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复了神色,关切地询问起她的伤势。

“我没事,多谢你了,你……你还好吧?”裴雨燕有些难堪,对苏游表达谢意的时候却没忘记大家的礼节,可当她要迈步继续下楼的时候却感觉脚踝一阵钻心的痛,明显是脚崴着了。

“九儿,你赶快到楼上把我刚才喝剩的醉生梦死拿来。”苏游正要回答她的问话,却见她似乎伤得不轻,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热敷疗法,不过他吩咐完小九后脑子里很快浮现出nba比赛中球员受伤的画面,这种跌打撞伤一开始似乎还是冰敷的好。

前世原本爱好运动的苏游,各种跌打损伤可谓贯穿了他的整个学生时代,所谓久病成医,他怎能不懂些急救常识?此时想到用酒,实在是情急智昏,于是很快跑到书肆外面的围墙下,一心为受伤的小娘收起雪来,却哪里还去管管裴元庆和盖苏文两人的打打杀杀?而小九拿回酒后不见苏游,只是站在两个少女边上有些不知所措。

还好苏游回来得快,把手帕里捏实了的雪团交到清泉手上时说道,“把这团雪敷在你家小娘受伤的地方,回家后用烈酒擦拭伤处,擦到发热为止。”说着话,又接过小九手上的半坛酒,欲交到清泉手上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人家怎么看都是大户,回到家后还不会用虎骨酒啊什么的?自己抱着半坛醉生梦死送人,真是多此一举。

清泉对眼前这个男人莫名其妙的吩咐有些不解,但苏游一番理所当然的说话还是让她生出了信心,以为苏游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也就默默接过了他递过来的雪团,不过心中对苏游还是有些呲之以鼻:“我家小娘天天摔跤,我们还不知怎么治这伤痛?”

“多谢公子了,雨燕这厢有礼了,这点小伤无碍的,咱们先去给我家小弟观战?”裴雨燕并不太把苏游的话放在心上,但对苏游的有心还是表示了适当的谢意。

苏游听说裴行俨是她的小弟,也就间接知道了她的名字,至于自己的名字,她大约是知道的,所以这时候也并不画蛇添足地介绍自己,还是选择做无名的雷锋,回去以后把今天的巧遇写在日记里就好了。

“不敢当。”苏游回完礼,便当先领路出来,出得门口时,却发现刚才呼喊加油的人们已经安静了下来,刚才拼死争斗的两人此时早停了下来只是喘着气怒视对方,神色中更多的是对对方的不屑一顾;但他们也不敢太过大意,因为他们前面蹲着一队巡逻士兵,士兵手中漆黑的弩箭冷冷地对着场中二人。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代替了杂乱的喧嚣,而杀戮一触即发。

苏游看着这阵势,当然猜到了事情的始末,——一定是这两人的打斗惊动了东都城卫,随后城卫府派出十多个弩手作为应急小队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现场。而当围观群众看到弩手出现的时候,顿时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大家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沉默。

其实东都无论是明面上还是地下帮派,打架斗殴这种事每天都能发生几起,不过现在属于年节,又因为各国参加世博会的使节还未散去,隋帝杨广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东都安保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平常的小事在这时候也变得紧张起来了。

“怎么办?看来还是要大事化小的好。”苏游闪过这个念头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带队的人正是当时跟他一起查案的刘武周,而裴行俨与盖苏文两人的争斗在性质上说来并不算严重,至少,他们没有使用武器。

“武周兄,别来无恙啊?”苏游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还是挺身走了出去,遥遥地向刘武周打了个招呼,虽然当初他是自己的下属,但现在苏游却给了他足够的尊重。

“原来是苏先生,最近还好吧?”刘武周对苏游的出现颇感意外,不过两人互相问好,场中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有些诡异起来,按理说刘武周出来执行公务该铁面无私才对。

“一直都好,不过今天这事可能有点误会,我这两位朋友只是喝多了酒,发发酒疯罢了,是吧,两位?”苏游对刘武周一番解释,又微笑着面对裴元庆和盖苏文,两人先是一阵错愕,随即便是不约而同的点头,显然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是吗?”刘武周当然不会相信苏游的鬼话,这里不是酒肆而是书肆,但苏游手中抱着坛醉生梦死似乎是个有力的证据,此时坛口已经打开,在场所有人都能闻到酒香。

“这还有假的?不如刘兄让兄弟们先把武器收起来好吗?大节上下的,都不容易。围观的诸位也散了吧,苏游谢谢大家了。”苏游走上前来,很自来熟地把酒坛交到了裴元庆手上,又对周围观众一阵拱手。

“既然是误会,那在下先告辞了,苏先生也要注意影响,这事若是上了明天的《东都新闻》,在下脸上也是无光。”刘武周前面几句说得客气,说到后面则换成了官腔,苏游当然听得懂他的潜台词,只是点了点头。

刘武周似乎也愿意看到事情能够如此解决,当下给了弩手们下了一个收队的命令,随即翻身上马而去。

“我又何尝不怕自己在《东都新闻》上以这样的面目出现?要不我做这吃力不讨好的和事佬干嘛?”苏游想着心事,摇了摇头,又见裴行俨和盖苏文尤在僵持,不由笑道,“两位醉成这样,还不赶紧各回各家喝点醒酒汤?”

