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阁下,求您网开一面!”

。。。。。。。。。。。。。。。。。。。。。。。。。。。。。

而面对自己的众多下属的求情,沙恩霍斯特顿时心中不忍起来。

哗啦一下,沙恩霍斯特手中原本举起的军刀又被他扔在了地上。

“劳伦斯,算你小子平时在军中还会做人,既然这么多同僚为你求情,那么我就暂且先不处分你,但是你的举动导致了前锋骑兵伤亡巨大,因此不罚不足以平将士们的怨气,来人啊!给我将劳伦斯押下去抽上二十军鞭,绝对不许手软,要是谁手软别怪我连他一起罚!”

在沙恩霍斯特的话落地之后,劳伦斯连忙向地上一趴

“谢将军不杀之恩!”

说着,劳伦斯便任由沙恩霍斯特的亲卫押着自己下去去领那二十军鞭了。

此战尽管普军前锋骑兵遭到了重大的损失,但是曼因斯坦在前锋军中却是表现的异常出色。他不仅在短时间内号召了不少的普军溃兵加入到了战斗,同时因为其守住了军营大门所以才使得更多的普军骑兵能够逃出来。

而且,曼因斯坦最后安排的由瓦里克率领的近三百骑兵追击奥军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在瓦里克的率领下,这三百骑兵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速度优势狠狠的咬住了奥军的殿后部队,使得这些奥军的殿后部队最后不得不扔下了包含了二十门重型火炮在内的一大批影响行进速度的物资,这让瓦里克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

原本这些火炮早就该被运走了,但是因为伊恩觉得想要迅速的在普军眼皮底下撤军必须要有大量的机动力量,而显然经过和普军的一番小规模战斗的殿后部队体力不会剩下多少,因此一部分炮兵便被安排和殿后的部队一起走,既可以用炮兵的马车运载伤员同时还能让殿后的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而表现突出的曼因斯坦和瓦里克自然受到了沙恩霍斯特的接见,随后这两位又受到了沙恩霍斯特的表彰和为他们请功的许诺。

忙完这些之后,沙恩霍斯特也就绝了继续追击奥军的想法。自他在的到曼因斯坦派来的信使通报之后便下令军队毫不顾惜体力的向这里赶来,而之后搜救伤员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按照路程来算恐怕奥军已经拉开了数十英里的距离,而显然随着骑兵部队大多被歼,普军已经失去了追击的能力。

就在沙恩霍斯特取得了局部胜利的同时,在巴伐利亚境内的达菲利亚所率领的第一师团终于出现在了慕尼黑的远郊。

普军兵临城下的消息让所有慕尼黑的居民感到了恐慌,特别是那些伊坦思的心腹和亲奥地利的贵族们更是心惊胆战。

尽管慕尼黑城有着数十万的人口和近万的守军,但是面对城外的普鲁士大军,慕尼黑上下缺乏一种名为信心的东西。

伊坦思之所以登上巴伐利亚大公之位正是因为有着普鲁士的支持,而在伊坦思上台之后作为投桃报李,亲近普鲁士的官员占据了大半个巴伐利亚朝堂,而在这些官员上台之后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向整个巴伐利亚灌输一种普鲁士强大无敌的影响,甚至在巴伐利亚小学生的教科书上海被写上了“普巴友谊、情比金坚”的话语。

而之后尽管伊坦思对这些官员进行了清洗,但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普鲁士军队天下无双的能力似乎已经植入了巴伐利亚人民的脑海之中,而且伊坦思的行动也让他被大半的巴伐利亚人所敌视。

要知道伊坦思对巴伐利亚上层的清洗可是涉及到了近百名贵族、官员,而这些人的背后无不有着一定影响的家族势力。

再加上巴伐利亚的商人在普巴蜜月期普遍得到了好处,因此对于伊坦思突然向普鲁士开战,巴伐利亚近半的商人持不可理解的态度。

这些影响最直观的反应在了慕尼黑,当普军出现在慕尼黑远郊的时候,慕尼黑城内便流传普鲁士人是在为那些被伊坦思清洗的官员进行复仇的谣言,而这些谣言更是有鼻子有眼的将城外的普鲁士军队形容成足有数万人。

再加上慕尼黑城内此刻的守卫力量大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因此用人心惶惶来形容则是一点都不为过。

可能很多人对一个诺大的巴伐利亚居然只有不到两万的正规军感到有些不太理解,按理来说整个巴伐利亚公国总人口足有三百多万,即便是一百选一应该也有三万的军队,要知道很多国家的军民比都是五十比一甚至是十比一。

