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黄巢起义军没有控制好军纪,导致功败垂成,显然是上层出现了问题。包括黄巢本人在内,都被长安城的五光十色蒙蔽了双眼,只知道享乐,不考虑后果。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头人的黄巢,不能以身作则,下面的官兵自然效仿。自身不正,焉能正人?可怜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军,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云烟里面,够其原因,极有可能是黄巢自身的素质问题。
酉时过后,飞骑军停止了对杨复恭余党的清理,开始清点战果。安仁义拿到清点战果以后,立刻赶来向刘鼎当面报告。杨复恭余党总共一千四百多人被处死,核心分子的财产都已经被封存,现在后勤部门正在派人清点。城内的余粮,也顺便清点完毕,只能够满足五天的消耗。
刘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安仁义就没有继续禀告,而是将写好的资料递给刘鼎,上面有从杨复恭府邸查抄的家产。由于后勤部门还没有全部统计完毕,所以安仁义也不知道具体的数量有多少。田令孜本人非常的贪财,杨复恭本人却不太爱财,钱财的数量应该不少,但是肯定没有秦宗权和周宝积累的财富多。
刘鼎仔细的过目一遍,将资料放入自己的怀中。
安仁义又说道:“大人,属下今晚就出城,率军在骊山脚下驻扎,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刘鼎叮嘱道:“一定要密切注意游牧民族骑兵的动静,凡事主动,切记被动。”
安仁义说道:“属下明白。”
刘鼎和他用力握手,缓缓的说道:“一切小心。”
安仁义敬礼以后,转身去了。
随后,整齐的马蹄声响起,完成了任务的飞骑军,有秩序的列队,从东面的春明门出去,前往骊山附近安营扎寨。骑兵毕竟是骑兵,长安城不适合他们,只有广袤而平坦地关中平原,才是他们发挥战斗力的舞台。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明年,将是他们大展身手地季节。
刘鼎也随即带队返回大兴善寺。
路上,刘鼎看到长安城的东面各个城门,如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都是城门大开,火光照耀,鹰扬军的后勤部门,正在日以继夜的加紧抢运物资,其中最重要地,就是粮食和御寒衣物。由于物资太多,部分物资,甚至堆放到了小雁塔的废墟里面。
远远
以看到,在春明门的旁边,鱼多均地身上好像落下一时的低声咳嗽。他在那里指挥物资运,已经足足站了三个时辰了。由于鹰扬军需要储备的物资实在太多,后勤部门的压力很大,从潼关到长安的道路,又不好走,所以鱼多均的压力很大。这关系到长安地鹰扬军生死存亡,所以来不得半点的掉以轻心,他决定还是自己亲自过问。
刘鼎不经意的点点头,回到了大兴善寺。
晚饭已经准备好,刘鼎和令狐翼坐下来,吃了晚饭。饭后,刘鼎几个人正在商量鬼雨都的兵力部署,如何更好的对大明宫附近进行警戒,同时节约使用兵力。最后,夏可舞提议,还是请崔以鹰扬军监军地身份,带领五百名鹰扬军士兵,长期驻扎在大明宫的周围。
想必,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没有谁要去刺杀李俨又或者是寿王了,一般的警戒就足够。要是将刘鼎地鬼雨都安排在那里,容易给人扣押朝廷的口实,同时也浪费鬼雨都地兵力。如果交给崔去执行这个任务,就没有什么口实了。当初,崔在兴元府的时候,也是这么做地。
刘鼎最后拍板:“好!就让崔负责保护大明宫吧!”
