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默默无闻的日夜劳作,艰苦的养育自己的子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还常常受到回鹘人的欺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他们都相信,苦难一定汇过去,光明一定会重新降临的。

“他们相信,朝廷一定会回去解救他们的。”拓跋刀锋深情的说道。

朱有泪和令狐翼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异常。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西域的汉人,原来一直都在等待朝廷的回来。

刘鼎的脸色也有些冷峻。

朴实的语言,深的愿望,让他悚然动容。

朝廷会不会放弃他们还知道,鹰扬军是绝对不会放弃他们的,只要他们是汉民族的一员,鹰扬军就要将他们解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安全、安静、安心的日子。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遥远的西域,继续高高飘扬。

“其实,西域的鹘人也不敢乱来,他们也害怕朝廷有朝一日会杀回去的。他们有个古老的谚语,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风水轮流转,福祸是可以转换的。别看现在回鹘人的势力很大,可是他们当初也被黠嘎斯人打的很惨,连皇帝皇后都被抢走了。谁知道汉人有没有黠嘎斯人厉害呢?这种事情,谁能说的准呢?”拓跋刀锋笑了笑,又淡淡的说道。

他虽然不是汉人,却从没有想过汉人会失败,更没有想过,汉人会永远的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权。现在汉人的力量只是暂时削弱而已,只要等到他们恢复过来,他们就会在西域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如果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给自己的民族带来灭顶之灾。

当的突厥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整天跟天朝闹矛盾,一会儿和亲,一会儿开打,好像要耍弄天朝一样,结果闹到最后,可汗被杀了,可敦被俘虏,突厥,作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足足消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现在李克用的实力虽然不错,可是和当初的突厥人比起来,那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了。

朱有泪握紧拳头,狠狠的说道:“不错,们是肯定要杀回去的。”

令狐翼也认真的说道:“他们没有放弃希望,我们怎么能够放弃希望?”

刘鼎沉声说道:“有西域汉人的支持,我们收复安西四镇,应该会容易很多。”

拓跋刀锋笑道:“这是显然的。”

刘鼎点点头,随即沉吟不语。

其实,安西四镇,由安西四镇延伸开来的整个西域,对大唐帝国来说,实在是一言难尽,真可谓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

天朝的统治者都很清楚,想要收复西域,绝对不是一句豪言壮语就可以解决的。鹰扬军高层也知道,想要收复安西四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难度,可能比打败宣武军,打败李克用,甚至是打败契丹人都要艰难。

安西四镇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连通着唐和波斯两大帝国。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北线、南线、中线,都必须经过西域。没有西域的存在,就无法沟通遥远的波斯,两国的商品就不能顺利的流通。当时的两国,都还没有认识到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对海上贸易并不积极,主要的贸易来往,还是依靠传统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对于大唐来说,还是强盛繁华的象征,影响着周边各族对大唐帝国的信心。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说明天朝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万万不可招惹。一旦丝绸之路被切断,则说明帝国的力量,已经开始衰弱了,大家再也不用看天朝的脸色行事了。这对帝国的威信,是严重的打击,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似的的连锁反应。

事实上,吐蕃切断了丝绸之路以后,大唐的经济,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由于商业贸易的减少,朝廷的税收严重不足,迫使朝廷不得不将收税的重点,集中到盐、铁、茶、酒等民众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上面,使得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盐税的大幅增加,导致私盐贩子泛滥,最终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此外,由于西域的陷落,也导致周边各族,对天朝再也不用恐惧,可以肆意的胡作非为。安史之乱之后,吐蕃连续三次攻入长安,就是这种威信丧失的直接后果。随后,又有更多的游牧民族,加入到打猎里面来,对天朝再也不屑一顾。因此,鹰扬军必须拿下西域,必须拿下西域作为新帝国的威信所在,作为宣扬国力和武力的舞台。

正文第545章冰山上的来客(6)

然而,维持安西四镇的负担也是非常沉重的,没有强盛的国力,是无法应付的。西域毕竟距离中原太遥远了,交通非常不便,运输成本非常高。丝绸之路为什么会成为丝绸之路,就是因为丝绸贩卖的利润很高,而重量却很低,即使走过如此遥远的路程,也能够获取足够的利润。要是换了粮食等物资,还没有到凤翔,恐怕就要亏本了。

想要解决西域问题,最关键的乃是粮食。

由于西域的粮食产量很低,自身的粮食严重不足,需要从内地转运大量的粮食,这成为唐帝国非常沉重的负担,一直以来都被人诟病不已。每次唐军在西域发动战役,都要用至少六个月的时间来筹备粮草,大的战役,甚至要用两三年的时间进行准备。

军事法则第一条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只有做到突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是,由于需要准备大量的粮草,很容易被对手觉察到唐军的动静,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唐军每次在西域战斗失利,总结经验教训,里面肯定有一条是加强保密。然而,如此繁重的粮草运输,如何保密?