“哼!今天这事没完。”盖苏文撂下这话后转身便走,也不知他这话到底是对谁说的,不过余下的两人也都觉得没什么意思,这争斗的开端轰轰烈烈像个虎头,结局却萎缩得如同蛇尾。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裴元庆这话,也不知是责怪苏游还是责怪自己,但他手中的酒坛在说完这话后已经碎到了苏游的脚边,这明显表示了对苏游的不满。

“元庆!”裴雨燕在清泉的搀扶下已经走了过来,此时对小弟的做法也是不满。

元庆?裴元庆?

苏游听到裴雨燕这声娇呼,脑子里顿时浮现出这个名字,一时也不知是惊是喜。

052谣言四起

“姐姐,你的脚怎么了?”裴元庆看见裴雨燕一瘸一拐地走来,忙上前扶住,此刻他心思全在姐姐身上,哪还顾得生苏游的气?

“刚才下楼的时候走得有些急,差点从楼上摔了下来,多亏这位先生舍身相救,但脚终是崴着了。啊,他人呢?”裴雨燕本来对于弟弟今天的冲动是要教训几句的,但看他对自己如此着紧,心中又有些不忍,不过终是不忍看到弟弟与苏游起冲突,此时想要引荐两人,却突然发现苏游早已不知去向了。

“南海横波嘛,关于他的传说已经让人听得耳朵都起了老茧,再想想上次街头立马。”裴元庆对于苏游没什么好印象,不过看着姐姐神色不善,只好改口道,“不过,今次倒是多亏了他,要不是他,元庆只怕要在班房里过上元节了。”

裴元庆虽是这么说,但心里又不免嘀咕,“若不是因为他,今天也不会跟盖苏文这蛮夷起冲突了。”

“什么都别说了,咱们回去罢,以后出门还是查查黄历的好。”裴雨燕有些萧索地说着话,清泉察言观色,已经招手叫车夫,马车随即缓缓而来。

“查黄历又有何用,姐姐哪天不摔个一二回的?只是今日从楼梯上……对了,咱们今日不是来买书的吗?要不姐姐先到马车上稍等,我去挑几本书罢,免得空手而回。”裴元庆扶着裴雨燕上了车,却回转姚记书肆。

裴雨燕望着车窗外大街上来往的行人,又不由得说道,“空手而回吗?只怕也未必。”

裴元庆倒似了解姐姐的心思,于是裴雨燕看到的几本书,毫无例外地都有关于苏游,对于弟弟做得如此显山露水,她只能假装不知,有些事或许已经发生,却可能连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就像她和苏游从姚记书肆传出的绯闻。

裴雨燕姐弟离开书肆后,书肆的一切恢复了正常,街道也依旧太平。

可那天在书肆发生的不愉快并没有因当事人的息事宁人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如苏游所愿,《东都新闻》并没有报道这件小事,但群众们的八卦之血却汹涌澎湃,这一场小小闹剧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变得沸反盈天。

苏游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将作监与高句丽太子在某书肆为裴氏女争风,两人大打出手后引来弓弩队的血腥镇压才罢手离去。离奇曲折的故事中,无论是对话还是打斗场面都是苏游所向往的,在这个为国争光的故事里,苏游无疑是一个英雄。

“我真的没有那么热血,与她也不过擦肩而过,要不是听人八卦我都不知她是裴氏女。”苏游听到八卦后,想着也许来雁北也得到了什么风声,他也不在瞻前顾后,赶紧备了礼物来到了来大将军府。苏游和来雁北的关系得到了来护儿的默许,所以来家兄弟对他亦是友善,他也很快就有了与她单独相处的机会。

“八卦?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来雁北当然对苏游的行踪感兴趣,但一想到两人的若即若离,不免叹了口气。

“说起来,那天我翘班出来,想起去了好几次都没去成的书肆,然后……”苏游随即边走边说起事情的始末,一时竟与来雁北走到了后院的练武场,此时各种兵器静静地躺在兵器架上,但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兵器是每天都使用和擦拭的。

