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交接,这只是王贞与苏游两人的事罢了,柳威民来此无非是做苏游的副手;但促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却可能是柳謇之给齐王递了话,也可能是齐王向柳謇之抛出个橄榄枝,同时也可能是对苏游还有一点小心思。

卷宗的数量有许多,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契,还有与地契相同数量的售地收据;由于拆迁的房屋基本属于贫穷人家的灾后危房,而且杨二使用了雷霆手段,所以苏游并没有在卷宗上面看到后世那种拆迁面临的最大难题——钉子户。

“这两个要拆迁的里坊所有收购上来的地契已经统计上来了,一共是三千七百五十三亩……”王贞一边整理那些东西,一边给苏游报出了收上来地契的总面积。

“所有的地契都已收上来了吗?我是说该迁的住户近期内都能迁走吗?”苏游却似是不太关心这个收上来的地契。

“今天是他们迁移的第五天,他们迁离的时间还有五天,但或许这两天那些空房子中基本就没人了。”王贞对于苏游的疑问有些不解,还是问了起来,“那这些资料?”

“这个我就不看了,这两个里坊的总面积很容易就能计算出来,长乘以宽而已,这个数据肯定比统计出来的面积要远远大很多,因为其中有些是公共面积,还包括了路面广场什么的……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全部推倒,然后重建。”苏游大手一挥,解释了自己没有必要看那些收地数据的原因。

王贞忽然感觉一阵轻松,为了统计出这些地契的总面积,他可花了不少功夫啊;最可恨的是这些并不是他擅长的东西,所以对于给苏游这种专家级的人递报表,他实在有些忐忑不安。不过,得知自己瞎忙活了一场,王贞心中还是多少有些失落。

“孝逸做出的这个统计,对于计算购地成本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至少我们现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我们付出的购地款不是吗?”苏游察颜观色,一句话就把失落的王贞夸得开心了起来,后者感觉到了自己的努力也并不只是徒劳。

“可不是吗?对了,殿下给你留下了十多个仆役,你需要的话随时叫刘武周就好了,你们见过的。”王贞点了点头,他的工作至此已是全部交接完毕。

“好的,谢谢你了孝逸,你是要去齐王家吧?替我带上一句问候,请殿下节哀顺变,也请齐王无需担心这边的工作。”既然工作已经交接完毕,苏游也没有留王贞的道理,与柳威民一道把他送到了门口。

“咱们去那两个里坊看看如何?”待王贞上车远去后,苏游对身边的柳威民问了一句,事实上他早就有了今天的工作计划。

“也好。实地考察远比闭门造车要好。”柳威民欣然点头,对于苏游的提议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刚才王贞与苏游做交接工作时他就想到了这个计划。

“今天府衙里面的人几乎都去了齐王家,咱们不如微服私访就好。”原本苏游今天也没穿官府,柳威民更是一个平民,他这么说只表示不带随从罢了。

柳威民点了点头,既然苏游是头,当然是头说了算。

那两个里坊离皇城很近,从皇城的东城门宣仁门出来过了微安大街就能达到清化里的西门了,而清华里的东墙与北市只隔了一个里坊,泄城渠则从北向南流经道光里和清化里,又在清化里汇成了一个上百亩的碧溪湖,宇文恺奉令修建东都的时候,特意从碧溪湖开挖了两条水道,一条向东通往漕渠,一条向南通往洛水。

“这么说来,这处的交通很便利啊,怎么会变成为了贫民区呢?”听了苏游的介绍,来雁北有些不解地问道。

“可能是观念作怪吧,这个地方以前就是贫民居住的地方,统共有住户两千多户,人口接近三万人,齐王能在几天之内对这些土地完成统一收购,的确是大手笔。若是这事被我办砸的话,可真没脸见齐王了……”苏游随手翻了翻王贞统计出来的数据,边看边与来雁北交流起来。

苏游与来雁北正说着话,忽然感觉马车一个急停;来雁北与苏游互相搀扶着不让身子撞到前面的挡板,同时也紧了紧手中的剑。

“怎么了?”苏游问了一句,随即撩起了车帘……

089实地考察

“先生,只是几个小孩突然横过马路,我们很快就能到目的地了。”车夫老王回答着苏游的问话,马车一时半会却还是动不了,因为前面还有不少横穿马路的小孩,以及成年人。

苏游为刚才的虚惊一场摇了摇头,从车帘往外看,却看到了一片混乱的迹象,看来这拆迁区如今已经没有了原本该有的秩序。

“咱们下车走吧,反正也要到了。”苏游转过头与来雁北商量之后,又敲了敲马车传递给老王一个要下车的信号。两人下车后,柳威民自然也抱着一摞材料更着下了车,并快步走到了苏游身旁。