李怡禾马上传令去了。
片刻之后,李怡禾又转了回来,向刘鼎说道:“大人,崔胤求见。”
刘鼎点点头:“请他进来。”
李怡禾拍拍手,一个鬼雨都战士,就带着崔胤进来。
崔胤其实还很年轻,最多不过三十岁,脸色有些发青,可能是被冻的,也有可能是被吓的。他的确没有见过在朝堂之上血肉横飞的场景,早上乾元殿的一幕,将他吓得不轻。而刘鼎主张任命他为吏部尚书,更是让他又是紧张,又是害怕,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之前担任的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六品中书舍人而已,根本没有接触到权力的核心。
这不,准备布告天下的诏书草拟好了以后,谁也不敢亲自送来给刘鼎审阅。本来兵部尚书张浚和刘鼎的关系最深,由他送来草拟诏书是最合适,可是他由于猜测到了刘鼎的真实意图,反而更加恐惧,说什么也不敢来。最后,在各位前辈的压力下,刚刚上任不到三个时辰的吏部尚书,不得不硬着头皮执行这项任务。
崔胤本来很紧张,不知道见了刘鼎的面以后应该如何称呼,更不知道这道诏书是否符合他的意图。
他几乎是闭着眼睛进来的,最后才鼓起勇气,睁开眼睛。蓦然看到刘鼎正随意的斜躺在太师椅里面,好像有点不舒服的样子,眼神也没有凶恶的神色,周围的人倒也和气,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恭敬的说道:“韩王殿下,有关告示天下的诏书,已经基本草拟完毕,请您过目。”
刘鼎在朱雀门站了一个时辰,被冷风一直吹着,觉得脑袋越来越沉,四肢也越来越无力,就知道自己是着凉了。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在这个时候生病,真是要命。幸好杨复恭已经搞定,李昌符也跑了,长安城的局势已经稳定,要不然,他还真的成了病猫了。他不愿意在崔胤的面前流露出病态,于是支撑起身体,说道:“把飞雨请来。”
令狐翼亲自去了。
对于广大的鹰扬军将士来说,从潼关到长安,即使步行,也不算是一件难事。只是,对于坐轮椅的艾飞雨来说,就有点难受了。他来到长安以后,已经相当的痛苦,萧致婉必须找地方让他暂时安歇下来,减轻他的痛苦。所以,直到现在,艾飞雨依然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面。
在艾飞雨到来之前,刘鼎让崔胤将所有地诏令,都读了一遍。
鹰扬军现在要做的最迫切事情,就是公告天下,宣布杨复恭地罪状。这是为了稳定天下诸侯,为鹰扬军在长安站稳脚跟争取时间而做出的必然措施。崔等人虽然对刘鼎的突然发飙,感觉到异常的恐惧,但是要宣布杨复恭地罪状,却是最快感不过了,你一言我一语,马上就罗列出了杨复恭的一百零八道罪状,白纸黑字的写在了诏令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很喜欢使用一百零八这个数字来归纳罪状。当初刘鼎的老子黄巢,也被归纳有一百零八道罪状,从强抢民女,到破坏别人坟墓,影响别人风水等等,全部有份。后来秦宗权被送到兴元府,同样是一百零八道罪状,内容和黄巢差不多。
刘鼎心想杨复恭地罪状里面,多半也有类似的内容,极有可能朝廷预先有类似的模板,只需要换个名字就是了。果然,不久以后,崔胤就念到了“以一己之利,影响他人风水”,他忍不住笑了笑。的确是一字不差,和秦宗权当初的罪状一模一样。
崔胤急忙放下诏令,不知道刘鼎为什么发笑。
朱有泪和李怡禾等人明知道怎么回事,却一本正经的装严肃状,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
刘鼎察觉不妥,于是说道:“没事,你继续读。”
崔胤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继续读下去。
确实,杨复恭地罪状,和秦宗权至少有九成的相似度,难怪诏令这么快就草拟好了。
不久以后,艾飞雨来了,听李怡禾读过所有的诏令以后,思索了一会儿,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崔胤送来的诏令,至少有十二道,涉及不同的内容,不同地人员,有奖有罚。在这些诏令里面,李克用、朱温、陈敬暄、张淮深等四人官职前面的检校两字都被去掉了,同时,李克用被朝廷敕封为晋王,朱温被朝廷敕封为梁王,陈敬暄被朝廷敕封为蜀王,张淮深被朝廷敕封为天水郡王,就连远在湖州的钱,也被敕封了吴兴郡王地爵位,董昌却没有受到封赏。
毫无问,这是老套的安抚计策,鹰扬军借朝廷地名义,安抚几个有实力的诸侯,为自己在长安站稳脚跟打下坚实地基础。这些诸侯不可能不知道鹰扬军的真实用意。只是,既然朝廷敕封了他们,要是他们还公开和朝廷为难的话,朝廷就可以敕令鹰扬军对其
副其实的进攻,甚至是组织多路诸侯对其发起围攻。就是这样挂掉的,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至于钱被敕封为郡王,而董昌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目的当然是要将其两人离间开来。本来两人中间已经产生了裂缝,现在有鹰扬军以朝廷的名义推波助澜,想必效果一定会很好。只要董昌和钱两人互相猜疑,镇海地区就安全了。