这其实主要原因便在于巴伐利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巴伐利亚不仅比邻奥地利,同时与波西米亚地区、美因河地区都接壤,这样一来普鲁士和奥地利自然是不会允许巴伐利亚的军事实力得到增长,毕竟两强相争之时,谁都不会愿意在自己的身边突然冒出了一个拥有不少实力的中立势力。

充满变数且不可掌控的巴伐利亚可不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人愿意看到的。

ps: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下个月开始加油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五百零七章卡尔初上阵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达菲利亚的第一师团才会在巴伐利亚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一路上面对不成规模的巴伐利亚军队基本上都是一战即溃。

不过进军到慕尼黑城下的时候,达菲利亚的心中变得有些犹豫起来。

一开始进军巴伐利亚正是处于从侧面支援美因河战场的考虑,而第一师团在巴伐利亚境内待得时间也不算短了,得到消息的巴伐利亚军队也正在回师的路上,在这个时候是否进攻慕尼黑又或者说攻克慕尼黑的几率能有多大便是缠绕在达菲利亚心头的藤蔓。

就在达菲利亚考虑是否向慕尼黑发动进攻的时候,一份来自勃兰登堡的紧急命令让达菲利亚下定了决心。

这份命令中不仅宣布了对前线四大战区指挥官一职进行了任命,同时这份命令中,威廉还通过军事部亲自向达菲利亚下达了进攻慕尼黑的命令。

当然光靠达菲利亚的一个师团想要攻克巴伐利亚数百年的首府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些,因此威廉在信中告诉达菲利亚,威廉已经下令给原先前往波西米亚的第二师团,命令第二师团火速前往巴伐利亚,只要达菲利亚能够再坚持一个星期的时间,那么第二师团便能够突入巴伐利亚境内,到时候汇集两个普鲁士主战师团的战力,即便不能攻占慕尼黑势必也能让伊坦思狠狠的脱下一层皮。

而就在巴伐利亚因为达菲利亚的第一师团突进本土而感到恐慌的时候,远在维也纳的利奥波德二世也因为巴伐利亚的局势而头疼欲裂。

在波西米亚地区已经被普鲁士人占领的情况下。奥地利想要和美因河、莱茵河以及奥属尼德兰地区联系的话则必须要通过巴伐利亚,一旦巴伐利亚被普鲁士攻占,那么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对奥地利都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在心中。利奥波德二世除了对巴伐利亚局势有些烦心之外还对伊坦思有些恼怒,堂堂的一个巴伐利亚公国居然挡不住一个小小的普鲁士师团,尽管巴伐利亚的正规军被抽调走了一万人,但是难道有着数百万人口的巴伐利亚还不能征召起几十万大军吗!

这一点,普鲁士人可是整个欧洲最典型的例子。

当年在腓特烈大帝没有攻占西里西亚之前,整个普鲁士只有不到一百万的人口,但是就凭着这一百万的人口。腓特烈大帝愣是拉起了一支近二十万人的大军。而现在一个有着近三百万人口的巴伐利亚居然连十万军队都拉不起来,这自然很是让利奥波德二世感到愤怒。

其实十万军队,伊坦思是能够拉起来的。但是战争可不是靠人数就能够赢的。千万不能拿巴伐利亚去和普鲁士那样的军国主义国家去比,要知道普鲁士人天生便是好战分子,战斗的基因已经根植在所有普鲁士人的血脉之中。

再说了,普鲁士人的好战那是有原因的。普鲁士四面为敌的地理位置便注定了普鲁士人一生下来便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然光凭勃兰登堡地区那并不肥沃的土地又如何能够养得起诺大的普鲁士王国。

而巴伐利亚,境内水网密布、环境优美堪称是鱼米之乡,在这样的情况下,巴伐利亚人的身上较之普鲁士人便少了一份奋斗的雄心,再加上巴伐利亚承平已久,没有多少巴伐利亚家庭愿意将孩子送到军队之中去。

但是,不管如何,巴伐利亚毕竟是奥地利人的盟友。一旦巴伐利亚向普鲁士投降了,那么奥地利就真的糟了。

因此苦苦思虑了良久。最终利奥波德二世还是决定向巴伐利亚派军,别的不求,但是一条从奥地利前往美因河的安全通道必须要打出来,不然的话前往美因河的那些奥地利士兵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与奥地利内阁要员以及军方重臣商议之后,利奥波德二世决定将驻守在维也纳地区的一万余军队派往巴伐利亚。在利奥波德二世想来,有了这一万奥地利生力军,哪怕巴伐利亚人再无能肯定也能扼制住普鲁士军队,毕竟达菲利亚的麾下可是只有一个师团而已。