“这些人都在干嘛呢?他们似乎奔往的是同一个方向。”来雁北首先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然后摇了摇头喃喃自语起来。

“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这点,老王,你去查探一下这其中究竟吧。”苏游为来雁北的发现点了点头,随即招来车夫老王让他做了兼职斥候的工作。

“他们好像都是赶往碧溪湖去的,据说是待会有歌姬在湖边献演。”老王很快就赶了回来,言简意赅地报告了打听到的消息。

“这就有些怪了,京城里大演歌舞不都有一个月了吗?怎么这些人还跟蜜蜂见了花儿似的?”苏游对此有些不能理解,摇了摇头当先向拆迁区走去,来雁北与柳威民对于老王的报告也是不明究竟,不过还是加快了脚步追上苏游。

“咱们到那边去,那就是亢山吧?”苏游指了指前面几百米处的一处高地,又对了对地图后向柳威民问道。

“没错,那个地方就是这方圆十里内最高的山峰了,咱们到那山上去,正好对四周一目了然。”柳威民点了点头,显然他对此也是下过功夫的。

三人并肩往里走,入眼的大片区域更像是一个大工地,工地上的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但他们却不是为了建设,而只是拆迁。这多少得益于杨二的雷霆手段,杨二挪用了东都钱庄的大量资金进行快速收购,收购的同时又下达了十天之内必须搬走的死命令,而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整个拆迁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

杨二使用雷霆手段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给一个甜枣,那就是给了住户们自己拆迁的权利,他们只要有能力,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一切都搬走,包括木料和砖头;于是这原本热闹繁华的居住区如今在苏游眼中则更像是惨遭洗劫的破城,立着的房子已经没有几间了,居民们此刻都在来来往往地搬运着一些拆下来的材料,这也使得原本的道路两旁建筑材料堆积如山,甚至连徒步行走都有些困难。

“齐王真是好手段!不过,这将近四千亩的土地差不多花了两百万贯,平均一亩的价格达到了五百贯。”柳威民看着居民们热火朝天自己拆房子的场景,出声感叹了齐王的魄力,但潜台词里实在又有些对齐王这个冤大头给予差评的意味。

“五百贯铜子,也就是五十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相当于一匹马了。”来雁北听他一说,也在心中为这购地价与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做了对比。

苏游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隋朝的一亩用平方米来计量单位的话,接近于五百平米,这么说齐王给出的收购价相当于每平米一贯,换成后世人民币的话,两千块钱都不到。同样是京城,苏游穿越时北京三环内房价已经达到每平米四万,土地出让金的价格也到了一万五一平米。

齐王收购土地的价格的确不低,但经过炒作以后,苏游有理由相信这些土地的出让金至少可以加一个零直接出手,因为这里是紧邻皇城的黄金地段,因为这里将要成为未来几年最繁华的娱乐商业一体化地段。

尽管苏游在后世对政府靠土地出让金过日子深恶痛绝,但如今他却要扮演那个不太体面的角色,因为他早就说服了自己,这买卖土地的过程中并没有损害广大人民的利益,他把土地的价格炒高,不过是为了坑一把那些大户人家而已。

“横波以为呢?”柳威民见苏游不说话,以为自己的吐槽引起了苏游的不满。

“威民想得也没错,不过事情有个轻重缓急啊,其实对于这两个里坊的购地价格,之前我与殿下是有过讨论的,也可以说这个价格更接近于我的意向,这购地款中其实已经包括了赈灾的钱,最重要的是,时不我待。”苏游一时又想起了自己与杨二为了定这低价而争论的场景,但杨二的眼光明显更毒一些。

有的人算计着自己需要付出多少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收益;而有些人算计出收益以后,往往就会不惜一切,这在老马的《资本论》已有所提及了。杨二或者更像是后一类人,他只要看清了自己最后能得到多少,往往就会选择不择手段。

“京城向来有南贵北贱的说法,但别忘了那边就是皇城,这里很快会变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当日收购土地的时候,居民们并不知道要在此地修建马球场的事,所以齐王的购地计划不但没得到阻挠,还受到了居民们一致拥护,但马球场计划一经抛出,居民们已是后悔莫及了,而各大门阀和商户得到了修马球场的消息后,多半已与齐王达成了购地意向,如今这土地出让金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每亩五百贯。”苏游站在亢山的山顶,望着脚下那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对柳威民与来雁北爆出了这个内幕。