根据当初在大非川征讨吐蕃人的统计,供应前方一个唐军将士的粮食,后方需要至少六名民夫参与运输。换句话来说,在前线聚集五万大军,后方就要准备三十万的民夫。若是聚集十万大军,就需要六十万的民夫。不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一个非常硕大的数字,这个数字不但会引来沉重的成本,而且还看你引发暴乱。

由于路途遥远,量的粮食耗费在路上帝国带来沉重的粮食压力。帝国的财政赤字,逐渐增加。其实自从高宗时代以来,关中的粮食供应就不足,需要从关外运粮。供应西域的粮食是必须从江南运来,然后通过关中转运到西域,路程超过三万里。

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的候,有人详细的计算过。当时江南的粮价比较低,每斗大概十文钱左右。然而,从江南每斗十文钱买来的粮食,辗转运到凉州等地,价格至少翻了十倍不止。换句话来说,前线唐军将士每人每天的耗费是粮食一项,每天的耗费,就超过五十文钱。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有意外,成本还要更高。因此,即使是天朝难以长期承受这样的财政负担。

吐蕃人也常聪明,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专门袭击唐军的粮道,消耗唐军的粮食。当时吐蕃的赞普墀德祖赞,最喜欢用的就是这种断绝粮道的办法,而且发现这种办法屡试不爽是就在吐蕃军队里面推广开来,到后来,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掌握了这种战法的精髓。

不得不说,这种作战方法常简单非常有效。唐军研究了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办法破解。因为唐军远征吐蕃途遥远,运输线实在是太长了本不可能面面俱到。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唐军就算全部都部署在粮道上无法应付过来。粮道的安全,困扰着唐军每个前线指挥官,他们为之绞尽脑汁,最后却遗憾的发现,他们找不到有效的解困办法。

对于吐蕃人来说。只要唐军缺粮。就得不撤退。这是他们对付唐军地最佳策略。因此。他们在战斗中。不断地改良偷袭地方式。偷袭地时间。偷袭地地点。做到一击必杀。他们地目地。并不是唐军部队。而是唐军地粮道。攻击起来难度自然小得多。很显然。他们用最小地代价。换得了最大地战果。

面对这种无地局面。尽管唐军将士很英勇。尽管前线地唐军指挥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地。经验异常地丰富。然而。他们想要取得胜利。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薛仁贵、刘仁轨这样地名将。也无可奈何。一不小心。他们还在吐蕃人地面前马失前蹄。一生英明尽丧。薛仁贵地最后一仗。就是败在大非川。败在粮草问题上。

有关大非川之战地失利。有原因。其实。大非川战役地过程并不是很复杂。薛仁贵率军经~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将进兵乌海(今青海喀拉湖)。这里周围都是重重沼泽。处处水洼。让唐军一筹莫展。薛仁贵以乌海险远。大军辎重不便前行。命令副将左卫将军郭待封屯兵两万于大非岭。树栅栏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主力轻锐兼程进军。趁吐蕃军未备。破之。

随后。薛仁贵率领地主力部队与吐蕃军队在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队果然由于猝不及防而大败。仁贵率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地时候。意外出现了。留守大非岭地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未至乌海。即与吐蕃相论钦陵率领地四十万吐蕃军相遇。待封大败。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

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四十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

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等“而还”。大非川之战最终以唐军的大败而告终。随后,吐蕃大举进攻安西四镇,结果安西四镇也丢失了。因为大非川的失利,薛仁贵郁郁而终。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例如御史中丞魏元忠等人,当面唾骂薛仁贵无能。

大非川战役虽然简短,但是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但是唐建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同时,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了安西四镇与吐谷浑故地的丢失。唐被迫撤销安西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并入吐蕃,成为其别部。从此,唐帝国就失去了西北边境防御的战略有利位置。以前由吐谷浑协助唐共同防御吐蕃的西北边境今内移到祁连山麓,离关中近在咫尺。

