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如此,他也相信自己凭自己的力量拼个鱼死网破没有任何问题。

更重要的是,宇文成都从声音中认出了苏游,他也相信苏游终会投桃报李。

宇文成都之所以会主动把苏游的失败以及齐王的失败一一道明,也未尝不是希望明面上给宇文氏制造麻烦的力量多一分火种,同时,如果马球队中没有苏游这一方的力量,他又如何率领剩下的人去抗衡突厥人?

如果宇文成都无法在未来与突厥人的马球赛上脱颖而出,那他就无法得到一个好的出身,那他想要脱离宇文氏则会遥遥无期。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苏游曾经因此而迁就宇文成都等人,宇文成都此时所为又何尝不是如此?

“先生……”程咬金看着宇文成都转身离去,遂急急地低呼一声以提醒面无表情的苏游。

“让他去吧,他既做了君子,我又怎能去做小人?”苏游摇了摇头,他当然能够理解程咬金心中所想,——程咬金无非是想让他出尔反尔地向宇文成都施放冷箭,可就算杀了宇文成都又会如何?下一刻很可能便是李靖的离开,下一刻很可能便是因这离得而与后面的三百卫士离心……

“那咱们何去何从?”李靖对于苏游所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遂又不自禁地问道。

“咱们连夜赶回马邑,不管宇文成都所言是否属实,咱们都该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苏游苦笑了一声,沉思了一会后又道,“齐王的纨绔本性虽是有所收敛,但乔令则等人却是贼心不改,想不到竟成了他落马的导火索;陛下既是决心要办齐王,齐王手中的两万东宫禁卫一定是第一时间被收缴的。”

“先生所帅的五百卫士便是禁卫中的精兵,咱们想要隐藏这次的行踪,就要用最快的时间赶回去,让他们化整为零地回到他们的岗位。”李靖听了苏游的话头,立时便感觉到了目前处境的尴尬,程咬金却难得一见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咬金能做此想,确是有些进步了。不过齐王派咱们出来前已经把咱们的行踪向陛下报备了,报备中咱们是以寻找矿物为名离开马邑的。”苏游对程咬金所说赞赏地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想得过于简单了些。

“那横波的意思是?”李靖有些不解地问道,他其实想的和程咬金所说大致仿佛。

“咱们明面上与齐王的关系有目共睹,想保存自己应不是什么难事;但齐王这一次遭宇文家暗算,恐怕是再无东山再起之时了,那么他手下的禁卫势必会分崩离析,我是想让药师掌握住这三百卫士来着。”苏游见两人不上道,只好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衡波有何打算?”李靖对苏游要建立自己的力量是看在眼里的,但这并不表明李靖就一定看好他,毕竟苏游不是门阀,他要想在这高阀林立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球赛之后,我想求陛下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牧守一方,哪怕是去做一个小郡守或是小县令都行,朝堂之上的确是太危险了。”苏游对于李靖的处处保留并未放在心上,他沉思了一会后,终于第一次对人说出了自己的理想。

我要牧守一方!我要远离朝堂!

“横波要做郡守,我李靖便做你的郡丞。”李靖点了点头,却终是把这话埋在了心底。

李靖转身走到了早已集结好的三百卫士身前,随即宣布了苏游对战利品的分配,他的做法与苏游的要求似乎有些出入,苏游原本是让他掌握这些人的,但他却在为苏游收买人心。

168风平浪静

苏游等人赶回马邑时,马邑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平静;随后他们便化整为零各就各位,努力制造出他们这几天仅仅只是出去采风的景象。

现实似乎并不如苏游的梦幻,平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让他稍感安慰的是,宇文成都所言半是事实半是预言,齐王除了被隔离外,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齐王在昨日中午收到了打劫宇文家商队的确切消息后便对宇文家商队进行了密切的注视,但宇文家稍后做出的反应也让他感觉事有蹊跷,尔后他似乎未卜先知般地对自身的安全做了最高级别的防患,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史令元寿等人的联名弹劾。

