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般情况下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地,轻视阴湿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克敌制胜就有了保证。在丘陵堤防地域,必须占领朝南向阳的一面,而把主要侧翼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涨水,洪水骤至,若想要涉水过河,得等待水流平稳后再过。凡是遇上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靠近。我军远远离开它们,而让敌人去接近它们;我军应面向它们,而让敌人去背靠它们。行军过程中如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伏兵和隐藏奸细的地方。

敌人逼近而保持安静的,是倚仗它占领着险要的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前来挑战的,是想引诱我军入其圈套;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地带,是因为它这样做有利可图。许多树林摇曳摆动,这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这是敌布疑阵;鸟雀惊飞,这是下面有着伏兵;野兽骇奔,这是敌人大举突袭;尘土又高又尖,这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低而宽广,这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四散飞扬,这是敌人在砍伐柴薪;尘土稀薄而又有时起有时落,这是敌人正在结寨扎营。敌人的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这是准备撤退;敌人战车先出动,部署在侧翼的,这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前来讲和的,必定是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站立,这是饥饿的表现;敌兵打水的人自己先喝,这是干渴缺水的表现;敌人明见有利而不进兵争夺,这是疲劳的表现;敌军营寨上方飞鸟集结,表明是座空营;敌人夜间惊慌叫喊,这是其恐惧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这表明敌将没有威严;敌阵旗帜摇动不整齐,这说明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烦躁,表明全军已经疲倦;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起炊具,不返回营寨,这是打算拼死突围的穷寇。敌将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这表明敌将失去人心;接连不断地犒赏士卒,这表明敌人已无计可施。反反复复地处罚部属,这表明敌军处境困难;敌方将领先对部下凶暴,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敌人派遣使者前来送礼言好,这是敌人希冀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可是久不交锋而又不撤退,这就必须审慎地观察它的意图。

兵力并不在于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而能做到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自恃轻敌的人,一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施行惩罚,那么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以使用;士卒已经亲附,而军纪军法仍得不到执行,那也无法用他们去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去教育他们,用军纪军法去管束规范他们,这样就必定会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能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重视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军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十、地形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通’;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草补充线路的畅通无阻,这样对敌作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地域上,假若敌人已有防备,我们出击就不能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反之,假若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可以突然出击战胜他们。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先敌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进犯;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以进攻。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敌人先我占领,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很是不利。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军队打败仗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于天然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做‘走’。士卒强悍,将吏懦弱而造成败北的,叫做‘驰’。将帅强悍,士卒懦弱而溃败的,叫做‘陷’。偏将怨忿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愤然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的能力,因而失败的,叫做‘崩’。将帅懦弱缺乏威严,训练教育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做‘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积极掌握主动,考察地形险厄,计算道路远近,这些都是贤能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据战争规律进行分析,有着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根据战争规律进行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进不谋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待士卒就象对待婴儿一样,那么士卒就可以同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就象对待爱子一样,那么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优厚而不能使用,溺爱而不能教育,违法乱纪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生惯养的子女一样,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既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队能够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作战措施变化无穷,而不致困窘。所以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也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也就可以永无穷尽了。

十一、九地篇

孙武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上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作轻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交地。同几个诸侯国相毗邻,先到达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务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圮地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求援,上下之间无法聚集合拢,士卒离散难以集中,遇上交战,阵形也不整齐。至于我军,则是见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键的有利条件,这样它就不得不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在敌国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上:深入敌国的腹地,我军的军心就会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的田野上掠取粮食,全军上下的给养就有了足够的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士卒既能宁死不退,那么,他们怎么会不殊死作战呢?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心里就不再存有恐惧;无路可走,军心自然就会稳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这样的军队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就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这并不是他们厌恶钱财;我军士卒置生死于度外,这也不是他们厌恶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把士卒投置到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象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的一种蛇,打它的头问,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身,它的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配合默契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把马并缚在一起、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优劣条件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根本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在指挥军队这件事情上,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邃莫测,管理部队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真相;不时变换驻地,故意迂回前进,使人无从推测我方的意图。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要象使其登高而去掉梯子一样,使军队有进无退。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国土,要象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要烧掉舟船,打碎锅子,以示死战的决心。对待士卒,要能如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集结全军官兵,把他们投置于险恶处境,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在敌国境内作战的通常规律是:进入敌国境内越深,军心就越是稳定巩固;进入敌国境内越浅,军心就容易懈怠涣散。离开本土,越入敌境进行作战的地区,叫做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做重地;进入敌境浅短的地区,叫做轻地;背有险阻面对隘路的地区,叫做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处于散地,要统一军队的意志;处于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上,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上,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上,就要巩固与诸侯列国的结盟;遇上重地,就要保障军粮的供应;遇上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无地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保障军心稳定,准备殊死奋战。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因而,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预先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获得有利的地形。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称霸的军队。凡是称王称霸的军队,进攻敌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的意图。动用士卒,只说明有利的条件,而不指出危险的因素。将士卒投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这种事,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之一部,千里奔袭,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标。

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赏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允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反复秘密谋划,作出战略决策。敌人方面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地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的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要灵活机动,因敌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战斗打响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深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得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十二、火攻篇

孙子说:火攻的形式共有五种,一是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粮道。实施火攻必须具备条件,火攻器材必须平时即有准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好日子。所谓天时,是指气候干燥;所谓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凡是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凡上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变化,灵活机动部署兵力策应。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依然保持镇静,就应持重等待,不可立即发起进攻。等待火势旺盛之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以从外面燃放,这时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军队都必须掌握这五种火攻方法,灵活运用,等待放火的时日条件具备时再进行火攻。

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殊为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必能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却不能焚毁敌人的军需物资。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及时论功行赏的,就必定会有祸患。这种情况叫做‘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要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之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忿懑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忿懑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根本道理。

十三、用间篇

孙武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室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动乱不安,民夫疲惫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多达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一旦。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称不得是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者。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得;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来得到;不可用日月星晨运行的位置去作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即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故意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间就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为亲近的人;给予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没有什么事情比间谍更秘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分辨证实间谍提供的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而秘密却已泄露出去的,那么间谍和了解内情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准备攻打的敌方军队,要准备攻占的敌方城池,要准备刺杀的敌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从而用重金收买他,引诱开导他,然后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