此时正是初春时节,亢山上花开正艳,轻风袭来,使得苏游在这方寸之地感受到了一种如同楚襄王在《风赋》中体验过的那种君临天下的快感。

“家父也有向殿下购地的意向,不过他对结果却是讳莫如深……”柳威民显然是个聪明人,他既然能够参与到计划中来,理所当然应该知道一些核心机密。

“关于这马球场周边的土地出让计划,应该是在球场开始兴建以后的事。柳长史对于结果没有透露,可能是得到了殿下的一些暗示吧,但这购买土地最终还是要摆到明面上来,毕竟殿下也是为陛下办事的,就像咱们在帮齐王办事一样。”

苏游回答柳威民时,忽然又想到了其中的关键,土地交易最终收获的就是金钱,但这些钱最终的归属者却是杨广,那么齐王在这交易过程中图什么呢?自己又图什么呢?

显然,齐王收获的是名声,收获的是高官们的好评;而自己所能获得的,大概就只有人脉一项了。如果真的只是这样,或许之前自己心目中那个“公平竞争”的拍卖计划真的应该修改一下了。

“你意思是说,土地最终的出让也要通过拍卖会?”柳威民有些不可置信,对于建造马球场通过公开招标承包给商户他尚可理解,因为那么做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就是转移了朝廷与人民的基本矛盾。——因为朝廷主持修建的话,征发的民夫可都是义务的,但朝廷近几年所征的劳役实在已经过多了,先是建东都,再是挖运河,然后又是建兴洛仓和回洛仓……

当听到苏游提出了承包这种标新立异的想法时,柳威民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他以为这只是朝廷花钱买轻省,把工程承包了出去,朝廷可以不再操心中间的操作过程,到时只是去验收就好了,商人也能从中获名获利,民夫也不用免费为朝廷干活了。——这一石三鸟的计划,只是需要多付出点金钱就可以了,而他的印象中朝廷的钱已经积累了几十年,想花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苏游对于柳威民的问题,轻轻点了点头,直到刚开突然的豁然开朗,他才意识到自己以前似乎太想当然了。

“相比于把建造马球场的工程开会招标这项收买人心之举,公开出让土地这种方式则直接把门阀和商人放到了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好处当然是能够赚取更多的金钱,坏处则是因此而得罪一大批人。用民心来换取金钱,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柳威民见苏游点头,遂把自己的想法一并说了出来。

苏游见他如此掏心肺腑,心下亦是感动,但有些事显然他并不知道,比如说,朝廷的金库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丰实。

“你看,马球场就建在那处如何?”苏游还在思索着柳威民的担忧,来雁北却突然开了口,握着剑的左手却指向了南面热闹非凡的碧溪湖畔。

她也为自己能参与到苏游的大计中兴奋不已,尽管,她只是一个保镖……

090赈灾义演

“碧溪湖畔吗?那处土地比较平整,交通也较为便利,从成本上考虑的话,的确是上上之选。”柳威民附和着来雁北点了点头,苏游却摇了摇头。

苏游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僚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从来就不会去计较成本,反正在他们心目中朝廷很有钱。柳威民也是官二代,显然不会把成本放在心上,他如今附和来雁北并非出自的本意,那么,他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建造成本是降下来了,但如果球场建在湖边的话,离北面就太远了。”苏游直接否决了来雁北的计划,这使得柳威民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考虑到交通的话,建在泄城渠边上即可。”柳威民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与苏游的想法会不谋而合。

“那便在这处。”苏游用手一指泄城渠东面的一大片空地,那处基本上该拆的房子都已经拆完了,材料什么的也基本上被搬空得差不多了,这也充分证明了泄城渠的交通并不比碧溪湖差。

“马球场建在那的确很好,一来那处属于道光里,却又紧邻清化里,保证了东西大街的畅通,影响力又能同时覆盖到最远的区域;第二,选择了这一处地方,碧溪湖畔的土地则成为了出让地,其实那里的地价应该是最贵的。”柳威民见苏游听取了自己的意见,随即为来雁北解释起这计划的好处。