来雁北无疑是一个好听众,不时插话问几个问题,使得他很有兴致地把故事说下去。

“说起来我初遇裴元庆的时候特别沮丧,再而到他为我出手,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会绝世武功会是怎样?如果我的小娘在身边又会怎样?”苏游前面那几句话的确是真实想法,当他知道有裴元庆后甚至想到了李玄霸和宇文成都,但最后那句话显然就有点光棍了,无非是为了渲染气氛,为拉来雁北的小手做些铺垫罢了。

来雁北倒也吃他这一套,手被他牵着,迤逦而行。两人早已没有了第一次牵手的激动,也不再因为紧张而手心出汗了,来雁北听他如此说,又不免安慰道,“习武终是小道,西楚霸王不是说‘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嘛。”

苏游笑了笑,知道来雁北如此断章取义,也是为了安慰他,不由得更是感动。项羽这话前面还有半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而且项羽是个失败者,或者说,作为失败的典型他很成功,苏游说什么也不会以之为楷模的。

“明晚一起去看灯,可好?”苏游终于向她发出了邀请,尽管此前已经为此计划了无数次。

“好啊,那我等你。”来雁北点点头,两人的手不约而同地紧了紧。

此时夕阳西下,柔软的东风轻轻拂过,枝头上一朵粉红的桃花正在悄然绽放。

由于杨二意外的召唤信,苏游并没有留下来与来氏兄弟共进晚餐,他急匆匆地赶到府衙时,杨二正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那时候柳謇之薛道衡王贞等人都已在座,显然这事非同小可。

“诸位,苏游来迟了,不知殿下为何事忧愁?”苏游也不客气,择席而坐后,自己先倒了杯水,窗外虽是春风遍野,但屋子里的火炉仍烧得正旺。

“内史令杨约年底在长安公干的时候竟然私自拜祭杨公,这事被御史大夫张衡捅到了御前,随后宗正卿杨义臣司隶大夫元文都以及光禄大夫贺若弼等纷纷上表弹劾,看来杨家是凶多吉少啊。”杨二不无担心地说出了小道消息,在座诸人当然知道杨二与杨玄感的密切关系。

“张建平素来便是陛下的心腹,这次弹劾说不定便是出于陛下的授意,杨家的确是功高震主了,不知许国公有何反应?”薛道衡显然也是刚到一会,首先问起宇文述,可谓一语中的。一来,宇文述与杨约关系非同一般,再则是这两人和张衡对杨广都有拥立之功。

“破野头家倒是没什么动静,薛公为何有此一问?”柳謇之平淡地话语明白无误地点明了他对宇文家的漫不经心。

宇文述的祖上,原本叫做破野头,是鲜卑族俟豆归家的仆人。后来是随了主人家的姓,这才改姓为宇文。所以不管宇文述在后来是何等的尊贵,士大夫那一套出身论决定了宇文家永远不被人重视,这也能看出他们对于苏游的友善或许也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尊重。

“我听说陛下在仁寿宫继承帝位的经过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曲折离奇,而见证当初经过的活人已经不多了,陛下是个好面子的人……”薛道衡也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娓娓道来却使得杨二一时色变,终是“嘘”地一声打断了他。

“这事……差不多我知道怎么办了,既然大家今日欢聚一堂,不如一起到太白楼提前过上元节可好?”显然杨二是那天的当事人,但大家从他的转移话题已经猜到薛道衡刚才所说是一个禁忌了,但听说他对目前的窘境有了对策,不免都松了口气。

众人分乘了几辆马车往太白楼驶去,杨二特意招手叫苏游与他共乘一车。

他们已近一年多不单独相处了。

053波斯使者

上元节当天,各部门又是休假,原本苏游计划好早上*地睡到自然醒,然后早点吃完午饭后宅在家里养精蓄锐,下午再去来府蹭个饭,顺便带来雁北上街看灯的。

谁想一大早就有宫人特意来府中传旨,说是让他速去四方馆候驾。内侍找上门来还是头一次,苏游不敢怠慢,抓了一把银豆子给了来人当做赏钱,想问问此行何意时,却只得到个摇头的答案。

“还未请教少监高姓大名,苏游有礼了。”苏游穿戴齐整便上了马车,与同座的宫人搭讪。在苏游的潜意识里,宫人就是小人,而他的处事原则中有一条“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

其时掌管内廷起居的机构称为殿内省,这个机构内的长官官名为“殿中监”,叫“中监”是对他的尊称,而其他的小卒子,则一律尊称为“少监”,发展到后世后则成为了“太监”。

“小人王得志,如今已是废人,不敢不敢。”王得志自卑中还有些局促,竟然不敢受苏游的礼,显然入行不久。

“生活不易啊,不过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你们的前辈就有不少的能人。”