经过参谋团队的研究,确定这些诏令都没有问题,刘鼎就对崔胤说道:“照此下发。”
崔胤恭敬的答应着去了。
他走了以后,鹰扬军参谋团队,就连夜研究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刘鼎的身体虽然不好,可是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必须硬撑着,做出最后的决定。
鹰扬军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让朝廷运作起来。准确来说,是让除了皇帝之外的朝廷文武大臣,都运作起来,把鹰扬军的意志,用朝廷的名义发出,从而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朝廷的官职,必须立刻完善,相当数量的人员调整,势在必行。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此后各省的名称,还有官职的称呼变化多端,但是基本的架构并没有改变。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在中唐之前,中书省和门下省地权力,才是最大的,它们是国策地设计者。但是,黄巢起义之后,这一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黄巢起义以后,由于朝廷屡次出逃,大量官员半路被抓或者被杀,下落不明的也不在少数,大量的机密文件,甚至是前朝皇帝地灵牌,都损失殆尽,导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功能,几乎荒废,基本上被六部直接取代。事实上,由于朝廷控制区域越来越小,地方诸侯根本不听朝廷的,所以,的确没有什么军机大事需要研究,中书省和门下省存不存在,也没有什么要紧了。
当然,检校中书令、检校左仆射、检校右仆射、检校侍中之类地官职,还是很多的,例如李克用就是检校中书令,朱温乃是检校侍中,陈敬暄乃是检校右仆射,张淮深是检校仆射。只是,在官职的面前,加上检校二字,说明这个官职是虚衔,不能真正的行驶权力。
现在,鹰扬军要重新建立中书、门下两省,这将涉及到非常庞大的人事安排。
首先,中书令、中书侍郎、侍中、门下侍郎等人选,就不容易确定。这些人必须来自鹰扬军,才能保证鹰扬军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但是,鹰扬军如果全部使用自己地人,必然导致天下群雄的反击,极有可能变成董卓。鹰扬军要学曹操,不能学董卓。
当然,万事开头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难。鹰扬军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才是真正执行政令的机构,在没有中书令和侍中地情况下,六部尚书就是真正的长官,有大事,各部尚书商量着办,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过渡阶段,六部尚书地地位越发突出。
崔沆的户部尚书职务,明显是不合格地,他连诏令都草拟不好,更不要说执掌户部了。礼部尚书孔纬,工部尚书杜让能,都是朝廷临时任命的,好像抓壮丁一样,抓来使用,到底有没有足够地才华胜任这个职位,还完全是未知数。现在朝廷六部当中,最称职的,恐怕只有刑部尚书孙~了,偏偏他是和鹰扬军的矛盾最深的。
鹰扬军早有预谋,全部使用鹰扬军的人员,例如崔碣、王承颜、窦浣、刘崇龟、刘崇鲁、欧淡圭、徐云虔、卢观影等人来取代这些尚书,只是,这个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围攻,万一搞成董卓那样,刘鼎麾下又没有吕布那样的牛人,就麻烦了。况且,就算有吕布在,最后董太师还是一样要撤出洛阳。前车之鉴,不可不虑。
因此,刘鼎决定,首先挑选合适人员出任吏部尚书。
天下六部,吏部居首。吏部掌管天下人事,乃是六部的基础,六部的权力核心所在。掌握了吏部尚书,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六部。一番简单的争论以后,艾飞雨缓缓的说道:“我觉得崔胤可以出任吏部尚书。”
李怡禾和朱有泪也赞成这样的意见,于是刘鼎也无异议,崔胤的吏部尚书提议就此变成决议。
崔胤年纪轻轻,无甚才华,之前也没有什么功绩,出任吏部尚书,根本无法镇住其他的尚书,只有仅仅的依靠鹰扬军行事,才能开展工作。换句话来说,他必须对鹰扬军惟命是从。这一点,正是鹰扬军最需要的。当然,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吏部还需要进行一点小小的调整。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崔胤出任吏部尚书以后,下面四司的人选,全部由鹰扬军的官员担任,确保可以将整个吏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刘鼎最后拍板决定,由老奸巨猾的裴易靖出任吏部侍郎,在崔胤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他就是吏部真正的执掌者。
