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进取的人,但是显然弗朗茨的建议固然是没有什么失误,但是出彩的地方也是一点也没有。

勉强守成、进取不足,成为了利奥波德二世对弗朗茨的定义。

。。。。。。。。。。。。。。。。。。。。。。。。。。。。。。。

“陛下,燕子传来消息!”

布埃尔急匆匆的跑到了未来呢的身边然后将一份文件递给了威廉,听到是燕子传来的,威廉神情一愣,然后很快,威廉便从布埃尔手上抢了过来。

这份文件看完之后,威廉脸色一喜,他对着布埃尔说道:

“立即去将德绍元帅请来,法国人那里有了大动静,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

当德绍急匆匆的走进威廉办公室的时候,只见一脸喜色的威廉微笑着将德绍请到了办公室的沙发边上坐下。

“德绍,这个东西你来看看!”

听到威廉这么说,德绍立即接过了威廉手中的文件,当他一目十行看完之后,他的脸色也是顿时变了

“陛下,这。。。。这。。。。。。。。。”

“哈哈,德绍,这是上帝在保佑我普鲁士啊!拿破仑一走,那么西线的法军便对我们失去了威胁,这下我们可以放心对付图哈了!”

听到威廉这么说,德绍也是哈哈的笑了起来。

“陛下,这绝对是上帝在保佑我们普鲁士,那您看第四师团和第七师团我们是不是召回来?”

“不,暂时不召回,法军的下一步动态值得我们警惕,万一我们要是调回来了,那么我们在西线便存在了一个巨大且致命的漏洞,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威廉说完之后便走到了一旁挂着巨幅地图的墙壁跟前,他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标注着法国的图块,威廉有预感法国肯定将要发生一件大事。对于拿破仑的处境,所有知道一些内情的人都心知肚明,路易十六和凡尔赛宫廷对拿破仑的态度早已成为了欧洲上流社会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拿破仑的经历堪称是传奇。

自从拿破仑被外派前往镇压那些革命者之后,他与凡尔赛宫廷之间便如何被隔开了一条鸿沟一般,而去年整整一年的时间拿破仑都没有前往凡尔赛宫,即便是年前各地官员前往凡尔赛宫中道贺新年的时候,拿破仑也以军务繁忙推脱了。

但是现在拿破仑却赶往凡尔赛,这在令人疑惑的同时也开始怀疑起拿破仑前往凡尔赛的动机。

“德绍,等到开春之后,我军立即展开对奥地利人的攻势,这一点我想没有问题吧?”

“陛下,这一点是当然的,眼下西线暂时没有威胁,此前收缩的防线现在可以逐步收回,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我军便可以部署对奥地利人的大规模攻势!”

听完德绍的话,威廉点了点头。等到德绍走后,威廉回到了自己办公桌前继续处理从勃兰登堡送来的公文。这份公文中有一份引起了威廉的注意,这份公文是关于瑞典人的。

瑞典人在出兵东立陶宛之后和驻扎在东立陶宛的普鲁士军队发生了一些冲突,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关于那些逃到西立陶宛平民的。

在瑞典人出兵东立陶宛之后,整个东立陶宛更是乱上加乱,叛军势力、瑞典人、库图佐夫势力,三方势力在东立陶宛纠缠不休使得东立陶宛变得如同一个小战国一般,战乱不休导致了东立陶宛平民流离失所,大量平民逃到了普鲁士领地。

尽管三万瑞典军队在三方势力当中无疑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但是对于瑞典人,不管是东立陶宛当地的叛军势力还是库图佐夫所部对于瑞典人都是非常敌视的。

甚至在一些时候,双方还联合起来针对瑞典人作战,而在那些被瑞典人占领的城镇,反抗活动更是群起彼伏。这也导致了尽管瑞典人的军力最为雄厚,但是在东立陶宛却是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要知道立陶宛地区最多便是立陶宛民族的人,而其次便是斯拉夫民族,对于他们来说,瑞典人完全侵略者的角色。当然俄罗斯人因为实际占据了立陶宛近百年,所以俄罗斯人的侵略者角色被淡化了不少。

这种情况也是引起了斯德哥尔摩的重视,瑞典国王古斯坦夫为此更是亲自向瑞典军队统帅下达命令,对于那些反抗势力一定要进行坚决的镇压。

随后在瑞典人占领的地区,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立陶宛人,瑞典军队更是展开了残酷的镇压,这也导致了大量瑞典占领区的平民不顾生死的向着西立陶宛逃去。

