦孟才,速速开门!”

宫门上的士卒则回应道,“天宝将军正与乱军交战,为了防止乱党惊扰圣驾,我等奉命坚守此门,不放一人入去。”

“胡说!”麦孟才叱道,“我便是奉天宝将军之命前来清剿乱贼的!”

城上的士卒当即冷笑道,“主持兵变的是许国公,天宝将军是许国公的假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原来你们是叛军!”麦孟才当即领悟,有心无力地说道。

李玄霸至知道今晚是宇文成都值守,既然作乱的宇文化及领导的,那陛下落到他们手上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李玄霸叹了口气,对身后的十余护卫轻声道,“我们走吧,立即离开江都!”

西阁门口,折冲郎将沈光一脸严峻肃穆,一手提枪、一手执剑,领着一百名手持利剑的宫奴组成的“给使”在大殿阶前布阵,个个死死的盯着冲杀在前的乱军。

沈光受杨广之命组建的“给使”,全都是挑选自宫中健壮的太监。

剑是百兵之祖,所以军队里能用剑的极少,只要敢用剑的都是高手,这些宫奴给使个个都是用剑;纵然面对数倍于己的乱军,他们的神情也没有丝毫的变化。

尽管如此,乱军还是用人海战术推了进来,沈光无奈,只得便战便退。

进门之后,乱军看到的便是一个宽阔的广场,这广场近五十丈方圆内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地遮拦,可当他们一哄而入后,广场四周忽然响起漫天破空的尖啸。

却是四周广场上一阵密集的箭雨朝广场中间袭来;其中竟然还夹杂着百多根长达丈余、粗若手臂的精钢箭。

满天的箭雨在黑夜中尤其的不显眼,只在灯笼火把的映照下,箭头反射出阵阵迫人的冷光令人心寒;数百冲于最前方的乱军没能逃过这铺天盖地的箭雨,一个个扑倒在地。

而宇文成都的声音也从里间响了起来,“神弩队,准备战斗!”

忽听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瞬间便有三二百人到了西阁门口,当先一人随即高呼道,“末将左御卫折冲郎将樊文超救驾来迟,主上受惊了!”

杨广朗声道,“无罪!樊卿是樊子盖之子吧?朕还记得当年乃父镇守东都,剿灭杨玄感可是立了莫大的功劳。樊家倒是又出了一员忠心耿耿的虎将,真乃国之大幸!”

樊文超谦让道,“守土卫国,乃是武将本份!”

杨广又吩咐道,“诸位救驾有功,现在听朕口谕各自就地守护,其后自有封赏!”

“陛下!”樊文超开口叫道。

“还不领旨?!”杨广当即怒斥起来。

众人心中一噤,不由退了一步。

樊文超目光一闪,举起手中的长枪喝到,“陛下已被反贼宇文成都挟持,众将士随我冲进去救驾!”

宇文成都的声音从里面冷冷地传了出来,“凡敢踏入西阁者,杀无赦!”

原本被樊文超说动的众位将士们又被吓得收回脚步,而埋伏于西阁四周的神弩队各自拔刀执弩对准他们。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樊文超有问题,原本忠勇护驾才汇聚此地的人,顿时一阵骚动。

裴虔通和令狐行达领着近千人终于从正宫通过永巷赶到了西阁,樊文超看着援军到来,当即面露狠色道,“杀昏君。迎新主!大家随我冲!”

樊文超长枪一指,身边立马有许多人冲上台阶。

后面原本忠心救驾地人因为对方忽然发动,又不知道谁是叛贼,只好看见往前冲的就砍,或是被人砍了就反击,见人跑就去追。

一时间,到处都是喊杀声,却没几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杀人,或者为什么被杀。

殿外的士卒如潮水般涌入西阁,然后他们就再次看到神弩队的又一次精彩表演。

从个个暗门中涌出的神弩兵都是一排十人,每五排组成一个小方阵,一个方阵五十人;大殿各个方向总共有十六个方阵,保证没有射击死角,整整齐齐的总共八百人。

从乱军刚刚涌出殿门的一瞬,最靠近殿门的四个小方阵组成的一个扇形阵齐齐瞄准门口。先是第一排的扣动扳机,直到五发的连弩箭匣射空;然后快速弯腰后退到最后一排,两人一组互相帮忙填装弩矢。

