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普鲁士万岁、国王陛下万岁的欢呼声中,英国舰队的战舰鸣起了汽笛,随后舰队出发了。

看着一艘艘离开码头的船只,威廉不停的挥手,他看到无数的普鲁士好男儿为了争取普鲁士的利益远离家乡、孤身奋战在另一片大陆,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再也不能活着回来,但是他们是全普鲁士的英雄,普鲁士的丰碑上应该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也就是在普鲁士远征军先遣部队出发的同时,在维也纳内部深藏的间谍传回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特蕾莎女王逝世了”

如果不是这个消息是由鹰眼亲自送到威廉的面前,威廉一定不会相信的,尽管原本的历史特蕾莎女王也是今年病逝的,但那是在十一月份,现在才八月。

但是正如俗语一样,威廉的穿越引发的普奥战争,奥地利的失利使得特蕾莎女王的身体更快的衰弱了下去,她已经撑不到十一月了。

威廉向鹰眼问道:

“这消息可靠吗”

鹰眼恭敬的低身回道:

“消息绝对可靠,消息是由我们潜伏在维也纳皇宫之中的间谍放出来的,他已经在维也纳皇宫生活了三十年,是我们在奥地利最重要的间谍,据说约瑟夫二世为了不让消息外传已经监禁了他的弟弟妹妹们”

威廉低头思索了一会问道:

“最近奥地利的军队有什么动静吗”

“奥地利人在边境没有什么动静,波西米亚地区那些奥地利暗中支持的反抗组织也偃旗息鼓了,但是据我们的间谍汇报,奥地利正在抽调军队进入匈牙利,据说匈牙利已经有些贵族有了反叛的迹象”鹰眼轻声说道

“这秘不发丧的计谋一定不是约瑟夫二世想出来的,特蕾莎女王不愧是女中豪杰,就算是要死了也在为奥地利殚jīng竭虑啊”威廉感叹道,感叹完之后威廉又开始思考起来。

约瑟夫二世秘不发丧的原因其实威廉想想就明白了,这个计谋在中国的历史上被运用了很多次,特蕾莎女王还不就是担心所有人得知自己逝世的消息,会引发奥地利内部局势动荡,而欧洲各国又会重新将目光投放到奥地利身上吗。

其实也还真别说,要是威廉早知道特蕾莎连八月都坚持不了,他或许还真会改变自己的目标,重新和俄国达成协议,瓜分奥地利的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但是现在么,自己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已经放在了丹麦身上,普鲁士不可能抽出力量干涉维也纳,同时也要防止俄国在得知特蕾莎女王逝世的消息后干涉维也纳,威廉派出上次出访瑞典王国的帕拉斯再次出访奥地利,争取和奥地利达成一个备忘录。

普鲁士需要发展,眼光就要放的长远些,英国的劳伦爵士告知威廉,英国准备送到普鲁士帮助普鲁士建造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再过不久就会来到普鲁士,随这些技术人员来的还有三艘训练舰。而英国答应的海军军事教官已经在汉诺威集合了,再过几天也可以到达普鲁士。

威廉在送走远征军之后就回到了波茨坦,他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回到无忧宫后,威廉召见了所有内阁成员机军方各大将领,他向所有人提出了他的改革想法。

威廉认为普鲁士要想崛起必须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并不是一下子就推翻之前的所有现状,而是由下及上、循序渐进的改革。威廉的改革有三个方面:

1、政治改革,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普鲁士领地上的农奴、工商业zìyóu、取消行会特权、改组zhōngyāngzhèngfǔ结构实现zhōngyāng集权等。

2、教育改革,来自后世的威廉深知教育的重要xìng,他希望重新改革普鲁士引以为傲的义务教育制度。其实早在一七一七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

而威廉希望在此基础上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增加教育的课程,让所有普鲁士的儿童能够接受到系统xìng、效率xìng的全面教育。

其实后世所有的人都应该知道,就是这位历史上出名暗弱的腓特烈威廉三世曾经发表了一篇演讲:

“这个国家必须用它jīng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3、军事改革,威廉希望以亨利亲王为首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并希望能够按照后世的模式设立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并希望发布《普遍兵役制》。