但是让利奥波德二世没有意料的是,当得知利奥波德二世准备派遣一万余军队前往巴伐利亚的时候,他的儿子卡尔居然找上了门来。

卡尔找利奥波德二世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一万余大军的指挥官一职。

当利奥波德二世从跪在身前的卡尔口中得知他的要求时,皇帝有些发愣了。

利奥波德二世知道自从自己的这个儿子在勃兰登堡破相之后,回到维也纳之后便有些心境大变,以前的卡尔虽然做事认真但是身上也充满了他这个年纪年轻人的各种毛病,贪玩、高傲等等,不过这些在利奥波德二世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大多数贵族子弟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但是这次回来之后,卡尔的生活基本上变成了三点一线,不是在军营就是在图书馆,要么就是在自己的住处之中,其余的地方都不再去了,以前的卡尔喜欢格歌剧,甚至自己得空的时候也会亲自扮演歌剧演员表现一番。但是在受到了那一番刺激之后,回到维也纳的卡尔完全将以前的爱好抛之脑后,现在的卡尔自律到了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步。

就卡尔身上发生的变化,卢多维卡和利奥波德二世说了很多次,但是在皇帝看来卡尔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是喜人的,尽管太过自律也有些不好,但是总归是一种好的转变。

但是当卡尔真正向利奥波德二世要求统军作战的时候,皇帝还是狠狠的被吓了一大跳。

“卡尔。你确定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

看着跪在眼前的儿子,利奥波德二世有些惊疑不定的的问道,谁知听完皇帝的问话。卡尔只是摇了摇头然后坚定的说道:

“皇帝陛下,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子孙,我从勃兰登堡回来之后便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我虽然不敢比肩普鲁士的那位国王陛下,但是我已经二十一岁了,没有翱翔过天空的雏鸟又如何能够长成雄鹰,待在维也纳只能够消磨我的青春。因此,我请求您给我一次独立作战的机会,我将以哈布斯堡家族嫡子的身份英勇作战定不让家族旗帜蒙羞!|”

卡尔的一番表态让利奥波德二世有了些感动。

在利奥波德二世的儿子里面。卡尔的才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甚至连利奥波德二世的长子弗朗茨都不一定比得过卡尔,但是受限于长子继承制,即便卡尔再优秀。利奥波德二世也不可能越过自己的长子将王位传给卡尔。

所以在哈布斯堡家族内部。利奥波德二世对卡尔寄予的希望便是其能够成长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捍卫者。

看到利奥波德二世的脸色十分犹豫,卡尔又说道:

“皇帝陛下,我这次并不是一时起意,在回到维也纳之后,我便潜心对普鲁士的一干将领履历进行了研究,而在其中作为守卫勃兰登堡的主要力量,普鲁士第一师团的军官们自然是我研究的重点。

在对达菲利亚的研究中,我发现这位普鲁士将军目前的处境非常微妙。在普鲁士师团级的将领中,达菲利亚的年龄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与第三师团的沙恩霍斯特一比,这位达菲利亚将军足足比后者大了近二十岁。

而普鲁士军队中大部分的将领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五十岁以上在一线部队中担任主官的寥寥无几,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这位达菲利亚将军肯定有一种浓厚的危机感。

普鲁士的国王陛下对军队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其中便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年龄超过五十五岁的上将以下军官必须退出一线战斗部队,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元帅以下军官则必须退役,而目前已经五十几岁的达菲利亚只是一名中将。

而在普鲁士有两大军方机构,一个是军事部,一个便是参谋部,我们都知道执掌军事部的亨利亲王已经六十多岁了,而那为执掌参谋的斐迪南亲王甚至已经七十岁了。

这样一来,一些年纪即将到站又不甘心就这样退役的军官肯定会将目光瞄准到军事部和参谋部的主官位置,这样一来,僧多粥少,对这两个位置的争夺势必要比拼资历。

虽然达菲利亚作为普鲁士第一师团的师团长,他的资历也算是较高的,但是在普军内部比他资历更高的老将大有人在,只不过目前他还在一线部队当中而已。

所以如果达菲利亚想要更近一步的发展,甚至是登上普鲁士军方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他就必须拿下几场煊赫的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拓宽他以后的道路。

掌握了这一点,那么我自信即便我可能比不上达菲利亚的老辣,但是我相信我能够拖住他,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调回我国的美因河远征军,再说动巴伐利亚人,重创达菲利亚所部并不是痴人说梦!”