而后第二排变成第一排,毫不间断的开始射击。

叛军虽在不停往里冲,但一进去就损伤惨重。

这个扇形阵距离殿门口大约二十多丈,却成了乱军冲击寝宫大殿的生死隔绝之线。

这个距离下,弩箭的威力可以贯穿一个重甲骑士;对于步卒,连续穿透两三个人没有半点问题。

片刻之后,殿门口便垒起了半人高的尸体。

乱军的鲜血不断汇聚起来,顺着门口的台阶往下流,将大理石的台阶变成了鲜艳的红色。

483江都宫变(下)

丢下两百多具尸体后,樊文超急中生智,“大家合力把这墙拆了,不要挤在一起给他们当靶子!”

三丈宽的门变成了七八丈宽,而这个宽度还在慢慢变大。

司马德勘和元礼也都带着亲兵匆匆而至,至于刚才在宫门口骂阵的麦孟才,也被他们抄了后路,杀得一个不剩。

西阁的围墙大半被拆掉,双方的兵力对比差不多在五千比五百,杨广一方同时失去了神弩队的优势。

失去了地利,又听着外面远近皆是要诛杀自己的呼声,杨广不由得叹道,“看来大势已去了,你们各自保命罢。。。。。。。”

杨广话音才落,成百上千的火箭便从外面飞了进来,看来如果杨广不露面的话,乱军并不介意让他死于流矢。

沈光所领的给使已没有几人,神弩队也失去了一半的人;特别是大火燃烧之后,他们马上就将失去立足之地。

宇文成都也知大势已去,却还是坚定地说道,“陛下,末将带人冲杀一阵!”

宇文成都拿着最趁手的鎏金镗,胯下却少了一匹战马,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所要面对的是地方的远程打击。

带领几十禁卫,宇文成都如飞蛾扑火一般向外冲去,迎接他们的却一波又一波的箭雨。

看着宇文成都倒了下去,乱军们的士气顿时大涨,又高呼道,“里面的禁卫们听着,放下武器,可饶你们不死!”

“放下武器罢!”杨广此时倒有点天真,说完这话后便往大殿之外走去。

一众护卫面面相觑,也只得听从杨广的命令,当他们离开大殿还不到三丈的时候,身后的大殿终于塌了下来。

令狐行达当即带着三二百人冲近杨广,轻而易举地俘虏了手无寸铁的护卫,裴虔通等人也都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面对手握钢刀,杀气腾腾的令狐行达,杨广不由得质问道,“你这是要杀朕吗?”

令狐行达被杨广一问,当即有些羞惭,“臣不敢,只是因为将士思归,我想请陛下带领将士们返回关中。”

“朕也想回去,因为粮食未到,现在和你们一起回去吧。”

“没必要了,陛下还是先在此住下罢。”令狐行达摇了摇头。

“我何罪落到这个地步?”杨广的视线在令狐行达和元礼等人身上一一掠过,众人皆低下了头。

叛将中有个名叫马文举的,善于辞令,答道,“陛下违弃宗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怎能说无罪呢?”

“我确实有负天下百姓。至于你们这些人,荣禄兼及,怎会干出这种事来?今天之事,谁是带头人呢?”