由于需要确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断的有人进来请示汇报,刘鼎只好拖着受凉的身体,一一做出最后的决策。到凌晨的时候,刘鼎终于病倒了,但是大兴善寺的灯光,始终都没有熄灭。事实上,大明宫贞观殿的灯光,同样亮了一个晚上。
这一夜,长安无人入眠。
正文第511章长安,今夜无人入眠(3)
早上的时候,刘鼎感觉有点不对了,脑袋越来越沉,身体也越来越软绵绵的,哪怕是动动手臂,都觉得需要很大的力气。讳疾忌医向来不是他的风格,他马上派人将随军郎中叫了过来,替自己把脉。
艾飞雨等人听完随军郎中的描述以后,都保持了沉默。随军郎中说,刘鼎就是受凉了,问题不大,只是需要好好休息,依靠刘鼎强壮的身躯,不需要吃药,自己就能够复原。现在的问题是,大兴善寺的条件,根本不能让刘鼎好好的休息,必须更换一个地方。
大兴善寺残破到乱兵都不想进来继续蹂*,可见它原来已经破败到什么地步。不要说四处穿孔的墙壁,寒风呼呼的从大小的缝隙里面吹进来,就是屋顶,那也是相当的危险,万一下大雪,说不定就会被压垮了,弄得鬼雨都战士除了警戒敌情之外,还要密切留意天气的变化。
要是刘鼎身体没有问题,倒是问题不大,他对危险的嗅觉,可要比常人灵活多了,如果屋顶要坍塌,他肯定能够提前预知。可是以他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的确担心,万一屋顶塌下来,刘鼎有没有足够敏捷的手段避开。要是鹰扬军的最高领导,没有在战场上挂彩,反而倒在了自然灾害中,那就是笑话了。
可是,长安城现在基本都是废墟,想要找个好地方居住,不太容易啊!杨复恭的府邸,就是原来朱玫居住的地方,条件倒是不错,可是鹰扬军用来给伤员做诊所了。其余几个地方,空间太小,无法容纳刘鼎和最基本的警卫人员。至于朝廷其余地人,基本上就只能住在军营里,又或者是帐篷里面。刘鼎现在的身体状态,必须找个更合适的地方。
艾飞雨推着轮椅悄悄的出去,同时拉了拉身边地朱有泪地衣襟。朱有泪心知肚明,马上跟了出去。片刻之后,朱有泪找到了令狐翼,低声商量了一下。令狐翼心领神会,来到刘鼎身边,低声说道:“大人,甘露殿的条件比较好,属下请大人搬到甘露殿去将养一段时间。”
刘鼎不置可否。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令狐翼的建议,而是整个鹰扬军高层的建议。他在甘露殿洗过澡,知道甘露殿的确是个将养身体地好地方,条件和大兴善寺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空间足够大,建筑足够坚固。只是,甘露殿毕竟是大明宫的范围,只有皇室地人,准确来说,是得到皇帝允许的皇室的人,才能够住在皇城里面。他这样先斩后奏,朝廷肯定暗中又得给他加上好几条罪状。
令狐翼看到刘鼎没有当场拒绝,明白事情有商量,于是又低声的说道:“大人,诸事繁忙,你的身体要紧。往后几天,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李克用极有可能会带领部队威逼长安,李存孝和李嗣源地骑兵,很可能在短短的数天内就到达。要是你地病不能尽快的好起来,大家心里都会着急地。要是大家都着急,就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说不定会出现更大的差错。”
刘鼎没有犹豫。当即说道:“好!我们去甘露殿!”
鬼雨都立刻收拾行装。将刘鼎送往甘露殿。
那边。夏可舞已经提前将甘露殿准备好了。那四个宫女也就成了侍候刘鼎地人。毕竟。如果不是太监地话。男人照顾起病人地细心程度。地确是不如女人地。听说韩王殿下要在甘露殿长住一段时间。四个宫女内心都暗自喜欢。觉得自己地辛苦日子。总算有了出头地机会。却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
宫女将刘鼎直接带入了甘露殿正北地房间。只看到里面地布置。都是明黄色地。说不上十分地华丽。但是感觉很清雅。很干净。中间隐约透露着一种独步天下地尊严。房间有好几层。外面都是宫女太监值守地地方。最里面才是寝室。寝室里面摆着宽大地龙床。上面铺着明黄色地丝绵被。刘鼎看到这些明黄色地布置。就知道是皇帝所住地寝宫。
如果没有猜错。这里应该是李俨从成都回到大明宫以后地寝宫。后来李俨出逃。这里又变成了伪帝李居住地寝宫。李俨再次回到长安后。觉得伪帝李已经污染了这里。于是废弃不用。李俨第一次从蜀中回来。田令孜曾经下令修葺甘露殿。显然这个寝宫就是那时候建成地。所以一切地物件。看起来还是崭新崭新地。
只是刘鼎迷迷糊糊地。也就没有仔细看周围地摆设布局。对于宽大地龙床。也没有多想。他只想一头就倒在床上。好好地休息一下。醒来地时候。身体已经恢复了正常。寝宫地采光应该是很好地。但是宫女们已经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