杨广这些天里接到许多有关齐王部下违法乱纪的匿名举报信,又因为狩猎时被齐王压了一头衍生的不愉快,此时收到弹劾自不会无动于衷。

杨广有感于所有事情来得太过巧合太过突然,微微一想便嗅到了阴谋的味道,所以他对齐王的处置也仅仅只是软禁而已。

宇文述想要栽赃陷害齐王,终是慢了一步;至于宇文成都口中的云定兴举报齐王私藏兵器,则纯属臆测。

苏游回到马邑后,想要去见齐王是不可能了,但他得知齐王的罪名仅仅只是因为杨广气他御下不严后,也终是松了一口气。

“回去睡觉吧,未来的一个月估计都没什么时间睡觉了。”苏游看着还在挣扎着等待消息的程咬金,赶紧把他赶去睡觉,他们已经连续奔行几天了,昨夜更是连夜狂奔赶回的马邑。

“半年都过来了,还在乎这最后的一个月吗?”程咬金疲惫地笑了笑,终于还是站了起来。

“行百里而半九十。假期到今天就结束了,明天咱们就要前往榆林,到了榆林之后便是半个月的特训。”苏游摇了摇头,说起未来的安排他就有些头痛。

“先生说得不对,我怎么听人是这么说的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半到底是头,还是尾呢?”夏子薇嘻嘻一笑,唯恐天下不乱似地插了一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苏游被夏子薇的问题差点噎住,随即列举了好几组自相矛盾的谚语以作回答。

“我怎么觉得这些俗话说得都很对呢?”程咬金本来还想起身离开去睡觉的,此时听得苏游说起这些大俗话,竟然又挪不动身子了。

“两种对立的观点,自是一对一错,但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而这两套行为准则,一套是小人的,一套却是君子的,你能觉得两套皆有道理,说明你介于小人与君子之间。”苏游思索了片刻后便笑着说到了程咬金的性格,随即又对夏子薇兄妹道,“不管怎么说,你们是要做一回小人了。”

“我们省得。”夏子薇兄妹齐声应了一句,他们自然明白苏游指的是什么。——他们兄妹是跟随商队出塞了的,但仅仅只是几天之后便回到了马邑,他们难道不需要向家人以及商队做个交代吗?

一定是要交代的!

至于该如何交代,苏游并未过多干涉,对于宇文成都的身份,苏游李靖以及程咬金在望着他离去以后便是绝口不提,夏子薇兄妹当然也不会傻到用宇文家的十三太保来当挡箭牌,——谁不知道李家与宇文家有世仇?

令人尴尬的是,最接近事实的真相,反倒是人们最不容易相信的。

那么,或许可以把一切都嫁祸到那些被苏游带领三百卫士杀死在避难谷两头的突厥人身上吧?反正也是死无对证!

至于夏子薇兄妹如何幸免于难,那倒不是什么难事,商队护卫安东野以及商队的头领沐道弘都是一力维护他们,誓死也要保存他们的,何况他们两人还有让突厥马贼也望尘莫及的马术呢?

“那么,东都再会吧。”苏游点了点头,随即站了起来,夏子薇兄妹会意,亦是起身告辞而去。

“成趾,你还是回东都去吧。”当苏游与夏子薇兄妹相约东都再会时,宇文化及口中也在说着“东都”二字,但他此刻的心情自与苏游不同。

“父亲大人,为什么?”宇文成趾有些不服气地看看宇文化及,又看看站在一边的宇文成都。

“你这次做的实在托大了,你差点把宇文家都搭了进去,你知不知道!好在成都及时帮你补救。”宇文化及想及儿子的胆大妄为,此时心中亦是有些后怕,——这小子不仅想要出售铁器给突厥人,还想栽赃陷害于齐王。

“怪只怪孩儿出手太慢了,想不到杨瑓要对咱们宇文家下手,还好他派出去的人太过心慈手软。”宇文成趾对于苏游只诛首恶的行为有些不齿,他给宇文成都下达的命令就是斩尽杀绝。

“咄吉倒是心狠手辣,竟然玩起了黑吃黑,但他实在是太不把大隋人放在眼里了。”宇文化及皱了皱眉,他虽是个纨绔,但并不表明他是个滥杀之人。

“总的说来还是齐王所托非人,如果他把咱们商队的人全押回来,或者是赶走咄吉的人后保护着李氏的人回来,咱们就得准备鱼死网破了。”宇文成趾罕见地点了点头,随即指出了苏游因仁慈和判断失误失去的主动。

“少主说的是,成都也以为齐王的确是不够重视宇文家,这有些像是即兴之举了。”宇文成都听宇文成趾以马后炮的心态分析苏游失败的原因,随即也参与了分析,不过他却是往解决问题的反方向为出发点的。

“即便杨瑓此前的行为属于心血来潮,但从今以后宇文家与杨瑓就是你死我活了。”宇文化及叹了口气,宇文家曾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杨坚身旁,而后又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杨广和杨昭身旁,但杨昭实在是死得太早了。

在杨昭和杨瑓之间,宇文家一开始就站错了队伍。

宇文述倒也不是没有知错能改的心胸,他从孙子到大爷,几十年的宦海沉浮,早就练成了如同云定兴一样随心所欲的墙头草风范;宇文家之所以没有在杨昭倒下以后靠近杨瑓,根本原因还是杨瑓和杨素家走得过近,其次便是宇文述更为相信他的老主子杨广,他如今的心态便是死抱住杨广的大腿,他总是旁敲侧击地反对杨广立储。

这或许也是杨瑓想要除去宇文家的根源吧?