司马德戡答道,“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杨广看见人群中有封德彝,便漠然地对他道,“爱卿你是读书人,怎么也掺合这事?”弄得封德彝愧然而退。

杨广最小的儿子杨杲看见如狼似虎的兵士亮刀弄剑,吓得嚎哭不止;心神不定的裴虔通心头火起,一刀砍掉了杨杲的脑袋,鲜血溅满杨广一身。

事已至此,众人一拥上前,想砍杀杨广。

自傲一世的杨广此时依然保持着做皇帝的尊严,厉声的对叛军说道,“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拿鸩酒给我”。

此前,杨广内心也预感自己必不免死,身边常带一个盛有毒药的小瓶,他常对身边宠幸姬讲,“如果叛贼入宫,你们先死,然后我也服毒。”

马文举等人不答应,令狐行达上前一推把杨广摔坐于地;杨广自己解下白练巾给令狐行达,几个人嘎嘎做响地用力,练巾绞死炀帝,时年四十九。

曾经雄才大略的杨广,就这样死于非命。

这一夜是宇文化及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夜,他一夜未睡,不时有人将叛乱的最新消息向他传来。

直到天亮前,宇文化及终于听到了杨广死去的消息,这意味着叛乱成功了,意味着宇文家也从此走上了争霸天下的道路。

既然杨坚能从宇文家夺得皇位,自己又未尝不能从杨广的手中夺得江山呢?这一刻,未来在宇文化及的眼中是那么的具有诱惑力,却又是那么地模糊不清。

但对于杨广的死,宇文化及有些矛盾。

杨广一旦被杀,自己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有有野心的人都会把自己当做靶子来打,可现在杨广却已死去。

宇文化及在众人的簇拥下,朝皇宫慢慢进发,他眼中还残留着血丝,身体疲惫,精神却在天马行空。

身周不断有人向宇文化及问好,这些人生怕他向自己举起屠刀;宇文化及志得意满,不由想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到了宫门,司马德勘等人将他迎入朝堂,众人都称他为丞相;他连声道不敢,最后推脱不过还是坐上了丞相的位置。

随后,政变的胜利者对皇室和大臣们的清洗也开始了,追随杨广来到江都的宗室、外戚基本上都被处死;只有和宇文智及关系密切的秦王杨浩幸免于难,被立为傀儡皇帝。

这次江都宫变,就是关陇集团对于杨广抛弃关中倚重江南的一个大反抗,这从参加叛乱的人几乎全部是关陇子弟可以看出。

宇文化及等人叛乱后,江南籍的虞世基与裴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被格杀勿论,甚至连儿子也被杀了。

除此之外,左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卫将军宇文协等数十位重臣,以及他们的全家老小,统统被杀掉了。

宇文化及政变后,一开始想立蜀王杨秀为帝,群议不许。

于是奉秦王杨俊的儿子杨浩浩为帝,自称“大丞相”,封司马德戟为溫国公,邑三千户,加光禄大夫,仍统本兵;以裴虔通为光禄大夫、莒国公;其馀朝士文武皆受官爵。

折冲郎将沈光过去一直是宇文化及的好友,他的骁勇在军中仅在宇文成都和李玄霸之下;宇文化及掌了大权,对他照样重用,仍命他率领旧部镇守御宫。

沈光等人深受杨广之恩,虽然无奈之下放下武器投降乱军,但他们对宇文化及深恶痛绝,故而一直在谋划刺杀他。

三月底,宇文化及宣布大军西归返回长安,十余万大军抢夺江都的民船,准备沿着运河北上。

沈光和虎贲郎将麦孟才约定在早晨出发前对宇文化及发动突然袭击,但有人走漏了消息,他们的袭击还未发动就遭受了司马德勘的伏击。

沈光被杀,麦孟才被杀,其余人等也都全部战死,为杨广尽忠。

说起来,这也是最后一批为大隋殉葬的烈士吧?

此时江都宫变的消息才刚刚传出江都,李玄霸几经辗转,终于单枪匹马到达了李渊大军与隋朝大军对阵的前线。

山西大地上下了十余天的雨,也终于慢慢停了下来。

宋老生站在霍邑县城墙上,远远地眺望着北方群山,他心中沉甸甸的,为大隋的未来担忧;从前是乱匪造反,便已扰得天下大乱,现在身为关陇贵族的李渊也造反了,这是大隋王朝的基石。

基石已损毁,风雨飘摇中的大隋王朝还能再撑多久?