威廉提出的三大方面改革让所有的内阁成员及军方将领震惊不已,在现阶段威廉认为必须首先进行军事改革,因为除了派往北美的两万人,其他的普鲁士军队短时期内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必须趁此时机加以改革。

军队改革完成后,其他的改革才能得以延续,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就在其他人还在思考改革的利弊的时候,亨利亲王和斐迪南亲王代表军方支持了威廉的改革想法,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位小国王通过普奥战争在国内赢得了所有士兵们的衷心叹服,他们必须支持国王陛下的想法,不然也许一改革就把自己给改革到边缘去了。

威廉在看到亨利和斐迪南以及其他将领的支持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是随后洛克斯开口,他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为了普鲁士的威廉,改革是没有错的,但是现在国家的财政并不能有效的支持改革,我们目前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我们的海军,国库里面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改革”

“洛克斯阁下,我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我认为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来说我只打算进行初步的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以保证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下一代普鲁士人的知识修养,你明白吗”威廉淡定的说道

“那么我想国库可以勉强支撑下去,但是我想请求国王陛下,改革必须慎之又慎,不然也许大好局面一朝丧尽”洛克斯劝道

“当然,这些我很清楚,既然如此,我想所有人都应该达成共识

了吧,就按照我所说的下去准备吧”威廉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下去。

其实威廉觉得自己有些cāo之过急了,但是没办法,外部坏境给了威廉无穷的压力,普鲁士必须尽快的强大起来,强大到即便是欧洲的联合也不能毁灭普鲁士。

PS:本人今天晚上要吃散伙饭晚上没空更了,我明天要回家过年了。所以今天每章的字少了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当然明天的字数绝对是会有保障的。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三章改革进行时

威廉在经过无数的探讨与研究后发现,普鲁士王国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农奴制经济。贵族把农民固定在庄园上,农民是无人身zìyóu的依附农奴。农业生产率低。尽管如此,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冲破种种阻碍,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以商人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工场阶段。

而那些资产阶级对现状越来越不满。政治上**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朕乃君王,故应为所yù为”这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座右铭,也为普鲁士历代君主所尊奉。国家公职几乎全由贵族担任。靠武力起家的普鲁士王国“不是一个拥有一支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拥有一个国家的军队”

原本的历史上,曾称雄一时的普军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落伍。首先,普军不是由zìyóu公民组成的国民军队,而是雇佣军队。士兵的补充主要靠买、骗、抢。

王室募兵官们把普鲁士和德意志其它各邦的声名狼藉的地痞无赖罗织军中,为维持军中秩序而实行野蛮的惩罚制度。其次,军官的晋升按出身、服役期限而不按战绩。

贵族子弟几乎垄断了普鲁士军中全部军官职位,贵族军官把容克的傲慢心理和阶级偏见带入军中,造成官兵的严重对立。腐朽的军官晋升制堵塞了那些智勇双全、战绩卓著的平民士兵的擢升之路,而贵族子弟即使怯懦无能亦可平步青云。这泯灭了士兵的战斗热情和献身jīng神,导致了军官队伍的年龄老化、生活腐朽,助长了因循保守的风气。

再次,连队经理制度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时代还比较严格,到弗里德里希二世时采用了极其有害的形式:国王将全年兵饷一次发放给连队,每人月饷为3塔勒5格罗辛。训练期初为3个月,后减至2个月。其余10个月连长把本连70名本地士兵的60名放假,只将通常的60名外籍士兵保持足额。因放假士兵不领饷,这笔钱便进了连长的腰包。连队经理制度使军内吃空饷盛行,部队缺编现象严重。

此外普军所奉行的线式战术已经落伍。普军是采用军棍训练出来的、运转准确的笨重的战争机器,这些士兵能够应用的唯一战斗形式是线式战术。“这种战术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时代达到最完善的地步”全体步兵排成三线,成一狭长而中空的四边形,以战斗队形为一整体运动,行军速度为每分75步,只能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靠优势火力和一次突击取胜。