卡尔说完便眼露希冀的向利奥波德二世看去,利奥波德二世咬了咬嘴唇,随后下达了一道让他时候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命令。

“任命切申公爵卡尔为帝国上将,集合维也纳的皇家禁军和征召兵,由卡尔大公挑选一万三千人,组建巴伐利亚远征军,由卡尔大公担任远征军司令,凡是远征军所需的后勤、辎重等物,各部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供应到位,否则卡尔公爵有全权处置的权利,两个星期内大军必须组建完毕,而后便誓师出发!”

ps:今晚去看了扫毒,说实话有些小失望,汗!

第五百零八章德绍到任

利奥波德二世的命令在维也纳引起了一定的波澜,但是维也纳高层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是沉默以对。

皇室成员和普通人自然是不同的,像卡尔这样的皇室成员只要成年,哪怕立即被封为将军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皇室子弟的起点摆在那里,没有人认为像卡尔这样的天潢贵胄应该和那些底层的平民一样从底层爬起。

这边初领军的卡尔摩拳擦掌誓要在战场上立下属于自己的功名,而另外一边原本在丹麦的德绍元帅接到威廉的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波西米亚前线。

而第四师团则是先一步抵达了波西米亚地区,这样一来波西米亚地区的兵力达到了四个师团近五万人,因为第二师团被紧急抽调前往巴伐利亚地区,因此第二师团也正式被划分至美因河战区。

不过新扩编的普鲁士第十九师团正在赶来波西米亚的路上,一旦第十九师团到达,那么波西米亚的普军将达到六万人。

当德绍抵达前线之后,原先在波西米亚前线的三个师团的师团长便立即赶到德绍的面前。

“元帅阁下,我们可是早就盼着您来了!”

说着,尼奇劳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容。

德绍元帅乃是普鲁士仅剩不多的功勋老将,而德绍为普鲁士南征北战几十年的功绩也让他在普鲁士军队中积累了巨大的声望,再加上德绍乃是齐腾元帅之后的第二任勃兰登堡军事学院院长。因此在普鲁士,德绍的地位非常特殊。

勃兰登堡军事学院最初的一批毕业生大多在普鲁士军队中排到了中层骨干的位置,而毫不客气的说。德绍的学生遍布了整个普鲁士军队,而尼奇劳作为勃兰登堡军事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自然对自己学生时代的教导主任更多了一丝敬畏。

“好了,尼奇劳,你就不要在这里拍我的马屁了,有些年不见,你都是堂堂的师团长了,真是不能小看你啊!”

“嘿嘿。元帅,您又不是不知道,在学院里。我上您的课可是最积极的,要是这样都不能升的快些,岂不是辜负了您在学院里面对我的教导么!”

尽管德绍知道尼奇劳这个小子在恭维自己,但是德绍还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毕竟没有人在看到自己的学生爬上更高的职位时不开心的。

不过德绍也没有光顾着个尼奇劳叙旧。毕竟现在军帐中可不止他们两人,第七师团的鲁莫林和第十师团的马克还有第四师团的雷奥哈德。

“想必这两位就是鲁莫林将军和马克将军吧!”

听到德绍的话,鲁莫林和马克连忙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答道:

“将军阁下,正是在下!”

鲁莫林和马克,德绍并不是很熟悉,毕竟这两位并没有在德绍的麾下效过力。不过对于德绍的大名,鲁莫林和马克自然是闻名已久。

看到鲁莫林和马克的态度,德绍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

“两位将军多礼了。我们都是在为陛下效力,彼此都是同僚不用如此多礼!”

虽然德绍已经说过不用表现的多礼。但是鲁莫林和马克的表现依然是相当的谨慎,毕竟普鲁士军队上下等级森严。

随后,德绍咳嗽了两声,而听到德绍的咳嗽声,房间内的四位师团长立即在德绍的面前站成一片,四位师团长的表现让德绍很满意,不过在四个师团长站定之后,德绍的面容变成了肃穆

“此次,国王陛下任命我为波西米亚战区指挥官,这是国王陛下对我的无上信任,作为王国元帅,我身上肩负着举国之望,而你们,作为我麾下的四个师团长,你们便是王国最为有力的拳头,因此我要求此次作战,波西米亚战区上下必须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敢于抗令不尊、私自行动者斩之!”

一番话说得对面的四个师团长面面相觑,不过随后在第四师团师团长雷奥哈德的带领下四个齐齐应了声是。

随后,德绍元帅便和四个师团长就下一步的行动进行了商议。

因为奥地利军队的猛攻,第七、九、十共计三个师团被牢牢的钉在了阵地之上,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奥地利人显然是出尽了全力,每一次的进攻都让普鲁士军队感到了非同一般的压力。

而第四师团因为跟随德绍刚刚抵达波西米亚,因此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