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只凭着这些兵力,苏游便能沿着运河一路无阻地南下了。。。。。。

之所以说李唐的算盘落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密。

如果没有牵扯到苏游的话,李密可以忍受虚与委蛇地暂时与李渊结盟,但这种结盟也仅仅落实于口头上罢了。

李密不是没有野心,如果他能够入主东都的话,就算派人暗杀苏游取而代之这么丧心病狂的做法他也能干得出来。

可现在,李密除了对抗宇文化及之外,还能干嘛?

经过李密的斡旋,朝廷的使者盖琮回到东都一日之后便再次来到了瓦岗的地盘,但这次拜见的却是翟让,说的显然是之前与李密的一套说辞。

翟让不敢做主,只得动用吕笙留给吕忠肃的飞鸽,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苏游的手中。

苏游对于翟让和李密暂时接受东都的封赏并没有什么异议,于是这事开始紧锣密鼓起来,翟让和李密联名向朝廷上表,要求归顺,同时请求皇泰主让他们讨伐宇文化及来赎罪。

皇泰主亲自接见了瓦岗军的秘密使者团,并当场任命使者团的首领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其他人各有封赏。。。。。

至于翟让和李密的官职,一个是太尉,一个是司空,实在是比苏游高出太多了,他们接到这写秘密敕封之后,都不好互相抬头打招呼。

理所当然,朝廷也只能放放嘴炮罢了,封了高官却没能及时发下厚禄;非但如此,朝廷还旁敲侧击地让瓦岗军允许朝廷派人到洛口仓运粮食回去。。。。。。

对于朝廷的要求,李密只能装傻充愣,但对宇文化及的行军路线还是不敢有丝毫大意的。

宇文化及所帅的十余万骁果军从上月月底开始北上,短短几日便进入了瓦岗军的地盘,他们现在归心似箭却缺少粮食,所以把抢下黎阳仓定为第一个要夺下的目标。

宇文化及原以为,自己所帅的十余万骁果军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宇文家问鼎天下有日可期的;哪知离开江都之后,倒霉的事应接不暇,好事却似乎远离自己。

刚离开江都的头一天,好朋友沈光就纠集几百杨广的死党对自己进行伏击,好在司马德勘见机得快,把他们的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了。

紧接着,帮自己镇压叛党的司马德勘自己也叛乱了,虽然宇文化及镇压及时,可影响还是较为恶劣的。

早在杨素的时代,司马德勘便已存在,他多年屹立不倒自是因为有一大批拥趸。

为了稳定军心,宇文化及也不敢大开杀戒,可剩下的这些人与沈光何异?他们终是有一天会继续反自己的。

留下后患是宇文化及说不欲的,更让他感觉难堪的是,说好了一起回长安的骁果军,一路上却是逃兵不断。——这也使得宇文化及终于体会到了杨广当年的无奈。

可是,也要像杨广一样使用高压政策一批又一批地杀掉抓回来的叛逃者吗?

宇文化及不敢,因为他承受不起别人也对自己来一次兵谏。

叛乱和逃兵接连不断,如果说这还都无法压垮宇文化及的话,那没有粮食可真是让他忧心忡忡了。

骁果军共有十余万人,这些人在酒足饭饱之后将会是一支毁天灭地的力量,可要是让他们饿上一两天,结果会如何呢?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缺少了粮食的宇文化及却没有任何地气路过东都。

无奈之下,宇文化及只得率领大军向黎阳仓攻来,可惜李密早就做好了算计。

宇文化及尚未到来之前,瓦岗军便在黎阳仓布置了大量兵力,布置了深沟壁垒以猥琐的姿态面对来犯之敌。

497东都兵变

宇文化及每次进攻黎阳仓,李密就从背后偷袭他,使他无法使出全力。

宇文化及每战不力,终于与李密形成了对峙。

双方的对峙对宇文化及非常不利,十余万大军每日消耗众多,宇文化及对这样的消耗实在是伤不起。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宇文化及竟然得到了一个大好消息,——李密派人求和来了!

对于这么诡异的消息,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这怎么可能?”

宇文智及思索了好一会,才说道,“也并非没有可能的事,瓦岗军如今与咱们对峙,东都的人若是聪明的话很可能会抄了他们的后路,他也算是腹背受敌了;再者说了,他与十余万大军与咱们对峙,其他势力却在不断扩充,此消彼长之下,他的损失也是不小。”

宇文化及还是有些不解,摇了摇头道,“问题是,求和是什么意思,咱们有共同利益吗?一起攻下东都?”