然而,万物皆失,万物皆流。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编制的变化,使线式战术落伍了。然而普军中的权贵集团仍盲目乐观不思改革。总之,经济落后、政治反动和军队的**使得在原本的历史上貌似强大的普鲁士被拿破仑打的一触即溃。

威廉深思熟虑之后认为:

必须唤起国民的dúlì自主的情感,必须给他们以认识自己、主宰自己的机会……我们崇高的活动领域,不外乎打碎各种旧形式,摆脱成见的束缚,指挥、促进复兴工作,并使之zìyóu发展而不受阻碍。”即是说,以资产阶级的zìyóu、平等、博爱为思想武器,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和献身jīng神,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打碎旧的制度,振兴普鲁士。在威廉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整顿改造军官队伍,提高军官队伍素质。军队建设涉及人(官兵)、武器装备、编制体制和军事学术等方面。其中人是主要环节,而军官队伍的建设则是主要环节的核心。军官既要负责使士兵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又要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没有训练有素、指挥灵活的优秀的军官,勇敢的士兵、优良的装备、高明的战略战术便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老朽的军官只知养尊处优、抱残守缺,从而加重了普军因循守旧的趋势。普鲁士军事改革是从整顿改造军官队伍入手的。惩办淘汰战时表现不佳的军官是改革军官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于此,威廉初步拟定的《关于高级军官职位的选拔步兵、骑兵和炮兵军官条例》规定:

平时只有受过教育的有知识的人,战时只有表现出非凡的勇敢、主动xìng和预见xìng的人,才能晋升为军官。

同时威廉又废除了根据服役年限提升高级军官的规定,并宣布提升军官须经过考试,内容包括军事和文化两方面。连队经理制度也被废除。军队的教育训练是提高军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威廉和亨利及费迪南亲王对此特别重视。费迪南亲王主持修改了旧军官学校的教学内容,并向威廉建议在柏林、布累斯劳、柯尼斯堡新建了三所军校。候补军官不再以下士身分而是以列兵身分受训,以加强训练。

其次,威廉又命令取消了普军中盛行的野蛮惩罚。普军是由雇佣兵组成的。雇佣兵无服役热情,军纪很差。军中便盛行野蛮的惩罚。犯罪士兵根据罪行轻重须受5——30次夹鞭刑。按普鲁士军法,夹鞭刑由200人执行。执行前,团执法队长发给每个士兵一根用盐水泡过的长长的榛树枝或桦树枝。让罪犯带手铐脚镣**上体穿过200人排成的可怕的巷道。受刑士兵往往非死即残。士兵士气低落。逃亡事件屡见不鲜。本国的市民和平民不肯在使用如此刑罚的军中为国效命。

威廉认为要建立一支来自本国子弟,并满怀从异族统治下解放祖国的坚强意志的国民军队,就必须贯彻zìyóu、平等、博爱jīng神,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取代封建惩办主义,就必须取消野蛮的惩罚。

威廉在新拟定的《军事惩罚条例》和《军官惩罚条例》中取消了夹鞭刑;不再枪毙逃兵,只判十年监禁;所有重大犯罪案例须交临时军事法庭判决,死刑呈国王批准。但对列兵的惩治仍由军官和军士执行。

第三,改革兵役制度,建立了常备军、后备军和国民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心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普鲁士国情的武装力量体制。普遍义务兵役制是近代工业发展,军队规模和战争规模扩大的结果。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雇佣兵制是历史的进步。然而有一部分大臣们视普遍义务兵役制为洪水猛兽。

新的兵役制度规定所有公民均须服兵役三年,后在后备役继续服役两年;不得通过纳税免服兵役;受教育的青年能付装备费者,只服现役一年,但须在国民军中完成五年的总服役期限。

常备军由尚在训练的士兵组成,士兵服现役三年后转入后备军继续服兵役两年。常备军担任野战任务,编成dúlì的团、营。后备军,由第一类后备军和第二类后备军组成。第一类后备军与常备军共同执行野战任务。第二类后备军在战时执行jǐng备任务,以便常备军和第一类后备军全力以赴进行野战。国民军在敌入侵时保护交通线。实行坚壁清野、配合常备军作战。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贯彻寓兵于民、平战结合的原则、便于三者相互配合,既利于常备军和第一类后备军排除后顾之忧,实施机动作战,又增强了军事潜力。这对小国寡民的普鲁士保持较强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是十分有利的。