而瑞典人自然是看不得这种情况发生,每当发现这些逃跑的平民时,瑞典人便会派出军队追击,很多时候瑞典人便会在不经意间踏上了普鲁士的领土。

而对于这种情况,普鲁士军队的态度相当坚决,那就是坚决的打回去!也正是在这一种情况之下,驻防在西立陶宛的普鲁士驻军和瑞典军队发生了多次的冲突,为此瑞典外交大使还出面向普鲁士提出了抗议。

第五百八十六章三阶段

不过瑞典人的抗议被普鲁士政府一口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给出的正式照会是:普鲁士政府有权捍卫自己的领地安全,同时即便瑞典和普鲁士有着同盟协议,但是在没有普鲁士国王的正式诏书的情况下,任何贸然踏入普鲁士领土的别**队都将被视为敌人。

尽管普鲁士对瑞典人做出了抗议,但是勃兰登堡还是将这一情况立即汇报给了威廉。

想到瑞典人,此刻的威廉却是有些头疼起来。原本在威廉的计划中,这些瑞典人用来对付俄罗斯人,此时此刻,俄罗斯国内的叛乱眼看着就有被扑灭的情况,而普鲁士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圣彼得堡顺利的平定国内的叛乱。

只有一个混乱的俄罗斯符合普鲁士的利益,但是眼下在俄皇亚历山大抵达爱沙尼亚前线之后,在巴格拉季昂的指挥下,有着俄皇坐镇的俄军却是一路高歌猛进狠狠的在边境地区打了几个漂亮仗,而库图佐夫却是接连败退,尽管库图佐夫军队并没有遭到重创,但是根据间谍的汇报,库图佐夫的叛军士兵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低谷。

至于鲁缅采夫和布兰科夫的对决,眼下也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高加索援军抵达之后,鲁缅采夫立即依仗着自身的兵力优势在莫斯科地区给予了布兰科夫几个狠狠的耳光。

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自然是不希望瑞典人来拖库图佐夫的后腿。

对于这种情况,威廉下令普鲁士政府立即外交照会瑞典大使。告诉瑞典人普鲁士人的态度。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威廉还需要处理勃兰登堡转呈的各地政府的公文,其中关于军队征召的公文占据了大头。尽管威廉任命了洛克斯在他不在勃兰登堡期间代理国事。但是一些公文却需要威廉亲自来处理,而军队征召更是重中之重。

眼下普鲁士国内可以说基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兵员征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普鲁士王国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普鲁士的征召等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征召五年内退役的士兵重新加入军队,同时提前征召各个军事学院的学员。而第二阶段则是征召普鲁士国内无正当职业并且未继续修学的青壮年入伍,而征召的年龄段为十六岁到四十岁。

所谓的正当职业自然是指在军事工厂、银行、政府机关以及国有单位等。

这两个阶段可以说已经在不影响普鲁士国内生产的情况下所能征召的适龄青壮全部一网打尽。而一旦进入到第三阶段那么无疑就是普鲁士最为危险的阶段,因为按照普鲁士政府法令,一旦进入第三阶段的征召。那么只要是十四岁到六十岁的男子全部将强行征召进入军队,同时根本不管其有无正当职业。

按照军事部的估计,在完成第二阶段的征召之后,整个普鲁士将拥有近四十万人规模的军队。即便是在这一整年的战斗之中。普鲁士军队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那些征召起来的兵员除了补充各大师团的损失之外还重新编练了五个师团,至于剩下的五万人则全部集结在各地待命随时准备补充前线或者是接受编练成为新的师团。

不过即便是普鲁士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战争所造成的创伤还是一览无余,如果不是英国人在战争爆发之后多次向普鲁士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那么整个普鲁士政府的财政都将陷入崩溃的状态。

但是即便有了英国人的支援,但是普鲁士的财政状况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按照普鲁士政府的估计,如果在1793年冬季到来之前。普鲁士还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话,那么普鲁士政府便将沦落到濒临破产的边缘。

普鲁士政府的这份报告对于威廉造成了极大的触动。普鲁士在战争中的开销即便是拿出霍亨索伦皇室全部的资产也只不过勉强再撑半年而已。

因此威廉决定,在今年底一定要发动对奥地利人的大规模进攻,这场战争在普鲁士今年必须要有一次大的能够决定战争走势的胜利。

就在普鲁士军队积蓄实力等待开春给予奥地利人迎头痛击的时候,图哈大公的奥地利军队也正在默默的舔舐着伤口。卡尔的偷袭计划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是起码却是让普鲁士第四和第七师团退出了波西米亚战区的战斗序列,而这样一来,在图哈面前的奥地利军队只有四个普鲁士师团以及一个王室近卫军。