胡思乱想间,忽然听得远处一名骑马的斥候快速奔近,远远便朝着城头高呼道,“宋将军,发现敌情!”

宋老生忙命人开城门,同时他也走下了城头,看着刚刚翻身下马的斥候问道,“什么敌情?”

斥候当即急声低语道,“前方有一股两三千人的军队向霍邑奔来,李渊似乎也在其中。”

“李渊?”宋老生眼前一亮,有些不信地问道。

“卑职的确看见了李渊的仪仗,但不敢太过靠近,所以没能发现带队的到底是不是他,但他们后面十里之外另有数万大军。”

宋老生沉思起来,他与李渊在河东剿匪时有过几次交集,所以也能大概猜出他此行的用意。

李渊无非是来劝降罢了!

“李渊当自己是什么人了?”宋老生一声冷笑,当即对身边的副将下令道,“现在就去点齐人马,做好活捉李渊的准备!”

吩咐完副将悄悄点兵,宋老生则当先率领三千军迎出城来,剩下的一万多大军则躲藏在城内,随时准备出击。

不过一刻的功夫,边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军队疾奔而来,但他们离霍邑还有一里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宋老生举起望远镜,果然看到李渊的大旗,而大旗之下坐着的人也的的确确是李渊。

“有活捉李渊者,赏万贯!杀死李渊者,赏千贯!”宋老生喊完这话,挥刀一马当先而出,身后的将士们也都嗷嗷地叫着跟在他身后往前疾奔。

李渊似乎也看到了宋老生的行动,当即果断退走。

随着宋老生的命令,霍邑城内埋伏的一万多大军空群而出,尽往李渊大军的方向追击而去。

宋老生的兵力远不如李渊,想要以弱胜强就只能出奇制胜,也就是像如今这样招呼都不打就死命地追杀李渊;“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所以宋老生一点都没有诡诈不好的觉悟,反倒是吃定了李渊。

实际上宋老生的两万大军中骑兵的数量也就只有三千而已,此时他把步卒也拉出来追赶李渊,实在有些头脑发热。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俗话也说,“自作孽,不可活”!

宋老生的行动,终是逃不过李世民有心算无心。

484辽东来信

李渊之所以出现在霍邑城外,原本就是为了以身饲狼勾引宋老生追击的。

这个计划早在半个月前就已准备妥当,却因为连绵不绝的雨儿耽误了下来。

将近半个月的雨,不但阻碍李渊适时抢夺霍邑的计划,更是让李渊大军的军心不稳,好在李玄霸从江都带回了好消息。

李玄霸见机得早,他离开江都的时候兵谏尚未成功杨广也未死去,但这无碍于他的想象,也无碍于听众们的脑补。

杨广可能已经被囚禁的消息,使得李渊多了些急切。

再不进长安,黄花菜就凉了!

李渊想不到宋老生比自己还急切,竟然连招呼都不打就追了出来,尽管他还不知道宋老生的主力有没有追出来,却还是将计就计地命令将士们丢盔弃甲,往来路逃去!

李渊所帅的三千人马,原本就是来诱敌的。

宋老生看着李渊逃得狼狈,心中更又激动了几分,随即高呼着命令士卒们加速前进。——毕竟李渊的本部兵马就在前方十里之外,让李渊回归大部队后,战斗方式就不一样了。

宋老生率大军追击李渊,留在霍邑城内的守军不足两千,这些守军大部分驻防在北城,这也是为了防御李渊南下的大军。

霍邑城依西山而建,总共只有三个城门,但除了北门驻扎着近两千士卒外,其余两门加起来五百人都不到。

戍卫南城门的守军不足两百,这些人还都大部分在城墙上,只有十几名士兵蹲在早已关闭的城门边。

李世民一个月前就埋在霍邑的棋子共两百人,再加上县尉赵忪这个内应,欺骗或是抢夺获取城门一点都不是难事。

所以宋老生才追出七八里时,便听身后的士卒高呼道,“宋将军,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