从此一直到德宗年间吐蕃被攻灭的这一百年间,吐蕃屡次入寇关中,劫掠财富与人口长安以西各州县,城门日夜关闭。每当秋高马肥时,吐蕃兵团长驱直入,在凤翔等关中地区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甚至不时地直抵首都长安城下。“防秋”于是成为防御吐蕃军的专用军事用语,实在是丢尽了天朝的颜面。

由于维持安西四镇的成本实在太高,运输的成本、被敌人袭击的成本、民夫聚集可能引发的骚乱,都让朝廷非常头痛。自从安西四镇建立以后关它的争论,就持续不断。

赞成继续控制安西四镇的人固然很多,可是反对的呼声也不少,有些反对者在后世看来是非常有名的。如果不是有切实的史料记载,很难相信,呕心沥血劳任怨的他们,会如此极力主张放弃西域。

在反对者里面,突出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代名相狄仁杰。在公元69C年前后,吐蕃占领了安西四镇,朝廷议会仁杰就坚决主张放弃安西四镇,理由是他觉得在西域用兵,耗费实在是太大了,与其不断的将钱粮填入这个无底洞,还不如主动修好和吐蕃的关系护商道的畅通。

由于当时狄仁杰的威望盛,御史中丞魏元忠等人也都赞同他的意见主张放弃西域。反而是武氏一族的武三思等人,坚持不要放弃。两种不同的意见朝堂上争吵得非常激烈。狄仁杰未必部队,武氏一族也未必是出于国家考虑。后来还是因为武则天的坚持力排众议,唐军才最终在王孝杰的带领下,重新收复了安西四镇。

当然,付出代价是很沉重的,由于此战耗费巨大,严重消耗了唐军和帝国的实力,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征讨突厥人的战争。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唐军无法抵挡突厥人的反击,加上武氏一族的叛国,导致足足三十万唐军将士不幸罹难,成为唐帝国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这次惨败造成的后果,一直到玄宗时代才逐渐恢复过来。

安西四镇真正的稳定时,乃是在开元、天宝年间,因为那时候大唐的国力非常强盛,有足够的物力、人力坚守安西四镇,粮食运输的成本,帝国也能够接受。西域的各个少数民族,忌讳于唐帝国的强悍,所以也不敢在西域捣乱,使得唐军在西域能够长时间的坚持。

而且,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唐军基本采用了雇佣兵的方式,每次大战,唐军自身出动的人数很少,基本都是在后方压阵,在唐军的前面,一般都是请葛逻禄又或者是突骑施等少数民族出动,代替自己作战。开始的时候,唐军采用这样的方式可谓是屡试不爽,得心应手,最远的时候,曾经打到波斯境内。

然而,这种作方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极容易被敌人钻空子。在恒罗斯战役中,波斯人也学会了雇佣兵这一手,用更多的黄金收买了葛逻禄人,结果葛逻禄人反戈一击,对唐军发起了进攻,导致唐军大溃败,一代名将高仙芝败走麦城。

从此,唐军在西域走下坡路,西域只能采取守势。原本已经拿下的写风都督府、鸟飞州都督府、双河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碎叶镇等地方,先后丢失,只剩下安西四镇。到安史之乱一起,唐军基本撤走,安西四镇很快也丢失了,西域再也不属于唐帝国的管辖。

可见,安西四镇能不能掌控在帝国的手中,不是兵力多少的问题,而是国力是否强盛的问题。强盛的帝国,甚至不需要出动多少大军,就能够控制西域。而国力不够强大,即使出动再多的大军,引起的只能是兵连祸结,西域永远都无法真正平静。

鹰扬军固然有收复西域的决心,可是从力量上来讲,这时候还不成熟,主要是鹰扬军还没有统一全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西域大动干戈。哪怕是最喜欢冲锋陷阵的王彦章,也对此不发一言,可见他对收复西域的可行性,是不太看好的。西域要收复是要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不久以后,李思妍她们带着符晓菊和郭杏儿进来。

刘鼎意味深长的说道:“怎么?谈妥

李思妍说道:“你们不知道是怎么办事的,羞死人了。”

郭杏儿的脸蛋一直红扑扑的羞于见人,一看就知道是说出了心里话。她喜欢的人的确是王彦章。自从第一眼看到王彦章的时候,郭杏儿就在心里面打定主意,非王彦章不嫁了。偏偏王彦章没有察觉到少女的心意,老是将她和拓跋刀锋拉到一起,她不免有些赌气,就没有说出心里话,最终闹出今天的事情。