“虎毒不食子,只要杨瑓不是真的造反,陛下说什么都不会除去他的。这事就此作罢,我不想看到宇文家与齐王闹得太僵,所以,你还是回东都吧。”宇文化及对儿子的话颇为意动,他也从来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但为了保存小命他还是难得一见地固执了起来。

“父亲!这样的局面我们宇文家还有退路吗?他造不造反没关系,我们让他看起来像造反的样子不就行了吗?”宇文成趾看着父亲一意驱赶他回东都,当下也倔了起来,他发起火来也是个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主。

“你还想搞什么幺蛾子?”宇文化及摇了摇头,随即一阵心惊肉跳,定定地盯着儿子。

宇文成趾似乎也感觉刚才自己的脾气有些大了,他本来想说点什么辩解一下,但看了一眼身旁的宇文成都后,还是摇了摇头低低地回了两个字,“没有。”

“明天就要前往马邑了,我先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宇文成都看着宇文成趾有些闪烁的眼神,哪还不知自己在这碍事?毕竟他们才是亲生的父子两。

“去吧。”宇文化及点了点头,当宇文成都摇转身离去时,又笑着说道,“对了,成都你今次做得很不错,如果跟突厥人打马球也能大展雄风的话,到陛下身边伴驾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切都听父亲的安排。”宇文成都停下来,却并不回头,说完这话后便径直走了出去。

宇文成都对于宇文化及的这个安排是志在必得的,只是当他口中称呼“父亲”时,心里竟然感觉一阵恶心,可人在屋檐下,除了卧薪尝胆还能怎么办呢?

“你觉得成都不可靠?”宇文化及见宇文成都带上了门,随即又转头问起了宇文成趾。

“阿爹,兹事体大,不可不防啊,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宇文家人。”宇文成趾点了点头,说起这些事并不需要什么避讳的,无论是当干爹的还是当干儿子的都应该有那种互相利用的觉悟,他们的关系不过是立意共同体,与感情无关。

或者说,干爹干儿子只是如同刀枪棍棒一样的工具,所以有的人拼拳头硬,有的人拼刀枪利,有的人却难得一见地拼爹。

“如今只有你我父子两,那防的是什么?”宇文化及对于儿子的郑重其事有些哭笑不得,最后还是没好气地责问道。

“其实,孩儿还真没有对付杨瑓的想法,不过,只要用眼盯着他,就不怕找不着他的破绽。”宇文成趾无可奈何地摊了摊手,随即信誓旦旦地说道。

“好了好了,你还是不愿意回东都,我与你祖父再商量商量罢!”宇文化及看着儿子如牛皮糖一般,也是无法,最后只能点了点头。

169风云再起

宇文化及父子谈及苏游的失败之举时,苏游也检讨着第一次带兵的失误,他的第一个失误还是因为心太软。

尽管在马蹄铁上露出了破绽,但只要苏游当机立断地把所有涉案人员看押起来的话,也不会酿成他们还能通风报信以至于引来宇文成都的杀人灭口了,但宇文成趾早有布置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最后的结果或许真的是齐王和宇文家鱼死网破了。

“慈不带兵!”这四个字深深地烙在苏游的心上,不管怎么说,苏游的第一次领军以失败而告终了,但这对齐王和宇文家来说又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祸兮福所倚,但这又并非商战中的双赢,事实上齐王和宇文家都徒劳无功,但他们输的都在可控范围内,而这失败,酝酿着的将是再一次的风暴来袭。

当苏游在床上患得患失辗转反侧之时,长孙晟的信使带来了突厥方面的最新消息。

“高丽亡我之心不死啊!”杨广看完长孙晟亲笔书写的八百里加急快递后,难得一见地急怒攻心,竟然毫没形象地一拍身前的龙案,震得桌上茶杯都差点掉到地上。

“陛下,这是怎么了?”萧皇后此时正在另一席上吃着冰冻的西瓜,惊见杨广震怒,自是心痛不已,但妇道人家明知夫君是为朝中之事所惑,却又不好明着问的。

“你看看这个!”杨广复拿起那只有十来字的信件,一个小宫人赶紧过来接住传到了萧皇后的案前。

“高丽使者出现在突厥王庭!”萧皇后拿过长孙晟的亲笔信,轻轻地念出了上面的文字,细想了一会后便小心地问道,“陛下是以为染干与高丽人有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杨广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染干倒是没有这胆子,但突厥王庭中未尝没有宵小之辈,看来咱们的行程需要好好安排一下了。”