第四,改组zhōngyāng军事机构,加强对军队的统一指挥和管理。政出多门,指挥系统紊乱是威廉渴望改革的又一原因。没有高效的统一的zhōngyāng军事机关,也难以贯彻落实军事改革的措施。威廉初步计划成立军事部。下设军事局和军事经济局,用以协调全普鲁士军事工作。

第五,破除传统观念,发展军事理论。生产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必然给战略战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军事理论的发展。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军事学术原则已经过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固步自封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

威廉认为军事改革必须在充分考虑国情、军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军的先进经验。军事上往往是先进者胜利,落后者败北。军事改革的迫切xìng,一般来自本**事上的落后。普鲁士军事改革是在误败军目的情况下进行的。

原本历史上普鲁士的改革派始终以拿破仑为师,力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zìyóu、平等、博爱的原则和新的兵役制度、编制、战略战术贯彻到军事改革的措施之中。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废除贵族特权和野蛮惩罚制以及采用新的战略战术都是学习法国的结果。

但是,学习外军若不与国情、军情相结合,改革措施便难以贯彻落实,取得成效。军事改革派在学习法国的同时实行了常备军、后备军和国民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便是结合国情军情的结果。此外,改革派根据当时情况还注意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提高军队的“jīng神战斗力”。一般来说,改革的第一阶段以“师夷”为主,改革的第二阶段以在结合国情军情基础上创立出“制夷”之善策为主。以胜利者为师,奋起改革,后来居上,从而反败为胜,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普鲁士军事改革便是明证。要反败为胜,把握好学习外国、结合国情、注重提高等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威廉强调军事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军队的总体战斗力。根据各自的情况,妥善地解决军事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轻重缓急关系是提高总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军事系统涉及人(官兵)、武器、编制和军事学术四大子系统。其中人和武器是硬件系统。军事学术是软件系统。编制按军事学术原则保证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但是,人既是战争中的物质因素,又是jīng神因素。因此,任何军事改革都必须首先注意调动人的积极xìng,提高官兵的士气。

普鲁士军事改革是围绕着上述四大子系统展开的,但有所侧重。威廉认为有必要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和jīng神素质作为重点。

PS:这一章算是复制的,嘿嘿,今天晚上刚回家激动了,喝的多了点,大脑里面已经没有东西,万望各位海涵。求各位大大多多支持

第六十四章在北美(上)

1780年九月下旬,威廉任命了亨利亲王为新成立的普鲁士军事部部长,斐迪南亲王为军事部下属军事局长官,老汉斯为军事局下属军事经济局长官。拉开了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大幕。

1780年十月,普鲁士王国前往北美的第二批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与此同时普鲁士的第一批远征军团在北美登陆。

在纽约,布吕内克伯爵受到了英国统帅克林顿的热烈欢迎,虽说英王乔治三世给普鲁士人出兵的条件之一是普鲁士人在北美打下多少地盘都是普鲁士的,但是英国上下对普鲁士能够打下多少地盘持怀疑态度。

克林顿在得知乔治三世的条件后哈哈大笑,他甚至宣称普鲁士的军队在北美将得不到一寸土地,因为在此之前北美的叛逆肯定会被他镇压下去。

克林顿的骄傲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此之前,1780年chūn,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对南方美军司令林肯所在的查尔斯顿城实施陆、海两面包围,迫使南方美军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

但是南方美军的反抗并没有因此而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这些反抗者由正面交锋转换为游击战,他们神出鬼没的伏击英军的补给线和零散的士兵分队,使得英国人防不胜防。

克林顿之所以热烈欢迎普鲁士军队的到来,正是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这些普鲁士军队将作为英国人的后勤运输队伍而存在从而减轻英军的损失,能够让克林顿集中更多的军队剿灭更多的反抗者。

当克林顿向布吕内克提出由普鲁士人来运输补给并且维持补给线的时候,布吕内克并没有反对这一提议。在出国之前,布吕内克就受到威廉的亲切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