符晓菊也有些害臊,不过神态比较自然概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心情轻松了很多,没有刚才那么扭捏了。她已经知道了刘鼎的真实身份,忍不住用有些埋怨的眼光偷瞧他,觉得他这样作弄自己和王彦章,实在是好没有道理。幸好李思妍还是同情大陆善解人意的,总算是玉成了一桩美事。

王彦章则是目不斜视,肃然端坐。

李思妍说道:“我们在长安玩几天,等事情办妥了,我再送她们回去。”

刘鼎说道:“既然你有空,此交给你来办理吧!”

李思妍说:“那我可全权主张了。



刘鼎说道:“正是。不过们细了解西域的一些情况,可能需要郭姑娘配合。”

郭杏儿带来的地图,还在奶奶那里,便说道:“我需要现在就回去拿地图吗?”

刘鼎对王彦道:“叫人送来就好。”

王彦章点点头。

刘鼎又对朱有泪说道:“这两,你有时间就和郭姑娘了解一下西域的情况整理出一份材料来,我们日后可能要用到。”

朱有泪答应了。

拓跋刀锋说道:“反正我也有空也跟你说说吧!我对西域的了解,恐怕不在杏儿姑娘之下。”

朱有泪笑着说道:“你是吃腻了霸王餐了吧?想换换我们鹰扬军的清淡口味?不知道你能不能习惯哦?首先说明了那么喜欢吃肉,我们是没有那么多肉吃的。”

拓跋刀锋不好意思的笑了。

刘鼎对王彦章说道:“你先回去事情办妥,自然会通知你。”

王彦章巴不得这句话,当即起身告辞。

李思妍朝符晓菊和郭杏儿努努嘴,意思是你们两个还不去送?

符晓菊脸色有些红润,跟在王彦章的后面站了起来,跟着王彦章出去了。

郭杏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在李思妍的推动下,出去送王彦章。

苏幼惜和郁幽帘也跟着出去了。

刘鼎又对拓跋刀锋说道:“拓跋兄弟,你抛妻弃子,前来长安,不仅仅是为了跟我打架吧?”

拓跋刀锋说道:“我也不瞒你了。我到长安来,其实也是想看看朝廷有没有意思收复西域。我虽然不是汉人,却有意思帮助你们做点事。当然,我顺便从中摄取一点适当的利益。”

朱有泪笑着说道:“什么利益?”

拓跋刀锋说道:“我闲极无聊,混个副将来当当,不知道鹰扬军要不要呢?”

令狐翼说道:“副将?委屈你了!”

刘鼎笑了笑,沉吟语。

朱有泪说道:“收复西域,是个系统的工程啊!”

拓跋刀锋说道:“我只想知道,你们鹰扬军有没有这个意思。”

刘鼎毫不犹豫的说道:“有!我恨不得现在就收复西域!”

拓跋刀锋说道:“若然如此,从现在就可以动手了!”

刘鼎说道:“你有什么计划?”

拓跋刀锋说道:“当然是秘密联络各地的汉人,传递朝廷即将出兵的消息。”

刘鼎说道:“现在时机合适吗?”

拓跋刀锋说道:“当然合适。西域的很多民族,不单单是汉人,都愿意朝廷回来,只要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就会努力配合我的工作的。”

刘鼎点点头,慎重的说道:“你需要什么帮助?”

拓跋刀锋说道:“朝廷的一纸任命状!”

刘鼎说道:“给你!我报告朝廷任命你为安西副都护,我本人亲自兼任都护!还要什么?”

拓跋刀锋说道:“别的暂时不要。兵器、物资什么的,现在商路不通,根本无法运输。”

朱有泪皱眉说道:“归义军那里,你能出面沟通吗?”

拓跋刀锋摇摇头:“当初我爷爷反出归义军,和他们的关系弄得很不好,我出面恐怕是不行的。”

刘鼎说道:“那你从西面来,对归义军的了解有多少?”

拓跋刀锋说道:“张淮深和石英璐,矛盾很深,总有一天会爆发公开冲突的。只要他们公开爆发矛盾,你们就可以各个击破,是消灭也好,拉拢也好,打通了河西走廊,就可以正式向西域进军了。”

刘鼎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