“东都有那么好攻吗?他与咱们对峙这么些天,东都早就缓过气来了,他想攻东都简直是痴人说梦!只要他肯答应咱们粮食,罢兵也不是不可以的。。。。。。”宇文智及听兄长这么一说,不以为然地说道。

“有了粮食咱们才有战斗力,吃饱饭之后咱们再反攻过去吧!”宇文智及一点拨,宇文化及终于深以为然地笑了起来。

“提高咱们的战斗力是一方面,把杨善会拉拢过来也是必须的,如今他们也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若是咱们能支援给他们一点粮食的话,让他们与咱们一起攻打瓦岗也不是个事。。。。。”

兄弟两人当下便制定了谈判计划,而后接见了李密派来的使者。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求同存异地做出了暂时的停战协议。

协议中,宇文化及一方需要放弃攻打瓦岗军,瓦岗军则会给他们提供粮食,并放开北上和西进之路,任由他们回长安或是占汲郡和东郡。。。。。。。

面对这样对自己一方无比有利的协议,宇文化及实在没有不点头的道理;如果宇文化及真能按照李密指定的路线北上或是西进,对李密来说显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宇文化及不知李密会给自己提供多少粮食,所以北上什么的实在不是第一选择。

至于西进,西进的确是宇文化及以及手下的十余万骁果军梦寐以求的,问题是李渊前几天抢先一步夺下了潼关。

自从得到了李渊入关的消息后,宇文化及其实已是进退两难了,如果十余万骁果军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的话,他有理由相信自己马上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实际上,宇文化及现在已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了。

唯一的选择,或许是抢下瓦岗军现在占领的粮仓吧?

达成了停战协议之后,李密倒并没有食盐,很快就送来了宇文化及十余万大军可以食用三天的粮食。

宇文化及自是兴奋无比,为了激烈最近一段日子以来由于限制粮食而有些低落的士气,他甚至做出了任由他们大吃大喝的决定。

三天的粮食,只用了两天就被消灭殆尽。

宇文化及随后又恬不知耻地向李密写信催粮,后者随后派人送来了与上次同等数量的粮食。。。。。。

误以为李密有求必应之后,宇文化及派人主动把部分粮食送给杨善会,想要以此拉拢他并约定日期共同对瓦岗军发动总攻。

十余万骁果军吃完李密送来的第二批粮食之后,第三批粮食却迟迟不到,宇文化及只得写信谴责李密不厚道;后者则表示自己的决定受到了大当家翟让的质疑,自己正在努力说服他以便尽快送来粮食。

对李密的推诿,宇文化及暂时没有办法,只能一天一封信地催他;同时寄厚望于东都,希望王世充能够带兵来抄李密的后路了。

此时此刻的东都,看着李密不断传来捷报的皇泰主和文武百官,人人都是喜出望外;有些人甚至以为朝廷招安了瓦岗军之后,消灭乱党恢复江山也并非不可能的。

一片歌功颂德之中,唯有王世充心情郁闷,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数败于瓦岗军之手,或者他真正看懂了李密现在的意图。

在元文都举办的庆功宴上,王世充终于忍受不住一帮文臣武将对李密的赞赏,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大声道,“朝廷的官爵竟给了强盗,这是想干什么?”

王世充向来是左右逢源的,这句不合时宜的话一出,顿时令场面安静了下来。

元文都的脸当即黑了下来,却并没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目送着王世充愤然离去。

回到营地之后,王世充便对自己的儿子反复说道,“元文都这些只会放嘴炮的刀笔吏,竟然以为李密能够信任!我们和瓦岗军打了这么久,互相杀死的人没有百万也有十万了,我们天生就是宿敌,有化解得开的可能吗?”

王玄应等人深有同感,当即附和道,“父亲说得不错,李密如今屡战屡胜,已获得了陛下和众臣的信任;别说李密最终夺得天下,就算是站稳了朝堂咱们也是没好果子吃啊。。。。。。”

李密连胜的消息,让王世充手下的武将们有了一丝危机,这也是因为王世充的引导;若没有王世充感同身受的想法,谁又能想得这么远呢?