尽管现阶段奥地利军队进取不足,但是图哈自信凭借着自己麾下的军队,固守眼下的这条防线却是全然没有问题,除非普鲁士人舍得拿出更多士兵的生命来和奥地利军队拼人头。

但是图哈却忘记了,他面前的普鲁士军队并不是没有援军,达菲利亚的四万大军在攻克了慕尼黑之后看似驻扎在巴伐利亚弹压当地不能动弹分毫,但是达菲利亚自己清楚,眼下的他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这几个月驻扎在巴伐利亚,达菲利亚并非就是在享受胜利者的姿态而已,达菲利亚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不仅剿灭了巴伐利亚境内大部分针对普鲁士的反抗势力,同时还大肆扶持亲普鲁士的巴伐利亚贵族上位,并且对于那些看不清楚形势的巴伐利亚的贵族们,达菲利亚也是采取了一种非常的姿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巴伐利亚境内对普鲁士的反对声从一开始的轰轰烈烈变成现在只能憋在肚子里,而达菲利亚也没有忘记收编那些战败的巴伐利亚军队,当然被重新整编之后的巴伐利亚军队之中充斥着普鲁士人的眼线,而这支军队的军官更是亲一色的普鲁士人。

此前被伊坦思打压的亲普鲁士的官员再次走到了台前,而对于实力大涨的普鲁士,这些巴伐利亚官员更是用着比以往更加谦卑的态度来对待。

除了分驻巴伐利亚用以弹压各地局势的军队之外,达菲利亚眼下还能动用的便是自己的第一师团和恩斯特率领的英**队,两部相加也有两万人之巨。

此前达菲利亚便计划率领自己的军队从巴伐利亚顺莱茵河直逼维也纳城下,但是之后恩斯特的一番话却是让他改变的主意。

当时恩斯特对达菲利亚说道:

“阁下率领大军兵临维也纳固然是可喜可贺之事,但是阁下请明白维也纳是欧洲大陆上数得着的坚城,大军贸然前进根本不可能携带大量用以攻城的火炮和机械,到时候难道让士兵们站在维也纳城下看着高耸的城墙发呆?再者维也纳乃是哈布斯堡皇室的老巢,一旦我军兵临维也纳城下,那么奥地利人势必将会抗争到底,面对拥有完备城防系统且上下一心、舍命抗争的维也纳,阁下准备用多少士兵的性命去填?”

正是有了恩斯特的劝说,所以之后达菲利亚改变了主意,他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平定巴伐利亚地方局势之上。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达菲利亚的付出已经收到了一些回报,而这些回报让达菲利亚决定率领军队增援普鲁士的波西米亚战区。

按照达菲利亚所想,他将率领两万军队从慕尼黑出发直奔巴伐利亚东部城市雷根,然后从雷根继翻越山脉继续东进直插图哈所部的大后方皮赛根,在到达了皮赛根之后,达菲利亚将率领军队北上和德绍元帅所部直接两面夹击图哈所部奥军的心脏也就是图哈的驻地—塞德利采。

达菲利亚的设想不可谓不完美,但是这也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便是速度。

要知道图哈之所以忽略达菲利亚出现在自己后方的危险,原因便是因为图哈在波西米亚和巴伐利亚边境那些连绵不绝的山脉上有着大量奥地利军队的斥候。而一旦达菲利亚率领军队翻越山脉,那么那些斥候绝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达菲利亚所部的动向传到图哈的办公桌上,对于这一点,图哈还是有着相当的自信的。

而只要达菲利亚所部被图哈发现,那么达菲利亚便失去了先手,到时候图哈完全可以腾出手来消灭达菲利亚这一支偏师。

即便是达菲利亚率领全部的军队前来,图哈也不惧,他完全可以率领军队撤退到皮塞克,作为奥地利军队的主要根据地,皮塞克城内不仅储存了大量奥地利军队的后勤辎重同时从皮塞克到塔博尔,奥地利军队还有一条之前便已经修好的工事完备的防线,图哈有信心在这条防线上抵挡住普鲁士人。

而图哈的这一想法也正是在得知普鲁士人和巴伐利亚开战之后所设想到的。

为将者只需勇猛、敢战足矣,但是一个好的统帅却是万中无一的,为帅者未虑盛、先虑败不仅如此还需纵观全局。而德绍无疑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只不过和威廉这个穿越者相比,在气运上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第五百八十七章总攻维也纳

(汗,上一章结尾处写错了,应该是图哈而不是德绍,请大家谅解)

维也纳发生的变故很快便传达了前线,当图哈得知维也纳发生变故的时候,图哈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立即率领军队回军维也纳救援。