“陛下必有万全之策。”萧皇后轻轻点了点头,她虽然比杨广还大两三岁,但向来对他是信心满满言听计从的。

“突厥和高丽始终是朕的心头之患啊,季晟传来的消息当是空穴来风,如果突厥和高丽狼狈为奸的话……看来对付高丽的准备是要加快进程了。”杨广皱了皱眉头,如果突厥和高丽还如前些年一样夹着尾巴,他就用不着拍桌子表达郁闷了,前些日子在涿郡遭遇的行刺就是明证。

即便那些刺客不一定真的就是高丽王室所遣,但高丽树大遭风的名头总是坐实了,要不是因为高丽早就对杨广有不臣之心,刺客又何必费尽心思来挑拨杨广与高丽王室的关系?

如今长孙晟的来信可谓是板上钉钉了的,高丽的确是蠢蠢欲动了,更可恨的是,高丽现在开始拉拢大隋多年的小弟突厥了。

“所谓攘外必须安内,陛下只要隐忍他几年,用几年的时间大力发展大隋的商业,到时便能以财力的优势一举瓦解这两国的不臣之心了。”萧皇后看着杨广皱眉,也只能以中庸之道来开解夫君了。

这的确是中庸之道!遇到外敌侵略的时候,国人的传统思想便是先强大自己,卧薪藏胆几年之后再以绝对的优势一蹴而就地反击并消灭敌人。——清末的洋务运动是如此,民国丢失东三省也是如此,后来的南海群岛被菲佣侵占也是如此……

可是,只许你发展经济,敌人就不知道以战养战地发展经济吗?

“攘外必先安内!梓潼说得好啊。之前朕听说有秦直道,于是有了如今从涿郡到榆林的隋驰道;既然有秦长城,为何不能有隋长城呢?朕要修长城!这北边的门户只要有了长城,突厥也就无法作祟了,朕也就可以一心对付高丽了。”杨广似是从萧后语中得到了灵感,说出修长城的想法后竟不由得手足舞蹈起来。

“修长城自是稳妥之举,只怕现在不是时候。”萧后先是点了点头,后又不无担忧地说道。

“朕知梓潼什么意思,那帮老顽固,哎。”杨广叹了口气,萧皇后虽是口中说着不可,但并非是因为她在反对自己,而是那帮大臣在反对自己。

从修东都到修运河,从计议北巡到修驰道,他杨广遇到的阻碍还少吗?

但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东都如今已经成了百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运河的漕运能力已经有了沟通南北的大气象……

他们反对自己,难道仅仅只是目光短浅吗?

也是,也不是!

杨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大业,但这大业的前提便是安内,这安内便是加强皇权,换句话说,也就是削弱门阀的影响力;可门阀不是砧板上的鱼,他们可不会老老实实地任杨广宰割,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处也就种下了一种思想:只要杨广说是有利的,那就一定是对自己不利。

双赢这种事,显然不可能存在于他们的思想里。

“通知他们过来廷议罢!对了,把齐王也叫上,还有苏游。”杨广叹完气,也意识到这直接交到自己手上的重要快递需要及时处理,随即吩咐了身边的王义。

杨广心中虽是有了计议,却也知道有些程序该走还是要走的,圣旨从来就不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因为现实不是脑残的历史剧。

萧后见杨广计议已定,随即告辞而去。

杨广百无聊赖地思索着最近这些天的奇巧之事,从涿郡的刺客到一批匿名信疯狂地举报齐王,随即又是元寿等人的弹劾,似乎这一切的后面有一只黑手在掌控着啊。

按理说,齐王成为狗不理对杨广皇位的稳固是个好消息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齐王如今是他唯一的成年的儿子,众臣如今对齐王的态度显然又是对杨氏的江山不利的……

杨广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萧琮首先来到了杨广的席中,随即便是宇文述裴蕴薛道衡等人;这些人对于杨广的非正式宴请都是异常熟悉的,到来之后他们也不用在乎什么君臣之仪,皆是打完招呼后便纷纷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然后该饮茶饮茶,该喝酒喝酒。

不过,越到后面,他们越感觉事情有些蹊跷,今天列席的人可不全是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