王玄应表了态,众武将也都纷纷附和着一切听主帅的命令,王世充当即开始计划着要除掉元文都等为李密唱赞歌的文臣武将。

当然,这些人实在太多了,王世充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擒贼先擒王了。

就在王世充想着要除掉元文都时,元文都也在策划着要除掉王世充,并且他的说法得到了卢楚的认同;问题是他们并没有兵权,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是借刀杀人了。

借谁的刀?段达还是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虽然目前也站在了为李密歌功颂德的行列中,但元文都却记得王世充进东都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为皇甫无逸说好话,让他从大牢里出来官复原职。

皇甫无逸不行,那就只能是经常与自己唱反调的段达了。

论资历,段达其实比元文都更老,他之前追随的是杨坚,做的是开国之臣。

大隋建立时,段达被杨坚封为车骑将军,后因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有功,而被擢升为仪同三司;杨广主政之后,段达因征讨吐谷浑有功被封为光禄大夫。

在杨广离开东都之前,段达与元文都被他任命为托孤之臣。

尽管自己与段达许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政见,元文都却同样相信,段达与王世充这样的外来户尿不到一壶里去。

元文都没有听说过“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类的悲剧故事,所以以地域的远近定义了段达在王世充和自己之间的亲疏,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他作为自己的刀。

段达得到元文都的密令之后,当时就忍不住在内心腹诽起来,“文人就这么天真?让我来对付手握东都兵马大权的王世充,这是要让我去送死吗?”

段达此前没有想过元文都要杀王世充,他也并不想卷入因为政见不合而不死不休的派系斗争中,可这事既然扯到了自己身上,自己还能装作视而不见吗?

就算自己没有动手,王世充会放过自己吗?元文都会放过自己吗?

只是稍作比较,段达便选择了把这条消息送给王世充。

“想不到元文都有此手段,好吧,算我低估了你!”王世充接到段达派人送来的迷信,随即检讨了自己的轻敌,而后马上命人召集士卒,准备动手。

含嘉仓的王世充军一直都在战斗状态,从接到迷信到进军东都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段达既然命人送去了信,没有不派人接应的道理,所以王世充的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大开的城门进入了东都。

进了东都之后,王世充的大军直奔元文都和卢楚的府邸。

政治。斗争总是无比残酷的,王世充向来也不是仁慈的主儿,所以进了他们的府邸之后,见人就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没放过任何一个好人。。。。。。

元文都哪想到祸从天降?牺牲了部分护卫之后,他便翻墙逃了出来,直奔皇城而去。

王世充得知元文都逃亡皇城之后,随后赶了过来,并命人将皇城团团围住。

杨侗庇护了元文都之后,也是大急,战战兢兢地爬到城头对下面的王世充高喊道,“大将军,你这是要做什么?”

尽管鼓足了勇气质问王世充,但杨侗最担心的还是怕他回答“造反”两字,这念头造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罗艺、宇文化及、李渊等等等等。

就算王世充真的是要造反,杨侗也并不会感觉惊讶。

好在,王世充哭着回答道,“陛下啊,老臣不是要造反,只是想要清君侧罢了!元文都要挟您投降李密,您可不能着了他的道儿啊。。。。。。。”

不是造反啊?杨侗果断放下了心。

元文都听着王世充的诛心之语,当即在杨侗身后跪下,老泪纵横地拼命解释起来。

什么叫投降李密?不是说好了让他们狗咬狗的吗?这计划又不是我提出来的,再说了,大家不都同意了吗?

心中万般委屈,元文都又能对谁诉说呢?

498童山大战(上)

王世充和元文都互相指责,都以忠臣自居,杨侗一时也是无法分辨;直到段达的出现,双方才各退一步,暂停了争吵。

进了皇城之后,段达直接就当着杨侗的面把元文都绑了。

两个托孤之臣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出无间道的戏码,杨侗顿时慌得手足无措,一时竟说不出责备之语。

元文都束手就擒,口中却对杨侗喊道,“臣如果早上死,晚上就轮到陛下了。。。。。。”

或许是担心元文都一语成谶,杨侗哭着问段达道,“段卿,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之间存在的分歧不能坐下来慢慢谈吗?”

“元文都想要杀王大将军,是可忍,孰不可忍!”段达摇了摇头,这句话说出来,卧底的面目已昭然若揭。

元文都听到此语,已是面如死灰,不但后悔自己要对王世充动手,更后悔自己竟然选择了段达这个软骨贼。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补救的吗?

段达不相信杨侗的眼泪,当即假装他的旨意命人打开了宫门,把以救驾为旗号的王世充迎了进来。

王世充第一时间对宫城进行换防,这意味着元文都之祸,殃及了杨侗这池鱼。

理所当然,元文都还是要死的,但这些事由属下去做就可以了。

只是面对死亡时,元文都还是留下了歇斯底里的求饶声,但这无碍于他被王世充的刀斧手砍成肉酱。

面对元文都的死亡,杨侗似乎也感同身受,终于还是硬气了一次,厉声质问王世充道,“你擅自举兵杀人,是否还把我放在眼里?我今天是不是也会死在你的手上?”