“哦,小的洗耳恭听,请先生指教。”王得志听着苏游表现博学,便以“先生”相称,改了个称呼,便有了尊重知识的意味。

“最伟大的当然是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还有写出了《史记》的司马迁和权倾天下的赵高……”苏游说得顺溜,本来还想说出郑和与魏忠贤的,但看着王得志有些惶恐的神色,终是停了下来,自己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

“蔡伦一直是小人的偶像,但司马迁并没有做我们这一行啊,至于赵高,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了,不过小的听说先生发明了印刷术,正可与太史公和蔡伦并肩。”王得志显然也是读过书的,这一通比喻搞得苏游一时哑口无言。

“这……”苏游一时无语,看来皇帝身边的人都不简单啊,稳定了下情绪,才开口道,“其实我想说的是,这行业里藏龙卧虎,很多人都有无所不知的大能,比如说王少监你。”

“哦?”王得志刚才反击苏游成功,这会竟有些暗自得意。

“刚才说王少监无所不知,倒是苏游口误了,算起来你还是有两个不知的。”

“只有两个不知?那也几近圣人了,倒要请教是哪两个。”

“就是,这也不知,那也不知。”苏游故作严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原来先生是怪我不告诉你皇上宣旨何意,小的的确是不知啊。”王得志知道苏游在给他开玩笑,可是还是一脸委屈的表情,看来真的是对此一无所知了。

苏游坐着朝廷的马车来到四方馆门口时,发现候驾的官员已经来了不少,高颎薛道衡刘炫刘绰等老人苏游总是见过的,此外还有宇文述父子三人,裴世矩裴蕴裴元庆三人,杨二的人里面只来了柳謇之,反倒是鸿胪卿杨玄感和内史令杨约没见出现。

“横波。”苏游下了马车正不知何去何从,却见柳謇之远远地向他招手。

“少卿。”苏游赶紧过来招呼,柳謇之之前官拜黄门侍郎,后来做了齐王的长史,但职称属于光禄少卿。

“内史令和鸿胪卿已经向陛下提交辞呈,先由謇之暂代鸿胪卿,尔后我向殿下要你过来先做我的副手,此事已向陛下报备,你是接了圣旨后赶过来的吧?”柳謇之先是对苏游一番低语,而后指着身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说道,“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位是文林郎裴世清,这位是将作监苏游苏横波,你们暂且为我的掌客,帮我度过此多事之秋。”

两人自然先表示“不辱使命”,然后互相行礼致意,通过交谈,苏游发现眼前这货竟然通晓包括日语在内的七八国外语,柳謇之的能力就不说了,英俊潇洒的外表以及能喝会道的特殊才能似乎天生就是外交家,还有包括送两次公主出嫁的许多出使经历,如果要写简历的话,相比于人家金光闪闪的镀金生涯苏游可算一片空白。

毫无疑问,苏游是这个梦幻三人组里的短板……

“皇帝驾到。”随着一声公鸭嗓子的呼喊,喊声层层递进,从紫薇城传到端门,又从端门传到太微城,又传到这四方馆门口。眼看着隋帝杨广的仪仗由远及近,众人如同巨镰割倒的麦穗一般,纷纷倒地,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都平身,且随朕去看看各国所陈贡物。”隋帝下了玉辇,爽朗大笑,众人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后步入四方馆,馆内的官员和外国使节自然也如四方馆门口的百官一样,早就跪成了一片。

“都起来吧,尔等远来是客,不必拘礼。”杨广双手微抬,豪气干云,苏游恍惚间看到了春哥在向他的信徒祈福,又有一匹长有翅膀的草泥马从马勒戈壁草原飞驰而至。

从腊月中到如今将近一个月是大隋帝国向各国展示文物和百戏,今天却是各国集中在四方馆展示贡品,他们仿佛像是待宰的羔羊等待着灰太狼先生的蹂躏,杨广的心情真是愉快极了,就算是坐在羊车上听着卧倒在侧的十二夫人歌唱《清游夜曲》都没现在这般开心。

人生不如意十之**,但为了那十之一二的收获,付出十分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

杨广卧薪尝胆如郑伯克段一样除掉了最后一个皇位竞争者杨谅,之后并不像其他君王一样修陵墓,而是特立独行不顾百官的反对建立了举世瞩目的东都,随后开运河下江都,便利的交通和文化上的安抚使得江南日渐繁荣,这才换来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其中的艰辛真的是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