但是随后图哈便考虑到自己一旦率军返回维也纳,那么毫无疑问,费尽了图哈心血和奥地利国力组建的波西米亚防线将不战而溃,而普鲁士军队完全可以趁着图哈回军之际长驱直入。

图哈也想过自己率领一部分军队赶回维也纳,但是这个要知道围攻维也纳的亚历山大所部可是有着四万人的兵力,而且随着亚历山大兵围维也纳之后,一部分支持亚历山大的贵族们也纷纷起兵拥护亚历山大。

所幸的是目前亚历山大所引起的动乱并没有波及到奥地利全国,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亚历山大围攻维也纳十分突然,但是一旦亚历山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维也纳,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到时候奥地利各地肯定会组织起勤王军队,而到时候渔翁得利的无疑是普鲁士人。

而正当图哈在是否回军这个问题上犹豫的时候,亚历山大的使者也来到了图哈的军中。

这位使者为图哈带来了亚历山大的善意,同时这位使者还代表亚历山大向图哈做出了承诺,只要图哈在北线稳住阵脚不让普鲁士人南下,那么图哈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亚历山大将会从北意大利地区选择一个城邦作为封地赏赐给图哈。

而正当这位亚历山大的使者对图哈循循善诱的时候,卡尔也是在听闻维也纳的坏消息之后不顾自己身上的战伤来到了图哈的办公室之中。

看到卡尔走了进来,这位亚历山大的使者一愣。随后使者的脸上露出的却是喜色。

在利奥波德二世的这几个儿子当中,弗朗茨作为利奥波德二世的长子,从小和几个弟弟之间的关系并不太融洽,即便是在利奥波德二世没有被确立为约瑟夫二世的继承人之前,弗朗茨对几个弟弟的态度也算不上好。

弗朗茨作为利奥波德二世的长子,从法律上来说,他是利奥波德二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在贵族家族之中,除了少部分之外,大部分家族第一顺位继承人和其他继承人之间的关系都算不上多好。毕竟作为弗朗茨来说,他可非常不情愿将来属于自己的资产要拿出相当一部分分给自己的几个弟弟。

正是有着这种思想,所以弗朗茨和几个弟弟之间的关系一度闹得非常僵。而与弗朗茨不同,亚历山大从小便和几个兄弟的关系相当好。

“我听说亚历山大正在率领军队攻打维也纳。这是不是真的?”

卡尔看着自己弟弟的使者。脸色苍白的问道。

“卡尔殿下,确实如此。不过亚历山大殿下也是实属无奈,弗朗茨殿下实在是太过咄咄逼人了,他居然要匈牙利在今年夏季征召十万大军!您也知道匈牙利地区是什么情况,亚历山大殿下能够站稳脚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之前亚历山大殿下更是将自己手中全部的军队都支援到了这里。

结果弗朗茨殿下还不放过亚历山大殿下,在得知了征召十万军队的任务之后,整个匈牙利都变得相当不稳。再加上此前派来作战的军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因此那些匈牙利贵族声称除非亚历山大成为帝国皇帝。不然的话,匈牙利将不再拿出一兵一卒。

而在亚历山大好不容易压服了那些匈牙利贵族再次征召起四万大军前来支援前线之后,谁知道那些匈牙利贵族却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们居然在抵达了布拉迪斯拉夫之后起兵威胁亚历山大殿下,无可奈何的亚历山大殿下只好顺应形势前往维也纳!”

使者的这番话让卡尔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红晕。

作为帝国的皇子,尽管卡尔几乎已经被赶出了皇位继承人的序列,但是这并不代表卡尔对帝国不关注。

匈牙利是什么样子,卡尔也有一些了解,那些桀骜不驯的马扎尔人每一个都像草原上的狼一样,而在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卡尔也对亚历山大越加的同情起来。

说实话,卡尔对于弗朗茨也是没有丝毫好感的,他们几个兄弟,除了弗朗茨自己之外。卡尔的二哥斐迪南,早在1790年也就是斐迪南二十一岁的时候便被封为托斯卡纳大公然后被赶到了自己的封地,就这样弗朗茨依然没有放过斐迪南,在弗朗茨的示意下,他的一棒狗腿子纷纷上书皇帝,终于使得皇帝在之后下达了一份命令“没有皇帝命令的情况下,禁止斐迪南回到维也纳”。

而卡尔自己因为小的时候便被过继给了切申大公,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了维也纳宫廷的斗争,但是即便如此,弗朗茨对于卡尔也是提防有加。

至于亚历山大,作为兄弟几个之中最为早慧和聪明的人,更是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弗朗茨的火力,甚至在亚历山大还没到十八周岁的时候便被赶到了匈牙利那个充满了危险的地方。

“我知道亚历山大自从前往匈牙利之后不容易,但是他也不能这样!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子孙,他岂能甘愿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