“既然选择了球场的地点,咱们要做的就是规划那些要出售的空地了,我粗略地算了下,两个里坊长有四里多,宽则接近三里,这样可以得出这两个里坊的总面积接近六千亩,当然,这六千亩地面还包括了两百多亩的碧溪湖以及一百多亩的马球场……”苏游娓娓道来,并且拿出了他昨晚绘制的马球场草图。

“咱们这次可以出让的土地远远超过了收购上来的那些……”柳威民接过苏游的草图,第一眼就看到了关键点所在。

“丈量土地还需要威民兄操心啊……”苏游拍了拍柳威民的肩膀,看来柳威民是个聪明人,自己可以省不少心了。

既定下了马球场的位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两片土地的布局做出来,而这些工作苏游这些并不着急做,至少他们目前要做的是把马球场的建造承包出去,而这一点苏游也并不着急,他现在想的是如何不动声色地把这项计划让给夏高。

“既然齐王与横波已经定下了大方向,跑腿这种小事威民自当义不容辞。”柳威民点点头,规划出让土地这种事并不是小事,他对未来几天要做的事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

“那咱们下山吧,就坐船回去如何?”苏游想着今天的考察大抵算是圆满结束了,两个里坊的搬迁工作并没什么意外,今天的计划差不多就此完成了。

“不如咱们去碧溪湖畔看看热闹?”来雁北听说苏游想要坐船回去,自是一力赞成,不过坐船的码头有两处,泄城渠比较近但出租的船也少,碧溪湖则相对远一些,但租到船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苏游点了点头,又吩咐老王自行离去,柳威民看看事情已告一段落,也不愿再做两人的灯泡,自是赶紧告辞而去。

苏游与来雁北并肩往碧溪湖畔行去,越往前走,越能感受到人流的拥堵。

“快点快点,去得晚了段大家就走了,那岂不是空跑一趟吗?”一个半大的孩子说着话,与几个小伙伴们一路小跑超过了苏游与来雁北。

“段大家?什么段大家?”来雁北听到路边孩子的呼喊,有些疑惑地向苏游问道,但苏游亦是感觉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这段大家到底是谁。

“我问问那些孩子吧。”苏游终是免不了有些好奇,说完后马上喊住了一个孩子问了起来。

“你问段大家啊?就是天外天那个段大家了,唱《明月几时有》那个,此刻正在画舫上为灾民们做赈灾义演呢。”一个孩子对于苏游的疑惑有些不屑一顾,答完后还抱怨后者耽误了他的时间,不待苏游反应过来便急匆匆往前一路小跑消失了。

“原来是天外天那个段若曦,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呢,上回听六哥说起过。”苏游恍然大悟地说起了段若曦,但看来雁北神色不善,赶紧无耻地把矛盾转移到了来整身上,然后他那个小舅子莫名其妙就躺着中枪了。

“原来是她啊,我也听冯凌波说起过,她与苏寒殇都是被白明达给捧出来的吧,不过,你那首《明月几时有》什么时候送给她的?”来雁北听苏游说到段若曦,立马也想起了她来,但最后一问显然有些吃醋的意味,要说女人的思维真是挺能跳跃的。

苏游与来雁北说着话,终于接近了码头边上,此时码头上只停着一座画舫,画舫上正有一人咿咿呀呀地唱着小曲,两人隔得太远,也听得不太真切,但却听到身旁有人在议论。

“这会献唱的是天外天的名角小苏……什么?你不知道小苏是谁?”一个精瘦的汉子对旁边一个胖子介绍道,后半句的语气中充满了鄙视。

“小苏就是苏寒殇,与四方馆扬名的大苏苏横波并称为二苏;此时小苏都出来了,段大家应该马上也要出来了!”旁边另一个人对于刚才那个精瘦汉子的话点头称是,然后又对那个胖子进一步教育起来。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位观众的话似的,当苏寒殇欲离去时,果然爆出了段若曦即将出现的消息。随后就见一个穿着散花淡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肤胜雪的女子款款走上台来,她甚至并不需要开口就已使得湖畔成千上万的观众惊为天人!

段若曦微微一鞠躬,全场立时安静了下来。

妩媚,透到骨子之中的妩媚,举手投足之间似乎都带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即便只是穿着最普通的衣衫也无法掩饰那份妖娆的风情,这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足以令无数男人为之疯狂。

“段大家出来了!天外天的花魁啊!”苏游身边一个激动的声音叫了起来,随即几百米方圆先后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同一声呼喊。

“段大家!段大家!”

苏游拉着来雁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