早在年初从江都驰援东都之时,王世充就曾想过入东都鸠占鹊巢的计划,如果那时候杨侗问出这话,他真的不介意亲手给他一刀。

可世易时移,王世充从江都带来的大军十去七八,他虽还有野心,却再不敢妄自尊大了。

面对杨侗的质问,王世充当即惶惶下拜,哭着说道,“臣之所以出生入死,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杨侗皱了皱眉头,眼前的王世充虽然拽的是诸葛亮《出师表》的文,似乎也挺切题的。

王世充之所以救援东都,的确是应先帝的命令,可自己不也几次三番地在他战败的时候安慰于他吗?

王世充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面沉似水的杨侗,又接着哭诉道,“元文都、卢楚等人包藏祸心,招降翟让、李密来危害社稷,臣只是有不同意见罢了,他们便不容于臣。好在段将军有自己的主见,不苟同于元文都的乱命。臣仓促之下来不及向陛下请示,实在觉得亏心,但臣发誓臣对陛下完全没有恶意,若陛下还不信臣,臣。。。。。。”

杨侗对王世充之语虽有怀疑,可眼前形势比人弱,不相信他又能如何?

更重要的是,元文都、卢楚都已被杀,段达和皇甫无逸又都与王世充相厚,即便自己真要杀王世充,也找不到人来动手了。

而且,就算自己与王世充鱼死网破,东都的运转可以指望谁?

无奈之余,杨侗只得宣布元文都、卢楚等人谋逆,王世充因救驾有功而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内掌朝政,外掌军事。

王世充从此独掌东都政权,走上人生巅峰。

理所当然的,权利的交接往往总是暗流涌动的,王世充的上位意味着元文都势力的消亡,早前对王世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官僚们终于因此尝尽了苦果。

王世充对文武百官进行了新的任命,以使得自己能够权利最大化。

囚禁了瓦岗派遣的使团成员之后,王世充也在默默做着对瓦岗军反戈一击的准备。

瓦岗军就像是王世充的宿敌,如今仍是如鲠在喉,王世充想要对杨侗取而代之,前提便是要击溃瓦岗军。

可现在的瓦岗军实在太强大了,王世充唯一的胜算,只有等待瓦岗军和江都军鹬蚌相争时,才能真的渔翁得利了!

让他感觉错愕的是,这样的机会实在来得太快了,他甚至都没做好准备,时机便稍纵即逝了。

就在段达给王世充送信的当晚,一个得罪了程咬金的瓦岗军将领带着少数士卒连夜叛逃到宇文化及的军中,并把李密与宇文化及签署停战协议的秘密爆料出来。

宇文化及得知其中的这个计划之后,当时就傻了,“李密拖延支援粮食的计划,果然是有原因的,问题是现在剩下的粮草不过两日之用了,怎么办?”

宇文智及显然也清楚江都军目前的处境,思索了半天才吐出这么几个字,“怎么办?向李密要粮去。。。。。。”

“向李密要粮,那也得他给啊。”宇文化及看着兄弟缓缓说出这几个字,急得双眼通红。

粮食殆尽,士卒们就散了,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啊!

宇文智及对单细胞的兄长翻了个白眼,郁闷地说道,“这次当然不能给他写信了,让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吧,是生是死就在这一战了!”

宇文化及这下终于明白了兄弟的意思,但他对与李密作战还是有些影音的,毕竟前段时间实在是输多胜少;自己这一方虽然有十余万骁果军,实在是外强中干啊!

要不是因为害怕与李密战斗,宇文化及也就不会选择停战以乞讨的方式获得粮食,而是直接冲去瓦岗的阵地中抢粮食了。。。。。。。

宇文化及兄弟两个计议已定,一面命人集合将士,一面命人把自己的战斗部署向杨善会通报;尽管杨善会此前对自己一向不冷不热,但他相信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不会坐视不理的。

杨善会也没有余粮了,他也耗不下去了。

与其慢慢走向死亡,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与瓦岗军对拼才是唯一出路啊!

两个时辰之后,樊文超便在宇文化及的命令下率一万江都郡洇渡永济渠,在运河西岸的河滩上构建起了一个桥头堡,这意味着江都军和瓦岗军的战斗再次拉开了序幕。

樊文超所要面对的第一个敌人,便是郝孝德。

郝孝德早大业九年时便率众在平原起事反隋,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就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